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把菲律賓叫做呂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稱呼的
中國古籍稱「小呂宋」。菲律賓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島嶼。位於菲律賓群島北部。面積10.5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面積的35%。人口約24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1/2。主要居民為他加祿人和伊洛克人,北部和東北部山區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勢北高南低,2/3以上為山地、丘陵,山脈南北縱列。最高峰普洛山(2,928米)。平原較少,以中西部中央平原和東南部比科爾平原為最大,還有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除高山地區外,氣候炎熱,雨量豐沛,年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巴士格河等。北部受台風影響較大。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為主。海岸線曲折,長5,000公里左右。有許多港灣,位於馬尼拉灣畔的首都馬尼拉是最大港口。礦產有金、鉻、銅、錳、鋅、煤等。為全國經濟中心。中央平原為全國重要糧食產區;南部和東南部是重要經濟作物區,60%以上耕地種植椰子,其次是蕉麻;北部和西北部為煙草主要產區。內湖和奎松兩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產區。全國一半以上的工業和大部分公路和鐵路也集中於此。主要城市有馬尼拉、八打雁、打拉、甲米地、黎牙買比和碧瑤等。礦產有金、銅、鉻、鐵和錳等。
在古時,呂宋島是一個小國,稱為呂宋。宋元以來,中國商船常到此貿易。《東西洋考》和《明史·外國列傳》等均有專條記述。自1571年至1898年,其地為西班牙侵佔,故《海錄》譯作小呂宋,而以大呂宋稱呼西班牙。過去華僑去菲律賓者多在呂宋登陸,故以呂宋為菲律賓之通稱。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代,華僑又稱西班牙為大呂宋,稱菲律賓為小呂宋。在今呂宋島馬尼拉一帶。呂宋盛產黃金,物產豐饒,貿易繁榮。曾於1372年(中國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樂八年)間3次遣使訪問中國,明朝也於1405年遣使報聘。15、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同呂宋的交往相當頻繁,開始有華僑留居呂宋。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賓北部,在馬尼拉一帶遇到頑強的抵抗。在羅闍(國王)蘇萊曼的指揮下,馬尼拉奮勇抵禦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蘇萊曼在海戰中陣亡。其後呂宋逐步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後 ,中國明代史籍仍稱之為「呂宋」。
『貳』 菲律賓的錢叫什麼
和墨西哥的貨幣名稱一樣,都叫做比索。Peso。當地華人也成為批索。今天(2010年8月5日)的美元換比索匯率為 45.164。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有1000P,500P,200P,100P,50P,20P。硬幣的面值有 10P,5P,1P; 25分, 10分 5分 。100分等於1P。5分的基本上用不上,硬幣中間有小孔,據說所使用的造幣材料鎳已經超過了硬幣本身的價值。 如果想要,我這一盆呢!
『叄』 菲律賓是哪個國家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1.03億(2016年)
菲律賓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構成。多活火山,地震頻繁。棉蘭老島的阿波火山是菲律賓最高的山峰,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同時也是世界最小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蘭老河、卡加延河,貝湖是全國最大湖泊。
『肆』 菲律賓總統的歷任總統
1、埃米利奧·F·阿奎納多(Emilio Aguinaldo)1899年1月23日—1901年4月1日 無黨派。1901年7月4日至1935年11月15日美國佔領菲律賓群島期間,只設立總督。
2、曼努埃爾·路易斯·奎松(Manuel L. Quezon)1935年11月15日—1944年8月1日,國民黨。
3、何塞·帕西亞諾·勞雷爾(Jose P. Laurel)1943年10月14日—1945年8月17日,菲律賓新服務社會。
4、塞爾吉奧·奧斯梅尼亞(Osmeña)1944年8月1日—1946年5月28日,國民黨。
5、曼努埃爾·羅哈斯(Manuel A Roxas)1946年5月28日—1948年4月15日,自由黨。
6、埃爾皮迪奧·基里諾(Elpidio Rivera Quirino)1948年4月17日—1953年12月30日,自由黨。
7、拉蒙·馬格賽賽(Ramon Magsaysay)1953年12月30日—1957年3月17日,國民黨。
