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有多少基督徒

菲律賓有多少基督徒

發布時間:2023-07-05 20:33:35

A. 天主,基督,伊斯蘭教徒主要分布地區

伊斯蘭教 http://bbs.sanxia.net.cn/thread-601423-1-1.html
一、穆斯林國家
一般來說穆斯林國家包括如下阿拉伯國家、突厥國家、波斯國家、馬來國家和一些非洲和歐洲的國家。
1、阿拉伯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如下22個阿拉伯國家。
亞洲:科威特、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聯酋、卡達、巴林。
非洲: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撒哈拉)、茅利塔尼亞、索馬里、吉布地、葛摩。
有些網友不把索馬里、吉布地、葛摩當成阿拉伯國家,但這三個國家是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我認為算是阿拉伯國家。如果僅僅因為他們是黑人就不當成是阿拉伯人,那茅利塔尼亞、蘇丹也可以不當成阿拉伯國家,

2、突厥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如下6個突厥國家。
土耳其、亞塞拜然、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
突厥人未主體的主權國家是這6國,其中有5個國家是前蘇聯國家。

3、波斯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如下3個波斯國家。
伊朗、阿富汗、塔吉克。
塔吉克人不是突厥人,這里把塔吉克算作波斯人國家,阿富汗是普什圖人和塔吉克人為主體民族的波斯國家。

4、馬來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如下3個馬來國家,另外泰國、新加坡也有分布。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
馬來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菲律賓也屬馬來人,但他們主要是天主教徒,而馬達加斯加和太平洋三大群島的馬來-南島人則主要信仰基督教。

5、印度次大陸穆斯林,主要分布在3個印度次大陸國家,另外印度穆斯林大約1.4億人,占其總人口的12%。
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馬爾地夫。
印度次大陸的穆斯林在語言上是不統一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主要講印地-烏爾都語,孟加拉穆斯林則講孟加拉語,馬爾地夫人則講迪維希語,但這些語言在語言學上算印度-雅利安語支,這里把他們歸在一起。

6、非洲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如下8個非洲國家。
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獅子山、馬里、尼日、奈及利亞、查德。
非洲的穆斯林是因為阿拉伯人傳教的結果。

7、歐洲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如下3個歐洲國家和地區。
波黑、阿爾巴尼亞、科索沃。
這些國家是突厥人征服和傳教的結果。

共計47個伊斯蘭教國家(不含科索沃、西撒哈拉),集中分布於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其中黎巴嫩、查德、奈及利亞、波黑和馬來西亞只有約一半的人信仰伊斯蘭教。

歐洲的穆斯林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和改宗的南部斯拉夫波斯尼亞人。

二、伊斯蘭會議組織
伊斯蘭會議組織包括57個成員國和5個觀察員國。
會員國包括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貝南、汶萊、布吉納法索、喀麥隆、查德、葛摩、象牙海岸、吉布地、埃及、加彭、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約旦、哈薩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黎巴嫩、利比亞、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里、茅利塔尼亞、摩洛哥、莫三比克、尼日、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卡達、沙特、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蘇丹、蘇利南、敘利亞、塔吉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烏干達、阿聯酋、烏茲別克、葉門。
觀察員國為波黑、中非、泰國、俄羅斯、北塞普勒斯。

三、幾點說明
1、伊斯蘭會議組織中成員國均為主權國家;
2、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中幾內亞比索、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多哥、貝南、喀麥隆、加彭、烏干達、莫三比克、蓋亞那、蘇利南等國人口中信仰伊斯蘭教的不佔多數甚至極少;
2、觀察員國中北塞普勒斯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官方網站上把它當成主權國家(state)而非組織;
3、西撒哈拉、科索沃未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衣索比亞穆斯林人口占相對多數,但傳統上把該國視為埃塞正教國家,其索馬里族穆斯林一直處於邊緣地位,該國未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坦尚尼亞穆斯林人口占相對多數,但未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
4、印度的穆斯林人口有1.4億,僅次於印尼,該國多次要求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但是被拒絕,印度既不是會員國也不是觀察員國;
5、俄羅斯的穆斯林佔全國的5%,俄羅斯為伊斯蘭會議組織觀察員國。

