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世界上菲佣那麼多
和美國之間有勞務輸出協議的。 美國每年必須選購一定數量的菲佣及勞工入境美國就業。
因為菲律賓人口很多,多數民眾都以海外勞務為主。護理員,傭人,護士,醫生廚師等都是全世界搶手的職業。
菲律賓和阿拉伯,加拿大,美國,瑞士,台灣,香港,新加坡都有勞務定向協議。和中國沒有,因為中國勞工多的還不知向哪裡輸出呢!
分地區,一般的菲佣在新加坡,香港地區的薪水每個月在人民幣4千左右。在主人家包吃包住,不會太受累。如果菲佣,護理員,護士等前往美國,加拿大月薪水都在2千-6千美金不等。美國總統府內的廚師就是菲律賓人。所以,不夠檔次的國家還真僱傭不起小菲佣的。
Ⅱ 什麼是菲律賓籍美國人父親是菲律賓的而母親是美國的小孩是混血可是怎麼會是美國人呢還加入了菲律賓!
菲律賓籍美國人和美籍菲律賓人是兩個不同概念,菲律賓籍美國人是指國籍為菲律賓的美國人,美籍菲律賓人是指美國國籍的菲律賓人。就像百年前有許多中國人移民到了美國,他們取得了美國國籍,他們在美國被稱為華人,他們的子孫擁有中國血統被稱為華裔,我們稱這些人為美籍華人。所以按你說的父親是菲律賓的而母親是美國的小孩是混血當然有一半是美國人,但他的國籍跟隨他父親為菲律賓。 (國籍問題可以理解為戶口問題,即你是哪裡人)
Ⅲ 美國的主要人種有哪些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人種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按照美國憲法精神,這些人經過多年的融合,也可以稱為是美利堅人,但這一點是政治意義上的,而不是民族學意義上的種族.
美國是人種主要是,白人佔85%——87%左右,黑人佔10%~12%。黃人(包括印第安人和華人等)2%-3%,巴西人(Brazilians)是南美巴西居民的總稱,主要生活在拉丁美洲。主要有印第安人、黑人和以葡萄牙人後裔為主的白人以及由此三者相互通婚後的各類混血種人。其中,白人佔54.03%,黑白混血種人佔39.94%,黑種人佔5.30%,其餘為印第安人和其他黃種民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東北、東南和南部各州及大西洋沿岸地區。
通用葡萄牙語,吸收有不少印第安語和非洲語詞彙,形成為巴西葡萄牙語。多信奉天主教。教會、教堂和修道院甚多,對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極大。多數節日都起源於天主教的宗教節日。
美國是一個種族問題很嚴重的國家,也知道美國是一個多族裔的移民國家。對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和可能產生的激烈程度也確實了解得有限。即使對奴隸制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的了解,也有「簡單化」之嫌。
如今美國的種族問題,確實是「眼花繚亂」的。最近,美國的一個韓裔社會學家在著文討論洛杉磯暴亂的時候,就談到,必須認清「美國已從黑白兩族的社會轉變成了多元族裔的社會。其他旁觀的族裔也移到舞台中央,成為主角。」這一情況其實從表象上都可以看出來,因為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放眼出去,直觀的感覺就是人種的五色繽紛。
然而,美國的種族問題之所以如此敏感,令人念念不忘。確實與歷史淵源有關。因為在美國的歷史上,種族問題一度與奴隸制度相聯系。這使得本來就放在哪裡都不容易處理的種族問題,在這里就更添了一份歷史宿怨。
對美國最終結束奴隸制的南北戰爭實際上,南北戰爭並不是解決奴隸制的唯一舉動。反對奴隸制的努力幾乎與這個制度相始終,這些努力甚至在美國建立之前就已經開始。只是,由於歷史的局限性,這只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實際上也是人類逐步認識自己,逐步清理自己的一個過程。
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時候,美洲的開發也就是從南美開始的。一開始,這和美國人的祖先英國人沒什麼太大的關系。當時的世界是屬於「海上霸王」的。所以,有著大量航海家和海盜的西班牙,葡萄牙,就成了南美的主人,最主要的還是西班牙人。「海上霸王」們也很熟悉非洲。
奴隸制確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白人的歐洲文明,還是黑人的非洲文明,都是如此。所以,在今天看起來顯然應該是勞務輸出的生意,在四百年前卻成了奴隸買賣的勾當。在這裡面,當然有一些被白人奴隸販子劫道抓獲的部落黑人,但這不可能是最經濟方便的來源。所以,基於當時非洲社會發展的極不均衡,也基於他們事實存在的奴隸制,使得有一部分黑人也成為這一交易的重要一環,他們取得「貨源」並且出售,成為賣方。
