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耕地面積是多少
截止2018年,中國的耕地面積為1,432,960平方公里,排世界第三位,中國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我國西部耕地面積小,分布零星。耕地面積排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人均耕地僅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兒。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國的18倍,印度是我國的1.2倍。 目前我國已經有664個市縣的人均耕地在聯合國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以下。全國的耕地面積已經下降到18億畝。
(1)菲律賓耕地面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地形和氣候都適宜的土地才能作為耕地,而我國耕地面積約為20.24億畝,相當於135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沿海東部季風區,集中在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間盆地以及廣大的丘陵地區。我國雖然國土面積大,耕地面積也位居世界第三位,亞洲第二位,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僅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
地球上1億480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中大約有1500萬是可耕地,森林開伐,荒漠化,例如馬達加斯加的中央高原上因為過度的游耕已導致嚴重的荒漠化。
Ⅱ 歐洲的可耕地面積是多少
歐洲:可耕地面積29976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411公頃。
歐洲面積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僅次於亞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屬歐羅巴人種,比較單一。歐洲是人類生活水平較高、環境以及人類發展指數較高及適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歐洲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東南以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分界線為:直布羅陀海峽)。
(2)菲律賓耕地面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歐洲最早的人類居住遺跡可以回溯到公元前35000年的歐洲舊石器時代。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出現於前7000年的歐洲新石器時代早期。從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暫時倒退消失,銅是製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屬材料,歷史學家把該時期命名為青銅時代。
歐洲古典時期從前700年古希臘文字再次出現開始。羅馬共和國於前509年建立。羅馬人將疆域拓展至整個義大利,隨後是整個地中海周邊和西歐。羅馬帝國的領土約於公元150年達到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
只是幾個世代後,基督教就成了帝國的官方宗教。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隨即蠻族部落開始入侵西羅馬帝國。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與向西越過羅馬國境線進入前羅馬帝國領土的部落之一,並於5世紀初,三度圍攻羅馬。
418年,在原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Ⅲ 世界耕地面積佔全世界總面積多少
我國耕地面積18.37億畝,全世界現有耕地13.6911億公頃,中國佔全世界現有耕地面積的7%左右
世界人均國土面積為44.5畝,中國人只有12.4畝,少32.1畝;
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4.8畝,中國人只有1.3畝,少3.5畝;
世界人均草地面積為10.4畝,中國人只有5.2畝,少5.2畝;
世界人均林地面積為13.6畝,中國人只有1.6畝,少12畝。
1畝地=666.2/3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
Ⅳ 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多少
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6428萬公頃。
1、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
2、中國現有耕地約9572萬公頃,為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7%,佔世界第4位;僅中國北部和西部的牧區與半農半牧區的天然草地約3.17億公頃(另一數字為3.53億公頃),為世界草地總面積的10%,居世界第3位;中國有林地面積約1.25億公頃,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4.1%,居世界第8位。
區域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網路——中國土地資源
Ⅳ 中國與印度的國土面積與耕地面積各是多少
中國的領土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
中國的耕地總面積約為1,432,960平方公里。
印度的領土面積約為329萬平方公里;
印度的耕地面積約為1,596,500平方公里。
世界各國耕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比例示意圖(數字單位為百分比):
(5)菲律賓耕地面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土地資源主要有5個特點,土地遼闊,類型多樣。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國土地構成的顯著特點。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等。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國土地構成的顯著特點。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
1、土地遼闊,類型多樣。中國土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從北緯53°34′至3°51′,南北約跨50個緯度,由寒溫帶至赤道帶,約70%為溫帶(佔25.9%)、暖溫帶(佔18.5%)和亞熱帶(約佔26%),有優越的熱量條件;
