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能買到什麼海水生物

菲律賓能買到什麼海水生物

發布時間:2022-12-19 15:23:34

① 菲律賓的生物和礦產資源是怎樣的

菲律賓境內野生植物有近萬種,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餘種。主要有松柏、竹子、龍腦香、紅樹、松樹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菲律賓有57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龍腦香為38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66.6%;苔蘚樹林為1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19.3%;亞樹種樹林為5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8.8%;松樹為2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3.5%;紅樹屬樹林為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1.7%。

野水牛,是一種大型動物。體長240-300厘米,肩高150-180厘米,尾長60-100厘米;野生雄性水牛重達1200千克,雌性體重可達800千克;家養水牛范圍從250-550千克。雄性略大。體格粗壯,被毛稀疏,多為灰黑色;皮厚、汗腺極不發達,熱時需要浸水散熱,所以得名水牛;蹄大,質地堅實,耐浸泡,膝關節和球節運動靈活,水牛耳廓較短小,頭額部狹長,背中線毛被前向,背部向後下方傾斜,角較細長。

常在池塘中浸泡、打滾,藉以散熱。性情溫順易管理。野生物種分布於不丹、柬埔寨、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亞洲多地和中國均有馴養。

菲律賓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② 海水魚店的魚都是從哪進口的

菲律賓、印尼、東非、所羅門、夏威夷、紅海.....等等等。商家從不同的產地聯系當地魚商進魚,多以太平洋的魚居多。不過商家確實不會告訴你聯系方式,我不是吹的,因為我試過想間接從廣州這邊的商家口中套出印尼供應商的聯系方式,結果被無視了
他們在發貨到中國前要辦很多手續,要兩個月的時間。我問過了。
如果你想進貨賣海水魚,建議你不要,你是不是看海水魚進貨貴、賺錢多?其實不是的,不然為什麼現在還那麼少人做海水行業?運輸途中會死魚的,我就見過這邊的商家進貨時。死一條雞心吊,沒了1000RMB。再死一條黑鰭鯊。。至少2500沒了,又或者死些小魚,火焰仙200RMB。死這一條你要賣多少魚才賺回來?其實海水魚本身不貴,就是因為每次進貨損耗很大,所以才這么貴。

③ 神秘的海洋生物,有多珍貴你真的知道嗎

神秘的海洋生物,有多珍貴你真的知道嗎:資源稀少、開采不易
硨磲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洋中,主要在中國南海、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海域,棲息於淺水珊瑚礁間。在我國,尤以西沙、南沙群島等地資源量較高。而在硨磲最大的開采、加工和銷售集中地——海南潭門,則對硨磲產地劃分很簡單,包括:西沙貝、南沙貝、黃岩島貝。由於西沙貝質地較脆,不適合雕刻。所以,南沙貝和黃岩島貝為硨磲原料中的上品。

④ 最大的海水魚是哪種魚

最大的海水魚是鯨鯊。藍鯨 不是海洋魚類。
學名:鯨鯊 (鯨鯊科)
拉丁文:Rhincodon typus
英文:Whale shark

【鯨鯊簡介】
鯨鯊是最大的鯊,而不是鯨,用鰓呼吸,是魚類中最大者,通常體長在10米左右,最大個體體長達20米,體重10-15噸,為魚類之冠。身體延長粗大,每側各具二顯著皮嵴。眼小,無瞬膜。口巨大上下領具唇褶。齒細小而多,圓錐形。噴水孔小,位於眼後。鯉孔5個,寬大。鰓耙角質,分成許多小枝、結成過濾港狀。背鰭2個,第二背鰭與臂鰭相對。胸鰭寬大。尾鰭分叉。體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許多黃色斑點和垂直橫紋。

【分布地區】
國內分布於南海、台灣海峽、東海、黃海南部;國外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區。

【生活區域】
生活於暖溫性大洋海區的中上層,性溫和,不攻擊人。鯨鯊的游動速度緩慢,常漂浮在水面上曬太陽。以浮游生物、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小魚為食。產量不大。

【鯨鯊俗名】
鯨鯊俗名豆腐鯊、大憨鯊,屬於全球性洄遊魚種,為已知體型最大的海洋魚類,可以成長至20公尺體重30公噸以上,分布於溫帶及熱帶海域之沿岸或外洋,性喜於表層巡遊,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甲殼類、烏賊等為食,性情溫和,行卵胎生。

【鯨鯊的食物】
鯨鯊的移動和浮游生物的消長、珊瑚礁的產卵及水溫的變化有極為密切的關聯,在西太平洋地區,鯨鯊經常於黑潮流域被發現。鯨鯊和表層洄遊性魚群如鯖魚群的出現有直接的關系,經由鯨鯊的胃內容物分析顯示,鯨鯊以小魚、蝦及浮游生物為主食。

【卵胎生的鯨鯊】
鯨鯊是卵胎生的種類,曾有記錄一尾懷孕的鯨鯊懷有超過300尾的胎仔,這可能是軟骨魚類中(鯊魚及魟)每胎孕子數最高的種類。盡管成熟的鯨鯊有不少被漁獲的記錄,但卻很少發現懷孕的個體,由此推測鯨鯊事十分的晚熟,懷孕的機率很低。

【鯨鯊可以吃嗎?】
肉可供食用,皮可製革,鰭加工成魚翅,肝提取魚肝油,骨、內臟制魚粉。

【保護鯨鯊】
新華社馬尼拉消息:菲律賓棟索爾鎮的居民最近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鯨鯊節,呼籲人們愛護這種溫順的動物,以促進當地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體長可達15米,是大白鯊的3倍,體重重達15噸。但有趣的是,這種鯊魚的性情卻十分溫順,菲律賓人一直將其稱為「海洋中溫和的巨人」。
4年前,一群鯨鯊出現在棟索爾鎮附近的海域。從此,當地人懷著對這些龐然大物的喜愛之情,每年舉行一系列鯨鯊慶祝活動。在慶祝會上,人們繪制鯨鯊的巨幅畫像,講解為什麼要保護海洋環境。學生們也會聚集在一起,圍繞鯨鯊舉行各種有趣的活動。慕名前來的旅遊者在這里參加生態游,享受與鯨鯊交流感情的樂趣。
為了保護鯨鯊的生存條件,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給予了菲律賓棟索爾鎮的鯨鯊節以有力的支持。棟索爾的人們希望,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與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可愛的鯨鯊能夠長久地在附近生活下去。
為了保護鯨鯊的生存條件,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給予了菲律賓棟索爾鎮的鯨鯊節以有力的支持。棟索爾的人們希望,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與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可愛的鯨鯊能夠長久地在附近生活下去。

⑤ 菲律賓的海水珍珠便宜嗎

比中國便宜一半

⑥ 海洋生物有哪些

最大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中體型最大的當屬鯨,鯨類中又以藍鯨(也稱剃刀鯨)的體型最大。