天主教為基督教三大派系之一~~就不分開說了~~直接說基督:

http://..com/question/16824982.html
全球基督徒人數21億,其中天主教徒的人數為十億九千八百萬。

天主教佔主導的國家:義大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愛爾蘭,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斯登,摩納哥,聖馬利諾,馬爾他,安道爾。其中,捷克和匈牙利兩國國內的基督教的影響也很大,捷克的基督教徒人口比例為30%,匈牙利為25%左右。

基督教(新教)佔主導的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挪威,瑞典,冰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國內的天主教的影響也很大,美國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為35%,澳大利亞為28%左右。紐西蘭(18%)和英國(10%)的比例也較高。

天主教和基督教勢力相當的國家:德國,荷蘭,瑞士,加拿大。

東正教佔主導的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希臘,亞美尼亞,喬治亞。
其中,烏克蘭的西部地區以東以天主教(其基本教義、儀式、體制都是東正教特徵的,但承認天主教的教宗為其在世的教會元首)人口居多。而馬其頓和保加利亞國內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別佔到30%和10%。這主要是當年奧斯曼土耳其500年統治的結果所致。

新年鑒指出:全球天主教徒人數從二零零叄年的十億八千六百萬增加到二零零四年的十億九千八百萬,計增加了一千兩百萬人,合百分之一點一。在這同一時期,世界人口總數從六十叄億零一百萬增加到六十叄億八千八百萬。如果和世界人口作比較,則全球天主教徒人數佔世界人口人數的百分之十七點一,比二零零叄年減少了千分之一,因為世界人口增長率比天主教徒增長率快。

B. 華人華僑 海外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

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秘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10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巴西、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國。

居住華僑華人1-10萬人的有汶萊、寮國、朝鮮、韓國、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汪、馬達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爪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蘇利南、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

(2)菲律賓有多少基督徒擴展閱讀

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

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相當發達,而東南亞各地仍然比較落後,於是有不少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各地從事貿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第一代的華僑。這個時期的華僑大多居住在今天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人數大約為10萬多人。

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明朝海禁開放,促進了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東南亞部分地區已變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貿易中繼地,迫切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手工業品。

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和破產的農民、漁民和手工藝人出國,加之明朝太監鄭和率兩萬多人的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誼,也為中國人出國經商和移居國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這個時期,東自日本、朝鮮,西至印度東部海岸,北起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迄印度尼西亞群島,幾乎到處都可見到華僑、其人口已達100萬以上。

C. 宗教對一個人生活基本方式的影響

前言:宗教信仰是文化適應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又對文化適應的其他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研究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不能不研究他們的宗教信仰。

