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上三個美女 開始左手橫著右手一上一下很快的動 然後側身半蹲跳 是什麼舞
京劇鑼鼓經「鳳點頭」名稱由來?
根據舞台劇中人物的身段而來。
劇中人物的青衣、閨門旦輕移蓮步時身段像「鳳點頭」,為配合劇中人物此時的鑼鼓經也叫「鳳點頭」。
參考資料:《中國戲曲曲藝詞典》
❷ 菲律賓大學的學生團體
菲律賓大學共有200個學生組織,既有學術機構、文化團體、社會服務社,也有聯誼會(分兄弟會和姐妹會)、寄宿協會、體育團體。而學生會機構最大,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學生會由主席、副主席、12名會員以及各學院學生團體代表若幹人組成,下設學院學生會分會。全校有30-40%的學生參加上述各類學生組織。
在各類學生團體的組織和領導下,學生課餘生活豐富多彩。
《菲律賓大學》(周報)在迪利曼分校出版,完全由學生資助和編輯發行。該報創刊於1910年,當時取名《大學新聞》。
菲律賓大學作為菲律賓大學體育協會、全國女大學生體育協會成員,經常與其他大學組隊參加東南亞體育運動會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各類比賽並取得名次,如籃球、女子體操、游泳、排球、射擊、舉重和田徑項目。
菲律賓大學舞蹈隊曾在國內國際舞蹈比賽中獲獎,表演項目包括現代舞、菲律賓民族舞、爵士舞和古典舞。
大學合唱團自1962年成立以來,曾先後在亞洲、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和歐洲許多國家巡迴演出並受到歡迎。演出節目有歌劇、小歌劇、民歌、古典歌曲、爵士樂歌曲、美國音樂會、音樂晚會等。
菲律賓青年樂團既是演出團體又是培訓機構(招收7-24歲的青少年參加樂團強化培訓,效果較好),該團曾在本國和部分亞洲國家巡迴演出。
其他重要文娛團體還有大學吉他演出隊、大學交響樂園、戲劇團、室內音樂樂隊等。
❸ 菲律賓舞蹈有哪些代表作
歡迎勇士凱旋而舉行的盛大儀式中的《本加舞》,即《水罐舞》,是現今菲律賓舞台上原住民文化的優秀代表。《水罐舞》屬於北部山區的民間舞蹈,表現了部落居民男女之間通過舞蹈來尋求配偶的世俗生活場景。由於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山路崎嶇狹窄,人們用雙手提很多東西出門顯得比較困難,因此當地人喜歡製作大小不同的扁形水罐,把食物、水和日常用品等放入水罐儲存,把它們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放置頭頂,這樣就省去了手臂的很多力氣。人們可以隨時用頭頂著水罐去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並且隨時可以享用自己儲存的食物。人們認為頭頂水罐較多、儲存東西較多的女子勤勞質朴,會得到男人的青睞和贊許。而後,《水罐舞》發展成流行於山區的舞蹈,通常在歡迎勇士凱旋的盛大儀式中表演。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水罐舞》是由專門的舞蹈藝術家編排加工過的民間舞蹈,以女演員表演為主,要求演員有很好的頭功技巧,能頂起7—14個大小不同依次疊起的水罐,並且要保持它們的平衡。表演時,女演員排著整齊的隊伍,身著樸素的部落民族服飾,赤腳而行,在頭上頂著高聳的水罐款款而行,在不斷變化隊列時,保持舞步的輕盈優雅和體態的自然,同時以豐富的手勢動作表達多種象徵性的含義。舞蹈隊伍經過英俊健壯的勇士的隊伍時,哪個勇士欲迎娶新娘,便從中挑選自己中意的姑娘。