8、卡洛斯·普·加西亞(Carlos P Garcia)1957年3月18日—1961年12月30日,國民黨。
9、迪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Diosdado Macapagal)1961年12月30日—1965年12月30日,自由黨。
10、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1965年12月30日—1986年2月25日,國民黨/新社會運動。
11、柯拉蓉·阿基諾(Corazon Aquino)1986年2月25日—1992年6月30日,統一民族民主組織/民族斗爭民主黨。
12、菲德爾·拉莫斯(Ramos Pentagon)1992年6月30日—1998年6月30日,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
13、約瑟夫·埃斯特拉達(Joseph Ejercito Estrada)1998年6月30日—2001年1月20日,愛國民眾戰斗黨。
14、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Gloria Macapagal Arroyo)2001年1月20日—2010年6月30日,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
15、貝尼尼奧·西米恩·阿基諾三世(Benigno S. Aquino III)2010年6月30日—2016年6月30日 ,自由黨。
16、羅德里戈·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2016年6月30日—今,菲律賓人民主奮斗黨。
(4)四百年前菲律賓叫什麼擴展閱讀
菲律賓自立國以來,雖然幾經多次國家組成的轉變,但從第一位總統以來,一直保持連續及單一的承傳。根據菲律賓1987年的憲法,總統候選人必須年滿40歲,出生時已是菲律賓的公民,並在選舉前10年通常在菲律賓居住。
總統負責領導政府的行政部門,包括內閣,並作為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伍』 古代叫菲律賓叫什麼
蘇祿國(Saltanah Sulu) ,是古代存在於菲律賓蘇祿群島上的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政治體制為政教合一的素丹制,掌握蘇祿國的國家主要權利的是三家王侯,分別為東王、西王和峒王,其中以東王權利最大。蘇祿國很早就出現在了中國史書的記載中,早在元代的古籍《大德南海志》(1304)中便記有其名,而在元代著名學者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1349)中更是詳細記載了蘇祿國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物產。
『陸』 菲律賓為什麼叫菲律賓
菲律賓是一個位於亞洲東南部的島國。1521年,
在西班牙供職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繞過南美洲,
發現了菲律賓群島,稱該島為聖拉哈魯群島。22年後,
西班牙航海家洛佩斯遠涉重洋來到這里,他用西班牙
王太子菲律普2世的名字命名,稱為菲律賓群島。1898
年,菲律賓獨立時命名為菲律賓共和國
『柒』 菲律賓的總統叫什麼名字
截止2019年12月6日,菲律賓現任的總統是羅德里戈·杜特爾特。
羅德里戈·杜特爾特,菲律賓政治家,現任菲律賓總統。1945年3月生於菲律賓萊特省馬阿辛市,律師出身,曾在菲南部棉蘭老島最大城市達沃任市長25年。
2016年6月30日,杜特爾特宣誓就職成為菲律賓共和國第16任總統。2019年8月31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佛山會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7)四百年前菲律賓叫什麼擴展閱讀:
2016年5月16日,杜特爾特認為要與中國維持友好關系,並證實他對兩國就領土爭議展開直接對話持開放態度。杜特爾特還宣布,中國駐馬尼拉大使將是2016年7月17日會見的前三位外國使節之一。
2017年5月,杜特爾特總統到訪北京並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9年8月2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菲律賓共和國總統羅德里戈·羅亞·杜特爾特將於8月28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
『捌』 菲律賓以前是不是中國的
不是的。公元226年,東吳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東南亞,抵達過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也曾到過今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但是,只是短暫的停留,沒有形成什麼痕跡。
十四世紀之前,菲律賓群島上未形成國家,多以土著部落形式存在。1390年,蘇門答臘島移民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1565年,西班牙侵佔並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被美國佔領。1942年被日本佔領。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菲律賓獨立。
