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律賓每屆總統任期多少年,菲律賓現任總統是誰是華人
菲律賓每屆總統任期五年,菲律賓現任總統是羅德里戈·杜特爾特。
科拉松·阿基諾全名瑪莉亞˙科拉松˙「柯莉」˙柯峻科˙阿基諾,菲律賓第11任總統,亦是菲律賓及亞洲首位女總統,於1986年至1992年在位。祖籍中國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鴻漸村。
根據菲律賓1987年的憲法,總統候選人必須年滿40歲,出生時已是菲律賓的公民,並在選舉前10年通常在菲律賓居住,從第一位總統以來,一直保持連續及單一的承傳。
(1)菲律賓下屆總統大選是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菲律賓實行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菲律賓總統是該國國家和政府的首領,總統負責領導政府的行政部門,包括內閣,並作為軍隊的最高指揮官。菲律賓獨立後,共頒布過三部憲法。
第三部憲法,於1987年2月生效。該憲法規定: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政體;總統擁有行政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選連任;總統無權實施戒嚴法,無權解散國會,不得任意拘捕反對派;禁止軍人干預政治;保障人權,取締個人獨裁統治;進行土地改革。
⑵ 菲律賓總統與副總統是分開選舉的嗎
是分開的
菲律賓憲法第四條
總統和副總統均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六年,自選舉後的六月三十日正午起算至六年後的同日正午為止。總統不得競選連任。凡繼任總統職位並任職四年以上的人員均無資格再競選總統。
總統選出來
然後選副總統和內閣
具體的制度你可以網路搜一下
《淺析菲律賓的選舉制度》
然後就懂了
⑶ 現任菲律賓總統的詳細資料
貝尼諾·西米昂·「諾諾」·許寰哥·阿基諾三世/貝尼尼奧阿基諾(Benigno Simeon "Noynoy" Cojuangco Aquino III,1960年2月8日-),現任(第15任)總統。出身於政治世家阿基諾家族,是費迪南德·馬科斯時期的著名反對派領袖班尼格諾·阿基諾和他的妻子——後來成為總統的科拉松·阿基諾的獨子。2007年至2010年期間出任國會參議員,2010年菲律賓總統選舉中代表自由黨參選總統,以絕對優勢當選。[1]
阿基諾三世1960年生於馬尼拉,在父母五個孩子中排行第三。1981年畢業於馬尼拉雅典耀大學經濟學系,之後與家人一起流亡海外。1985年回國後,開始從事商業工作。在母親科拉松·阿基諾就任總統的18個月之後,舊派軍人發圖軍事政變企圖推翻阿基諾政權,叛亂軍人攻入總統府,三世的三名保鏢均中槍身亡,諾諾也身中五槍,但倖免於難,至今仍然有一顆子彈留在他的頸部。[2]
1988年,諾諾開始從政,當選塔立第三選區的國會眾議員,並連續三屆當選。2007年當選國會參議員,成為菲律賓國內的政治新星。他猛烈抨擊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總統的施政,認為她不僅貪瀆,而且獨裁,多次要求她下台。現時三世是自由黨內的重要人物,擔任自由黨副主席,並搭檔馬爾·羅哈斯競逐2010年總統寶座。結果以絕對的優勢擊敗主要對手前總統約瑟夫·艾斯特拉達和參議員曼尼·維拉,順利當選。
阿基諾至今仍然單身,曾經和多位名媛交往。他最小的妹妹克莉絲·阿基諾現在是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演員,具有相當的號召力,為諾諾一直以來人氣的提升作出了不少的貢獻。
血統中國-邦板牙-西班牙-菲律賓(Chinese-Kapampangan-Spanish-Tagalog)混血兒,據稱他的中國血統原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鴻漸村(今屬漳州龍海市角美鎮),其母1988年訪華時,亦曾到鴻漸村謁祖尋根,參觀外曾祖父許玉寰的故居,並親手在村內種下的一棵南洋杉。[3]
[編輯] 2010年菲律賓總統選舉主條目:2010年菲律賓總統選舉
2010年5月10日,菲律賓舉行總統選舉,諾諾與副總統候選人畢乃以15,208,678票,42.08%的得票率,擊敗對手艾斯特拉達與維亞,贏得選舉,並於2010年6月30日宣誓就職。
[編輯] 個人生活與公眾形象50歲的三世目前仍是單身,但有一位30歲Valenzuela City市議員的女友名叫Shalani Soledad。[4]三世有相當大的煙癮,據說一天抽三包煙,他曾於選舉前表示他會戒煙,但選後又向大眾宣布「暫時」不能戒,他更表示他會在世界無煙草日抽煙。因此,一些網民希望他趕快結婚並戒煙。[5]
