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每年進口化肥多少

菲律賓每年進口化肥多少

發布時間:2023-01-30 14:45:54

1. 菲律賓是南亞還是東亞還是東南亞還是西亞

東南亞南亞商務通告訴你,菲律賓屬於東南亞國家
【國名】菲律賓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靠旗桿一側為白色等邊三角形,中間是放射著八束光芒的黃色太陽,三顆黃色的五角星分別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旗面右邊是紅藍兩色的直角梯形,兩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調換。平時藍色在上,戰時紅色在上。太陽和光芒圖案象徵自由;八道較長的光束代表最初起義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八個省,其餘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顆五角星代表菲律賓的三大地區:呂宋、薩馬和棉蘭老。藍色象徵忠誠、正直、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象徵和平和純潔。
【國徽】為盾形。中央是太陽放射光芒圖案,三顆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國旗。左下方為藍地黃色的鷹,右下方為紅地黃色獅子。獅子和鷹圖案分別為在西班牙和美國殖民統治時期菲律賓的標志,象徵菲律賓擺脫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的歷史進程。盾徽下面的白色綬帶上用英文寫著「菲律賓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2010年6月當選;參議長胡安·龐塞·恩里萊,2010年7月當選;眾議長費利西亞諾·貝爾蒙特,2010年7月當選。
【自然地理】位於亞洲東南部,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是一個群島國家,共有大小島嶼7107個。這些島嶼像一顆顆閃爍的明珠,星羅棋布地鑲嵌在西太平洋的萬頃碧波之中,菲律賓也因此擁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譽。菲律賓陸地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面積的96%。菲律賓海岸線長達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菲律賓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熱帶植物多達萬種,素有「花園島國」的美稱。其森林面積為1585萬公頃,覆蓋率達53%,產有烏木、檀木等名貴木材。
【人口】9220萬,到2040年,菲律賓人口將翻一番,超過1.84億,邁入世界人口十大國的行列。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和外國後裔有華人、印尼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菲律賓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尼拉灣畔的 馬尼拉(Manila) ,早在公元十六世紀就是著名的商港,現在仍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1975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卡洛奧坎、奎松、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組成大馬尼拉市。人口1090萬(2005年4月)。年平均氣溫28℃。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共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和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以及伊羅戈區、卡加延谷區、中呂宋區、南塔加羅格區、比克爾區、西維薩亞區、中維薩亞區、東維薩亞區、西棉蘭老區、北棉蘭老區、南棉蘭老區、中棉蘭老區和卡拉加區等13個地區。下設73個省,2個分省和60個市。
【簡史】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菲律賓在14世紀前後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1565年,西班牙侵佔菲律賓,自此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後簽訂的《巴黎條約》佔領菲律賓。1942年,菲律賓被日本佔領。二戰後,菲律賓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1996年9月2日,菲政府與最大的反政府組織摩洛民族解放陣線簽署和平協議,結束了南部長達24年的戰亂局面。
【政治】菲律賓現行憲法於1987年2月2日通過,同年2月11日由總統正式宣布生效。憲法規定: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體。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擁有行政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六年,不得連任,總統無權實施戒嚴法,無權解散國會,不得任意拘捕反對派;禁止軍人干預政治;保障人權,取締個人獨裁統治;進行土地改革。議會稱國會,是最高的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司法權屬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
【經濟】菲律賓實行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突出,農業和製造業也占相當比重。近年來,菲政府加大了對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擴大內需和出口,國際收支得到改善,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08年,受國際能源、糧食價格上漲和金融危機影響,菲律賓經濟增速明顯放緩。2008年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為1587.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4.6%。
● 貨幣名稱:比索(Peso)
【資源】菲律賓自然資源豐富,礦產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豐富,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森林面積1579萬公頃,覆蓋率達53%,產有烏木、檀木等名貴木材。菲水產資源也很豐富,魚類品種達2400多種,其中金槍魚資源居世界前列。菲律賓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稻穀和玉米。椰子、甘蔗、馬尼拉麻和煙草是菲律賓的四大經濟作物。
【工業】 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31%。從業人口占總從業人口14.8%。製造業占工業總產值70.1%,建築業佔14.0%,礦產業佔4.8%,電力及水氣業佔11.1%。
【農林漁業】 農林漁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1%,從業人口占總勞力的36.7%。菲水產資源豐富,魚類品種達2400多種,金槍魚資源居世界前列。已開發的海水、淡水漁場面積2080平方公里。
【旅遊業】 旅遊業是菲外匯收入重要來源之一,主要旅遊點有:百勝灘、藍色港灣、碧瑤市、馬榮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交通運輸】 以公路和海運為主。鐵路不發達,集中在呂宋島。航空運輸主要由國家航空公司經營,全國各主要島嶼間都有航班。鐵路總長1200公里。公路總長約20萬公里。客運量佔全國運輸總量的90%,貨運量佔全國運輸貨運量的65%。水運總長3219公里。全國共有大小港口數百個,商船千餘艘。主要港口為馬尼拉、宿務、怡朗、三寶顏等。空運方面,菲有機場163個,國內航線遍及40多個城市,與30多個國家簽訂了國際航運協定。主要機場有首都馬尼拉的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宿務市的馬克丹國際機場和達沃機場等。
【財政金融】 主要銀行有:首都銀行,資產額155億美元;菲島銀行,資產額138億美元。
【對外貿易】 與150個國家有貿易關系。近年來,菲政府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促進出口商品多樣化和外貿市場多元化,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非傳統出口商品如成衣、電子產品、工藝品、傢具、化肥等的出口額,已趕超礦產、原材料等傳統商品出口額。主要出口產品為電子產品、服裝及相關產品、電解銅等;主要進口產品為電子產品、礦產、交通及工業設備;主要貿易夥伴有美國、日本和中國等。
【外國資本】 主要來源地為日本、美國、英國、德國、韓國、馬來西亞和香港,主要投資領域為製造業、服務業、房地產、金融中介、礦業、建築業。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來自日、美、西歐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每年外國承諾給予菲各項援助約20億美元。
【外交】宣稱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礎上發展同所有國家的政治經濟關系。對外政策的三大目標是:加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保護海外菲人。重視同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大國的關系,積極推動東盟內部合作,發展同伊斯蘭國家的友好關系。大力推行經濟外交,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
【與美國關系】2011年11月16日,菲美兩國簽署旨在加強菲美合作的《馬尼拉宣言》和《菲美關於增長夥伴原則的聯合聲明》。
菲美「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是菲美之間最主要的年度軍事活動之一,始於1981年。
2012年4月30日,美國與菲律賓兩國政府外長和防長舉行旨在構建「強有力、靈巧和反應靈敏的」同盟關系的首輪「2+2」會談,確定了兩國共同戰略目標,包括:加強亞太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支持在東盟和東亞峰會等機制內加強合作;維護航行自由和無障礙的海上合法貿易,同意在國際法框架內通過「和平、合作、多邊和外交渠道」解決海上爭端。

