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新軍屬於什麼性質

菲律賓新軍屬於什麼性質

發布時間:2023-05-13 01:30:25

① 清末新軍為什麼最後都成為反清的主力了呢

新軍首領大多具有野心,如北洋軍的袁世凱、段祺瑞等人。新軍中堅力量有很多革命黨人。清廷喪權辱國失掉人心蘆辯昌,武昌起義不久,各地灶薯紛紛響應,軍閥趁機借響應革命割據一方,如張作霖。新軍和其他清末軍隊一樣具有私人陪扒軍隊性質,清政府中央統轄不了,反清與否全看新軍首領。

② 清朝兵制的新軍

新軍1894年,清廷差運首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又相繼腐敗不堪用,於是又有「新建陸軍」、「自強軍」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裝備全用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盡虛數仿西方軍隊,故稱新軍。《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決定進行軍事制度改革,在中央設練兵處,在各省設督練公所,並計劃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以北洋新軍作為中央軍(亦稱國軍),以各省新軍為地方軍,將原有的防軍、練軍和其他舊軍(旗兵除外)汰弱留強,一律改為巡防營。新軍以鎮為基本建制單位,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設統制率領。鎮下分協、標、營、隊、排、棚,分由協統、標統、管帶、隊官、排長和正、副目率領。平時以2鎮為1軍,戰時則根據情況,或以3鎮為1軍,或合數軍為 1大軍,由總統或軍統率領。新軍的中、下級軍官多為國內武備學堂畢業生充任,間有少數學習軍事的留學生。集兵方式採用募兵制,在體格、嗜好及文化程度上有嚴格規定。新軍的品德教育以「忠義要旨」為中心,技術訓練悄態「以實用易學為主」。清政府本想通過軍事制度改革收回全國兵權,但召募、發餉等操於將帥手中,武器裝備有賴於外國,軍隊的私屬性質毫無變更。至宣統末年,新軍只練成13鎮(另說14鎮),由於辛亥革命爆發,便隨清亡而終。

③ 新軍是怎麼回事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問題描述:

近代史名詞 如題,知道多少說多少,多謝賜教

解析:

新軍的由來:清未,政局動盪,軍隊繁雜,名稱不一。有湘淮軍、新練軍、巡防營、京師拱衛軍、京旗常備軍、禁衛軍、X路備補軍等。廣西按察使奉旨編練新式陸軍,計五千名。後交袁世凱,擴為七千多人。後稱為北洋軍。

新軍軍制:營為常用編制。清朝北洋軍的編組為鎮、協、標、營、隊、哨、棚。

甲午中日戰後,清 *** 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創立新式舉喊陸軍,「習洋槍,學西法」,史稱新軍。

1894年底,清 *** 接受李鴻章的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的建議,派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初為馬廠)編練一支新式陸軍,稱「定武軍」,共計10營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騎兵250人,工程兵500人。次年12月,經「督辦軍務處」推薦,由袁世凱接管定武軍,並加募步兵2000人,騎兵250人,將其擴充到7000人,改名為「新建陸軍」,完全依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聘用德國軍官充任教習,還專門成立了由德國人組成的教習處(後改為洋務局)。編制上分步、騎、炮、工程、輜重等兵種;步兵分左、右兩翼,左翼2營,右翼3營;炮兵分閉答行為右翼快炮隊、左翼重炮隊和接應馬炮隊。裝備方面,全部使用購自國外的新式武器裝備。各級軍官大多數由軍事學堂畢業生充任。軍中設有步兵、炮兵、騎兵、德文四所隨營學堂,畢業生除學習德文者准備派赴德國留學外,其餘全部派充下級軍官。另外還設有專門對官兵進行輪訓的講武堂與學兵營,士兵的選拔招募,也按照西法國家的制度,有年齡、體格及識字程度等規定。

與此同時,直隸提督聶士成挑選所部馬步軍30營,按德國軍制訓練,編為「武毅軍」。1896年,直隸全省淮軍、練軍20000餘人,被編為20營,按西法操練,分駐各地。1898年戊戌變法運動期間,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與轎嘩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一同隸屬於直隸總督榮祿之下,並稱北洋三軍。同年12月,榮祿統一北洋各軍稱「武衛軍」,這也就是後來北洋軍閥的淵源。

在京師大練新軍的同時,各省也開始了編練,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江南創設「自強軍」,計13營,聘請德國教習,槍械、兵法均仿照歐洲,次年在湖北練洋槍隊2營,並將此種制度向各省推廣。兩江總督劉坤一將江南省的江寧、鎮江、吳淞、江陰、徐州五路防軍,全部改為西法操練,使用新式武器。

