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種飛機最安全
客A340、空客A330、波音737NG(NG表示Next Generation,737有眾多機型如737-600,737-700,737-800、波音767、空客A320等飛機比較安全。
在全球民用商業飛機中,事故率較高的都是一些服役時間較長的 「老爺機型」,有以下這些:波音737-JT8D,俄伊爾-76,俄圖-154,Airbus A310飛機和 MC DC-9飛機。這些飛機中,波音737-JT8D的致命事故間隔時間只有50.7萬小時,被稱為世界最危險飛機。
2012年,美國商業雜志《商業周刊》對全球民用飛行器做了一項調查,評出了全球最安全飛機,其中波音777飛機以1900萬小時無致命事故的優異表現高居該排名的榜首。在出行時經常會碰到的空客A340、空客A330、波音737NG(NG表示Next Generation,737有眾多機型如737-600,737-700,737-800和737-900,600和600以前的機型已經基本退出服役)、波音767、空客A320等也都在最安全機型排行榜上出現。
補充小貼士:-致命機型排名:
《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拷貝自國際品牌資訊網站,《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
1。波音737-JT8D:致命事故間隔:50.7萬小時。該款飛機目前只在部分經濟落後國家服役,最近一次事故是去年吉爾吉斯斯坦空難,68人死亡。
《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拷貝自國際品牌資訊網站,《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
2。伊爾-76:致命事故間隔:55萬小時。
《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拷貝自國際品牌資訊網站,《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
3。圖-154:致命事故間隔:104萬小時。本月15日,伊朗的一架圖-154飛機墜毀,168人喪生。
《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拷貝自國際品牌資訊網站,《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
4。空客A310:致命事故間隔:106.8萬小時。今年6月,一架A310載著153人墜入了印度洋。
《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拷貝自國際品牌資訊網站,《商業周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飛機機型事故發生率排名
5。麥道DC-9:致命事故
拓展資料
航空安全(aviation safety)是為保證不發生與航空器運行有關的人員傷亡和航空器損壞等事故。航空安全主要包括飛行安全、航空地面安全和空防安全。
航空安全
② 美國向哪些國家出售過黑鷹直升機
============
全球20多個國家
============
黑鷹直升機是由美國西科斯基公司所研製,這種中型通用/攻擊直升機除了美國外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購買: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巴林、巴西、汶萊、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埃及、以色列、日本、約旦、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摩洛哥、菲律賓、台灣、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泰國。
註:
1. 售予哥倫比亞的是 AH-60L Arpía III 外銷版。
2. 售予澳洲的是 AH-60L Battle Hawk 外銷版。
3. 售予韓國的是 UH-60P 黑鷹外銷版,類似UH-60L配置。
③ 菲律賓的軍事實力強大嗎大家覺得它的武器來源於哪裡
不強大。武器都來自於別的國家將淘汰的武器賣給他們。
菲律賓,軍事實力就像香蕉一樣,看看可以,一捏就不行了。
菲律賓和美國有安保條約,是美國的盟國,有了美國的支持就有了歐美陣營的支持。越南雖然近幾年和美國的關系緩和,但是價值觀的不同,使兩國貌合神離,社會主義陣營的消失使越南無援,其他國家則迫於美國的壓力不會援助越南。