在今天的美國,如果你要買幾車砂石鋪路,你找的並不是砂石場,你應該找的是運輸公司。四百年前的奴隸販賣也是同樣的道理。當時經營這一行當的是航海業,奴隸販子都是一些航海冒險家。由於這是一個獲利甚豐的行當,各個歐洲國家的船長都加入了這個行列。但是實力最強的,依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以致於美國人長期使用的黑人一詞,,即「尼格羅」,居然不是源於英語而是源於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
西班牙在一百多年裡不斷從南美向北美推進和開發,這種開發也伴隨著購買黑人數量的增加,因為勞力奇缺。當時在南美黑人已經非常普遍,以致於今天我們在南美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以黑人為主的島嶼和國家。他們並不是當地的土著,他們的祖先也是在販賣黑奴的浪潮中給卷到這里來的。
於是,當美國人公認的先驅,第一批英國清教徒,乘著那艘著名的「五月花號」,在海上漂泊長達65天,終於到達北美大陸的東海岸,即新英格蘭的時候,當他們面對一片莽莽荒原跪下祈禱的時候,這里真是他們所看到的那樣,是一片巨大的尚未開墾的處女地嗎?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
因為不管怎麼說,在他們到達的時候,相對於整個北美大陸的廣袤土地來說,確實可以說是人煙稀少。在他們的活動范圍內,甚至遠遠超出他們的活動半徑,還是浩浩渺渺的人跡罕見乃至於人跡未到之處。
經過歷史的發展時期,主要有以下的:
土著美國人(Native Americans):
大約2萬年前,來自亞洲的一些游獵部落一路追逐獸群,越過今天的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當年的亞美大陸橋(intercontinental land bridge)來到了美洲大陸,成為歷史上最早的美洲移民。光陰流轉,到1492年西班牙探險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發現」新大陸(the New World)時,生活在現今美國大陸上的土著人口大約為150萬人。哥倫布誤以為他到達的巴哈馬群島(the Bahamas)的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就是傳說中的東印度群島(the Indies),便把當地的美洲土著稱作「印第安人」(Indians)。
美國現有562個印第安部落(tribal nations),分散在美國本土48州和阿拉斯加州,印第安保留地總面積約為2240萬公頃。規模最大的12個印第安部落為:切羅基族(Cherokee)369 035人,納瓦霍族(Navajo)225 298人,蘇族(Sioux)107 321人,齊佩瓦族(Chippewa)105 988人,喬克托族(Choctaw)86 231,普韋布洛族(Pueblo)55 330人,阿帕齊族(Apache)53 330人,易洛魁族(Iroquois )52 557人,拉姆畢族(Lumbee)50 888人,克里克族( Creek)45 872人,布萊克福德族(Blackfoot)37 992人,奇克索族(Chickasaw)21 522人。
歐洲移民:
英國人是美國早期殖民者中的主流民族,英語也因而成為美國的主流語言。但是,緊隨英國人之後,別的歐洲人也很快便蜂擁而來,其中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國人、荷蘭人、德國人和瑞典人。美國革命的一位著名代言人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本身是個英國人,曾在1776年清楚地指出:「歐洲而非英國才是美國的母國。」(Europe, and not England, is the parent country of America.)不過,直到1780年時,英國或愛爾蘭後裔仍佔美國人的3/4。
1840~1860年間,美國迎來了第一次移民大浪潮。當年,由於農業歉收、人口增長和政治動盪,整個歐洲餓殍遍野,每年約有500萬人背井離鄉。因為土豆病災,愛爾蘭餓死了75萬多人。很多倖存者移民海外。僅1847年一年,移民美國的愛爾蘭人就達118 120人。今天,愛爾蘭裔的美國人約有3900萬人。
1848~49年德國革命(German Confederation's Revolution)的失敗令很多德國人移民海外。而1861~65年美國內戰(American Civil War)期間,聯邦政府為了充實兵員也鼓勵歐洲人移民來美,特別是德國移民。作為兵役回報,聯邦政府獎給移民們免費的土地。到1865時,大約1/5的聯邦士兵屬於戰時移民。今天,22%的美國人有德國血統。
