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據說菲律賓是一夫多妻制,確切嗎
菲律賓是一夫多妻制確切的。
菲律賓國家允許一夫多妻制,而且這項規定已經有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了,直到現在依舊執行著。其實這個主要是由於當地人們大多數都是信仰天主教的,而且如果離婚的話也是對宗教信仰的不尊重,所以國家也頒布了這條法律規定。
但是如果另一半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或者是身體有嚴重的疾病,可以申請離婚。所以這個國家的離婚率是特別低的,大多數的人都不會選擇離婚,而且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上天都有人們的獎勵,是一個天使降落在人間,所以也不是不允許避孕的。
但是正因如此菲律賓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且也正是因為「一夫多妻」制度,也讓菲律賓的男人過得越來越逍遙自在,因為老婆多了可以出去賺錢,而且自己可以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工作,完全依靠老婆來賺錢養家。
(1)印菲律賓實行什麼制度擴展閱讀
菲律賓的風俗
1、不能離婚
從1946年便頒布了這項法律,而頒布這條法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菲律賓是一個純粹的天主教國家,這里的人充滿了信仰,不允許違背教義。而離婚便是對教義的違背,所以當時的統治者便頒布了全國上下不能正常離婚的條例!
當然,也不是說這里完全不能離婚,如果喪偶或者另一方出現了精神疾病是可以離婚的,除此之外是不允許離婚的。所以這個國家,也是目前全世界離婚率最低的國家了,真的是「執子之手,白首偕老」啊。
2、不避孕
菲律賓除了不能離婚,還有一項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習慣。那就是全國上下都不避孕,甚至避孕措施在這里也是形同虛設!這樣的習慣,同樣也跟這個國家是天主教國家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所有教徒心中,大家都認為孩子就是天使,不應該抹殺。
所以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如果抹殺了孩子的生命,便是這個社會的「災難」。所以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菲律賓也迎來了人口暴漲,據統計,目前人口早已破億。
3、一夫多妻
除了以上兩個菲律賓特有的習俗以外,這里還盛行一夫多妻制。而實行一夫多妻制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想多帶一些「天使」來到這個世界!舉他們國家規定,一個男人一生可以擁有四個老婆。而且在當地,如果你擁有更多老婆其實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4、女人養男人
而菲律賓的另一個現象是大家比較熟知的,那就是這里的男人幾乎不出去工作,都是在家吃喝玩樂!家裡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男人的「妻子們」,而妻子的主要工作就是當傭人,所以菲佣在全世界都是比較出名的家庭好幫手。
也許你猜到了,當傭人肯定掙不了多少錢,所以這個上億人的國家GDP也僅僅只有3135億美元!真的是這個國家被「匪夷所思」的教義所荼毒了啊!
⑵ 菲律賓是一夫多妻制嗎
目前,世界上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有:塞內加爾、烏干達、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喀麥隆等,這些國家主要集中在西亞和非洲,這些國家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菲律賓的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夫多妻,但菲律賓的民俗和教徒是可以一夫多妻的。
⑶ 東盟國家政治體制有哪四種
1、人民代表制國家:越南、寮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2、議會共和制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3、總統共和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4、君主制國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汶萊
泰王國,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5、軍政府國家:緬甸
緬甸聯邦共和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⑷ 東南亞十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
越南:一黨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寮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代議制政體;柬埔寨:代議制;泰國:泰王國是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民主體制國家;緬甸:議會制;馬來西亞:君主立憲制(議會君主);印度尼西亞:總統制;汶萊:君主制;菲律賓:總統制;東帝汶:混合政體;新加坡:議會共和制。
⑸ 男友是菲律賓人 我想知道 菲律賓到底是不是一夫多妻制國家 要准備的回答
菲律賓一夫多妻只存在某些民族,不是全部。
菲律賓各個民族的傳統婚姻風俗差異很大。一般菲律賓人多半是自由戀愛結婚。在農村則流行男青年彈吉他用歌聲向他所傾心的姑娘求愛。在戀愛中,男子多贈給女方化妝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顏色以白色和桃色為佳,茶色和紅色乃屬禁忌之色。結婚儀式都在教堂中舉行。
菲律賓穆斯林人的婚姻由父母決定。男方須通知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並交付聘金。婚禮儀式由伊斯蘭阿訇主持,並舉行盛大宴會款待客人。這里實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歲便被視為已達結婚年齡。
土著人的婚俗多種多樣。居住在北呂宋高山地區的伊戈羅特人的婚約主要有兩種方式,父母主婚或在女屋裡自由試婚。一般來說,較富裕的家庭,為了使自己的家庭的財產地位不致旁落,在兒女幼年時甚至在母腹中,即由雙方父母作主訂婚。到了十四五歲時,便正式成婚。如果婚後一方表示不滿意,只要女方尚未受孕,便隨時可以離開,男女另找對象並不受人指責。一般家庭則實行自由試婚,試婚時期,如果不能生育;隨時可以分開。由於這些民族認為結婚的最大目的就是生兒育女,因此,在青年男女正式結婚前,接連試婚好幾次的現象屢見不鮮。巴交人允許多偶婚,婚姻多半由父母包辦。經常是表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通婚,堂兄弟姐妹則禁止通婚,如果有後一種關系的人要結婚,必須做一些「預防」措施和儀式,如將一些貴重物品丟人海中。黑矮人的男子求婚,必須以弓箭射通女子安置在遠處的竹筒,如果沒有射中,說明男子沒有能力養活妻子,就難以達到求婚的目的。