2. 東南亞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麼

【題目】東南亞農業發展與環境問題
【類詞】2002;亞洲;農業經濟;環境
【正文】
農業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東南亞國家糧食、工業原料、就業機會、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然而,東南亞國家的農業開發中使用的擴大種植面積、移民墾荒、增施化肥農葯、開發森林以及刀耕火種等生產方式,雖然使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卻帶來了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境問題。

一、東南亞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

東南亞國家之所以重視農業發展,與其經濟依附性、人口壓力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

經濟的依附性。東南亞國家除泰國外,在二戰以前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長期成為帝國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這不僅造成東南亞資源不斷減少,而且使該地區的經濟畸形發展,工業落後,農業種植單一。東南亞國家取得獨立後,這種單一的、畸形的依附型經濟結構仍然存在。一是原料出口國的地位尚未根本改變,出口的初級產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一些可再生資源如農產品和木材,也是以大量消耗國家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為代價的。二是東南亞國家在金融方面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仍未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發達國家實行緊縮政策,連續提高利率,使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猛增。由於債台高築,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賣寶貴的自然資源來還債。三是長期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糧食不能自給,靠出口經濟作物和資源來換取糧食。

人口的壓力。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人口增長很快,從1960年的1.95億增加到目前的5.11億。從1960年至1998年,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增長了1倍以上。寮國1998年的人口是1960年的2.77倍,菲律賓是2.74倍,馬來西亞是2.7倍,越南是2.54倍,柬埔寨是2.32倍,泰國是2.31倍,印尼是2.17倍,新加坡是1.93倍。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食物、住房、教育、衛生保健、交通運輸、自然資源佔用等形成持續不斷的高需求。

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物質的不斷需求,發展民族經濟,增強國力,東南亞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大規模開發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開采森林資源,擴大出口創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於農業開發措施使用不當,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一)毀林開荒嚴重

為了擴大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東南亞國家均採取了毀林開荒的措施。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耕地面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盡管各國人口在不斷增長,但人均可耕地面積並沒有下降多少,有的國家反而增加了。在1980-1996年期間,柬埔寨人口從640萬增加到1027萬,與此同時,人均可耕地面積從0.30公頃增加到0.37公頃;馬來西亞人口從1376萬增加到2117萬,而人均可耕地從0.07公頃增加到0.09公頃。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東南亞各國耕地面積的擴大是以森林、濕地面積減少為代價的。

菲律賓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主要用擴大耕地面積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在50年代上半期耕地面積年均增加3.45%,60年代年均增加1.3%。由於當時菲律賓農業生產率極其低下,以擴大耕地來增加農業生產,其效果並不十分顯著,60至70年代糧食作物的年均增長率只有0.7%,出口作物也只有2.5%。因此,在70年代以前,菲律賓的糧食未能達到自給。

長期以來,泰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是通過大量開發土地來實現的,是以森林面積銳減為代價的。耕地逐年增加,從1950-1952年的4140萬萊增至1982年的9324.5萬萊,1990年更擴大到14732萬萊;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也從1950-1952年的12.3%,增至1982年的29%,1990年達47.4%,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約佔全部耕地面積的60%。單季稻佔了全部水稻的90%以上。與此同時,泰國的森林面積則逐年減少,從1975年的21800萬公頃減至1992年的14574萬公頃。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則從1951年的60%減至1971年的40.7%,1986年的30%,1995年更減至22.8%。除了森林商業砍伐以外,森林面積減少無不與耕地面積的擴大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移民安置失當

二戰後,東南亞國家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突出。一是土地分配不均,大地主和庄園主控制了絕大多數的土地,而大量的小農生產者只擁有少量的土地,佃農普遍存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曾進行了土地改革,但收效甚微。
這種毀林開荒,移民墾殖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東南亞國家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對安置過剩人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新開拓的耕地多為荒地,如越南新開墾的荒地只有30%可以投入生產,產量相當低。從長遠來看,對荒地和森林的過度墾植,會造成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在80年代,越南的許多地區,100%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屬於流失嚴重的竟達80%-90%。如越南北部的山地由於植被遭毀,年均損失1至2厘米的沃土層,流失100噸至200噸泥土。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尼等國家的移民開荒也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三)耕作方式原始

獨立時的東南亞國家都是農業國家,技術水平低下,當時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已經進入現代化時代,而東南亞國家仍處於犁耕時代,以畜力耕作為主,人力耕作為輔,甚至一些國家的山區農民仍採用落後的刀耕火種和移耕的耕作方法。移耕,又稱游耕,是一種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是指砍伐並燒毀一片森林,種上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收成二三季或在地力減退後便棄地遷居他處。再砍伐森林,種上農作物。如此輪番砍伐和耕種,通常在10年到20年輪種一回。

在印尼爪哇島以外的一些島嶼上,部族農民大都採用移耕從事農業生產,一些山區有90%的土地用於移耕,胡椒、煙草、咖啡、橡膠、椰子等大部分經濟作物都是由移耕小農生產的。在80年代以前,印尼的移耕農業平均每年毀林20萬至30萬公頃。根據1979年的統計數字,由於移耕而毀壞的森林面積達4300萬公頃。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等中南半島國家,山區的農民和少數民族也大都採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從事農業生產。寮國人口中約有35%至40%是少數民族,他們居住在山區,其傳統的耕作方式就是刀耕火種。在80年代以前,寮國每年因山民盲目毀林開荒而燒毀的森林達10萬公頃之多。寮國政府曾動員山民移居到平原地區,但並沒有得到山民的響應。泰國山民的刀耕火種也造成了大量的森林和水源被破壞,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泰國北部的森林每年被山民毀掉10萬至20萬萊。泰國林業廳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於1956年至1957年通過空中拍攝的調查顯示,喃奔和清邁府海拔1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松林有67%被毀壞,昌萊府的原始森林有65%被毀壞。從衛星拍回的照片中發現,1973年至1977年間,泰國北部的森林面積從95842平方公里減到68588平方公里,減少了27254平方公里,即每年減少5.69%。這主要是山區農民刀耕火種的結果。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多,移耕農民人數也隨之增長,移耕輪回的周期則日益縮短,對森林和土壤的破壞也日益嚴重。1987年印尼外島從事移耕的農民將近200萬戶,移耕的土地面積約為2800萬公頃。目前,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在東南亞的一些地區仍在進行。

