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葉姓哪裡人

菲律賓葉姓哪裡人

發布時間:2023-04-19 12:34:26

1. 義都葉氏從那裡來的

春秋時期。義都葉氏從春秋時期來的,葉姓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李跡,葉鉛配姓尤以福建、台灣、廣東、江蘇、江西等地人數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則依然以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最多,葉姓華人,已經遍布全球很多地方槐擾指。

2. 葉氏家族

據第三屆世界葉氏聯誼會(2009.5.15——18日,在河南葉縣召李哪開)資料:由公安部提供全國葉氏大陸總人口為(2008年):6051651人,台灣人口為:270378人,港澳及海外約70人來萬。當今全球約700萬人左祥余右。全國人口排列為:1廣東省:1169004人;2浙江省:908212人;3福建省:554304人;4江西省:416618人;5四川省:388273人。全國人口最多的市(不包括直轄市):東莞市91687人,人口最謹擾滾多的縣是:廣東省龍川縣50916人,第二是廣東省陸河縣50716人。

3. 葉姓的來源

葉姓的來源 根據國家統計局1987年提供的數據,在前100個大姓中,葉姓排名第42位,約有人口550萬,佔全國人數的1.62%。據《人民日報》2006年元月11日《百家姓新順序排定》葉姓排名第42位。葉姓的起源有三,源出於沈姓是最主要的來源,我們都是沈諸梁的後裔。
葉姓源於沈姓
說起葉姓,人們都會想到「葉公好龍」的典故,這位葉公就是葉姓的始祖。葉公姓沈,名諸梁,字子高,是春秋時代楚國左司馬沈尹戌的兒子。沈尹戌在和吳國軍隊打仗時戰死,楚昭王封沈諸梁為葉邑尹,所以沈諸梁被尊稱「葉公」,「公」是君主時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是最高級別,他的子孫以他的封邑為姓,就是葉氏。東漢時期的應劭在《風俗通》中寫到:「楚沈伊戌生諸梁,食采於葉,因氏焉。」
南方少數民族的葉姓
歷史上的葉姓,還有一支出自南方少數民族。宋朝鄧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辨證》中寫到:「後漢日南繳外蠻葉調,賜金印紫綬」。
意思是:東漢日南郡邊界,有一支少數民族建立了葉調國,年年向東漢皇帝進貢,被東漢朝廷賜給黃金鑄造的、系有紫色絲帶的官印。生活在歐亞大陸東南部的東南亞人,由於地理位置與我國接近,姓氏也多受我國的影響。早在戰國末年,生活在我國境內的百越族中的一些人就為躲避災荒而逃到越南,當地也因此出現了漢姓人家。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滅亡之際,中國秦朝將領趙陀建立南越國,越南是他所轄的一部分。後來,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將當地分為珠崖、南海、蒼悟、含浦、交趾、日南、九真等九郡,越南從次劃入中國版圖。漢族的姓氏文化開始對越南發生影響,出現了曲、楊、葉、吳、丁、黎、李等姓氏。因此可以說,越南的許多姓氏就是在越南劃歸為中國版圖期間大量旁旁繁衍的。後來,有些郡建立了割據王朝,日南郡就是其中的一個國家,叫葉調國。東漢漢順帝劉
保永建六年曾遣使到中國建立友好關系。此後葉調國有人來中國定居,就以葉為姓。
王姓改為葉姓
據《姓氏探源與取名藝術》記載,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出現了五代十國動盪局面。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舉兵南下,很多葉姓人跟隨二王在福建轉戰八年,王審知在福建建立「八閩王國」。「八閩王國」滅亡之後,閩國王室為了逃避政敵追殺改名換姓,取落葉歸根之意而姓葉。直到現在,在東南沿海和海外的一些地區,還成立有王葉連誼會,以示王姓和葉姓曾經是一家,源出一祖,他們後人之間有王葉不結親的習俗。

「葉」這個姓氏的起源,或者說「葉氏」的由來是怎麼來的? 葉氏源自河南葉縣 葉姓源出主要有三:一是以邑(國)為氏。春秋談桐時楚國大夫沈諸梁(字子高)受封於葉邑(今河南葉縣南舊城),人們稱葉公子高,子孫遂以邑為姓,稱葉氏,葉公被尊奉為葉氏得姓受氏始祖,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葉,原本音攝(shè),後來演變成樹葉的葉(yè)音。 二是外族改葉姓。東漢時期有一古國,名葉調,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者蘇門答臘島,東漢永建六年(131年)曾經遣使中國,建立友好關系,被賜以「金印紫綬」,其中留居中國者,多以葉為姓。另,南北朝時期,有含啟坦個鮮卑王名葉廷,其後有人以葉為氏。北宋時西夏黨項族中也有葉氏。清代滿州八旗中的納喇氏、葉赫氏、葉赫勒氏,都有改為葉氏的。 三是外姓改葉姓。

葉氏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關於葉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名流輩出葉業繁,綠樹成蔭言根深
出自羋姓沈氏,為帝顓頊的後代。據史書所載,帝顓頊的後裔陸終有一子名季連,賜姓羋。他的後裔鬻熊很有學問,作過文王的老師。後成王便追封其曾孫熊繹於荊山(今湖北西部)一帶建立荊國,定國號為楚。春秋時,楚莊王有一曾孫叫戌,任沈縣尹,有稱沈尹戌。其後代就有人以沈為姓。沈尹戌後來任楚國左司馬,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深得楚人敬重。楚昭王十八年戰死沙場,昭王封他的兒子沈諸梁在葉(今河南葉縣南舊城),稱為葉公。葉公曾平定白公勝的叛亂以復惠王,有功於楚,得封南陽,更獲賜為公,後委其事於子,而退休於葉。其後人便以邑地為姓氏,稱為葉氏。由上可見,沈、葉本為同宗。是為河南葉氏。
據《姓氏考略》所載,在我國古代的所謂南蠻之中,也有以葉為姓的。如春秋時吳國的葉雄是也。
遷徙分布
葉姓始祖沈諸梁,居於春秋時楚國葉地(今河南葉縣南),直至終老。秦代葉淑和,遷至長沙任太守;西漢葉宗,在潁川任太守、驃騎將軍;47世葉尤,漢太尉,起於南陽,分為六族;53世葉望,東漢光祿大夫,靈帝時棄官隱居,後於獻帝時渡江徙至居陽縣(今安徽省當塗縣東北);55世葉琚,因任錢塘(今浙江杭州)令而在當地安家,後成為當地望族。57世分為三支:葉游,徙福建寧府建安縣;葉願,徙河南新安;葉儉,蒼梧太守,徙浙江縉雲。77世葉逵,自縉雲遷湖州(今屬浙江);79世葉剛,徙居江蘇蘇州;82世葉庄,居於汴梁(今河南開封);85世孫葉大經因元兵大舉南下,流寓廣東梅州曾井,為梅州葉氏始祖,其子孫散居廣東、福建的許多地方。福建葉氏主要有兩支:一為仙游古瀨葉氏。一為漳州蓮溪葉氏。自清代康熙末年開始,閩、粵葉氏陸續有移居台灣者,後又有不少人徙居海外。葉調國(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在東漢永建六年(公元131年)曾遣使到中國,建立友好關系。葉調國人有來中國者,也就以葉為姓。他們多分布在東漢時南郡邊界外。
台灣的葉姓人唬,在台灣進家姓中比在大陸要排得靠前,名列第二十位。台灣的葉姓經過兩 三百年的繁衍後,主要以台北、新竹、苗栗、嘉義、台南搶救等地最為人多族盛。他們有兩大支派。一支是仙游古瀨葉氏,另一支是泉州蓮溪葉氏,從源地來看前者來自河南,後者來自河北。但他們最初的發祥地都是河南的葉縣。所以他們是同一先祖,以同一源地的。大陸葉氏遷台在致是在清康熙末年。從最先抵台開基始三百年來,他們在台的活動有如下紀錄:康熙末年有葉姓入墾打貓東堡葉仔內庄;六十年,朱一貴率眾起義,粵藉義民葉運成等人,居於下淡水港。乾隆初年葉五常入墾嘉義西堡永虞厝過溝庄;粵人葉古入墾港東中里在南一帶乾隆末年,有葉埔入墾台北縣汐止鎮東山裡魚寮子等等。
堂號
崇信堂:宋朝時有翰林學士葉夢得,在朝廷南渡的時候,任江東安撫使,領兵分據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為觀文殿學士,調他擔任福建安撫使。他打敗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節度使。

葉姓是怎麼由來的?人口數量多少?分布地區有哪些? 顓頊後人沈諸梁,又稱葉公,葉公即成語「葉公好龍」中的葉公,原名沈諸梁,字子高,系春秋時期楚國左司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眾,楚惠王時期被任命為楚國北邊要邑葉邑的行政長官,因楚縣尹通稱為「公」,故稱「葉公」。葉公在葉邑興修水利,使當地的生存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葉姓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亂,身兼要職而不戀權位,激流勇退並歸隱終老於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葉邑成為葉氏祖地,葉公成為葉氏始祖。
葉姓發源於河南葉縣,全國葉氏人口約660多萬,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浙江、福建、台灣、江蘇、江西、四川、安徽、湖北、廣西、河南和河北等地。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葉姓的來源30字之 葉姓,中國姓氏之一,源自羋姓,顓頊為其遠祖,尊葉公沈諸梁為始祖。望出南陽、下邳,堂號有下邳堂。

百家姓葉氏祖先是誰? 葉姓出自羋姓,先祖是楚國貴族。葉氏的來龍去脈,《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最為清楚:「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風俗通》:『楚瀋尹戌生諸梁,食於葉,因氏焉。』宋朝為著姓。」
除此之外,《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和《姓氏考略》等古籍,對葉氏的來源也有同樣的記載。
從這些書里我們可以知道,葉姓人的祖先,是春秋時期的楚國公族。春秋時期,楚莊王之孫瀋尹戌在與吳國作戰時陣亡,楚莊王封其子瀋諸梁於葉(今河南葉縣南),為公爵,史稱葉公。此後不久,楚國發生了白公勝叛亂,瀋諸梁率眾平定。其子孫後代因此世襲爵位,統治該地無數年。後來由於諸侯紛爭,葉被滅,國人便改姓為葉。
還有一支出自南方少數民族的葉姓。南方有個葉調國,有人來中原定居,就用葉作為自己的姓氏。三國時吳國都尉葉雄,就是葉調國子民的後代。
五代十國時閩滅亡後,閩國的王姓皇室為了躲避政敵的追殺,有一部分人取落葉歸根之意而改姓了葉。直到今天,在東南沿海和海外的一些地方,還成立了王、葉聯宗會,以示兩姓的部分人曾是一家。
葉姓歷史久遠,姓氏的讀音也發生過變化。早期,葉姓的「葉」字被讀作「she」,後來才改讀為樹葉的「葉」字音

