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吉他叫啥么名
吉他里里(也是六根弦,只是尺寸子小了點)
尤克里里(四根弦 比吉他里里還要小)
看弦的數目可判斷
㈡ 小吉他和大吉他有什麼區別啊
尺寸,材質,音色很多的因素。在夏威夷有一種4弦的小吉他,吉他的琴身木板很薄,弦很細,音色和明快,相對大吉他,弦比較粗,吉他的琴身木板很厚,回盪空間變大,音色變得很深沉。吉他的要求還有是琴身是否由全木雕成,還是拼接,兩者等音色差異很大。弦也很重要。
㈢ 小吉他和大吉他的區別
沒吧,除了外形上,大吉他的聲音比較雄厚一點,好聽一點
㈣ 這個男生彈的小吉他叫什麼和普通吉他有什麼區別除了大小…謝了
你所說的小吉他大概是:尤克里里(Ukulele)發明於葡萄牙盛行於夏威夷,歸屬在吉他樂器一族。
和普通吉他相比他只有4根弦
把吉他正對自己。
第一根簡譜是6,唱名是A。(最細那根)
第二根簡譜是3,唱名是E。
第三根簡譜是1,唱名是C。
第四根簡譜是5,唱名是G。
從第一根到第四根依次為6、3、1、5
(A
E
C
G)
㈤ 吉他譜這個小點是什麼意思
這個小點相當於簡譜中的附點,等於是延長了點前面向下掃的箭頭的時值。這個向下掃的跟他後面的向上掃的,組成一拍,因為這個點的存在,就使他後面向上掃的箭頭的下方多了個短橫,這個短橫相當於簡譜中的減時線。打比方說,如果沒有點也沒有短橫,這兩個箭頭一下一上,時值一樣,各佔半拍組成一拍,比如,你是前面的箭頭,你哥是後面的箭頭,因為你後面帶了個點,你的時值就加長了,你哥的時值就得相應地減短。你要是還不明白,我就再給你打個比方,總共有四個饃,本來是你兩個,你哥兩個,正好的事,但你想多吃一個,那,你就等於是吃三個,你哥吃一個,對吧?那,你就這樣計算就行了,前面向下的箭頭佔三分,後面向上的箭頭佔一份。
你是不是越看越蒙了?我是真喝蒙了,想起來有個武松醉打蔣門神,我是醉答你的問。你要是還不明白,等明天我清醒了,你再繼續向我提問 www.tan-jita.com 這個網站資料者多,你看看
㈥ 小吉他叫什麼名字
小吉他名為尤克里里
分析如下:
1、Ukulele即夏威夷小吉他,在港台等地一般譯作烏克麗麗,在大陸一般習慣稱為尤克里里,是一種四弦夏威夷的撥弦樂器
2、發明於葡萄牙盛行於夏威夷,歸屬在吉他樂器一族。
3、於1879年發明而成。
(6)菲律賓小吉他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尤克里里製作過程:
1、木材的選擇,公認的較適合製作ukulele的材料是產自夏威夷的稀有硬木樹種 Koa , 稱作夏威夷寇阿相思樹木, 淺棕色,木紋路漂亮,高檔的呈現火焰狀紋路,但因為此種木材生產周期長,產量低。
2、面板和背板的加工、打磨和固定,要根據固定的模板來製作,當然模板一定要精準,保證做出的琴弧度優美,發音準確,共振效果好。
3、小吉他桶形的固定,可以做成不同形狀的,有圓型的,菠蘿型,鴨梨型的,心型的等,可根據客戶的要求來設計。
4、面板、底板和側板用木材的專用膠水粘貼,粘貼後讓它風干,這時候一把琴的下半部分已經成型,就是琴桶的部分,發音的地方。
5、琴頸的製作,一般琴頸選擇的是奧古曼材質,也是桃花芯的一種,產自非洲,材質堅硬,在上面鑽孔不會變形。
6、琴的頸部和琴桶的連接、固定,裡面用螺絲上緊,確保時間久了也不會松動。
7、琴頸和琴桶固定好的半成品要放置幾天,有個別變形的要重新修理。
8、琴頸上指板的固定,指板一般用的材料是玫瑰木,原產地巴西,後來在東南亞地區也有種植,紋路是這樣的
9、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噴上各種顏色,上油漆要經過幾天的晾乾,這樣油漆會完全滲入木材中,這樣才不會有掉漆的情況出現。
10按裝琴弦和旋鈕,現在小吉他用的琴弦都是尼龍弦,有很強的柔韌度,迴音時間長,旋鈕一般都是金屬的,方便調音。
㈦ 有種吉他很小是什麼類型的吉他
是「尤克里里」
尤克里里(英語:ukulele,翻譯為夏威夷小吉他、四弦琴,也音譯為悠可力力或烏克麗麗),在英國等地則拼為ukelele,簡稱uku或uke,是一種夏威夷的撥弦樂器,歸屬在魯特琴樂器一族;尤克里里由四根弦組成,分別定弦順尋為1.2.3.4弦,定音為6 3 1 5,在調音器中所顯示的為A E C G,當出現此顯示英文名稱時,即使C調標準定弦。
尤克里里常見的外形有兩種,一種是吉他型,一種是菠蘿型。一般來說菠蘿型的共鳴更好(基本上可以忽略),音色更加特別,吉他型音色更加傳統,但實際兩者區別並不太大。
