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封關到什麼時候

菲律賓封關到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3-01-22 04:06:05

⑴ 海南2025年封島是什麼意思

中新網6月8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8日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推進實施可以分為打基礎和全面推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現在起到2025年以前主要是打基礎、做准備,在這一階段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第二個階段,2035年以前,主要是全面推進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見效。


資料圖為航拍海口秀英港集裝箱碼頭。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國新辦6月8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林念修在會上介紹,總的來看,《總體方案》始終把握三個關鍵點:第一,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第二,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重要的位置上,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第三,成熟一項推動一項,行穩致遠,久久為功。想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概括,就是把准方向、集成創新、自由便利、步步為營。

林念修指出,《總體方案》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6+1+4」。

「6」就是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圍繞這6個方面,《總體方案》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

貿易自由便利方面,對貨物貿易,簡單的說就是「零關稅」,就是實行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對服務貿易,簡單說就是「既准入又准營」,將實行以「既准入又准營」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一系列政策舉措。

投資自由便利方面,一句話,「非禁即入」,就是大幅放寬海南自由貿易市場准入,實行「非禁即入」制,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

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方面,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圍繞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分階段開放資本項目,有序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與境外資金自由便利流動。

人員進出自由便利方面,針對高端產業人才,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目的是打造人才聚集的高地。

關於運輸往來自由便利方面,將實行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和航空樞紐。

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方面,要在確保數據流動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擴大數據領域開放,培育發展數字經濟。

「1」就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特別強調要突出海南的優勢和特色,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夯實實體經濟的基礎,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4」就是要加強稅收、社會治理、法治、風險防控等四個方面的制度建設。

一是按照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強法治、分階段的原則,逐步建立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稅收制度。

二是著力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自由貿易港治理體系。

三是建立以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基礎,以地方性法規和商事糾紛經濟解決機制為重要組成的自由貿易港法治體系,營造國際一流的自由貿易港法治環境。

四是制定實施有效措施,有針對性防範化解貿易、投資、金融、公共衛生、生態等領域的重大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林念修介紹,《總體方案》的推進實施可以分為打基礎和全面推進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現在起到2025年以前主要是打基礎、做准備。這一階段的目標任務是,突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開放進程,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形成早期收獲,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圍繞這一目標任務,我們將抓緊開展工作,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為全面封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二個階段,2035年以前,主要是全面推進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見效。這一階段的目標任務是,進一步優化完善開放政策和相關制度安排,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基本形成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現代產業體系和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打造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林念修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海南省和有關部門,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突出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堅持「管得住」才能「放得開」的原則,把握好分步驟分階段實施的推進節奏,只爭朝夕,扎實穩妥,推動各項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高質量高標準的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⑵ 僑胞回國投資、辦學等方面的資料