居住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山區的巴塔克族人,至今仍流行「招標結婚」的習俗。每逢結婚季節到來的時候,村長就把未婚的男女召集到一起。女的盛裝打扮,頭戴花朵,胸前排著串珠。男的則帶著豬、雞、衣服、現金以及其他物品。當他看中「心上人」之後,就把攜帶的這些彩禮奉獻到她的面前。女的根據彩禮的多少,決定「中標者」。一旦有人中標,數日後即舉辦婚禮。婚禮很簡單,雙方的父母和親戚聚集一堂,以抽紙煙表示祝賀。
巴塔克族現有5300多人,男女大致各佔一半,實行一夫一妻制,但女子並非一生只屬於一個男人。如果出現更有經濟實力的競爭者,她會毫不猶豫地離開現在的丈夫去同新的「中標者」結婚。因此,對巴塔克族人來說,婚姻關系只是暫時性的。越是惹人喜歡的女子,投標者就越多,妻子投靠的新丈夫,態度也很坦然,感情上沒有什麼不愉快的。正因為如此,巴塔克族人未曾發生過因婚姻糾葛而引起毆斗傷人之類的事件。
⑹ 各國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政黨制度是怎樣的。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有197個,地區有36個。
國家 政體 國家結構
中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蒙古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朝鮮 蘇維埃制 單一制
韓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日本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菲律賓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越南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寮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柬埔寨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緬甸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泰國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馬來西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汶萊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新加坡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印度尼西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東帝汶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尼泊爾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不丹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孟加拉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印度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巴基斯坦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斯里蘭卡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爾地夫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哈薩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吉爾吉斯斯坦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塔吉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烏茲別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土庫曼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阿富汗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伊拉克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伊朗 共和制 單一制
敘利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約旦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黎巴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以色列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勒斯坦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沙烏地阿拉伯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巴林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卡達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科威特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 貴族共和制 聯邦制
阿曼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葉門 聯邦制 聯邦制
喬治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亞美尼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亞塞拜然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土耳其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塞普勒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芬蘭 共和制 單一制
瑞典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挪威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冰島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丹麥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法羅群島(丹) 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單一制
