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晉江有多少人在菲律賓

晉江有多少人在菲律賓

發布時間:2023-07-05 18:59:38

① 菲律賓最多華人的城市

樓上的回答偏題了捏,馬尼拉和宿霧最多人,全國大概2000W華人,唐人街是聚集地,其他地方也有的,基本到處有,鄉下不多

② 菲律賓華人到底有多

據《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統計,僑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已有6000多萬,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

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華僑華人的85.5%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600萬)、泰國(465萬)、馬來西亞(509萬)三國就有1574萬人,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60%多。


那麼,菲律賓有多少華人華僑?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200萬。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明朝永樂年間(1417年),蘇祿國三王曾率眷屬及侍從340人,遠渡重洋訪問中國,受到明朝永樂皇帝盛情款待。

一直以來,菲律賓與中國關系密切。不少華人到菲律賓尋求發展。華人在菲律賓百年來的經濟發展史上,一直扮演著先鋒的角色,尤其是引進國外的技術、資本與生產設備,開創初期的農耕與手工業。


據統計,菲律賓有華人血統者超過千萬。其中約90%祖籍福建,廣東和其它省籍人士約佔10%。閩籍人中又以晉江、南安、惠安籍人士最多。

報道稱,福布斯公布的「菲律賓前40名富人榜」的前10名當中,至少有7名華人

③ 福建人在菲律賓太厲害,幾百個商會抱團經商,億萬富翁實力雄厚

說起菲律賓的有錢人,就不得不提到福建人, 早在上個世紀20、30年代,就有大量福建人,遠離家鄉、去到菲律賓淘金。

經過幾十年的打拚,一些具有經商頭腦的福建人,便逐漸在菲律賓站穩了腳跟,同時這些福建人運氣也不錯、他們趕上了菲律賓的紅利時期,50、60年代的菲律賓,經濟發展迅速,人均GDP僅次於日本,位居亞洲第二,當年的菲律賓是亞洲第二富裕的國家。

福建人向來以經商聞名,是我國最早一批跨洋淘金的商人,被人們稱為「閩商」。


此時菲律賓如此大好的時機,這些閩商自然是不會放過,自上世紀50、60年代至本世紀初,在這幾十年間,菲律賓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福建商人,一時間,閩商的名氣在菲律賓大增, 如今「閩商」已經成為了菲律賓第一大商會,各大商業組織有幾百個之多 ,菲律賓排名前10的超級富豪全部是福建人,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幾人。

施至成是福建晉江人,1936年隨父母一起去到菲律賓馬尼拉經商 ,12歲時便開始了做生意,先後開設了蔬菜店、日用品店鋪、鞋店等一系列小本生意。


二戰結束後,菲律賓商業迅速升溫,而此時菲律賓卻是物質嚴重缺乏,施至成看準了時機,便一個人乘坐螺旋槳飛機、顛簸40多個小時前往美國尋找貨源,去到美國後,施至成聯系了多家美國的生活用品製造商,其中包括服裝箱包、生活家居用品等等。

當年由於菲律賓與美國來往密切、因此各種貨運商船運輸完全不成問題,藉助便利的運輸、施至成便一次性采購了大量的物資運往菲律賓。


回到菲律賓後,施至成便開始籌備起了他的第一家百貨商店 ,而這家百貨商店也奠定了他未來商業霸主的地位。


施至成的「百貨商店」一開業、就迎來了大賣,由於商品都是來自美國、因此備受當地各個階層人士的喜歡 ,幾個月之後、施至成的百貨商店便享譽整個馬尼拉,這么好的擴張時機施至成自然不會錯過。


不久後、施至成便在馬尼拉開設了多家分店,一躍成為了菲律賓最大的百貨商店企業主,之後施至成便開始了由商店到商城的轉型之路,此次轉型也正式成就了「施至成」成為菲律賓首富的轉折點。

1986年,施至成開始在菲律賓大量購買土地,建設大型商場 ,不過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商城的發展,以為商城這樣的重資產完全不適合菲律賓。


結果當施至成的商城開業後,卻是人山人海,生意異常火爆, 當年很多人甚至把逛商城當成了一種 時尚 方式 ,加上菲律賓地處熱帶,很多人下班後都喜歡閑逛一會再回家,因此當施至成的商城開業後,便成為了人們生活消遣的必去場所。