(四)森林開發過度

由於經濟的依附性,為了籌集外匯,克服國內經濟危機和資金短缺的困難,還清外債,更快地發展民族工業,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口本國豐富的資源,以換取外匯,進口糧食、工業品和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但由於當時東南亞國家的加工技術落後,資源均以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出口,附加值低,這使東南亞的原材料大批大批地出口。世界上有25%的熱帶雨林分布在東南亞。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木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價格的不斷上升,東南亞國家大規模地開發森林資源,出口原木、珍稀木材及其它木材產品,以換取大量的外匯。印尼從1967年開始大規模地把森林成片租給伐木公司開采,幾十年來,其森林經營許可證發得太濫。在馬來西亞,州政府有土地利用權和木材砍伐特許授予權,地方政府發放木材砍伐許可證和木材加工證以增加財政收入。泰國從1968年開始把全國將近一半的森林分割成500多塊租借地供人採伐。東南亞國家每年砍伐森林的比例較高,年均森林面積減少量逐年增大,印尼從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60萬公頃增加到1990-1995年間的108.4萬公頃。與此同時,泰國從24.4萬公頃增加到32.9萬公頃,馬來西亞從25.5萬公頃增加到40萬公頃,菲律賓從9.1萬公頃增加到26.2萬公頃,緬甸從10.2萬公頃增加到38.7萬公頃。可見,與90年代以前相比,90年代上半期這些國家的年均砍伐量大多都增加了1倍,有些國家甚至增加了2倍。近年來,世界上6個森林減少最多的國家中就有4個是東南亞國家,它們的年均砍伐率是:泰國515300英畝、緬甸400500英畝、馬來西亞396000英畝、菲律賓316100英畝。(參見表2)

森林雖屬可再生資源,但其生長周期卻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長期以來,在東南亞國家,追逐利潤的跨國木材商和造紙公司、急於還清外債的政府以及想盡快脫貧的農民,在大量砍伐著森林,但森林的恢復和植樹造林工作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森林的恢復速度遠遠趕不上砍伐森林的速度。由於各國政府對森林資源管理不善.使森林砍伐過度,從而導致森林面積逐年減少。印尼人口事務與生活環境國務部長埃米爾·薩林在1979年接見記者時說,「坦率地說,我們當時就是為了籌集外匯,顧不上植樹育林問題。印尼開發中的錯誤,是從政府1967年頒布的森林基本法就開始存在了」。

移民墾荒、毀林造地、擴大耕地面積、耕作方式落後和大規模的商業性森林開發使東南亞森林面積逐漸減少,森林覆蓋率日益降低,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印尼、柬埔寨、寮國和汶萊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0%,緬甸、馬來西亞為66%,只有越南、菲律賓、泰國不到50%。到1995年,這些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已大大下降,柬埔寨降至55.7%,緬甸是41.3%,馬來西亞是47.1%,印尼是60.6%,泰國是22.8%,菲律賓是22.7%。由於木材資源的日漸減少,林業在這些國家經濟中的地位也日益下降。泰國到90年代已從一個木材出口國轉變為木材進口國,林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1951年的5.1%,下降至1985年的1.3%,1990年更降至0.3%。菲律賓林業產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從70年代開始一直呈下降趨勢,1993年降至0.3%。

森林減少的影響是深遠的,包括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一是森林減少使東南亞水上流失嚴重,河流泥沙沉積量增多,降雨量減少,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造成經濟損失。以馬來西亞的沙巴為例,該地區曾有60%的森林覆蓋率。但是由於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嚴重,河流下游泥沙沉積量大,沙巴5條主要河流的沉積物每條河每年每平方公里超過200噸。沙巴最大的保水區——Kinabatangan流域,每年有800萬噸沉澱物流到下游,這相當於每年每平方公里700噸的土地侵蝕速度,超過馬來半島吉蘭丹河沉澱物的6倍。沙巴地區淤泥的大量沉積,對沙巴水電、運輸、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在菲律賓,由於高地森林砍伐後引起土壤侵蝕所造成的巨型水庫的泥沙沉積,使用作水力發電的水庫的使用壽命縮短了一半或一半以上,菲律賓供電不足、經常停電無不與這些情況有關。

二是森林減少,使蓄水能力下降,洪水、於旱、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近年來,東南亞的毀林地區的洪水和泥石流已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由於循公河流域的森林和山地被不斷地開墾和破壞,水土流失使沿河地區洪水和泥石流經常發生。處於湄公河下游三角洲的柬埔寨,一遇中上游氣候反常,雨量增多,極易決堤,引發大面積洪災,有「十年九澇」之稱,洪水每年都給柬埔寨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如2000年底發生了該國40年來最嚴重的洪水,造成400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1億美元。2001年柬埔寨西旱東澇,有14個省、直轄市和84個縣、區受災,造成57.2萬公頃農作物受損,62人喪生.212.19萬人受災,32.5萬人等待救濟。森林的破壞和水土流失也使越南經常發生洪澇乾旱。1996年洪水造成越南大約6億5500萬美元的損失,包括1000人死亡,84萬公頃的田地被淹。2001年八九月間,越南南部的紅河三角洲的洪澇至少造成108人死亡,6萬多人無家可歸,24萬多人因水災而面臨糧食短缺,44.3萬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物資救援。

而處於南部群島的國家,熱帶雨林遭嚴重破壞後,水土流失也相當嚴重,經常發生如中南半島的洪水、乾旱和泥石流。菲律賓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高地不斷地被開墾,使國家的水文系統遭受嚴重損害,洪澇與河流淤泥沉積影響到低地平原大部分地區。1983年,菲律賓遭受了30年中影響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乾旱,5600平方英里的農田缺水,糧食收成比常年減少1/10。1991年的水災使菲律賓2000人死亡(某些觀察家說實際死亡人數3倍於此),50萬人無家可歸,主要原因就是高地的森林砍伐引起了巨大的泥石流。

