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至成的介紹
施至成是菲律賓華商領袖、SM集團董事長,擁有數十家公司的股權,包括全國第二大銀行。這位原籍福建晉江1的菲律賓百貨大王由賣鞋起家,在1956年於馬尼拉開設第一家店鋪「鞋庄」,在1970年代進軍百貨業,在菲律賓開了三十間大型商場,投資事業更遍布香港及海外。
B. 施至成的經營管理
施至成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將這些商城的營業面積出租給其他商家,獲取的利潤將遠遠大於在相同面積上銷售自己的產品,而且租金來源穩定,幾乎無需環節繁瑣的資金再投入。的確,購物中心租用店面內的商家來去毫無定數,但總有更多的商家排隊等候騰空的位置,特別是在馬尼拉地區,鞋庄購物中心的營業面積出租率總能保持在90%以上。
商城這一概念起源於將購物、休閑、娛樂和各種服務納入同一個屋頂之下的想法。超大型購物中心依靠兩種戰略吸引顧客,一種是所謂「一站式」購物體驗,即只在一個購物中心就可以買到需要的商品;另一種是物美價廉。從前,菲律賓人每個周末都會去作禮拜,然後去公園或海邊;他們可以到全空調的購物中心躲避暑熱,同時享受「一站式」購物的樂趣,購物中心也成了人們與親朋們相約、相聚的地方。
直到現在,施至成仍然堅持每天工作10至12小時,即使周末也是在工作中度過的。他會到自己的購物中心裡四處巡視,並將這種方式稱為「行進中管理」。他認為,一個人的事業應當與自己的愛好相關。他經營購物中心,而他本人也喜歡購物。鞋庄控股有限公司以其優越的營銷和營利能力、成長潛力和管理質量被《歐洲貨幣》雜志評選為菲律賓管理最為出色的公司,收入為1998年37億比索,1999年42億比索,2000年54億比索。
C. 施至成的在華狀況
億萬富翁施至成先生打造的零售帝國使他成為菲律賓首富。 在全球經濟慢慢復甦的第一時間,施先生將以每年興建三家商場的速度在中國進行擴張。施至成擁有的SM投資公司.旗下的SM Prime Holdings Inc,總裁施漢生先生說,在菲律賓,我們已經擁有了34家商場, 而中國的人口和市場是菲律賓的13倍。菲律賓最大的商場運營商SM Prime已於2009年在中國投資了55億比索(1.15億美元)。
由於SM投資公司股價上漲了61%,這打破了菲律賓證交所的基準,使SM2009年的資本支出提高了約三分之一。施至成先生的長女兼SM投資公司的副董事長施蒂絲說,「在世界人口大國中國的擴張將幫助集團其他產業的拓展獲得更多的商機」。Macquarie Group Ltd的菲律賓策略分析師Alex Pomento說道,「這些商場將是集團最出色的前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消費狀況,也是集團其他的產業進駐中國市場一個很好的跳板」。
施至成先生在他12歲的時候從中國移民至菲律賓,1948年,他開始經營他的第一間鞋店,如今已經發展為菲律賓四大上市公司之一。《福布斯》雜志估計他的凈資產累積達27億美元.施漢生先生說道,SM Prime計劃從2010年開始每年在中國開設一家商場, 並盡可能地加快這一步伐, 爭取到2013年時,增至每年在中國開設三家商場。
施蒂絲表示,「已經有許多中國官員到菲律賓參觀過我們的購物中心後,都希望能在中國借鑒我們的成功經營模式」,她還指出,「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省級官員邀請我們去投資」。首席財務總監Jose Sio說道,SM投資公司是菲律賓最大的銀行、東南亞國家最大的超市、百貨商店的運營商。SM2009年的利潤預計將會增長12%-14%。盡管菲律賓政府預測09年的經濟增長率為至1998年以來的最新低,從3.1%縮減至0.8%,SM始終穩健地朝自己的目標邁進。施蒂絲說:「菲律賓的海外匯款維持了SM品牌店和商場的消費。海外匯款占菲律賓經濟的10%,09年1-5月與08年同期相比增長2.8% ,達69.8億美元。
SM Prime致力於擴大他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例如收購更多的土地用於擴張,SIO說:「今年用於中國的投資額共佔了SM Prime120億比索總投資額的46%。」馬尼拉ING投資管理公司負責掌管12.5億資金的首席投資總監Paul Joseph Garcia 說,「我們對在中國的擴張計劃一直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還指出,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很難進入,許多跨國零售公司都是經過一番苦戰才得以進入中國市場。