這座商城、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SM商城」、而「施至成」就是SM集團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整個菲律賓華商的領袖。 如今SM集團的商城早已遍布東南亞各國,年銷售額超過千億,施至成也成功地成為了「菲律賓首富」。


鄭少堅1933年出生於福建永春,八歲時便跟隨家人來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父親鄭崇仰在菲律賓做進出口生意,早期生意一直很順利,而鄭少堅也過了多年的公子哥生活。


不過在鄭少堅20歲時,家中生意卻因為二戰後環境的突變,而直線下降,面臨破產邊緣,這時鄭少堅不得不一改往日的公子哥生活,開始尋找新的商機。

當時的菲律賓人大多以麵食為主,而菲律賓的麵粉工廠卻極度缺乏,而且當地的麵粉工廠工藝實在不怎麼樣,經過走訪菲律賓多個城市,鄭少堅覺得這將是一個不錯的生意機會,於是說服了他的父親,將家中剩餘不多的資金投入到了麵粉工廠的生意中。


為了提高產能與麵粉的質量,鄭少堅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設備,而這一嘗試也讓他的麵粉工廠一炮而紅 ,在短短幾年間,鄭少堅的麵粉廠便成為了菲律賓最大的麵粉工廠。


掙到錢後的鄭少堅,並沒有繼續在麵粉廠上繼續投入,因為此時他早已看準了另外一個暴利行業,「銀行業」。

1960年,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審批之後,鄭少堅的第一家銀行,「首都銀行」正式在馬尼拉開業 ,鄭少堅的首都銀行,表面看起來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銀行,不過他卻具有其他同行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人脈。


當年菲律賓的福建商會已經非常龐大,整個菲律賓許多行業幾乎都被閩商所壟斷,而鄭少堅正是藉助這些閩商關系,一步步將首都銀行不斷壯大, 如今鄭少堅的首都銀行,已成為了菲律賓第一大銀行,遍布菲律賓各大城市的分行多達800多家 ,連續多年被菲律賓政府評為優秀銀行企業,並且為菲律賓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而「首都銀行」的創始人「鄭少堅」,也一躍成為了菲律賓最重要的「銀行家」。


除了以上兩位超級商業領袖之外,還有煙草大王,陳永裁,紙業大王,庄金耀,航空大王,吳奕輝等等。


這些福建商人,幾乎壟斷了菲律賓的各大行業,每一位在菲律賓商界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在菲律賓做到如此的成就,其中有兩大因素最為重要。


首先是團結 ,福建人經商喜歡相互幫扶,以此來彌補各自生意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在異國他鄉,這些福建商人更是團結一致,資源互補,因此福建商人才會在菲律賓越做越大。


其次是抗風險能力強大 ,由於福建商人緊密互助的關系,因此只要有一家出現危機,其餘各大企業都會挺身而出,為其出謀劃策、從而使其度過難關。

這一點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就能感受到,當年很多菲律賓的本土企業都沒能抗住壓力而倒閉。


但是這些「閩商」卻都挺了過來,原因就是,閩商的團結力量使其擁有了更加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總結:如今在菲律賓的華人中,福建人佔了一半以上,億萬富翁更是多達幾十位,行業涉及商業、金融、製造業等諸多領域,看來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閩商都將會占據菲律賓經濟的重要地位了。

④ 泉州人移居海外的歷史進程

有充分證據說明,早在宋代,就已經有泉州人向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地遷徙。而元代征爪哇時,自泉州出航,作戰失敗,軍中病卒數百人均留在當地,成為華僑。當時,在東南亞從商的泉州人,有的也在「蕃國」成家立業,開店貿易。
近年,德國漢學家傅吾康(Woifang Franke)利用所搜集的東南亞古代漢文碑刻數據論述泉州海外交流的盛況。據他所述的資料,元時東南亞早有中國人的墓碑、廟碑、亭碑等碑刻,充分證明當時在東南亞留居的泉州人已經不少。[傅吾康(Woifang Franke):中文碑銘所反映的1254——1800年中國與東南亞的海外交往《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在明朝以前泉州海外貿易的黃金時期,泉州人僑居海外有其時代的特點:
首先,這個時期僑居海外的泉州人,大多是臨時性的,而且除了特別的原因(如元兵因失敗、重病而無法回來)以外,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尋求發展。
其次,當時的朝廷並不禁止海外移民,也允許商人自由活動,所以他們從海外重返故里的可能性較大。

