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稻一般畝產多少斤
水稻一般畝產1400斤。
品種直接決定了作物的產量高低,也是高產的前提。比如說如果要創出1400斤的高產,那麼如果是選擇水稻自交品種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農家品種也肯定是不現實的。
在此需要指出一點,許多朋友可能會提到既然自交種的水稻產量低,其實許多優良的水稻都是自交種,蒸煮品質更佳,這也是至今自交種沒有被完全淘汰的一大原因,而且至今依舊能夠佔到30%以上的種植面積。
另外需要指出的就是大家對於優良品種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優良不只是產量高,而且具有區域性,比如說在河南產量非常高的品種拿到湖北種植就不見得會好,而且優良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對於品質、抗性、產量多方面的反映,而且是在特定區域能夠實現上述標准我們才能夠稱之為優良。
(1)菲律賓水稻產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水稻生育時間影響產量。
一般來說稻穀的生育時間越長,後熟的越充分,灌漿時間越長,稻穀的產量也會越高,這一點是大概率的;比如說早稻的種植生育期一般比較短,因此指望早稻獲得高產,其實是比較困難的。
另外就是大家知道東北米產量、品質比較高,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那邊的生育期比較長,這樣的話能夠得到充分的成熟。南方來說,要獲得高產,通常也是選擇種植中稻,這樣生育時間比較長的品種。
⑵ 水稻的產量潛力究竟有多高
水稻的產量潛力是指在達到理想的條件下,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稻株在其生育期內所能形成的最高的稻穀產量,亦稱為水稻的潛在產量、潛在生產力或理論生產力,而在具體的生產條件下所能形成的稻穀產量則稱為現實產量或現實生產力。估算水稻最高潛在產量是重要的,因為它能告訴我們在提高水稻現實產量上還能有多大空間。為此,科學家們從多種角度進行了估算,其中最常見的是光合產量潛力估演算法。目前,國內外科學家估算的結果大致相同,一般認為在每667米2 1075~1775千克左右,我國東北地區為1250~1500千克左右,西北為1300~1775千克左右,華北為1250~1600千克左右。可見,水稻的增產潛力還是很大的。
⑶ 為什麼菲律賓是世界最大稻米進口國呀,
菲律賓由幾千個島組成,雖然氣候不錯,但是很多島嶼的面積不大,而且多山石,並不是全國島嶼都適合種植農作物的。並且菲律賓人口眾多,進口稻米多是必然的。
⑷ 水稻的畝產量是多少
水稻的畝產量並不固定,會受到季節、品種、地區、管理等因素而不相同,如低產田的畝產量在600至700斤左右,高產田的畝產量則在1000至1200斤左右。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
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東北地區。水稻屬於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居民的主食,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
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
⑸ 海水稻的產量如何
武漢海稻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湛江設有海水稻種植基地三個片區,分別位於遂溪縣城月鎮黃宅村(700畝)、廉江市營仔鎮下洋村(1350畝)、雷州市紀家鎮北邊王村(3600畝),三個基地均位於海濱灘塗。海水稻生長過程中不施化肥,不用農葯,生產出來的稻米屬純天然無污染的有機稻米,畝平產量200-300斤左右。
⑹ 菲律賓在世界產量最大的物產是()A.水稻B.椰子C.棕油D.小
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
故選:B.
