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什麼時候被解放

菲律賓什麼時候被解放

發布時間:2023-03-05 16:17:06

A. 菲律賓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菲律賓曾經是美國的殖民地。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在14世紀前後,建立了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65年,西班牙侵佔菲律賓,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美國佔領菲律賓。1942年,日本佔領菲律賓。二戰後,菲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菲律賓獨立。
菲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特點,富於異國風情。菲律賓群島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
菲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三大部分,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主要成員國,也是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24成員國之一。

B. 菲律賓近代史

據歷史學家考證,菲律賓的遠古文明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嘟裨?0萬年前。菲古人類以塔崩人為代表,約生活在2萬多年前。約到公元前7000年,菲石器文化已有較大發展。此後經歷了新石器時代和金屬時代,農業、手工業商品貿易及航海均有發展。菲於公元前2世紀進入奴隸社會。14世紀後,隨著伊斯蘭教的傳入,蘇祿和棉蘭老等地出現了封建蘇丹政權,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同中國的文化、貿易往來可上溯至14世紀前。中國以絲綢、陶器、黃金、象牙與珍珠交換菲律賓的蜂蠟、燕窩、柚木、藤條等。1521年3月7日,麥哲倫西班牙王朝命令來到菲律賓,決定以西班牙王儲菲律普名字命名該島為菲律賓群島;1571年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政府。此後,西班牙從政治、社會、文化及宗教等多方面改變了菲律賓本土民族的生活方式。15至18世紀,菲律賓人民不斷反抗,震撼了西班牙殖民統治9世紀後半期起,菲民族解放運動興起;1872年,菲工人與士兵聯合,喊出「打倒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口號」。1892年,主張以武裝革命襀實現獨立的「卡蒂普南」成立,領導了震撼全國的反西革命。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失敗,根據美西《巴黎條約》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同年6月12日,菲在美國扶持下宣布「獨立」,阿吉納爾多出任菲第一共和國首任總統。此後,菲人民爭取真正民族獨立的斗爭此起彼伏,未有間斷。1935年11月,美國被迫允許菲成立「自治政府」,並答應10年後允許菲正式獨立。奎松當任「自治政府」總統後,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發展民族經濟、文化教育及國防的政策,但經濟結構的殖民地性質,仍是菲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民族與社會矛盾日益尖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軍於1942年5月佔領馬尼拉美國對菲的佔領遂告結束。何賽·勞雷爾在日本當局的威逼下成立傀儡政府,菲人民在菲律賓共產黨等領導下,組成人民抗日軍,積極進行抗日斗爭。

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重新統治菲律賓,恢復了菲「自治政府」。以奧斯敏納為首的菲政府把經濟重建的希望寄託於美國政府,但所得援助遠遠未能解決菲經濟所面臨的嚴重困境。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在壓力下,美國被迫於1946年7月4日同意如期「給予」菲「獨立」。羅哈斯當選總統,菲再度建立共和國。然而,美國政府迫使菲政府接受「同等權利法」、簽定「美菲貿易協定」、「軍事基地協定」、「軍事援助協定」和「共同防禦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繼續控制菲經濟命脈。1953年,馬格賽賽在美國支持下當選總統,一方面實行土地改革和農業信貸合作等,一方面在貿易和外交上繼續依附美國。1957年,因馬在飛機失事中身亡,副總統加西亞繼任總統,實行經濟緊縮及「菲人第一」政策,經濟困境與社會矛盾相對緩解。1961年,馬卡帕加爾當選總統,通過土地改革法案,取消外匯管制,企業經營自由化,外交上主張「回到亞洲」。1962年,菲政府宣布把菲律賓的獨立日從7月4日改為6月12日(即菲律賓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日子)。