明代中後期,泉州人移居東南亞的人數日益增多。
人口移動特點
從明至清,由於海禁及抑商政策,宋、元時期那種人口海外自由活動的環境不復存在,泉州民間的第一種反映是成規模的海上私商與海盜的興起(參見《海絲之路.私商與海盜》),第二種反映就是大量向海外移民,形成泉州地區人口移動歷程的第二次重大變動。
在中國移民史上,大規模的向外(一般意義上的居住地之外)移民,大多是因為生存壓力太大引起的。五代之前大量北方人口遷入泉州這個邊陲之地,就是因為當時中原戰爭動亂、自然災害、土地矛盾、人口壓力等頻繁發生,迫使民眾向未開發之地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發展機會。明、清時期泉州之所以出現海外移民潮流,也是因為到了這個時期,泉州已經不再是一個能夠提供良好生活環境和發展機會的地方了。在這個時期,泉州充滿了各種經濟、政治、社會問題導致的矛盾。因而,向中華帝國的外部遷移,成為許多人尋找生存空間的基本手段。
台灣的開發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日益增長,是與閩南人勇於冒險進取的海洋文化精神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雖然從整體上說泉州人具有冒險進取的精神,但是由於晉江上游多是比較封閉的山區,因此在民風習尚方面,山區與沿海各地還是存在一些差別。
大體言之,比較靠近大海的,冒險進取的性格比較明顯,而交通不便的山區居民,社會風尚就相對敦樸保守一些。如泉州府沿海的晉江、同安等縣,「濱海為島夷之販,安平鎮其最著矣」,「濱於海,探珠而從海賈游者,經鯨波蜃浪之險,而心無畏懾。」而內地如永春縣的一些鄉村,「民樹藝外百勿能解,商賈百工藝業咸遠人擅之……條本薄末,有幽鳳焉」。

明.初、中期
泉州人冒險進取的傳統,在明代得到進一步的發揚。明代私人海上貿易的興起,一開始就帶有違法走私的性質,亦商亦盜的特點十分明顯,再加上當時沿海人多地少,農耕不足以養家糊口的困窘,許多泉州人不得不挈妻攜子移居台灣以及海外,謀求開拓發展。
早在明初,泉州人便已較多出國定居。永樂癸巳(1413年)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在《瀛涯勝覽》中記載南洋爪哇已有不少「唐人」居住,「皆是廣東、漳、泉人」,舊港國的「國人多是廣東、漳、泉人移居在此」。鄭和下西洋時,閩南人有不少人隨其出國而居留不回。
明.長樂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說漳、泉之人,「東則朝鮮,東南則琉球、旅宋,南則安南、占城,西南則滿剌迦、暹羅,彼此互市,若比鄰然。又久之,遂至日本矣。夏去秋來,率以為幸,所得不貲,什九起家。於是射利愚民,輻輳競趨,以為奇貨」。(謝肇制《五雜俎.卷四.地部二》)。
明.初、中期,不僅實行海禁,還禁止海外移民。因此,這個時期的移民與海上私商和海盜勢力的發展關系最為密切,而且與國內政治壓力下出洋尋求發展機會的目的息息相關。移民的目的地主要包括菲律賓和日本,與前兩者為主。
在16世紀後期西班牙佔領菲律賓群島以前,中國商人早已有僑居菲律賓的。這些商僑主要來自泉州、漳州和江浙一帶,散居菲律賓島嶼之間,主要從事商業貿易。西班牙佔領菲律賓群島後,隨著私人海上貿易的發展,閩南人移居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的人數大增,既有商人,也有工商業者和漁民。
當時的泉州僑民已經在馬尼拉等地成立了自己的小區。這一方面是為了在海外貿易中保護僑商的利益,另方面也為了在僑民中維護正統秩序。這是因為泉州人冒險犯禁、勇於進取的作風,不僅要受到官府的壓制,而且在不同地區、不同鄉族之間,生存發展的競爭也相當激烈,這樣造成閩南人囂悍多心機的性格,所謂「事雜易淆,物多覬,襄隙構戾,職此之由。以舶主中上之產,轉盼逢辰,容致巨萬,顧微遭傾覆,破產隨之,亦循環之數也。」「競勝於訟,競利啟棼,鼠輩因憑社作威,虎冠以生翼滋暴,狡者視音劣為奇貨。……以夷為市,子母即贏,因而機械百變,此漳與四方之所異也。」沒有一個自治權威,是不利於共同生存發展的。
到16世紀70年代以後,華僑的勢力在菲律賓已經發展到如此程度,以致於引起西班牙殖民當局的恐慌。為了控制華僑,他們利用傳教向華僑灌輸殖民主義文化,同時禁止華人經營零售商業。
當時的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當局,還必須同時面對以閩南人為主體的中國沿海商盜的挑戰。嘉靖(1522—1566年)以後,盡管明政府加強了海防控制,這些商盜集團在勢力上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擴張,一些集團甚至在東南亞各地拓展自己的勢力范圍。為了壓制中國商盜的海外擴張力,歐洲殖民主義勢力處處設防,勾結明政府對他們加以圍剿。
在同一時期,泉州向日本的移民也很重要。向日本遷移的泉州人,大都是經過南洋諸國周轉而去的,即謝肇制《五雜俎》所謂「又久之,遂至日本矣」。當時,明政府因為倭患問題(參見《泉州典故.倭患》),嚴格禁止商民與日本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流,因此,泉州人經常以去南洋為借口,獲得官府許可出境,然後輾轉到日本。在日本,許多泉州商民與當地人成婚,也有許多人在當地定居並發展家業。他們利用與居住在泉州各地的家屬和家族親緣關系,與內地形成相對穩定的貿易關系。