關於葉姓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葉氏戶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裡沒有一個姓葉的同學,在生活這中,我們小組的同學很少看見有姓葉的人,所以,我們對葉氏很感興趣,便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了解葉姓的來源。
2.上網瀏覽了解葉氏的人口,歷史名人等。
3.查閱報刊,了解葉氏的分布情況。
4.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葉氏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及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
葉姓的來源
葉氏始祖沈諸梁,居於春秋時楚國葉地
上網
歷史上的葉氏名人
葉淑和葉宗,葉尤,葉望
上網
葉氏的人口數量
人數不多,兩億左右,人數排名200位
上網
分布地區
以福建,台灣,廣東,江蘇,江西,等地人數最多
上網
排名
目前排名第49位
上網
古代是否有葉氏人
據《姓氏考略》所載,在我國的南蠻
四.結論
1.我國的葉姓源遠流長,葉姓始祖沈諸梁,居於春秋時期葉地(今河南葉縣),直到終老。秦代葉淑,遷至長沙任太守,西口人葉宗,在疑川任太守,驃騎將軍;47世葉龍,漢太尉,「起於南陽,分為六族」53葉氏望,東漢光祿大夫,靈帝時棄官隱居,後於獻帝時渡江徒至居陽縣(今安徽,當塗縣東北);55世葉琚55世葉琚,因任錢唐(今浙江杭州)而在安定當家,後成為當地望族,葉。據《姓氏考略》所載,在我國古代的所謂南蠻之稱也有姓葉的人。
2.分布葉姓人口最多的地區有福建.台灣.廣東.江蘇.江西.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方。
3.葉氏的人怪不得在生活中很難看到,原來全球葉只有2億人。

湖北 葉氏 淵源 具體可以參看這個網頁,我覺得不錯: blog.sina/s/blog_58739a6d0100dhf2 葉氏起源 一、探尋根源 我葉姓宗族可以追溯至公元421年間。晉恭帝元熙二年。東晉末年西域西涼國國主李,李公被後人稱為武昭王。他一生共育有十子。分別為潭、歆、讓、、恂、翻、豫、宏、眺、亮、夫人尹氏。李公為人謙和、仁愛。被眾人推選為西涼王。統領一方。人民生活富裕安康。深得民心。後傳位其中一子李歆公。李歆公一生共育有八子。分別為崇勖、治、重耳、弘之、崇明、崇產、崇庸、崇。李歆公即位後的第四年與北涼國(羌族)發生戰爭。兩軍大戰懷城。李歆公戰敗自刎。北涼王蒙遜下令屠城。西涼國李氏家庭受到重創,傷亡慘重。尹太後被俘,北涼王蒙遜被尹太後不懼死亡所折服。留下了尹太後一命。重耳公逃到當時的宋國。後出任宋國太守。若干年後與失散的尹太後聯繫上。重耳公一生育有二子分別為熙公、公。熙公正是唐朝李世民的祖人。公有一子李筠。由於當時戰爭頻繁。尹太後攜五世後人李筠一起過著流亡生活。一次在被敵人追殺的過程中,她們跑入深山密林中,吃的是樹葉,躲在叢林之中。為了讓後代過上安穩的日子,不再飽受流亡之苦。為報葉恩。決定讓後人改姓葉。當時尹太後八十有餘,李筠公不足十歲。 李筠公一生兩姓。他就是我們葉姓第一人。李筠公逃到南陽後,隱姓埋名過上安穩的日子。在南陽生活多年。其子孫遍及浙江、安徽、四川、山東、江西、河南、河北、等地。而我們大冶「七門二十一庄」葉氏就是從南陽轉到江西,遷到湖北江夏、黃岡一帶。是終選擇在湖北大冶安家。 二、葉氏現狀 落戶大冶的葉氏家庭發展到現在近二萬人。共分為七門二十一庄。附表圖。 一門仲和門,分為老屋庄、蘄春庄、新屋庄。 二門牯羊門,分為大屋庄、細屋庄。 三門北門門,分為北門庄。 四門茅山門,分為茅山莊。 五門十里鋪門,分為十里鋪庄、苑家嘴庄、安徽宣洲庄。 六門金橋門,分為金橋庄。 七門葉家壩門,分為蓮花芯庄、上葉庄、下葉庄、中門庄、青松庄、七里界庄、上五房庄、泰國曼谷庄、東方山莊、黃土堖庄。 三、附我族先人家譜圖。 李:李公為西涼國國主,後人稱為武昭王,一生共育有十子,夫人尹氏。 李歆:李歆公繼承王位,一生共育有八子。西涼軍戰敗時自刎。 重耳:重耳公出任定宋國太守,一生育有二子。 熙公:熙公正是唐朝李世民祖人。 公:公是重耳公之子,李歆公之孫,李公之玄孫。 李筠:李筠公是葉氏改姓後的第一人。一生有兩姓。 四、葉氏修譜歷史 根據葉氏宗譜修譜記載。至今共修譜八次。 第一次修譜記載為宋淳四年,大約是1244年。我族保存有其相關資料。 第二次修譜為明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 第三次修譜為清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 第四次修譜為清咸豐元年,即1851年。 第五次修譜為清光緒癸末年,即1883年。 第六次修譜為民國十三年,即1925年。 第七次修譜為共和國一九 *** ,即1989年。 第八次修譜即本次修譜。 五,本次修譜,本著尊重歷史,追溯根源。我族族譜的資料齊全,內容詳實,保存有1244年宋朝至今的有關資料。歡迎各大氏族本著資源共享,互相查閱相關族譜資料。建立最真實的、最完全的家譜體系。本次修譜要建立最全面、最真實的紙質記載、光碟記載、數碼相機記載以及電腦網路記載。......>>

4. 葉姓在全國的分布情況如何

2013年,葉姓經歷了數千年的繁衍,此時已是足跡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灣、廣東、江蘇、江西等地人數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則依然以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最多,葉姓華人,已經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葉姓,中國姓氏之一,源自羋姓,顓頊為其遠祖,尊葉公沈諸梁為始祖。望出南陽、下邳,堂號有下邳堂、梅州堂、遼東堂、南陽堂等。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浙江、福建、台灣、海南、江蘇、江西、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廣西、河南和河北等地。

在宋人編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7位。2010年11月,根據第六次中國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數據,葉姓人口總數全國排名第49位。截至2016年07月,葉姓人口全國排名42位。

據第三屆世界葉氏聯誼會(2009.5.15——18日,在河南葉縣召開)資料:由公安部提供全國葉氏大陸總人口為(2008年):6051651人,台灣人口為:270378人,港澳及海外約70萬人。當今全球葉姓約700萬人。

葉姓族人中不乏宰相、畫家、文學家之名流。主要名人有葉適、葉劍英、葉挺、葉聖陶等。

姓氏源流

①出自羋姓,以封邑為氏

史載,上古時代,帝顓頊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女為妻

,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鬻能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後來周成王姬誦封鬻熊的曾孫熊繹在荊州山(今湖北荊州),立國為荊,定都丹陽(今湖北秭歸),後遷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國號為楚。春秋時期,楚莊王羋旅(熊侶)的曾孫尹戌,在楚平王熊棄疾執政時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縣令尹(今安徽臨泉),又稱沈尹戌,後出任楚國左司馬。

楚昭王羋軫(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軍與吳國軍隊作戰時英勇戰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兒子沈諸梁於葉邑(今河南葉縣舊城)[2-3] ,史稱葉公。葉公曾大力平定白雲勝叛亂以助楚惠王復位,為楚國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陽(今河南南陽、湖北襄樊一帶),賜爵為公,世人尊為葉公。葉公之後,以封邑為氏。據《風俗通義》及《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資料所載,在葉地治水開田,頗具治績。因平定白公之亂,故稱葉公。其後裔以邑為氏,葉邑成為葉氏祖地,葉公成為葉氏始祖。

②出自許姓

漈頭《葉氏族譜》:唐宣宗大中乙亥九年秋(855年),許延一、許延二兄弟攜家人、童僕七十餘口,由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新安村白馬渡向福建遷徙,次年四月落腳於福建政和東湖。政和漈頭遂成為許裔葉氏祖地,其後裔多分布於政和鄰近地區。[

③出自中國古姓

中國古姓中有「葉陽氏」、「葉大夫氏」,按照兩字姓、三字姓轉為單字姓的規律,葉陽氏、葉大夫氏後來也改為葉氏。

⑤出自其他少數民族

● 出自漢朝時期古葉調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葉調古國故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者蘇門答臘島,東漢永建六年曾經遣使中國,建立友好關系,葉調國來中國的移民多以葉為姓,傳名竹帛。

●據《姓氏考略》所載,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內)蠻有以葉叢笑斗為姓者。如東漢末年時董卓部下都尉葉雄(即華雄)即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後裔。

●滿族納喇氏、葉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灣土著、彝、蒙、土家、錫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葉姓。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蒙古族葉古祿特氏,亦稱葉魯特氏、亦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egulut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尹氏。

蒙古族葉赫氏,源出河名,後蒙古達酋長星根達爾漢滅扈倫納喇部,兼並其民眾,遷徙其於葉赫河岸成為葉赫部,以部為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eheHala,漢義「盔頂」。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

蒙古族葉克忠氏,屬於蒙古新巴爾虎姓氏,世居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後有滿族引滲磨為姓氏者,滿語為Yekejong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

蒙古族葉氏的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

●源於滿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通志·烈女傳》、《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滿族的社會組織》等記載:

滿族費仰古氏,亦稱佛尼音布氏,滿語為Feiyangu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漢姓即為葉氏。

滿族赫葉哷氏,亦稱何雅禮升畝氏,荷葉爾氏,滿語為HeyereHala,世居沈陽。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葉氏、赫氏、賀氏、何氏等。

滿族尼赫理氏,亦稱尼柯特氏,滿語為NiheriHala,世居烏蘇里(今烏蘇里江流域)等地,人口非常少。所冠漢姓即為葉氏。

滿族顏扎氏,亦稱燕札氏、顏查氏、閻拉扎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氏,滿語為YanjaHala,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顏盞」,以姓為氏,世居雅蘭西楞(今俄羅斯濱海地區蘇城東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顏(民姓)氏、閻(官姓)氏、張氏等。後來的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妃子顏扎氏,是顏扎·布顏之女,生有皇子愛新覺羅·葉布舒,其庶之支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字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葉氏,世代相傳至今。

