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的意外副作用:各國生育率暴跌,為何全世界都不愛生孩子了
在疫情期間,許多人們都被困在家裡面,導致不能出門。本來大家都以為這一段時間會是小孩子的出生率最高的時候,可是卻沒有想到,由於疫情的影響,所有的國家的生育率都暴跌了。對於這個現象,許多人表示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切還會影響到生育率呢,在他們看來,夫妻都在家裡面呆著,這個時候是生小孩子最好的時刻了。可是對於一些夫妻來說卻並不是這樣,他們有許多要顧慮的因素。並不是說他們不愛生孩子了,也不是說他們不想要孩子,只能說受疫情的影響,許多的事情都發生了變化。像如果現在生孩子的話,小孩子的生活環境以及健康成長或者是家庭的經濟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影響最大的其實就是經濟了,在一起的時候家長們都不能外出工作,所以說家裡沒有收入來源。在這個時候如果說還要生小孩子的話,將會是一筆非常大的消耗,所以說在經濟能力跟不上的情況下,許多夫妻都不會選擇去生孩子。
Ⅱ 菲律賓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2021年菲律賓人口達到1億800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3月更新顯示菲律賓人口約1億800萬。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其他還包括他加祿人、伊洛人、邦邦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
人口民族:
菲律賓人口委員會報告稱,菲律賓人口增長率為2.04%,雖然低於20世紀80年代的2.36%,但仍高居亞洲第一位。
菲律賓人口委員會調查顯示,菲總生育率為3.2人,意味著一對夫婦平均有3到4名子女。但調查也指出,大部分人丁眾多的家庭來自貧窮階層,而富有的民眾反而平均只有2到3名子女。
菲政府1960年初次普查人口時,菲律賓僅有人口2700萬左右。其後,菲律賓人口大體每10年增長1000萬。近30年來,雖然人口增長率有所下降,但由於人口基數增大,人口數量的增長反而加快。從1990年至2008年的近20年裡,菲人口增長了2800萬,增幅達45%。
Ⅲ 29省公布2021年出生人口:多省創新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人口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大問題,隨著計劃生育帶來的影響,我們國家的人口上升的趨勢也在降低,為了緩解這一個尷尬的問題,國家更是出台了三孩政策,為的就是鼓勵生育,將人口的增長給提上來,因為按照這樣的方式下去的話,專家稱會出現人口越來越少的情況。根據2021年29省區市公布的出生人口來看,多個地方創下了出生人口的新低,並且這29個省區市僅只有一個省出生人口超過了100萬。還有一個很關鍵的信息,那就是其中有一個省在4年裡出生人口數下降了47.6%!
Ⅳ 發達國家為什麼生育率低
請看下面一組數據:
大家都知道,韓國生育率一直在跌,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那麼,為什麼發達國家生育率都會那麼低呢?
在知道原因之前,我們先比較一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什麼不一樣。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很高,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普遍都是比較低的。並且發達國家的產業主要以服務業為主,而發展中國家則以農業為主。這樣的話就導致了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率較低,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則較高。在發達國家,物價比較高,房價也高,而且生了孩子之後,孩子還要接受教育。這樣的話,把一個孩子養大都很困難,更別說多生幾個孩子了。物價高的話,應該要收入也高,但是物價漲得快,工資漲得慢,很多年輕人就不敢、不願、不想生孩子,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就導致生育率低。而發展中國家呢?他們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較低,並且生了孩子之後,只要給它吃的,給它穿了就行了,物價也不高,因為大家都是窮人,都想賺多點錢,價格高了就沒人買,就賺不到錢。而發達國家呢?物價比較高,因為大家都是小康,甚至富裕,誰都不想落後。還有一些原因:思想的問題:發達國家的人認為生了孩子不好,因為要花很多精力來照顧孩子,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工作,賺不到錢,就落後別人;發展中國家的人認為要生孩子,否則就沒人成家立業。解決辦法:發達國家的政府應該要實施一些政策來鼓勵生育。如:xx歲前生減稅,xx歲後生或不生加稅;生了一個孩子可得到中量的錢,生了兩個可得到大量的錢,生了三個可得到巨量的錢,並且這些錢不用還(這些錢要由政府提供)。
Ⅳ 為什麼經濟越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人口生育率反而越低
因為經濟發達地區,消費就越高,說明壓力越大,育兒成本較高,所以生育率就越低了。一個孩子的消費,超過大人太多,根本養不起。造成有錢不想生,沒錢想生生不起。
經濟越發達生活節奏越快,社會服務、配套設施越完善,養兒防老的觀念淡薄,另外大城市夫妻性生活非常不活躍,生育願望不強甚至有很多不婚主義和丁克家族,他們追求人生短暫要及時追求吃喝玩樂。
還有以前女性社會地位極低,生存權幾乎和男性與家庭綁定,這種情況下她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生育來保障生存。
如今女性得到了通過勞動提升地位的機會,由於依賴自己總比依賴他人要安全的多,這種情況下很多都會選擇降低家庭和生育的比重來提升自己,這也是大部分婦女剛剛進入社會工作的國家,生育率下降的根源。
Ⅵ 因禁止墮胎和避孕,每年超100萬菲律賓女性艱難尋求出路,你怎麼看
根據菲律賓安全墮胎倡導組織(PINSAN)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20年菲律賓有約126萬例墮胎;菲律賓大學則預估菲律賓每年至少發生110萬例墮胎,且預計這一數字還會增長。因受到宗教的影響,避孕和墮胎在菲律賓是被禁止的。菲律賓大多數人都信奉天主教,在教義中是不允許避孕和墮胎的。因禁止墮胎和避孕,每年超100萬菲律賓女性艱難尋求出路,你怎麼看?