明.晚期
明末,鄭芝龍為首的海商軍事霸權集團逐步形成(參見《泉州人名錄.鄭芝龍》),控制著東方海上貿易的主動權。
鄭氏集團早期已經利用海上勢力促成一些泉州商民外遷。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鄭芝龍占據台灣北港。崇禎元年(1628年),鄭芝龍接受明朝的招撫,正值閩南大旱,飢民甚眾,遂在福建巡撫熊文燦支持下,招納漳、泉災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船運到台灣墾荒定居,使泉州出現第一次移民台灣的高潮。去台的泉州移民有的攜帶家眷,有的返回原籍而留家眷於台,有的單身前往在台長住。
這一時期,泉州商民移居東南亞的人數也日益增多。史載,明.萬曆間(1573-1620年),漳、泉民販呂宋(今菲律賓),或折閱破產及犯壓冬禁不得歸,流寓土夷,築廬舍,操擁賈雜為生。《明史.卷 323》雲,在菲律賓,「閩、粵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至者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
僅從西班牙殖民者在呂宋對華僑的幾次大屠殺,可知泉州華僑之眾。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西班牙殖民者在呂宋對華僑進行第一次大屠殺,有 2.5萬人被殺害,泉州府籍死者甚眾,致使晉江安海等處「訃至家,哭相聞,婦人女子不知幾人稱寡」。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西班牙殖民當局對呂宋華僑進行第二次大屠殺,有 1.2萬名華僑被害,死者大多是福建漳、泉人。此後至清朝期間,西班牙殖民者共進行五次大屠殺,數萬名福建華僑被害,其中有不少泉州人。

