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菲律賓是一個災害多發的國家
菲律賓火山、溫泉和地震在菲律賓十分常見,五十多個火山散布在菲律賓7107個島嶼中。這些火山形成的根本原因都是地殼板塊的移動。在太平洋邊緣的大陸板塊和海床板塊相互摩擦碰撞時,周圍陸地邊緣就形成了火山。菲律賓的火山頻繁爆發,有些火山的爆發甚至影響到了全世界。著名的火山有阿波火山、馬榮火山和塔爾火山等。
下面說一下火山、地震與板塊運動的聯系:
1.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
2.地球表面有一層很厚很厚的地殼,平常岩漿被地殼緊緊地包在里邊。地球內部的溫度特別高,岩漿在那裡邊流來流去,總想找個地方竄到外面來。有些地方地殼運動比較強烈,地殼又比較薄弱,這些地方受到壓力的時候,岩漿就從這里沖出來了。這樣,就發生了火山爆發。活火山、死火山這是指火山活動的情況。有些火山爆發了一次後一直不爆發,這些火山就成了死活山。
綜合地說菲律賓剛好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殼活躍,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2. 台風為什麼形成在菲律賓以東的低緯度熱帶洋面上
答案是多方面的。1、海溫適宜,一般30℃以上。2、赤道氣流強盛。3、西南季風強盛,有利於台風形成。4、地球自轉力適宜。5、水汽條件充足。菲律賓屬島國,同時地理位置符合台風旺盛區,因此常受到台風影響。
3. 菲律賓為什麼會有台風
台風一詞,有人說源於日語,亦有人說來自中國。以前,中國東南沿海經常有風暴,當地漁民統稱其為大風,後來變成台風。
氣象學上,在熱帶洋面上生成發展的低氣壓系統稱為熱帶氣旋。國際上,熱帶氣旋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強度並進行分類:
風級小於8級(風速小於每秒17.2米)的是熱帶低壓;
8至9級(風速每秒17.2-24.4米)的是熱帶風暴;
10至11級(風速每秒24.5-32.6米)的是強熱帶風暴;
12級及以上(風速每秒32.6米以上)的通稱為台風或颶風。
「台風」和「颶風」都屬於北半球的熱帶氣旋,只不過是因為它們產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國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稱謂而已。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台風)命名
台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而熱帶氣旋是指熱帶地區形成的一種低壓。它不斷旋轉,並伴隨著大風和強降雨天氣。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風力大小劃分為4種類型:中心風力在7級和7級以下的稱熱帶低壓,8到9級稱熱帶風暴,10到11級稱強熱帶風暴,12級和12級以上稱台風。這4種類型熱帶氣旋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相互轉化。
根據台風委員會1998年12月1日至7 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31屆會議的決議,從2000年1月1日起,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對西北大西洋和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進行命名,旨在幫助人們對 熱帶氣旋提高警覺,增強警報效果。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編號。該方法將用於台風委員會成員向國際社會發布的公報中。也供各成員用當地語言發布熱帶氣旋警 報時使用。
第31屆台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 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 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里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順序、循環使用。
根據規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國和地區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等。中國提供的名字是:「龍王」、「玉兔」、「風神」、「杜鵑」、「海馬」、「悟空」、「海燕」、「海神」、「電母」和「海棠」。
台風在危害人類的同時,也在保護人類。台風給人類送來了淡水資源,大大緩解了全球水荒。一 次直徑不算太大的台風,登陸時可帶來30億噸降水。另外,台風還使世界各地冷熱保持相對均衡。赤道地區氣候炎熱,若不是台風驅散這些熱量,熱帶會更熱,寒 帶會更冷,溫帶也會從地球上消失。一句話,台風太大太多不行,沒有也不行。