本文分析三種類型的宗教信仰者的文化適應情況,他們分別是:華人穆斯林、華人基督徒、華人傳統宗教信仰者。

筆者發現,三種類型的宗教信仰者,其文化適應的方向是大相徑庭的:華人穆斯林文化適應的方向是本土化,華人基督徒文化適應的方向是西方化,華人傳統宗教信仰者文化適應的方向是中華化。東南亞華人如果要保持中華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提倡信仰華人傳統宗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宗教信仰對文化適應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對當地文化的適應程度也是不相同的。一般而言,轉教者的文化適應能力相對較強,[1]他們較為徹底地接受了居住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是價值觀,甚至有可能已經完全被當地文化所同化。至於堅持華人傳統宗教者,則比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佛教和道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東南亞華人通過保持華人傳統宗教這種形式,讓中華文化在東南亞這塊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世世代代延續下去。一、華人穆斯林 華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南部。在印度尼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華人有多少?有各種估計。較高的估計認為,信仰伊斯蘭教者總數約40萬人;較低的估計則認為只有約2萬人。[2]據中國研究印度尼西亞問題的學者孔遠志估計,在蘇哈托執政時期,華人穆斯林隊伍有不斷壯大的趨勢:「皈依伊斯蘭教的華人增多」。但是,孔遠志也沒有提供具體的數字。孔還認為,戰前的華人穆斯林多為經濟社會地位低下的窮人,「如今皈依伊斯蘭教的華人不少是企業家、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3]在馬來西亞,尤其是在西馬地區,華人穆斯林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有顯著的增加,有些學者估計,在70年代末,西馬地區一共有非馬來人改信伊斯蘭教者3萬人,其中70%(21萬人)為華人轉教者。[4]在20世紀80-90年代之間,華人信仰伊斯蘭教者繼續呈現增長的勢頭。據馬來西亞人口普查,在1980年,馬來西亞的華人穆斯林只有9686人,佔全部華人人口的0.23%;到了1991年,華人穆斯林增加至17117人,佔全部華人人口的0.37%,華人穆斯林在10年間幾乎翻了一番。[5]印度尼西亞當局一直鼓勵華人改信伊斯蘭教,認為通過信仰伊斯蘭教可以促使華人更好地同化於當地民族和社會。印度尼西亞華人中的同化派也主張華人通過改信伊斯蘭教而真正同化到印度尼西亞主流社會中去。馬來西亞的半官方機構———馬來西亞穆斯林社會福利聯合會(英文縮寫為PERKIM)對馬來西亞華人轉教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該機構成立於1960年,總部設在吉隆坡,發起人是後來擔任總理的拉曼,該機構的宗旨是要促進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促進馬來人與非馬來人之間的通婚。該機構還為那些貧困的穆斯林提供物質上的援助和支持。該機構的附屬組織———華人穆斯林協會也於1970年在檳城成立,其目的是要進一步促進伊斯蘭教在華人中的傳播和開展宗教教育工作,華人穆斯林協會很快就在其他城鎮建立了許多分支機構。華人為什麼要改信伊斯蘭教,他們的動機是什麼?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印度尼西亞華人改信伊斯蘭教的主要動機,是希望改變自己的非原著民的身份。雖然印度尼西亞政府一再表示要給予華裔與本地居民同等的權利,但華人仍然必須承受各種各樣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壓力,因為他們屬於不同的民族和擁有不同的膚色。許多華人相信,伊斯蘭教主張不分民族一律平等對待,如果他們加入了伊斯蘭教,他們將會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從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並且增加安全感。也有一些華人青年,由於與當地青年戀愛結婚而改信伊斯蘭教。馬來西亞的一些學者在對馬來西亞華人伊斯蘭教徒的轉教動機進行研究之後得出結論,認為華人改信伊斯蘭教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六點:第一,與穆斯林結婚;第二,想獲得某項工作和謀取生計;第三,想成為馬來西亞公民;第四,在受到伊斯蘭教義的影響之後成為馬來人的朋友;第五,希望享受與馬來人同樣的權利及政府為馬來人提供的各種保護性措施;第六,被穆斯林兄弟情誼所吸引。[6]