清代,泉州人移居海外已成為民間謀生的一種習慣。
遷居台灣
清初,鄭芝龍之子鄭成功(參見《泉州人名錄.鄭成功》)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04月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此時,清政府在北起遼東,南至廣東,對沿海居民實行野蠻的「遷界」政策(參見《海絲之路.遷界》),把各省沿海30里居民一律遷居內地,並禁止船隻出海,在沿海地區發兵戍守,使泉州沿海居民受到一次空前浩劫,父子兄弟妻女流離失所者眾多。
鄭成功在台灣一方面實行軍屯,另方面從福建沿海招集「遷界」後流離失所的流民,給予經濟上的鼓勵政策,到台灣參加開墾,使泉州出現了遷台的第二次高潮。
在同一時期,向呂宋等東南亞各國的移民,在泉州也得到持續,數量不在少數,只不過這個時期的移民大多是深受「遷界」之害的民眾,與海上商盜關系不大。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亂平定,鄭成功海上政權敗局已定,清廷開始在沿海地區復界,重新從內地把人民遷到沿海居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江蘇松江、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廣東廣州四口岸開放對外貿易港口,並對海外商船減少關稅。然而,這些政策只維持30多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之後,即重新對海上貿易加以嚴厲打擊,也對海外移民實行嚴厲限制。在康熙、雍正年間,三次嚴申禁令,企圖杜絕沿海人民「偷渡」去台。但是,實際上根本無法阻止泉州的去台移民運動。清政府不得已開放泉、台通航對渡(參見《泉州史跡.蚶江海防官署碑記》)。在控制放鬆的情況下,泉州向台灣的移民出現了第三次高潮。這次移民高潮的出現,使台灣得到開發。(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如清.嘉慶六年(1801年)安溪新康里(今虎邱鎮)卓源周氏部分精壯族眾移居台灣淡水大加蚋堡東門外三板橋,開墾原野,從事農耕,逐漸蕃衍,成為台北望族。
與此同時,隨著漢人移民入台,清政府把海疆的概念延伸到台灣,確立「以台治台」的政策,把鄭成功遺留勢力遷回大陸,派福建班兵駐台防守,對台灣人事制度實行特殊政策,將其列於福建屬下,對人員進行頻繁調動,在民政方面廣泛實行保甲、里社制,海防方面大力建設軍事防線。(駐閩海軍軍事編纂室:《福建海防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
這一時期,移民有的單身前往,有的舉家入台,而移民社會身份背景也從流民轉變為包括士紳階層。隨著台灣地方政府的設立和士紳階層的入台,清代正統制度和文化也逐步移植到台灣。台灣科舉制度的實施,吸引了大批城鄉居民追求功名,促使以「四書五經」為象徵的國家正統觀念體系成為滲透性極強的文化。
至於現在台灣的漢民,原籍為福建泉州、漳州二府的,約佔台灣人口的70%以上。

移居海外
在清代,泉州人移居海外已成為民間謀生的一種習慣。「閩漳、泉人避地往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者尤多。」清.乾隆五年(1740年),荷蘭殖民者在巴達維亞城製造「紅溪慘案」,屠殺華僑萬餘人,其中不少是晉江人。
直到光緒年間,在呂宋的華僑人數還很多。《清史稿.卷 119.職官志》雲:「日斯巴尼亞,一名西班牙,即大呂宋也。明.嘉靖初,據南洋之蠻里剌(馬尼拉),是為小呂宋……光緒六年(1880年),小呂宋華民請設領事,不果。光緒十三年(1887年),置小呂宋總領事。」
據本世紀的一些統計數字記載,有些閩南人的族姓,向海外移居的族人已超過了留居在本國的族人人數。如永春東平鄉東山村顏姓在國外人口有八百多戶六千多人,而國內僅有二千多人;城郊鄉桃溪村周姓1950年修譜時登記海外人口四千多人,比國內人口多一倍以上。又如永春東門後村鄭姓在國外人口達三萬餘人,而國內人口只有一萬多人;城效鄉張埔村李姓1937年調查國內人口不足三百人,而國外人口則達六百多人。

⑤ 華僑的華僑人口

福建省
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多達300餘萬人,分布於五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福州地區的歸僑、僑眷人數多達200萬,占福州市總人口的三份之一強。香港、澳門有福州鄉親近30萬。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幾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跡。不僅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各國,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為數眾多的福州鄉親,而且在一些落後國家、小而偏僻的地區如巴貝多、馬紹爾、安提瓜、獅子山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跡。
泉州籍華僑華人總數達750.93萬人,分布在130多個國家、地區,90%分布在東南亞。泉籍華僑、華人在100萬人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在10萬人以上的有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美國、加拿大。旅居港澳地區的泉籍鄉親有77萬多人,其中香港69.42萬人、澳門5.85萬人。 在台灣,有44.8%的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晉江】
本土人口104.45萬人
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110多萬人、祖籍晉江的台灣同胞100多萬人。
分布在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為最多。
【石獅】本土人口30.31萬人
現有旅外華人、華僑21.27萬人,台灣同胞達30萬人 分布在世界33個國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有新華人華僑1.62萬人,其中香港同胞5.37萬人、澳門同胞0.86萬人
【惠安】本土人口92.18萬人
旅居海外僑胞90多萬人,台灣漢族同胞中約有90多萬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一帶為主
【南安】本土人口148萬餘人
旅居海外的南安籍華僑華人150萬人、港澳同胞20萬人、台灣同胞達150萬人。華人華僑遍布於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西歐等36個國家和地區。
【安溪】本土人口108萬
旅居海外的安溪籍華僑華人100多萬,港澳同胞1萬多人,台灣同胞達28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29個國家和港澳地區。
【永春】本土人口54萬人
現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120萬人,其中華僑華人116萬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47個國家和地區。台同胞有4萬多人
【德化】30.50萬人
籍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港澳地區,海外華僑華人12.33萬、港澳同胞0.34萬
【鯉城區】26.74萬人海外華僑華人24萬多人、港澳台同胞6萬人多人。
【洛江區】17.10萬人
共有華僑華人14.3萬人,港澳同胞2.01萬人,