藍鯨

成體藍鯨的平均體長雄性可達25米,雌性則可超過26米。國外曾捕獲過一條體長34.6米、體重154噸的雌性藍鯨,這也是人類有記載以來所記錄到的個體最大的生物,據說僅其舌頭的重量就超過陸地上的最大生物——大象的體重。藍鯨不僅是最龐大的海洋生物,也是迄今地球上所有生物中體型最大的。即使是一頭剛出生的小藍鯨,體長也有7米,體重接近3噸。鯨的妊娠期約11~13個月,最長壽命80年以上。雖然鯨的體型龐大但並不笨拙,游泳能力和潛水本領都很強:最快游速可達37千米/小時,並可數小時內一直保持在28千米/小時以上的游動速度;其潛水深度最深可超過1,000米。其中屬抹香鯨的潛水本領最強,最大潛水深度可達2,200米,潛入水下的時間可長達1小時。

各類海洋生物的「巨無霸」

鯨雖然體型龐大但並非魚類,魚類中體型最大的應是鯨鯊。根據報道最大鯨鯊體長達21米,體重超過40噸。而體型最小的魚為生活在菲律賓呂宋島及馬紹爾群島的一種緞虎魚,其體長一般只有1~1.5厘米,體重僅幾十毫克,這種魚需要幾萬條才有1千克重。

緞虎魚

軟體動物頭足類中體型最大的是大王烏賊,其最大個體體長可達17米,其中頭和軀體長6米,腕長11米;而體型最小的細烏賊體長則僅有1厘米左右。某些種類的章魚個體也很大,1973年在美國華盛頓州附近海域捕到的一隻太平洋章魚腕長達7.8米,體重53.6千克。章魚腕上生有許多吸盤,具有非常大的吸力,體型大的章魚腕上吸盤多達2000個,每個吸盤的吸力約100克,總吸力可達200千克。

貝類中體型最大的是生活在熱帶海洋的硨磲,其最大個體殼徑達1.2米,體重100千克;海藻中體型最大的種類是太平洋巨藻,全長可達60米,能從幾十米深的海底一直生長到海面;水母類中體型最大的為霞水母,最大個體傘徑可達2.4米,腕長則可達36米;有一種被稱為絲帶蟲的蠕蟲類的海洋生物,其體長平均約4.6米,最大者可達30米。這些也都稱得上是同類當中的「巨無霸」。

游得最快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中游得最快的當屬旗魚,最快游速可達110千米/小時,相當於高速公路上快速奔跑的小汽車。旗魚常年生活在大洋中,身體呈流線型,背鰭長而高,口吻部向前突出為箭狀,尾鰭發達有力,游動非常迅速。

旗魚

海洋哺乳動物中以海豚游得最快,最高游速可超過50千米/小時。

企鵝是海洋鳥類中的游泳高手,最快時可達35千米/小時。

烏賊是無脊椎動物中的游泳冠軍,當它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用胴體部的噴管噴射海水來產生推進力,短時游速可達32千米/小時。

表中列出部分海洋生物的最快游速,從中可以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

海洋生物游速簡表種類旗魚箭魚金槍魚海豚鯨鯊魚企鵝烏賊燕鰩魚鯉魚游速(千米/小時)109978050373635323212會飛的魚

魚不僅會在水中游泳,有些還會離開水在空中飛翔,這種會飛的魚被人們稱為飛魚。飛魚的種類多達上百種,例如在我國南北沿海比較常見的燕鰩魚就屬於會飛的魚。燕鰩魚的體長一般只有20~30厘米,身體呈流線型,胸鰭寬大,展開後呈翼狀。當其在水中遇到敵害攻擊或者受到驚嚇時,能以每小時30千米以上的游速迅速沖出海面,並展開寬大的胸鰭,像鳥兒那樣展翅在低空飛翔。有時為了增加前進的動力,延長飛行時間,燕鰩魚還經常用尾不停地擊打水面。據記載,燕鰩的最長飛行距離達396米,離開海面的最大高度6米。燕鰩魚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的島國多米尼加以盛產飛魚而聞名,據說其周圍的海洋中飛魚的種類多達數十種,最大的種類體長可超過1米,最大飛行距離近千米。

燕鰩魚

飛魚看似會飛,但實際上只是在海面上空滑翔,因為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其鰭既不能像鳥翅那樣上下扇動來產生飛行動力,也不能像昆蟲翅膀那樣不停地快速抖動來產生動力,而只能像滑翔飛機那樣,依靠在水中快速游泳產生的原動力,沖出海面滑翔,飛行一段距離後仍要再落回大海繼續游泳。

能上樹的魚

魚不僅有會飛的,還有會跑的,甚至會爬樹的。在我國東南沿海潮間帶生活著一種小型海水魚,學名叫彈塗魚,體長一般只有10厘米左右,其胸鰭和腹鰭的肌肉非常發達,能用胸鰭和腹鰭支撐起身體跳躍前進,有點像陸地動物的四肢那樣。退潮後,彈塗魚常用其胸鰭和腹鰭支撐起身體,在海灘上活潑地跳動,因而也被當地群眾稱為跳跳魚或跳魚。彈塗魚有時還能利用其胸腹鰭攀爬到水邊的蘆葦上或樹叢上捕食昆蟲。

彈塗魚

會發電的魚

魚類中還有少數種類體內生長著可以產生電流的器官,能釋放出電流,用以擊退敵人,保護自己。有的種類可產生比較強大的電流。例如:電鰩的放電電壓最高可達200伏(V),完全可以擊退一些體型較大的侵犯者;而電鰻的放電電壓最高時可達600伏,甚至可以擊昏一頭大水牛。雖然它們的放電電壓都比較高,但儲存的電量有限,經幾次放電便消耗殆盡,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再次放電。

電鰩

據測量,電鰻在放電時的平均電壓約350伏,電流可大於1安培(A),瞬時放電電壓可達500~600伏、電流近2安培,功率約1千瓦(kw),最高放電電壓可以達到650伏。電鰻和電鰩釋放的雖然都是直流電,但放電頻率可達每秒300個脈沖。

電鰩的自然分布較廣,我國海域有時也可以發現。電鰻則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電鯰主要分布在非洲尼羅河一帶。

懂得「免費旅行」的魚

海洋中有一種魚叫做魚,其頭頂上生有一個形狀像膠鞋底的大吸盤,它可以用該吸盤吸附到鯊魚等大型魚類的身上或者航行中的船舶上,進行免費旅行,被人們戲稱為「免費旅行家」。但是,魚並不是白白地利用被吸附魚的勞動力,而是與被吸附魚之間存在一定的共生關系,因為它可以吃掉被吸附魚身上的寄生蟲和食物殘渣,起到免費清潔工的作用。