施漢生先生說,「SM Prime不出售零售店面,採用長期的租金收入而不是短期收益。在中國,我們將採用同樣的原則」。他還補充道,SM PRIME將著重發展中國的二線城市,因為他們的城市發展和消費模式與菲律賓更為相近。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群到中國的SM商場,SM舉辦各種活動,如情人節、萬聖節、聖誕節等主題活動。施漢生先生說,「SM小童星評選」活動之所以可以取得空前的成功,主要是由於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因為大部分家庭都是獨子,所以家長會更加疼愛自己的子女」。他還說,「現在我們在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來自於我們在菲律賓所秉持的經營模式。」「我們在這里做的一切都會在中國實行。」
SM投資公司2008年公布了其140億比索的盈利報告,這主要源於SM的商場、超市及百貨商店的不斷增加。2008年,SM PRIME的利潤達到了64.1億比索。在菲律賓,除2009年5月新開的一家商場外,SM Prime 於2009年又新增了兩家商場;而在中國,SM Prime除了於2007年11月以2.25億購得施至成先生在廈門、晉江、成都的三個商場外,該公司在2001年開業的廈門SM基礎上擴建的廈門SM二期也將於2009年10月開業,SM Prime還計劃於2010、2011、2012年分別在蘇州、重慶、淄博新開業一個商場。
施漢生先生說,一年推出一家商場,可以幫助SM Prime更好的建立它的企業的組織架構,進一步的熟悉中國市場,並為2013年的快速擴張做好准備。施蒂絲說,這些商場將會帶領整個SM集團向中國市場進軍。
D. 施至成幾個子女
蘇州汪憶新1996年騙她家養女汪芷雲頭發鑒定,改姓施至今蘇州沒人知。她不敢把她和施至成兒女的照片公布於眾。蘇州親戚都知道汪憶新是汪學良王菊敏親生。
E. 菲律賓最大的私人企業是哪家
菲律賓SM集團
東南亞馳名的菲律賓SM PRIME集團(起源於SHOEMART,
又名鞋庄控股),其經營范圍包括摩爾購物中心開發管理(SM
MALL)、零售(SM百貨、SM大型超市、SM玩具大賣場等)、娛樂(SM電影院、SM美食城、SM保齡球館等)、銀行、房地產、製造業等多個領域。特別是集團旗下擁有包括33萬平方米的菲律賓第一大單體摩爾SM MEGAMALL在內的20餘家大型連鎖摩爾SM
SUPERMALL,總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其業績年年大幅度增長。在1999年被EUROMONEY、ASIAMONEY等財經雜志評為「亞洲最佳管理公司」之一,資本位列菲律賓十大公司前列。菲律賓SM集團創辦於1958年,業務覆蓋零售、超市、百貨、購物中心、銀行金融、房地產開發、酒店及旅遊休閑產業。其中,購物中心是集團業務的核心之一。目前SM集團已先後在廈門、晉江、成都、蘇州、重慶、淄博等地建設購物中心44家,總建築面積逾540萬平方米, 並計劃到2013年將中國境內SM名下購物商場數量增加一倍。SM集團由7家上市公司組成,是菲律賓最大上市公司之一,由菲律賓華僑施至成先生於1958年創辦。集團核心業務涵蓋購物中心經營、酒店、零售(包括超市、百貨、品牌店)、銀行、金融服務和旅遊業等各大領域。截止至2008年,集團的資產凈值約為2,924億菲律賓比索(約合人民幣413億元) 作為集團業務的核心部分,SM集團自1985年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北邑沙地區開設第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後,經過二十多年的迅速發展,目前在菲律賓各地和中國境內已擁有41家大型綜合購物中心,總建築面積逾470萬平方米,每日人流量達300萬多人次。其中,坐落於馬尼拉灣的SM亞洲商城為世界第四大購物中心,面積約40萬平方米。此外,集團尚有9個購物中心在建設之中,包括中國SM南蘇州生活廣場、重慶SM城市廣場和山東淄博SM城市廣場。購物中心由SM Prime Holdings.Inc控股。
F. sm購物中心是哪國的
1945年,晉江籍華僑施至成先生在菲律賓開設第一家鞋店,1958年他在馬尼拉開設一家店鋪,取名「鞋庄」(Shoe Mart),這也是SM名字的由來。上個世紀70年代他由賣鞋走向賣百貨,在菲律賓金融中心馬卡迪設立菲律賓第一家大百貨公司,自此即不斷擴建分店,而且業務不斷多元化,向房地產、金融等領域全面進軍。如今在菲律賓擁有二十二家SM大型商城。
SM集團由7家上市公司組成,是菲律賓最大上市公司之一,由菲律賓華僑施至成先生於1958年創辦。集團核心業務涵蓋購物中心經營、酒店、零售(包括超市、百貨、品牌店)、銀行、金融服務和旅遊業等各大領域。截止至2008年,集團的資產凈值約為2,924億菲律賓比索(約合人民幣413億元)。
我表情如上圖
G. 施至成的人物評價
菲律賓《利潤》雜志的發行人卡爾·克雷傑這樣評價:「施至成的確瘋了,瘋得像只狐狸——對於購物中心的投資,他從未犯過錯誤,一次也沒有。」施至成名下的鞋庄購物中心在全菲律賓已經有14個。人們對施至成的第一次質疑發生在他的第一家鞋庄購物中心開業時。這個購物中心佔地17公頃、可出租面積達26萬平方米,卻位於大馬尼拉北部、當時仍然十分閉塞的郊區市鎮奎松。批評家們認為他的商城恐怕註定要完蛋。但是,這里卻出人意料地成為公眾趨之若鶩的地方。此後,施至成又以幾次出人意料的舉措,招致了不少批評家的質疑轟炸,但最後都證明了施至成獨到的眼光。