五邑華僑歷史

江門市管轄的新會、蓬江、江海三區和代管的台山、開平、恩平、鶴山四個縣級市,通稱江門五邑。它地處南海之濱,海岸線長283公里,海域有大小島嶼70多個。它毗鄰港澳,近距東南亞,早在明代就設有外國船舶停靠點。總面積9,28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395.03萬;海外華僑、華人215多萬,占僑鄉人口的57%;加上港澳同胞149萬多,則達96%。華僑、華人分布在10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以美國、加拿大最多,有132萬多人。在鄉有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家屬196.48萬人。
五邑地區向外移民歷史悠久,自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大規模移民則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後;迄至新中國成立以前,有兩次移民高潮:一次是1840——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一個禁止華人入境法案);另一次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到新中國成立。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公元,下同),黃巢起義,從山東一直打到廣州,波及新會,兵敗後逃亡蘇門答臘等地的人流中,相信會有五邑人。
南宋祥興二年(1279),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進行滅宋決戰,10萬「勤王」宋軍犧牲,約有3萬敗兵和百姓逃亡南洋,其中有不少五邑人。宋亡以後,五邑地區發生多次「抗元復宋」的農民起義(如1283年新會林桂芳、黎德分別領導的起義),失敗後也紛紛逃亡海外,成為華僑。
明朝初厲行海禁。至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官方以「朝貢」為名進行海外貿易,廣東設有市舶提舉司,廣州成為主要對外港口之一,新寧(今台山)設有廣海、望峒、奇潭3個「沃口」(臨時泊岸點)。公元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歷時29年,訪問了東南亞、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30多個國家。明朝中期,公元1442——1552年,五邑地區發生上10起農民起義,少則數千,多則10萬之眾,先後被鎮壓失敗以後,不少人逃往南洋。明穆宗隆慶年間(1567——1572),朝廷廢除海禁,此時就有開平人出洋經商。明嘉靖32年(1553),葡萄牙人借口曝曬漬水貨物,開始占據澳門。十六世紀初,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爭相霸佔了非洲、美洲、亞洲、大洋州許多殖民地,需要勞動力開發,先是在非洲販賣上千萬黑奴到美洲等地;後來又轉向東方,並早在1519年葡萄牙人就在中國沿海搶掠和拐騙我國人民到葡屬東印度墾殖,並在1519、1523、1556年3次進犯新會,掠賣良民出洋;荷蘭人也同時在閩粵沿海招募華工;後來更演變為大規模的「苦力貿易」,澳門成了重要據點。由於澳門緊靠五邑,因此很多五邑人經澳門出國或被騙到澳門「賣豬仔」出國。
清朝初期也實行海禁,並厲行「遷界」政策,民間出洋很難,但也不能禁絕。在《新會鄉土志》和那伏高氏族譜中,記載了沙堆人高竹,經過「遷界」、「復界」的折騰,回鄉一年又遭賊犯,父母雙亡,年僅10歲(1668),就被迫逃往澳門,後又到了泰國,習醫16年,回國後當了康熙皇帝的御醫。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出國和歸國的五邑華僑第一人。清初,五邑地區發生多起「反清復明」的農民起義,如:順治2——17年(1645——1660)發生新會三江、外海、籟竹門的農民起義;順治4年(1647)新會獨岡(今鶴山)黃蠻長領導的農民起義;新會杜阮人黃公輔和新寧汶村人王興領導的農民起義,合10萬眾。這些起義失敗以後,許多人乘船逃往海外。清嘉慶年間(1796——1820),新會潮連人張保仔落草為寇,極盛時達20萬眾,後被清軍「剿」、「撫」兼用而降清,而拒絕投降的六、七萬人,大部分飄洋過海,到了菲律賓、婆羅洲和馬來西亞等地,成了華僑,其中不少是五邑人。
根據專家綜合史籍統計,到鴉片戰爭前,整個東南亞地區有華僑100萬人以上,主要是福建和潮汕地區人民,其中亦有相當多的五邑人士。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苦力貿易」造成第一個出國高潮。據統計,僅全國被拐賣出洋的「豬仔」就達205萬人之多。