(7)菲律賓小吉他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正確拿起
抱起尤克里里琴頭,握住琴頸,便於按弦,吉他後方貼緊肚皮,另一隻手臂略夾住尤克里里尾部。由前面介紹的可知,從上到下彈起依次是5、1、3、6 。
2、開啟調音器
裝好電池,長按啟動鍵即可開機。短按啟動鍵調整上面的五個字母選項C、G、B、V、U。它們分別代表十二平均律、六弦吉他、貝司、小提琴、尤克里里,我們需要調到U選項。
3、開始調音
夾在琴頭上並彈奏任意空弦。調音器的顯示屏指針偏左且顯示屏白色時,音偏低了。顯示屏指針偏右且顯示屏白色時,音偏高了。即刻旋轉調音手柄使指針居中,這時屏幕呈綠色高亮,音即調准。
㈧ 小吉他和尤克里里的區別
小吉他就是尤克里里呀,就是不同的叫法而已啦!尤克里里別名(小吉他、烏克麗麗)
㈨ 小馬丁吉他是什麼意思
馬丁吉他(MARTIN)的歷史與介紹
一個半世紀以來,MARTIN吉他公司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樂器公司。在傳統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下,MARTIN吉他反映的是家族六個世代吉他製作的精湛工藝。
馬丁公司的創始者 Christian Fredrick Martin,1796 年生於德國的易北河畔。父親是木匠。在當時,吉它還沒有被人們承認。其父因出售自製的手工吉它,得罪了當地的提琴製造商。(可能是當時的提琴製造者已形成了一個藝人階層,而作為木匠的大馬丁僅僅是平民的緣故。)於 1807 年,其父被勒令停業。
在掌握吉它製作的初步知識之後,小馬丁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成為製作小提琴及吉它的名匠——老約翰的入室弟子。(順便提一句,舒伯特很喜歡用老約翰製作的提琴。)在維也納結婚後,小馬丁回到故鄉,取得了正式的吉它製造的許可。為了擺脫干擾,後又移居到美國。因為最早的馬丁吉它上有「EST.1833」的字樣,所以人們普遍認為,他移居到美國的時間是 1833 年。
第二年(即 1834 年),在紐約哈得遜街 6 號,開辦了他的第一家吉它店。但紐約處於急劇的城市化進程中,為了尋求更穩定的生活環境,於 1839 年,經友人推薦,又移居到賓西法尼亞州。他在這里生產的吉它,由 John Cooper 執教的吉它教室替其銷售。這一時期的作品與老約翰的酷似,比如,類似與 Fender 的單排卷弦器,可調節琴頸角度的調節器。從 40 到 50 年代,馬丁主要致力於琴腔的內部設計。他在錶板內側添加了 X 型力木,這比以往的扇型設計更具強度。
在 X 型設計研究告一段落的 1856 年,一個姓 Gibson 的男孩在紐約出生了。當時的馬丁吉它已基本上定型了。完成了這些偉大成就的馬丁一世,於 1873 年,與世長辭,接任他的是外甥 C.F Martin Jr。因多病,馬丁二世也於 1888 年 83 歲時去世,他的兒子 Frenk.Henry.Martin 繼承了他們的遺願。而比馬丁一世晚大約 60 年之後的 1894 年,作為鞋店職員的 Gibson 才開始轉向樂器製作。
馬丁琴的型號,多是以羅馬字或數字來表示。1850 年生產的系列是用 3,2-1/2,2,1 這四種數字表示的。1854 年,琴的尺寸開始統一。增添了 0 以及更低的 5,4,3 型號,1877 年,才出現 00 型。直至不久前,我還認為 0 是與 D 對應的羅馬字 O,閱讀了相關的書籍後,才知道應是數字 0。
型號設定的過程是從 1856 年的 17,20,23 開始,至列印琴身號的 1898 年出現的五種型號(17,18,21,28,40)。1890 年,琴橋也改進成以紅木和象牙為材料的長方形。進入 20 世紀後的 1904 年,試製成功可以說是完美設計的 45 型,1904 年,正式向外界推出 0-45,00-45。採用鋼弦的 1920 年,琴頸的材料由杉木改為紅木,為了增加強度,還摻入適當烏木。34 年,又試圖加入 T 形鐵(橫截面為 T 形)。全世界都陷於戰爭的恐慌中,馬丁在艱苦的環境下仍堅持著對鋼弦的研究。由於鋼弦的拉力強,對琴橋進行了改進,在原來長方形的基礎上,中部又作了加寬。並在此時,噴漆也最終定型下來。同年,應班卓琴演奏家貝利.維可多的請求,製作了第一把 14 品的吉它。為了適合班卓演奏者的習慣,琴頭是模仿班卓設計的,並比一般的吉它多出兩品。也是在同年,對 000 型重新設計,並於 33 年製成了 14 品的 OM(orchestral model)型。原 000 型的琴頸長度為 632.5mm,而改造後的 OM 型為 645.2mm。由於當時的生產數量很少,OM 現已成為珍藏版。