愛沙尼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拉脫維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立陶宛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白俄羅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俄羅斯 半總統共和制 聯邦制
烏克蘭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摩爾多瓦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蘭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捷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斯洛伐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匈牙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德國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奧地利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瑞士 代表團制 聯邦制
列支敦斯登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英國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愛爾蘭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荷蘭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比利時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盧森堡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法國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摩納哥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羅馬尼亞 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保加利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塞爾維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其頓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阿爾巴尼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希臘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斯洛維尼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克羅埃西亞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黑山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爾他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 代表團制 聯邦制
義大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梵蒂岡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聖馬利諾 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西班牙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葡萄牙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安道爾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直布羅陀(英、西爭議,英國實際控制) 不詳 單一制
埃及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利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突尼西亞 共和制 單一制
阿爾及利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摩洛哥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亞速爾群島(葡) 不詳 單一制
馬德拉群島(葡) 不詳 單一制
加那利群島(西) 不詳 單一制
蘇丹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南蘇丹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衣索比亞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厄利垂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索馬里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吉布地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肯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坦尚尼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烏干達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盧安達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蒲隆地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塞席爾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查德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中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喀麥隆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赤道幾內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加彭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剛果共和國【剛果(布)】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茅利塔尼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西撒哈拉(未被國際社會廣泛承認)