洪蒂維羅斯還提出必須停止不安全的地下墮胎行為。她還重申了推動墮胎合法化的重要性,並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舉措。「婦女必須保衛自己的權利。」洪蒂維羅斯表示,她期待新總統對菲律賓墮胎法進行改善。「這給我們帶來了希望,為了菲律賓的婦女,我希望他們這樣做」。
Ⅶ 東南亞的主要環境問題
【題目】東南亞農業發展與環境問題
【類詞】2002;亞洲;農業經濟;環境
【正文】
農業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東南亞國家糧食、工業原料、就業機會、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然而,東南亞國家的農業開發中使用的擴大種植面積、移民墾荒、增施化肥農葯、開發森林以及刀耕火種等生產方式,雖然使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卻帶來了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境問題。
一、東南亞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
東南亞國家之所以重視農業發展,與其經濟依附性、人口壓力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
經濟的依附性。東南亞國家除泰國外,在二戰以前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長期成為帝國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這不僅造成東南亞資源不斷減少,而且使該地區的經濟畸形發展,工業落後,農業種植單一。東南亞國家取得獨立後,這種單一的、畸形的依附型經濟結構仍然存在。一是原料出口國的地位尚未根本改變,出口的初級產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一些可再生資源如農產品和木材,也是以大量消耗國家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為代價的。二是東南亞國家在金融方面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仍未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發達國家實行緊縮政策,連續提高利率,使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猛增。由於債台高築,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賣寶貴的自然資源來還債。三是長期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糧食不能自給,靠出口經濟作物和資源來換取糧食。
人口的壓力。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人口增長很快,從1960年的1.95億增加到目前的5.11億。從1960年至1998年,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增長了1倍以上。寮國1998年的人口是1960年的2.77倍,菲律賓是2.74倍,馬來西亞是2.7倍,越南是2.54倍,柬埔寨是2.32倍,泰國是2.31倍,印尼是2.17倍,新加坡是1.93倍。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食物、住房、教育、衛生保健、交通運輸、自然資源佔用等形成持續不斷的高需求。
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物質的不斷需求,發展民族經濟,增強國力,東南亞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大規模開發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開采森林資源,擴大出口創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於農業開發措施使用不當,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二、採取的應對措施
東南亞國家農業發展所引起的環境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和這些國家的政府及社會的普遍關注。東南亞國家已採取有關應對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措施主要有:
一是減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無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泰國、緬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政府重視山民經濟的改造,指導山民掌握農業知識,建立永久性農田發展替代種植,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寮國政府於2001年確定的2001-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20年奮斗目標,已明確了在今後幾年內要消滅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停止沒有經過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如越南近年來實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點均要經過認真考證,將經常發生洪水、泥石流地區及貧困山區的居民移遷到新經濟區。