滿族葉穆氏,滿語為YemuHala,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業速布部,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赫爾蘇城(今吉林伊通西北六十五公里處)、尼馬察(今黑龍江省穆棱縣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葉氏、穆氏。

滿族葉赫勒氏,亦稱葉何里氏,滿語為YeheleHala,漢義「磁」,世居呀哈(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等地。後多冠漢姓為葉氏、慈氏等。

滿族葉庫哩氏,滿語為YekuriHala,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所冠漢姓即為葉氏。

滿族葉墨勒氏,滿語為Yemole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葉氏。

滿族葉氏的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

●源於赫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赫哲族祿葉哷氏,亦稱努葉勒氏、陸如火氏,依蘭三姓之一,以部為姓,世居黑龍江沿岸、三姓(今黑龍江依蘭)、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松花江流域、奇納林赫哲部(今黑龍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RuyereHala。

清朝中葉以後,赫哲族、滿族祿葉哷氏多冠漢姓為葉氏、陸氏、蘆氏等,葉氏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

●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彝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民族名稱為彝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獻《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調查》中顯示,雲南巍山彝族的八萬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個姓氏,其中就有葉氏,據傳是葉丹氏的族支,取漢姓為氏,世代相傳至今。

葉丹氏世為四川涼山彝族沽基家族的頭人,歷史悠久,但總人口不是很多。葉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有近代革命史中記載的小葉丹,他與劉伯承元帥歃血為盟之事,被彝族同胞傳為佳話。

●源於德昂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德昂族葉氏,源出德昂族海氏部落。德昂族同胞普遍通傣語、漢語、景頗語,沒有本民族文字,許多人均能用漢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國西南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源於古代的濮人,與哀牢有密切的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一度統稱為崩龍族,198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稱為德昂族。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德昂族人多改採用漢姓,據文獻《德昂族社會歷史調查》一書中稱,雲南省潞西縣三台山德昂族民族鄉邦外村,有海氏改漢姓為葉氏者。

● 源於百越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中有南郡蠻,世居南郡(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實際上是古代西南蠻夷族,源出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百越民族,其中多有取漢姓為葉氏者,世代稱葉氏,正確讀音作yè(ㄧㄝˋ)。三國時期孫吳國著名將領葉雄,即是南郡蠻的後裔。

●中國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葉氏族人分布。

遷徙分布

遷徙

● 秦國時期。葉公去世後,經歷戰國時代,秦國滅楚之際,其後裔為避免滅族之禍,其中一支或者數支改沈為葉,尊沈諸梁為始祖,輾轉遷居於河北河間、陝西雍州、江蘇下邳。據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南陽堂《葉氏族譜》記載,自葉公起,葉氏族人多代出河南。

● 東漢時期。葉氏族人的南遷始自東漢末年,始遷祖葉望,字世賢,雁門太守,漢末時為光祿大夫,靈帝時棄官歸隱,人稱「樓舟先生」。。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的南陽堂《葉氏族譜》、安徽歙縣《新州葉氏家乘》、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均視葉望為葉氏南遷之始祖。

葉望之後裔不斷向外發展,分別遷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及《玉岩葉氏宗譜》中都說葉望四世傳至琚,仕錢塘令(今浙江杭州),愛民如子,號之曰「葉父」,後安家錢塘,成為當地望族。琚次子葉儉,字亞父,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為括蒼太守,授折沖將軍,宦居括蒼(今浙江麗水)。葉儉之後世居松陽卯山之右。

● 晉朝時期。晉永嘉之亂期間,皇室內訌,由爭權演變為八王之亂,戰火遍及中原。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劉淵乘機起兵反晉,其族弟劉曜攻入洛陽,西晉滅亡。晉室遺族倉皇南逃,最後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政權,史稱東晉。在永嘉之亂中,中原士族紛紛南奔,並有大量百姓逃難過江,先後有近百萬人之多,在這次南遷浪潮中,中原葉氏族人當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西晉末年,由於各少數民族問鼎中原,流徙到陝西、河北的葉姓後裔一部分向南遷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時形成了以「南陽葉氏」為代表的望族。

● 唐宋時期。唐宋是葉姓遷徙最頻繁時期,有避唐末之亂的,有在宋朝為官隨宋室南渡的,其中從河南葉縣遷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對葉姓以後的流徙有很大的影響。宋末遷往福建的葉昂、葉洙、葉霆成為安柄、佛嶺、蓮溪葉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葉姓,此時也大量遷居浙江括州、寧波一帶。唐宋時期,也是葉姓名人輩出的時期,葉姓成為江南的著姓。

葉氏族人的大舉南遷在唐朝有兩次,第一次在唐朝初期。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間,蠻獠嘯亂,朝廷派以陳政為朝議大夫、嶺南行軍總參,率府兵三千六百名,戰將一百二十三名入閩征討,其中眾多葉氏士卒,戰後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史稱「五十八姓入閩」。第二次在唐朝末期。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光州固始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舉兵南下,中州地區的葉氏兵眾跟隨二王南下,在福建轉戰八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閩王國」,葉氏將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開族。

宋朝末期是中原葉氏南遷的又一高潮。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戰禍遍及幾乎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造成慘重破壞:「幾千里無復雞犬,井皆積屍,莫可飲」,「菽粟梨棗,亦無人采刈」;「民多流亡,土多曠閑,遺黎惴惴,何求不獲」。靖康二年春,北宋滅亡。五月,康王趙構建立南宋政權,後定都臨安。靖康之難後,直至南宋滅亡,宋金對峙,戰亂不斷,大批北方人民為避戰亂,被迫不斷向南遷徙,持續近一個半世紀,其中不乏中原葉氏族人。

根據《葉氏族譜》記載,唐宋南遷的葉氏族人中,主要來自河南,來自河南的葉氏分別遷居到了福建、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瀨葉氏族譜》中說:「始祖葉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亂,舉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葉炎會者,隨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瀨。」《佛嶺葉氏譜序》中稱:「吾稽葉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囪始縣。」《思實公重修族譜序》中也說:「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譜序》中謂:「吾宗自光州入閩。」

江蘇吳縣《紀革葉氏支譜》中稱:始遷祖葉壽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遷東洞庭紀革。

浙江淳安、遂安、開化《葉氏宗譜》中記載:一世祖為葉翥,先世為河南人,因官遷居歙之黃墩。歷五世曰豪,不滿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鳳,後名葉村。

四川成都蓉城《葉氏宗族全譜》中記載: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經者,南宋末官閩,時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鄉縣。

● 明清時期。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明清時期沿海一帶的有志之士,紛紛到海外發展。明朝過海去台灣的人為數不少,到清代去台灣的開創基業的更多。可以說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的葉姓客家人,沒有那個分支不出海發展,居港、澳、台各地的葉氏都是其後裔。葉姓在台灣人口有20餘萬,在各大姓中排名第20位。特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最多,美、加、澳、日等國也出現了葉姓的賢達與精英。旅居馬來西亞的葉亞來,其後裔在馬來群島成為大族。

分布

● 廣西昭平葉氏。

葉夢蕃,字郁,生於北宋年間,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宋徽宗、欽宗年間登科探花,曾任山西學政,三年政滿,業績顯赫,後定居南雄保昌縣,為南雄始祖。清乾隆五十三年,葉夢蕃之22世孫振開、振倫和振玉三胞兄偕子侄9人,自廣東揭陽(今揭西)河婆約湖田上壩塘肚寨首遷樟木林。

● 浙江葉氏。

餘姚的葉氏就是南宋大臣葉夢得的後裔由湖州遷入的。但其中有一支是北宋大臣葉祖洽的後裔,是由福建遷入浙江奉化,再入餘姚的。松江葉氏是在元朝由杭州遷入的。淳安葉氏為南宋大臣葉義問的後裔,由壽昌遷入。 金華葉氏是在明初由松陽遷入的。 東陽象山葉氏是從松陽遷入的。 東陽龍溪葉氏是淳安縣遷入的。 浦江葉氏是在明朝從金華遷入的。 鎮海葉氏是在明朝由慈溪遷入的。龍游葉氏,始祖葉玖,南宋時自新安遷龍游八石,清順治間(公元1644~1661年)始遷祖善貴再遷邑之鏸北湖都山裡。

浙江的葉氏也有向省外發展的,如烏裎的葉氏就遷徙到了無錫、安徽、江蘇等地。

● 廣東葉氏。廣東葉氏遵葉大經為始祖。自從葉大經定居梅州之後,不斷地向本省境內的其他地區以及周圍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遷徙。 部分葉氏在唐朝時期逃避戰爭遷居到湛江廉江一帶,湛江廉江東涌村為最大的葉氏村莊。廣東葉氏另外一支來自福建,為宋朝宰相葉頤後裔。台山葉氏稱葉頤居南海大圃而不歸閩,遂為廣東葉氏之始祖。廣州市永漢北路(今廣州北京北路)曾有「清介書院」,就是葉頤後人為紀念葉頤而修建的。其後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會、花縣、鶴山、番禺、惠陽、東莞、龍崗、陸豐、海豐等地。

● 安徽葉氏。安徽歙縣《新州葉氏家乘》:葉望五世孫碩,遷新安歙縣。休寧陪郭《葉氏世譜》稱其始遷祖葉尚或,南唐時自湖州苕溪遷休寧陪郭。太平(今安徽當塗)、歙縣葉氏為葉夢得後裔。 桐城葉氏是自婺源(今江西婺源)輾轉遷入的。 黟縣葉氏遷自祁門(今屬安徽)。

● 江蘇葉氏。江蘇無錫葉氏為葉清臣後裔,自浙江遷入。揚州、鎮江葉氏為葉夢得後裔,是由安徽徽州遷揚州,再遷鎮江的。

武進、江陰葉氏為葉頤後裔,自福建遷入。宜春葉氏是從江西萍鄉遷入的。泰州葉氏由蘇州遷入,居於泰興老葉,後又遷出一支至興化市張郭鎮。宿遷葉姓是江蘇蘇州遷入。

● 上海葉氏。青浦葉氏是由江蘇吳江遷來的。

● 湖南葉氏。葉大經之後,有遷至湖南的長沙、寧化、善化、益陽等地的。瀏陽葉氏有的是從江西遷入的。平江葉氏是自蒲圻(今湖北嘉魚)遷入的。寧鄉、湘潭、瀏陽葉氏多是由長沙遷入的。

● 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凌雲葉氏。凌雲葉氏發源地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眉山鄉高田村。自葉迅遷居南安繁衍至今,後裔輻射海內外有十幾個國家,據統計至今已發展約五十多萬人。