1965年馬科斯當選菲第六任總統。在其執政最初兩年中,政府在澄清吏治、抑制貪污和打擊走私方面卓有成效,但發展經濟的計劃受到資金短缺的困擾。後在東南亞民族解放斗爭及國內民族主義浪潮高漲的影響下,馬調整對外政策,逐漸擺脫美國的控制和影響,尋求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積極作用,並摒棄了過去20年間不與社會主義國家來往的政策。1969年馬連任總統後,菲再度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和社會動盪,南部叛亂及菲共武裝斗爭加劇,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1972年至1981年,馬政府實行軍管,廢除兩院制國會和多黨制,改為一院制的「國民大會」。其間前期(1973至75年)經濟發展較快,社會矛盾有叛亂形勢受到遏制,但後期馬獨裁加劇,全國民眾抗議運動高漲。1983年8月21日,菲反對黨領袖、前參議員貝尼尼奧.阿基諾結束在美國的流亡回國時在機場遭暗殺,導致政局急劇惡化。反政府運動更加高漲。此壓力下,馬被迫宣布於1986年2月7日提前舉行總統選舉,但賄選丑聞引發空前規模的「人民力量革命」,阿基諾夫人科拉松.阿基諾在民眾、天主教會和軍隊的支持下出任總統。馬及其家人逃亡美國。

C.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的戰役詳況

菲律賓戰役發生的時間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戰役兵力: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斗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過程: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

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准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菲律賓戰役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斗。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准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斗,溫賴特率美菲軍余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美軍佔領萊特島後,山下奉文將駐呂宋島日軍28.7萬人編成3個集團,分別駐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區,企圖以持久防禦牽制和消耗美軍。美軍為取得進攻呂宋島的前進基地,於12月15日佔領民都洛島。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團軍約20萬人在美國第7艦隊艦炮的強大火力和美國第7、第3艦隊航空兵突擊的掩護下,從呂宋島西岸的林加延灣登陸,爾後一路(第1軍為主)向北呂宋進攻,另一路(第14軍為主)向馬尼拉方向推進。第一天有6800人(美第1、第14軍的基本兵力)在呂宋島上陸,並且奪取了正面32公里、縱深7.5公里的登陸場。為加快進攻速度,美軍在向林加延灣增兵的同時,以第8集團軍部分兵力分別在蘇比克灣西北的聖安東尼奧和馬尼拉灣以南的納蘇格布登陸。各部隊同時向馬尼拉進逼,美軍經過一系列戰斗於3月3日攻佔馬尼拉。2月,美軍還開始了解放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巴拉望島及其他島嶼)的戰斗行動,美第8集團軍(司令艾切利貝爾蓋爾上將)參加了此次行動。嗣後,美軍在呂宋島和其他島嶼上進行了消滅島上南北兩部日軍個別孤立集團的戰斗行動。菲律賓的戰斗行動於7月初正式結束,但是,在呂宋島及其他島嶼上同繼續抵抗的小股日軍的戰斗一直持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菲律賓人民抗日游擊軍人民抗日軍曾給予盟軍巨大援助。

戰役詳況:

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賓戰役是在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的盟軍下,反攻日本軍的一系列戰役。

菲律賓、美國及澳大利亞軍隊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於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進攻位於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島之戰役,以消滅由日軍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日本軍隊,此戰役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菲律賓之民主及結束日本在菲律賓3年多之統治拉開序幕。

萊特灣海戰:

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有海軍歷史學者認為萊特灣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

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主力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斗。日軍雖居劣勢,但在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後,若再喪失菲律賓或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系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台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沈,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大利亞所屬巡洋艦澳大利亞號被重創,似乎顯示特攻有些效果。從10月25日起,日軍開始有組織地對盟軍艦艇進行自殺式攻擊。

奧爾莫克灣戰役:

日本帝國與美國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於菲律賓的卡莫特斯海一帶爆發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雷伊泰島戰役之一部分,戰役爆發的原因是日本軍隊向在雷伊泰島的守軍增援和補給,而美國軍隊嘗試進行阻截。

民都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於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賓群島北面之民都洛島爆發之民都洛島戰役,美軍希望在此島建立一個基地以支援進攻呂宋島的仁牙因灣戰役。

仁牙因灣戰役:

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奧登多夫指揮盟軍艦隊駛向仁牙因灣海岸,美國海軍及皇家澳大利亞海軍艦只炮轟日本帝國在仁牙因灣之據點。

呂宋島戰役:

美國及菲律賓聯軍的登陸戰役,以消滅島上的日本帝國軍隊,戰役結果是美國和菲律賓聯軍獲勝,盟軍在3月份控制了呂宋島上所有戰略及經濟上重要之據點,雖然在包圍圈內的日軍仍持續在山區抵抗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卡巴那圖營救:

