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各位美國為何沒有像扶植日本和韓國那樣扶植菲律賓
這正是美國在對待所謂「盟友」的「幫扶」問題上也實行「多重標准」的體現之一!
美國要援助誰,怎麼個援助法,主要由三個因素來決定:一是受援助的對象與美國的關系怎麼樣(關系好的,親美的,可以考慮。否則免談!~);二是受援對象對於美國的戰略價值有多大(比如說在地緣政治層面、自然資源等方面,如果沒什麼價值的免談!~);三是受援對象自身的實力怎麼樣(比如其在經濟實力、工業基礎等方面實在太差,如果要幫,需要美國投入大量資源的,基本上也免談!~)。
菲律賓就屬於最後那種(基本免談的對象),尤其是相對於日本來說。日本自近代以來,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即使是經歷了二戰盟軍的沉重打擊,其基礎尚在。所以美國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資源,對其進行扶植(更多是控制),就能對美國自身產生巨大的利益。而菲佣經濟落後,國小力微,自然資源或許連自己都不夠用,美國即使是幫它,也只能是投入多,產出少,做賠本的買賣。因此,美國將菲律賓作為其設在西太平洋地區的一個基地,已經是「夠瞧得起」它了。如果還指望美國在其它方面也幫助菲佣,那隻能是幻想~~
至於對仁愛礁的問題,個人認為:中國可以採取行動,但絕不能僅限於「試探」!一方面,菲佣現在還處於單獨行動的階段,且其實力與中國差距懸殊。一旦只是試探(性的行動),或許就會引起域外勢力的介入,屆時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另一方面,既然是戰爭,就必須得要有一定的突然性。這樣才能更容易的收到預期的效果。正所謂「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如果猶猶豫豫,磨磨蹭蹭,還不如什麼都不幹,至少沒什麼風險~~再者,仁愛礁的問題,並不僅僅局限於它自身,而只是中、菲兩國關於南海爭議的一個縮影而已。因此,如果中國要出手,就必須多點齊下(特別是要收復中業島!)。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表明態度,解決問題。
㈡ 菲律賓為什麼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商
菲律賓糧食方面主要以來進口,菲律賓習慣吃米,但是由於西方文化的影響對麵粉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幾乎所有麵粉都是進口的,主要從美國來,本地由於地理環境因素,淡水資源缺乏,水稻田不多,而且政府並沒有大量開發灌溉系統,主要原因是交通因素,種了也運不出來,政府腐敗,貪污嚴重,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於其他亞洲國家,對農業並不重視,沒有戶籍制度,大部分外島居民湧入大城市,導致大城市對糧食需求巨增,外地糧食由於交通不暢或者運輸成本等原因運不進大城市,所以只有以來糧食進口,其實菲律賓這個國家不只是糧食方面以來進口,其他方面也一樣,從來沒發生過貿易順差,菲律賓是勞力輸出大國,菲律賓勞工遍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上億美圓從世界各國的菲律賓籍勞工匯如菲律賓本國,這才是菲律賓進口用資金的主要來源
㈢ 世界糧食計畫署詳細資料大全
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由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合辦,是聯合國內負歷兄責多邊糧食援助的機構,於1961年第16屆聯大和第11屆糧農組織大會決定成立,原定於1963年開始運作,但因1962年多地遭遇糧食危機,提前投入運作。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出版有《世界糧食計畫署新聞》與《世界糧食計畫署年度報告》。
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宗旨是以糧食為手段幫助受援國在糧農方面達到生產自救和糧食自給的目的。援助方式分緊急救濟、快速開發項目和正常開發項目3種。其活動資源主要來自各國 *** 自願捐獻的物資、現金和勞務。目前主要認捐者有中國、美國、歐盟、加拿大、荷蘭、日本、德國、瑞典、英國、丹麥和澳大利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世界糧食計畫署
- 外文名 :World Food Programme
- 簡稱 :WFP
- 執行幹事 :戴維·比斯利
- 總部 :羅馬
- 官網 ::wfp/
歷史沿革,成立背景,創立投運,發展提高,目標宗旨,工作內容,組織機構,國際合作, *** 合作,商界合作,社會合作,主要行動,
歷史沿革
成立背景