● 台灣葉氏。明末清初之際渡海入台的葉氏族人,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已在台灣發展成為龐大的家族。據台灣文獻委員會的調查統計,葉氏為台灣的二十大姓之一,約有30餘萬人。1953-1954年間,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五市,陽明山一特別區,及台北、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東、花蓮、澎湖十一縣所作的調查表明,除桃園、雲林、台東、高雄四縣外,全省828804戶居民中,有葉氏19013戶。占戶數的1.32%,居全省737個姓氏的第二十位。

● 海外葉氏。據《高麗史》、《高麗史節要》等史書記載,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有葉德寵等人前往高麗從事貿易活動,並有葉氏族人在高麗定居下來,如葉盛,生卒年不詳,通曉音律,後定居高麗,將宋音樂傳至高麗。葉氏族人大批移居海外是在明清之際。如福建南安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社壇葉氏族譜》中就載有族人一百三十八名前往東南亞的吉隆坡、檳榔嶼、呂宋等地謀生;福建德化縣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國寶葉氏族譜》中記載有四十六人移居東南亞;福建晉江民國年間《東石世美葉氏家譜》中記有十六人前往東南亞。

葉氏族人僑居海外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亞、印尼、泰國、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地都有葉氏族人定居。到目前為止,除大陸、台灣以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葉氏族人的足跡。

2013年,葉姓經歷了數千年的繁衍,此時已是足跡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灣、廣東、江蘇、江西等地人數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則依然以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最多,葉姓華人,已經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5. 葉姓遷徙

葉姓遷徙史

元代以前

得姓之後的葉姓人,最初發展很緩慢,見於史籍的葉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勵沒橋梁禾《中國人名大辭典》中收錄的葉姓名人僅有葉子韶一人;《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收錄的唐代以前名人也只有葉萬椿、三國吳人葉雄、晉人葉譚、葉子韶4人,而葉萬椿還是為淮南王劉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號」,並非一定姓葉;葉雄是葉調國葉氏後裔。因此,關於葉氏的遷徙情況只能從現存的一些枯運譜牒資料中窺知端倪。據清光緒六年(1880年)南陽堂《葉氏族譜》記載,自葉公起,葉姓族人多代出河南。葉姓始祖沈諸梁,居於春秋時楚國葉地(今河南省葉縣南),直至終老。葉公生有二子:長子名重,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為楚大夫;次子名才,襲父爵,字羋騮凸,號璧英,一子名盼,後為司馬。其十一世葉淑和為秦代長沙(今屬湖南)太守;二十世葉崇,為西漢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葉頒,為長沙(今屬湖南)太守;四十七世葉尤,字茂永,東漢時為太尉,居南陽(今屬河南),分為六族。

葉姓族人的南遷始自東漢末年,始遷祖葉望。清光緒六年(1880年)的南陽堂《葉氏族譜》、安徽歙縣《新州葉氏家乘》、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均視葉望為葉氏南遷之始祖。

葉望,字世賢,雁門太守,漢末時為光祿大夫,靈帝時棄官歸隱,人稱「樓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僑居丹陽之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為葉氏南遷之始祖。

葉望之後裔不斷向外發展,分別遷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及《玉岩葉氏宗譜》都說葉望四世傳至琚,仕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令,愛民如子,號之曰「葉父」,在當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安家錢塘,並成為當地望族。琚次子儉,字亞父,晉太康二年(281年)為括蒼太守,授折沖將軍,宦居括蒼(今浙江省麗水)。儉之後世居松陽卯山之右。安徽歙縣《新州葉氏家乘》說:葉望五世孫碩,遷新安歙縣。

另據晉永嘉之亂帶來的大批移民潮推測,期間葉氏族人南遷的當不在少數。晉永嘉年間,皇室內訌,由爭權演變為八王之亂,戰火遍及中原。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劉淵乘機起兵反晉,其族弟劉曜攻入洛陽,西晉滅亡。晉室遺族倉皇南逃,最後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權,史稱東晉。在永嘉之亂中,中原士族紛紛南奔,並有大量百姓逃難過江,先後有近百萬人之多,在這次南遷浪潮中,中原葉姓族人消昌當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唐宋時期

葉姓族人的大舉南遷在唐代有兩次,第一次在唐初。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間,蠻獠(liao)嘯亂,朝廷派以陳政為朝議大夫、嶺南行軍總參,率府兵 3600名,戰將123名入閩征討(史稱58姓入閩)。其中眾多葉姓士卒,戰後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

第二次在唐末。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光州固始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舉兵南下,中州地區的葉姓兵眾跟隨二王南下,在福建轉戰8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閩王國」,葉氏將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開族。當時以北方為主要聚居地的葉姓當不在少數,由於資料匱乏,其具體遷徙情況已無法得知。

宋末是中原葉姓南遷的又一 ***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戰禍遍及幾乎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造成慘重破壞:「幾千里無復雞犬,井皆積屍,莫可飲」,「菽粟梨棗,亦無人采刈」;

「民多流亡,土多曠閑,遺黎惴惴,何求不獲」。靖康二年春,北宋滅亡。五月,康王趙構建立南宋政權,後定都臨安。靖康之難後,直至南宋滅亡,宋金對峙,戰亂不斷,大批北方人民為避戰亂,被迫不斷向南遷徙,持續近一個半世紀,其中不乏中原葉姓族人。

由於年代久遠,記載葉姓族人在上述幾次大的移民過程中的遷徙情況並不是很多,一些葉姓族譜的記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一時期葉姓遷徙到了江蘇、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如安徽《休寧陪郭葉氏世譜》稱其始遷祖葉尚或,南唐時自湖州苕溪遷休寧陪郭。《葉氏族譜》記載,後唐清泰年間(934—936年)葉一琅任朝奉大夫,隨官遷至江西贛州府信奉縣。葉一琅之孫延慶再遷至福建興化府仙游縣。根據族譜記載,唐宋南遷的葉姓族人中,主要來自河南,來自河南的葉氏分別遷居到了福建、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瀨葉氏族譜》說:「始祖葉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亂,舉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葉炎會者,隨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瀨。」《佛嶺葉氏譜序》稱:「吾稽葉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囪始縣。」《思實公重修族譜序》也說:「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譜序》謂:「吾宗自光州入閩。」

江蘇吳縣《紀革葉氏支譜》稱:始遷祖葉壽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遷東洞庭紀革。

浙江淳安、遂安、開化《葉氏宗譜》記載:一世祖為葉翥,先世為河南人,因官遷居歙之黃墩。歷五世曰豪,不滿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鳳,後名葉村。

四川成都《蓉城葉氏宗族全譜》記載: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經者,南宋末官閩,時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鄉縣。

所有這些都說明,葉姓祖根在河南。因此,直到今天,福建省葉氏各宗各系,追述其宗,十有八九稱其祖上原籍為河南光州、中州。

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繁衍,到宋朝葉姓已成為大姓望族。《通志·氏族略》說「葉氏,宋朝為著姓」,《宋史》中立傳的葉姓人物有12人,而《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的:宋代葉姓人物有47人。從這些名人的籍貫:看,《宋史》中立傳的名人全部為江南人,其中浙江籍8人,福建籍3人,江蘇籍1人。《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的47宋代葉姓人物中,除兩名籍貫不詳,1名為河南人外,其餘44人全是江南人,其中浙江籍20人,福建籍19人,僅兩省就佔八成以上,其餘為安徽、江蘇、江西等省人,由此可見此時的葉姓已鼎盛於江南了。

明清以來

明清時期葉姓已遍布全國各地,成為我國的大姓之一。見於史載的各類葉姓名人較以往大大增加。《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有明清葉姓人物117人,從這些名人的居住區域分布來看,明清時期葉姓族人已經繁衍到了大江南北,但仍以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為多。《中國人名大辭典》中收錄的明清葉姓117位名人中,在有明確籍貫的100人中,浙江45人、江蘇19人、上海 16人、安徽7人、廣東6人、福建6人、湖北6人、江西3人、河南、山東各1人,這說明此時葉姓發展的中心仍然在今浙江、廣東、福建、江蘇、上海、安徽等東部沿海一帶。

浙江葉氏

明清時期浙江葉姓的遷徙大都是在本省境內進行。如:餘姚的葉姓就是南宋大臣葉夢得的後裔由湖州遷入的。《餘姚梅川葉氏宗譜》說:葉夢得孫葉簣 (ku?),理宗端平間(1234—1236)自湖州遷餘姚熨斗山。《葉氏再續譜》稱:葉簣孫葉

文達,元代又從熨斗山遷邑之梅川三山,為海川始遷祖。葉(竹貴)孫葉文遠,遷邑之東門,步得十五世孫葉伯興又遷邑之通德鄉西旺隸,是為遷西旺始祖。《葉氏續修宗譜》夢得十六世孫葉永初,由餘姚葉家埭遷邑之奉山,永初孫葉淵鎧,由葉家埭再遷邵家渡。

松江葉氏是在元朝由杭州遷入的,松工《葉氏家譜》稱:始遷祖葉廷玉,元自杭州豐樂橋遷松江,先築室鍾賈山陽,後又遷居籽城西門內豐樂橋。

淳安葉姓為南宋大臣葉義問的後裔,由壽昌遷入。《南陽葉氏宗譜》稱:南宋大臣葉義問玄孫葉椿,始自壽昌遷淳安梓桐;十三世傳至葉繼善,元明之際因商自梓桐崇疚再遷遂邑七侏溪西桃源,為遷遂一世祖。

金華葉姓是在明初由松陽遷入的。《雙溪葉氏宗譜》稱:始遷祖葉顯,明初攜子葉彥由松陽遷婺州金華縣西之菱塘。以業鹺(鹽的別名)為生,家益饒裕,至曾孫葉仕瑛,復由菱塘徙附廓雙溪。

東陽象山葉氏是從松陽遷入的。《象山葉氏重修宗譜》稱:始祖葉質,先世括蒼松陽人,南宋時自松陽芝田都鋪遷來東陽茜疇里。傳九世至葉雅,元末再遷本邑象山大塢,是為始遷祖。

東陽龍溪葉姓是淳安縣遷入的。《龍溪葉氏重修宗譜》記載:始祖葉恩,北宋初自睦州清溪遷義烏永寧鄉。五世孫葉桐,再遷廣口葉堂。十一世葉由幸,南宋後期復遷十三都演溪。十九世葉良玉,明中葉又自演溪遷東陽斯孝鄉鶴岩龍溪玉印塘,是為本始遷之祖。

浦江葉氏是在明朝從金華遷入的。《浦陽葉氏宗譜》稱:先祖葉辭,由臨海遷金華永康柳山;越五世有葉必秀、葉必香、葉必和三兄弟,於明萬曆間(1573—1619年)自永康再遷浦陽人峰山下,是為始遷祖。