上述六個原因中,經濟動機可能佔主要的地位。在1969年種族騷亂之後,尤其是在實行新經濟政策以後,改信伊斯蘭教的馬來西亞華人增加了。這主要是因為,新經濟政策使非馬來人增加了不安全感,他們的很多工作機會被馬來人拿走了。在改信伊斯蘭教的華人中,98%是屬於低收入階層,人均月收入在100—450馬元之間,這個低收入集團包括:木匠、機械工、汽車司機、醫院看護和其它一些做粗重工作者,如體力勞動工人、割膠工人等。許多轉教者還是失業者。至於華人中的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則幾乎沒有改信伊斯蘭教的,從1967年至1975年,僅發現有5例。加入伊斯蘭教之後,馬上就看得見的經濟上的好處包括從馬來西亞穆斯林社會福利聯合會和國家宗教事務部得到小額的資金補助(可持續6個月),還可以在穆斯林社會福利聯合會的幫助下找到工作,甚至還可以象其他馬來人那樣獲得各種機會,如免稅、各種貸款和助學金等。Siow指出:「比這些眼前的好處更為重要的是,轉教者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尤其是孩子有了安全保障。」[7]另一個叫林興福(LimHinFui)的學者的研究結果則有些不同。林在70年代對檳城的50個轉教者進行了個案分析,他們中有34人是華人,7人是印度人,另外9人為其他民族。研究結果顯示,只有1人承認,他改信伊斯蘭教是為了經濟上的目的,轉教後,他從一個富裕的馬來人那裡得到了一筆貸款,而且認這個沒有兒子的馬來人為繼父;6個轉教者是被伊斯蘭教的教義所吸引;2個轉教者是受到傳教者的影響;11人是受到馬來朋友的影響;另外29人是因為他們需要與馬來人結婚。[8]林還對這些轉教者的背景進行了研究,他們都是第二代移民,他們都在馬來西亞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各種語文源流的比例是:50%為英文學校,16%為馬來文學校,26%為華文學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接受過最基本的教育,其中72%受過中學教育,4%受過高等教育,22%只受過小學教育。50個轉教者都在學校或在住家附近交上了馬來人朋友。這些轉教者的絕大部分都屬於低收入階層,他們的收入狀況是:66%沒有收入或者是每月收入低於400馬元,16%的月收入在491-600馬元之間,只有2%的轉教者的月收入高於2000馬元。[9]除了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外,泰國南部地區和菲律賓南部蘇祿地區的穆斯林聚居區,也有不少華人信仰伊斯蘭教。華人穆斯林被當地民族同化的程度可能比較高,他們的文化適應的方向是本土化。與其他宗教信仰的華人相比,華人穆斯林與當地人的關系比較密切,基本上甚至完全接受和認同了當地文化,這類情況在華人與當地人混合居住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一些農村地區,華人與當地人同住一個「甘榜」(村莊),從小與當地人一起玩耍,同上一種學校,同說一種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同化的現象便自然而然地發生了。據一些學者的調查研究,在印度尼西亞,大多數華人穆斯林與當地人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差別。「改信伊斯蘭教,實際上意味著在名字、穿著及其他方面完全認同了當地人;在西加里曼丹,穆斯林都是馬來人,加入伊斯蘭教便意味著要完全融入馬來社會。」[10]在馬來西亞,新加入伊斯蘭教者被馬來人稱為「新兄弟」,據前文曾經提到過的林興福的考察,許多華人穆斯林在結婚後都離開了他們原來的家庭,因為他們的轉教及與馬來人結婚,無法繼續與父母親的家庭再一起生活。90%的轉教者都住在馬來人居民區,與他們的馬來岳父母親住在一起,或者分開居住。在林興福抽樣調查的50個華人穆斯林中,有41人在加入伊斯蘭教前就有馬來人朋友,這些馬來人朋友幫助華人轉教者盡快熟悉作為一個穆斯林的各種習慣,如教導他們如何祈禱,為他們提供祈禱的地方,幫助他們與馬來婦女結婚。這些華人轉教者一般都能夠被馬來人所接受,其中一個人還繼承了他的馬來父親(他本人沒有親生兒子)的所有財產。這些轉教者與他們的馬來人岳父母家庭的關系一般都比較好。在一般的情況下,華人轉教者不再與華人社會發生任何聯系。林興福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轉教者都能夠調整他們的社會生活以適應新的馬來環境。馬來人也把這些轉教者當作馬來人看待。」林還強調:「在個人層面上,馬來社會是一個比較開放的社會。如果一個轉教者能夠接受馬來人的生活方式,參與他所居住的甘榜(村莊)的社會活動,履行他的宗教責任,遵守穆斯林的清規戒律,中止與華人社會的聯系,那麼,這個轉教者就會被看作是一個馬來人而完全被馬來人社會所接受。」[11]在林興福抽查的50個轉教者中,只有2人的配偶是華人,其他33人的配偶都是馬來人。