開荒種地和刀耕火種如果管理不善,還容易引起森林大火。1997年和1998年發生在印尼東加里曼丹的嚴重森林大火,就毀滅了500多萬公頃的森林。大火還引起了跨邊界煙霧污染,客觀上已影響到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的空氣質量,給這些國家帶來了環境和健康問題。據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統計,1997年印尼森林大火產生的煙霧使東南亞國家損失了14億美元,大多是用於短期治療的費用。4萬多人因呼吸系統疾病與煙霧相關的疾病而住院,而對兒童和老人所造成的長期危害尚難確定。這場大火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也造成了巨大損害。

三是森林資源減少也會使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鹽鹼化或沙漠化。在自然條件下,植物和腐爛植物形成了一個保護層,可固定土壤並減緩土壤的侵蝕和退化。但當森林被砍伐、土地被開墾後,保護層遭到破壞,礦物循環就會減少。尤其是熱帶雨林遭破壞後,由於沒有樹的遮掩和固定,滂論大雨會很快沖走土壤的養分,使得農業生產和森林恢復周期漫長而艱難。紅樹林和白千層林、珊瑚等一樣,具有保護海堤、防洪、減緩土地鹽鹼化、減緩海岸侵蝕和防止風暴破壞的功能。1950年至1983年間,越南全國的紅樹林大約消失了37%。南部的明海省1983年大概摧毀了紅樹林面積的一半。越南的濕地多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以硫酸鹽土或富含黃銅礦的「潛在酸性土」為基礎,由於紅樹林遭到破壞,加大了因黃銅礦氧化引起的土壤酸性化,不僅影響了本地區的農業生產,而且酸性化的土壤隨著雨水流入下游地區和河流,也侵蝕了下游地區的土壤和水源。養蝦場被酸性物質侵蝕了3至4年後,蝦場和深層土壤中的酸性過重,結果造成土地既不能養蝦,也不能種植紅樹林。築堤養蝦固然在短期內給越南的沿海居民帶來了利潤,但是對紅樹林的破壞卻導致更大的經濟損失。1984-1993年,越南團紅樹林減少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9億美元。泰國,在90年代初,由於森林的大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已使東北部的1800萬萊士地鹽鹼化,這佔了東北部地區面積的17%;南部地區已有260萬萊土地鹽鹼化或呈現出酸性,50萬萊土地受到侵蝕。其它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

四是破壞了生物多樣性。東南亞是亞洲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擁有上百萬種物種的國家,印尼的植物和鳥類比整個非洲大陸還多。東南亞的熱帶雨林、紅樹林、濕地面積的銳減,動物棲息地的喪失,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的破壞,許多物種面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1997年,印尼哺乳類和鳥類有1955種,而瀕危的種類有232種,佔11%。而菲律賓鳥類和哺乳類種類中的瀕危數量佔了該國總數的24%,越南的比例是10%,馬來西亞是9%,泰國約為9%。而在高等植物種類中的瀕危種類占國內總數的比例,菲律賓是4%,泰國是3.3%,馬來西亞是3.16%,越南是3.2%,印尼是0.8%。由此可見,東南亞幾個具有豐富動植物物種的國家,近年來,瀕危種類數量的比例還是相當高的。(參見表3)

(五)化肥農葯濫用

由於技術落後,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物質需求,除擴大耕地面積外,東南亞國家還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以提高單位產量。原東盟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推行的「綠色革命」,除了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灌溉設施的投資外,還把增施化學肥料、殺蟲劑和除草劑作為提高產量的重要舉措,這曾使東盟國家的農業產量和農業生產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卻帶來了環境問題。在七八十年代,菲律賓大力鼓勵農業增加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量,1972年,菲律賓政府制訂了全國規劃,由國家按補貼價格將化肥供給農民,其中用於糧食作物的肥料,定價標准比用於出口作物的肥料低45%。80年代中期,印尼政府的農葯補貼占農用化學品費用總額的50%以上,而最大的農業補貼是用在化肥上面,從1978年到1987年,化肥施用面積每年增長12%,TSP施用面積每年增長17.7%。從1985年開始,實際化肥補貼比農業和灌溉開發支出的部分還要多。1980年政府對化肥的補貼預算總額超過1250億盾(6800萬美元),而到1988年實際財政補貼超過1萬億盾(5.5.億美元)。印尼能從一個主要的大米輸入國到1984年成為大米自給國,這主要歸功於政府實行增加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等措施的農業綠色革命。泰國的農業之所以發展較快,除了擴大耕地面積、提高技術水平和機械化程度外,提高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每公頃耕地施用化肥量由1980年的18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42公斤,整個20世紀80年代化肥施用量年均增長15%,年進口量為220萬噸,1990-1991年化肥使用量達104萬噸。越南也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葯,以增加農業產量,每年需用農葯量從1959年的100噸增加到1978年的2.2萬噸。80年代以來,越南加大了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從1986年前每公頃使用尿素27.9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84.4公斤。合作社對農葯的保管和使用很隨便,農葯濃度往往超標兩三倍甚至十倍。
殺蟲劑、除草劑、化肥的大量使用,雖可以在短期內提高農業產量,但從長遠來看,這些化學物質使用於農業生產,造成環境污染。一是使土地肥力下降。在全球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最近45年,全球耕地面積的17%已有某種程度上的退化,其中11%嚴重退化,這些土地面積相當於中國和印度面積之和。土地退化面積有28%是由於有害的農業操作,如過度施肥、欠缺排灌、忽視休耕等。二是病蟲害增多。殺蟲劑在使用一段時期後,由於昆蟲繁殖、變異極快,不久就具有了抗葯性,於是就需要更多的不同的化學殺蟲劑。這些化學葯品還因殺死鳥類而增加了害蟲的數量。印尼在80年代早期,由於殺蟲劑的大量使用,結果褐色蝗蟲因天敵滅絕而數量大增,導致印尼1986年蟲害成災,水稻嚴重減產。印尼前總統蘇哈托在1985年3月下令禁止使用57種殺蟲劑中的56種,以幫助水稻產量恢復到大量使用殺蟲劑之前的水平,1988年取消了每年耗資2000億盾(約1.1億美元)的農葯補貼。三是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損害。殺蟲劑和除草劑的殘余,化肥使用後殘留的高濃度硝酸鹽和磷酸鹽,以及因灌溉在土壤中積累的鹽,不僅滲透到土壤和水中,而且還會殘留在糧食和蔬菜上,有損人類的身體健康。有毒化學製品的主要健康風險是癌症,而惡性淋巴腫瘤的形成可能要20年。如染色體的主要物質——脫氧核糖核酸受損,將會給下一代帶來先天殘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50萬至100萬人因殺蟲劑中毒,其中有5000到2.6萬人死亡,至少有一半中毒者和75%的死亡者是從事農耕者,大多數發生在欠發達國家。1993年,菲律賓國際大米研究所(IRI)——一個幫助東南亞傳播綠色革命的農業研究組織的研究也發現,殺蟲劑和除草劑的使用不再增加大米產量,且在那些操作的農民中產生了健康問題。

