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律賓連環爆炸,事故的原因是什麼
菲律賓GMA新聞網援引當地總司令科萊托少將的話說,該爆炸案與極端組織“阿布沙耶夫”有關。當局仍在確定事故中使用了哪種炸彈。據報道,爆炸發生時,軍隊正在協助當地政府官員應對新冠性肺炎疫情。
阿布沙耶夫武裝部隊成立於1990年代初,主要在蘇祿省和其他地方行動,並參加了一系列恐怖襲擊和綁架。根據菲律賓軍方的統計,武裝部隊目前有300至400人。
⑵ 瘟疫是怎麼產生的
瘟疫就是傳染病的大流行!
瘟疫史話
是非典型肺炎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一個人類久已荒疏的詞——流行疾病——一個多少年來震懾人心、動盪歷史而生死攸關的詞語。
無論是18世紀全球流行的鼠疫、還是1918年的流行感冒,無論是多少年來困惑世人的天花、還是伴隨著戰爭而肆虐無忌的霍亂……
關注歷史不難發現,人類與流行疾病的斗爭總是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這毫無疑問是歷史,但是在這些勝利的背後,也許積累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才是歷史的真諦。歷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們,當人類的汗水流淌在一起,當人類的目光交織在一起,當人類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一服葯,將治癒世界上所有可怕的死亡病毒。畢竟,書寫歷史的是智慧、是生命,而從來就不是病毒。
當世界各地的一流科學家夜以繼日地工作在防非典第一線的時候,我們相信,這一次與病毒的較量將同樣以勝利而告終。
千百年來,各種致病的微生物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人類的世界,相反,它們隨著人類的演進而不斷的變化,在我們的體內尋求適合的存在方式。當這些微生物變異而足以突破我們的免疫防線時,疾病出現了,蔓延了……
病毒兇殘觸目驚心,人類因頑強奮力前行。人們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劫難之後,重新找回生的力量。
雅典瘟疫——夢魘造就醫德規范
■主要經過
直到今天,沒有人知道這場發生在2400多年以前的瘟疫從何而來,但可以確定的是,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息。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疾病像惡魔一樣席捲整個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葯物都無濟於事。最後,醫生也被感染而生病。
恐慌面前,人們開始選擇放縱的生活,沒有什麼比現時的享樂更能使他們逃避現實的恐懼。於是,雅典城因為人們的絕望而土崩瓦解。
■人類抗爭
對這種致命的疾病,人們避之惟恐不及。但此時希臘北邊馬其頓王國的一位御醫,卻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調查疫情,一面探尋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發現全城只有一種人沒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鐵匠。他由此設想,或許火可以防疫,於是在全城各處燃起火堆來撲滅瘟疫。這位御醫就是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歐洲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前377年)。
■人類收獲
古代西方醫生在開業時都要宣讀一份有關醫務道德的誓詞:「我要遵守誓約,矢忠不渝。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我不把毒葯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泄露。」這個醫道規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紀中葉,世界醫協大會又據此制定了國際醫務人員道德規范。
鼠疫恐怖——催生衛生革命
■病毒
鼠疫桿菌
■主要經過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1億人。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1/4。
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人類抗爭
當鼠疫在歐洲各地蔓延時,依文化不同人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企圖治癒或緩和這種令人恐懼的症狀,使用通便劑、催吐劑、放血療法、煙熏房間、燒灼淋巴腫塊甚至把干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
面對瘟疫,米蘭大主教無意中找到了一種阻擋瘟疫蔓延的有效辦法:隔離。當瘟疫快要蔓延到米蘭時,大主教下令,對最先發現瘟疫的三所房屋進行隔離,在它們周圍建起圍牆,所有人不許邁出半步,結果瘟疫沒有蔓延到米蘭。在隨後的幾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離已經成為了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