阿基諾在處理馬尼拉前警員劫持香港旅行團事件中,在接受電視台現場訪問時微笑,被香港傳媒指他態度輕佻,並引起部分香港人不滿[6][7]。另外,他在就事件接受訪問時,認為傳媒的直播導致悲劇發生[8],被香港傳媒指為推卸責任的行為。阿基諾在處理事件的整體表現未能令人滿意,導致國家形象受損[9]。傳媒又揭露,總統曾以菲律賓話說:「我們現時所面對的問題,過兩、三年後,我們回憶時會一笑置之,覺得並非那麼嚴重。」顯示他對今次事件只是等閑視之。
香港特區政府在人質事件當晚,向菲律賓發出黑色外游警示,迄今仍未取消。大部份港人都對事件發生到如斯無可挽救地步,感到極度憤慨,除表示以後永遠不踏足菲國外,部份更辭退其菲籍家庭傭工,以後再也不錄用菲人。
出生 1960年2月8日 (1960-02-08)(52歲)
菲律賓馬尼拉
政黨 自由黨
配偶 獨身
母校 馬尼拉雅典耀大學
職業 政治家
信仰 羅馬天主教
⑷ 菲律賓是什麼時候建國的
菲律賓的獨立建國一波三折,從 1899 年到 1946 年,經過非常多的事件和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才從美西戰爭後美國的佔領地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1898 年美西戰爭後,菲律賓島上就有民族主義者 E. Aquinaldo 建立政府,並宣布菲律賓獨立。但是,在西班牙與美國的默契下,美軍登陸菲律賓並進入馬尼拉,宣布建立軍事政府。此時,菲律賓的政府還通過自己的憲法。 (注意這時候有兩個政府。)
經過美西戰爭的 1898 年 12 月 10 日《巴黎和約》西班牙正式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美國則給西班牙兩千萬美元做為賠償。 (照說,簽訂和平條約之後應該從軍事佔領階段進入友好佔領階段,但因為菲律賓國內尚有不一樣的武裝反對勢力,所以,軍事佔領階段尚未結束,此點和日本佔領台灣一樣,要經過樺山資紀的一段「平亂」階段,也像極了 1947 年台灣的二二八與其後的軍事鎮壓動亂。)
1899 年 E. Aquinaldo 公布憲法,建立菲律賓共和國,並就任首任總統。這時候,美國與菲律賓正式爆發武裝沖突。 (在戰爭法來看,就是佔領軍事政府平定佔領區的叛亂政府,在國內法層次來看,就是外國武力干涉住民自決的建國。)
後來美軍在「平定叛亂」中獲勝。
1901 年 3 月 2 日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有結束菲律賓軍事政府的權力 (當時美國也正在建立其領土憲法性法源) 。
美國軍事佔領區進行民選首長, 1901 年美國總統任命首任菲律賓民政總督,正式開啟民政治理階段。然後,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賦予菲律賓人與美國人同等的權利法案。
1907 年 7 月 30 日美國舉辦菲律賓的議會選舉。後來 1916 年 8 月 29 日美國國會通過,總統簽署著名的《鍾斯法案》 (Jones Act) 。美國通過《鍾斯法案》時說:美西戰爭並無擁有菲律賓,只想菲律賓建立穩定政府之後即撤出。
1919 年菲律賓人民到美國國會游說已經准備好獨立,菲律賓國會也通過相似宣言。
1934 年美國國會通過著名的《泰丁斯-麥克杜飛法案》 (Tydings-McDuffie Act) ,詳細規定菲律賓獨立步驟。
菲律賓人選舉制憲代表,起草憲法草案,通過憲法草案。美國總統簽署此憲法草案。菲律賓舉行公投,批准此憲法,之後 1935 年選舉首任總統 (任期六年) , 1935 年 11 月 15 日成立菲律賓國協。 1941 年 11 月 11 日選舉第二任總統。
後來出現憲法修正草案,也經過上述繁復程序,最後由美國總統批准然後公投通過。
1942 年 1 月 3 日,日本佔領菲律賓,麥克阿瑟和菲律賓政府 (總統、副總統) 撤出。
「 (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以及戰爭後期美國陸海軍所謂的爭論是攻佔菲律賓或攻佔台灣的爭議。原本決議依據海軍意見來攻佔台灣,但在麥克阿瑟與羅斯福一席密談之後,決策逆轉。其實,雖不知麥克阿瑟說什麼,但是基於美國總統保護「領土」的憲法責任,跳過菲律賓恐有憲法職責上疑慮,而麥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顯然具有憲法責任的意義。同時,陸軍也較海軍更明白「佔領法」,雖然海軍也懂戰爭 (海戰) 法。」
日本的佔領,也遵照佔領法實施戒嚴與軍事管理。
1943 年 6 月日本實施制憲會議,研擬憲法草案, 1943 年 10 月菲律賓第二共和。
此時美國國會決議延長流亡美國的菲律賓正副總統任期。後來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在 1946 年 7 月 4 日宣布菲律賓獨立。 (注意:菲律賓獨立不是由菲律賓宣布,而是由美國宣布,美國並邀請世界各國承認菲律賓獨立。)