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清朝政府割地賠款,開放五口通商,香港成了新的「苦力貿易」中心。1860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廷簽訂《北京條約》,以容許自由移民為名,使「苦力貿易」合法化。此時,五邑地區天災頻繁,租稅沉重,民不聊生,農民被迫起義,兼之土、客械鬥,土匪猖獗,許多百姓走投無路,不得不離鄉背井外出謀生,或被迫「賣豬仔」出國。咸豐四年(1854),五邑發生10萬人參加的江會紅巾軍起義,失敗後,許多起義者逃亡海外。1864年,太平天國平南王、新會人黃德滋兵敗率余部乘船數十艘,渡南海抵達澳大利亞達爾文市,後聚居墨爾本,其後代繁衍至今達數萬人。1855——1867年,發生在台山為中心的土、客械鬥,持續12年,僅赤溪外逃者就達10多萬人,其中「賣豬仔」到南美洲的就有二、三萬眾。1848年以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先後發現金礦,掀起了「淘金熱」,接著美國、加拿大修建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開鑿巴拿馬運河以及開發中南美洲和東南亞都需要大批勞動力,五邑地區以「契約華工」,「賒單工」等形式或自由移民,出現了出國移民的大高潮。僅1854年美國三藩市當年成立的寧陽會館就接待了8,349名台山人。據統計,從1840——1876年移民到美國的華僑有15——17萬人,其中五邑人士12.4萬人;加上到加拿大、古巴、秘魯、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五邑移民,估計超過20萬人。
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一個禁止華人入境的法案,排華運動從美國開始向加拿大、墨西哥、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蔓延,使五邑地區出國人數驟減,向外移民走向低潮。少數人仍冒險偷渡入境,有的則轉向尚未排華的東南亞地區。1906年美國三藩市大地震,移民資料全部被毀,大批五邑人以「紙面兒子」的名義進入美國,但也使許多移民遭受在天使島被囚禁審訊之苦。1872——1875年,香山人容閎組織4批120名幼童赴美留學,其中10名為五邑人,同時還有其他自費或公費出國的留學生,自此又有一些留學不歸的華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建立了民國,使廣大華僑看到了希望,紛紛歸國辦實業。但好景不長,袁世凱稱帝,軍閥混戰,日本步步進逼,。。。。。。使中國人民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致使不少貧苦大眾繼續出國謀生。1914——1918年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缺乏勞動力,又有一批香港海員和五邑同胞移民到了英國和歐洲各國。1927年,蔣介石實行「清共」、「剿共」以後,一些共產黨員和其他革命者被迫逃亡海外,當了華僑。這些斷斷續續的移民活動,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才完全停止。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五邑人又一次興起移民高潮。其主要原因是:(1)美國(1943)、紐西蘭(1944)、加拿大(1947)、澳大利亞(1965)先後廢除排華法令,尤其是美國,允許華裔復退軍人和單身華僑來中國娶妻帶往美國,允許家庭團聚赴美,於是僑屬紛紛出國,使往美移民的人數大增;(2)蔣介石政權腐敗,又發動內戰,到處抓壯丁,致使移民出國者眾,不僅去美洲的增加了,有的還到東南亞及歐洲各國。新中國成立前後,有的國民黨官兵和疑懼共產黨當政的人士也紛紛出國,直到1952年對香港、澳門封關以後才減少。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東南亞各國先後獨立,隨之實行限制華人入境的政策,加上當時國內政策過左,使五邑僑鄉正當出境者減少,而偷渡到港澳者增加了,尤其在「文革」期間。這些偷渡客有的再由香港出國當了華僑。
1979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五邑地區和全國一樣,大抓落實僑務政策,使正常出境的人增加了,除家庭團聚、繼承財產者外,出國留學、經商、技術移民者也增加了。據查,到1998年止,共有38萬人出境到國外和港澳地區定居,平均每年都在萬人以上。
五邑華僑出國歷盡苦難和犧牲,為當地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五邑華僑和全國其他地區華僑一樣,經歷了許多磨難和痛苦,其中最悲慘的就是鴉片戰爭前後以「契約華工」、「賒單工」形式「賣豬仔」出去那批老華僑。這些人多被拐騙或誘騙到港澳「豬仔館」,拳打腳踢,強迫你在「賣身契約畫押;上船後又被當囚犯那樣塞進統艙,有的在船上就被折磨致死;到岸後被迫從事超強度的體力勞動,受盡種種虐待,不少人被摧殘致殘、致死。那些倖存者多孤獨一生,客死他鄉,少數送骸骨回鄉安葬。近年新會發現6處華僑「義冢」,埋葬無人認領的骸骨,其中一處就有387具(1888-1892年)。香港新會商會也安葬313具在新界(原系1935年由美國羅省及古巴、越南運回香港的,因家鄉1938年淪陷,後又發生太平洋戰爭,故此)。
華僑在各國作出重大貢獻是舉世公認的:
在美國。他們開採金礦,僅加州1848——1883年就產黃金12億美元,佔全國的三分之二,為美國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他們參加修建中央太平洋鐵路,上萬華人擔負最艱險的路段,犧牲了千人以上。接著又參加建築南太平洋鐵路和北太平洋路。1964年內達華州建州100周年時,州政府用中英文鐫刻了紀功碑:「華人先驅,功彰績偉,開礦築路,青史名垂」。他們開良田,僅加州就開墾出1800萬畝。築路和改良窪地兩項就為美國創造了2.89億美元的財富。因此梁啟超認為:加州的繁榮「實吾國人民血汗所造出之世界也」。此外,五邑人還把新會柑移植到美國。如今,和江門市結為友好城市的河濱市人民還十分懷念甘邊(台山水步)人的功勞。