凍不死的海洋生物

有些海洋生物為了適應特殊的生活環境,必須具備特殊的本領。例如,生活在南極海域的一種魚非常耐寒冷,即使在冰冷的海水中其血液也不會凝固,而普通魚的血液在0.8℃左右就開始凝固了。研究發現,這種魚的血液中血紅素比普通魚少96%,但卻含有大量含羥基的特殊物質,而含羥基物質常被人們作為汽車散熱器防凍劑的重要成分。在美國阿拉斯加海域還生活著一種鮭魚,即使被凍入冰塊中也不會死亡,在冰塊融化後還能照樣生活。當地人在捕到這種魚後常將其放到籃子里然後在戶外凍起來,想吃時再拿到屋裡解凍,解凍後的魚仍然是活魚。此外,生活在高緯度海域潮間帶的貝類耐寒能力也非常強。例如,我國北方沿海冬季的氣溫可降至0℃以下,生活在沿海潮間帶灘塗的文蛤和褶牡蠣經常被凍入冰中。這些貝類被凍到冰中3~5天,解凍後照樣還可以存活。

被稱為「活化石」的海洋生物

1938年12月22日,在南非的東倫敦港近海曾捕到一條名為「空棘魚」,也稱腔棘魚、矛尾魚或者拉蒂邁魚的特殊魚類,曾引起海洋生物界的轟動。因為空棘魚類的化石最早出現於泥盆紀至白堊紀,至今已有4億多年的歷史,並且被認為在2億年前就已滅絕,其中的一支——骨鱗魚,還被認為是兩棲動物的祖先。空棘魚的形態結構仍保留著古魚類的某些特徵,例如,其胸鰭骨骼與古代兩棲動物相似,能向各個方向轉動,可以在水底爬行;體內有一個類似肺的氣囊;尾鰭呈矛形,由3葉組成;鰭條不分枝;鰭與身體之間的空棘魚骨骼連接方式與古魚類相似。因而這種魚被人們稱為海洋魚類中的「活化石」。其後該種魚又曾在南非、葛摩等海域被捕獲過數條,其中1999年發現的那條還被認為是一個新種。

空棘魚

產於熱帶太平洋海域的鸚鵡螺則被人們稱為貝類中的「活化石」。鸚鵡螺最早出現於晚寒武紀,在奧陶紀、志留紀和早泥盆紀最繁盛,延續至今已有4~5億年。其外形與現代其他螺類有些相似,但鸚鵡螺貝殼的盤旋方向是沿著同一個平面,而其他螺類的盤旋方向則是三維的。此外,鸚鵡螺的殼內還被橫隔片分隔為許多個小室,稱為氣室,橫隔的中部有一個小孔,使各氣室相互連通。它的軟體部生活在最外側的一個室內,這個室稱住室。鸚鵡螺可以通過調節氣室內的氣量,使其在海水中呈漂浮狀態,因而既可以在海底適應匍匐生活,也可以適應半浮游型生活。鸚鵡螺的頭部生有許多腕狀觸手,在動物系統分類學上與烏賊和章魚等同屬一大類。

鸚鵡螺

鱟也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其出現時間比恐龍還要早,最早見於泥盆紀,同期出現的三葉蟲等均滅絕,成為化石生物,而鱟的繁衍卻一直延續至今,大約已延續了4億多年。因而鱟也被人們稱為海洋生物中的「活化石」。

鱟的某些形態結構及幼體發育仍保留著古老的面貌,其幼體發育過程中有一個階段的形態與古老的化石生物三葉蟲非常相似,被稱為三葉蟲幼體。鱟的外形比較怪異,在我國東南沿海被當地群眾稱為海怪,有些地方也稱馬蹄蟹。鱟的軀體由頭胸甲、腹部、尾三部分組成。頭胸甲呈半月形,外覆厚厚的「盔甲」,背面生有單眼和復眼各一對。腹部較小,呈六角形,兩側生有6對銳棘,鱟腹面有片狀游泳肢6對,其中的後5對肢基部各生有書鰓一對;尾細長而堅硬,劍狀,可以自由擺動。在動物系統分類學中,鱟屬於節肢動物,與蝦蟹同屬一大類。目前全世界僅存在5種,比較局限地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北美洲、中美洲3個區域。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的學名為中國鱟,也稱東方鱟或三刺鱟,多棲息於沙質海底,並可潛入沙層內,過著晝伏夜出式生活,有時也能爬到海灘上活動。鱟生長緩慢,大約需要8年才能達到性成熟,成熟後的鱟常常像鴛鴦那樣雌雄成雙成對地生活,雄鱟可利用其帶鉤的附肢匍匐在雌鱟背上,隨雌鱟一起行動。鱟的雌雄個體的體型大小差異比較明顯,雌大雄小。鱟的血液比較特殊,一般動物的血大多為紅色,而鱟血卻呈藍色,這是因為大多數動物的血液中都含有鐵離子,鐵離子與氧結合後形成血紅蛋白,因而血液顯紅色。而鱟的血液中含有銅離子,銅離子與氧結合後形成血藍蛋白,因而鱟血顯藍色。鱟血對細菌的反應非常敏感,受傷後其血液能在傷口處很快凝結,起保護作用。用鱟血製成的試劑可以用於檢驗內毒素,其檢驗速度快,靈敏度高,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生化指示劑。

只見雌性不見雄性的魚

沿海的漁民常常會感到奇怪,為什麼所捕到的魚全都是雌魚,雄魚都到哪兒去了呢?原來魚的雌魚與雄魚個體大小差別非常大,其中有的種類雌雄個體大小相差上千倍。雄不僅個體小,而且外形與雌也不太一樣,大多都附著在雌的身上,當雌魚被捕獲時它們大多都偷偷地溜走了,不被人們注意。還有的種類雄魚發育不完全,只能寄生在雌魚的身上,僅起著產生雄性配子的作用。例如,角的雄魚就寄生在雌魚的身上,宛如雌魚身上的一條角刺,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因而人們捕獲的魚便只能全都是雌魚了。

靠爸爸養大的海洋生物

海馬在動物系統分類學上也隸屬於魚類,但其外形與魚類幾乎沒有相似之處。其頭部像馬,與軀體呈90°彎曲;腹部突出;體外被覆有一層堅硬的環狀骨片,好似盔甲;尾鰭消失,尾細長,可以捲曲,平時可用尾卷附在海藻等物體上。雄海馬的腹部生有一個育兒袋,繁殖季節雌海馬把卵產在育兒袋中,孵化出的幼海馬就在育兒袋中生長發育,直到能獨立生活後才離開育兒袋。這點雖然有些像陸地上的袋鼠,但海馬看起來似乎是由爸爸生的。海馬是一味比較名貴的中葯材,有「南方人參」之稱,有舒筋通絡、補腎壯陽、散結消腫等功效。

海馬

鮃與鰈

鮃鰈魚有時也稱比目魚,地方名偏口魚,是鮃類和鰈類兩大類魚的總稱。鮃鰈魚的外形比較特殊,身體扁平,如同一片平放的樹葉。上側體色較深,多呈棕黃色至棕褐色,下側色淺,多為白色或黃白色;比目魚