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於菲律賓卡巴那圖(甲萬那端)的日軍戰俘營內511名盟軍戰俘的軍事營救行動,參加行動的有美國陸軍游騎兵與菲律賓游擊隊。此次行動是同盟國特種部隊的一次經典軍事行動。

巴丹半島戰役:

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軍及菲律賓游擊隊從日本帝國手中解放菲律賓群島中呂宋島之巴丹半島的戰役,是解放菲律賓之戰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佔領馬尼拉灣之西海岸,以使用馬尼拉之港口設施及開辟供應線以支援進行中的馬尼拉戰役。

馬尼拉戰役:

在一個月的戰事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的破壞,它標志著日軍對菲律賓3年佔領期結束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實現他勝利重返菲律賓的承諾。

科雷吉多島戰役:

美國攻擊科雷吉多島島上利用原美國遠東軍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軍,以收復該島。

碧瑤戰役:

它是美國收復呂宋島之最後一場戰役。

巴拉望島戰役:

美軍與日軍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於菲律賓群島南部巴拉望島爆發的巴拉望島戰役是美軍勝利者1號及2號計劃之延續,亦是美軍解放菲律賓戰役之一部份,美軍希望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結束日本統治及消滅殘余之日本守軍。

米沙鄢群島戰役:

美軍與菲律賓游擊隊於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對日軍發動的勝利1號及勝利2號計劃內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行動之一部份,目的是解放南部島嶼及消滅防守之日軍。

棉蘭老島戰役:

美國聯同菲律賓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賓群島中的棉蘭老島對日本帝國所發動的軍事行動,代號為勝利者5號計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解放菲律賓的行動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賓南部島嶼及消滅在島上的日本守軍。

戰役結果:

菲律賓戰役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美菲聯軍士兵死亡2500人,負傷5000人,110000人被俘虜(其中包括美軍中將溫賴特)。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美軍憑借海空優勢,採取集中兵力、中間突破戰術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美軍佔領菲律賓群島使日本的戰略態勢進一步惡化。日本與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其戰略原料只有從中國東北和朝鮮向本土運進。美軍完全控制了南海,並為進攻海南島、台灣島、琉球群島和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許多基地。

D. 菲律賓哪一年獨立多少人

菲律賓在很早
菲律賓風光集萃(18張)以前,是以呂宋、麻逸、蘇祿、胡洛等地的名稱聞名的。1521年葡萄牙航海者麥哲倫奉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之命踏上這個群島時,正好是天主教宗教節日,於是就為群島起了一個有宗教意義的名稱----聖拉哈魯群島。後來因為麥哲倫干涉島上內爭被當地人民殺戮,這個名稱也就被人們遺忘了。154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洛佩茲繼麥哲倫之後第二個來到這個群島。為了在亞洲炫耀西班牙帝國的「功績」,便按照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1898年6月份,菲律賓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宣布要獨立,將國名改為菲律賓共和國。1946年7月中甸,菲律賓又擺脫了美國的殖民統治,宣布獨立,國名仍稱為「菲律賓共和國」。

E. 菲律賓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菲律賓曾經是美國的殖民地。

拓展資料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1.03億(2016年)。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65年,西班牙侵佔並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被美國佔領。1942年被日本佔領。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菲律賓獨立。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十四世紀之前,菲律賓群島上未形成國家,多以土著部落形式存在。據《吳時外國記》記載,最早到達菲律賓群島的國家力量,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東吳。

公元226年,東吳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東南亞,抵達過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也曾到過今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

總面積為29.97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占菲律賓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

F. 菲律賓的地理位置

分類: 教育/學業/考試
解析:

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東臨太平洋,西瀕南中國海。由7107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位於亞洲東南部的群島國家。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約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達18533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均氣溫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人口:約為8400萬(2005年),菲律賓是世界上第12大人口大國。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和外國後裔有華人、印尼人、 *** 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菲律賓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 *** 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馬尼拉(Manila) ,位於呂宋島西岸馬尼拉灣畔,是全國最大的港口,早在16世紀就是著名商港。1975年11月,菲律賓 *** 決定把馬尼拉、卡洛奧坎、奎松、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組成大馬尼拉市。人口1090萬(2005年4月)。年平均氣溫28℃。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共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和棉蘭老 *** 自治區,以及伊羅戈區、卡加延谷區、中呂宋區、南塔加羅格區、比克爾區、西維薩亞區、中維薩亞區、東維薩亞區、西棉蘭老區、北棉蘭老區、南棉蘭老區、中棉蘭老區和卡拉加區等13個地區。下設73個省,2個分省和60個市。