在加拿大,他們除了開採金礦作出重要貢獻外,最大的貢獻是參加修建長達3800公里的太平洋鐵路。1982年9月25日,在卑詩省的太平洋鐵路起點耶魯鎮,豎立一塊銅質記功碑,用英、法、中三國文字刻著:「19世記80年代初,承包商安德魯·翁得東自中國招來數以千計之華工,協助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興建橫越卑詩省華山之鐵路,沿太平洋與先瑞利拉奇之間工段,每4個工人中華人佔3名,工作雖優異,但每日僅得1元,為白人工人薪給之半。又因工程艱險,由疾病與意外事件而殘廢者甚眾。鐵路建成之後,定居於加拿大之華工,遂成為今日卑詩省華人社團社區之基石」。為修築此鐵路1萬華工中(佔七成系五邑人士),死亡者達4000多人。
在巴拿馬,為修築巴拿馬運河和巴拿馬鐵路,有2萬多華人華工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其中多數為五邑人。
在東南亞,華僑參加開錫礦、種橡膠、開發商埠,功績卓著,其中也有五邑人的貢獻。在新加坡原萊佛士博物館前樹立一座紀念老華僑歷史功績的無名銅像,其座基上鐫刻著金字碑文:「華人素以堅忍耐勞著稱,新加坡、檳榔嶼、馬六甲三府暨馬來所屬今日之繁榮,得諸華人能力貢獻者,良非淺鮮」。在新、馬華人歷史上,著名的五邑成功人士有被稱為「新馬華人三傑」的曹亞珠、陳長炎和趙煜,以及華人甲必丹葉觀盛、南洋巨富陸佑等。
五邑華僑在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華僑對當地的貢獻,不但表現在早期經濟建設方面,在華僑內部團結、互助、自強不息,組織社團,發展教育,開發唐人街,在逆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而且與人為善,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特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支持所在國反擊法西斯侵略和戰後支持殖民地國家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表現尤為突出。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不得不對日宣戰。在美國的華僑堅決支持美國政府反擊日寇,參軍的華人超過1.3萬人,佔美國華人總數的17%。有1.5萬華人海員在美國和英國的船上服務。陳納德將軍組織的「飛虎隊」第14服務隊有1300人,幾乎全是五邑華裔。在加拿大,有500多華人入伍;華人購買的國債達1000萬元加幣。在菲律賓,華僑成立了「菲律賓人民抗日軍第48(華僑)支隊」(簡稱「華支」),其中廣東大隊100多名官兵都是五邑人士。「華支」戰斗三年,傷亡110多人,其中五邑華人佔38人。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僑成為打擊日寇的主力。不僅在新加坡保衛戰中表現英勇,並在馬來西亞進行了長期的抗日游擊戰爭。在其他國家,華僑在反對法西斯戰爭中也有突出的表現。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紛紛起來爭取民族獨立,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在這場偉大的斗爭中,華僑在所在國積極支持當地人民的獨立斗爭,在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都給予大支持,特別在東南亞地區,尤為突出。例如,越南二戰後的抗法、抗美斗爭,就有許多華人參加,不少人還犧牲了生命。這些國家獨立後的重建中,華僑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心難測,世間「過橋抽板」的大有人在。一旦所在國出現經濟危機,往往就拿華僑開刀,以轉移人民對當政者不滿的視線。自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開始,隨著加拿大、黑西哥、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等國也掀起排華運動。二次大戰後,又發生馬來西亞英國殖民當局(1950)、印尼(1960)、緬甸(1964)、柬埔寨(1975)、越南(1979)、等國的大規模排華事件,其中尤其是越南和柬埔寨,華人死的最多、最慘,再移民到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以及返回中國的也最多。這些排華事件,不僅華僑、華人受害,當地人民也受到損失。這就使所在國家不得不在若干年之後重新檢討得失,重新發揮當地華僑、華人的作用。