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塞內加爾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甘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里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布吉納法索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幾內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幾內亞比索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維德角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獅子山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賴比瑞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象牙海岸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迦納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哥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貝南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尼日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奈及利亞 聯邦總統制 聯邦制
尚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安哥拉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辛巴威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馬拉維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莫三比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札那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納米比亞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南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史瓦濟蘭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賴索托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馬達加斯加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葛摩 聯邦制 聯邦制
模里西斯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留尼汪島(法) 不詳 單一制
聖赫勒拿島(英) 不詳 單一制
馬約特(法) 議會民主制 單一制
加拿大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美國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墨西哥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格陵蘭(丹)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法) 不詳 單一制
百慕大(英) 君主立憲政體 單一制
瓜地馬拉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貝里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薩爾瓦多 代議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宏都拉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尼加拉瓜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哥斯大黎加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拿馬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哈馬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古巴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牙買加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海地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多米尼加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安地卡及巴布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多米尼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聖露西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格瑞那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巴貝多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多黎各(美) 不詳 單一制
英屬維爾京群島 不詳 單一制
美屬維爾京群島 不詳 單一制
安圭拉(英) 不詳 單一制
蒙特塞拉特(英) 不詳 單一制
瓜德羅普(法) 不詳 單一制
馬提尼克(法) 不詳 單一制
阿魯巴(荷)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荷屬聖馬丁 不詳 單一制
法屬聖馬丁 不詳 單一制
聖巴泰勒米島(法) 不詳 單一制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 不詳 單一制
開曼群島(英) 不詳 單一制
庫拉索(荷)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哥倫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委內瑞拉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蓋亞那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蘇利南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法屬蓋亞那 不詳 單一制