1901年,清廷鑒於八國聯軍入侵中,中國陸軍顯示出的,戰鬥力低下,懦弱,混亂等情況,下決心改編軍隊。下令將戰鬥力較強的軍隊改為常備軍,其餘編為續備軍,同時加強洋槍操練。1904年,清 *** 為進一步統一軍制,在北京設立練兵處,各省設立督練公所,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鎮(軍區),將軍隊編為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後因武昌起義爆發,只成立了二十六鎮。共有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

新軍作為清朝的最後也是最新的一種軍制,原是清廷用來鞏固維持統治地位的,但由於政治的徹底腐敗,光靠一支新式軍隊是沒有辦法來拯救一個走向末路的帝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支原本被清廷用來加強統治的新軍,在辛亥革命中成了推翻清廷統治的主力軍。

④ 新軍不是北洋軍閥的嗎。為什麼會幫革命黨搞武昌起義

新軍一開始隸屬於清廷,僅忠於皇室。但由於當時注重招收有文化知識的青年入伍,導致入伍士兵
、軍官不甘於愚忠皇權,敢於持有不同政見,後來革命黨人伺機向新軍氏手首中有意地輸入革命分子,才使這些見多識廣的「書生兵」殲數投身革命;加上新軍作為晚清最後一支強有力的武裝,由洋人教習,全薯慎面施行洋人兵制,力量龐大,才反而成為了清廷的掘墓人。

⑤ 辛亥革命時的「新軍」是什麼軍隊新軍簡介

甲午中日戰後,清 *** 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習洋槍,學西法」,史稱新軍,全稱「新建陸軍」。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國人為主的洋人教習,是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

成立背景

1894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又相繼腐敗不堪用,於是又有「新建陸軍」、「自強軍」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裝備全用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盡仿西方軍隊,故稱新軍。

新軍作為清朝的最後也是最新的一種軍制,原是清廷用來鞏固維持統治地位的,但由於政治的徹底腐敗,光靠一支新式軍隊是沒有辦法來拯救一個走向末路的帝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支原本被清廷用來加強統治的新軍,在辛亥革命中成了推翻清廷統治的主力軍。

軍隊編制

新軍以鎮為基本建制單位,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設統制率領。鎮下分協、標、營、隊、排、棚,分由協統、標統、管帶、隊官、排長和正、副目率領。

編制為:每鎮步隊2協,每協2標,每標3營,每營4隊,每隊三排,每排三棚;馬隊、炮隊各1標,每標3營,每營馬4隊、炮3隊;工程隊1營,每營4隊,每隊三排;輜重隊1營,每營4隊。步隊、炮隊、工程隊每隊皆3排,皮纖每排3棚;馬隊2排,每排2棚;輜重隊2排,每排3棚。另有軍樂一隊。各兵種每棚正副目2名,正兵4名,副兵8名。全鎮擁有軍官及司事人員748人,弁目10436人,兵卒夫役1328人,共12512人。

成立經過

新軍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元年(1862年)李鴻章邀請上海租界的洋人軍事教官訓練淮軍,圍剿太平天國。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 *** 接受李鴻章的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的建議,命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初為馬廠)用西法編練一支新式陸軍,稱「定武軍」,共計10營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馬兵250人,工程兵500人。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12月,胡燏棻調任平漢鐵路督辦,經「督辦軍務處」推薦,由袁世凱接管定武軍,並加募步兵2000人,騎兵250人,將其擴充到7000人,改名為「新建陸軍」,完全依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聘用德國軍官充任教習,還專門成立了由德國人組成的教習處(後改為洋務局)。

之後,被編為武衛軍「前後左右中」五路中的武衛右軍,跟隨袁世凱到山東去鎮壓義和團運動。在那裡袁世凱將三十四營舊軍改編,命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令武衛右軍擴大至兩萬餘人。

在新建陸軍成立的同時,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也編練了一支名叫自絕握州強軍的新軍。這支軍隊也依照西式軍隊編練,步兵、炮兵、馬兵、工兵13營一共二千餘人。後來自強軍由劉坤一接辦,到最後被袁世凱所收,被編進其武衛右軍。

1896年,直隸提督聶士成挑選所部馬步軍30營,按德國軍制訓練,編為「武毅軍」。直隸全省淮軍、練軍20000餘人,被編為20營,按西法操練,分駐各地。戊戌變法運動期間,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與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一同隸屬於直隸總督榮祿之下,並稱北洋三軍。

1896年12月,榮祿統一北洋各軍稱「武衛軍」,這也就是後來北洋軍閥的淵源。在京師大練新軍的同時,各省也開始了編練,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江南創設「自強軍」,計13營,聘請德國教習,槍械、兵法均仿照歐洲。次年在湖北練洋槍隊2營,並將此種制度向各省推廣。兩江總督劉坤一將江南省的江寧、鎮江、吳淞、江陰、徐州五路防軍,全部改為西法操練,使用新式武器。

1901年,清廷鑒於八國聯軍入侵中,中國陸軍顯示出的,戰鬥力低下,懦弱,混亂等情況,下決心改編軍隊。下令將戰鬥力較強的軍隊改為常備軍,其餘編為續備軍,同時加強洋槍操練。

