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百度地圖上不顯示菲律賓馬拉維市
這需要刷新一下,有時候網路地圖就是這樣,突然打開顯示的是上次打開的內容,此時就需要刷新一下了,有時候還需要刷新幾次喲。
Ⅱ 為什麼菲律賓出現了"IS
可以這么講,is的威脅是全球性的,幾乎所有國家都可以被滲透,區別在於滲透的程度
大陸目前沒有跡象表明有IS的成員滲透進來,但不誇張的講,被IS遠程遙控的「組織外」人員是百分百存在(我不認為我這么說是在製造恐慌)
菲律賓的國防水平是非常低的,情報部門也沒有一個像樣的,而且入境旅遊業是它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其國內人口成分復雜(什麼人都有)所以菲律賓歷來都有恐怖組織存在,其本土也有恐怖組織,分別有 祈禱團 摩洛 阿布沙耶夫 3個,均為ysl,這也就說菲律賓被IS滲透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相比之下,大陸則屬於比較難「搞事」的國家,首先大陸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可以震懾國內任何一個企圖「搞事」的人或組織(具體原因就不用多說了,大夥都懂)
再者,中國人講究實用主義,所以在大陸有宗教信仰的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是全球最少的,大多數中國人都是無神論的,把國人忽悠到傳銷並不難,但要把國人忽悠去當炸彈客?極其困難!(去拜神,不是保佑自己長命百歲,而是保佑自己早日升天?有沒有見過?)
Ⅲ 菲律賓馬拉維危機持續導致杜特爾特終止對俄訪問
5月23日下午,菲律賓軍警聯合部隊在馬拉維市展開對恐怖組織馬烏地組織和阿布沙耶夫組織的清剿行動,雙方發生交火,造成至少3名政府軍人犧牲,另有12人受傷。
5月24日下午16:50左右,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專機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國際機場。據悉,杜特爾特是終止了原定對俄羅斯的訪問後緊急返回馬尼拉的,以應對菲律賓南部城市馬拉維發生的危機。
Ⅳ 如何看待馬拉維戰事重新陷入僵局
菲律賓的亂局經過一個月的發酵,終於進入最後的高潮,菲律賓軍方在損兵折將之後求得了美軍的支援,而一個月前就整理好軍裝的美軍小隊神速進入馬拉維附近協助菲軍方剿匪,獲得增援的菲軍隊終於有底氣說出兩日內解決戰斗的大話,但是很不幸,伊斯蘭武裝不但沒有潰退,反而佔領地區由一成變成了兩成,大有不走了的架勢。
原本內亂,但是卻轉變成為各方角力的角斗場,中俄沒有介入,杜特爾特和美國的恩怨越來越多,敗者就是那個最先崩潰的一方。
如果依據最初的劇本,美軍介入,杜特爾特服軟,那麼馬拉維熱戰應該真的可以結束的,但是杜特爾特不識趣,加之菲軍真心扶不上牆,拉卡之戰又要把IS趕出中東,種種因素都對菲政府不利。毫不誇張的說,杜特爾特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作為一個敢於對抗美國的領導人,我們能做的也就是獻上崇高的敬意了。
Ⅳ 為什麼是菲律賓總統宣布解放馬拉維
老杜想出下風頭,好提高民眾支持率
Ⅵ 馬拉維是菲律賓首都嗎
馬拉維不是菲律賓首都;菲律賓首都是馬尼拉。
馬拉維:位於非洲東南部,是個內陸國家,被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尚比亞三國包圍其中。馬拉維得名於境內的馬拉維湖,這個湖是非洲第三大湖,面積3萬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達700多米,有很多世界獨一無二的淡水魚種類。
馬尼拉:菲律賓首都及第一大城市。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具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被人們稱為「亞洲的紐約」。馬尼拉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律賓最大的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的東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
Ⅶ 菲律賓馬拉維戰局人質已全部救出了嗎
10月22日,菲律賓軍方在馬拉維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在南部城市馬拉維的反恐戰局中,最後的20名人質已經全部被救出,但目前戰斗仍然沒有結束。