厄瓜多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秘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玻利維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西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智利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阿根廷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烏拉圭 共和制 單一制
巴拉圭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爾維納斯群島(阿根、英爭議) 不詳 單一制
澳大利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紐西蘭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帛琉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邦聯制 聯邦制
馬紹爾群島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吉里巴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諾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北馬里亞納(美) 不詳 單一制
關島(美) 不詳 單一制
巴布亞紐幾內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索羅門群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萬那杜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斐濟群島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新喀里多尼亞(法) 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吐瓦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薩摩亞 共和制 單一制
湯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庫克群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紐埃 君主立憲政體 單一制
托克勞(新) 不詳 單一制
法屬波利尼西亞 不詳 單一制
瓦利斯和富圖納(法) 不詳 單一制
皮特凱恩群島(英) 不詳 單一制
美屬薩摩亞 不詳 單一制
⑺ 菲律賓和泰國的民主政治特點.
菲律賓是議會總統制國家。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
下面是兩個國家政治制度的詳細敘述:
菲律賓:
阿羅約總統執政以來,致力於消除貧困,發展經濟。政府出台多項措施,推動國內和平進程,打擊恐怖主義、整頓社會治安,旨在重建社會穩定與秩序。
2004年是大選年,國內局勢復雜因素較多。1月,"新人民軍"多次向政府軍發動武裝襲擊。軍方宣布全國軍隊處於警戒狀態。5月,菲全國大選在總體平和有序的氣氛中進行。6月,國會兩院宣布執政聯盟候選人勝選。7月,國會選舉。8月,阿羅約總統宣布菲處於"財政危機"。11月,阿羅約總統發表聲明,菲已擺脫財政危機。阿羅約連任後,將工作重點轉向鞏固政權、發展經濟、促進民族和解等方面,加強了執政地位,順利完成了內閣改組。
在推進國內和平進程方面,政府與各反政府武裝進行多輪和談,同時加大打擊恐怖主義力度。菲穆斯林領導人重申對阿呼籲國家團結、民族和解的支持。國內政局總體繼續保持穩定。
【憲法】
獨立後共頒布過三部憲法。現行憲法於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過,由阿基諾總統於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該憲法規定: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政體;總統擁有行政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選連任;總統無權實施戒嚴法,無權解散國會,不得任意拘捕反對派;禁止軍人干預政治;保障人權,取締個人獨裁統治;進行土地改革。
【議會】
稱國會。最高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院由24名議員組成,由全國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選1/2,可連任兩屆。眾議院由250名議員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從全國各選區選出;25名由參選獲勝政黨委派,另外25名由總統任命。眾議員任期3年,可連任三屆。本屆國會於2004年7月選舉產生。德里隆(Franklin M. DRILON)和德貝內西亞(Jose de VENECIA Jr.)繼上屆後再次當選參、眾議長。
【政府】
實行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本屆內閣於2004年8月組成,此後略有調整。目前,內閣成員24名:副總統諾利·德卡斯特羅(Noli de CASTRO),文官長埃杜阿多·埃米爾塔(Eardo ERMITA),外交部長阿爾韋托·羅慕洛(Alberto ROMULO),財政部長凱撒·普里斯馬(Cesar V. PURISIMA),司法部長勞爾·岡薩雷斯(Raul GONZALES),農業部長黃嚴輝(Arthur C. YAP),國防部長阿維利諾·克魯茲(Avelino CRUZ),貿易與工業部長胡安·聖托斯(Juan V. SANTOS),公共工程與公路部長弗洛倫特·索里奎茲(Florante SORIQUEZ),教育文化與體育部長佛羅倫西奧·阿巴德(Florencio ABAD),勞工與就業部長帕特里莎·桑托·托馬斯(Patricia Santo THOMAS),社會經濟計劃部長羅慕洛·奈利(Romulo NERI),衛生部長曼努埃爾·戴里特(Manuel M. DAYRIT),土地改革部長萊納·維拉(Rene VILLA),內務與地方政務部長安吉洛·雷耶斯(Angelo REYES),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長米歇爾·迪范瑟(Michael DEFENSOR),交通與通訊部長雷恩德洛·門多薩(Leandro R. MENDOZA),社會福利部長科拉松·索利曼(Corazon Juliano N. SOLIMAN),預算與管理部長艾米利亞·本科丁(Emilia BONCODIN),科技部長埃斯特萊拉·阿拉巴斯特羅(Estrella ALABASTRO),旅遊部長約瑟夫·杜蘭諾(Joseph Ace DURANO),能源部長拉斐爾·洛提拉(Raphael P. M. LOTILLA),新聞部長伊格納西奧·布涅(Ignacia "Toting" BUNYE)。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截止2004年底,全國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7個地區,下設79個省和117個市。
【司法機構】