二次大戰以後,特別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華僑社會也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根本的變化就是絕大多數華僑已經取得當地國籍,暫時持有中國護照的新移民,過幾年也將取當所在國國籍,由華僑變成了華人。思想觀念上也從落葉歸根變為落地生根。經濟條件也上升了,小康之家增多,並有相當部分人已發展成為大財團、大企業家甚至是跨國公司老闆。由於受教育的程度提高,華人的文化質素和參政意識也大大提高了,出現了許多教授、學者、醫生、律師、工程師,甚至出現了一大批知名的科學家和政治活動家,如美國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台山人)、加拿大總督伍冰枝(女台山人)、秘魯前總理許會(開平人)等。據調查,在367.93萬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中,知名人士有27,659人,其中政界有569人,,經濟界有 25,253人,科技文體衛生領域有1,837人,對當地作出傑出的貢獻。
愛國愛鄉是所有華僑的光榮傳統(對華人來說是愛祖籍國和愛原籍鄉),五邑華僑也不例外。一是政治上關心國家的命運,二是經濟上大力支持,尤其熱心家鄉的各項建設事業。縱觀華僑愛國行動的歷程,共有三次愛國主義熱潮:一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時期,二是抗日戰爭時期,三是新中國改革開放至今。
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以推翻清朝封建主義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體、實行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為基本鋼領,他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大偉人。為了貫徹他的主張,他先後組建了「興中會」 、「同盟會」和國民黨,我五邑華僑都踴躍參加。如1894年,「興中會」在檀香山成立,最初會員有20多人,五邑華僑為數甚多。台山籍華僑劉祥被推舉為第一任會長,開平籍華僑鄧蔭南為值理。1895年孫中山先生又與外海人陳少白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機關。並創辦了《中國日報》。為了推翻清朝政權,孫中山組織了10次武裝起義,所需經費全靠華僑支持,五邑華僑貢獻很大。如新會港胞李紀堂、開平華僑鄧蔭南為支持革命幾乎傾家盪產。為了籌備1911年廣州起義的經費,在開平僑領司徒美堂的提議下,加拿大致公堂將多倫多、溫哥華和維多利亞三所黨部大樓典押出去。直接參加和領導起義的五邑華僑為數不少,其中開平華僑鄧蔭南和謝纘泰還參與指揮,台山美國華僑馬湘擔當孫中山警衛,幾次參加戰斗,出生入死,置個人安危於度外。在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多位五邑華僑。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以後,華僑愛國熱情更加高漲。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大力支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權,積極參加討伐袁世凱和叛賊陳炯明。由於支持革命有功,有的華僑被邀回國參加政權建設。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等機構中任要職的五邑華僑有:黃三德、梅喬林、黃佰度、李是男、黃芸蘇、朱卓文、馬超俊、馬湘、黃湘、黃光銳、鄧蔭南、謝纘泰、陳軍平、鄧澤如、趙公璧、伍廷芳、陳少白、李一諤等。
抗日戰爭時期,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特別在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抗戰以後,到1945年8月9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期間,海外華僑愛國主義達到了巔峰,不論發動的廣度和深度,還是人力、物力、財力對祖國的支持,以及華僑本身的團結和犧牲精神方面,都是空前的。面對日本法西斯亡我中華最危險的時候,所有華僑都以「國家興亡、匹 夫有責」的使命感,挺身救國。其主要表現有:
組織各種救國團體。把廣大華僑組織起來。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成立了以陳嘉庚為首的「南洋華僑救國總會」。在印尼司徒贊(開平人)為首成立了類似團體。在美國,以五邑人司徒美堂、鄺炳舜、阮本萬等為首的救國團體,其分處達92個之多。……
用辦報、辦電台、辦文藝演出形式,向廣大華僑進行深入持久的宣傳發動,激勵大眾奮起抗日。