姑娘與同伴們一起頭頂水罐,踏著輕盈的腳步,走在汲水的鄉間。為了展示自己的勤勞靈巧,姑娘把同伴們的水罐全部疊放摞起,那高聳過人的水罐,頂在窈窕俏麗的姑娘頭上,這種以質朴的舉動展示自己能力的抒情方式,不僅情態美妙絕倫,而且行為大膽濃烈、振奮而誘人。勇士們被她們折服了,便以更矯健的舞姿,激動地放聲求愛,直至把舞蹈推向高潮。《水罐舞》同樣取材於部落居民的婚俗生活,但藝術家們處理得濃淡相宜、張弛有序。《水罐舞》以手臂和腳下的動作為主,動作簡朴明確,感情含露得體,令人看起來高雅不俗,賞心悅目,博得觀眾喝彩。
❹ 澤麗舞蹈原型
祖安花火澤麗舞蹈原型是布多茲舞(Budots dance)。
這種舞蹈起源於菲律賓南部城市。布多茲舞的最大特點,就是雙手自由擺放,在低蹲的同時,不斷打開和關閉雙腿。
新英雄澤麗含有非常多的菲律賓元素,舞蹈也自然參考自菲律賓舞蹈。
新英雄澤麗在移動時會出現一句「從來沒見過路上的人這么少,是我錯過什麼了嗎」,這是對菲律賓交通狀況的吐槽。在2019年「亞洲交通最擁堵城市排名」里,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在亞洲278個城市中排名第一,是亞洲最擁堵的城市。此外,新英雄澤麗的設計靈感同樣來自菲律賓,由於菲律賓經常停電,新英雄澤麗的菲律賓概念美術師Lonewingy將「電」的元素加入其中,所以才有了澤麗這個新英雄。
❺ 菲律賓外來舞蹈主要有什麼風格
菲律賓的外來民族舞蹈主要為西班牙風格舞蹈。16世紀,西班牙人佔領菲律賓後,伴隨著傳教活動菲律賓出現了新的舞蹈,這些舞蹈從節奏到舞姿,都具有西班牙舞蹈開朗、潑辣的特點。可以看到一些直接來自西方,有著鮮明的西班牙特色的舞會舞,這種舞蹈的動作、隊形排列都明顯吸收了西方舞蹈的形式,尤其是西班牙傳統舞蹈的語匯和表現手法,但它不如西方舞蹈熱烈奔放,動作頓挫有力,相反,卻受東方人的民族性格和審美觀點的影響,舞姿輕柔典雅、細膩溫情。這類舞蹈帶有基督教的色彩,是一種完全不同於菲律賓傳統舞蹈的西方舞蹈。起初,舞蹈表演者幾乎都是修道士,他們採用當地的傳統表演形式,在修道院內或廣場上表演西班牙舞和歐洲的各種舞蹈,菲律賓當地有一部分人受其影響,開始模仿西班牙舞蹈,並把它與當地的傳統舞蹈結合起來,從而使本土舞蹈失去了原始純朴的野性,而帶有了西班牙舞蹈的特色。表演者身著菲律賓化的西班牙服裝,通常手持竹製響板。其主要舞蹈有:求愛舞、亞來舞、巴愛巴得馬尼舞等。
1.菲律賓燈舞來自西班牙舞蹈,這種舞蹈隨著四分之三拍的節奏變化活潑踏步和鼓掌,該舞蹈需要卓越的平衡技巧,以保持放在頭部和每個手背上的三個油燈的穩定。
2.瑪麗亞克拉拉舞
瑪麗亞克拉拉舞反映了一部描寫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菲律賓人情況的文學作品當中一個主要的女性角色的狀況。她被描述為美德和高尚兼具的菲律賓女人。這種舞蹈採用了西班牙舞的優美道具和個性化的本地道具,如竹響板和亞洲扇子。女性穿著代表歐洲風格的瑪麗亞克拉禮服,而男性則穿著菲律賓傳統的由菠蘿纖維製成的綉花長袖襯衫。
3.薩約薩邦可舞
該舞產生於巴拉望庫約這個小島嶼,屬於節日舞蹈,每逢聖奧古斯丁節,來自整個庫約島和附近小島的人們就用傳統的方式——遊行、列隊表演、小型演出等慶祝聖奧古斯丁節。庫約人跳著這種具有強烈的舊庫約種族特色和西班牙式步子的海島舞蹈,迎來自己的節日。
4.潘托米那舞
這個舞蹈的意思是「鴿子舞」,是索索貢市每年10月的第三周的卡桑嘎呀漢節的亮點。參與者主要是成年人,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服裝,伴隨著潘托米那歌曲的旋律起舞。潘托米那舞是一種求偶舞,模仿鴿子求愛的動作,然後通過男人試圖討好女人的舞蹈來表達。