司法權屬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審法官組成,均由總統任命,擁有最高司法權;下設上訴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鎮法院。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希拉里奧·戴維德(Hilario G. DAVIDE Jr.)。檢察工作由司法部檢察長辦公室負責,總檢察長里卡多·加維斯(Ricardo GALVEZ)。
【政黨】
有大小政黨100餘個,大多數為地方性小黨。主要政黨有:
(1)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LAKAS-CMD):執政黨,也是最大政黨,系前總統拉莫斯於1991年底創立,由人民力量黨、全國基督教民主聯盟、菲律賓穆斯林民主聯盟、團結黨等整合而成。主張實行兩黨制,通過修憲擴大地方政府權力,改革選舉制度,將總統任期六年一屆修改為四年一屆,可連任兩屆;主張通過談判實現民族和解,促進社會穩定。經濟上重視農業發展,增加就業,扶助貧困,加快私有化進程;倡導經濟外交,奉行開放政策。1992年該黨在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黨。1998年大選中敗於菲律賓民眾奮斗黨聯盟。2001年阿羅約就任總統後,該黨成為執政聯盟的核心。2002年10月,該黨針對2004年大選,對執政聯盟進行再次整合改組。該黨全國主席是阿羅約總統,總裁是眾議長德貝內西亞。
(2)民族主義人民聯盟(NPC-Nationalist People's Coalition),是前總統埃斯特拉達的執政黨聯盟-民眾奮斗黨(LAMP)成員之一。2000年10月,埃被彈劾後,該黨成為獨立黨派。現為眾議院第二大黨。該黨支持修改憲法。為防止總統權力過大,主張實行議會制政體及實行兩黨制,支持加快國有企業私有化。該黨總裁是前眾議員聖胡安(Frisco F. SAN JUAN)。
(3)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解):南部穆斯林武裝組織。1968年創立,旨在棉蘭老地區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1987年南部各省舉行公投,建立由棉蘭老島四省組成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ARMM),密蘇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與摩解達成和平協議。2001年,密蘇阿里與阿羅約政府發生利益沖突,其支持者於11月在霍洛島發動武裝叛亂。政府迅速平叛,宣布密犯有叛亂罪。摩解另一派系的領導人胡安任該黨主席。密潛逃至馬來西亞沙巴,被馬政府逮捕並於2002年1月引渡回菲。
(4)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伊解):菲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組織。現有武裝力量12500人,主要活躍在棉蘭老島。1978年,以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為首的強硬派從摩解脫離後建立。2003年薩馬拉特去世後,穆拉特(Al Haj Ebrahim MURAD)任主席。主張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堅持武裝斗爭。摩伊解與政府雖多次簽署停火協議,但均未能得到有效執行。2000年4月摩伊解與政府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摩伊解的營地被政府軍全部攻佔,其武裝力量潰散後,繼續以小股武裝襲擊政府軍和民用設施。自2001年開始,阿羅約政府與摩伊解重開和談,並曾簽署停火協議與和平協議,但雙方武裝沖突仍時有發生。2003年,南部地區發生多起恐怖爆炸案件,政府認為是摩伊解所為,宣布通緝其主要領導人,威脅要將摩伊解列為恐怖組織。此後,在馬來西亞協調下,雙方進行多次非正式會談,迄無明顯進展。
(5)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成立於1930年,1967年發生分裂。1968年,在何塞·西遜(Jose SISON)主持下進行改組重建,此後發展迅速,20世紀80年代中期黨員達到3萬多人。主張通過武裝斗爭和建立統一戰線,奪取國家政權。1969年,菲共在中呂宋建立新人民軍,開展武裝斗爭。新人民軍現有1.1萬人。菲政府自1993年起與菲共舉行和談,使菲共成為合法政黨。雙方時談時戰,迄未達成實質性和平協議。"9·11事件"後,菲政府對新人民軍採取了強硬措施,包括軍事打擊。2002年,菲政府將新人民軍宣布為恐怖組織,並促使美國和歐盟也將新人民軍列為國際恐怖組織,凍結其海外資產。菲共與政府關系破裂,雙方和談停頓。2003年底,菲政府與菲共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在挪威奧斯陸進行兩次非正式接觸,並於2004年2月重啟和談。菲共提出希望菲政府敦促美政府將其從恐怖組織中除名。美方明確拒絕,並要求菲共先承諾停止一切恐怖活動。
其它政黨有自由黨(Liberal Party)、民主行動黨(Aksyon Demokratiko)、地方發展優先黨(Promdi-Probinsiya Muna Development lnitiative)、改革黨(Reporma)、民主戰斗黨(LDP-Lanban ng Demokratikong Pilipino)、民族黨(Nationalista Party)等。
泰國:
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46年6月9日繼位,是當今世界在位最久的君主。
二戰後,軍人集團長期把持政權,局勢動盪。上世紀90年代軍人淡出政壇後,政壇黨派林立,紛爭不斷,政府更迭頻仍。
2001年,電訊業巨子塔信創建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過半席位,組閣執政。2005年2月,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500個議的席中377席,塔信蟬聯總理。
2005年9月起,泰社會掀起「反塔」運動,政局出現動盪。為緩解政治壓力,塔信於2006年2月解散議會,提前舉行下議院選舉,政府轉為看守內閣。泰愛泰黨在4月的大選中再次贏得過半選票,但因三大反對黨--民主黨、泰國黨、大眾黨抵制大選,導致國會無法在憲法規定時間內成立。5月8日,憲法法院裁定4月大選中存在違憲問題,宣布選舉結果無效。9月19日,以陸軍司令頌提為首的「行政改革委員會」發動軍事政變,廢除1997年憲法,解散國會、內閣,接管政權。10月1日,普密蓬國王御准臨時憲法,任命原樞密院大臣素拉育·朱拉暖出任新總理,8日御准新內閣,12日御准立法議會,代行國會職責。政變發生後,他信旅居海外,宣布辭去泰愛泰黨黨首職務,退出政壇。2007年末,由他信親信沙馬·順達衛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沙馬·順達衛成為泰國新任總理。
【憲 法】
[編輯本段]
現行憲法為臨時憲法,於2006年10月1日獲普密蓬國王御准頒布實施。分為國王、公民權利、自由與義務、議會、內閣、法院、新憲法制定、全國大選等39條。
【議 會】
[編輯本段]