捐款、捐物、認購國債,在經濟上大力支持祖國抗戰。早在1931年「9.18」事變和1932「1.28」松滬戰役中,華僑就紛紛捐款支援東北義勇軍和抗日聯軍,支持蔡廷楷將軍領導的十九路軍。經過1936年的「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改變「先安內後境外」的政策,在1937年「7.7事變」後,我國進行全面抗戰,華僑捐款、捐物和認購國債的熱情更為高漲。僅1937—1945年8月,美國華僑捐款達5,600萬美元以上,加拿大500萬美元以上,全美洲達69,156,115美元。美國致公堂領袖、台山人阮本萬本人捐了30.5萬美元,募捐3,500萬美元,僑領、台山人鄺炳舜本人捐款10萬美元,募捐500萬美元。紐西蘭華僑抗日捐款達3,209,020磅,澳大利亞僅1941年1——9月,寄回的捐款達1,911,766.37元。當時國民政府共發行6期救國公債,總額達30億元,海外華僑認購了,11.1億元。新會旅美華僑認購救國公債和航空公債即達3,630萬美元。北婆羅洲新會華僑鄭潮炯,從1937——1942年,一邊義賣瓜子,一邊發動華僑捐款,共得18萬元,全部交給「南僑救總」。1940年,他與夫人鍾彩合商量,將剛出世的男嬰賣給別人,得款80元,悉數捐給祖國抗戰。此外,廣大華僑還捐物(包括飛機、汽車、葯品、醫療器械、衣服、糧食等等),僅抗戰初頭3年,美洲華僑捐物折款達國幣250萬元。抗戰初期紐約華僑就捐獻了100部汽車。在印尼,司徒贊等從1937年7月——1942年12月,就捐了5000萬港元,購買物資寄往貴陽。
為了抗日,美國華僑還開辦飛機工廠,幫助祖國生產戰機與日軍作戰。為了阻止美國賣廢鋼鐵給日本,僑胞們開展「不供給運動」,攔阻運載廢鐵的輪船裝貨、啟航到日本。
為了抗日,許多熱血青年回國參軍,僅日本就有8000人,緬旬160人,其中不少五邑子弟,台山人林基路烈士就是代表人物之一。美國五邑華僑青年參加空軍的人數甚多。其中有9名台山籍的飛行員黃新瑞等就擊落日機22架,另與僚機合作擊落8架。在抗日戰爭後期,陳納德將軍組建「飛虎隊」,其航空地勤人員、飛行員有很多五邑美國華僑青年。1996年4月,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園內建立一座是抗日航空紀念碑,上面刻著881位抗日烈士英名,其中有23名是五邑華僑子弟,他們為抗日救國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此外,為了突破日軍的封鎖、開辟中緬之間的陸路運輸線,「南僑總會」組織2000多名華僑青年司機參加運輸戰爭物資,其中也有不少五邑華僑青年。
華僑在建設祖國和建設家鄉的貢獻也是非常突出的,特別在上世紀辛亥革命以後到抗日戰爭以前和新中國成立、尤其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其貢獻最為巨大。其表現主要有3個方面:
首先是僑匯,它是僑眷的主要生活來源,也是僑鄉經濟建設的資金支柱,亦是國家外匯收入的重要渠道。「契約華工」、「賒身工」挨過賣身期限以後,通過艱苦創業,節衣縮食,從清朝同治年代(1861——1874)起台山等地就有了僑匯收入。據專家統計,從1864——1949年的85年間,全國僑匯總額達35.1億美元,平均每年4200萬美元,五邑地區約佔20%左右。其中台山最多。台山1930年達3000萬美元,1937年達1.8億美元。新中國成立之後,僑匯收入仍然源源不斷,在改革開放以前,其作用非常突出。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國家貿易外匯增加了,僑眷生活改善了,僑匯收入及其作用才有所下降。
第二是回國、回鄉投資,支持國家和僑鄉的建設,共有三次高潮,辛亥革命後到抗日戰爭爆發前二十多年間,是第一個高潮。當時華僑在外積累了一些資金;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使歐洲老牌帝國主義無暇東顧,又給華僑一個機遇,因此就紛紛回到香港、家鄉和祖國各地投資。回香港發展的五邑華僑,有一批成了巨富,如馮平山、利希慎、林裘謀、李石朋、陳瑞祺、伍時暢、黃潤棠、張子芳以及黃克兢、呂志和等,他們事業有成之後,又積極支持家鄉和國家的建設。這個時期,由於有許多華僑回鄉建房、商埠,辦工廠,建公路。使五邑真正形成了僑鄉。這個時期,有的五邑華僑還在廣州、海南島、廣西、上海等地進行投資,其中廣州愛群大廈就是最大的一項,至今天仍然完好。新中國成立以後,許多華僑回國參加建設工作,同時也有一批華僑回來投資,但由於當時政策所限,主要是通過華僑投資公司來辦理,其規模較小。實行改革開放以後,港澳同胞回國、回鄉投資最多,唱了主角;華僑、華人的投資比前也有很大的增加,並且還引薦不少外國財團前來投資,其作用也是空前的。1979——1998年,江門五邑共有外資企業(「三資」企業和「三來一補」企業)15,322家,實際外用外資40.30億美元;其中「三資」企業3,850家,實際利用外資38.48億美元。而港商「三資」企業就有3,050家,實際利用外資28.03億美元;澳門商投資「三資」企業354個,實際利用外資2.48億美元。
第三是捐資興辦公益事業。這是華僑和港澳同胞的優良傳統,對家鄉幫助很大,其中以捐資辦教育最為突出。台山從1912——1945年,華僑捐建的中小學校就有78所之多。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捐資興辦公益事業掀起新高潮,從1979——1998年,五邑港澳同胞和華僑捐資總額達42.23億港元。興建學校2,117間(278萬m2),醫院297間(68萬m2),敬老院324間(14.58萬m2),影劇院、圖書館、文化室177間(17.61萬m2),橋梁825座,道路3,549公里,自來水工程778宗。接受捐資最多的是五邑大學,近2億港元。捐資最多的港澳同胞是利國偉、陳經綸、譚兆、伍舜德、黃克兢、黃祖棠、黃球等。捐資最多的華僑華人有李盤石、黎耀華、謝文啟、伍求登等。
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對家鄉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表彰他們,江門市共授予四批417人為江門市榮譽市民。