『玖』 菲律賓原來是誰的殖民地
公元三世紀左右,同中國友好往來。14世紀前後,菲律賓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步侵佔菲律賓,並統治長達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後簽訂的《巴黎條約》佔領菲律賓。1942年,菲律賓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菲律賓再次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被迫同意菲律賓獨立。此後,自由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1965年馬科斯就任二戰後第六任總統,並三次連任。1983年8月,反對黨領導人貝尼格諾·阿基諾被謀殺,導致政局動盪。1986年2月7日,提前舉行總統選舉,貝尼格諾·阿基諾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諾在民眾、天主教會和軍隊的支持下出任總統。此後,拉莫斯和埃斯特拉達先後按憲制當選總統。2001年1月,埃斯特拉達因受賄丑聞被迫下台,副總統阿羅約繼任總統。
『拾』 菲律賓是什麼時候建國的
菲律賓的獨立建國一波三折,從 1899 年到 1946 年,經過非常多的事件和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才從美西戰爭後美國的佔領地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1898 年美西戰爭後,菲律賓島上就有民族主義者 E. Aquinaldo 建立政府,並宣布菲律賓獨立。但是,在西班牙與美國的默契下,美軍登陸菲律賓並進入馬尼拉,宣布建立軍事政府。此時,菲律賓的政府還通過自己的憲法。 (注意這時候有兩個政府。)
經過美西戰爭的 1898 年 12 月 10 日《巴黎和約》西班牙正式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美國則給西班牙兩千萬美元做為賠償。 (照說,簽訂和平條約之後應該從軍事佔領階段進入友好佔領階段,但因為菲律賓國內尚有不一樣的武裝反對勢力,所以,軍事佔領階段尚未結束,此點和日本佔領台灣一樣,要經過樺山資紀的一段「平亂」階段,也像極了 1947 年台灣的二二八與其後的軍事鎮壓動亂。)
1899 年 E. Aquinaldo 公布憲法,建立菲律賓共和國,並就任首任總統。這時候,美國與菲律賓正式爆發武裝沖突。 (在戰爭法來看,就是佔領軍事政府平定佔領區的叛亂政府,在國內法層次來看,就是外國武力干涉住民自決的建國。)
後來美軍在「平定叛亂」中獲勝。
1901 年 3 月 2 日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有結束菲律賓軍事政府的權力 (當時美國也正在建立其領土憲法性法源) 。
美國軍事佔領區進行民選首長, 1901 年美國總統任命首任菲律賓民政總督,正式開啟民政治理階段。然後,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賦予菲律賓人與美國人同等的權利法案。
1907 年 7 月 30 日美國舉辦菲律賓的議會選舉。後來 1916 年 8 月 29 日美國國會通過,總統簽署著名的《鍾斯法案》 (Jones Act) 。美國通過《鍾斯法案》時說:美西戰爭並無擁有菲律賓,只想菲律賓建立穩定政府之後即撤出。
1919 年菲律賓人民到美國國會游說已經准備好獨立,菲律賓國會也通過相似宣言。
1934 年美國國會通過著名的《泰丁斯-麥克杜飛法案》 (Tydings-McDuffie Act) ,詳細規定菲律賓獨立步驟。
菲律賓人選舉制憲代表,起草憲法草案,通過憲法草案。美國總統簽署此憲法草案。菲律賓舉行公投,批准此憲法,之後 1935 年選舉首任總統 (任期六年) , 1935 年 11 月 15 日成立菲律賓國協。 1941 年 11 月 11 日選舉第二任總統。
後來出現憲法修正草案,也經過上述繁復程序,最後由美國總統批准然後公投通過。
1942 年 1 月 3 日,日本佔領菲律賓,麥克阿瑟和菲律賓政府 (總統、副總統) 撤出。
「 (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以及戰爭後期美國陸海軍所謂的爭論是攻佔菲律賓或攻佔台灣的爭議。原本決議依據海軍意見來攻佔台灣,但在麥克阿瑟與羅斯福一席密談之後,決策逆轉。其實,雖不知麥克阿瑟說什麼,但是基於美國總統保護「領土」的憲法責任,跳過菲律賓恐有憲法職責上疑慮,而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顯然具有憲法責任的意義。同時,陸軍也較海軍更明白「佔領法」,雖然海軍也懂戰爭 (海戰) 法。」
日本的佔領,也遵照佔領法實施戒嚴與軍事管理。
1943 年 6 月日本實施制憲會議,研擬憲法草案, 1943 年 10 月菲律賓第二共和。
此時美國國會決議延長流亡美國的菲律賓正副總統任期。後來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在 1946 年 7 月 4 日宣布菲律賓獨立。 (注意:菲律賓獨立不是由菲律賓宣布,而是由美國宣布,美國並邀請世界各國承認菲律賓獨立。)
1945 年美軍奪回菲律賓,太平洋戰爭結束。 1946 年 4 月 23 日舉行總統大選,進而美國於 1946 年 7 月 4 日正式宣布菲律賓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