鎮海葉氏是在明朝由慈溪遷入的。《鎮海東管鄉沈郎橋葉氏宗譜》稱:始遷祖葉茂春、葉茂二,約於明季由慈溪石步遷來鎮海東管鄉沈郎橋。

龍游葉姓《西山葉氏宗譜》:始祖葉玖,南宋時自新安遷龍游八石,清順治間(1644—1661年)始遷祖善貴再遷邑之鏸北湖都山裡。

但也有少數葉姓是從外省遷來的,如餘姚葉姓就有一支是北宋大臣葉祖洽的後裔,是由福建遷入浙江奉化,再入餘姚的。葉祖洽,字敦禮,邵武(今屬福建)人。熙寧進士。歷任職方、兵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左司郎中、起居郎、中書舍人、給事中等職。

《餘姚孝義虹橋葉氏宗譜》稱:葉祖洽之子葉廣,因官遷浙江明州奉化縣剡源鄉。葉廣曾孫葉爽之,入贅餘姚孝義鄉虹橋周氏,遂家虹橋。爽之玄孫葉純,元末明初人,生四子,長幼無考,次子守義支分西宅。三子守禮亦生四子,長子曰禮一,其後居邑之東門;次子祥一,居田屋;三子齊山,居西虹橋;四子曰亨四,居東虹橋。

浙江的葉姓也有向省外發展的,如烏裎的葉姓就遷徙到了無錫、安徽、江蘇等地,《圻里葉氏宗譜》說,葉清臣,生二子,長子葉均徙蘇州,次子葉坦遷常州廣化門下塘。鎮江《潤東嚴庄葉氏重修族譜》稱夢得十數傳至葉子良,明季由徽州遷揚州。子良子檳,復由揚州、1再遷潤州城東之西嚴庄。

福建葉氏

唐宋時期遷徙到福建的葉姓族人,不斷向周圍遷徙繁衍,仙游古瀨葉姓徙居南安、德化境內,《社壇葉氏族譜》稱: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即南唐中興元年自仙游古瀨徙居南安高田,傳至葉碧崖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定居南安詩山社壇。《國寶葉氏族譜》記載:宋末景炎二年(1277年),仙游葉氏誓不降元,挈眷遁跡德邑,結廬國寶,迨明朝建立,葉氏子孫始設籍德化。同安葉姓繼續向外遷徙,元末遷到了晉江。《東石世美葉氏家譜》說:開基始祖葉以寅於元至順元年(1330年)從同安縣分居東石西尾。

廣東葉氏

廣東葉氏遵葉大經為始祖。《梅州葉氏源流世系說》記載,葉大經為葉諸梁八十五世孫,字伯常,號封川,汴梁(今河南省開封)人,宋寶慶二年(1226年)進士,歷官20餘載,咸淳間升閩制置使。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大舉南下,戰亂不已,辭去了官職,在梅州曾井(今梅城西區)住了下來,遂為梅州葉氏一世祖。

自從葉大經定居梅州之後,梅州葉氏便迅速地發展開來,成為當地大族,子孫繁盛,不斷地向本省境內的其他地區以及周圍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遷徙。《梅州葉氏源流世系說》稱閩粵交界的清流、龍川、博羅、河源、長樂、歸善,興寧、龍川、平海、平遠、鎮平、永安等地,以及江西的瑞金、雩都、會昌、興國,湖北、四川、浙江、湖廣等處的葉氏子孫,皆「其一脈貫通之所發也」。

廣東葉氏另外一支來自福建,為宋朝宰相葉頤後裔。台山葉氏稱葉頤居南海大圃而不歸閩,遂為廣東葉姓之始祖。廣州市永漢北路(即今之北京北路)曾有「清介書院」,就是葉頤後人為紀念葉頤而修建的。其後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會、花縣、鶴山、番禺、惠陽、東莞、龍崗等地。

江蘇葉氏

江蘇無錫葉氏為葉清臣後裔,自浙江遷入。無錫《圻里葉氏宗譜》稱:始祖葉參,世居烏程,仕宋為兵部郎中。子葉清臣,生二子,長子葉均徙蘇州,次子葉坦遷常州廣化門下塘。葉坦越五傳而至葉盛,葉盛長子葉朝極居雲澤之濱,次子葉朝楹之子葉旭彩退隱陽湖虞橋。葉旭彩子葉志仁號春山,由虞橋再徙邑之新塘鄉庄巷裡。葉志仁三子:長子葉道,徙宜興;仲子葉通,仍居新塘;季子葉達,徙無錫梁溪。葉通亦三子:長子葉德成,號謙山,其子葉芬徙黃公山;次子葉德英,號仁山,其子葉蓁遷丁堰鎮;三子葉德華,號學山,孫葉雲。七世孫葉敷春,明代由新塘先後遷無錫青城鄉圻里。

揚州、鎮江葉氏為葉夢得後裔,是由安徽徽州遷揚州,再遷鎮江的。鎮江《潤東嚴庄葉氏重修族譜》稱其始祖為葉夢得。十數傳至葉子良,明季由徽州遷揚州。葉子良子葉檳,又由揚州遷至潤州城東之西嚴庄。

武進、江陰葉氏為葉頤後裔,自福建遷入。《江陰東葉家橋葉氏宗譜》說,明初,有名葉禮者,宋高宗相頤9世孫,先居武進北孝西鄉夏墅,鏇又遷安東鄉輝龍地村。其五世葉祥,自輝龍村再遷江陰東葉家橋。

宜春葉氏是從江西萍鄉遷入的。萍鄉《葉氏族譜》說,一世祖葉輝儒,明末避亂挈眷來萍鄉。生三子,……季子葉綱芳,雍正間(1723—1735年)遷宜春縣北冷水江婆塘。

上海葉氏

青浦葉氏是由江蘇吳江遷來的。《(青浦)葉氏家譜》說,始遷祖佚名,字華南,或雲為宋石林先生葉夢得二十二世孫,明崇禎時(1628—1644年)自吳江縣遷至青浦縣蒸里芟稼村。

湖南葉氏

葉大經之後,有遷至湖南的長沙、寧化、善化、益陽等地的。有一支湖南葉氏,據《葉氏四修族譜》是南宋人大經開派,大經晚年居廣東梅州程鄉縣,八傳到葉德茂、葉德成、葉文保、葉德真,分別為四大派。葉德茂子葉仲華、葉仲彰,葉德成子葉仲顯、葉仲盛,葉文保子葉仲仁、葉仲義、葉仲禮,葉德真子葉仲勝、葉仲騰、葉仲明,共成10大房。10房後裔或居長沙、或居寧鄉、或居善化、或居益陽。

瀏陽葉氏有的是從江西遷入的。萍鄉《葉氏族譜》說,其一世祖葉輝儒,明末避亂挈眷來萍鄉。生三子,長子葉繼芳於清康熙間 (1662—1722)徙瀏陽東鄉君家灣……

平江葉氏是自蒲圻(今湖北嘉魚)遷入的。《平江玉山族譜》說:始遷祖葉永壽,明洪武二十五年由蒲圻遷平江燕額嶺下。

寧鄉、湘潭、瀏陽葉氏多是由長沙遷入的。《楚南葉氏族譜》稱其一世祖葉淋泗,宋元之際人,世居長沙,傳至七世,有孫四人:葉斌、葉賦、葉緗、葉(糹圭)(gua)。葉斌後無考,餘三人分別開派寧鄉、湘潭和瀏陽。

安徽葉氏

太平(治所在今當塗縣)、歙縣葉氏為葉夢得後裔。太平《葉氏宗譜》說,始遷祖行名葉儉十,葉夢得五世孫,元末避兵亂自歙縣藍田遷太邑麻溪,後代轉徙中潭、湘津。

桐城葉氏是自婺源(今屬江西)輾轉遷入的,《南陽葉氏宗譜》稱其始祖葉林秀,唐末五代人,世居婺源,傳至二十一世葉貴,經商於金陵,明初移居桐城西山余家沖。

黟縣葉氏遷自祁門(今屬安徽),《黟縣南屏葉氏族譜》稱其始遷祖為葉伯禧,元末自祁門縣石馬山遷黟縣南屏山五都村。

江西葉氏

據《玉山葉氏合修房譜》說:始祖葉干源,宋代人,世居江西南豐縣花心巷。15世孫葉文海始由花心巷遷本邑八都下源里,25世孫葉正未,清初由下源再遷玉山縣徐村;稍後,干源後裔嘉禾支 26世孫葉毓標,亦移家玉山,世居東源。

萍鄉葉氏是從湖南醴陵遷入的,《萍鄉南門葉氏族譜》說,始遷祖葉萱義,南宋時自醴陵仙石上庫遷萍鄉南門。另有一支萍鄉葉氏是明末從外地避亂遷入的。萍鄉《葉氏族譜》說,一世祖葉輝儒,明末避亂挈眷來萍鄉。

四川葉氏

清初四川人煙稀少,為此康雍時期特別頒布招墾條例,實行種種優惠政策,從而吸引了兩湖及閩粵等大批農民入川開墾。「遷居者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往往都是整個家庭,或者與至親密戚結伴而行。葉姓族人在此時也有遷居四川的,民國《葉氏宗譜全譜》說,廣東葉榮山攜妻並7子2媳1女共12人於康熙六十年 (1721年)年遷居四川。民國《葉氏族譜一梅州宗譜》載龍川縣葉氏25世至29世有 29個分支葉氏入川。廣東遷居四川的葉氏中還有葉大經後裔,遷到了成都。《蓉城葉氏宗族全譜》說,是族先世汴梁人,有葉大經者,南宋末官閩,時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鄉縣。自葉大經後又傳27世叫葉必琅的,清康熙間由粵入蜀,落業成都仁里鄉。湖北蒲圻葉氏遷到了蓬溪縣,《蓬溪西鄉葉氏續修宗譜》載:始遷祖葉增璧,先世湖北蒲圻縣人,清乾隆間,由蒲圻入蜀,卜居蓬溪縣河西李家溝。