■人類收獲
國際上把對鼠疫等傳染病的防治稱為「第一次衛生革命」。在18世紀前後,歐洲各國積極加強基礎衛生設施的建設,如上下水道的改進,並且重視對垃圾的處理,加上普遍進行殺蟲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傳染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現在,鼠疫等傳染疾病在發達國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貧困地區還時有發生,可以說第一次衛生革命已經取得了勝利。
痘滅天花——劃時代的醫學試驗
■主要經過
公元846年,在入侵法國的諾曼人中間,突然暴發了天花,天花病的流行使諾曼人的首領只好下令,將所有的病人和看護病人的人統統殺掉。1519年,當西班牙軍隊入侵墨西哥時,他們將天花這種致命的疾病帶到美洲大陸,而他們自己並沒有察覺。天花當時在墨西哥是沒有先例的,當地居民也沒有機會增強對天花的抵抗力。在以後的3年裡,天花傳遍了全國各地,致使兩三百萬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西班牙人在攻列印加帝國時又把天花傳入了南美……
16—18世紀,歐洲每年死於天花病的人數為50萬,亞洲達80萬人。有人估計,18世紀內有1.5億人死於天花。
■人類抗爭
1796年5月17日,是人類醫學史上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一位著名的醫生成功地進行了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醫學試驗———天花接種。這項試驗的成功,標志著困擾人類一千餘年、曾奪走無數人生命的病魔,被醫學史家們稱為「死神的幫凶」的天花,從此被人類制服了。主持這項試驗的人是英國著名醫生愛德華·琴納。
■人類收獲:
醫學史表明,在工業化早期,對於傳染病的防禦方法基本上來自技術先進國家。那時候在歐洲等地,城市密集,人口密度非常大而且又沒有公共衛生系統,容易造成大規模的傳染病,擴散得非常快。17~18世紀,倫敦、愛爾蘭等地都發生過嚴重的瘟疫,然後他們政府花大力氣逐步發展公共衛生系統。「預防勝過醫治」就是從天花疫苗開始的,當時變成了歐洲很多國家的一種政策。這種政策為他們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擴張貢獻極大,是歐洲實力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拿破崙軍隊最早推廣天花疫苗預防,這對其軍隊的長期征戰也至關重要。
結核殺手——全球緊急阻擊
■病毒
分支桿菌
■主要經過
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今日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的年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
■人類抗爭
結核原是不治之症,但是自鏈黴素、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相繼問世後,它已成為可治之症,美國在1980年代初甚至認為世紀末可以消滅結核,但是,近20年世界許多地區政策的疏忽,使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結核病和艾滋病的惡性聯系從而使結核病暴漲;近十年在人口出生率高的地區,兒童已達結核高死亡率的年齡段;多種抗葯性菌株的產生,以上原因使結核在1984年開始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成為公共衛生嚴重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1993年4月22~23日在倫敦提出「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我國結核病600萬,每年死亡23萬。
■人類收獲
世界衛生組織1995年提出結核控制戰略,內容包括:①控制傳染源;②直接監督治療;③短程化學治療。
一例肺結核若未被檢查出,一年可能感染10人。因此一旦發現一個病例,必須對與此人有接觸的人進行跟蹤檢查。治療的關鍵目標是在病菌產生抗葯性之前徹底殺滅它們。
霍亂恐懼——首開疾病理論研究
■病毒
霍亂弧菌
■主要經過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之一。自古以來,印度恆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亂的地方性流行區,有「人類霍亂的故鄉」之稱。從1817年至1923年的百餘年間,共發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我國。
第一次在1817—1823年,傳到歐洲邊境;第二次在1826—1837年,分三路穿過俄羅斯到達德國,又從德國帶到英國。1832年被愛爾蘭僑民傳到加拿大,在同一時候又達到美國;第三次流行時間特別長,1846—1863年,1848年到達北美並波及整個北半球;1865—18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大流行是通過一艘從埃及到英國的航船流傳開來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分別發生在1883—1896年和1910—1926年。