兩隻眼睛皆生在色深的一側,其中一隻眼位於頭的中間部位,另一隻則偏向頭的一側;口雖然也生在頭的前端,但開裂方向卻不像其他魚那樣呈水平方向而是以近乎垂直的方向傾斜開裂,偏口魚的地方名大概就是由此而得的。鮃類與鰈類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一般人不太容易區分。一個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將魚體側立起來,使其頭朝向前方、偏向頭一側的那隻眼朝向上方,若兩隻眼均生在身體的左側(即體色深的一側在身體的左方)則為鮃,若在身體的右方則為鰈,也即人們常說的「左鮃右鰈」。常見的鮃類魚有牙鮃、大菱鮃、漠斑牙鮃等,常見的鰈類魚有黃蓋鰈(地方名小嘴)、高眼鰈(地方名長脖)、石鰈(地方名石礓子)、星鰈等。

鮃鰈魚一生多數時間都匍匐在海底,色淺的一側朝下,色深的一側朝上,而且上側的體色還可以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變化,有時體色可變得深一些,有時可變得淺些,有時還能出現一些深淺不同的小斑點,使之與周圍的環境色澤一致,起保護色作用。鮃鰈魚在小時候形狀與普通魚相似,身體也是呈側扁形,兩隻眼分別生在頭的兩側,在海水中自由游動。

石鰈

但長至1厘米左右時鮃鰈魚開始下沉至海底,鮃類身體右側朝下側卧於海底,鰈類則左側朝下側卧於海底。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鮃鰈魚體型也隨之逐漸改變,身體開始向背腹方向伸展變寬,貼近海底的一側體色變淺,而朝上的一側體色變深,同時頭部朝下的一側也逐漸向背方扭轉,眼和嘴都隨之扭轉移位,向下一側的眼移向背側,嘴扭轉成斜向,經過一段時間的變態發育即變成形態基本與成魚相同的怪樣子了。鮃鰈魚體形與體色的改變是為了更好適應底棲的生活方式,是海洋生物中身體結構與環境相適應的典型例子。

鰩與

鰩與,地方名有時通稱為老闆魚,也是經常棲息在海底的魚類。鰩與是兩大不同類的魚,兩者的外形比較相似,魚體皆為扁平的團扇形,後部生有一條長長的尾,游動時身體的兩側上下扇動,好似蝴蝶飛翔。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鰩的尾為細長的棒狀,末端生有一片不太大的圓片狀尾鰭,尾的上側還有兩片不大的背鰭;而的尾為鞭狀,末端細長,沒有尾鰭,背鰭大多變異為尖銳的棘刺狀。

鰩和與鮃鰈魚一樣,也是長到一定時候身體逐漸伸展而變成扁平形,不同的是鮃鰈類用身體的一側著底,體形變寬的伸展方向為背腹向;而鰩類與魟類則是腹部向下著底,伸展方向是向兩側,體形變寬,因而其兩隻眼都移至背側居中位置,而不像鮃鰈魚那樣一隻眼居中而另一隻眼偏向頭的一側。太平洋海鰩是鰩類中體型最大的種類,最大個體體寬可達7.6米,重1,300千克。

鯨魚、鮑魚、魷魚、章魚為什麼都不屬於魚類

鯨魚、鮑魚、魷魚、章魚等雖然都被人們稱為「魚」,但實際上它們都不是魚,而是其他類別的海洋生物,被冠以「魚」的稱呼只是人們的習慣叫法罷了。

鯨魚學名鯨,因其外形與魚十分相似,而且又需要長年生活在水中,離開水就不能生存,因而人們習慣上將其稱為鯨魚。其實鯨在動物系統分類學上並不屬於魚類,而屬於哺乳動物。鯨的呼吸器官為肺,需要經常浮上水面進行呼吸,幼仔為胎生,幼鯨需要雌鯨的乳汁喂養,這些特徵與陸地上的哺乳動物相似,與魚類則完全不同。外觀上,鯨與魚最明顯的區別是魚類尾鰭呈垂直方向,而鯨類的尾鰭呈水平方向,魚類頭部兩側有鰓裂,而鯨的頭部兩側無鰓裂,但在頭部上側有呼吸孔。

雜色鮑

鮑魚學名鮑,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海產貝類。其體外被覆有一枚扁平的耳狀貝殼,屬單殼貝類。鮑的足部肥大,肉細嫩鮮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滋補保健作用,深受廣大群眾青睞,在我國,自古就被列入「海產八珍」之中,與海參、干貝、燕窩、魚翅等齊名。全世界共有鮑100多種,全都生活在海洋中,主要分布在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太平洋沿岸,主要生產國有澳大利亞、墨西哥、美國、日本、中國等。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鮑國,近幾年的鮑魚產量中有2/3以上為養殖產量。我國沿海自然分布有8種鮑,其中有一定產量和經濟價值的種類只有兩種,分別是皺紋盤鮑和雜色鮑。前者主要分布在江蘇以北的北方沿海,後者則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沿海。兩種鮑中以皺紋盤鮑的味道最鮮,肉質最好,價格也最貴,為鮑中的上品。但是,兩種鮑的外形又比較相似,一般人不易區分。其主要區分方法是:皺紋盤鮑的殼孔數(即貝殼右側的一列小突起頂端的開孔數目)一般為3~5個,而雜色鮑的殼孔數一般為7~9個;前者個體較大,野生個體貝殼表面大多為綠褐色,養殖個體一般為綠色或翠綠色;而後者的最大個體一般不超過8厘米,殼色大多為紅褐色至暗褐色。

皺紋盤鮑

魷魚也稱柔魚或烏賊,章魚的學名為蛸,它們均屬軟體動物中的頭足類。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有一個圓筒狀或者橢圓形的胴體,胴體的前部為頭,頭的兩側生有一對大眼睛,頭前部還生有10條或8條長長的腕狀足。腕足都生在頭上,這也是它們被統稱為頭足類的主要原因。魷魚的胴體一般多呈圓筒狀,頭上生有10條腕,其中的8條腕的長度略短於胴體,另外兩條腕在捕食時可迅速伸長,伸展時大約為胴體長度的3~5倍以上,但不用時則可縮至與其他腕基本等長。魷魚的游泳方式也很有趣,前進與後退靈活自如,有時簡直使人分不清它到底哪邊是頭哪邊是尾。章魚也稱八爪魚,其胴體多為橢圓形,頭上生有8條等長的腕,腕的長度大約為胴體長度的2~5倍,因而在動物系統分類學上前者為十腕目而後者為八腕目。