菲律賓南部城市馬拉維自5月23日爆發反恐戰局,戰斗一直持續至今。10月17日,隨著兩名恐怖分子頭目被擊斃,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親赴前線,宣布馬拉維市獲得解放。但剿滅恐怖分子和重建城市的行動仍在繼續。截至10月22日,馬拉維戰局已經持續153天,共計有919名恐怖分子被擊斃,軍方共計救出1780名人質,政府軍方面有165人在戰斗中犧牲。
Ⅷ 馬拉維恐襲還沒解決,總統車隊又被菲共襲擊,菲律賓怎麼了
還是中國好
Ⅸ 菲律賓馬拉維沖突持續是啥回事
2017年5月23日,菲律賓南部馬拉維當地軍方和警方開始搜捕反政府組織阿布沙耶夫的頭目哈皮隆。哈皮隆為美國國務院通緝榜單上的重要目標,也是「伊斯蘭國」在菲律賓南部的重要代理人。
出乎軍警意料的是,一場抓捕行動很快升級為大規模沖突:哈皮隆率領的武裝分子佔領了市政府、監獄、醫院和教堂等重要機構,綁架市民為人質;駐扎在馬拉維城外的陸軍103旅軍營也遭到哈皮隆盟友、曾宣誓效忠「伊斯蘭國」的反政府武裝「穆特」組織襲擊。
沖突初期,武裝分子占據相當大的優勢,甚至在大街上設卡,攔截並殺害當地警察。不過隨著菲律賓政府軍增援抵達,局勢發生轉變,武裝分子逐漸被壓縮至城區一部分,馬拉維市出口均被政府軍設卡堵住。
據菲國防部長洛倫扎納透露,武裝分子來自四個組織,其中人數最多的「穆特」組織有250人至300人參戰;哈皮隆率領的阿布沙耶夫武裝分子較為精幹,為50人至100人;還有來自其他兩個反政府武裝的80人增援。
經過21天的鏖戰,據官方統計,政府軍方面死亡58人,武裝分子方面死亡138人,至少有20名平民喪生。目前,為數不多的武裝分子被政府軍圍困在三個街區內,挾持平民垂死掙扎。
馬拉維沖突時間之長、傷亡之多超乎預料,多個原因拉平了雙方的實力對比,升級至鏖戰。
首先,菲政府軍並不擅長城市作戰,而注重野外作戰,在獲得火力支援的情況下順風順水,火力支援不足的情況下往往大失水準。
菲律賓與美軍的聯合演習,作戰形式通常是在火箭炮和重炮的支援下,部隊突擊勢如破竹。但在本次馬拉維沖突中,為避免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菲政府軍很難使用重炮等火力支援,甚至在使用火力支援時還需要注意防止誤傷友軍。1日的戰斗中,軍方在空襲時發生誤炸,造成11名政府軍士兵死亡。
而武裝分子則肆無忌憚,隊伍中還有來自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車臣等地區的外籍武裝人員,他們對城市作戰比較熟悉。此外,阿布沙耶夫不少成員從阿富汗歸來,同樣熟悉城市作戰。
其次,軍方低估了武裝分子的人數。在哈皮隆和「穆特」組織佔領馬拉維市的監獄後,他們釋放了監獄中的囚犯,獲得大量人手補充。此外,「穆特」組織的根據地就在馬拉維市所在的南拉瑙省,非常便於增援。
盡管沖突持續並造成重大傷亡,但菲南部情況與戰火紛飛的中東地區仍有不同。
在政府的政治攻勢下,作為菲南部兩大主要反政府武裝之一的「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宣布派出2000兵力加入到政府軍針對哈皮隆和「穆特」組織的打擊中。另一主要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同樣比較配合政府,在馬拉維沖突期間作為中立者調解交戰雙方。
兩大反政府組織與菲政府的合作讓不少人看到解決沖突的希望。
此外,先前極端組織在菲南部迅速崛起也與菲律賓政局有關。在前總統阿基諾三世執政末期,被不少南部穆斯林寄予厚望的《邦薩摩洛基本法》未能在國會通過,激怒眾多中立派和部分溫和派穆斯林,導致極端組織武裝獨立的方式受到追捧。
目前而言,菲律賓現總統杜特爾特主推的聯邦制將賦予穆斯林更多權益,能有效吸引他們採取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鑒於菲南部地區主要勢力沒有激化沖突的行動和意願,阿布沙耶夫和「穆特」組織很難在此情況下渾水摸魚,借勢而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伊斯蘭國」正在菲律賓南部加大投入。印度尼西亞國防部長里亞庫杜4日說,據印尼掌握的情報,活躍在菲律賓的「伊斯蘭國」成員大約有1200人。
Ⅹ 菲軍方極端分子最新消息
菲律賓軍方23日稱,極端分子在菲律賓南部城市馬拉維(Marawi)被擊潰數個月後,目前正准備發動新一輪行動,還計劃在菲律賓建立 「哈里發國」(caliphate)。
「落實軍管後,沒有人敢公開帶槍械,馬拉維市及南蘭佬省幾乎沒有發生兇殺事件。」 布勞納說,執行軍管使政府能監視每一名入境者,特別是在馬拉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