小國的命運總是悲催為主,美國人也不是故意賣垃圾給菲律賓,而是菲律賓的經濟和國力實在是沒有辦法支撐得起一支像樣的現代化軍隊,美國人願賣,但是人家實在窮得買不起。現在的菲律賓軍隊還有不少裝備是美國人送的,根本不要錢。
④ 菲律賓空軍的介紹
菲律賓空軍主要參與反暴動行動,並負責領海和經濟區的安全。空軍還擔負著支援陸軍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支援海軍的海上偵察任務。 按照傳統,菲律賓空軍的主要任務是防空。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空軍利用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支援地面部隊的反暴動行動。空軍的其他作用還體現在配合所有軍種進行搜救、運輸和通信。空軍警戒司令部負責菲律賓國家機場的警戒。空軍還經常參與民間組織的救災和緊急行動。
⑤ 菲律賓軍事實力世界排第幾 海陸空軍裝備怎麼樣 能和中國打個什麼樣的仗
菲律賓軍事實力基本上排不進世界前30。
菲律賓陸軍有7萬人,預備役2萬人。陸軍編成如下:5個地區司令部;8個輕型步兵師;1個偵察/別動團;1個特種部隊群;3個工兵旅;1個輕型裝甲旅;1個修建營;1個特種作戰旅。陸軍裝備如下:M113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80輛(其中有一些裝有蠍式輕型坦克上的76mm火炮的炮塔),「突擊隊員」V-150式裝甲車81輛,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80輛,還有一些4*4輪式裝甲車;155mm榴彈炮8門,105mm炮190門;60mm91mm和107mm的迫擊炮數量不詳;M-40106mm無後坐力炮75門,M-67 90mm無後坐力炮數量不詳;陸軍還配有一個陸軍航空兵營。
菲律賓海軍有2.2萬人(其中海軍陸戰隊8000人,海岸警衛隊3000人),此外,預備役1.2萬人。海軍裝備有1艘驅逐艦,10艘小型護衛艦,13艘巡邏艇,25艘快速巡邏艇。兩棲作戰部隊有坦克登陸艦20艘,中型登陸艦4艘,大型登陸支援艦3艘,通用登陸艦38艘和滾裝船2艘。海軍陸戰隊擬縮編至兩個旅,其裝備有:LVTP-7履帶式兩棲裝甲戰車55輛,LVTP-5履帶式兩棲裝甲戰車30輛,「突擊隊員」V-300式裝甲車24輛。海岸警衛隊裝備有65艘巡邏艇。
菲律賓空軍兵員有1.5萬人,預備役1.6萬人。空軍編成和裝備如下:1個截擊機中隊,裝備有5架F-5A戰斗機和2架F-5B戰斗機(韓國已答應菲律賓,向其銷售多達100架舊的F-5E戰斗機);2個反叛亂作戰中隊,裝備有各型飛機34架;1個海上巡邏中隊,裝備有F-27飛機3架;3個運輸機中隊,裝備有9架運輸機和其它飛機共46架;1個直升機運輸聯隊(轄6個中隊),裝備有2架S-70「黑鷹」反潛直升機,2架貝爾212直升機和62架UH-1H多用途直升機;1個海空救援直升機中隊裝備有16架S-76反潛直升機;1個戰斗直升機中隊,裝備有34架MD-500直升機;2個聯絡中隊,裝備有各型飛機22架和直升機10架;1個總統座機聯隊,裝備有波音707一架和BAC-111一架。
如果沒有美國撐腰,基本上是必敗無疑。
⑥ 一架軍用直升機在菲律賓南部墜毀,直升機為何多發事故
一架軍用直升機在菲律賓南部墜毀,直升機相對於噴氣飛機而言,發生事故的幾率會更大。這是因為從直升機的結構以及飛行高度所得出的結論。直升機和噴氣飛機結構不同,就在於其引擎的裝置是不一樣的。噴氣飛機是利用機翼兩邊的噴氣渦輪系統,使得飛機能夠有上升力。直升飛機則是通過頂上的螺旋槳系統從而升空。這兩種引擎方式導致直升飛機在進行飛行的過程當中,很可能會因為螺旋槳失控或損壞等原因導致動力系統崩壞,因此在幾千米的高空當中,如果沒有唯一的動力系統,那麼危險系數是非常高的。噴氣式飛機有兩個窩輪作為動力系統,因此當一個失效的時候,另一個動力系統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無論是軍用直升飛機還是民用直升飛機,對於飛機的保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駕駛員的選擇一定要有相關的飛行資質。這種飛行資質是代表他們有能力駕駛直升飛機,同時,保證其他乘客生命安全。飛行員和飛機都是事故發生的可能因素。對於這兩個因素,我們在飛行之前必須要仔細排查。
⑦ Phil(菲律賓)軍事力量有多強
菲利賓談不上什麼軍事力量。他們的軍事力量連國內保衛都困難。小國家還經濟還比較落後,沒有錢財發展軍事也沒有錢財養強大的軍隊。
⑧ 菲律賓和越南哪兒個軍事實力更強