全稱立法議會。2006年9月19日,泰「行政改革委員會」發動軍事政變,宣布暫時接管國家行政權力,廢除1997年憲法,解散看守政府和國會。10月1日,普密蓬國王御准臨時憲法。11日根據臨時憲法任命242名立法議會議員,25日任命米猜·雷初攀為立法議會主席,乍蘭·軍拉瓦尼上將、普乍尼·塔納瓦拉尼(女)為副主席。2007年末,由他信親信沙馬·順達衛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沙馬·順達衛成為泰國新任總理(兼任防長),新一屆36人內閣名單已由普密蓬國王批准通過。
立法議會現代行國會職責,下設24個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審議制定有關法律文件,對政府政策和工作進行監督。立法議會主席兼任國民大會主席,有權任命200名制憲會議委員。
【政 府】
[編輯本段]
政府由一名總理和不超過35名部長組成。
現政府於2006年10月成立。34位閣員名單如下:總理素拉育·朱拉暖(Gen.Surayud Chulanont)、副總理科實·班扁叻(Mr.Kosit Punpiemrat)、副總理派汶·瓦塔納西里他(Mr.Paiboon Wattanasiritham)、國務部長坤仁提帕瓦迪·梅莎宛(Kunying Dhipavadee Meksawan)、國務部長提拉帕·社裡朗訕(Mr. Thirapat Serirangsan)、國務部長巴實·科威拉軍(Mr. Prasit Kovilakool)、國防部長汶洛·頌塔上將(Gen. Boonrod Somtad)、財政部長察隆頗·素桑甘(Mr.Chalongphob Sussangkarn)、財政部副部長頌邁·帕實(Mr.Sommai Phasee)、外交部長尼特·披汶頌堪(Mr. Nitya Pibulsonggram)、外交部副部長雄威倪·孔詩里(Mr. Sawanit Kongsiri)、旅遊和體育部長素威·耀瑪尼(Mr. Suwit Yodmanee)、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長派汶·瓦塔納希里探(Mr. Paibool Wattanasiritham)、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副部長蓬得·炳巴提(Mr.Poldej Pinprateep)、農業與合作部長提拉·素達布(Mr. Thira Sutabot)、農業與合作部副部長隆叻·伊沙朗軍·納·阿育他耶(Mr. Rungruang Isarangkura Na Ayuthaya)、交通部長提拉·浩乍侖上將(ADM. Thira Hao-Charoen)、交通部副部長訕盛·翁猜務(Mr. Sansern Wongcha-um)、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長格森·沙尼翁·納·阿育他耶(Mr. Kasem Sanitwong Na Ayuthaya)、信息技術和通訊部長西提猜·頗凱烏東(Mr. Sitthichai Pokai-udom)、商業部長格蓋·吉拉派(Mr. Krirkkrai Jeerapath)、商業部副部長奧拉努·歐沙塔暖(Mrs.Oranuj Osatananda)、能源部長比亞沙瓦·阿瑪拉南(Mr. Piyasvasti Amranand)、內政部長阿里·翁阿拉亞(Mr. Aree Wongsearaya)、內政部副部長班雅·占塞納(Mr. Bunyat Junsena)、司法部長禪猜·里奇吉塔(Mr. Charnchai Likhitjitta)、勞工部長阿派·占塔納尊格(Mr. Apai Chandanachulaka)、文化部長坤仁凱西·西阿倫(Khunying Khaisri Sri-aroon)、科技部長勇育·育塔翁(Prof.Dr. Yongyuth Yuthawongs)、教育部長威集·西沙安(Mr. Wijit Arisa-an)、教育部副部長瓦拉功·訕郭社(Mr.Varakron Samakses)、衛生部長蒙空·納·宋卡(Mr. Mongkol Na Songkhla)、衛生部副部長莫拉哥·功格社(Mr.Morakot Kornkasem)、工業部長科實·班扁叻(Mr.Kosit Punpiemrat)、工業部副部長比亞布·春威占(Mr. Piyabutr Cholvijarn)。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泰國全國共有76個一級行政區,其中包括75個「府」(changwat)與直轄市的首都——曼谷。這76個行政區一般被劃分為5個主要地區,包括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與南部地區,每個府都是以其首府(mueang)作為該府的命名。在府底下,又有更小的次級行政區劃,稱為「區」(amphoe)與「次區」(king amphoe),根據2000年時的統計,泰國全國共有795個區與81個次區。至於首都曼谷的次級行政區則與各府的次級行政區在命名上有點出入,稱為「khet」總數達50個。
北部地區
清邁府(Chiang Mai)
清萊府(Chiang Rai)
甘烹碧府(Kamphaeng Phet)
南邦府(Lampang)
南奔府(Lamphun)
湄宏順府(Mae Hong Son)
北欖坡府(Nakhon Sawan)
楠府(Nan)
拍天府(Phayao)
碧差汶府(Phetchabun)
披集府(Phichit)
彭世洛府(Phitsanulok)
帕府(Phrae)
素可泰府(Sukhothai)
來興府(Tak)
烏泰他尼府(Uthai Thani)
程逸府(Uttaradit)
東北地區
安納乍能府(Amnat Charoen)
武里喃府(Buriram)
猜也賁府(Chaiyaphum)
加拉信府(Kalasin)
坤敬府(Khon Kaen)
黎府(Loei)
嗎哈沙拉堪府(Maha Sarakham)
莫拉限府(Mukdahan)
那空拍儂府(Nakhon Phanom)
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
廊磨喃蒲府(Nong Bua Lamphu)
廊開府(Nong Khai)
橫逸府(Roi Et)
色軍府(Sakon Nakhon)
四色菊府(Si Sa Ket)
素輦府(Surin)
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
莫肯府(Udon Thani)
益梭通府(Yasothon)
東部地區
北柳府(Chachoengsao)
尖竹汶府(Chanthaburi)
春武里府(Chon Buri)
巴真府(Prachin Buri)
羅勇府(Rayong)
沙繳府(Sa Kaeo)
桐艾府(Trat)
中部地區
紅統府(Ang Thong)
大城府(又稱為阿如他耶,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曼谷(Bangkok,又稱為Krung Thep Maha Nakhon,為一直轄市)
猜納府(Chai Nat)
北碧府(Kanchanaburi)
華富里府(Lop Buri)
坤西育府(Nakhon Nayok)
佛統府(Nakhon Pathom)
暖武里府(Nonthaburi)
巴吞他尼府(Pathum Thani)
佛丕府(Phetchaburi)
班武里府(Prachuap Khiri Khan)
叻丕府(Ratchaburi)
北欖府(Samut Prakan)
龍仔厝府(Samut Sakhon)
夜功府(Samut Songkhram)
北標府(Saraburi)
信武里府(Sing Buri)
素攀府(Suphan Buri)
【司法制度】
[編輯本段]
屬大陸法系,以成文法作為法院判決的主要依據。司法系統由憲法法院、司法法院、行政法院和軍事法院構成:
憲法法院主要職能是對部分議員或總理質疑違憲、但已經國會審議的法案及政治家涉嫌隱瞞資產等案件進行終審裁定,以簡單多數決定裁決結果。由1名院長及14名法官組成,由上議院議長提名呈國王批准,任期9年。
行政法院主要審理涉及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間或公務員與私企間的訴訟糾紛。行政法院分為最高行政法院和初級行政法院兩級,並設有由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和9名專家組成的行政司法委員會。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的任命須經行政司法委員會及上議院同意,由總理提名呈國王批准。
軍事法院主要審理軍事犯罪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
司法法院主要審理不屬於憲法法院、行政法院和軍事法院審理的所有案件,分最高法院(大理院)、上訴法院和初審法院三級,並設有專門的從政人員刑事廳。另設有司法委員會,由大理院院長和12名分別來自三級法院的法官代表組成,負責各級法官任免、晉升、加薪和懲戒等事項。司法法院下設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行政事務。
【政 黨】
[編輯本段]
截至2006年12月,共有44個政黨在選舉委員會登記注冊。主要政黨有:
1、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 PARTY)。1998年7月24日成立。代黨首乍都隆·采盛。秘書長素立亞·曾隆樂吉。執委61人。在全國設有10個黨部。黨員1439,4404人。
2、民主黨(DEMOCRAT PARTY)。1946年4月6日成立。黨首阿披實·威差奇瓦。秘書長素帖·特素班。執委49人。在全國設有194個黨部。黨員407,4792人。
3、泰國黨(CHARTTHAI PARTY)。1982年7月8日成立。黨首班漢·信拉巴阿差。秘書長巴帕·普素圖。執委49人。在全國設有14個黨部。黨員260,0731人。
4、大眾黨(MAHACHON PARTY)。1998年2月10日成立(原名公民黨,2004年7月19日改為現名)。黨首沙南·卡鍾巴薩。秘書長汶樂·蓋布希。執委34人。在全國設有10個黨部。黨員230,4324人。
5、皇家人民黨(ROYAL PEOPLE PARTY)。2006年1月10日成立。黨首沙諾·天通。秘書長素拉蓬· 宋威瑟。執委7人。黨員19萬人。
⑻ 菲律賓法律制度與我國基本法律制度有哪些異同
世界五大法系包括中華法系、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其中中華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經解體。菲律賓原屬印度法系印度法系公元5~7世紀以前古代印度奴隸製法及以其為基礎的古代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暹羅(今泰國)、菲律賓等國法律的統稱。 古代印度居住著不同種族、不同風俗習慣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其各自法律的共同點是,都與宗教、道德規范和哲學聯系密切。印度古代法大體可分為佛教分支和婆羅門教分支,相互興替。它起源於婆羅門教法,後佛教興起,孔雀王朝阿育王定佛教為國教,婆羅門教法的影響遂逐漸縮小 ,而為阿育王 召集高僧編纂的三 藏經典所取代 。三藏即《律藏》、《經藏》和《論藏》,《律藏》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和佛寺的一般清規,《經藏》為釋迦牟尼說教集,《論藏》包含佛教哲學原理的解說。三藏佛教法,特別是其中的律藏,具有法律的性質。後來佛教影響減弱,婆羅門教法又興盛起來。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 ,改稱為印度教。因此,印度古代法也往往被稱為印度教法 。 婆羅門教法律將古老文獻《 吠陀》奉為經典 ,其中的《法經》起著法典作用,以後由各學派編輯成各種匯編,其中,流行最廣、後世研究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摩奴法典》。後人假託這是由天神之子摩奴制定的,實際是約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陸續編成,共12章,採用詩歌體裁,包括宗教、道德和法律規范,以及哲學等內容,18世紀末葉由英國法學家W.瓊斯(1746~1794)從梵文譯成英文 。以上這些匯編並沒有像古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等古代法律那樣,由國王明令公布,它們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包含著實際生活中通行的習慣和宗教戒律。印度古代法律肯定了王權無限的君主專制制度,宣布國王是具有人形的偉大的神,其光輝凌駕於一切生物之上。還肯定了古印度奴隸制社會的種姓制度。四個種姓是:①婆羅門,即僧侶貴族,掌握教權,壟斷知識,享有種種特權,是最高種姓。②剎帝利,即武士貴族,握有政治軍事權力,是世俗統治者。③吠舍,包括農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是社會的基本生產者。④首陀羅,是最低種姓,無任何權力,專為高級種姓服務。種姓實行世襲,界限森嚴,對社會影響極深。《摩奴法典》還規定奴隸來源有:被俘、為了得到給養、出生、購買、贈與、繼承和懲罰等七種。奴隸所得財產歸主人所有。此外,還有關於土地、債權、婚姻、家庭,繼承以及刑法、訴訟等方面的規定。 現在上述各國,包括印度在內,均已不再採用印度古代法。印度法系已成為歷史名詞,但在習慣中還保留有一些遺跡。 中國1949年建國後,廢除了中華民國時的六法全書,建立了一套新的法律制度與體系,可以說是很大程度上學習了蘇聯的那套制度,應該說是社會主義法系。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是成文法國家,不承認判例法;有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法官在訴訟程序中起主要作用;在運用法律時採用演繹法的推理方法,這些在很大程度上與大陸法系的特點極為相似。因此,如果問中國屬於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當然是大陸法系。
綜上,不能簡單的說中國就是屬於哪種法系,准確的說應該是中國傾向於哪種法系,即中國傾向於大陸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 現今從法繫上看菲律賓是羅馬法系與英美法系的混合體,融合了羅馬法系與英美法系的一些特點和內容。從1565年西班牙征服菲律賓到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西班牙統治菲律賓長達三個多世紀。在此期間,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在菲律賓強制推行西班牙(西班牙屬於羅馬法系),即使現在從菲律賓的成文法中也能看到西班牙法的影子。
⑼ 請問菲律賓這個國家實行的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啊如果是資本主義,是不是最落後的資本主
資本主義。民主選舉,但擺脫不了家族的控制和宗族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