有毒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中有些種類生有毒腺,可以分泌毒液,人類不小心被其咬傷或者蜇傷後會引起中毒。例如:生活在澳大利亞北部海域有一種被稱為「海黃蜂」的水母,其體內所含的毒液是已知天然毒素中毒性最強的,毒性超過陸地生物中毒性最強的眼鏡蛇毒的毒性。該毒液被稀釋1萬倍再注入實驗生物體內,幾秒鍾即可致其死亡,游泳者一旦被其蜇傷往往是致命的。我國沿海一些常見的大型水母類,如海蜇等,其觸手上也生有刺細胞,能分泌毒素,若被其蜇傷,輕者能引起紅腫劇痛,重者則可能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海蛇全都是有毒的,一旦被其咬傷,大多也是致命的。貝類中的芋螺受刺激後能噴射出有毒的棘刺,人被其刺傷後能引起紅腫劇痛。我國南方海域生長的刺冠海膽的殼上的棘也能分泌毒素,人被其刺傷也能引起紅腫劇痛。

海黃蜂水母

此外,還有一些有毒海洋生物的組織器官中含有毒素,人一旦誤食後很容易造成中毒。河豚魚恐怕是海洋生物中致死人命最多的有毒魚類了。該魚的肝臟、卵巢、血液、皮膚、眼球等均含有劇毒,被稱為「河豚毒素」,人食用後會很快引起麻痹並致死。

河魨

魚的肉白嫩細滑,味道非常鮮美,因而吸引部分人河豚不惜冒生命危險而食之,在日本甚至還有「拚死吃河豚」之說。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等地幾乎每年都有人因吃河豚而致死的事件發生。除河豚之外,鮁魚(馬鮫)、草魚(鯇魚)等的肝臟中也含有毒素,鮐魚(鯖)等紅肉魚類儲存不當還容易產生一種被稱為「組胺」的有毒物質。某些貝類,如貽貝、毛蚶等,有時體內會積蓄一種被稱為「貝毒」的有毒物質,人們一旦食入這些毒素後,輕者可出現嘔吐、腹瀉、昏迷等症狀,重者則可造成死亡。

致病海洋生物

有些海洋生物的體內,特別是鰓上及消化道內,容易積聚致病的微生物,人食用後則會因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引發疾病。例如,發生在我國江蘇如東沿海的甲肝事件,就是由毛蚶攜帶病原菌而引發的甲型肝炎爆發的重大事件。一些人在夏秋季吃了水產品後容易引發上吐下瀉等消化系統疾病,大多也是由於食用了不幹凈的海洋生物而造成的。

毛蚶

噬人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中可直接攻擊人類,並造成人身傷害事故最多的魚類是鯊魚。

噬人鯊

全世界鯊魚約有350種,其中只有某些大型種類才可能襲擊游泳者和沖浪者,對人類造成危害。噬人的鯊魚中以大白鯊對人類危害最大,因其多生活在溫暖的淺水域,對游泳者的威脅最大。此外,噬人鯊、虎鯊、雙髻鯊、長尾鯊等也能對人類安全構成威脅。在澳大利亞、美國以及東南亞沿海,鯊魚襲擊人的事件時有發生,游泳者經常是「談鯊色變」。

⑦ 如何飼養海水魚

養魚就是養水,無論是淡水觀賞魚還是海水魚。我們應該如何飼養海水魚?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海水魚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海水魚的方法

海水的取得

養海水魚最重要的當然是海水了。海水的取得有兩種方法。你可以到海邊汲取海水,或者是用市面上的人工海水素泡製。待溶解完全即可飼養,粗鹽或精鹽都不行喔。從海邊取回來的海水不叫天然海水,而叫元天然海水。一般來說,有經驗的飼養者偏好元天然海水。因為天然海水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是人工海鹽無法涵蓋完全的。根據飼養經驗顯示,用元天然海水飼養的海水魚,較不易褪色,能常保鮮艷色彩。但要取得干凈的天然海水並不容易。一般來說,岩岸的海水比沙岸的海水干凈。遠洋海水又比近岸干凈。河口處的海水最臟,含大量有機質和雜質。遠洋海水與近岸海水的不同處在於:近岸海水的pH值與鹽度較不穩定,但仍可飼養。重要的是,取得天然海水後,需放在陰暗處加蓋密封,至少一星期(放置兩個月後水質最好),等到浮游生物死亡後再飼養。避免在大風雨後去取海水,因為大雨後的海水鹽度降低,海水比平常更臟,水質容易惡化。天然海水成本較低,所以如果能用天然海水飼養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取得的海水不幹凈,魚兒容易罹患疾病。而用人工海鹽的缺點是太貴了,二十公升至少要五十塊。如果大量泡製的話,成本實在太高。而且以後還要定期換水,費用相當昂貴。除了昂貴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剛才提到的,魚兒容易褪色。但它唯一的優點,就是魚兒不容易生病。有經驗的飼養者建議,若你無法取得天然海水,而要用泡製的海水的話,最好加入五分之一的天然海水,這樣會好一些。天然海水在某些較大的水族館也買得到,二十公升大約是四十塊。人造海鹽價錢不同,品質當然也有差。通常較貴的海鹽其成分較完全。有了海水後,我們就可以進到下一個階段。

海水魚的採集

海水魚相當活躍,一看到人就躲到珊瑚礁里。所以用網子抓並不容易。多數漁民在海底噴灑氰化物將魚昏迷,昏迷後再把魚撈到澄清水域,讓魚清醒。經過氰化物毒害的魚,器官受損。由於漁民無法正確掌握葯量,造成有些魚器官過度受損,根本養不活。只有有經驗的飼養者,他才能輕易的判斷出健康的魚兒。所以我建議大家,盡量買用網子抓的魚。菲律賓進口的魚,多半是用氰化物毒害的,不容易飼養。以台灣而言,靠近海邊的城市,較容易買到潛水夫自己潛水抓的魚。例如在:東北角龍洞公園對面就有一家水族館。裡面的魚都是老闆晚上潛水下去抓的、凌晨到早上六七點野柳也有賣,而且很便宜。市面上多數的海水魚以毒害的較多,而老闆都會跟你說:是用抓的。所以啰~買海水魚,也是運氣運氣。

飼養器具介紹

1.水族箱:市面上常見的尺寸有一呎半、兩呎、兩呎半、三呎。依我個人的飼養經驗我建議你至少用兩呎半的缸子飼養,缸子大些,魚也比較有空間游動。如果你有一呎約是30公分的概念的話--那你就知道要怎麼買。一呎半缸的水量約25公升、兩呎缸是50公升、兩呎半缸是90公升、三呎缸200公升。養過海水魚的人都知道。缸子越大越好養。因為缸子大,水量多,水溫才不會隨外界溫度突然改變而不穩定,不穩定的水溫容易使魚兒生病,我們稍後再詳述。

2.過濾器:常見的過濾器有上部過濾器、底部過濾、還有外掛式、沉水式過濾器。其中以上部式過濾器較常使用。因為我是針對初學者,暫且不深入介紹(其實也沒懂那麼多)。不管淡水海水都要用過濾器,海水魚尤其重要。

