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棕櫚樹、檳榔樹、椰子樹、椰棗樹有什麼區別
1、類別不同
棕櫚樹:棕櫚樹是屬於棕櫚科,常綠小喬木,株高3~8公尺柱形,包以暗竭色纖維的葉鞘。
檳榔樹:檳榔子是棕櫚科檳榔樹的種子。而檳榔葉是胡椒科蒟的葉。樹干不分枝,高達12~15公尺。
椰子樹:椰子樹是棕櫚科椰屬的一種大型植物,椰子是椰樹的果實,是一種在熱帶地區很普遍的果實。樹干高約15~30米,單項樹冠。
椰棗樹: 棗椰樹一般指海棗。海棗喬木狀,高達35米。果實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5-6.5厘米,成熟時深橙黃色,果肉肥厚。
2、外形特徵不同
棗椰樹:樹干高達35米,上部的葉斜升,下部的葉下垂,形成一個較稀疏的頭狀樹冠。葉長達6米;葉柄長而纖細,多扁平;羽片線狀披針形。
棕櫚樹:樹木高3~8公尺,柱形,包以暗竭色纖維的葉鞘。葉具長柄,簇生干頂狀,徑可達80公分,掌狀分裂,裂片線形、內折、具二尖裂;葉柄長約一公尺,兩綠有刺,其下端兩側分別將莖干包圍。
檳榔樹: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葉簇生於莖頂,羽片多數,兩面無毛,狹長披針形,上部的羽片合生,頂端有不規則齒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軸粗壯壓扁,分枝曲折。
椰子樹:莖干粗壯直立,高達 30m,樹干筆直,無枝無蔓,巨大的羽毛狀葉片從樹梢伸出,撐起一片傘型綠葉羽狀全裂
3、生長環境不同
棕櫚樹: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稍耐陰。適生於排水良好、濕潤肥沃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耐輕鹽鹼,也耐一定的乾旱與水濕。抗大氣污染能力強。易風倒,生長慢。
檳榔樹:檳榔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植物,長期生長在熱帶雨林環境下,形成了喜溫、喜濕、好肥的習性,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區和日溫差變化不大的環境下生長較好,適宜在年平均氣溫21°C以上冬季無霜的地區種植。
椰子樹:椰子為熱帶喜光作物,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發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溫度在24-25度以上,溫差小,全年無霜,椰子才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度。
椰棗樹:海棗是一種耐高溫、耐水淹、耐乾旱、耐鹽鹼、耐霜凍(能抵抗-10℃的嚴寒,除中國東北和大西北冬天極嚴寒地域外),喜陽光,可在熱帶至亞熱帶氣候下種植的棕櫚科植物。栽培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有機壤土最佳。
3、分布范圍不同
棕櫚樹:原產我國,除西藏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長江上游西岸500千米地帶廣為分布。棕櫚是國內分布最廣,分布緯度最高的棕櫚科種類。
檳榔樹: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海南、台灣兩省栽培較多,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省也有栽培。
椰子樹:廣泛分布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熱帶濱海及內陸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之間,尤以赤道濱海地區分布最多。我國椰子主要分布在海南島全境,此外西沙和南沙群島,廣東的上川和下川島,台南,雲南西雙版納,廣西北海、欽州等地也有少量種植。
椰棗樹:原產西亞和北非。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有引種栽培,在雲南元謀露地栽培能結實。海棗是乾熱地區重要果樹作物之一,且有大面積栽培,尤以伊拉克為多,佔世界的1/3。
(1)菲律賓海邊的樹是什麼樹擴展閱讀:
棕櫚樹以種繁殖。11月自棕櫚採取種子,裝入麻袋內,春四月上旬播種,定植適期為4~6月,使用2~3年發育不佳,如必需栽,則應高植,以利排水。陰性樹,少污染。
在富含腐植質而排水良好之地,不拘陰陽均可生長,寒性頗強,惟需擇避風之地,施肥於三月溝施堆肥與雞糞,保持十葉片而去除枯老葉。
檳榔無主根而須根發達,屬淺根系植物,根的垂直分布雖深達1~2m,但大部分分布在50cm的表土層內,水平分布亦有約80%的根系只分布在離樹頭75cm的根圈內。檳榔冠小干高,莖干粗10~15cm,高10~15m以上,堅硬、挺直而不分枝。
在純作的檳榔園,檳榔利用的土地面積僅24.2%,其所佔的空間則更少,因而是理想的間作樹種。在印度,檳榔常與姜黃、胡椒、小豆蔻、香蕉、可可、山葯、姜以及菠蘿等作物一起混種,或種於庭院,純檳榔種植園很少。
2. 菲律賓的什麼植物
濱玉蕊(台灣叫做棋盤腳樹)
Barringtonia asiatica (L.) Kurz
中國植物志>> 第52(2)卷 >> 玉蕊科 Lecythidaceae >> 玉蕊屬 Barringtonia
常綠喬木,高7-20米;小枝粗壯,有大的葉痕。葉叢生枝頂,有短柄,近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矩圓形,甚大,長達40厘米,寬達20厘米,頂端鈍形或圓形,微凹頭而有一小凸尖,基部通常鈍形,有時微心形,全緣,兩面無毛,側脈常10-15對,兩面凸起,邊脈可見,網脈明顯。總狀花序直立,頂生,稀側生,長2-15厘米;苞片卵形,無柄,長8-15毫米;小苞片三角形,長1.5-5毫米;花梗長4-6厘米;花芽直徑2-4厘米;萼撕裂為2個不等大的裂片,長約3-4厘米,紙質;花瓣4,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5.5-8.5厘米;雄蕊6輪,內輪退化,花絲長約8-12厘米,退化雄蕊長2-3.5厘米;子房近球形或有4棱,4室,隔膜不完全,胚珠每室4-5顆。果實卵形或近圓錐形,長8.5-11厘米,直徑8.5-10厘米,常有4棱,外果皮薄,外面有腺點,中果皮厚2-2.5厘米,海綿質,內果皮富含縱向交織的纖維;種子矩圓形,長4-5厘米,向上漸狹,凹頭。
我國只產台灣的屏東、台東和蘭嶼等地;常生濱海地區的林中。分布於亞洲、東非和大洋洲各熱帶、亞熱帶地區。
據文獻記載本種的果實、種子和樹皮搗爛均可毒魚。
3.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在菲律賓見的
麵包樹(學名:Artocarpus incisa (Thunb.) L.)是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粗厚。麵包樹是一種木本糧食植物,也可供觀賞。果實風味類似麵包,因此而得名。
原產於馬來半島以及波利尼西亞,如今因人類傳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亞、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區等熱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