二、採取的應對措施

東南亞國家農業發展所引起的環境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和這些國家的政府及社會的普遍關注。東南亞國家已採取有關應對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措施主要有:

一是減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無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泰國、緬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政府重視山民經濟的改造,指導山民掌握農業知識,建立永久性農田發展替代種植,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寮國政府於2001年確定的2001-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20年奮斗目標,已明確了在今後幾年內要消滅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停止沒有經過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如越南近年來實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點均要經過認真考證,將經常發生洪水、泥石流地區及貧困山區的居民移遷到新經濟區。

二是禁止非法砍伐,鼓勵植樹造林護林。面對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以及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後果,加上國際社會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老東盟國家自70年代中期以來,逐步限制砍伐森林和木材出口,實施造林計劃,建立森林保護區。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即實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勵發展木材加工業和植樹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課稅的方式來限制原木的出口,規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課以25.5美元的出口稅、13美元的出口許可費,加上各地區制定的重新綠化費等,每出口1立方米的原本所支付的費用約為50美元。菲律賓1974年開始實施《森林改革法》,鼓勵發展國內木材加工業,規定進行選擇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鋸木。1978年馬來西亞政府也制定了保護森林政策,限制原木的產量和出口量。此時,泰國政府也開始實行了造林計劃,政府和公司合資有計劃地進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採伐受到禁止。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禁止所有木材出口,但這一禁令不適用於農業部和林業部,這兩個部門仍可以繼續出口和轉運木材。越南近年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從1999年開始實施「500萬公頃造林計劃」,造林護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蓋率達33.2%。

三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生物科技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開始了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試驗。1982年成立了一個地區性的協作研究機構——東南亞大學農業生態研究網。新加坡是典型的城郊農業,注重農業科技的研究與開發,用生物科技來發展農業。菲律賓在70年代就開始實行生態農業的實踐,建立生態農場,以馬雅農場較為典型。在生產過程中採用變廢為寶的封閉循環和應用生物之間的生產、消費、分解關系,禁止或減少外來能量(化肥、農葯、生長劑)的投入,通過「清潔生產」來生產「健康產品」。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30年前就培育出了點燃綠色革命火種的「神奇水稻」品種。該研究所目前正在考慮將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應用於食物的生產,既可提供健康食品,又可節省土地和水資源,減少耕地退化。馬來西亞目前也開始重視生物科技農業的研究與開發,強調高增值產品的發展,如知識密集型食物加工產品和與健康有關的、具有安全性和環保性的生物科技產品。現在,利用生物科技發展農業已經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新興產業,該國已經建立了對胡姬花和香蕉進行組織培養的生物工業、油棕的組織培養業。

四是控制人口的增長。為了緩解快速的人口增長對經濟、就業、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實施家庭計劃,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到1998年,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新加坡是1.5個,馬來西亞是3.1個,印尼是2.7個,菲律賓是3.6個,越南是2.3個,柬埔寨是4.5個,寮國是5.5個,緬甸是3.1個,泰國是1.9個。雖然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下降,但是菲律賓、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等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仍保持較高的生育率。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對經濟和環境的壓力仍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課題。

東南亞國家盡管已採取了減緩農業發展造成環境退化的有關措施,但是,由於經濟、社會、政府等方面的原因,保護環境的成效並不樂觀。雖然禁止原木出口和非法採伐,但是執法不嚴,收效不大。為了增加外匯收入,有的國家政府下令禁止了,隨之又放開,如寮國政府於1991年8月禁止一切採伐活動,但1992年又取消了禁令,向幾個外國公司租讓了伐木權。緬甸於1988年宣布禁止砍伐森林,但該國政府後來又同幾家泰國公司簽訂採伐木材的合同。印尼雖然限制出口原木,但是,幾十年來,印尼以擴大木材產品出口作為其經濟的增長點,開始是出口原木,禁止原木出口後,又出口木材產品。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國,膠合板產品成為該國的非石油天然氣產品中僅次於紡織品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的產品。據官方統計,1999年印尼有105個膠合板工廠,1701個鋸木加工廠和6個造紙廠,膠合板出口創匯總計達85億美元。這些膠合板和造紙廠,均以木材為原料,膠合板、紙漿的生產和創匯越多,需要的木材也越多,砍伐森林就越多。。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水質和土壤也帶來了新的污染。由此可見,如何減少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仍是擺在東南亞各國政府面前有待解決的課題。(njdk212)