3.打氣幫浦:海水魚耗氧量大,當然須氧量也大。所以過濾器的氧氣供應或許不夠(海水看起來渾濁、魚兒呼吸急促就是氧氣不足的現象)這時我們就要再加上幫浦,最好買3段式的才能調整供應量,而且有打氣看起來較美觀。如果過濾器供氧量足夠你可以不用幫浦。

4.燈具:海洋有白晝也有黑夜,所以養魚也要製造日夜的不同。白天開燈晚上熄燈,你可以等到要睡覺才熄燈,請記得隔天起床要亮燈。水族館賣的燈2呎的約350,你可以自己到水電行買20瓦的日光燈來用。日光燈不但接近陽光又遠比水族館的粉紅色光亮且便宜(養軟體也照用不誤)。一組20瓦燈約120元;四呎缸用40瓦燈也只有200元。

5.底砂:養海水魚要特別注意底砂。死亡珊瑚的碎屑“珊瑚砂”是公認最好用的飼養海水魚底砂。它有下列優點:1.珊瑚砂能靠魚兒排放的廢物生成硝化細菌,能改善水質使水質穩定。2.由碳酸鈣組成的珊瑚砂是弱鹼性的,可以中和酸控制pH值。珊瑚砂鋪放的厚度以5到7公分為宜,鋪太薄硝化細菌難著床;鋪太厚則下層會產生無益的厭氧細菌。珊瑚砂有粗細之分,最好是上層用細砂,下層用粗砂。上下各半。(全用粗砂或全用細砂也可以)

上下順序不能用錯,會造成反效果。初設缸可買硝化細菌加入,一段時間後硝化細菌繁殖穩定後就不用添加。

6.蛋白質除沫器:蛋白質除沫器主要用於除去有機質,水中有機質過量魚也容易生病。一般在飼養珊瑚時才使用,若你覺得除沫器太貴,你也可以用活性炭代替,但不要因貪圖便宜買十幾二十塊的,便宜的活性炭效果不佳,至少買一包50元的(一包可用一個月)。

7.恆溫系統:浩瀚的海洋溫度變化不大且緩慢,夏天比冬天水溫較高;南部又比北部高。水量大是海洋溫度變化緩慢的原因,但對水族箱那麼少的水量來說,水溫容易隨外界氣溫忽高忽低,你的魚就很容易生病。冬天我們能用加溫器提高溫度;到了夏天,魚兒能忍受高溫,但珊瑚是無法承受夏天超過30度的高溫的。春天是海水魚飼養者最怕的季節,因為春天氣溫多變,溫差大,加溫器只能升溫,根本無法降溫,無法應付氣溫忽高忽低的春天。多數人買不起數千元的恆溫機,只好遇到疾病再治療。

8.裝飾品:裝飾品除了裝飾外最重要的就是提供魚兒一個白天能躲藏、晚上能休息的場所。擺飾時要考慮魚兒,不能單以美觀的角度來看。常見的裝飾品為石珊瑚(造礁珊瑚)和活岩石(海里的石頭上面或許有海葵或管蟲、長有海藻的石頭)市面上有漂亮的人造珊瑚不但漂亮又無毒,是很好的裝飾品,價格也和真的差不多,但更漂亮。

千萬別買水族館的珊瑚。除了破壞生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死去的珊瑚有很多細菌.買來最好要在滾水中煮一小時再曬上一天的太陽,但不能保證完全乾凈,因此不建議你用。我曾因一個珊瑚未處理放入魚缸而造成所有的魚出現異狀,換水後體色雖變回鮮艷但24小時後又開始褪色。只好抓到海邊放生。我發現沒有裝飾品的缸子里魚兒不會爭吵,因為沒有哪個地方特別好。(但如果有大魚和小魚共存就一定要飾品)但是魚兒會容易因保護機制而褪色。隨便撿個磚塊、石頭或茶壺都是很好的裝飾品。

9.虹吸管:養海水魚要定期部分換水,魚量多的話換水次數要多增加一次。一般來說是一個月換20﹪-25﹪,此時虹吸管就很好用,水不可以全換,平常換水時可用虹吸管插入沙子吸出雜質,慢慢吸就好,不要攪動(同時把上層濾棉丟掉,下層濾棉上挪,底下加一片新濾棉),如果要大掃除要另外准備一個缸子,用原來的水(至少佔60﹪)再加入新水(或全用舊水)暫時把魚養在裡面。

珊瑚砂不可用淡水洗,可用換掉的海水輕洗,另外洗珊瑚砂時要注意不要拚命搓揉,淡水洗砂和用力搓揉都會破壞表面的硝化細菌。重新弄好後養水3天就能放魚。

10.飼料:常見飼料有顆粒飼料、薄片、豐年蝦(不要用豐年蝦長期餵食,魚吃不胖。馴餌期用就好)。買魚時要問清楚其食性,不要看喜歡就買。

11.比重計:海水的比重約1.023濃度是千分之35(每公升海水含35克鹽)。要定期用比重計測量比重,超過1.023要加淡水調整;不到1.023要加鹽。(把比重調到約1.020能減少疾病發生)

所需的設備:

A如果只養魚(或加海葵)你要買的設備如下:兩呎半缸一個、上部過濾器、燈具、珊瑚砂。

B如果純養軟體動物(珊瑚.海葵…)的話只要加入蛋白質除沫器和恆溫機。如果買不起恆溫機,夏天可用寶特瓶裝水冷凍放入水族箱降溫。(當然用此法還要買溫度計,把水溫降到大約26度)冬天用加溫器增溫。養珊瑚對生態破壞極大,(因為珊瑚採集是連岩石一起敲下)又不好養,初學者勿試。

C.如果除了養軟體還要養魚,設備和B相同。但要注意不是所有魚都能混養,愛吃軟體動物的蝶魚就不能養在一起,在此就不多提。

海水魚的挑選方法

挑選要點如下:

1.太瘦的魚不要。如果看到魚兒瘦到皮包骨就別買。

2.沉在底下或浮在水面的魚不要買。

3.橫躺的魚不要買,大多快死了。(但炮彈科的魚休息時是橫躺的!所以魚的習性要多研究)。

4.疾病檢查:不要看到魚很漂亮就買,要看魚是不是無精打彩,身上有沒有受傷、並注意在胸鰭和尾鰭是否有小白點,此白點非常小(跟鹽巴顆粒大小差不多),要仔細看。這是患白點病的徵兆。

5.如果買小丑的話盡量挑和海葵正在玩的。

6.把魚放入缸子(千萬別把水族館的水倒入你的缸子):海水魚身上有數不清的寄生蟲,所以入缸前我們先把魚泡一下淡水(這就是所謂的淡水浴)利用滲透壓把細菌殺死。(因為比重的問題魚會橫躺,一下就好了,別擔心。)每種魚泡的時間不同。蝶魚泡30分(要打氣)、雀鯛3分鍾、隆頭魚科1分鍾就受不了了。