南北戰爭之後,隨著耕地的大規模擴張和農業科技肢宏襲革命的興起,糧食剩餘開始在美國出現並日趨嚴重。韓戰結束之後,美國失去了處理余糧的一大渠道,美國農產品開始了不可避免的堆積並在20世紀60年代初達到了駭人的規模。 馬歇爾計畫的成功向美國展示了對外糧食援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為了消化國內的糧食庫存,美國國內的領導者以及人道主義積極分子們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糧食對外援助聯盟。1954年,美國通過了對外援助的核心法令《農產品貿易開發與援助法》(又稱《480公法》),開始大規模地進行對外糧食援助。 然而《480公法》遠不足以處理美國的剩餘糧食,以休伯特·漢弗萊和麥戈文為代表的眾多議員積極修正發案,提出建立一個多年的綜合糧援項目,向參議院提交了《國際以糧食換和平法》的議案。迫於漢弗萊的挑戰壓力,1959年1月,艾森豪總統在關於農業的特別演講中宣布了「以糧食換和平」的口號,成立了糧食換和平辦公室,但並未真正實行。到了60年代初,美國開始了推動創建多邊糧食援助機制的歷史性進程。
創立投運
美國總統甘乃迪在1960年總統競選時,提出效仿羅斯福總統召開一次國際糧食與農業會議,由聯合國主辦和支持。他還提議建立一個世界糧食機構為糧食捐助國建立一個長期的糧食援助協定,這成為了世界糧食計畫署的早期胚胎。 1961年,美國提出的建立世界糧食計畫署的提議經第16屆聯大和第11屆糧農組織大會表決決定成立,起先是作為1項3年期實驗方案,原定於1963年開始運作,但因1962年9月伊朗發生地震、10月泰國遭受颶風、剛剛獨立的阿爾及利亞面臨500萬難民重新安置問題,各地均亟需糧食,世界糧食計畫署便提前投入運作。1965年之後,WFP結束試驗性運作階段,成為正式的多邊機制。
發展提高
成立初期,美國承擔著WFP幾乎全部的認捐份額。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蘇聯成為糧食進口國和美國糧食歉收,甘乃迪開始尋求其他國家在WFP中的認捐份額的增加。經過談判,1967年,《糧食援助公約》簽訂,世界糧食計畫署成為了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多邊糧食援助機構,更加公平的國際糧援分擔機製得以建立。 60年代後期開始,現行的多邊糧食援助機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世界的需要,而國際社會的改革努力都被美國的糧食霸權所扼殺。1972年,世界性的糧食危機爆發。1973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在1974年11月在羅馬召開部長級的世界糧食大會。1974年的世界糧食會議也是國際糧食援助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在1974年世界糧食會議之後,美國的糧食霸權開始絕宏衰落,開發中國家卻成功地利用這次會議推動了糧食援助機制的創新,使WFP更具有發展導向性並能更有效地應對世界性的糧食災難。同時,在這次會議上,跨 *** 的組織「糧食援助政策與項目委員會」與「國際緊急糧食儲備」被建立。1976年,糧食儲備被正式批准投入運行;1978年,「國際緊急糧食儲備」進一步擴大。WFP獲得了對糧食災難快速反應的能力。 21世紀初以來,國際非 *** 組織在WFP的援助份額提高,甚至開始高於美國的雙邊援助份額;糧食援助和飢餓的性質發生變化,世界糧食計畫署發生了從糧食援助機構到糧食援助協助機構的歷史性轉變,開始擁有更為精細和更為健全的一系列工具用以應對緊急的飢餓需求。
目標宗旨
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宗旨: 以糧食為手段幫助受援國在糧農方面達到生產自救和糧食自給的目的。 世界糧食計畫署的目標: 1.拯救生命,在緊急情況下保障生計 2.防止嚴重飢荒的發生,為災前預防和減災進行投資 3.在戰爭或災難發生後重建家園和恢復生計 4.減少長期飢餓和營養不良 5.加強各國控制飢餓的能力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前執行總幹事喬塞特·希蘭(Josette Sheeran)指出﹐世界糧食計畫署正在從一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的機構轉變成一個參與農業發展的機構﹐目的是穩定糧食供應體制並降低對糧食援助的依賴程度。
工作內容