軍事實力也是國家實力的縮影,對比一下
1-經濟實力 2012年菲律賓的gdp大約是越南的兩倍,菲律賓的經濟曾經輝煌過,而越南經濟改革的稍晚,現在兩國都是下一批新型工業化國家,發展速度在6%到7%之間。
2-軍隊規模 由於越南的體制和出於對中國的防範,軍隊規模大於菲律賓,基於歷史戰例,越南士兵素質應該高於菲律賓。
3-裝備水平 兩國的裝備都很落後,但是越南在經濟起飛後購買了部分俄制裝備,而菲律賓基本上沒有更新軍備。
4-軍事動員 越南人口9000萬左右,菲律賓人口7000萬左右,越南的體制和國家的穩定保證了動員的能力,而菲律賓國內政治亂象頻發,南部還有分離主義。
5-戰略後援 菲律賓和美國有安保條約,是美國的盟國,有了美國的支持就有了歐美陣營的支持。越南雖然近幾年和美國的關系緩和,但是價值觀的不同,使兩國貌合神離,社會主義陣營的消失使越南無援,其他國家則迫於美國的壓力不會援助越南。
綜上所述,單論兩國軍事則越南強於菲律賓,但是軍事實力並不是兩國勝敗的唯一要素。
⑨ 電影《黑鷹墜落》的道具是真的嗎直升機,悍馬
摩加迪沙之戰是美國自越南戰爭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地面戰爭,傷亡也最慘重。當時還是新聞記者的馬克·鮑頓敏感到這一事件的新聞價值,在事件發生後不久,親入摩加迪沙采訪了許多當事人,寫成了內容詳實、廣受矚目的紀實報道《Black Hawk Down》。
在這次行動中,雖然有部分美軍是作為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為完成人道主義使命進入摩加迪沙的,但游騎兵部隊執行的卻是美國的干涉政策,希望通過捉拿索馬里高級軍事將領,削弱阿迪迪軍政府的實力,並最終達到推翻阿迪迪的目的。這也是在美軍遭到圍困後,聯合國無法及時派遣救援部隊,最終導致對峙雙方重大傷亡的原因之一。
這次事件的悲劇結局促使許多美國人反思自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的干涉政策,也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因此,當《黑鷹墜落》即將被搬上銀幕的消息被證實後,就有許多人預言這部電影將是200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強有力的競爭者。
除去題材本身的吸引力,本片的幕前幕後都集中了一大批好萊塢精英。幕前有《珍珠港》男主角喬什·哈奈特和《紅磨坊》的伊萬·麥奎格等當紅小生。幕後更有重量級的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以監制動作和戰爭片聞名,他的作品包括《石破天驚》、《極速60秒》和《珍珠港》等。與他合作製片兼導演的是大名鼎鼎的雷德利·斯科特。雷德利曾兩次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但都失敗了,去年雖憑《角鬥士》獲得了最佳影片,在最佳導演的角逐中依然輸給了索德伯格,《黑鷹墜落》是他卷土重來之作,很希望能憑此片摘得桂冠。
影片劇本曾經三易其稿,最後請來《辛德勒的名單》的編劇澤利安作最後的潤色。在正式開拍前,全體演員連同只有幾個鏡頭的小角色都分成三撥分別在美軍的三角洲部隊、游騎兵部隊和黑鷹直升機基地參加5天的軍訓,除學習部隊生活、武器操作和團隊精神外,他們還和摩加迪沙之戰中陣亡者的戰友和親友交談,對自己所扮演角色有更感性的了解。由於無法在索馬里實地拍攝,全片是在摩洛哥完成的,得到了摩洛哥政府和美國國防部的全力支持,也使得這部影片能盡可能地完整再現當時的事件真相,連劇中人物的姓名除目前仍在美軍服役並付有特殊使命的隊員外,都採用了真實姓名。有的影評家甚至建議歷史頻道用此片代替有關歷史記錄片,因為相比之下,《黑鷹墜落》的描述更加准確、更加翔實。
這部耗資9500萬美元的影片的目的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復述歷史,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說得清楚,它將毫不含糊地說明,美國永遠不應該成為一個孤立主義國家,這部影片將使那些只通過CNN的新聞報道了解這次事件的人們睜開雙眼。
本片分別被美國國家影評協會(National Board of Review)及《滾石》雜志評為2001年度十大佳片之一,並獲得美國電影學會AFI電影獎4項提名。
片 名: Black Hawk Down
中文名: 黑鷹墜落/黑鷹計劃(台)/黑鷹15小時(港)
導 演: ( 雷德利·斯科特/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