3. 中國從哪些國家進口鉀肥

巴西、印度、東南亞等國家。目前解決這一難題的措施是加大中國自有鉀鹽資源的開發,不斷加強周邊國家鉀資源的利用,加強中國與國際其他進口國的進口談判手段等。但是中國自有鉀鹽在2010年以前供應能力難以突破350萬噸,正在開發的泰國、寮國等國的鉀資源在2015年前尚不能形成規模,最大替代能力僅能達到300萬噸。因此,中國鉀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擺脫進口的束縛。目前受生物能源發展的影響,全球鉀肥需求每年多增長100萬噸以上,導致全球鉀肥供應趨緊,鉀肥供應商已經掌握了這一脈絡,即使中國與巴西、印度、東南亞等國家達成攻守同盟,也難以逆轉漲價的趨勢,無法在根本上解決鉀肥進口的被動局面。
拓展資料
中國耕地本身缺鉀,而用於鉀肥生產的鉀鹽在我國又屬緊缺礦產資源,長期依賴進口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我國鉀肥需求量一直以高於氮肥和磷肥的速度增長
據業內人士分析,鉀肥不像其他肥料原材料,全球緊缺,而且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以色列、約旦和中東地區,被少數國家所控制,價格基本處於壟斷地位。近年南美洲、東南亞等地區農業發展較快,對鉀肥的需求每年都在上升。
據介紹,目前中國鉀肥主要有硫酸鉀和氯化鉀兩種。萬向公司即將推出的是硝酸鉀,除可供鉀元素外,還可供氮,是無氯鉀、氮復合肥。目前這種硝酸鉀在我國施用較少,這種稱為世界緊缺的「綠色鉀肥」在歐洲國家較為盛行。
中國是世界鉀肥消費大國之一,鉀肥消費量佔世界鉀肥消費量的20%左右。從歷年消費情況看,鉀肥投入總量由1980年的38.6萬噸(折純,下同)增長到2005年的720萬噸,年均消費遞增率達到12%。經過艱苦努力,中國鉀肥年產量達到了260萬噸(K2O)左右,僅能滿足國內鉀肥需求的30%左右,每年大概有500萬~600萬噸的鉀肥需要進口。中國鉀肥需求仍將保持年均100萬~150萬噸的增長速度,但2010年以前中國鉀肥產量僅能達到300萬噸,進口量將進一步增長。
看到中國鉀肥進口持續增長,國際鉀肥供應商形成了一致聯盟,逐年提高鉀肥價格,2005年鉀肥談判在1000元人民幣/噸的基礎上增加了40美元,2006年又增長25美元/噸,2007年進一步增長了5美元/噸,2008年增長了400美元/噸。直接導致中國鉀肥零售價格大幅度增長,2007年底已經達到2800元/噸,比三年前翻了一番,2008年仍在繼續增長。解決鉀肥供應和平抑鉀肥價格已經成為當前中國面臨的棘手難題。

4. 菲律賓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菲律賓2021總人口數約1億800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3月更新顯示菲律賓人口約1億800萬。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其他還包括他加祿人、伊洛人、邦邦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

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對外貿易:

截至2019年1月,菲律賓與150個國家有貿易關系。2016年菲律賓對外貿易額為137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出口562.3億美元,同比下降4.4%;進口8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4.2%。

近年來,菲政府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促進出口商品多樣化和外貿市場多元化,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非傳統出口商品如成衣、電子產品、工藝品、傢具、化肥等的出口額,已趕超礦產、原材料等傳統商品出口額。

5. 菲律賓是發達國家嗎 菲律賓國家發達嗎

菲律賓在60年代時算是發達國家,是亞洲第二富國。後來由於政局時常動盪,政府貪污腐敗,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導致現在成為發展中的國家。已經成為亞洲最不發達的經濟體制之一。

(5)菲律賓每年進口化肥多少擴展閱讀: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

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佔。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

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菲律賓是東盟(ASEAN)主要成員國,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24成員國之一。 菲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但貧富差距很大。

獨立至今,菲經歷數次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時常動盪,政府貪污腐敗,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

2018年3月16日,菲律賓已正式通知聯合國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決定。 2019年3月17日,菲律賓正式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菲律賓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部市場依賴較大。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突出,農業和製造業也占相當比重。20世紀60年代後期採取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80年代後,受西方經濟衰退和自身政局動盪影響,經濟發展明顯放緩。

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採取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經濟開始全面復甦,並保持較高增長速度。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對菲沖擊不大,但其經濟增速再度放緩。

杜特爾特總統執政後,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的投入,推進稅制改革,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也面臨通貨膨脹高企、政府財力不足、腐敗嚴重影響經濟等問題。

服務業

2016年服務業產值約為7.85萬億比索,比上年增長8.1%。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9.1%。菲律賓是全球主要勞務輸出國之一,在海外工作的勞工有1000多萬。2016年菲海外勞工匯款達269億美元,同比增長5%,佔GDP的7.3% 。

旅遊業

外匯收入重要來源之一。主要旅遊點有:百勝灘、藍色港灣、碧瑤市、馬榮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

財政金融

2016年,菲律賓財政收入462.3億美元,同比增長4.12%。財政支出536.7億美元,同比增長14.3%。財政赤字74.4億美元,佔GDP的2.4%。

截至2017年底,外匯儲備為814.7億美元。2016年外債總額為453.89億美元,佔GDP的14.74% 。(資料來源:財政部、菲律賓中央銀行)

主要銀行有:首都銀行,資產額155億美元;菲島銀行,資產額138億美元 。

對外貿易

截至2019年1月,菲律賓與150個國家有貿易關系。2016年菲律賓對外貿易額為137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出口562.3億美元,同比下降4.4%;進口8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4.2%。

近年來,菲政府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促進出口商品多樣化和外貿市場多元化,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非傳統出口商品如成衣、電子產品、工藝品、傢具、化肥等的出口額,已趕超礦產、原材料等傳統商品出口額。

外國資本

根據菲律賓貿工部公布的數據,2016年菲律賓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為46.1億美元,同比下降10.7%,主要來自荷蘭、澳大利亞、美國、日本、新加坡,主要流向製造業、水電氣供應、服務業等行業。