作為聯合國抗擊飢餓的一線機構,世界糧食計畫署始終積極應對緊急情況的發生。世界糧食計畫署通過向飢餓人口和脆弱人群快速提供食品,拯救生命。在某些情況下,最好的解決方案也許不是直接提供食品,而是發放現金或食品抵用券。例如,市場上食品豐富而貧困人口無力購買。在這種情況下,受益者可以拿現金或食品抵用券去當地市場購買商品,同時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此外,世界糧食計畫署還幫助飢餓人口解決未來的糧食安全問題。通過提供食品,世界糧食計畫署幫助民眾積累資產、傳播知識,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區。通過「食品換資產」項目,世界糧食計畫署向飢餓人口提供食品,鼓勵受益者為發展項目工作,為他們建設美好的明天打下基礎。 例如,當人們不再擔心下一頓飯沒有著落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建造灌溉系統以達到增產的目的。「食品換培訓」項目使貧窮的人們能投入時間學習生存技能,例如養蜂、縫紉以及認字讀書。這些培訓使他們能夠維持生計。 為了尋求飢餓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世界糧食計畫署在多個領域發展專業技能,包括:糧食安全分析、營養、食品采購和物流。
組織機構
世界糧食計畫署領導機構是執行局(原稱糧食援助政策與計畫委員會 ── 糧援會,1996年1月起改稱現名),由36個聯合國和糧農組織成員組成,其中一半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理事會選出,另一半由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選出,成員任期為3年,每年改選1/3。執行局負責審批執行幹事提出的援助項目,審查已批準的項目的執行情況。 世界糧食計畫署日常辦事機構為秘書處,主持日常工作的執行幹事由聯合國秘書長和糧農組織總幹事同糧食援助政策和計畫委員會協商後任命。任期五年,可連任。現任執行總幹事是埃瑟琳·庫桑(任期2012.4-2017.3)。歷任執行總幹事的有:詹姆斯.T.莫里斯(第十任,任期2002.4-),喬塞特·希蘭等人。
國際合作
*** 合作
中國 中國於1979年正式參加該署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 *** 與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辦的世界糧食計畫署關於世界糧食計畫署提供援助的基本協定》於1980年10月04日簽字並生效。同年,該署在北京正式設立駐華代表處。中國曾多次以觀察員身份出席該署會議。1987年中國當選為糧食援助政策和計畫委員會成員。1996年中國成為首屆執行局成員。 從1979年到2005年,中國先後獲得了聯合國糧食計畫署約價值10億美元的援助。自從2006年以來,聯合國糧食計畫署攜手中國 *** 開始致力於幫助其他開發中國家,中國已經完成了從國際受援國到世界主要援助國角色與地位的轉換。 WFP在其中文網站撰文高度贊揚中國在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為世界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樹立了可推廣的典範,多次稱贊中國在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上的貢獻,感謝中國的長期支持和中國在國際糧食安全工作中所發揮的領導作用。 喬塞特·希蘭指出,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糧食計畫署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據聯合國糧食計畫署統計數據顯示,自1979年以來,世界糧食計畫署已先後收到來自中國逾4300萬美元捐款;其中僅在2010年度,中國就向世界糧食受援國家提供了400萬美元的幫助。
- 2006年8月3日,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致函民政部救災司,就中華人民共和國 *** 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戰略合作夥伴協定和應急協定徵求民政部意見。
- 2007年4月,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邀請WFP駐華辦公室主任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減輕旱災風險中心揭牌儀式暨減輕旱災風險研討會」;
- 2009年10月15日,李立國副部長會見了來華訪問的世界糧食計畫署副執行幹事西蘇盧女士一行,就拓寬民政部與世界糧食計畫署合作領域交換了意見,雙方表示,將繼續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2011年8月21日在京宣布,中國 *** 向該機構提供迄今單筆最大額度捐款1600萬美元,支持其在索馬里的飢荒救援行動。