二是禁止非法砍伐,鼓勵植樹造林護林。面對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以及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後果,加上國際社會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老東盟國家自70年代中期以來,逐步限制砍伐森林和木材出口,實施造林計劃,建立森林保護區。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即實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勵發展木材加工業和植樹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課稅的方式來限制原木的出口,規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課以25.5美元的出口稅、13美元的出口許可費,加上各地區制定的重新綠化費等,每出口1立方米的原本所支付的費用約為50美元。菲律賓1974年開始實施《森林改革法》,鼓勵發展國內木材加工業,規定進行選擇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鋸木。1978年馬來西亞政府也制定了保護森林政策,限制原木的產量和出口量。此時,泰國政府也開始實行了造林計劃,政府和公司合資有計劃地進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採伐受到禁止。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禁止所有木材出口,但這一禁令不適用於農業部和林業部,這兩個部門仍可以繼續出口和轉運木材。越南近年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從1999年開始實施「500萬公頃造林計劃」,造林護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蓋率達33.2%。
三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生物科技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開始了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試驗。1982年成立了一個地區性的協作研究機構——東南亞大學農業生態研究網。新加坡是典型的城郊農業,注重農業科技的研究與開發,用生物科技來發展農業。菲律賓在70年代就開始實行生態農業的實踐,建立生態農場,以馬雅農場較為典型。在生產過程中採用變廢為寶的封閉循環和應用生物之間的生產、消費、分解關系,禁止或減少外來能量(化肥、農葯、生長劑)的投入,通過「清潔生產」來生產「健康產品」。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30年前就培育出了點燃綠色革命火種的「神奇水稻」品種。該研究所目前正在考慮將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應用於食物的生產,既可提供健康食品,又可節省土地和水資源,減少耕地退化。馬來西亞目前也開始重視生物科技農業的研究與開發,強調高增值產品的發展,如知識密集型食物加工產品和與健康有關的、具有安全性和環保性的生物科技產品。現在,利用生物科技發展農業已經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新興產業,該國已經建立了對胡姬花和香蕉進行組織培養的生物工業、油棕的組織培養業。
四是控制人口的增長。為了緩解快速的人口增長對經濟、就業、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實施家庭計劃,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到1998年,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新加坡是1.5個,馬來西亞是3.1個,印尼是2.7個,菲律賓是3.6個,越南是2.3個,柬埔寨是4.5個,寮國是5.5個,緬甸是3.1個,泰國是1.9個。雖然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下降,但是菲律賓、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等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仍保持較高的生育率。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對經濟和環境的壓力仍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課題。
東南亞國家盡管已採取了減緩農業發展造成環境退化的有關措施,但是,由於經濟、社會、政府等方面的原因,保護環境的成效並不樂觀。雖然禁止原木出口和非法採伐,但是執法不嚴,收效不大。為了增加外匯收入,有的國家政府下令禁止了,隨之又放開,如寮國政府於1991年8月禁止一切採伐活動,但1992年又取消了禁令,向幾個外國公司租讓了伐木權。緬甸於1988年宣布禁止砍伐森林,但該國政府後來又同幾家泰國公司簽訂採伐木材的合同。印尼雖然限制出口原木,但是,幾十年來,印尼以擴大木材產品出口作為其經濟的增長點,開始是出口原木,禁止原木出口後,又出口木材產品。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國,膠合板產品成為該國的非石油天然氣產品中僅次於紡織品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的產品。據官方統計,1999年印尼有105個膠合板工廠,1701個鋸木加工廠和6個造紙廠,膠合板出口創匯總計達85億美元。這些膠合板和造紙廠,均以木材為原料,膠合板、紙漿的生產和創匯越多,需要的木材也越多,砍伐森林就越多。。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水質和土壤也帶來了新的污染。由此可見,如何減少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仍是擺在東南亞各國政府面前有待解決的課題。(njdk212)