也許,在時間的敘述上有些反復,但值得一提的是,1916 年的一項產品對今日的吉它產生了重大影響。當時,馬丁為紐約的一家琴行生產系列吉它,聽取琴行的亨利的建議,開始為歌手專門設計大琴體的吉它。因為琴體前所未有的大,所以以英國戰艦命名,被簡稱為 D 型。後生產出了以雲杉、紅木為琴身,12 品的 111,222,333型。但實際上,1931 年,公司才開始生產馬丁牌的 12 品琴,當時的 D-1 和 D-2 型即後來的 D-18 和 D-28 的前身。D 型幾乎已成為吉它的代名詞,琴身的形狀也成為了木吉它的標准。
在老的 D-28 型號中,有種被稱為「海林波」(譯音)的吉它過特殊處理。琴身邊緣的內部經過專門的裝飾。46 年,「海林波」終止生產前後,D-28 中又出現力木形裝,里板加上中心線裝飾等變化,受到顧客們的歡迎。
以馬丁吉它為代表的老牌吉它,由於年代和式樣的差別,在價格方面有很大差異。馬丁吉它中,到 69 年為止,以巴西利亞玫瑰木為材料,型號在 28 以上的吉它,與 70 年之後,以印地安玫瑰木為材料的吉它,即使在相同的型號之間也存在著明顯差異。巴西--為了保護國內的木材加工業,命令禁止原木的出口。因此,原本依*巴西原木的馬丁公司不得不改用印地安玫瑰木。馬丁產品中,68 年再生產的 D-45 與生產到 69 年為止的 D-41 都是以巴西利亞玫瑰木為材料,但生產期很短,生產數量也極為有限(D-45 大約 230 把,D-41 大約 50 把)。到 69 年為止,停止生產的還有 D-35、D-28、D-21 等。
40 年代的 D-28 在戰後生產數量減少,並加之以式樣上的細小變更,現在,仍保留有各種樣式。42 年,使用被稱為「sloted diamond」的商標和後開放式卷弦器。44 年,由於使用高強度弦的人數增多,用現在的內部設計生產了 12 把班卓琴。45 年,商標變成圓形設計。46 年,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在多姿多彩的歷史發展過程中,MARTIN公司成功的適應了產品設計,推廣及製造方法的改進與變革。盡管經歷了許多變革,C.F.MARTIN從未改變對商品質量的最初承諾。
㈩ 有一種類似吉他的樂器,但體型比吉他小,請問叫什麼
尤克里里。
Ukulele即夏威夷小吉他,在港台等地一般譯作烏克麗麗,在大陸一般習慣稱為尤克里里,是一種四弦夏威夷的撥弦樂器,發明於葡萄牙盛行於夏威夷,歸屬在吉他樂器一族。
在1915年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期間,夏威夷館便是以吉他和尤克里里合奏為特色,讓喬治E· K·Awai的皇家夏威夷Quartette,與尤克里里製作者以及球員約拿書Kumalae一起表演。合奏讓尤克里里琴進入美國。 尤克里里成為了像爵士樂一樣年齡的音樂產物。
(10)菲律賓小吉他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879年,葡萄牙的專業手工藝人和樂器製作家ManuelNunes和JoaoFernandes還有AugustineDias來到夏威夷群島。他們作為移民在甘蔗田作業的同時發明和發展了來自他們家鄉本土的琴。
Ukulele琴還受到了來自皇家和貴族的推崇,例如國王Kalakaua,皇後Emma和皇後Liliuokalani,他們都彈奏過Ukulele琴。從而使Ukulele琴得到了更多夏威夷人的接受,從漁民,芋頭種植者,到國王,皇後,大家都喜愛學習和演奏Ukulele琴。
到了1915年,來自美國大陸的競爭者也加入到Ukulele琴製作中來。夏威夷人對此感到非常氣憤和失望。因為這些美國大陸的公司都將琴刻上夏威夷製造的字樣。夏威夷人進行了反擊,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商標得到了法律的保護。
在二十年代,美國大陸的製作家,像Gibson,Harmony,Regal,National,Dobro和Martin,大批量的生產了數以千計的Ukulele琴。在ManuelNunes的設計基礎上,馬丁於1916年製作了第一把Ukulele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