外國援助

據經濟與合作組織(OECD)統計,2015年OECD國家及多邊援助方對菲律賓官方發展援助總額達35.23億美元,最大來源為日本政府,約佔38.5%。

6. 菲律賓的地理 各個位置的氣候和風俗

菲律賓位於亞洲的東南部,是一個群島國家.菲律賓共和國位於亞洲東南部的菲律賓群島上,北隔巴士海峽與我國台灣省遙對南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面積2 9 .9 7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總長1 8 5 3 3 千米.
菲律賓最早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古代各島之間就有商業往來,與周圍國家亦有貿易往來.1 5 6 5 年菲律賓被西班牙殖民者佔領,遭受西班牙殖民統治達3 3 0 多年.1 8 9 6 年菲律賓人民發動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大革命,1 8 9 8 年6 月1 2 日宣布獨立(獨立日),同年美西戰爭後,美國佔領了菲律賓.1 9 4 2 年到1 9 4 5 年被日本侵佔,菲律賓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抗日武裝斗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恢復了對菲律賓的統治.1 9 4 6 年7 月4 日,菲律賓獲得獨立.1 9 7 5 年6 月9 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6 6 5 0 萬.民族主要是馬來族,占人口的8 5 %以上,其中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薩亞人等.此外還有印度尼西亞人、華人、印度人、美國人等.居民大多信天主教.通用英語.官方語言為英語和菲律賓語.
自然環境
菲律賓是個多山的島國.全國由大、小7 0 0 0 多個島嶼組成,其中呂宋、棉蘭老等1 1 個大島面積的總和佔全國面積9 5 %.全部島嶼可分為北部的呂宋島、中部的米沙鄢群島、南部的棉蘭老島、西南部的巴拉望島和蘇祿群島四大部分,南北縱列,構成了太平洋西緣花采狀島弧和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各島多山,海岸多為懸崖峭壁,除呂宋島中央平原等少數地區外,平地罕見.境內多火山,以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比較著名,棉蘭老島的阿波火山是全國最高峰,海拔2 9 5 4 米.菲律賓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點是溫度高、降雨多、濕度大、多台風.年平均氣溫約攝氏2 7 度.年平均降水量從北往南由2 0 0 0 毫米遞增到3 0 0 0 多毫米,每年7 —1 1 月,多台風雨,常引起洪水泛濫和強烈的土壤侵蝕.南部地區終年多雨,北部地區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高山地區年平均降水量高達4 0 0 0 毫米以上,冬季較涼,夜間常有霜或薄冰.
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以銅、金、銀、鐵、鉻、鎳、鈷等較豐富.金是非律賓最著名的礦物,以原生金礦為主,主要分布在呂宋島的碧瑤地區、南甘馬(鱗右)省西北、米沙鄢群島的馬斯巴特島和棉蘭老島的蘇里高附近.最大的鐵礦在蘇里高地區.菲律賓是世界上鉻礦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主要產在呂宋島西部和東南部.此外還有煤、石油、汞等.森林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4 0 %,多為質地優良的烏木、檀木等名貴樹種,並產龍腦和樹脂等林產.海洋多為重要漁場,產多種魚類.蘇祿群島沿海產珍珠及海龜.
經濟概況
菲律賓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2 /3 以上.全國耕地面積為1200 多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是稻子和玉米,椰子、甘蔗、馬尼拉麻和煙草是四大經濟作物.食生產不足自給.全國約有1 /3 的人口直接或間接依靠椰業為生,椰子生產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工業以製糖、椰油、碾米、煙草、鋸木、罐頭等農產品加工及采礦為主.主要外貿對象是美國和日本.出口糖、椰干、椰子油、銅礦石、木材及其它礦產.進口機器、燃料、運輸及電器設備等.
交通以沿海航運為主,有固定的航線溝通各島嶼.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公路長1 6 2 0 0 0 千米.鐵路全長約為1 2 0 0 多千米,主要分布在呂宋島上.
重要城市
馬尼拉:首都.位於馬尼拉灣畔,跨巴石河兩岸,人口1 9 9 萬,是全國政治、經、文化中心,幾乎集中了全國工業的1 /3 .主要有紡織、碾米、卷煙、榨油、製革、制葯、膠合板、造紙以及汽車裝配、鋼鐵、水泥和化肥等工業.有重要國際航空站.大馬尼拉還包括奎松城等4 個城市和1 3 個鎮.奎松城:人口1 3 3 萬,文化城市.宿務:是菲律賓南部海、空航運中心.是椰乾和馬尼拉麻集散地,有東南亞規模最大的椰油廠,工商業繁榮.碧瑤:是避暑勝地,菲律賓的「夏都」.為重要採金業中心.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6 月1 2 日.黎薩爾紀念日1 2 月3 0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5 年6 月9 日.
貨幣:菲律賓比索.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8 小時;與北京時間相同.
國花:茉莉花.
國樹:納拉樹.
世界之最:馬榮火山呈圓錐形,灰白色,被譽為「世界最完美的火山錐」.菲律賓海位棉蘭老島東北部,全長1 2 0 0 千米,最深達1 0 4 9 7 米,為世界著名海底深淵.菲律賓椰子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有「世界椰王」之譽.
首都馬尼拉.

7. 印度的綠色革命是什麼 急!急!急!

所謂「綠色革命」指的是以推廣高產良種為核心的農業技術改良.所涉及的范圍基本上是幾種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尤其是小麥和稻穀.

印度的綠色革命是指在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10多年的時間中,印度農業所發生的一場以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綜合農業技術革命,從而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這場綠色革命是以1966年引進墨西哥高產小麥品種為開始標志的.這場技術革命的顯著特點,是以提高糧食產量、實現糧食自給為主要目標;以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合理實施農田灌溉、正確使用化學肥料、鼓勵採用農業機械、及時防治病蟲雜草為主要技術支撐;以增加農業信貸、完善鄉村公路網路、建立農村市場體系,實現農村電氣化為主要經濟投人;以國家的優惠政策(如價格政策,土地政策等)和政府的組織、管理與協調為基本保障體系.

在這場革命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有三個:推廣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生產技術;增加農業投入和改善配套服務,如強化在水利、能源、種籽、化肥和信貸方面的支持力度;實施刺激並保持農業生產和消費的配套公共政策,如決定對農產品提供價格支持,由國營糧食公司進行收購和儲存.從1966年度到1976年度,印度糧食總產量從7235萬噸增至12103萬噸,增幅達67.28%.從1977年起,印度基本停止了糧食進口,並一直保有2000萬噸的儲備糧.1978年以後,印度連續三年成為糧食凈出口國,盡管凈出口額很少.1987年印度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由於政府掌握的儲備糧達到2360萬噸,雖然當年因糧食配售和賑災用去了2200萬噸儲備糧,但在補進收購的糧食後,到1988年初政府仍保有1401萬噸儲備糧。1991年初,印度儲備糧再次回升到1910萬噸.

經過若干年的實踐,雖然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但總的看來,「綠色革命」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高產良種得到大范圍的推廣,糧食單產有了較大的提高.印度於1963年從墨西哥引進小麥高產良種,1965年從菲律賓引進稻穀高產良種,自1966年秋季開始在全國推廣,此後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至80年代初,小麥的良種推廣率已超過70%,稻穀也超過40%,再結合其他措施,糧食單產有了明顯提高,成為總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2. 灌溉面積顯著擴大.1950年全國總灌溉面積為2085萬公頃,到1989年增至4304萬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比重也由15.8%上升到25.5%在新增的灌溉面積中,「綠色革命」開展前的16年佔25%,而此後的23年卻佔了75%.灌溉面積的擴大對農作物的穩產高產發揮了很大作用.

  3. 化肥施用量大幅度提高.「綠色革命」後,印度從國外引進設備,興建了一批大中型化肥廠,化肥總產量(按有效成份計)由1966年的35萬噸激增至1990年的860萬噸,24年內增幅達23.5倍.此外,每年還要進口一部分.為了鼓勵農民使用化肥,政府對價格實行了補貼.於是全國化肥施用量大幅度上升,1950年每公頃耕地平均僅施用0.25千克,1990 年則達到68.7千克,其中主要是近20年增長的.