❻ 竹舞的起源地
菲律賓人能歌善舞,竹子在他們的音樂舞蹈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蒂克林長腿鳥舞」和「辛基爾扇舞」都是著名的竹竿舞,舞蹈家在幾根成「井」形的竹桿中跳躍、歡舞,婀娜的舞姿,快捷的舞步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更有趣的是用竹子製造的樂器。菲律賓盛產直徑粗大、管壁較薄,發音效果好的竹子,用它來製作樂器十分理想。 菲律賓的竹樂器中氣鳴樂器佔有重要的位置,其中有竹排簫、竹鼻笛、竹管、竹笛等。竹排簫常用五管或七管,其音色清脆、透明。竹笛與中國竹笛相似,但無笛膜。竹鼻笛長約40多厘米,正面開有三個音孔,背面開有一個音孔,鼻笛的頂端為吹口,由演奏者斜持在胸前,用一個鼻孔吹奏,發音委婉、含蓄。音量較小,竹鼻笛在北方很流行,常在青年男女戀愛時吹奏,男吹鼻笛,女彈口簧,互相應答以表達愛慕之情。竹管是菲律賓最有特色的樂器。竹管一端開口,另一端密閉,吹口開在竹管的側面。吹奏時要用嘴唇蓋住吹口,發出的聲音渾厚、深沉。在1985年首都馬尼拉舉行的藝術節上"民都洛島東部舞蹈團"就採用了長達一米多的竹管為舞蹈伴奏。
竹製的體鳴樂器種類也很多,如竹口簧、竹刮器、竹板琴、竹蜂音器等。口簧是世界性的樂器,竹口簧是刻有竹簧舌的一條竹片,藉助人的口腔作為共鳴體而彈撥發音的,而菲律賓的竹口簧長近一尺,在竹柄上還雕有彩色花紋。菲律賓少數民族的姑娘常把竹口簧和梳子放在一起,在與戀人相會時就彈起竹口簧向對方傾訴衷情。菲律賓著名作曲家卡西拉格曾創作過一首竹口簧與管弦樂隊的合奏曲,將這件真正的民間樂器推上了神聖的音樂殿堂,是一次新的創舉。竹刮器是在一個竹筒上刻出長短不同刻度而製成的,用小木棍刮奏,可以產生類似音階式經過句的效果。在民間還有一種竹板琴,它是若干塊長、寬、厚都不同的竹板平放固定在支架上,用車形的小槌敲擊演奏。在蘇錄群島的節日中,常用它來為舞蹈伴奏。將一根竹竿的一端劈開就製成了竹蜂音器,表演者在演唱歌曲或舞蹈時,將竹劈叉敲擊自己的身體,就發出嗡嗡的蜂音效果,很有特色。
竹製的弦鳴樂器有竹提琴和竹皮弦琴。前者是用大塊竹板加工而成的小提琴。竹皮弦琴是用一節較粗的竹筒將表皮一根根挑起來,在竹皮的兩端墊上小木塊,使每條竹皮都懸起來,用手指彈撥竹皮弦就能發出一定的音高。一般在竹筒的一面挑出五條皮弦,能發出5個不同的音。有的在竹筒的正反兩面各挑出5根竹皮弦就可發出10個不同的音。用雙手彈撥或用棍子敲擊進行演奏,這種樂器在太平洋、東南亞和非洲都留下了痕跡,很可能是歐洲齊特爾類彈撥樂器的祖先。
菲律賓有一台世界聞名的竹製管風琴,安裝在首都馬尼拉郊區的一個小鎮拉斯比耶斯的教堂中,它是由一位來自西班牙的神父狄亞哥。賽拉於1816年-1824年建造的。這台管風琴的外形與西班牙巴洛克式管風琴相似。因採用竹管,發出的聲音嘹亮、清徹,而且還能發出特殊的小鳥叫聲,十分有趣。但竹管風琴經歷了三次地震和一次台風的破壞,雖然進行過修理,但效果仍不理想。1973年管風琴運到德國進行修理,1975年修復後竹管風琴運回菲律賓,在拉斯比耶斯鎮上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慶典。從1976年開始每年都在此舉行國際性的竹管風琴音樂節,有不少世界著名的管風琴演奏家前來表演,演奏歐洲古典音樂和菲律賓民族音樂。