4. 與我國東南沿海相比,頻繁在菲律賓登陸的台風
大部分西太平洋的台風,都是在菲律賓的東部海域形成,然後往西北方向運動。大部分台風都會從菲律賓上空或者周邊經過,所以菲律賓遭受台風的頻率會更大一點,去菲律賓旅遊的話,都會經常發現菲律賓的航空飛機誤點情況。但是在菲律賓登錄的台風大部分都是台風形成初期,強度相對沒有那麼大。當台風往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登錄時,往往台風所經過的海域路徑會更長一點,從海上積累更多足夠的能量,因此我國登陸的台風強度會更大一點。
另外,每年台風的頻率還要參考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
5. 為啥台風都是從菲律賓形成的
不一定,也有南海的台風,和太平洋的(東海也有,很少),這是因為緯度低,還有菲律賓以東洋面是暖池(海水溫度高),條件適宜水汽多,台風容易生成
6. 為什麼在西太平洋的台風或熱帶氣旋總在菲律賓附近生成
西太平洋的台風或熱帶氣旋總在菲律賓附近生成,這是與大氣環流的位置與特點決定的。在菲律賓附近西太平洋的地轉偏向力、海洋水溫、溫暖的洋流、東南信風的大氣環流環境等都容易達到熱帶氣旋——台風形成的氣象條件。
7. 為什麼在西太平洋的台風或熱帶氣旋總在菲律賓附近生成
西太平洋的台風或熱帶氣旋總在菲律賓附近生成,這是與大氣環流的位置與特點決定的。在菲律賓附近西太平洋的地轉偏向力、海洋水溫、溫暖的洋流、東南信風的大氣環流環境等都容易達到熱帶氣旋——台風形成的氣象條件。
8. 為什麼12月還有台風
除了冷空氣影響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海上有台風。
原位於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的熱帶低壓於11日23時加強為今年第25號台風「帕卡」(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Pakhar;名字來源:寮國;名字意義:生長在湄公河下游的一種淡水魚)。
12日晚,「帕卡」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減弱為熱帶低壓,中央氣象台12日20時已對其停止編號。預計其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偏南方向移動,未來對我省陸地無影響。
雖然「帕卡」不來我國,但它會對冷空氣有拉扯作用,加快冷空氣南下的步伐。
預計,受「帕卡」和冷空氣共同作用,12-14日,粵東海面東北風6~7級、陣風8級,珠江口外海面和粵西海面6級、陣風7級,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海面7~9級、陣風10級。
兩波冷空氣即將抵達
未來,兩波冷空氣即將抵達:
第一波:13日夜間來接力,雲量增多陽光少,氣溫再度小幅下降;14-15日中東部有小到中雨,體感陰冷。
第二波:16日較強冷空氣重磅接盤,北風伴小雨,氣溫再度下降,體感寒冷。
17日起降水減弱,天氣逐漸轉晴冷,過程最低氣溫可能出現在18-19日早晨,中北部有大范圍5℃以下低溫,其中粵北高寒山區有冰凍,最低4℃左右。
未來海豐天氣
濕冷模式開啟!
9. 台風經常形成與菲律賓以東洋面的原因
原因是:
1、該區地地處西太平洋,有廣闊的暖洋面,海水溫度較高。
2、該地區緯度較低,但緯度大於5度,存在一定的地轉偏向力,有利於形成台風胚胎的形成。
3、該地正好處於熱帶輻合帶活躍地帶,初始擾動比較多。
10. 為什麼台風都在菲律賓附近生成
一般認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才有可能形成台風:①存在一個廣闊的高溫洋面。海溫必須大於26~27℃,這樣才能造成洋面空氣始終維持高溫高濕狀態,由此形成中、低層空氣層結不穩定(見大氣靜力穩定度)。②當地的科里奧利參數(f=2ωsinj ,ω為地球自轉角速度,j為緯度)要大於一定的數值以保證初生的氣旋性環流不致減弱。所以,赤道(j=0)不會形成台風,一般形成區域離赤道約5個緯度以上。③基本氣流鉛直切變要小。這樣才不致使凝結潛熱被高層強風吹向遠方,而能集中於同一鉛直氣柱中,有利於暖心的形成。根據統計,台風多形成於200百帕和850百帕等壓面間風速差小於10米/秒的地區。④低空有較穩定的輻合流場或高空有較強的穩定的輻散流場。例如:熱帶輻合帶中,南側強西南氣流和北側強東北氣流的匯合區,東風波、高空反氣旋前部等區域,就滿足這個條件,是最容易形成台風的區域。在暖季,北太平洋西部地區常能滿足上述四個條件,這個地區是形成台風最多的地區,每年發生的台風個數佔全球總個數的36%。全球主要的台風發生源地還有:北太平洋東部(16%),北大西洋(11%),南太平洋(11%),南印度洋西部(10%),南印度洋東部(3%),孟加拉灣(10%),阿拉伯海(3%)。若按中國氣象部門的標准統計,北大平洋西部和南海地區每年平均發生台風的個數約為28.8。
廣東一帶的主要都是在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面一帶生成,向福建浙江一帶的有些是在西北太平洋遠洋生成,像關島啊那些位置形成的台風也比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