國際 在2008年高糧價危機期間,沙烏地阿拉伯曾為世界糧食計畫署提供5000萬美元,是世界糧食計畫署截至2011年8月收到的最大一筆一次性捐款,而對沙特王國來說,這也是他們向聯合國各機構歷次捐款中最大的一筆。 2011年5月16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與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法國共同主持了在義大利羅馬召開的高層會議。會議討論了有關於抗擊全球飢餓的相關議題,包括建立緊急糧食儲備以確保在重大危機時的糧食供給。 2011年6月15日,加拿大國際合作部部長小田(Beverley Oda)在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舉辦的全球營養研討會上發言,強調在預防兒童疾病、保護兒童健康方面,食品營養與疫苗一樣重要。 2015年4-5月,世界糧食計畫署在援助尼泊爾地震災民時收到了英國國際發展部在建立救濟點時的幫助,以及澳大利亞和其它捐助者在減災方面的援助。
商界合作
世界糧食計畫署與私營部門夥伴關系的核心是雷射束項目(Project Laser Beam)。項目耗資5000萬美元,始於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致力於消除兒童營養不良。雷射束項目針對當地情況,對糧食、健康、衛生等進行全面的設計和運用,這種跨部門的合作模式是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 2011年6月12日至13日,商界領袖齊聚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出席東亞世界經濟論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鞏固現有的合作夥伴,並尋求建立新的合作機遇,抗擊全球飢餓。
社會合作
2012年5月15日,亞洲頂尖技術會議CHINICT全球高科技創新者峰會攜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UNWFP)開創新的途徑,利用中國科技企業家的創新能力解決飢餓問題。大賽旨在開發應用程式和電子游戲,從而引起社會對飢餓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可解決問題的重視,同時為網路拓展和籌集資金開發創新型工具,開發新型應用程式用於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全球線上拓展工作。 2013年7月13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攜手百勝餐飲集團旗下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共同發起的「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全國勸募活動在西安啟動。所募得款項全部用於改善貧困山區兒童的營養現狀。
主要行動
2011年6月,非洲之角各國(索馬里,衣索比亞,吉布地,肯亞, 烏干達)因旱災、高糧價和政治動亂發生糧食危機,近1150萬人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WFP採取了直接糧食援助、整頓農產品市場等手段幫助減緩了災難。本次行動中,截至2011年7月底,世界糧食計畫署共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國及聯合國中央應急反應基金(UN Central Emergency Fund (CERF)的超過2.5億美元的捐款承諾。 2011年9月,巴基斯坦地區發生洪災。WFP提供了直接糧食援助,幫助糧食市場恢復,為所有人道主義團體提供了後勤援助,並且先後開辟了8個可供使用的倉庫。從2010開始,世界糧食計畫署已通過其之前的災區重建行動,在巴基斯坦救濟了將近440萬受洪災影響的人口。 2011年12月,南蘇丹陷入糧食危機,糧食價格飆升。當季糧食歉收和不安全局勢更加劇了危機。WFP從直接援助糧食和增強民眾恢復力兩個方面著手,徹底解決飢餓導致的死亡問題和飢餓、暴力犯罪的惡性循環。具體包括:為小農和當地市場建立連線;開展抗擊飢餓社會安全網項目(如學校營養餐計畫);為兒童和母親提供特殊營養援助。 2013年11月,台風「海燕」重創菲律賓。WFP向受災民眾提供了直接糧援,同時與當地 *** 通力合作,加強物流和應急通訊能力。 2014年3月29日,伊波拉疫情在幾內亞爆發,糧食署的工作人員迅速趕赴疫情前線,開始糧食發放,並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了物流和工程支持,協助建設伊波拉治療中心,將容納總計400個床位。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7.8級地震,尼泊爾 *** 請求國際人道主義援助。28日,世界糧食計畫署的緊急回響小組已經抵達尼泊爾提供物流、信息技術和糧食支持。WFP還啟動了緊急條約來支持這場災害應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總幹事埃瑟琳·庫桑進行了對尼泊爾受災地區的探訪,並呼籲籌集救災資金。
㈣ 中國大使館慰問菲律賓醫療機構,有什麼意義
中國大使館慰問菲律賓醫療機構,有什麼意義?