自1961年起,由埃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開始從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向毗鄰國家和地區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報告患者350萬以上,稱為霍亂的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1992年10月,由O139霍亂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亂席捲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某些地區,至1993年4月已報告十萬余病人,現已波及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有取代埃爾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將其稱為霍亂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人類收獲
對於霍亂的治療,人們認識到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治療關鍵是補液,包括靜脈補液和口服補液。
霍亂讓人們知道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的重要性。「不幹不凈吃了沒病」被「飯前便後要洗手」所取代。
預防霍亂的措施: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加強人群免疫力;4.嚴格進行疫點疫區處理。
流感死神——從來沒有停止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主要經過
翻閱美國年鑒你會驚訝地發現,1917年美國人均壽命大約為51歲,到了1919年,人均壽命僅有39歲,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萬美國人的生命。
1908年5月,這種流行病在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中間開始傳播。該病很快通過擁擠的戰壕和營房擴散開來。到7月份,它又傳染給了歐洲大陸的眾多平民。
1918年流感,美國有超過25%的人口受到感染。
今天我們不會認為流感是一種致命的疾病,除非是老年人或者已經有病的人得了流感。但是,1918年開始的那次流感卻使全世界2100萬人喪生。
自20世紀以來已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記載,分別發生於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那次流感最為嚴重,死亡人數達2100萬之多。我國從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進入1980年代以後流感的疫情以散發與小暴發為主,沒有明顯的世界性流行發生。
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1月,在剛果(金)赤道省、班頓杜省和首都金沙薩等地已有50餘萬人患上流行性感冒,其中2000餘人已經死亡。
流行性感冒隔幾年在世界上傳播一次,但由於葯物的發展,它的危險性已減輕。現在應用疫苗可以預防某些類型的流感,而用抗生素治療可減輕該病的危害。
■人類收獲
流感病毒臨床上有甲、乙、丙三大類。三大類病毒的抗原結構不同,故無交叉免疫。臨床上的症狀如發熱、衰竭、周身酸痛、無力等中毒症狀較重,而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涕、咳嗽等較輕。其誘因大多是在淋雨、受涼、過度疲勞或體弱、呼吸系統防禦功能低下時,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襲而致病。
祖國醫學中雖然無流行性感冒這個病名。但早在兩千年前的中醫文獻中即有詳細的記載,如《傷寒論》中對熱病的論治對其症狀治療方法均有細致的描述。民間長年日久累積了許多治療流感的小偏方,近20年中國內地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已經確定有一些中草葯:如銀花、板藍根、蒲公英、野菊花等有抑制、殺死病毒的作用。在1968年的流感大流行中,通過在軍隊、工廠、學校及農村煮大鍋湯的經驗,也充分顯示了中草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無比威力。
艾滋病毒——加速蔓延
■艾滋數據
全世界死於艾滋病的人已達2200萬人,世界有2700萬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兒童將超過3300萬;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每天以感染1000個兒童的速度蔓延;我國1985年發現首例艾滋病,全國已報告的艾滋病感染者11170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338例。
■人類抗爭