簡史: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菲律賓在14世紀前後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1565年,西班牙侵佔菲律賓,自此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後簽訂的《巴黎條約》佔領菲律賓。1942年,菲律賓被日本佔領。二戰後,菲律賓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1996年9月2日,菲 *** 與最大的反 *** 組織摩洛民族解放陣線簽署和平協議,結束了南部長達24年的戰亂局面。

G. 菲律賓簡介。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1.049億(2017年)。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佔。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菲律賓是東盟(ASEAN)主要成員國,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24成員國之一。菲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但貧富差距很大。獨立至今,菲經歷數次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時常動盪,政府貪污腐敗,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

2018年3月16日,菲律賓已正式通知聯合國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決定。2019年3月17日,菲律賓正式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7)菲律賓什麼時候被解放擴展閱讀:

國家象徵

菲律賓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靠旗桿一側為白色等邊三角形,中間是放射著八束光芒的黃色太陽,三顆黃色的五角星分別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旗面右邊是紅藍兩色的直角梯形,兩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調換。平時藍色在上,戰時紅色在上。

太陽和光芒圖案象徵自由;八道較長的光束代表最初起義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八個省,其餘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顆五角星代表菲律賓的三大地區:呂宋、薩馬和棉蘭老島。藍色象徵忠誠、正直、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象徵和平和純潔。

國徽

菲律賓國徽為盾形。中央是太陽放射光芒圖案,三顆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國旗。左下方為藍地黃色的鷹,右下方為紅地黃色獅子。獅子和鷹圖案分別為在西班牙和美國殖民統治時期菲律賓的標志,象徵菲律賓擺脫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的歷史進程。盾徽下面的白色綬帶上用英文寫著「菲律賓共和國」。