海南葉氏

葉姓入瓊始祖葉懋,原籍廣東南海,明嘉靖間任文昌訓導,後落籍文昌。

台灣葉姓

葉姓族人最早何時移居台灣,已無從確知,據現有資料顯示,台灣見於史載的葉姓是在清康熙年間(1622—1722年。據《台灣通志稿·人物篇》記載,康熙三十五年(1692年),台灣黃教作亂,福建海澄人葉恆章被害,其子子文來台護柩歸葬,鏇即入台居郡(今台南市)。自此以後不斷有葉姓族人來台定居。《台灣府志》、《鳳山縣志》記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廣東人葉運城平定朱亂有功,居下淡水。《大日本地名辭典台灣篇》載,康熙六十一年,葉某打貓東堡葉仔內庄;乾隆初年(1736年),葉五常,入墾嘉義西堡永虞厝、過溝庄;乾隆初年,廣東人葉古入墾港東中里涵仔口庄、南埔一帶;道光元年(1821年),葉某與邱姓人一道入墾沙連堡內茅埔庄;道光八年,廣東人葉雲,入墾東勢角中科庄(今台中縣東勢鎮)。《台北縣志稿開辟志》載,乾隆末年,葉坤入墾今台北縣汐止鎮東山裡作坡內;嘉慶五年(土800年)福建同安人葉天佑入墾台北縣八里鄉古庄村山豬窟,同年葉聘入墾台北縣三峽鎮碩石里魚寮子;嘉慶末年葉薯臼、葉委與張體合墾今台北縣石碇鄉格頭村。《屏東縣古碑文集》載,嘉慶八年,葉玉生、葉孟榮與屏東縣內埔村人同建天後宮。《台灣中部古碑文集成》載,嘉慶九年,廣東人葉振旺居今東勢鎮,與庄民同立東勢角圳諭示碑。《嘉義縣古碑文集》載,道光十六年,葉隊與邑人捐修嘉義城。

移居台灣的葉姓大多來自福建和廣東兩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有福建同安縣。清康熙末年,葉仲勤入墾今彰化市,葉雄入墾今台北市;雍正年間(1723一1735年),葉猛入墾今苗栗竹南;乾隆末年,葉再入今台北市土林區,葉天祈、葉志入墾今台北市;嘉慶年間,葉繼茂入墾今台北市,葉通殿入墾今台北,葉烏治入墾今台北板橋,葉英入墾今彰化和美;道光年間,葉士拱、葉松麟入墾今台北市中山區,葉邦入墾今高雄阿蓮。晉江縣人葉求,乾隆末年,入墾今高雄楠梓。安溪縣人葉砂,道光年間,入墾今台北市。平和縣葉田人乾隆末年,入墾今桃園市,葉海入墾今南投竹山,後裔移墾魚池。海澄縣人葉思,道光年間,入墾今竹南。

廣東陸豐縣。清康熙末年,葉奕明先遷澎湖,後移墾桃園平鎮;雍正年間,葉天意入墾今雲林斗六;乾隆末年,葉必達入墾今新竹竹東,葉仁吉入墾今苗栗南勢,葉篤秀入墾今屏東內埔;嘉慶年間,葉仁奏、葉仁卿入墾今桃園平鎮,葉宏波入墾今苗栗;道光年間,葉壬風入墾今新竹芎林,葉兆慶先遷新竹北埔,後裔移墾今苗栗南庄。梅縣人葉文興清乾隆初年入墾台中豐原;葉天開嘉慶年間入墾今苗栗鎮。長樂縣人葉日壽、葉發壽兄弟,嘉慶年間入墾今台中大甲。

明末清初之際渡海入台的葉姓族人,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已在台灣發展成為龐大的家族。據台灣文獻委員會的調查統計,葉姓為台灣的20大姓之一,約有30餘萬人,子孫遍及海島。

1953—1954年間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陽明山一特別區,及台北、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東、花蓮、澎湖11縣所作的調查表明,除桃園、雲林、台東、高雄4縣外,全省 828804戶居民中,有葉姓10913戶,佔全部戶數的1.32%,居全省737姓的第20位。

海外葉姓

葉姓族人在宋代便有到海外謀生,據《高麗史》、《高麗史節要》等書記載,宋至和二年(1055年)有葉德寵等人前往高麗從事貿易活動,並有葉氏族人在高麗定居下來,如葉盛,生卒年不詳,通曉音律,後定居高麗,將宋音樂傳至高麗。葉姓族人大批移居海外是在明清之際。如福建南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社壇葉氏族譜》就載有族人138名前往東南亞的吉隆坡、檳榔嶼、呂宋等地謀生;福建德化縣清宣統三年(1911年)《國寶葉氏族譜》記載有46人移居東南亞;福建晉江民國年間《東石世美葉氏家譜》記有16人前往東南亞。

葉氏移居東南亞的時間,《社壇葉氏族譜》記載:葉買,「號保全,天助公次子,生嘉慶六年(1801年)八月初一日,卒道光七年 (1827年)閏五月十五日,外出番邦吧城無歸」。由此推測,葉氏移居東南亞當最遲在清道光年間。

葉氏族人僑居海外的地點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亞、印尼、泰國、高棉、緬甸、越南等地都有葉姓族人定居。到目前為止,除大陸、台灣以外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葉姓族人的足跡,比較著名的葉姓人物在馬來西亞有吉隆坡的奠基者葉亞萊、華人甲必丹葉觀盛、華文教育工作者葉鴻恩、華人作家葉觀仕,國會議員葉炳漢;印度尼西亞有華人政治活動家葉全明、華人律師葉添興;新加坡有華僑報人葉季允;菲律賓有眾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葉何塞;泰國有華人著名攝影藝術家、文藝作家葉樹勛;越南有華僑商會領袖、銀行家葉伯行;巴基斯坦有華人針灸醫生葉彬舉;加拿大有華人學者葉嘉瑩;澳大利亞有華人領袖葉炳南。