從東經73°附近至135°05′,東西跨將近62個經度,由太平洋沿岸到歐亞大陸的中心,包括土地面積幾乎相等的濕潤(佔32.2%)、半濕潤(佔17.8%)與半乾旱(佔19.2%)、乾旱(30.8%)兩大地理區域。
由於土地的水、熱條件組合的差異和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悠久的農業歷史,多樣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中國極其多種多樣的土地資源類型,極有利於農林牧副漁生產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充分說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國土地構成的顯著特點。中國是多山國家。據粗略估算,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積約占土地總面積的69%,平地約佔31%。
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層薄,土地的適宜性單一,宜耕性差,農業發展受到較大限制,生態系統一般較脆弱,利用不當,極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資源破壞。
但山地,尤其是中國南方山地,水熱條件好,適宜於林木生長和多種經營的發展。西北地區的山地是中國主要牧場,又為平原地區農業灌溉水源的集水區,因而,山地在西北地區農業自然資源的組成中和農業生產結構中佔有特殊重要地位。
3、農業用地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中國現有耕地約9572萬公頃,為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7%,佔世界第4位;僅中國北部和西部的牧區與半農半牧區的天然草地約3.17億公頃(另一數字為3.53億公頃),為世界草地總面積的10%,居世界第3位;
中國有林地面積約1.25億公頃,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4.1%,居世界第8位。但中國人均耕地按統計約0.1公頃,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3;森林覆蓋率僅13%(世界平均覆蓋率為22%),列世界第121位,中國每人佔有林地約0.12公頃,僅為世界平均數的1/5強;
天然草地稍多,中國每人佔有約0.35公頃,也不及世界平均數的1/2。農、林、牧用地總和,中國平均每人佔有0.54公頃,最多也不超過0.67公頃,僅為世界的1/4強至1/3。
Ⅵ 美國、中國、印度的耕地面積是多少
中國領土總面積為: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總面積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
印度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國徽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印度政府宣稱其領土為328萬7800平方公里。印度面積居世界第七位。
中國耕地總面積為1.282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為0.101公頃,居世界第四.
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積排名第一的國家,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比中國多得多。
目前,中國可耕地面積只有國土的十分之一,與之比較,印度耕地雖占國土的55%,人均耕地是中國的2倍;
Ⅶ 耕地面積多少
耕地面積</SPAN> 經常進行耕種的土地面積。在中國包括熟地、當年新開荒地、連續撂荒未滿3年的土地和休閑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附帶種植零星果樹、桑樹、茶樹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多年固定耕種的河灘地,已圍墾利用的海塗、湖田等,也都屬於耕地的范圍。但專業性的桑園、果園、果林苗圃、林地、蘆葦地、天然草場等不包括在內。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面積為18.2574億畝。
Ⅷ 中國與印度的國土面積與耕地面積各是多少
中國領土總面積為: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總面積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
印度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國徽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印度政府宣稱其領土為328萬7800平方公里。印度面積居世界第七位。
中國耕地總面積為1.282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為0.101公頃,居世界第四.
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積排名第一的國家,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比中國多得多。
目前,中國可耕地面積只有國土的十分之一,與之比較,印度耕地雖占國土的55%,人均耕地是中國的2倍;
Ⅸ 中國耕地面積是多少
中國真實的耕地面積竟是一個謎。
《瞭望》新聞周刊在西部一個省份調研中發現,該地區耕地面積有兩本賬:一本是農業部門掌握的農戶承包土地面積,俗稱計稅面積,約2000萬畝;另一本是國土部門測繪數據,實際耕地面積約3400萬畝。兩者相差高達1400萬畝。據了解,這種耕地面積「兩本賬」現象並非該省獨有,而是在全國不同程度普遍存在。原因有二:其一,當年土地承包之初,因丈量方式簡陋和土地肥瘦折算畝數而導致計稅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其二,第二輪土地承包期間為了少繳農業稅,故意瞞報、少報的土地面積。這種兩本賬的情況,農村基層普遍熟知,而國家高層行政管理部門卻不清楚。農業承包面積小於實際面積,對農戶個人而言,侵害了其財產權,特別是在征地補償、土地出租、種糧補貼時難免吃虧,易引發矛盾;對國家而言,「糊塗」的耕地面積,不利於建立切實的耕地保護政策和糧食安全政策。然而,現在一些農村地區正在利用土地整理工作獲取資金。如在西部地區,平均1畝地可獲得1.8萬元的整理費用。而這些地區所整理出來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就是計稅賬面後面的土地。如果把這些土地全部重新亮出來,地方政府將失去重大財源。因此,要解決這種「兩本賬」的問題並非易事。
Ⅹ 全球現有耕地面積是多少
據世界糧農組織(fao)資料報道,全世界耕地面積僅占陸地面積的10.7%,88.3%的面積是草地、荒地或果園等,草場面積約是耕地面積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