⑥ 「財富故事會」永和大王老闆陳覺中,在菲律賓憑啥打敗麥當勞



在中國,可能你還沒聽說讓麥當勞甘拜下風的「菲律賓餐飲大王」快樂蜂,但一定知道「永和大王」。


祖籍福建晉江的快餐巨頭陳覺中,是菲律賓十大富豪之一;他的快樂蜂食品集團擁有菲律賓最大的快餐服務網路,分店多達兩千多家。 2004年,陳覺中收購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成為這個著名中餐品牌的幕後老闆。


在菲律賓打敗麥當勞的餐飲大王




快樂蜂集團(Jollibee Group),由菲律賓閩商陳覺中1975年創立,是菲律賓規模最大的上市餐飲連鎖集團,在本土家喻戶曉。截止於2018年一季度,快樂蜂在菲律賓經營2895家餐館,在海外經營著943家餐館。


當然,陳覺中剛為中國內地人所知曉,是因為他成了「永和大王」的新老闆。2004年,陳覺中收購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


今年66歲的陳覺中,外表溫文爾雅,說話聲調不大,可很多人不曉得,這位將快樂蜂品牌在菲律賓做到家喻戶曉、占據著菲快餐市場65%份額的大富豪,竟然是出身貧寒的華人廚師之子,短短幾十年,他就將快樂蜂打造成為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家在美國本土外打敗麥當勞的快餐巨頭。




去年6月,陳蘭印家族教育基金會捐贈儀式暨深滬第二中心幼兒園開工儀式,在晉江深滬港阜社區舉行。


深滬旅菲僑領陳允中,代表陳蘭印家族致辭中說,母親(陳蘭印)在2016年回國的時候,聽聞港阜社區的幼兒園需要修復,當即決定捐資重建幼兒園;「為家鄉教育慈善出力是旅外華人的心願,如今深滬第二中心幼兒園開工建設,我們覺得很自豪很欣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華僑來關心家鄉的公益事業。」



陳蘭印,是快樂蜂集團創始人陳覺中的母親。陳覺中,生於1953年,祖籍福建晉江深滬港阜社區,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快樂蜂集團董事陳允中是陳覺中的胞弟。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2017年2月,旅菲深滬港阜同鄉會成立七十一周年暨第三十六屆理監事就職典禮,在菲律賓首都在馬尼拉隆重舉行;當年的慶典大會上還舉辦捐贈儀式,菲律賓快樂蜂集團董事長、旅菲深滬港阜同鄉會永遠榮譽理事長陳覺中向家鄉深滬港阜社區捐贈一座幼兒園。




陳覺中的父親,是晉江深滬港阜社區人,13歲時前往菲律賓謀生。他先是在一家餐館打雜,曾在馬尼拉的中餐館當廚師;上世紀60年代,陳老先生自己到菲律賓南方開了一家中餐館。


當時,陳覺中的父親餐館硬體條件並不是很好,時常會漏雨,但由於他手藝很好,且為人和善,吸引了周邊不少客人。小時候,陳覺中放學時,經常和弟弟陳允中在餐館幫父親幹活。陳覺中說,父親常對他們兄弟姐妹說:「 如果是做裁縫的,衣服要做得好看;如果是做餐飲的,味道一定要好。


後來,陳覺中回到馬尼拉,攻讀在聖托馬斯大學(UST)的化學工程課程,1975年,大學畢業後的陳覺中,22歲的陳覺中和同事去奎松市的一家冰淇淋廠參觀。晉江人,「愛拼會贏」,多帶有經商的基因,腦子靈活,善於發現機會。細心的陳覺中在一張海報發現,這家冰淇淋工廠提供特許經營權。