1820~70年間,大約20萬來自德國等地的歐洲猶太人進入美國。這些猶太移民多數是從事零售業的小商販,散居於全美各地。更多的猶太人移民美國始於1880年前後,那一段大約12年的時間里,他們在東歐國家受到了殘酷的迫害。接下來的45年裡,200萬猶太人移民到了美國。這些來自東歐和奧地利的猶太移民既貧窮又不懂英語,多數居住在紐約和芝加哥等大都市,進入工廠做工或者從事手工業和經營小店鋪。如今,猶太裔美國人有500多萬,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絕大多數猶太人居住在都市和市郊地區,主要是中產階級,教育和收入水平均較高,在美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不情願的移民(Unwilling Immigrants):
在湧入北美的移民洪流里,有一群人是被迫而來。那就是1619~1808年間被賣來美國充當奴隸的50萬非洲人。1808年美國發布了禁止進口奴隸的法律。但是,因為需要勞動力的緣故,特別是在南部的農業區里,農場主依然繼續擁有奴隸及其子女。今天,非洲裔美國人構成了美國總人口的12.9%,共有34 658 190人(2001年12月7日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
拉丁美洲移民(Hispanics):
1950年代大約400萬講西班牙語的拉丁美洲移民涌進美國。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0年3月8日的資料,如今生活在美國的拉丁美洲裔人口為27 174 300人。其中大約一半的拉美裔美國人來自於墨西哥,另外一半來自波多黎各、薩爾瓦多(El Salvador)、多米尼加(Dominican Republic)和哥倫比亞(Colombia)等國。36%的拉美裔美國人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其他拉美裔人口比較多的還有得克薩斯州、紐約州、伊利諾伊州和佛羅里達州。當年卡斯特羅(Castro)取得古巴革命勝利後,曾有成千上萬的古巴人流亡到了佛羅里達。生活在邁阿密(Miami)的古巴裔美國人數量之大,以致該城最大的報紙《邁阿密先驅者》(Miami Herald)在英文版之外又專門出版了西班牙語版的報紙。
亞洲移民(Asian Americans):
華人是移居美國最早的亞洲移民。早在美國建國初期的1785年,就有3位中國水手阿興、阿川和阿春乘「智慧女神號」帆船來到了美國。不過,直到19世紀中期之前,中國人既很少聽說美國也沒有移民的興趣,因為中國比較穩定的社會秩序和自然經濟使得老百姓雖然貧苦卻仍能安居樂業。然而,1840年以來的鴉片戰爭和西方列強的侵略,令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變本加厲地壓榨百姓,激起太平天國運動,民不聊生,走投無路。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到中國福建、廣東等沿海之後,更多的華人開始相繼踏上了跨越太平洋、僑居異鄉的求生之路。1849年入境舊金山的華人有791人,1850年增至4025人,到1873年時移民美國的華人已達15萬左右。
華人之後,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和朝鮮等地的亞洲移民也接踵而至,開始了移民美國的荊棘之路。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1年12月7日公布的資料,美國現有亞裔人口10 242 998人,佔美國總人口的4.2%。大多數亞裔都是近幾十年來移居美國的新移民,但是因為具有勤奮節儉、吃苦耐勞、重視教育等優良傳統,亞裔美國人已經成為美國最成功的少數民族之一,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較高。
Ⅳ 菲律賓與美國的關系是什麼
菲律賓是美國的前殖民地。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之後西班牙戰敗,簽署「巴黎和約」,美國接收菲律賓喊蘆派,改由美國統治。