完備、安全而舒適的購物環境當然使鞋庄購物中心成為眾多海外企業「擺攤設點」的首選地點。菲律賓憲法禁止外國企業在菲擁有土地等不動產。對菲律賓市場垂涎許久的海外企業苦等40年,這一法律條文卻絲毫沒有改變,在現有商業場所內租用店面成了它們發財的必由之路。這也正是施至成的如意算盤,國際名牌商品和快餐等連鎖店給他帶來了巨額利潤。電影院是幾乎所有的鞋庄商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菲律賓人愛看電影,精彩刺激的美國大片成了電影院的搖錢樹。
從2002年初開始,施至成和香港商業巨子、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聯手開拓菲律賓的零售業市場。最初的合作立足點是一家總投資高達2.5億美元的葯品和個人護理用品連鎖店「屈臣氏」個人用品連鎖店。2001年已經建立了15家分店,2002年計劃再建立20家,而每家新店面的投資都在80萬美元以上。公司的目標是在菲律賓建立至少250家分店。
H. 施至成的榮譽
福布斯富豪榜排名
2013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以凈資產132億美元排名第68位。
2013福布斯華人富豪榜,以凈資產132億美元排名第6位。
2013福布斯菲律賓富豪榜,以凈資產120億美元排名第1位。
I. 施至成的人物經歷
施家的凈資產估計高達30億美元。《福布斯》雜志認為施至成本人的身家就已經達到15億美元。然而,施至成本人的出身卻出人意料地貧寒。2002年1月份,他在馬尼拉的戴拉薩大學進行演講時這樣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許多年前,一個陌生的小男孩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里,身無分文,也不知道英語或他加祿語為何物。」12歲那年,他跟隨一貧如洗的父母從中國的福建省來到馬尼拉,並把所有積蓄投入一家位於街道拐角上兼賣蔬菜、干貨和日用品的小雜貨鋪,當地華人將這種小鋪子稱為「菜仔店」。不幸的是施家唯一的產業卻在二戰期間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後來,施至成將眼光轉向人人不可或缺的鞋子。施先生的足跡遍布歐美,他走到哪裡就學到那裡。就連當年到美國訂購鞋子的時候,他也利用各種機會觀察當地人是如何經營生意的。從1955年開始,他經常親自乘坐螺旋槳飛機,顛簸40小時,從美國紐約進貨。在美國停留期間,他漸漸對零售業產生了興趣,並開設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商店。
1985年,施至成終於擁有了第一家像樣的百貨公司。從此,他的事業進入了超高速擴展時期。「成功並不全靠好運氣,它是辛勤勞作、良好信用、機遇、時刻准備和恰當時機的化合物。當機遇突然降臨時,你必須時刻准備抓住它,否則它將很快落入其他人手中。當然,成功並不是永久的,除非你能很仔細地呵護它。如果一切順利,千萬別節外生枝。」
1986年,菲前總統馬科斯在實施了近20年的軍事管制後最終下台。眼光長遠的施至成預感到,隨著社會生活逐漸開放,零售業將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他果斷地在首都地區標購了大片土地,建起了一個又一個鞋庄商城,他的企業也從單純的零售逐漸轉向了房地產開發和購物中心管理。第一家鞋庄商城開業時,正值一次兵變如火如荼之時,當時的阿基諾總統力挽狂瀾挫敗了兵變,而這家鞋庄商城也給80年代的零售業帶來了一次劃時代的變革。
施至成的事業逃不過別有用心者的惡作劇。2002年3月,一位自稱秘密收入舉報者協會會長的人以經濟掠奪罪(侵吞國家財產罪)向法院提出訴訟,狀告鞋庄控股有限公司於1994年偷漏57億比索的稅收。當地媒體紛紛熱炒此事。施至成不得不出面否認控訴,並親自到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有關證明文件。原來,1994年的資產運作完全符合菲律賓稅法的免稅條款,而且鞋庄控股有限公司的整個具體操辦過程都放在了檯面上,並無任何偷漏稅企圖。
宏觀經濟狀況欠佳的情況下,任何零售業者都不可能具備神奇的免疫力,施至成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遲「亞洲商城」夢想的實現。施至成的大女兒、負責集團業務的施蒂絲說:「最初,我們的計劃是建造總投資75億比索的超大型建築群,平均高度7至8層,但我們後來決定將工程分為若干階段,總投資下調到25億比索,平均建築高度只有兩層。」她表示,公司不得不對戰略進行調整,這意味著許多項目必須推遲上馬。《福布斯》雜志曾經將施蒂絲納入了全球商界50名女強人之一。
施至成已經在中國廈門開設了第一家鞋庄商城,並且打算在未來兩三年內分別在中國的成都和上海再開設兩家。即使亞洲商城的計劃暫時停止,施至成和他的女兒也有足夠的事情讓自己一年到頭忙個不停。
J. 陳光:菲律賓最富有的,為什麼都是華人
有一種說法是華人更願意吃苦,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