艾滋病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凡隱瞞病情不申報,逃避查驗的;已知是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感染者,有傳播艾滋病行為的;瞞報攜帶被艾滋病病毒污染或可能造成艾滋病傳播的血液和血液製品,毒株,生物組織,動物及其製品的,將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罰款並強制採取預防、治療和消毒措施。
對於違反艾滋病管理條例規定,引起艾滋病傳播,或者有引起艾滋病傳播嚴重危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人類收獲
倡導科學生活習慣———不要與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勿與他人共用注射器;醫療時使用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檢查、治療器械。
艾滋病易感人群———與多個男性有性關系的女性;處於流動狀態的無業者、青少年。
埃博拉禍首——神話世界裡的魔鬼
■病毒
埃博拉病毒
■主要經過
1967年8月,德國馬爾堡小鎮一個實驗室里的工作人員突然發生高熱,腹瀉,嘔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環系統衰竭,據查原因是該實驗室曾經用來自烏干達的猴子做脊髓灰質炎疫苗等研究。共有37人染上這種疾病,其中有9人死去。3個月後德國專家找到罪魁禍首:一種危險的新病毒,形狀如蛇行棒狀,是猴類傳染給人類的,這就是「馬爾堡病毒」。
到1976年,這個病毒的一個近親「埃博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又掀起新的恐怖,殺死了280人。從那時起,「埃博拉、馬爾堡」等其他致死性「出血熱病毒」幾乎成了一個神話世界裡的魔鬼。
1995年,在剛果(金)的同一地方又暴發了埃博拉病,315人患病,255人死亡。接著蘇丹的馬力迪地區在1976年和1979年先後兩次暴發了大規模的埃博拉病,造成近200人死亡。2000年,烏干達全國共有428人患病,其中173人死亡,在烏國內及鄰近國家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病毒,可通過血液、體液迅速傳播,潛伏期為兩周左右,患者最初的症狀是突然發燒、頭痛、肌肉痛,隨後出現嘔吐、腹瀉和腎功能障礙,最後是體內外大出血。這種病毒的感染者死亡率高達50%甚至90%。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目前為止,該病毒已使大約1500人受感染,其中約1000人死亡。
■人類收獲
臨床治療中,醫生發現恢復期病人血清及免疫血清球蛋白早期應用有效。而其病菌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與病人及其帶病毒血液及排泄物接觸受感染。
美國2000年8月份的《自然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90%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會出現內出血症狀,其原因可能是由於一種病毒蛋白破壞血管內壁細胞。
這項研究結果意義重大,有助於開發出通過攻擊這種蛋白來減小或防治埃博拉傳染病的葯物和疫苗。科學家已能確認破壞細胞的主要埃博拉基因,並已為研製新的抗病毒葯物和疫苗提供了方向。雖然現在還沒有能夠治癒埃博拉傳染病的方法和疫苗,但是科學家們認為這項研究已在研製這類葯物與疫苗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⑶ 菲律賓發生爆炸的原因是什麼
菲律賓GMA新聞網援引當地司令部首席少將科萊托的話稱,這起爆炸事件與極端組織「阿布沙耶夫」有關。當局仍在確定事故中使用的是哪種炸彈。據悉,爆炸發生時,軍隊正在協助當地政府官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菲律賓軍方24日證實,當天發生在菲南部蘇祿省霍洛市的連環爆炸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75人受傷。軍方初步斷定,該國極端組織阿布沙耶夫武裝製造了爆炸事件。
菲律賓西棉蘭老島司令部司令科爾萊托·溫盧安在一份聲明中說,死者包括7名士兵、1名警察、6名平民和1名自殺式襲擊者,傷者大部分為平民。
(3)菲律賓為什麼會發生瘟疫擴展閱讀
資料顯示,2019年1月27日,霍洛市一座天主教堂發生連環爆炸,造成超過20人死亡、上百人受傷。菲軍方隨後認定連環爆炸事件是該國極端組織阿布沙耶夫武裝所為。
阿布沙耶夫武裝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主要在蘇祿省等地活動,曾參與製造一系列恐怖襲擊和綁架事件。據菲軍方統計,目前該武裝有300人至400人。
⑷ 為什麼菲律賓是一個災害多發的國家
菲律賓火山、溫泉和地震在菲律賓十分常見,五十多個火山散布在菲律賓7107個島嶼中。這些火山形成的根本原因都是地殼板塊的移動。在太平洋邊緣的大陸板塊和海床板塊相互摩擦碰撞時,周圍陸地邊緣就形成了火山。菲律賓的火山頻繁爆發,有些火山的爆發甚至影響到了全世界。著名的火山有阿波火山、馬榮火山和塔爾火山等。
下面說一下火山、地震與板塊運動的聯系:
1.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
2.地球表面有一層很厚很厚的地殼,平常岩漿被地殼緊緊地包在里邊。地球內部的溫度特別高,岩漿在那裡邊流來流去,總想找個地方竄到外面來。有些地方地殼運動比較強烈,地殼又比較薄弱,這些地方受到壓力的時候,岩漿就從這里沖出來了。這樣,就發生了火山爆發。活火山、死火山這是指火山活動的情況。有些火山爆發了一次後一直不爆發,這些火山就成了死活山。