1935年3月24日,建立菲律賓自治邦,1946年7月4日,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菲律賓獲得完全獨鄭賀立。此後,自由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史前嘩激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1943年10月14日,日本佔領軍扶植勞威爾成立了一個傀儡政權,史稱菲律賓第二共和國(1943年-1945年),正式名稱為菲律賓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菲律賓再次淪為美國殖民地。
Ⅳ 菲律賓明明是亞洲國家,為何菲律賓卻有很多混血的歐美人
菲律賓雖然地處東南亞地區,但是菲律賓近代歷史移民比較混雜,並且被西方國家殖民過,所以血統也受到了影響,當地很多人和西方人進行通婚,所以生下的孩子長相也比較像歐美人了,其實菲律賓本地的人種主要是馬來人,但還是屬於亞洲人的血統。
因為有很多西方人住在了菲律賓,所以菲律賓也是相當的國際化,來到菲律賓的長灘,馬尼拉,你會發現這里的外國人非常多,如同一個大熔爐一樣,要知道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以前被譽為是亞洲的紐約,在當時像曼谷,新加坡還沒有發展起來,而馬尼拉就已經很國際化了,只不過現在因為某些原因,菲律賓的經濟發展一直不太好,所以沒有成為發達國家,不過近年來因為旅遊業的興起,給菲律賓帶來了新一波經濟發展的機遇,並且近年來菲律賓和我們的關系也是非常好的。
Ⅵ 菲律賓人口那麼多,為什麼出國打工的那麼多
提到菲律賓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一個詞,就是」菲佣「,菲佣就是菲律賓國籍的傭人,在我國香港地區,台灣地區,還有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尤其常見。既然菲佣那麼出名,其實也是從側面反映出菲律賓出國打工的人特別多,不然也不會有菲佣這種說法了。那麼為什麼菲律賓那麼多人都出國打工了呢?
首先就是菲律賓國內經濟不好的原因吧。如果自己國內經濟好,那麼誰還出國打工啊,那不是找罪受嗎!所以說首先因為自己國內經濟不好所以大家都想出去謀條生路。應該說國外比菲律賓國內好得多了。
還有就是菲律賓自己的文化問題了,菲律賓受到過西班牙,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殖民,這些國家也給菲律賓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這些文化都融進了菲律賓本土文化里,開放,包容,融合是他們的文化之一,所以說去國外打工也是他們的潛意識里有的東西。
Ⅶ 為什麼菲律賓好多人長得和歐美人很像
一個是三百多年的殖民史;二個是大量的外國人湧入這人國家雜交了他們的人種,混血兒很多 。這主要得源於完全西化的文化,和他們的英語較好的原因。但是菲律賓人主要還是給華人同化的比較多,大多數的菲律賓人都有華人的血了。
Ⅷ 美國為什麼有亞裔
1763年,菲律賓人在美國路易斯安那的聖馬洛(St. Malo in Louisiana)建立起第一塊亞洲飛地。一個世紀後,大批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和印度的移民開始從亞洲遷入美國,他們在夏威夷開墾農場,在西部淘金、修建鐵路。
不過,這些都只標志著他們的到來,但身份認同並未建立。這些旅居者和定居者們或許是在一起居住和工作,他們交往甚至聯姻,但不論如何,他們仍視彼此為不同種族,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這種疏離感直到五十年前的5月才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當時,一群年輕人擠在灣區的一棟公寓中,正是他們改變了這一族群的歷史。
當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名叫市岡裕次(Yuji Ichioka)的研究生和艾瑪·吉(Emma Gee)從一份抗議越戰的名單中找出每一位擁有亞洲姓氏的人,邀請他們成為新組織「亞裔美國人政治聯盟」(Asian American Political Alliance)的成員。
這是「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這一新創詞彙首次公開使用。正如這一稱謂所示,這是一個明確的政治聲明,它所陳述的是這樣一個實質:是的,我們是以美國人的身份團結起來,但我們也要求被給予新的身份,表面上看它來自於地理起源,但更確切地說,它紮根在我們想要被賦予權利、想要聯合一致抗議、想要推動社會變革的共同願望之中。
這一稱謂和其背後的理念:各個血統的亞裔美國人應該被視為擁有這種聯合的身份,被看做同一種族,自此亞裔美國人群體便獲得了迅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