獎多些分吧!!!!!!!!!!!!招來不容易啊!!!!!!!11

⑶ 為什麼廣州從古至今都是中國重要通商港口,而泉州卻衰落了

原因有很多,簡單列舉一些


港口淤積

泉州港的淤積程度遠超廣州,在泉州港興盛的時期,遠洋貨船可以一直開到九日山腳以及洛陽江口,而如今第九碼頭也只能通通小船,更別說洛陽江口全是灘塗。因為泉州的自然環境問題。相信很多人,無論是不是泉州的、閩南的、福建的、台灣的,或多或少都聽過『蚵仔煎』這種東西,『蚵仔』這種水生生物就是必須在淤泥質的海岸邊才能生長的。而淤泥質海岸,顧名思義都
是泥巴,也就是港口的深度特別的淺,基本上不能夠形成大型港口。

差不多暫時就這些!

⑷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日本以前的「閉關鎖國」(大概和我國清朝同期)

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踏上日本群島。當時淺海尚未將日本與大陸隔開,後來海水漫漫上升,回頭一看,啊!忽然發現海水已將自己與大陸遙遙相隔,於是這些人開始了在日本的定居生活。從總體上看,認為日本由來自亞洲北部的移民建立。

之後日本人一直過著相對封閉的島國生活,就像人猿泰山一樣,「噢噢」地從一棵樹上盪鞦韆到另一棵樹上,也沒有自己的文字。4世紀中後期左右漢字才傳入日本,從此日本才有了記載文學。之後從中國源源不斷地輸入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文化,一直到明治維新(1868年)發生之前,日本人都在貪婪地向中國學習,過著沒有外來侵襲、相對平靜的生活。甚至在平安時代,哪怕是有一個從中國輸入的小瓷瓶子,那也是很值得炫耀的。

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統治,長達二百六十年。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代,建立幕藩體制。幕府之下,全國分為各藩,全國號稱有「三百諸侯」。與中國相似,全國分為士農工商四級,不過此士非中國士,而是武士。德川幕府對天皇的控制超過前代幕府,包括經濟上也控制很嚴,民間常說天皇是「欲做詩,卻無紙」。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來到日本,向日本人民傳天主教,飽受壓迫的日本農民很快接受了天主教。幕府很快察覺天主教對統治者的嚴重威脅,遂大肆鎮壓。殺害天主教徒達二十八萬之眾。但這樣還不能禁止人民信教,幕府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全面鎖國,自1633年到1639年連發五道鎖國令,規定全國檢舉天主教徒,不給天主教在日本有一點立足之地。並禁止一切西方人來日貿易,同時規定日本人在海外者不許回國,日本人不得出海。這些命令的一個副作用是,中國沿海的倭寇從此絕跡。在日西方人被隔離到一個名叫出島的小島,與日本人隔絕。幕府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自此國內表面上平安無事,局面穩定。不過,實際上,幕府以表面穩定為代價拒絕外來文明的鎖國政策,使得日本民族的發展陷於停滯,十七世紀初日本出現的變革活力被窒息了。此後二百餘年的德川幕府統治被後來的日本人認為是日本落後時期的代名詞。
形勢的穩定使得武士階層馬放南山,沉淪於游樂之中,而商人階層崛起,大名武士皆拜在商人腳下,日本民謠說,「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諸侯驚懼」。而且商人還花錢買來武士刀,搖身一變成為武士。
日本鎖國後,獨有兩國可以繼續對日貿易,一是荷蘭,因為荷蘭是新教國家,對傳教不感興趣,只注重貿易,另一國就是中國。
同時,荷蘭的實用性書籍也漸漸傳入日本,在日本形成蘭學,蘭學與儒學和國學並立。
1754年,山脅東洋發表人體解剖報告,揭開了日本啟蒙的序幕。蘭學對日本思想文化和生活造成全面沖擊。幕府發現了蘭學對其統治的威脅,即行鎮壓,但蘭學已經完成了對日本近代文化的啟蒙,動搖了人們對幕府統治的信念。有識之士開始思考如何使日本接受西方先進文化的影響。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日本舉國震驚,天朝的形象開始崩潰。但幕府仍沉緬於表面上的穩定,採取駝鳥政策,不知大難將至。
1853年,佩里將軍率領的美國海軍艦隊用鐵炮打開了日本閉關鎖國的大門,與日本簽訂了不平等的貿易協定。感覺到身陷囹圄的日本人,為了圖強救國,掉頭開始向歐美學習先進的西方文明。1868年明治維新,實行君主立憲制,1889年推出新憲法,這部憲法使日本成為被西方國家認同的先進國家。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1896年中國第一次向日本派遣留學生,這是中日關系史上的一次大逆轉。更讓西方乃至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是在1904年至1906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戰勝了西方強國俄羅斯。之後日本不斷地鞏固經濟實力,明確政治體制,改變社會結構,到1912年明治天皇逝世時,日本幾經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