⑧ 現在海洋里最大的十種動物

現在海洋里最大的十種動物

現在海洋里最大的十種動物,自然界千奇百怪,物種繁多。在深海中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海洋動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下面來看看現在海洋里最大的十種動物。

現在海洋里最大的十種動物1

1、獅鬃水母

獅鬃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最長的可達35米,主要生活在較冷的海域,它的危險系數非常高,它可以令人致死,因此它在海洋中的地位也非常強勢。

2、藍鯨

藍鯨,是世界十大瀕臨滅絕的動物之一,主要生活在100米深的海域,重量可達181噸,它主要有四個亞種,值得一提的是,藍鯨在晚上才到海面捕食,它一般在深海域捕食生活。

3、公牛真鯊

公牛真鯊,主要生活在河口和海灣之中,它也是對人類最危險的三大鯊魚之一,公牛真鯊主要以硬骨魚為食物,由於他巨大的攻擊力,因此它在海洋中一直稱霸。

4、鯨鯊

鯨鯊可達20米長,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地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由於巨大的體型,鯨鯊每天要吃很多食物,值得一提的是,鯨鯊的危險系數也比較高。

5、大王烏賊

大王烏賊,主要生活在深海領域,體型呈圓錐形,重量一般在275千克,令人注意的是,大王烏賊主要生活在海下200米,是一種超大型的深海動物。

6、姥鯊

姥鯊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濾食鯊,主要生活在外海,2018年被納入瀕危保護動物之中,除此之外,姥鯊的第一背鰭呈等邊三角形,形狀比較奇特。

7、巨型章魚

作為海洋10大巨型生物排行榜之中的巨型章魚,主要生活在太平洋,他和大王烏賊有本質上的區別,值得一提的是,巨型章魚重量可達270公斤,1957年的時候它被人類所發現。

8、虎鯊

虎鯊又名鼬鯊,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暖溫帶,值得一提的是,虎鯊的體型巨大,並且它的性格也非常兇猛,是一種很厲害的動物,在海洋中的戰斗能力也比較強。

9、翻車魚

翻車魚是一種大洋性魚類,主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暖水域,令人注意的是,翻車魚的體態較為可愛,但是它的體型十分巨大,它於1758年被發現並命名。

10、巨齒鯊

作為海洋10大巨型生物排行榜之中的巨齒鯊,被稱作海洋里最兇猛的動物,值得一提的是,該動物的大牙齒是它的一大特徵,還有巨齒鯊的同名電影

現在海洋里最大的十種動物2

藍鯨

藍鯨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巨螯蟹

巨螯蟹是現存最大的甲殼動物,體深橙色,有十長肢,上有白斑,前兩肢發展成螯。最大的樣本腿展開後長4、2米、體長38厘米,重20千克,壽命達100年。兩只復眼長在身體前方,之間有兩根棘刺。

雙吻前口蝠鱝

雙吻前口蝠鱝翼展長5-6米,最長者可達9米。背部體色黑至灰藍色。下面白色具灰色點斑,可用以識別不同個體。皮膚粗糙有鱗類似鯊魚,體盤極寬且角尖,體盤寬為體盤長的2、2-2、4倍。

大王酸漿魷

大王酸漿魷又稱巨槍烏賊,典型的深海巨魷,是同種動物里最大的一種,世界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大多在南極海域周圍2000米的深海棲息。

棱皮龜

棱皮龜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者,頭大,頸、尾短,四肢槳狀,無爪,前肢特別發達,殼長1040-1500毫米,寬560-900毫米,高290-495毫米。重均達100公斤以上。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是一種巨型的章魚,它們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也可以走到較淺或較深水的地方居住。一般成體重約15公斤,臂展開可達4、3米。因曾發現重達71公斤的個體,故有指它們是最大的章魚。

皇帶魚

皇帶魚廣布於熱帶深海,它是海洋中最長的硬骨魚,體亮銀色,腹鰭紅色,槳狀,英文原意為「槳魚」。背鰭亦呈紅色,很長,始於頭頂如鬃冠。皇帶魚中體型最大的屬鯡王皇帶魚,平均身長4-6米,重達150-200公斤,但普遍為約3米,而鯡王皇帶魚體長最大紀錄為7、6米,最重可達272公斤。很少見於水面,有人偶爾見到,誤為「海蛇」。人們通常認為它們是橫掃海底,摧毀一切的怪獸。

鯨鯊

鯨鯊身體龐大,全長可達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屬大洋性魚類。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

大硨磲

硨磲殼最寬處可達1、3米,重約300公斤以上,是一種最大的貝類,具有5條粗大的覆瓦狀放射肋,生長輪脈明顯,在貝殼表面形成彎曲重疊的皺褶。兩扇貝殼的閉合力量大得驚人,據說可以輕而易舉地將船錨的鐵鏈折斷。

北極霞水母

北極霞水母分布在大西洋里的北極霞水母,是最大的水母,它的傘蓋直徑可達2-5米,傘該下緣由八組觸手,每組有一百五十根左右。每根觸手伸長達四十多米,而且能在一秒中內收縮到只有原來長度的十分之一。

現在海洋里最大的十種動物3

海底最危險的.十大動物排行榜

第一名、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評比中,箱形水母憑借獨一無二的致命性問鼎最危險頭銜。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種類繁多,雖然沒有正式記錄,但大量軼事證據顯 示,每年有數十人甚至100多人命喪箱水母之手。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數據,單是在菲律賓,每年就有20至40人死於箱水母的毒刺。科學基金會表 示:「在很多國家,箱水母釀成的悲劇並不需要簽發死亡證明,因此,全世界的箱水母致人死亡事件發生數量可能在很大程度人被低估。」

澳大利亞箱水母長有數十根觸須,每根長度最高可達到15英尺(約合4、57米),所具有的毒素足以讓60人命喪黃泉。一種名為「Chironex fleckeri」的箱水母的毒刺能夠在短短3分鍾之內致人死亡。生活在夏威夷、佛羅里達以及美國其它地區的箱水母能夠導致被刺者心力衰竭。箱水母家族最 可怕的成員當屬僧帽水母,刺傷產生的痛苦可與雷擊一較高下。迄今為止,究竟有多少人遭僧帽水母攻擊仍是一個未知數。

第二名、虎鯊

由於相關影片的宣傳,大白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最可怕的鯊魚並非大白鯊,而是虎鯊,更多的人實際上命喪它們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夠讓人天生恐 懼的動物並不多見,鯊魚便是其中之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虎鯊會撕咬幾乎任何東西,其中包括魚類、海豹、鳥類、魷魚、小型鯊魚、海豚、牌照甚 至於舊輪胎。它們的身長最高可達到18英尺(約合5、48米),重量可達到1噸,是當之無愧的「海洋殺手」。