中國大使館慰問菲律賓醫療機構可以說是,對鞏固和提升中菲關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對兩國關系未來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黃溪連大使這次對於菲律賓的援助展現了中菲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攜手並肩應對挑戰的新時期夥伴關系。
這次對菲律賓的援助可以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我國不管是從人力,物力都給於菲律賓極大的援助,這些舉措極大地提高了菲華社會的疫情防範意識和能力,極大地振奮了菲社會戰勝疫情的信心。 對於中國的專家的辛勤努力和作出的重要貢獻,以及捐贈的大量防疫物資, 都為中菲抗疫合作及雙邊關系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方面祝願菲律賓同胞早日平安度過疫情 。
㈤ 援助菲律賓160億美元是白給嗎
當然不是。政治需求,對方回去至少表個態度有利於緩解中國政治壓力,減少沖突就是好事,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來成長。
如果要價太高,國內領導人也不會那麼傻到真的白送錢
㈥ 中國今年對外無償援助或者捐款都有哪些以及大概金額。
網上查到的,是2012年1月-8月的新聞資料,僅供參考,不過已經能夠據此推算這幾年無償花掉多少錢了。
新聞原帖:
中國貸款菲律賓1.12億美元改造供水項目
2012-07-17 22: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北京)
核心提示:7月17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出席安嘎特供水和管道改造二期工程開通儀式,感謝中國為該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該項目原始合同金額約1.12億美元,由中國政府提供優惠出口買方信貸,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承建。阿基諾稱憑借「與鄰國牢固關系」,菲能更好地服務人民。
中國無償援助朝鮮6億元物資
2012-03-16 08:22:00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北京)
核心提示:韓國《東亞日報》15日刊登獨家報道稱,中國政府於2月下旬開始對朝鮮進行大規模無償援助,援助物資包括糧食、建材等,價值高達6億元人民幣。1994年,中國曾在金日成去世後,對朝援助10萬噸糧食。此次援助規模是1994年的兩倍。
援助衣索比亞8億元修建會議中心
2012年1月28日,賈慶林訪問衣索比亞時表示,中國向非盟提供6億人民幣的無償援助。此前中國援助2億元人民幣修建的非盟的會議中心(地址衣索比亞)已建成。(網易新聞)
中方設30億元基金與東盟開展海上合作
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四次高官會上,中方表示願與東盟共同努力維護務實合作勢頭。(2012年1月14日《瀟湘晨報》)
中國援助非洲200億美元
外交部網站:2012年7月19日,胡錦濤在中非合作論壇會議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將向非洲國家提供200億美元貸款。中國還將為非洲培訓3萬名各類人才,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18000個,並派遣1500名醫療隊員為白內障患者提供免費治療。
中國再向上合成員國提供100億美元貸款
2012-06-07 10:24:56來源: 新華網
核心提示:6月7日,上合組織峰會大規模會議召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為促進成員國發展,中方決定向其他成員國再提供100億美元貸款。
㈦ 困守菲律賓的日軍餓死,為何不能從菲律賓補充食物
因為菲律賓土地貧瘠,農業生產技術落後,糧食產量是非常少的,再加上當時的菲律賓一直都受到戰爭的摧殘,農田被大量毀壞,即便是當地百姓也是一直處於飢餓的狀態,就更別說五十萬的日軍了。而且日軍都是需要吃飽才有力氣打仗的,日軍當時因為無序的增兵以及毫無節制的浪費,加大了糧食的消耗。