綜合地說菲律賓剛好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殼活躍,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⑸ 菲律賓爆發非洲豬瘟,菲律賓做了什麼以防止疫情繼續爆發
菲律賓解僱了相關人員,然後對生豬進行撲殺,嚴格控制機場安檢,入境人員接受全身體檢查甚至是泡腳;嚴格限制生豬的進出口等。
由此看來爆發豬瘟的國家是越來越多了,這不只是一場國家的豬瘟大戰了,已經蔓延全世界,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豬瘟大戰了。
⑹ 菲律賓每年都會有哪些自然災害
菲律賓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列島國家,屬於海洋季風性氣候;特點是:全年的降雨量較多,受暖濕氣流的影響遇到台風的機會較多,海岸線受狂風巨浪的影響較多。此外,外來的無政府種族的人濫砍盜伐毀林種田的現象比較嚴重,因為是列島;政府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阻止他們(人禍)。菲律賓列島地處太平洋地震環帶上,發生地震的幾率也較大。
⑺ 為什麼獲發生恐怖的瘟疫
隨後的幾個月中,「瘟疫」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更加猖獗,從私人住宅蔓延到街頭巷尾,基康東小鎮從頭到腳都變樣了。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但動物被染上了,甚至連植物也沒能倖免。
依常理看,瘟疫有局限性,絕不會人、動物、植物一起得上。這就像馬染上天花、人染上牛瘟而羊又染上馬鈴薯黑斑病一樣離譜。但現在這些自然法則都被推翻了。
一些離奇的現象竟也出現在花園里、菜園中,攀藤類植物的藤迅速向上攀升。叢生植物茂密得不得了。灌木叢變成大樹林,極少被人關注的穀物也已冒出滿地的綠芽,按理說,它們無論如何也不會長這么快!就算在風調雨順、氣候適宜時,也只能慢慢地生長。龍須菜高達好幾尺,洋姜大如南瓜,南瓜大如葫蘆,葫蘆大如教堂里的大鍾,據說量了量,直徑竟有9英尺。洋白菜茂密得如同灌木叢,而磨菇則大如傘蓋。
水果照樣不甘落後。兩個人才吃得完一顆草莓,四個人才能享盡一個梨子。葡萄呢?就像普桑的《特使歸天》里描述的那樣大。
花朵也憋足了勁兒生長,碩大的紫羅蘭四處散發它的芬芳,玫瑰的大臉龐令人只可遠觀,百合花繁衍成一片萌生林,只需短短幾日,花園小徑上擠滿了天竺葵花、雛菊花、山茶花和杜鵑花,讓人難以落腳,而佛蘭芒人最鍾愛的鬱金香,曾使無數情人心醉神往的花兒!令人尊敬的范·比斯瓊有一天漫步花園時看到一朵奇大無比的鬱金香——所有的旅鶇鳥可以一起棲息在它的花萼里。當時他險些暈倒在地,聞訊趕來的居民對這朵奇葩贊不絕口,並稱其為「基康東之鬱金香」。
但是,如果植物、水果和花朵大到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如果它們繼續放肆地長下去,並散發出分外濃郁的芳香,那它們就會迅速凋謝。它們大口大口地不加節制地吸入空氣,很快就會萎縮、衰敗凋零。
果然「基康東之鬱金香」沒有逃脫厄運:曇花一現神氣了幾天就凋謝了。
家畜家禽也一樣,從小看家狗到大豬,從小金絲雀到大火雞,都慘遭與鬱金香一樣的結局。應當承認,平時這些家畜是與主人們一樣死氣沉沉、好逸惡勞的。貓和狗快斷氣似地萎靡不振,動都懶得動,更不用說什麼咬人、打架了。至於瘋狗,更是聞所未聞,簡直如獅身鷹面獸一般。
近幾個月發生了多少驚心動魄的變化啊!可以記錄下任何一些可以驚起波瀾的小事、冷笑著亮出牙齒的狗和貓,面目可憎,還有幾只闖了禍的已被處決;溫良和善的馬竟粗暴地對著嚼子狂咬,而且在大街上顯示它的強大,橫沖直撞;還有的牛竟對自己的同類狠下毒角;在聖·埃尼夫宮殿里竟有一頭不知好歹的驢在撒歡、打滾、四蹄朝天、引吭高歌;還有一隻綿羊,噢,是綿羊——勇敢地突破屠夫的刀光血影而絕處逢生。
鎮長范·特里卡西一口氣出台了許多治安條例,專門制定了如何治裁這些無視法紀的家畜,它們把基康東攪得一塌糊塗、心神不寧。
不過他們一直只關注發了瘋的動物,而人就比它們強多少嗎?不管男女老少,無一倖免。原來的孩子多好管教呀!從小就已很懂事了。而現在,竟有人看到法官奧諾雷·森塔被他的兒子逼得動用了竹鞭。
學校里這種瘋態也漸漸顯露,課堂上老師盡講些征戰殺敵令人心驚膽戰的事。專家學者覺得學校的氣氛太過沉悶。老師們也被這種情緒感染,學生們的作業量大得怕人,一些體罰制度相繼制訂出來,把學生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更有甚者!和睦恬然嚴謹的基康東人原來只是吃些摜奶油,而現在每個人都有了牛一般的胃口,摜奶油遠遠不能解決問題。人們的肚子好像怎麼塞也永遠塞不滿。小鎮需要供應兩倍的食物,人們不能再像以前只吃兩頓,要吃六頓才能填飽肚子,好多人出現了胃腸病,顧問尼克洛斯餓得直叫,范·特里卡西渴得喝不下了還要喝,而且他們經常頭腦都不太清醒。
這么說吧,每天都有讓人費解的事情發生。一些頭面人物常喝得迷迷糊糊的在大街上東倒西歪。
一些胃灼熱胃腸炎和神經衰弱的人把屈斯托家的門檻都踢破了,可以想像他們都受了多麼深的刺激。
大街上更是大吵三六九,小吵時時有。人們都不願再呆在家中,全都擠到大街上來湊熱鬧,而且一言不和就會大打出手。鎮上只有擴充檢察隊伍以維持治安。重新在鎮公所騰出一間牢房,但它很快就住滿了日益增多的肇事者。高級警官一籌莫展。
還有呢,一樁婚事只用了不到兩個月就定下來了,這真是破天荒,但確是事實,校長魯普的兒子,距他向她求婚的日子僅57天就將奧古斯蒂娜·羅維爾的女兒娶進了家門!