「他們中有11人轉教的時間已經超過15年,已經完全適應了馬來人的生活方式,並且成為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的成員。」「90%居住在馬來甘榜,通過與他們的馬來妻子或丈夫、岳父母和朋友的日常接觸,經歷了持續不斷的文化適應的過程。他們使用馬來名字,但有一些人在這些馬來名字後面仍然加上華人的姓。這些轉教者經常烹調和吃馬來食品。……一些轉教者,尤其是那些娶馬來婦女為妻的轉教者,不再過華人的農歷新年。大多數華人轉教者仍然慶祝華人農歷新年,但不再過其他的華人節日,包括清明節、龍舟節、中秋節和冬至節等。與馬來人結婚的轉教者大多數不再遵守華人傳統的習俗和信仰,而是遵守馬來人的習俗和過馬來人的節日。」[12]二、華人基督教徒 這里說的基督教,是廣義的意思,包括天主教、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和印度尼西亞,泰國華人中也有少量的基督教徒。據馬來西亞的人口普查,在1980年時,全馬華人基督教徒有241851人,佔全部華人人口的584%,到了1991年,全馬華人基督教徒增加至357751人,佔了全部華人人口的776%。[13]基督教在印度尼西亞華人中有較大的影響。從基督教在17世紀由荷蘭殖民者傳入印度尼西亞起,就有了華人基督教徒,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華人中的基督教活動才初具規模。1965年「930事件」之後,有大量的華人皈依基督教,以尋求宗教的保護。目前,「華人基督教徒約佔印度尼西亞華人人口的12%左右。在印度尼西亞的一些地區,基督教徒並不是少數,而是多數,例如在北蘇拉威西和馬魯古。基督教為華人提供安全保障,同時還為華人子弟提供較好的學校教育,許多華人就是在基督教學校里接受了基督教教義。在那些穆斯林占人口多數的地區,尤其是在城鎮,仍然有一些基督教學校存在,它們對華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14]孔遠志認為,印度尼西亞華人皈依基督教完全是迫於無奈,他們沒有安全感,不得不尋求基督教的保護。「蘇哈托政府要求每個公民在身份證上『宗教信仰』一欄里,填寫所信奉的宗教。許多華人擔心沒有宗教信仰將被視為信仰共產主義。一些華人不願意加入伊斯蘭教,但佛教又被一些原住民看作是封閉式的『外國宗教』。孔教又不再為當局承認。在這種形勢下,不少華人紛紛加入天主教或基督教。」[15]新加坡華人中有較多的人信仰基督教。新加坡華人基督教徒增長的趨勢超過其它任何宗教。據新加坡歷次的人口普查,在1931年,基督教徒僅佔新加坡全國華人人口的2%至3%左右,1980年增加至99%,1990年增加至14%,2000年又增加至17%。新加坡華人基督教徒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社會文化原因,是英文教育的一枝獨秀及西方價值觀在青年一代中深深地紮下了根。此外,華人傳統宗教,如道教和佛教缺乏活力,對年輕人沒有什麼吸引力,也促成大量的華人青年投入基督教的懷抱。近年來,新加坡基督教的各種組織還加大了向講華語的人士的宣傳力度,以華語和中國南方方言來傳教,爭取越來越多的講華語的人士加入基督教。在菲律賓,羅馬天主教是該國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一種宗教,天主教徒佔全國人口的80%多,有「亞洲唯一天主教國家」之稱。菲律賓華人信仰天主教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西班牙統治時期,便有不少華人信仰天主教,除了西班牙統治者大力鼓勵和給予華人天主教徒特殊待遇之外,天主教本身對華人也很有吸引力。據有關方面人士估計,目前約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華人為天主教徒,甚至可能超過一半以上。[16]菲律賓華人問題研究學者德里西塔昂西根據她在1980年代末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得出的結論認為,菲律賓華人基督教徒(包括羅馬天主教徒和其它基督教教派的教徒)約佔全部華人人口的78%,[17]這個結論與另一位菲律賓華人問題研究學者愛玲SP巴維拉的調查結果基本相同。愛玲在1994年對馬尼拉的346位華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的年齡在18-65歲之間,其中18-45歲的佔了70%,他們中的87%出生在菲律賓。當問到被調查者的宗教背景時,有624%的人回答是羅馬天主教徒,142%的人回答是新教徒或其他教派的基督教徒,兩者相加為766%。[18]泰國是佛教國家,但是也有不少華人改信基督教。早在19世紀初期,基督教傳教士便開始了在暹羅的傳教活動。西方傳教士發現,與泰國當地人相比,泰國華人更容易接受基督教。1970年代的有關材料顯示,在1973年,泰國全國有各類基督教的教區12個,基督教教徒一共有26691人,其中華人有2927人,佔11%,在華人基督教教徒中,又以浸信會教徒居多,約有998人。