1975年5月,他帶著家裡的積蓄,用35萬比索獲得了特許經營權,開了兩家冰淇淋店,分別命名為Cubao冰淇淋屋和Quiapo冰淇淋屋。其中,第一家冰淇淋屋,是開在一家電影院的後面,和他的弟弟陳允中一起經營的。


後來,有客人建議,僅是賣冰淇淋,一個品種太單調,是不是可以多賣一些東西。為了響應顧客的要求,陳覺中開始在冰淇淋店的菜單上,添加了熱餐和三明治,令他想不到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熱餐和三明治比冰淇淋還更受歡迎。




今年4月下旬,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發布了2019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在菲律賓富豪榜上的前十大富豪,祖籍福建晉江的就佔了7席。其中,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陳覺中排名第5。


順帶一提,菲律賓首富、祖籍晉江的SM老闆施至成辭世後,他的子女也紛紛上榜,在十大富豪中分據3席:分別為施至成之子、SM集團總裁和掌舵人施漢生,排名第8;施至成之子施俊龍(HENRY T.SY JR)和他的大姐、施至成長女、SM金融銀行女掌門人施蒂絲(TERESITA T.SY),二人排名第9;施至成次女、負責SM集團運營酒店和會展業務的施美致(ELIZABETH T.SY),排名第10,也躋身菲律賓十大富豪之列。


1978年,當時已有六家冰淇淋店的陳覺中,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改變經營方向;他中斷了和冰淇淋廠特許經營權的續約,並將所有店面變成了快餐店,即日後成為菲律賓最大快餐連鎖餐廳的快樂蜂(Jollibee)餐飲公司。




當年,陳覺中和家人考慮如何用新品牌和標志來為他們的餐飲生意樹形象時,選來選去,最後選用一隻微笑的紅蜜蜂作為品牌代言人。自此,一隻微笑的紅蜜蜂,勤勞地飛遍了菲律賓的各個角落,還飛向海外。


1981年,正當陳覺中的生意蒸蒸日上,美國的麥當勞進入菲律賓。


陳覺中日後回憶說,當麥當勞那紅色拱門標志在馬尼拉街頭出現,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包括快樂蜂在內的諸多本土品牌,均會在遭遇競爭目前岌岌可危。他說:「 當時有很多人改行,放棄了快餐這塊陣地,考慮再三後,我和弟弟決定和麥當勞競爭,因為我們覺得我們亦有自己的優勢。


陳覺中認為,自己能與麥當勞相抗衡的,就是本土的味覺。


事實證明,陳覺中的判斷和努力是對的,他和快樂蜂讓麥當勞折服、低下高昂的頭。發展至今,快樂蜂已在菲律賓全國各地擁有3600多家分店,隨著時間的推移,快樂蜂不僅打敗了麥當勞,而且還在競爭中發展壯大起來。陳覺中和他的公司成功收購了超群,這是一家供應中國食品的餐廳;還成功收購了格林威治披薩餅店、Delifrance法式麵包店、Mang Inasal、菲律賓烤雞店、和菲律賓麵包店紅絲帶。


另外,永和大王、春水堂等,也是陳覺中家族麾下品牌。


快樂蜂憑什麼打敗麥當勞?




快樂蜂,在菲律賓快餐業,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在馬尼拉,你問大人還是小孩,快樂蜂幾乎是他們第一選擇。對於不少菲律賓普通家庭而言,假如想用簡單的美味來招待客人的話,快樂蜂或是最優選的答案。


普通菲律賓人每周至少光顧快樂蜂連鎖店兩次,就連菲前總統阿羅約,她也自稱是快樂蜂的鐵桿粉絲。那很多人問,快樂蜂憑啥打敗麥當勞,為什麼會是菲律賓最好的快餐廳呢?