H. 二戰的戰場.戰況.哪些國家打的

同盟國
(領袖)
波蘭:1939年9月1日
英國:1939年9月3日
澳大利亞:1939年9月3日
紐西蘭:1939年9月3日
法國:1939年9月3日
尼泊爾:1939年9月4日
紐芬蘭:1939年9月4日
湯加:1939年9月4日
南非: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1939年9月10日
丹麥:1940年4月9日
挪威:1940年4月9日
比利時:1940年5月10日
盧森堡:1940年5月10日
荷蘭:1940年5月10日
自由法國:1940年6月18日
希臘:1940年10月28日
南斯拉夫:1941年4月6日
蘇聯:1941年6月22日
圖瓦:1941年6月25日到1944年10月11日
巴拿馬:1941年12月7日
菲律賓:1941年12月7日
哥斯大黎加:1941年12月8日
多明尼加:1941年12月8日
薩爾瓦多:1941年12月8日
海地:1941年12月8日
宏都拉斯: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1941年12月8日
美國:1941年12月8日
中國:1941年12月9日
瓜地馬拉:1941年12月9日
古巴:1941年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1941年12月16日
墨西哥:1942年5月22日
巴西:1942年8月22日
衣索比亞:1942年12月14日
伊拉克: 1943年1月17日
玻利維亞:1943年4月7日
伊朗: 1943年9月9日
義大利:1943年10月13日(脫離軸心國)
哥倫比亞:1943年11月26日
賴比瑞亞:1944年1月27日
羅馬尼亞:1944年8月25日(脫離軸心國)
芬蘭:1944年9月4日
保加利亞:1944年9月8日(脫離軸心國)
聖馬利諾:1944年9月21日
阿爾巴尼亞:1944年10月26日
匈牙利:1945年1月20日(脫離軸心國)
巴哈瓦爾布爾:1945年2月2日
厄瓜多:1945年2月2日
巴拉圭:1945年2月7日
秘魯:1945年2月12日
烏拉圭:1945年2月15日
委內瑞拉:1945年2月15日
土耳其:1945年2月23日
黎巴嫩:1945年2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9日
軸心國
(領袖)
大德意志帝國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5月8日投降
大日本帝國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8月15日投降
義大利王國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3年9月3日退出
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加入 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羅馬尼亞王國 1940年11月23日加入 1944年8月23日退出
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 (傀儡政權)
保加利亞 1941年3月1日加入 1944年9月5日退出
克羅埃西亞 1941年6月15日加入 (傀儡政權)
軸心國建立的傀儡政權
滿洲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汪精衛政權(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斯洛伐克共和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緬甸巴莫政權
菲律賓勞雷爾政權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軸心國的合作國
芬蘭(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西班牙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泰國(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維琪法國
塞爾維亞游擊隊
抵抗運動
奧地利 · 波羅的海國家 · 捷克地區 · 丹麥 · 愛沙尼亞 · 衣索比亞 · 法國 · 德國 · 希臘 · 義大利 · 猶太人 · 韓國 · 拉脫維亞 · 荷蘭 · 挪威 · 菲律賓 · 波蘭 · 泰國 · 蘇聯 · 斯洛伐克 · 烏克蘭西部 · 越南 · 南斯拉夫
序幕
非洲 · 亞洲 · 歐洲
1937年
東亞:七七事變(亞戰爆發) · 淞滬會戰 · 太原會戰
1938年
東亞:徐州會戰 · 武漢會戰 · 廣州戰役
1939年
東歐:入侵波蘭(歐戰爆發) · 冬季戰爭
西歐:假戰 · 大西洋海戰
東亞:南昌會戰 · 隨棗會戰 · 第一次長沙戰役 · 桂南會戰
1940年
東歐: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比薩拉比亞及布科維納北部
西歐:丹麥挪威戰役 · 荷蘭戰役 · 比利時戰役 · 法國戰役 · 不列顛空戰 · 倫敦大轟炸
地中海與非洲:利比亞及埃及 · 入侵希臘 · 羅盤行動 · 英屬索馬里蘭
東亞:棗宜會戰
太平洋: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1941年
東歐:入侵蘇聯 (巴巴羅薩作戰) · 繼續戰爭 · 基輔戰役 · 列寧格勒圍城戰 · 莫斯科戰役 · 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地中海與非洲:入侵南斯拉夫之戰 · 南斯拉夫戰線 · 希臘戰役 · 克里特島戰役 · 中東戰場 · 東非戰場
東亞:豫南會戰 · 上高會戰 · 晉南會戰 · 第二次長沙戰役 · 第三次長沙戰役
太平洋:珍珠港事件 · 香港戰役 · 菲律賓戰役 · 馬來亞戰役 · 婆羅洲戰役
1942年
東歐:藍色行動 · 斯大林格勒戰役
地中海與非洲:加查拉戰役 ·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 火炬行動
東亞:浙贛戰役 · 日本佔領緬甸
太平洋:珊瑚海海戰 · 中途島海戰 ·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1943年
東歐:庫爾斯克會戰 · 斯摩棱斯克戰役 · 下第聶伯河攻勢 ·
地中海與非洲:非洲戰場的結束 · 入侵西西里 · 入侵義大利 ·
東亞:鄂西會戰 · 常德會戰
太平洋:索羅門群島 · 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 ·
1944年
東歐:納爾瓦 · 契爾卡塞 · 華沙起義 · 雅西-奇西瑙攻勢 · 貝爾格萊德攻勢 · 巴格拉基昂行動 ·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 · 拉普蘭戰役 · 布達佩斯攻勢
西歐:十字弓行動 · 直射行動 · 諾曼底戰役 · 龍騎兵行動 · 解放巴黎 · 市場花園行動 · 突出部之役
地中海與非洲:卡西諾及安濟奧 · 哥德防線
東亞:一號作戰 · 緬甸戰役
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 · 萊特灣海戰
1945年
東歐: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 布達佩斯圍城戰 · 柏林戰役 · 布拉格攻勢 · 德國投降(歐戰結束)
西歐:北風行動 · 芮斯華森林之戰 · 中歐會戰
地中海:義大利最後的攻勢
東亞:豫西鄂北會戰 · 湘西會戰 · 桂柳戰役 · 八月風暴行動
太平洋:硫磺島戰役 · 沖繩島戰役 · 菲律賓解放 · 婆羅洲戰役 · 廣島及長崎原子彈轟炸 · 日本投降(亞戰結束)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什麼時候被解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4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