[19]信仰基督教的華人的文化適應的方向是西方化。東南亞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先後淪為西方的殖民地(泰國除外),基督教曾經是西方殖民者大力推廣的統治階級的宗教,因此,在西方殖民統治時期,信仰基督教的華人一般都是受過較高教育者,主要是受西方教育的人士,以及一些與西方殖民統治者保持密切聯系的富裕的商人。東南亞各國獲得獨立後,基督教在一些國家仍然是一個占優勢地位的宗教,尤其是在菲律賓,基督教(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在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述,華人信仰基督教,可能是受經濟利益的支配,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可能是出於文化上的選擇。這些華人已經在東南亞生活了幾代人,他們對於中華文化已經越來越感到陌生,而居住國的本土文化,他們又認為是一種落後的文化,於是,他們選擇了西方文化,而在接受西方文化的過程中,他們認同了西方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宗教。在這方面,新加坡華人最為典型。新加坡華人之所以紛紛選擇基督教,而放棄傳統的華人宗教,可能與新加坡工業化、現代化的特點有密切關系。「新加坡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就走完了別的國家要有一百年或幾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和現代化,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然而,快速的工業化、現代化也產生了許多副作用,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疏遠了,農業社會那種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純朴讓位給工商業社會下的赤裸裸的金錢與利益關系,社會重新分化等等。面對迅速的工業化、現代化及其帶來的一系列社會變化,許多人產生了一種失落感。他們希望從宗教中尋找回以前的東西,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滿足。在這方面,基督教比其他宗教更能打動人和吸引人。」[20]至於在其他國家,華人選擇基督教,其動機可能比新加坡的情況要復雜得多,也就是說,新加坡之外的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選擇基督教,除了文化與價值觀的原因外,可能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經濟利益、安全、尋求宗教保護和後代的教育,等等。不管其動機如何,華人選擇了基督教之後,其文化適應的方向,肯定是更多地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與華人傳統文化和東南亞本地文化則保持有較大的距離,甚至完全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在大多數情況下,信仰基督教的華人家庭,其子女都是在當地的基督教會學校接受中小學教育,然後再出國去歐美留學。這些人回國後,生活方式基本上完全西方化,對東南亞當地文化和華人傳統文化都表現出一種格格不入的態度。這部分華人在東南亞各國為數不少。三、華人傳統宗教信仰者 東南亞各國都有許多華人信仰本民族的傳統宗教,主要是道教、大乘佛教和各種祖先崇拜。即使是在同化程度較高的泰國和菲律賓,也仍然有不少華人堅守華人傳統的宗教陣地。馬來西亞華人可能是最頑強地堅守華人傳統宗教的一群。據1991年的統計,全馬華人中有683%的人信仰佛教,20%的人信仰道教或其他傳統的華人宗教。[21]馬來西亞華人傳統宗教還有自己的全國性的組織機構,在佛教方面有:全國佛教總會、佛教青年總會和佛教僧伽總會。佛教總會還在各州設立分會或支會。佛教總會設在檳城,擁有一座三層樓的大廈。大廈內辦有全國唯一的佛教高等學府———馬來西亞佛學院,還出版《無盡燈》季刊。馬來西亞華人道教徒也建立了全國性的組織———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該組織下設有「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的宗旨,是要加強道教組織的理論建設工作。

D. 菲律賓信仰什麼宗教

菲律賓全國90%以上人口信仰天主教,南部棉蘭老島信仰伊斯蘭教。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有多少基督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