  4. 農業機械化取得了一定進展.平均每1萬公頃耕地分攤的農用拖拉機在1951年僅0.7台,1966年僅增至3.4台,而到1989年已達到55.0台.其他農業機械和農用電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上述各項成果最終歸結於糧食生產發展速度有所加快.農業勞動生產率及農產品的商品率也得到提高.

以上可見,「綠色革命」以後,糧食生產發展速度的確加快了.應該看到,在50年代農業生產原有基數低,又帶有恢復性質,增產相對較易.而70~80年代農業生產水平已經較高,再加上農業中常見的「肥力遞減」或「報酬遞減」的現象,能取得更高速度的發展確屬不易.還值得注意的是,「綠色革命」前產量的增長主要靠種植面積的擴大,單產提高幅度不大,而此後則轉為以提高單產為主要增產途徑.通過「綠色革命」,印度小麥、稻穀的合計人均產量由1962~1966年間的每年130千克增加到1986~1990年間的183千克,而政府收購的商品糧則有更大的增長.

8. 糧食收購危機的成因和影響

專家們大多都認為,盡管糧食危機總是以戲劇性的方式表現出來,然而它絕非短期因素作用的後果。此次全球糧食危機也不例外。全球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何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分析,造成全球糧價激漲有以下五大因素。 1自然災害頻發,導致全球糧食 減產。近來,百年一遇的乾旱沉重打擊了澳大利亞糧食產區;惡劣的氣候也使歐洲的主要小麥產地遭受了災難性的損失。與此同時,全球對糧食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主要產糧區都遭受了災難性損失。 2飲食習慣變化。人們對植物油和動物性蛋白食品的消費急速增長,飼料糧的消耗增多。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數據,2006年,世界穀物消費總量增長到20.43億噸。另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的糧食消費從2005年到2006年增長了17%,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糧食消費增長了25%左右。 3大量生產燃料乙醇消耗大批糧食資源。2007年,美國用於生產燃料乙醇的玉米相當於該國玉米總產量的27%。按照美國的《新能源法案》,美國將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將達到360億加侖。生物柴油迅猛發展則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資源。歐盟是生產和消費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區。歐盟生物柴油的消費量2005年為303萬噸,2006年為544萬噸,2007年為690萬噸,2008年預計將達到1154萬噸。這自然會導致人車爭糧。經常批評IMF的非政府組織牛津飢荒救濟委員會說,富國在這次糧食危機中要承擔大部分責任,因為它們中止了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此外,他們還鼓勵發展生物燃料生產,而據IMF稱,對農作物需求的增長幾乎有一半是用於生產這種燃料。 4美元貶值促發的全球性 通貨膨脹也難辭其咎。同時由於石油價格猛漲,導致運輸成本上升,化肥等農業生產物資也不斷漲價。所有這些都使得糧食的生產和儲運成本升高,拉高了糧價。同時貧困人口和國家的經濟狀況並無太大改善,因此糧食危機大大加劇。 5全球糧食儲備量猛降。2006年,全球糧食總儲備量下降到3.75億噸,比上年下降16.2%;糧食期末庫存只佔當年總產量的17.1%,占當年總消費量的16.5%,低於FAO確定的世界糧食安全線。 危機國已達33個 隨後,彷彿蝴蝶效應一般,騷動在西部非洲爆發了。茅利塔尼亞隨後發生示威抗議糧食漲價。2月27日,喀麥隆首都雅溫德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資漲價。 與此同時,布吉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首先發生了抗議食品和汽油漲價的示威活動。2月28日,示威演變為騷亂,發生了大規模打砸搶事件。當地的反對派力量和21個工會堅持要求政府降低消費稅和附加稅。3月中旬,該國再度發生示威活動,要求控制物價。4月爆發了全國大罷工和示威活動。 接下來是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埃及。很快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糧食騷動也相繼爆發:菲律賓、印尼、海地、秘魯、墨西哥、孟加拉國……截至目前,已經有13個國家發生了糧食騷動。這些騷動在一些國家演變為暴力事件,甚至造成人員死亡。 世界銀行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有33個國家正面臨因食品短缺而發生動盪的危險全球庫存吃緊 全球糧價瘋漲,但庫存卻在走低。「以前,為了確保糧食安全,許多國家都儲備了大量大米,這減少了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但由於維持儲備耗資巨大,近十年來,全球大米儲備在持續下降。」聯合國糧食及農 業組織2月份發出警告,36個國家今年將面臨食物短缺,全球大米庫存也降至7210萬噸,為1984年以來的最低點。庫存吃緊的消息使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更加重視本國的糧食安全。 禁止囤米牟利 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賓在米價飆升中首當其沖。菲律賓每年消費大米1200萬噸,其中10%需要進口。2007年,菲律賓進口大米187萬噸。4月8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宣布,將對國內囤積大米以牟取暴利的商人予以打擊,任何人只要偷竊他人大米都將被認定為有罪,並被送進監獄。為響應政府「節約糧食」的號召,現在的菲律賓快餐店在為顧客提供主食時,將原來的一碗米飯改成了半碗。為提高國內供應,菲律賓先後兩次宣布了大米進口招標計劃,數量分別為100萬噸和50萬噸,這給全球大米供應帶來了更多壓力。 大幅控制出口 與此同時,各大米生產國也開始控制出口。柬埔寨和埃及在3月27日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3月28日,越南政府表示,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將減少22%。越南的農業協會也敦促本國稻農在今年4至6月間不再簽訂大米出口合同。今年越南的大米出口量將減少到400萬噸,以確保國內供應。 同在3月28日,印度也公布將出口大米的最低價格大幅調高近五成,由每噸650美元增至每噸1000美元。 動用政府儲備 泰國商業部於4月2日宣布拿出65萬噸政府儲備米投入國內市場以平抑急升的米價。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但急劇攀升的全球物價使得泰國米價不斷上漲。人們擔心,如果稻農想出口大米換取現金,市場就會發生短缺。同日,世界第三大大米生產國印度尼亞西宣布,將聯合中國、印度、越南和埃及一起控制大米出口。今年印尼的大米產量會超出國內需求量大約200萬噸,但無法滿足出口需求。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每年進口化肥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