1901年7月25日,清廷簽訂《辛丑條約》後,決心推行新政,進行軍事改革。

1903年(光緒二十九並蔽年),十月成立總理練兵處,並令各省成立督練公所,負責訓練新軍;並且裁減原有的舊軍(防軍、練軍、綠營),剩下的精選若干營為常備、後備軍及巡警營(即憲兵)。清 *** 原訂計畫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省的新軍為地方軍,一共在全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

1904年,清 *** 為進一步統一軍制,在北京設立練兵處,各省設立督練公所,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鎮(軍區),將軍隊編為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1911年,因武昌起義爆發,只成立了二十六鎮。共有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

1907年,到清朝覆亡的時候,全國已練成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一說為十四個鎮﹑十八個混成協),其中裝備與訓練以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最佳,遍布直隸、山東與東北。

在組建和訓練新軍的時候,一些開明地方大員如張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學生任軍官如蔡鍔、閻錫山、許崇智等,這些知識青年讀過書見識廣,敢於持有不同政見,不同於舊軍官兵愚昧效忠皇權。同時革命黨人如黃興、宋教仁等注重開展兵運,秘密向新軍中輸送革命分子,如吳祿貞、趙聲、孫武等。這些軍內革命黨人待命伺機發動起義。

1911年武昌首義是新軍起義,然後響應的陝西、湖南二省,是新軍起義。接下來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也是新軍起義。除上海、廣東、廣西辛亥革命起義是以民軍商團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義均為新軍起義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說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新軍大起義。

代表軍隊

北洋新軍

北洋新軍的正式名字叫做「新建陸軍」,原名「定武軍」。袁世凱為新建陸軍督辦。主要軍官由袁世凱親友、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和淮軍舊部組成。編制機構及其人員:

參謀營務處總辦:徐世昌,直隸天津人

參謀營務處及兵官學堂監督:江朝宗,安徽旌德人

督操營務處總辦兼步兵學堂監督:馮國璋,河北河間人

督操營務處提調:段芝貴,安徽合肥人

步隊左翼翼長兼第一營統帶:薑桂題,安徽亳州人

步隊右翼第二營統帶:吳長純,安徽廬江人

步隊右翼第三營後隊:雷震春,安徽宿州人

馬隊第一營後隊隊官:吳鳳嶺,袁世凱家傭人之子,從小在袁家長大

炮兵營統帶兼炮兵學堂監督:段祺瑞,安徽合肥人

炮隊第一營管帶:張懷芝,山東東阿人

工程營統帶兼講武堂總教習:王士珍,河北正定人

工程營統帶兼行營中軍:張勛,江西奉新人

學兵營統帶兼督操營務處提調:曹錕,直隸天津人

基層軍官:王英楷、張永成、趙國賢、何宗蓮、李純、陳光遠、李厚基、王占元、盧永祥、王汝賢、楊善德、田中玉、鮑貴卿、陸建章、鍾麟同、馬龍標、孟恩遠等。

戊戌變法前夕新建陸軍被編為武衛右軍,跟武衛左、前、後、中,通於歸屬總督榮祿管轄。

第一鎮統制為鳳山,後為何宗蓮;

第二鎮統制為王英楷,後為張懷芝;

第三鎮統制為段祺瑞,後為曹錕;

第四鎮統制為吳鳳嶺;

第五鎮統制為吳長純,後為張永成;

第六鎮統制為王士珍,後為趙國賢、段祺瑞。

1907年,從六鎮各抽調一部分官兵,編成第二十鎮。辛亥革命時期,馮玉祥任第40協第80標第三營管帶。

1909年,袁世凱被開缺回鄉。北洋六鎮高層有所調整:第二鎮統制改為馬龍標,第六鎮統制改為吳祿貞。

湖北新軍

清末,除北洋新軍外,各地新軍中只有湖北新軍初具規模,有17000多人,核心是第八鎮(師)、第二十一混成協(旅),其中三分之一參加了革命組織或傾向革命,成為武昌起義的主力。

1906年清軍改制,湖北新軍被編為兩鎮,總兵張彪任第八鎮統制,黎元洪任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張彪是張之洞最親信之人,妻子原是張之洞心愛的婢女,因此被稱為「丫姑爺」。但張彪粗鄙無能,胸無點墨,湖北軍界真正的佼佼者無疑是黎元洪。

⑥ 清末新軍和後來的北洋軍有區別嗎

清末新軍和後來的北洋軍,首先本質上有區別,清末新軍屬於封備高建君主的獨裁軍隊,而北洋軍屬於個別獨仿盯尺裁大軍閥所擁有的軍隊,雖然兩者都帶有封建殘余影響,但其本質還有區別就是。此外,兩者存在的使命也不一樣。則攜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新軍屬於什麼性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