之後日本開始走向軍國主義的危險道路,一戰,二戰結束後,日本幾乎成為廢墟。到1955年,僅用了短短十年的時間就恢復了戰爭創傷,經濟實力達到戰前水平。1964年開通第一條快速鐵路新干線(東京至大阪),同年成功舉辦東京奧運會。之後經濟飛速發展,1972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英法,成為排在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
1853年,美國將軍佩利的四艘黑船駛近江戶,日本上下一片恐慌。次年,佩利再進日本,強迫幕府簽定不平等條約《日美親善條約》,此後,歐洲各國紛紛與日本簽定不平等條約,日本閉關鎖國時代被打破。
其間,日本唯一的歐洲友邦荷蘭多次致信幕府,善意勸告其盡快開放,以免如中國般遭受大禍,但幕府雖表示感謝,卻拒絕開放。但日本憂國憂民的有識之士們卻認識到,只有解禁,才是日本唯一的出路,而幕府堅持鎖國。
在此期間,佐久間象山和橫井小楠是開國論者的代表,他們從魏源的《海國圖志》得到啟發,提出「東洋道德,西洋技術」。
同時,日本傳統的文化體系也遭到沖擊,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發生懷疑。山鹿素行說,日本才應該是中國,因為中國戰亂頻仍,而日本正統相繼。還有國學家抨擊清代中國人虛偽,而日本的大和心與古中國人那樣有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日本人本居宣戰認為,中華世界虛偽狡詐,政治不修,而日本則「春日明凈」。他們將那些「妄自眩目於支那學說」的日本人斥為「腐儒庸醫」,總之,認為中華文化與上古時相比已失去活力,趨於死亡。日本思想界急於向西方先進思潮學習。
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日本人感到國難當頭,幕府則成為日本進步的障礙。武士大鹽平八郎發動起義,打響了倒幕第一炮。大鹽平八郎是一警官,對幕府統治的黑暗極為不滿。有一年過年,他身穿新衣吃年夜飯,思及許多窮人,無心下咽,賦詩一首:
著得新衣祝新年,羹餅味濃易下咽。忽思城中多菜色,一身溫飽愧於天。
大鹽平八郎起義被幕府鎮壓,兵敗身死,而幕府的腐朽統治也到了滅亡的前夜。

⑸ 關於五邑華僑的歷史

江門市俗稱「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五邑華僑歷史故事節選如下:

1.馮如,廣東恩平人,我國從事飛機研製、設計、製造和飛行的第一人,被美國報紙稱為「東方萊特」。12歲隨父漂洋過海到美國謀生。他目睹美國先進工業,認為國家富強必須依靠工藝的發達,改變中國貧窮落後面貌非學習機械、發展工藝不可。

於1912年8月25日,在國內作飛行表演時,馮如因飛機操縱系統失靈,失事犧牲。彌留之際,他仍支撐著把失事原因告訴助手,並勉勵他們「勿因吾斃而阻其進取心,須知此為必有之階級。」

(5)菲律賓封關到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

江門市俗稱「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是展示五邑華僑歷史文化的重要平台,於2010年全面落成開放。

步入其中,「根在五邑」4個大字映入眼簾,厚重的歷史感和沉重的故土情撲面而來。館內展覽以時間為線,分金山尋夢、海外創業、碧血丹心等六個部分,全面展現五邑籍華僑華人在海外的艱辛創業及回報家鄉的感人歷程。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封關到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1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