在菲律賓還有一個世界上罕見的竹樂團,它是由「崩崩音樂團」演變而來的。崩崩樂團是一個小的節奏性樂隊,只限於在節日中演出。1966年在奎松城建立的「潘卡特·卡瓦彥(意為歌唱的竹子)竹樂團」復興了這支奄奄一息的竹樂隊,並將它發展為美妙動聽、名揚國外的菲律賓竹樂。竹樂團由25名14歲-21歲的青少年組成,總共有竹樂器100多件,主要樂器有崩崩(這是一組由低音到高音的竹管樂器,每根竹管只發一個音,一個人吹1-2根竹管,整個樂團有幾十根,它的音色深沉、園潤,是竹樂團的基礎),都拉里(一種無笛膜的竹笛)、達姆加底(這是一種帶有竹筒共鳴管的竹板琴,是樂隊中主要旋律樂器,音色很明亮)、底邦克隆(亦稱竹豎琴、竹鋼琴,是由搖奏的安格隆竹筒琴組合而成的,三十多個安格隆掛放在一個架子上,由一個人演奏,音色華麗,主要對旋律進行裝飾變奏)和竹圈鼓等。除此之外還要加上三角鐵、鈴鼓、鑼鈸等。竹樂團的合奏十分動人,悠揚的旋律、濃郁的和聲、顫動的音色,使人如聞"仙樂"。他們演奏的曲目也很廣泛,從菲律賓的民歌、聖誕節歌曲直到歐洲古曲音樂,無不美妙動人。竹樂團曾多次作為菲律賓的音樂使者到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香港訪問演出,1976年曾來我國演出,所到之處受到聽眾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對這些獨特的竹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竹樂團的核心人物是指揮兼音樂指導托萊多先生,他是一位中年音樂家,據說最早創造這些竹樂器的是他的父親,竹樂團現在用的兩套竹豎琴、竹板琴還都是他父親製作的。
1985年7月在菲律賓的民間藝術節上,還有一個奇特的軍樂隊,它的樂器無論是小號、長號、薩克斯號、單簧管……都是用竹子和藤製作的,這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見的。
❼ 菲律賓文明程度較高的舞蹈藝術是什麼
南部棉蘭穆斯林舞蹈是菲律賓的文明程度較高的舞蹈藝術。伊斯蘭教徒經常朝拜聖地麥加,始終保持阿拉伯人的生活習慣,穆斯林舞蹈因之得到很好保存。菲律賓穆斯林舞蹈有「辛基爾」傳統舞蹈,舞蹈表現王子尋妃的感人故事。「辛基爾」舞蹈由一位女舞者在「井」字形交叉的四根竹子中間,跳進跳出地表演,舞者雙手還持扇子。舞蹈沒有音樂伴奏,只有竹竿子敲打出來的音響節奏,舞者通過在竹竿子敲打中的動作表現傳說故事。
❽ 什麼叫做尊巴舞詳細點!!!!
尊巴舞是一種健康時尚的健身課程,它將音樂與動感易學的世鬧動作還有間歇有氧運動融合在了一起。尊巴是由舞蹈演變而來的一種健身方式,它搜搏罩融合了桑巴、恰恰、薩爾薩、雷鬼、弗拉門戈和探戈等多種南美舞蹈形式。
2015年7月19日,菲律賓曼達路永有12975人參加了在街頭進行的大規模尊巴(Zumba)健身舞課程,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8)菲律賓大學舞蹈叫什麼舞擴展閱讀:
尊巴舞起源
「尊巴」一詞最早源於哥倫比亞俚語,十幾年前的一天,哥倫比亞健身教練貝托·佩雷斯正准備上課,但卻忘記帶健身專用的音銀派樂。情急之下,佩雷斯抓起幾盒車上的磁帶,裡面的曲子都是非常傳統的拉丁音樂和舞曲。
課上,佩雷斯硬著頭皮即興發揮,按照音樂節拍設計動作,沒想到這次救場使得尊巴風格一蹴而就,成為佩雷斯所在健身房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尊巴
❾ 菲律賓四大類舞蹈都有什麼特色
菲律賓四大類舞蹈各有其特色,鄉村舞蹈、山區舞蹈,其舞蹈動作簡單、樸素無華,模仿性的動作比較多,舞蹈造型多以「三道彎」為主,舞蹈多以柔韌、扭擺、跳躍為主,舞蹈形式自由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