雖說小范圍的捕魚還是可以的,但是在面對五十幾萬日軍的時候,這種小規模的補給完全沒什麼用。後來因為美軍和日軍實力和裝備上的差距,因此當時的美軍將日軍趕到菲律賓的山區後,並沒有繼續追擊,而是選擇將日軍困守在山區,斷了日軍的退路。
待在山區的日軍有三十多萬人,這對於日軍來說是極其危險的,畢竟在山區的話,糧食儲備的消耗是很快的,而且山區也沒有什麼供給來源,因此當時在山區的很多日軍都直接被活活餓死。
㈧ 東南亞人糧食自給程度高嗎
作為世界重要糧食生產和出口地區,東南亞國家積極採取農業扶持措施,在積蓄力量戰勝疫情、保障農民利益和維護糧食安全方派伏友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持續加大農業扶持力度
泰國政府對大米、木薯、玉米等主要農產品實施最低價格補貼,同時向農戶發放每戶每月5000泰銖(1美元約合30泰銖)生活補貼,並對農戶貸款給予暫緩還貸及利息補貼3%的政策。泰國政府還通過了總預算919億泰銖的2020—2021年度「稻米保障計劃」,其中廳孫一半以上資金用於補貼400萬農戶。政府還撥款550億泰銖用於未來3年恢復遭受疫情嚴重打擊的農村經濟,重點用於促進糧食生產,提升保障能力。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今年年初的內閣會議上專門強調糧食安全問題,將全力確保糧食供應塵槐充足、安全,保障民眾需求和健康。政府將依照制定的2021年政府整體行動計劃,加強改善糧食、家禽、水產養殖和漁業,改善生產、加工和銷售流程,力求減少自然災害及疫情帶來的損失。菲律賓農業部長威廉·達爾表示,政府將加大對農民的貸款和扶持力度,菲農業2021年有望實現2.5%的增長目標,實現更高的糧食自給水平。
2020年,柬埔寨農業受到疫情和洪災的雙重打擊。柬埔寨首相洪森指示農林漁業部提供2000噸水稻種子分發給災民,為種植其他農作物的農民提供多種農作物援助;同時,農業和農村發展銀行呼籲商家以合理價格向農民收購稻穀,保證糧食產銷鏈條順暢。柬稻米聯盟主席宋沙倫表示,2020年柬埔寨稻米生產沒有出現大面積減產,出口也未受到影響,目前仍力爭實現2022年達到出口100萬噸的目標。
在馬來西亞2021年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將劃撥18億林吉特(1美元約合4林吉特)用於補貼農民,穩定糧食市場。成立不久的國家糧食安全政策內閣委員會,也將制定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短、中和長期策略和行動計劃。印尼、越南也在疫情背景下加大了對農業、農民的扶持和補貼,確保糧食安全。
㈨ 日軍守菲律賓的時候大量餓死,為什麼不就地補充食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道理打過仗的人都懂,但是日本人守菲律賓的時候,還是出現了大量的士兵餓死,卻還不補充食物,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日本軍隊並不是不想在菲律賓本土進行糧食後勤的補給,他們沒這么有良心,也沒這么有素質,而是根本就做不到,這也導致了大量的日軍被餓死。
就是這些原因,導致了日本人在守菲律賓的時候,遇到糧食不夠的窘境也沒有辦法解決,只能活生生餓死。
㈩ 困守菲律賓的日軍大量餓死,為何不能從菲律賓就地補充食物呢
菲律賓戰役是二戰中美國對日作戰的重要戰役。其主要戰略目的就是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補給線,使得日本從東南亞掠奪的戰略資源無法運回本土,又可使得日本南方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被抓到的日軍)
日軍處於絕望的島嶼和密林中時,最開始人們可能因為飢餓不得不吃死去同伴的屍體,因為其是可靠的蛋白質來源。後來死人吃沒了的時候,最原始的生存本能會促使人們互相殘殺,來確保自己活下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能夠找到的殘余的日本兵都是個體的原因。他們很多人或避免自己被殺而逃走,或者是殺了別人而活下來的。菲律賓戰役持續了將近10月的時間,美軍吸取相關之前硫磺島的戰役教訓,減少自身傷亡,拉長了整個菲律賓戰役的進程,沒有對於那些避退叢林和島嶼日軍過分追擊,放任他存在。日軍沒有補給,彼此聯系也被切斷,無法組織大規模進攻。這其實造成大批日軍餓死和病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