1945 年美軍奪回菲律賓,太平洋戰爭結束。 1946 年 4 月 23 日舉行總統大選,進而美國於 1946 年 7 月 4 日正式宣布菲律賓獨立。
⑸ 有誰知道菲律賓的歷屆總統,詳細一些
菲律賓自立國以來,雖然幾經多次國家組成的轉變,但從第一位總統以來,一直保持連續及單一的承傳。現任的阿羅約夫人,被認為是菲律賓立國以來的第14任總統。
雖然菲律賓人認為埃米利奧·F·阿奎納多是他們的第一任總統,但阿奎納多在世界社會並未有得多廣泛承認,原因是當時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菲美戰爭後的第一共和受到美國操控,而阿奎納多隻是一位被委任的總統,而非透過選舉產生的總統。相反,曼努埃爾·奎松卻是透過選舉產生的總統,得到國際外交及政圈的普遍認同。
第一共和埃米利奧·F·阿奎納多 Emilio Aguinaldo(1898年—1901年)
菲律賓聯邦(1943年—1945年期間為流亡政府)曼努埃爾·路易斯·M·奎松 Manuel Quezon(1935年—1944年)
塞爾吉奧·奧斯米納 Sergio Osmena(1944年—1946年)
曼努埃爾·A·羅哈斯 Manuel Roxas(1946年,並成為第三共和成立後的首任總統)
日治第二共和何塞·帕西亞諾·勞雷爾 Jose Laurel(1943年—1945年)
第三共和曼努埃爾·A·羅哈斯 Manuel Roxas(1946年—1948年)
埃爾皮迪奧·R·基里諾 Elpidio Quirino(1948年—1953年)
拉蒙·F·馬格賽賽 Ramon Magsaysay(1953年—1957年)
卡洛斯·P·加西亞 Carlos Garcia(1957年—1961年)
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 Diosdado Macapagal(1961年—1965年)
費迪南·馬科斯 Ferdinand Marcos(1965年—1972年)(之後成為第四共和的總統)
第四共和(Bagong Lipunan)費迪南·馬科斯 Ferdinand Marcos(1972年—1986年)
第五共和柯拉蓉 Corazon Aquino(1986年—1992年)
菲德爾·拉莫斯 Fidel Ramos(1992年—1998年)
約瑟夫·埃斯特拉達 Joseph Estrada (1998年-2001年)
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 Gloria Macapagal Arroyo (2001年-現在)
⑹ 菲律賓下屆總統什麼時候選舉
2016年
2010年6月30日,現任總統諾諾·阿基諾宣誓就職,任期為6年
⑺ 菲律賓總統的歷任總統
1、埃米利奧·F·阿奎納多(Emilio Aguinaldo)1899年1月23日—1901年4月1日 無黨派。1901年7月4日至1935年11月15日美國佔領菲律賓群島期間,只設立總督。
2、曼努埃爾·路易斯·奎松(Manuel L. Quezon)1935年11月15日—1944年8月1日,國民黨。
3、何塞·帕西亞諾·勞雷爾(Jose P. Laurel)1943年10月14日—1945年8月17日,菲律賓新服務社會。
4、塞爾吉奧·奧斯梅尼亞(Osmeña)1944年8月1日—1946年5月28日,國民黨。
5、曼努埃爾·羅哈斯(Manuel A Roxas)1946年5月28日—1948年4月15日,自由黨。
6、埃爾皮迪奧·基里諾(Elpidio Rivera Quirino)1948年4月17日—1953年12月30日,自由黨。
7、拉蒙·馬格賽賽(Ramon Magsaysay)1953年12月30日—1957年3月17日,國民黨。
8、卡洛斯·普·加西亞(Carlos P Garcia)1957年3月18日—1961年12月30日,國民黨。
9、迪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Diosdado Macapagal)1961年12月30日—1965年12月30日,自由黨。
10、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1965年12月30日—1986年2月25日,國民黨/新社會運動。
11、柯拉蓉·阿基諾(Corazon Aquino)1986年2月25日—1992年6月30日,統一民族民主組織/民族斗爭民主黨。
12、菲德爾·拉莫斯(Ramos Pentagon)1992年6月30日—1998年6月30日,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