6. • 葉姓氏的發源地和由來

一、姓氏源流
葉(Yè 葉)姓源出有四:
1、出自羋姓,顓頊後裔葉公之後,以封邑為氏。據《風俗通義》及《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資料所載,顓頊後人沈諸梁,又稱葉公,葉公即成語「葉公好龍」中的葉公,原名沈諸梁,字子高,系春秋時期楚國左司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眾,楚惠王時期被任命為楚國北邊要邑葉邑的行政長官,因楚縣尹通稱為「公」,故稱「葉公」。葉公在葉邑興修水利,使當地的生存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亂,身兼要職而不戀權位,激流勇退並歸隱終老於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葉邑成為葉氏祖地,葉公成為葉氏始祖。
2、出自葉調國。葉調為古國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者蘇門答臘島,東漢永建六年曾經遣使中國,建立友好關系,葉調國來中國的移民多以葉為姓,傳名竹帛。
3、出自中國古姓。中國古姓中的「葉陽氏」、「葉大夫氏」今天已經見不到。按照兩字姓、三字姓轉為單字姓的規律,葉陽氏、葉大夫氏後來也改為葉氏。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數民族有葉姓:
① 據《姓氏考略》所載,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內)蠻有以葉為姓者。如春秋時吳國人葉雄即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後裔。
② 滿族納喇氏、葉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灣土著、彝、蒙、土家、錫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葉姓。
得姓始祖:葉子高。上古時代,顓頊的後裔陸終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連。季連的後裔曾做過周文王的老師,被周成王追封在荊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帶,立國為荊,定都丹陽,後遷都於郢,改國號為楚。春秋時,楚莊王曾孫戌,在楚平王時任沈縣(今安徽省仔睜核臨泉縣)尹,其後人便以沈為氏。戌後任楚國左司馬,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與吳軍打仗時英勇戰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兒子沈諸梁在葉為尹。沈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勝的叛亂以復惠王,為楚國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陽,賜爵為公,世人尊為葉公。於是其後人便以邑為氏,沈諸梁則被尊為葉姓始祖,因其字型大小子高,後人也習慣稱其為葉子高。
二、遷徙分布
1、葉公去世後,經歷戰國時代,秦國滅楚之際,其後裔為避免滅族之禍,其中一支或者數支改沈為葉,尊沈諸梁為始祖,輾轉遷居於河北河間、陝西雍州、江蘇下邳。這就是葉縣雖然是葉姓的祖地,而葉姓族人並不多,河南一帶的葉姓,多為後來南遷重返故鄉留下來的原因。
2、西晉末年,由於各少數民族問鼎中原,流徙到陝西、河北的葉姓後裔一部分向南遷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時形成了以「南陽葉氏」為代表的望族概念。
3、唐宋時期是葉姓遷徙最頻繁時期,這次因支系較多,遷徙往返不定,有避唐末之亂的,有在宋朝為官隨宋室南渡的,其中從河南葉縣遷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對葉姓以後的流徙有很大的影響。宋末遷往福建的葉昂、葉洙、葉霆成為安柄、佛嶺、蓮溪葉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葉姓,此時也大量遷居浙江括州、寧波一帶。唐宋時期,也是葉姓名人輩出的時期,葉姓成為江南的著姓。
4、明清之際,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沿海一帶的有志之士,紛紛到海外發展,其中就有葉姓名流。明朝過海去台灣的人為數不少,到清代去台灣的開創基業的更多。可以說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的葉姓客家人,沒有那個分支不 出海發展,現居港、澳、台各地的葉氏都是其後裔。葉姓在台灣人口有20餘萬,在各早敗大姓中排名第20位。
5、清末民初,沿海和港、澳、台的葉氏後裔開始發展到南洋諸國,特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最多,美、加、澳、日等國也出現了葉姓的賢達與精英。旅居馬來西亞的葉亞來,其後裔在馬來群島成為大族。
目前,葉姓經歷了數千年的繁念掘衍,此時已是足跡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灣、廣東、江蘇、江西等地人數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則依然以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最多,葉姓華人,已經遍布全球很多地方。葉姓在當今中華百家大姓中排行第四十九位,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一。
三、歷史名人
葉 適:溫州永嘉(今屬浙江省)人,宋代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官至禮部侍郎,著有《習學記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葉 欣:上海松江人,清代著名畫家,為「金陵八家」之一。
葉 燮: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清代文學家,長於詩論,著有《原詩》等書。
葉 紫:湖南益陽人,現代小說家。作品有《豐收》、《山村一夜》和《星》等。
葉 挺:廣東省惠陽人,中國無產階級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領導過「八一」南昌起義,參加過廣州起義。後任新四軍軍長,因飛機失事而遇難身亡。
葉仁遇:宋代著名畫家,所繪題材多取自江南市肆風俗田家景物。葉夢得:宋代吳縣人,著名文學家,官至戶部尚書,著有《石林春秋傳》、《石林居士建康集》、《石林詞》、《石林詩話》等書。
葉向高:今福建省福清人,明代萬曆年間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等職,光宗時出任宰相,為官忠勤耿直,著有《說類》一書。葉憲祖:今浙江餘姚人,明代戲曲家。作品有七種傳奇,二十四種雜劇。
葉子奇:龍泉(今屬浙江省)人,明代學者,著有《草木子》四卷。
葉紹袁: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明代文學家,著作有《葉天廖四種》等。
葉芸來:廣西人,太平天國將領,在據守安慶與湘軍奮戰中,不幸城失人亡。
葉恭綽:廣東番禺(今廣州市)人,初任湖北農業學堂及方言學堂教習。曾擁護袁世凱稱帝,後在國民黨中任職,著有《遐庵江稿》、交通救國論》等書。
葉楚傖:今江蘇吳縣人,早年入同盟會,參與創辦《國民日報》,後成為國民黨要員,任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國民黨政府立法院副院長等職。
葉聖陶:江蘇蘇州市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人民出版社兼總編輯等職。
葉劍英:廣東省梅縣人,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早年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後參加北伐戰爭、領導廣州起義。解放後,曾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2、堂號
南陽堂:葉姓得姓於葉邑,而葉邑古屬南陽郡,葉姓為南陽望族,故以南陽為堂號。
崇信堂:宋朝時有翰林學士葉夢得,在朝廷南渡的時候,任江東安撫使,領兵分據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為觀文殿學士,調他擔任福建安撫使。他打敗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軍節度使。
此外,葉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敦睦堂」、「點易堂」、「續古堂」、「繼美堂」、「百忍堂」、「天敘堂」、「永思堂」、「享裕堂」、「天秩堂」、「青枝堂」、「濟美堂」、「崇本堂」、「雙留堂」、「國望堂」、「序秩堂」等。
五、宗族特點
1、葉姓漢族支源僅有一支,顓頊為其傳說祖先。
2、葉姓繼承祖先美德,以「敦睦」、「百忍」、「永思」、「崇本」為其堂號,訓示子孫。葉姓族人中不乏宰相、畫家、文學家之名流。
3、字行輩份排序井然,字韻深遠。如葉成忠所修《葉氏宗譜》,內有浙江葉姓一支字行為:「茂盛宗世萬,嗣繼啟志成。」葉秋庭所修《葉氏家譜》,內有江蘇葉姓一支字行為:「碩德緬先哲,宏謨發遠枝,禎祥開南國,傳烈紹西岐,孝悌繩其祖。」
============================================================
【葉姓宗祠通用對聯】
〖葉姓宗祠門楣題辭〗
楚君遺風
「楚君遺風」源自受姓始祖諸梁公,字子高,官至楚令君(當時最高行政長官),屢建殊勛,名聞列國,楚惠王贊其「大有功於楚」、「楚尹遺風」即頌其偉績風范。
-----------------------------------------------------------------
〖葉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書成海錄;
賦就雲官。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崇安人葉廷珪,字嗣宗,政和年間進士,官德興知縣、太常寺丞,後因與秦檜不和,以左朝議大夫任泉州知州。喜愛讀書,到處借閱異書,選擇那些能用的內容抄錄下來,命名為《海錄碎事》。下聯典指宋代長洲人葉清臣,字道卿,好學而善作文,天聖年間入試時,作《雲瑞紀官賦》,名列第二。歷官兩浙轉運副使、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等。
水心司業;
法善追魂。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哲學家葉適,字正則,學者稱水心先生,永嘉人,永嘉學派的代表。淳熙年間進士,歷官太學正、司業、博士、寶文閣待制、吏部侍郎。晚年閉門著述,自成一家,在哲學、史學、文學及政論等方面都有貢獻。著作有《水心文集》等。下聯典指唐代括蒼人葉法善,字道元,世代為道士,高宗時被召入京,又歷中宗朝,睿宗時拜鴻臚卿,封越國公。他曾求刺史李邕為其祖父作碑文,文成又求書寫,李邕不答應。相傳一天夜裡,李邕在夢中又見他求書,便高高興興地為他寫好,人稱「追魂碑」。
二孤得偶;
雙溺全忠。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葉杲卿於桂州執法,武化令夫婦俱死,遺二女,葉杲卿憐其孤,娶為二子婦。下聯典指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入京,兵部主事葉汝璜與妻王氏赴水同死。
石榴應兆;
累葉傳芳。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葉祖洽熙寧初與同郡上官均分別中第一、二名進士,應「郡庠石榴,先結雙實」之言。下聯典指北宋·葉致遠為直學士,王安石贈詩中有「冠蓋傳累葉」之句。
清平似水;
介節如山。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葉直,字古愚,浙江石門人,為官清而平,善畫山水。葉祖洽,字敦禮北宋邵武人,熙寧年間狀元,歷官校書郎、禮部郎中、左司郎中、中書舍人、給事中、吏部侍郎、洪州知州等。相傳他進士時,府學中石榴樹未到時令先結兩個果,人們都以為是祥兆。發榜時,果然葉祖洽第一,同郡的上官均第二。下聯典指南宋·葉顒,字子昂,仙遊人,紹興年間進士,歷任知州、尚書郎、右司諫、吏部侍郎、尚書,官至參知政事(宰相)。他為人清介,磊落直率,為官清廉,生活儉朴。
南陽望族;
東粵名家。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粵東地區(潮汕、梅州地區)葉氏宗祠「南陽堂」堂聯。(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介紹)
-----------------------------------------------------------------
〖葉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冠裳累葉第;
科甲榴花香。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葉氏宗祠「南陽堂」堂聯。上聯典指北宋·葉濤,字致遠,宋代處州龍泉人,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登進士乙科,後以龍圖閣侍制提舉崇禧觀,任直學士時王荊公贈詩中有「蓋傳累葉」之句。下聯典指北宋·葉祖洽,邵武人,熙寧初年公元1068-1077年登進士,時郡庠(學府)一石榴樹未到時令,先結二實,人謂吉祥。榜發祖洽為第一,同郡上官均列第二,遂應「郡庠石榴,先結二實」之兆。
東魯家風遠;
南陽世澤長。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葉氏宗祠「南陽堂」堂聯。
月光生碧海;
素色滿瑤池。
——唐·葉季良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貞元進士、詩人葉季良《賦得月照冰池》詩聯句。
事為名教用;
理以精神通。
——清·葉東卿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金石家葉東卿書贈聯。
-----------------------------------------------------------------
〖葉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建陽狀元府第;
水心博士人家。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狀元葉齊,字思可,建陽人。下聯典指南宋哲學家、文學家葉適(1150-1223),字正剛,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淳熙進士,召為太學正,遷博士。官至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在哲學上有唯物主義傾向,是南宋「永嘉學派」集大成者。其著述自成一家,學者稱水心先生。
-----------------------------------------------------------------
〖葉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家藏萬卷雲樵錄;
綿綺四時暢春園。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校勘家葉雲樵。下聯典指清代畫家葉洮,有《暢春園》等傳世。
水心文集中原論;
金石小箋半繭園。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哲學家、文學家葉適,著有《水心文集》。下聯典指清代詩人葉奕苞,隱居不仕,建「半繭園」,著有《金石小箋》等。
石林派衍家聲遠;
武水瀾回氣象新。
——佚名撰安徽省黟縣南屏村葉氏宗祠聯
南屏村位於黟縣縣城西南四公里處,全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築,村中有36眼井,72條巷,從村頭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條中軸線上,至今保留這八個大小祠堂,這種祠堂群在全省也是僅此一家。著名導演張藝謀曾在此執導拍攝了《菊豆》,南屏村也因此出了名。後來陳凱歌導演來這里拍了《風月》,最近大紅大紫的奧斯卡大片《卧虎藏龍》中的鏢局,就是取景於這里的祠堂。南屏也因此得名「影視村」。南屏的大姓是葉姓,建於清初的葉氏宗祠,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佔地達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莊典雅。祠堂內貴有「欽定翰林」、「御賜翰林」、「欽點知縣」等匾額。這是因為葉氏四世祖葉奎光,明成化二年(1466年)當過山西嵐縣知縣,他的孫子葉廷璽便主持建造了這座祠堂。祠堂門前照壁矗立,門樓高大,一人多高的大時古,雕刻的十分精緻。兩根40厘米見方的石柱,托著碩厚的額坊和曲梁,真夠氣派。大門內,由86根碩大的木柱,支撐著數百根大大小小的梁枋。柱上掛著這副對聯,橫枋上懸有「貢元」、「進士」和「松筠操節」、「津逮後生」等功名與褒獎類匾額。此祠堂現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諸葛一生唯謹慎;
呂端大事不糊塗。
——毛澤東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毛澤東贈葉劍英聯。
立志不隨流俗轉;
留心學到古人難。
——葉恭綽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當代著名書法家葉恭綽自題聯。
萬戶人煙團曙色;
千林鳥鵲變春聲。
——葉仲英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葉仲英撰題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
舞隨柳絮詩吟雪;
彈到梅花月滿琴。
——葉仲英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葉仲英書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
浣花舊事誰能繼;
桃花新詩手自題。
——明·葉方藹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明末進士葉方藹書贈聯。
老夫喜作黃昏頌;
滿目青山夕照明。
——葉劍英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葉劍英《八十書懷》詩句聯。
觀釣頗逾垂釣趣;
種花何問看花誰。
——葉撰葉聖陶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現代教育家、作家葉聖陶自題聯。
------------------------------------------------------------------
〖葉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婺邑肇家聲,芹香桂馥;
潛山綿世澤,水遠山高。
——葉劍波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廬江縣玉皇廟葉氏宗祠聯。聯中「婺邑」,即指婺源、潛川,均為地名。「芹香桂馥」,比喻多才學之士與科舉得中者。
介節如山,顯冠裳於累葉;
清平似水,兆科甲於榴花。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葉顒(前句)、葉濤(後句)。葉顒,字子昂,南宋仙遊人,紹興年間進士,歷任知州、尚書郎、右司諫、吏部侍郎、尚書,官至參知政事(宰相)。他為人清介,磊落直率,為官清廉,生活儉朴。葉濤,字致遠,北宋處州龍泉人,熙寧年間進士歷任秘書省正字、中書舍人、光州知州,後以龍圖閣待制提舉崇禧觀。王安石曾寫詩贈他,有「冠蓋傳累葉」句。下聯典指葉直(前句)、葉祖洽(後句)。葉直,字古愚,清代浙江石門人,為官清而平,善畫山水。葉祖洽,字敦禮北宋邵武人,熙寧年間狀元,歷官校書郎、禮部郎中、左司郎中、中書舍人、給事中、吏部侍郎、洪州知州等。相傳他進士時,府學中石榴樹未到時令先結兩個果,人們都以為是祥兆。發榜時,果然葉祖洽第一,同郡的上官均第二。
著述成一家,共仰泰山北斗;
生死無二志,足征赤膽忠心。
——佚名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哲學家、文學家葉適事典。下聯典指宋代咸淳中參知政事葉夢鼎的事典。
樂敘先人之業績,山水齊頌;
群倫後代慶興隆,天地和鳴。
——佚名撰安徽省祁門縣箬坑鄉馬山村(舊稱石林村)葉氏宗祠聯
馬山村葉氏宗祠的始祖為宋代戶部尚書椿秀公,據說他為躲避戰亂,由歙縣黃墩遷至祁門沙堤,椿秀公長子斌遷石林。數百年間,葉氏人才輩出,馬山繁榮昌盛。如今先輩的繁華都化作了村中座座古老的建築,那曲曲折折的街巷,高高低低的馬頭牆,錯落有致,無不顯示著小村深厚的歷史底蘊。祠內高懸的匾額記載著葉姓所得的榮耀,那塊「開國元勛」匾顯赫無比,是族人葉功權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被朱元璋封為左軍元帥而授。「經明行修」 匾為縣正堂旌表族人葉蘭芳的,他於1900年恩科撥貢,後任祁門東山書院校董,晚年出任祁山小學校長,是祁門教育界的名耆。
支派啟五房,丕顯丕象共仰,光前裕後;
大宗開四世,教忠教孝同祈,輔國興家。
——江綬珊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肇慶地區葉氏宗祠聯。聯語寫出了這一支葉氏的發展、繁衍過程。
受姓始南陽,溯瓜瓞之綿長,繼往開來,屈指二千餘載;
宦遊違北皖,望松楸而悵惘,封丘表墓,關懷四十三年。
——葉法撰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安慶地區葉氏宗祠聯。上聯典出葉氏的起源、郡望及悠久的歷史。下聯典指本支葉氏的情況及作者的感想。
====================================================================
附錄一:【葉向高奇聯妙對】
明朝宰相葉向高與陳達公交誼頗厚。陳達公是閩縣大鄉人,曾任山西巡撫和雁門三關拐督等職。有一回,葉向高回老家福清省親,途中順便去拜訪已告老還鄉的陳達公。陳達公見好友來,忙備酒款待。席間,陳達公以招待不周,語帶歉意地說了句:
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
葉向高略為沉思,應了句:
客官寓宦宅,富室寬容。
遂成一奇對。寵宰相,指葉向高。此對聯共用18個寶蓋頭部首的字,令人稱奇。而且含意貼切,對仗工整,殊為—不易。後人曾將這副奇聯刻在大義祠堂內。
另有一版本說,明朝天啟元年,宰相葉向高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接著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次日翁送葉上路,經過池塘時,葉說:翁公昨夜講窮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
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隻;
翁正春不意被將了一軍,尋視池塘,眉頭一皺,當即應道:
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說完,二人相視大笑。
====================================================================
附錄二:【葉姓典故、趣事】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源於漢代劉向的《新序·雜事》。
《新序·雜事》里記載道:「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春秋戰國時,有個叫沈諸梁的人,字子高。因為楚王把葉地封給了他的父親,後來他繼承了父親的封地,所以人們稱他葉公子高。他非常喜歡龍。天上的龍神聽說葉公如此喜歡它,就打算前去拜訪葉公。有一天,烏雲滿天,不一會兒,雷聲大作,原來是龍神從天而降,前來拜訪葉公。當它的頭剛湊近葉公住房的窗子時,尾巴已經甩到了正廳。葉公見了真龍後,嚇得面色如土,拔腿就跑。由此可見,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
後來,人們用「葉公好龍」來比喻喜歡空談而不敢面對實際。有時也指名義上愛好某一事物實際上並非的如此。
-----------------------------------------------------------------
〖死後佳〗
南宋名臣葉衡,為湯邦彥所譖罷相謫居彬州。一天,葉衡染病在家,親朋舊友都來看望。葉衡問眾人道:「我恐怕活不長了,但不知道死後舒服不舒服?」一位書生說:「死後很舒服。」葉衡驚奇地問道:「你怎麼知道死後很舒服?」
書生說:「假若死後不佳,死亡的人們就全都逃回來了。然而自古至今,死去的人還從來沒有返回的呢。因此,我知其死後
很舒服。」
滿座之人都被他的幽默逗笑了。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
〖葉聖陶與酒〗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一生愛酒嗜酒,先生酒量很大,很少有人見他醉過,但他有過兩次醉酒,一次是1946年朱德總司令的60大壽,葉聖陶應邀赴宴,「酒逢知己千杯少」當時十分高興,酒醉難以自持,被工作人員護送回家!一次是抗戰期間應邀與英國教授雷納先生較量酒量,兩人「酒封對手」,一直對酌到太陽西下,最後雷納先喝醉了,而葉聖陶卻能自己走回家,當然醉倒在家裡!
--------------------------------------------------------------------------------
葉姓起源
1、為出自羋姓沈氏,為帝顓頊的後裔。傳說,帝顓頊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女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鬻能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後來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孫熊繹在荊州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帶建立荊國,定都丹陽(今湖北省秭歸),後遷都子郢(今湖北省江陵),改國號為楚。春秋時,楚莊王的曾孫戌,在楚平王時任沈縣(今安徽省臨泉縣)尹,又稱沈尹戌。他的後代中有人以沈為姓。楚昭王封沈尹戌的兒子沈諸梁(字子高)於葉(今河南省葉縣南舊城),稱為葉公。葉公曾平定白雲勝的叛亂以復惠王,有功於楚,得封南陽,獲賜爵為公,後退休於葉。其後人便以邑為姓,稱葉氏。其得姓始祖為葉公葉諸梁。
2、據《姓氏考略》記載,我國古代的所謂南蠻(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之中,也有以葉為姓的。春秋時吳國的葉雄就是南蠻葉姓的後代。
3、少數民族葉姓:
清滿洲葉姓。據《清朝通志·氏族略》說滿族有葉氏,世居沈陽。又,清滿洲八旗姓納喇氏、葉赫氏、葉赫勒氏中均有改姓葉氏者。清初將領葉臣、葉克書均為滿族。
彝族葉姓。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姓氏,《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調查》中顯示,所查雲南巍山彝族83771人中,共有149個姓氏,其中有葉姓,但人數不是很多。
德昂族葉姓。德昂族是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淵源於古代的「濮人」。史書中記載的「茫蠻部落」即為德昂族的先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稱崩龍族。1985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改名為德昂族。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的鎮康縣,與傣、景頗、僳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崩龍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但進入20世紀以後,即採用漢姓,據《德昂族社會歷史調查》一書稱,雲南潞西縣三台山德昂族民族鄉邦外村有「海」氏改稱葉姓者。
另外,蒙古、土家族、錫伯族、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葉姓。
-------------------------------------------------------
葉姓遷徙史
元代以前
得姓之後的葉姓人,最初發展很緩慢,見於史籍的葉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勵禾《中國人名大辭典》中收錄的葉姓名人僅有葉子韶一人;《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收錄的唐代以前名人也只有葉萬椿、三國吳人葉雄、晉人葉譚、葉子韶4人,而葉萬椿還是為淮南王劉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號」,並非一定姓葉;葉雄是葉調國葉氏後裔。因此,關於葉氏的遷徙情況只能從現存的一些譜牒資料中窺知端倪。據清光緒六年(1880年)南陽堂《葉氏族譜》記載,自葉公起,葉姓族人多代出河南。葉姓始祖沈諸梁,居於春秋時楚國葉地(今河南省葉縣南),直至終老。葉公生有二子:長子名重,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為楚大夫;次子名才,襲父爵,字羋騮凸,號璧英,一子名盼,後為司馬。其十一世葉淑和為秦代長沙(今屬湖南)太守;二十世葉崇,為西漢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葉頒,為長沙(今屬湖南)太守;四十七世葉尤,字茂永,東漢時為太尉,居南陽(今屬河南),分為六族。
葉姓族人的南遷始自東漢末年,始遷祖葉望。清光緒六年(1880年)的南陽堂《葉氏族譜》、安徽歙縣《新州葉氏家乘》、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均視葉望為葉氏南遷之始祖。
葉望,字世賢,雁門太守,漢末時為光祿大夫,靈帝時棄官歸隱,人稱「樓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僑居丹陽之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為葉氏南遷之始祖。
葉望之後裔不斷向外發展,分別遷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及《玉岩葉氏宗譜》都說葉望四世傳至琚,仕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令,愛民如子,號之曰「葉父」,在當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安家錢塘,並成為當地望族。琚次子儉,字亞父,晉太康二年(281年)為括蒼太守,授折沖將軍,宦居括蒼(今浙江省麗水)。儉之後世居松陽卯山之右。安徽歙縣《新州葉氏家乘》說:葉望五世孫碩,遷新安歙縣。
另據晉永嘉之亂帶來的大批移民潮推測,期間葉氏族人南遷的當不在少數。晉永嘉年間,皇室內訌,由爭權演變為八王之亂,戰火遍及中原。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劉淵乘機起兵反晉,其族弟劉曜攻入洛陽,西晉滅亡。晉室遺族倉皇南逃,最後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權,史稱東晉。在永嘉之亂中,中原士族紛