⑺ 水稻生產發展的情況怎麼樣
根據《中國農業年鑒》公布的數據,現將1949—2000年我國水稻播種面積、總產量和單產列入表2-8。表中除1949和1950年為當年數據外,其餘每時期的數據均為5年平均值。1949年我國水稻播種面積2571萬hm2,總產量4866萬t,單產1.89t/hm2。經過50多年的發展,到20世紀末水稻播種面積穩定在3000萬hm2左右,總產量接近2億t,其中1997年首次超過了2億t,達到2.0074億t。自1995年起,單產連續7年超過6t/hm2。2000年我國水稻的播種面積、總產量和單產分別為2996.2萬hm2、1.879億t和6.272t/hm2,與1949年相比較,水稻播種面積、總產量和單產分別增加了0.17倍、2.86倍和2.30倍。
50多年來,我國稻穀總產的迅速增長,主要是由於播種面積擴大與單產的不斷增加,而以單產水平提高為主要因素。
1.稻穀單產
1949年僅1.89t/hm2,在1950、1966、1979、1983和1995年分別跨過2、3、4、5、6t/hm2,單產最高為1998年達到6.366t/hm2。單產自2t/hm2到跨過6t/hm2,每跨越一個台階(1t/hm2)分別經歷了16、13、4和12年。水稻單產的迅速提高,是我國政府正確實施「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體現。在科技上應歸功於現代改良品種(常規矮稈品種與雜交稻)的大面積推廣,科學施肥、病蟲防治以及不斷改善灌排設施等因素。
2.稻穀總產
稻作歷史上總產量最高的3個年份為1997、1998與1999年,分別達到2.007億t、1.871億t和1.849億t,分別占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0.6%、38.8%和39.0%。1997年的稻穀總產量為歷史最高紀錄,占當年全國糧食作物總產量的40.6%。
3.播種面積
自1949年起,經歷50餘年,全國水稻播種面積增加不到20%。1966—2000年除1968年外,播種面積穩定在3000萬hm2以上,而以1976年為最大,達3621.73萬hm2,占當年全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30%,為歷史最高紀錄。
進入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由於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往城市轉移,並且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因此,稻田面積有所減少,特別是城鎮郊區的稻田改種其他作物或移作它用。2001年稻田播種面積已下降為2881.2萬hm2,總產為1.7758億t,有所降低,但單產仍然較高,達到6.163t/hm2。
表2-81949—2000年中國水稻播種面積、總產量和單產*根據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歷年《中國農業年鑒》公布的數據,除1949和1950年為當年數據外,其餘每時期的數據均為5年平均值。
如前所述,全球栽培稻分為幾個生態類型,不同類型的栽培稻除了基本形態特徵相同外,各類型間有所區別。本節以水稻類型為主。
⑻ 世界水稻人均產出排名和世界水稻總產出排名
世界水稻人均產出最高的是越南。2017年,越南水稻產量達4300萬噸,幾乎是中國廣東省和湖南省的產量總和。由於越南獨特的亞熱帶氣候,非常適合水稻生長,大部分都能一年三熟。
世界水稻總產出最高的是中國。中國號稱「只使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中國科學家袁隆平研發的雜交水稻,成功解決了低產量的問題。雖然中國耕地少,但卻是產量最高的。
⑼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水稻畝產量最高
澳大利亞,平均畝產550公斤以上。我國水稻單產僅居世界第七,列澳大利亞、埃及、美國、西班牙、日本、韓國之後。1995年中國水稻平均單產401.6公斤,1998年為424.4公斤,2013年為447.8公斤,年均增幅僅為0.6%。,
⑽ 海水稻發展前景怎麼樣
海水稻並不是轉基因稻。海水稻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稻屬品種,名為「長毛紅米」,與轉基因並不任何關系。1986年陳日勝在羅文烈教授帶領下,普查湛江紅樹林資源時,在遂溪縣城月鎮燕巢村海邊發現一株比人還高、看似蘆葦但結著穗的水稻。穗子頂上有一小撮寸把長的芒刺,把穗子里的果實剝開是紅顏色的像米又像麥的顆粒。當時羅教授叮囑他收下522粒種子進行繁育,將海水稻種子延續至今。
海水稻適合種植在哪裡?
海水稻是南方品種,不適應東北的氣溫條件。有的海水稻在溫室里長得很好,但移植到戶外,氣溫不適宜,死得較快。
海水稻種植前景如何?
作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水稻品種,海水稻的種植前景可說是十分廣闊。海水稻在海水中富集能力很強,其硒含量與普通大米比較,比普通大米高7.2倍;同時,「海稻86」稻米與普通精白米相比,氨基酸含量高出4.71倍,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隨著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李滄區的簽約落戶,標志著青島的「鹽鹼地」也可變身「良田」。袁隆平院士表示,將在3年之內,研發出畝產300公斤的海水稻,明年4月播種,明年秋天收獲,讓青島市民代表明年秋天就可以品嘗上海水稻。而袁隆平院士本人每年至少有3個月時間在青島做海水稻研究。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設立於青島市李滄區院士港16號樓,在膠州灣北部設立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項目啟動資金1億元。目前來看,我國內陸尚有15億畝鹽鹼地,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試種、推廣成功後,按照每畝產值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人。因而,海水稻的種植有著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說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