在很多熱帶和溫帶水域,我們都能發現虎鯊的蹤跡,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島嶼周圍。有記錄顯示,大白鯊每年襲擊人的次數確實要高於虎鯊,但致人死亡的 事故發生數量則不及虎鯊。對於鯊魚為何與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冠軍頭銜失之交臂,我們只有很少的理由加以解釋:全球每年鯊魚襲人事件的次數大約為幾十起,與 美國發生的雷擊致人死亡事故大致持平。2008年,全世界只有4人命喪鯊魚之口。

第三名、石魚

石魚之所以躋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它們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魚;另一個則是,它們是動物王國的偽裝高手,能夠像石頭一樣靜靜在「潛伏」 在海床上,等待獵物主動上門。雖然石魚不會主動發起攻擊,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險與之親密接觸。石魚背上的棘刺能夠抵禦鯊魚或其它捕食者的進攻。所釋放的毒液 能夠導致暫時性瘓症,不經治療便會一命嗚呼。

第四名、河豚

有一種動物,即使被製成美食擺到餐桌上也能置人於死地,它就是河豚。河豚又被稱之為「氣鼓魚」,體內攜帶的毒素毒性超過氰化物。經過特殊培訓的日本廚師會將安全的部位製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劇卻也屢有發生。

「氣鼓」這個名字來源於河豚強大的吸水能力,吸入大量水之後的體積可是正常情況下的兩倍。值得一提的是,河豚也扮演了挽救生命的角色,河豚毒素製成的葯物可被用於治療因吸食毒品產生的斷癮症狀。

第五名、海蛇

人類對蛇擁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正是這種恐懼讓海蛇順利躋身榜單之列。雖然也像陸上同類一樣釋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個「海洋隱 士」,因此並不具有很高的危險性。在提到毒性的時候,人們經常將海蛇與眼鏡蛇進行比較。它們釋放的毒液能夠在短短數秒鍾之內讓獵物癱瘓並最終走向死亡之 路。慶幸的是,它們很少攻擊人類,更喜歡捕殺鰻魚、貝類以及小蝦。

第六點、蓑鮋

蓑鮋又被稱之為「獅魚」,是家養魚缸中備受歡迎的寵物。這種魚看似溫順,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卻也具有令人吃驚的毒性。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雖然不會給人類造成致命傷,但被棘刺刺中也會引發頭痛、嘔吐和呼吸困難,決不是一個好惹的傢伙。

通常情況下,刺中後帶來的痛苦可持續大約半個小時,但一些人報告說,他們的刺痛感持續了幾周之久。蓑鮋並不是一種非常富有進攻性的動物。因此,被蓑鮋「傷害」的人往往是家養魚缸的主人,而不是潛水者或者漁民。

第七名、鱷魚

鹹水鱷魚素來頂著「野生動物王國最兇猛的捕食者之一」頭銜。它們的身長可超過20英尺(約合6米),體重可達到3000磅(約合1360公斤),包括猴子、袋鼠、水牛甚至鯊魚在內的動物都成為它們捕殺的對象。

捕獵過程中,鹹水鱷純以強大的力量取勝,它們能夠將水牛強行拖下水,有時也會向人類發動襲擊。它們首先利用力量強大的顎咬住獵物,而後利用所謂的「死亡翻滾」將獵物拖入水中。「死亡翻滾」同樣可以將大型動物撒成兩半。

第八名、刺鰩

刺鰩俗稱「黃貂魚」,單從這個名字我們就不難猜測,它們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2006年,「鱷魚獵人」史蒂夫歐文在被刺鰩刺中心臟後不幸身亡,歐文的不幸無疑提高了刺鰩這個鯊魚近親「危險動物」的名聲。

刺鰩的尾巴末端長有一根大約8英寸(約合20、32厘米)長的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構成毒刺的物質與構成鯊魚鱗片(被稱之為「盾鱗」)的物質相同。 在感覺到威脅時,鋸齒狀毒刺便會變硬,像一把鋒利的牛排刀。毒刺會釋放毒液,給捕食者造成致命傷。莫特海洋實驗室表示:「這種毒液主要是一種基於蛋白質的 毒素,能夠給哺乳動物帶來巨大痛苦,可能影響心率和呼吸。」值得一提的是,刺鰩通常情況下並不攻擊人類。

第九名、海獅

海獅之所以能夠躋身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排行榜的原因在於:它們具有很高的地盤性,對擅自闖入者絕對不會手下留情。海獅被譽為一種聰明可訓練的動物,是動物園的大明星,但它們同時也因為咬人行為著稱動物界。

2006年,加利福尼亞州的曼哈頓海灘、新港海灘以及舊金山沿岸發生了一系列海獅襲擊人的事故,提高了管理者和科學家的關注。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海 獅可能吃了一些被有毒藻類污染的魚類才出現這些異常行為。聖地亞哥市政府在其網站警告說:「與所有野生動物一樣,海豹和海獅也具有不可預知性,也會成為一 種富有進攻性的動物。它們生有鋒利的牙齒,可能會向人發動襲擊,尤其是在被逼得太緊或受到騷擾情況下。」

第十名、海鰻

海鰻擁有蛇一般的身體、突出的口鼻以及寬大的顎。它們是魚類家族成員,身長最高可達到8英尺(約合2、43米)。看著這種較為原始的動物,我們會很 自然地將其與死亡聯系在一起。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海鰻顎部力量強大,牙齒鋒利,被牙齒咬傷後產生的鋸齒狀傷口很容易被海鰻口內的細菌感染。

如果海鰻因恐懼或者意外(尤其是在覓食的時候)將人咬傷,它們通常會選擇「鬆口」,放你一條生路。白天的時候,海鰻經常潛伏在裂縫和洞穴內,夜幕降 臨後才出來打獵。它們主要以魚類或者其它能夠被其捕獲的動物為食。

對於如何避免被海鰻咬傷,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專家提出了兩條建議:一個是,絕對不要 將手放入水下多岩洞穴和裂縫內;另一個則是,切忌不要給海鰻餵食。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海鰻咬傷事故皆因餵食導致。

⑨ 新吉富羅非魚這個魚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是賣來放生

淡水魚,但耐鹽性較好
鹽度:羅非魚是廣鹽性魚類。在羅非魚類中,尼羅羅非魚是中等耐鹽種。尼羅羅非魚品系間的耐鹽性有差異,其中吉富魚的耐鹽性較好。吉富魚最適宜在0~12‰的鹽度下養殖, 在32‰ 的鹽度下不能養。

吉富羅非魚是遺傳性狀改良後的羅非魚(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 ,英文全稱的詞首字母縮寫為GIFT,中文以象音法稱之為吉富。該魚是1993年以來在菲律賓利用尼羅羅非魚的四個亞洲品系和四個非洲品系等廣泛的種質資源選育而成的新品系。這一優良品系的育成,是世界魚類中心(原國際水生生物資源管理中心, ICLARM)與挪威、菲律賓有關研究機構協作實施羅非魚遺傳改良計劃(GIFT計劃)所取得的成果,是水產動物育種的又一成功典範。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能買到什麼海水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