7. 葉氏一族在哪裡分布

葉姓主要發源地為河南。據《葉氏族譜》(沈諸梁一支)載,沈諸梁之子葉重戰國時任楚邑令,葉重之子葉凝任楚大夫。秦漢時,葉姓後裔分居於今河南、湖南、山西、山東等地。如葉重四世孫任潁川(今河南禹縣)太守,六世孫任長沙(今屬湖南)太守,塵殲兄八世孫任雁門(今屬山西)太守,九世孫任青州(今屬山東)刺史。至葉望由青州遷至丹陽句容(今屬江蘇),成為南遷始祖,後在南北朝時發展光大了江蘇下邳郡。魏晉南北朝時的南遷是繼葉望南遷後的葉姓歷史上又一次南遷。據載,葉琚任錢塘(今屬浙江杭州)令,其子遷往福建建寧府建安縣、河南新安、浙江縉雲等地。隋唐時,葉姓有入居安徽壽縣和安徽休寧的。這一時期的葉姓有了大的發展,人口大量增長。宋元時,葉姓因避金人之亂和蒙軍派襲南下,又出現了較大規模的遷徙。江西、福建、廣東又有葉姓入居者。《台北氏族略》中載有:「大別為二,一派為仙游古賴葉氏,世居雍州(今屬陝西),五季之亂,舉族流徙莫定(今屬河北),至宋,卜居河南光州固始。後有葉炎會,隨宋南渡,遂居仙游(今屬福建)之古賴(今改散賴店)。其後分居地點,遍及漳、泉二州。另一派為漳州蓮溪葉氏,世居河間府(今屬河北),有子三人:顏、顗、顒。避金人之亂南渡,居漳州之蓮溪。」明清時期,葉姓居福建、廣東者有入居台灣的,後又遷徙到海外。葉姓經歷了數千年的繁衍,此時已是足跡遍天下了。目前葉姓人口列全國第四十九位。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葉姓哪裡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