隨即又有一些婚事也相繼打破縮短的紀錄,這在以前要花上好幾年呀!鎮長范·特里卡西也發覺女兒蘇澤越來越無法控制了。
至於和藹可親的塔塔尼芒斯,她直截了當地向高級警官帕索夫攤了牌,要與他組成一個家庭,因為她覺得這種組合是美滿的,令人羨慕的!
最終發生了人們擔心已久的決斗!——確實是決斗,相隔25步遠,用能射出真正子彈的馬槍!決斗的當事人是誰?說出來大家肯定會跌破眼鏡!
弗朗茨,那位說話細聲細氣的瘦瘦的垂釣者——西蒙·科拉荷,闊氣非凡、財大氣粗的銀行家的兒子。
決斗的焦點是鎮長的愛女蘇澤。弗朗茨妒火中燒,西蒙甘受挑戰,兩人都准備用子彈來發泄情敵間的怒火!
⑻ 菲律賓進入國家災難狀態,到底發什麼了什麼事
菲律賓發生了非洲豬瘟,大約300多萬頭豬感染了非洲豬瘟, 對菲律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⑼ 日軍困守菲律賓時慘狀,為何餓死的比戰死的還多
1944年的日軍已經處於強弩之末,日本的戰爭形勢已經處於全面敗退的狀態,當時日本在太平洋的海軍主力基本上被消滅,隨後美軍也就將軍事目標放在了已經被日軍佔領的菲律賓上面。
當時日軍為了保住菲律賓,將其所有的海軍力量全部集中在菲律賓附近,甚至還從中國大陸調集了大量陸軍部隊在菲律賓集結。不過日軍看似准備充足,但仍舊不是美軍的對手,大量的日軍部隊被美軍逼的餓死了。
首先呢,自然是菲律賓根本沒有物資可以補充了。
——日軍在與美軍大決戰之前,為了儲備戰略物資,日軍已經將占據城鎮給搜刮一空。本來菲律賓百姓在日軍的壓迫之下已經變得相當的貧困,家裡面所儲存的食物就不多了;在日軍敗退之前,大部分城市已經出現了空城狀態,基本上能拿走的東西都被日軍給拿走了,百姓地里大部分的收成也都控制在日本人的手中,菲律賓當地人自身都已經出現了大量餓死的情況,之後的日軍自然也差不多。
再者,美軍的重重逼迫之下,日軍越來越被動。
——之前還能夠小規模捕撈魚類資源來彌補軍用。但隨著美軍的推進,尤其是被美軍困在山林之中後,日軍已經完全斷了物資來源。而與此同時,他們還要面臨著不間斷的內亂,導致資源的流失與浪費。
⑽ 為什麼菲律賓總是發生暴亂
80年代末期,美國里根政府上台,推出「里根主義」,為爭霸世界大搞「民主輸出」,搞垮了很多所謂專制政權,其中包括菲律賓的馬科思政權。但菲律賓的政治經濟文化與西方那套基督教文明的模式根本不是一路,沒有西方那種民主土壤,因此導致政權分裂,政府羸弱,各地方武裝勢力四起,民族宗教矛盾嚴重。馬科思時代菲律賓經濟社會發展迅速,70年代1比索(菲幣)換3港幣,香港人要到菲律賓打工賺錢,而到了90年代,1港幣換6比索,菲律賓人都要去香港當傭人。很多香港電影中都有「菲佣」的形象,看過的人都應該有印象吧。30年來經濟基礎的低迷更造成了政治上的動盪與爭奪,所以地方派系經常會拼得你死我活,已經成了世仇。南部的宗教分裂勢力更是藉此興風作浪。菲律賓人自己也說西方人害了我們的國家。我在菲律賓呆過,對此有一定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