(一)收購你的競爭對手。


商場上有句話,「 如果你贏不了他們,就買了他們吧! 」事實上,除快樂蜂外,陳覺中麾下的一些品牌,並不是他們家族始創的,且在菜譜、風味等各具特色。當快樂蜂成功後,他就用賺的錢,去收購競爭對手的股份。


這當中,永和大王是一個最典型的收購案例。1993年,快樂蜂在菲律賓上市,這也是菲律賓本土第一家上市的快餐食品公司。上市後,陳覺中通過收購、加盟等方式,先後將「格林威治」、「超群」、「大磨坊」等快餐品牌收歸麾下,不斷壯大自己的餐飲王國。


當然了,陳覺中也不是蒙眼「買買買」,而是有精確的消費人群定位的。比如他自己的快樂蜂,適合帶孩子的家庭,而「大磨坊」,更適合高端人群;「超群」更受工薪族的歡迎,青少年則更喜歡「格林威治」。




2004年2月,快樂蜂以2250萬元人民幣的交易對價,收購了上海「永和大王」85%股份,陳覺中也藉此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如今,出永和大王外,快樂蜂在上海等地也有400多家中國連鎖店。近年來,隨著開店規模不斷擴大,其在華投資的餐飲項目已實現盈利。


(一)、專注是成功的關鍵。


陳覺中說,「做好吃的東西很難,其中的環節太多了,根本忙不完」;數十年來,陳覺中一直專注在餐飲行業,並在這個領域上精心布局。


據他介紹,他們快樂蜂所有的成品或半成品,須先在「中央廚房」做好,然後配送到各分店,所有的員工都要進行相關的培訓,連各大門店的烤箱,都必須是同一牌子。陳覺中說:「不然你怎麼保證溫度一樣,效果一樣」。


「我們的食品,也無法保證100%一樣,口味上會有細微的差別,但客人感覺不到,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三),做餐飲要有「土」的味道。


2018年,陳覺中、陳允中兄弟二人回晉江老家,他說自己無論走到哪裡,最喜歡的 美食 就是花生湯,這是最家鄉味的。每次回來都要吃上幾碗。


當快樂蜂進入中國內地時,很多人說它缺少鮮明個性文化、且知名度不高,在激烈競爭的中國餐飲市場很難打開一片新天地。


但陳覺中卻不這么看,他認為中國餐飲發達,菜系林立,各地口味不同,於是,「眾口難調」一直是各大快餐店老闆的心病。


在陳覺中看來,地域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差異,並不是中國快餐業無法做大的關鍵原因。他說:「餐飲業不像電腦行業,它的道理很簡單:中國不缺好的廚師,比如一碗牛肉麵,你自己做好很容易,但如果讓每家連鎖店每天都做好一碗牛肉麵,保證每天的品質都一樣,很難。連鎖店可以根據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以不同的產品作為主打,最重要的是標准化的執行、解決問題。現在的挑戰是怎樣把它一直做好。」


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快樂蜂在菲律賓,也帶有很多美國的元素和味道,並不是僅僅盲從菲律賓人的「土味」。快樂蜂提供的菜餚,深受美國的影響,但為了與競爭對手(比如麥當勞)區分開來,他會用自己獨特的烹調方式使得食品符合菲律賓人的口味;這也是他能夠打敗麥當勞的一大秘笈。




菲律賓對麥當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尷尬。 」這是《經濟學人》用於評價麥當勞在菲律賓與快樂蜂「開戰」的一句話,非常精煉。


由於陳覺中能夠精準地抓住菲律賓人對 美食 的品味,使得快樂蜂在與麥當勞的競爭中,贏得了菲律賓市場。當然,對於肯德基、麥當勞,陳覺中並非一味排斥,而是以敵為師,在學習借鑒中讓自己迅速成長。


台灣第一茶飲品牌「春水堂」,和「永和大王」一樣,都是台灣人打造起來的品牌。2006年,陳覺中收購了這一品牌,很多人不曉得,你們平常喜歡的珍珠奶茶,就是「春水堂」發明的。


陳覺中,是海外優秀閩商的代表之一,從他的成功,我們可以看出在其身上展現出來的閩商優秀特點;比如具有「開放」、「拓展」的精神,又比如在傳統文化上注重「安土重遷」等。


另外,樂善好施,是閩商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其移民後有強烈的地緣、親緣、族緣觀念,他們「出洋」時得到同族同鄉人的幫助,發財後也積極返還給家鄉,回報故土。

⑦ 為何菲律賓是亞洲最開放的國家

美國曾經有個科學家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種族交融的問題,得出:越是毫無關聯的兩人,結合生下的混血兒會更加優秀,多種混血更是如此。我曾經去過一個國家旅遊,當地人稱這是亞洲最開放的國家,有成千上萬的混血兒,卻找不到爸爸。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有些中國遊客在菲律賓旅遊的時候,會受到當地人特別歡迎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晉江有多少人在菲律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