主 演: (喬什·哈奈特 Josh Hartnett) (伊萬·麥克格雷戈 Ewan McGregor) (湯姆·西斯摩爾 Tom Sizemore) (艾瑞克·巴納 Eric Bana) (威廉·菲徹納 William Fichtner) (艾文·布萊納 Ewen Bremner)
上 映: 2001年12月18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美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索馬里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數字化影院系統(DTS)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 144 min / USA:152 min (extended version) / Germany:142
類 型: 動作 劇情 歷史 戰爭
分 級: 馬來群島:18SG 阿根廷:16 澳大利亞:MA 澳大利亞:R 巴西:14 加拿大:18A 芬蘭:K-15 法國:-12 德國:16 香港:IIB 荷蘭:16 紐西蘭:R16 挪威:15 秘魯:14 菲律賓:PG-13 新加坡:NC-16 韓國:15 西班牙:13 瑞典:15 瑞士:16 瑞士:16 英國:15 美國:R 冰島:16
外部鏈接列表
fanlisting with information and links
IGN More Movies - articles
Multimedia - Black Hawk Down Hotbars
OutNow! Soundtrack Review (german)
Showbizz.net - Interview with the actors (French )
Upcomingmovies.com: Black Hawk Down
atnzone.com - @N-Zone Movie Preview, Reviews and more
Box Office Prophets - synopsis, trailer and comparison chart
Cinema.Com
CineMAYHEM's Black Hawk Down Fansite
Cinemayhem Review from a family perspective
ciudadfutura.com (Spanish)
Coming Soon! - Black Hawk Down
News, multimedia, bulletin board and a countdown clock.
DigitalVD
Army trains `Black Hawk Down' actors
DVDwolf
Yahoo Movies
Box Office Mojo
Filmhai - info (German)
Filmiveeb (Estonian)
filmz.de - Info, Links, Comments (German)
BioscoopAgenda (Dutch)
KillerMovies
LaButaca.net - [Spanish]
Lo que yo te diga (Spanish)
MovieMaze.de (German)
MovieMeter (Dutch)
MovieNet.nu (Swedish)
Moviereporter.net (German)
netting.no - Genral information and movie reviews. (Norwegian)
New Video Film-Lexikon (German)
Task Force Ranger Homepage/Ranger Memorial
scorereviews.com - soundtrack review
SoundtrackCollector - Soundtrack Information
Tepasmas.com - Trivia & Facts (Spanish)
Cinema, soldiers and cynics [Oliver North]
tvfilm (Hungarian)
Urban Cinefile (Australia) - Eric Bana interview
Medal of Honor Recipients on Film
Zelluloid.de (German)
Zoomavant.com (French)
brandchannel - brandcameo, proct placement
介於本片的創作陣容,特效部分明顯與其他部門不匹配,可見實物道具運用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