Ⅷ 人類生育率不斷下降,是什麼原因
有幾個原因
1. 「恐 育」信息影響生育:
互 聯 網 上的觀點和信息常常傳播快、流 行廣,對上 網者產生不自覺的影響。這些特點使互 聯 網 傳 播能放大 負 面信息的影響力,比如在生 育問題上,強化生 育的成 本和負 擔意識,進而對個人生 育意願產生消 極影響。
2. 消費誘惑擠壓生育:
上 網產生了激 發個人消費欲 望、增加消費的作用。作者分析道,消費帶來的滿足一方面直接替代孩子的效 用;另一方面加 劇經濟預算緊張,擠 壓可用於生 育的資源,進而降 低個人生 育意 願。「消費替 代 機 制」得到了驗 證。3.傳統生育觀念被削弱:
上 網 頻 率越高,個人越不認可為了傳 宗 接 代而多生 育孩子的觀 點。 互 聯 網 沖 擊了傳 宗 接 代的傳 統生 育文 化,讓個人更多關注自身發展和需求,將更多的時間與資源用於滿足自身而非家庭的效 用,更多基於自身幸福和內心感 受來考慮生 育。互聯網上的觀點和信息傳播快、流行廣,對上網者產生不自覺的影響。這使得互聯網傳播能放大負面信息的影響力,比如生育問題上,強化生育的成本和負擔意識,進而對個人生育意願產生消極影響。
4.「恐育」信息影響生育:互聯網上的觀點和信息常常傳播快、流行廣,對上網者產生不自覺的影響。這些特點使互聯網傳播能放大負面信息的影響力,比如在生育問題上,強化生育的成本和負擔意識,進而對個人生育意願產生消極影響,消費誘惑擠壓生育:上網產生了激發個人消費慾望、增加消費的作用。作者分析道,消費帶來的滿足一方面直接替代孩子的效用;另一方面加劇經濟預算緊張,擠壓可用於生育的資源,進而降低個人生育意願。「消費替代機制」得到了驗證,傳統生育觀念被削弱:上網頻率越高,個人越不認可為了傳宗接代而多生育孩子的觀點。 互聯網沖擊了傳宗接代的傳統生育文化,讓個人更多關注自身發展和需求,將更多的時間與資源用於滿足自身而非家庭的效用,更多基於自身幸福和內心感受來考慮生育。
網路上放大了那麼多的夫妻矛盾,本來十個人裡面,只有一個出軌,但是在網路上放大以後,就感覺十個人裡面,十個都出軌了。
生孩子養孩子的確很苦,但是苦裡面也有幸福和開心。
那些小孩子在不哭不鬧的時候,還是比較可愛的。
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那種滿足感成就感也是會有的。
網上把這些好的一面說的比較少,壞的一面說的比較多,最後就成了現在這樣。要我說,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那都是個人的選擇。我們相信每一個人,無論他要不要孩子、要幾個孩子,他的生命中獲得可能有會所不同,卻同樣豐富的許多東西。
Ⅸ 目前全世界生育率普遍降低,是因為什麼呢
目前全世界生育率普遍降低,是因為什麼呢?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根據我們的數據統計,現在社會的生育率正在逐年的下降,這其實會帶來很多的社會問題,首先第一個就是我們的人口老齡化會越來越嚴重,人口年齡階段比例將會變得不均衡,社會養老以及家庭養老的負擔將會越來越重;第二個就是社會生產勞動力將會明顯不足,因為缺少了青壯年勞動力,由此會導致生產過程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生育率降低帶來的其實不僅僅是以上的兩個問題,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無論是我們公民自身還是國家政府,都應該盡快採取一些手段去改善這種現狀。
全世界生育率普遍降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並不是單單一個國家出現了這種情況,這其實是全世界共同正在面對的現狀。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社會生活壓力非常大,無論是在哪個崗位上競爭其實都非常激烈,人們的生活絕大部分都被工作所佔據,留給享受生活的時間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了,養一個孩子會讓年輕人覺得占據自己太多時間,工作賺錢才能夠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更好的立足;
Ⅹ 為什麼經濟越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人口生育率反而越低
1、生育邊際效用遞減
二胎出生後,會給父母帶來的興奮和滿足就大幅度下降。即使富裕的家庭,父母對老二投入的金錢、心血以及養育帶來的滿足感、愉悅感、興奮感也不如一孩。
生育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不受家庭條件影響。只要技術水平保持穩定,隨著經濟穩定增長,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生育邊際效用都會呈現遞減。
2、生育機會成本遞增
當收入增加時,生育的機會成本也會增加。收入較低時,生育的機會成本偏低。所以,很多職業女性包括部分男性,在職業上升期,在高收入時期,不願意生娃,或將生育計劃推後。
隨著收入的增加,生育機會成本遞增,反過來降低了生育的邊際效用。很多高收入職業女性,在職場上獲得的收入、榮譽、地位、成就感、滿足感等等的綜合效用,要大於生育帶來的效用。
相反,對於低收入者來說,生育兒女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可能要大於職業上的收入快感和成就感。多生育、長期帶娃,也是一件熬人的事,生育的邊際效用會出現明顯的遞減,即使一些收入不高的婦女最終也可能選擇就業,從而減少生育。
生育政策:
中國現行生育政策主要是,國家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根據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和人口狀況規定。
少數民族實行計劃生育的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把國家確定的現行生育政策法律化、制度化,從法律上確定了中國現行的基本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