13、約瑟夫·埃斯特拉達(Joseph Ejercito Estrada)1998年6月30日—2001年1月20日,愛國民眾戰斗黨。
14、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Gloria Macapagal Arroyo)2001年1月20日—2010年6月30日,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
15、貝尼尼奧·西米恩·阿基諾三世(Benigno S. Aquino III)2010年6月30日—2016年6月30日 ,自由黨。
16、羅德里戈·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2016年6月30日—今,菲律賓人民主奮斗黨。
(7)菲律賓下屆總統大選是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菲律賓自立國以來,雖然幾經多次國家組成的轉變,但從第一位總統以來,一直保持連續及單一的承傳。根據菲律賓1987年的憲法,總統候選人必須年滿40歲,出生時已是菲律賓的公民,並在選舉前10年通常在菲律賓居住。
總統負責領導政府的行政部門,包括內閣,並作為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⑻ 中菲友誼的推動者:菲律賓總統之女薩拉,能否接替父親成下屆總統
菲律賓的總統任職期最多六年,六年一到便要停止一場政壇「大換血」。2022年總統大選曾經火燒眉毛,大家都在翹首以盼,紛繁獵奇這次的總統之位最終會花落誰家。現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是一位極端強硬的掌權者,以其「鐵腕」的執政作風,讓菲律賓國內發作了極大變化,在政治變革中做出了不俗的成果。
而這次總統大選,民眾們關於杜特爾特的女兒薩拉充溢了等待,紛繁獵奇她能否會參與選舉。作為菲律賓政壇稀有的女性,薩拉從小就展顯露了極高的政治天賦。2016年,她曾「接棒」父親擔任達沃市市長,也算是小有成就,博得了不少民眾的愛戴。在處置大小事務上,薩拉聞風而動,絲毫不遜色於男子,頗有些巾幗風范。因而,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也有傳言,薩拉或將接替父親的「衣缽」,但薩拉的女性的身份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反對者以為女子總歸有些猶豫不決。眾口一詞下,杜特爾特在記者會上也曾表示:我找不到比薩拉更合適擔任下一任總統的人,不過薩拉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女性,她的想法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2022年,杜特爾特總統任期將滿,若是由親美派的掌權人上位,那麼中菲關系必定迎來嚴重變化。因而出於私心,我們都希望薩拉可以女承父業,坐上菲律賓總統的位置,這樣一來中菲關系必然到達新的高度。而菲律賓本國民眾關於薩拉競選總統也有著很高的呼聲,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都以為薩拉是當之無愧的總統候選人。除此之外,杜特爾特也曾公開表示本人不會反對「政治王朝」,舉賢不避親的行為倒也契合菲律賓的政治理想。當然,薩拉關於能否競選總統還沒有定論,但她也曾公開表示:無論本人能否競選總統,都會努力於菲律賓建立,一直堅持與中國的友好關系。
此外,假如薩拉選擇競選總統,面臨的難題必然不少。往常局勢未定,我們很難做出意料。無論接下來菲律賓政局如何變動,我國都將堅持本人的外交理念,與菲律賓以及其他東南亞各國戰爭相處,友好協作。假如有好事者非要交惡於我國,那麼我們也不會任其拿捏,維護本國利益,絕不對強權妥協。中國是一個友善的國度,但是在仁慈的前提下也有本人的矛頭,國度關系和人際關系一模一樣,都是互相的,你尊重我,那我必定支持你。假如遇見得隴望蜀之人,欺負到了我國頭上,那麼我們必定以牙還牙,竭盡所能地還擊回去。
⑼ 二戰中,奧斯梅納是在什麼時候正式就任菲律賓共和國總統
1944年10月21日早晨,麥克阿瑟跟他的參謀們離開「納什維爾」號巡洋艦,參加奧斯梅納正式就任菲律賓共和國總統的儀式。就職儀式在塔克洛班的地區議會大廈前的台階上進行。這座大廈和這個城鎮一樣,在戰爭中沒有受到嚴重的損害。儀式結束後,麥克阿瑟向萊特的游擊隊長魯珀托·坎列昂上校授予了服役優異十字勛章,奧斯梅納任命坎列昂為萊特島總督。
那天晚上回到「納什維爾」號後,他聽說哈爾西不告而撤出戰場,去追擊日軍航母去了。一場大海戰已經開始讓萊特灣的水面不能平靜。金凱德告訴麥克阿瑟說,日軍的彈葯好像快用光了,「納什維爾」號應該到戰場支援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