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時日本和德國侵略過哪些國家,描述一下兵力分布和時間拜託各位大神
日本1931年入侵中國東北,37年全面侵華,41年12月初對美國作戰,同時開始進攻東南亞的菲律賓等國。德國在大戰開始前吞並了捷克的蘇台德地區,又吞並了奧地利,1939年9月進攻波蘭宣告了二戰開始,德軍由此開始大舉進攻西歐,佔領了荷蘭、比利時、挪威等國,並打敗了法國,隨即進攻英國,受阻於英吉利海峽難以取得進展,於是進攻矛頭轉向東線,於1941年6月進攻蘇聯。蘇聯戰場消耗了德軍大部分陸軍兵力,而德國海軍則主要是和英國皇家海軍作戰。在歐洲作戰的同時,德國還攻打非洲的英法等國殖民地。
B. 二戰日本侵略別的國家的依次順序。幫我列出來吧。
中國1937年(七七事變)、蒙古1939年(諾門坎)、美國1941年12月(珍珠港)、幾乎如此同時對東南亞的英國屬地和荷蘭屬地以及獨立國家菲律賓攻擊,42年2月攻擊了澳大利亞。
入侵順序如下:
中國、蒙古、美國英國荷蘭菲律賓(同時)、澳大利亞
以上
特別強調,東南亞那群國家除了菲律賓和泰國都是二戰後獨立的,日本入侵時尚未存在,泰國二戰時站在日本一方,法理上認為未被入侵。朝鮮早在甲午戰爭後就被日本控制了,1910年被吞並。樓上一些朋友不懂不要亂說。
C. 日本入侵菲律賓准確的 哪一年
1941年12月8日,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僅僅10個小時,日軍就對美國控制下的菲律賓發起了進攻。成功地偷襲了克拉克和伊巴兩美軍基地後,又在11日對阿巴里機場大肆轟炸。不及一星期,菲島的制空權已操在日本人手中。日方在空中佔了優勢後,即准備進攻菲律賓。同月17日,侵菲主力部隊由高雄、基隆、馬公三處出航。7天後,憑藉艦隊炮火之掩護,在呂宋島的拉蒙灣和仁牙因灣靠岸。拉蒙灣的登陸,本來以為困難重重,結果卻很順利地上了岸,而是在仁牙因灣遭遇到許多料想不到的難題,最終得在嘗了不少苦頭後,才成功登陸。未開戰前,日本人估計菲島比馬來亞容易佔領。可是,實際情況剛好相反。日軍花了近三倍的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於1942年5月6日把美人趕出菲律賓。
D. 日本在二戰期間都侵佔過哪些國家
二戰時日本佔領過的國家有以下這些:
1.1941年12月 日軍佔領吉爾伯特群島。
2.1941年12月9日 日軍佔領曼谷。
3.1941年12月25日 日軍佔領香港。
4.1941年12月27日 日軍佔領英屬新幾內亞、威克島。
5.1942年1月11日 日軍佔領吉隆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仆從國發動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世界大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二戰時期的日本,強大而極具侵略性,日本的崛起史就是一部侵略史。1942年6月,是日本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時日。此時的日本實際控制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海域。
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在近代史上快速的崛起並發動曠日持久的侵華戰爭。日本的帝國夢,發動戰爭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無邊的血與淚。下面是日本侵佔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二戰前就侵略了蒙古,朝鮮(北朝鮮和南韓),中國東北,台灣。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陸續侵佔中國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
1937年7月7日後開始全面侵華,佔領中國華北、華東、華南大片地區。
E. 二戰中,日軍對菲律賓第二階段作戰的經過是怎樣的
12月17日,日軍開始對菲律賓進行第二階段作戰。12月22日和24日,日軍分別在呂宋島的仁牙因灣和拉蒙灣登陸。25日在和樂島登陸。17天之內,日軍成功地實施了9處登陸。
在日軍迅猛突擊下,美軍損失慘重,馬尼拉的防線迅速被突破。12月26日,麥克阿瑟下令撤出馬尼拉,將部隊集中於巴丹半島的預設陣地進行抗擊。日軍沒有緊追美、菲退卻的部隊,仍按原作戰方案向馬尼拉推進。1942年1月2日,日軍攻佔馬尼拉。
1942年1月10日,日軍向巴丹半島的美軍發動進攻,此時南方軍已將第5飛行集團和土橋師調去進攻緬甸,參加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侵菲日軍戰鬥力大為下降,加上地形不熟,熱帶病流行,此次作戰,日軍減員較大。1月28日,日軍被迫停止進攻,巴丹半島的作戰陷入僵持狀態。4月3日,日軍在得到2.2萬人和飛機、火炮的增援後,集中第4、第18、第65師3萬人對巴丹半島發起第二次進攻。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
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哥黎希律島連續實施猛烈的炮擊和轟炸。5月5日,日軍渡過海峽在哥黎希律島登陸。接替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軍中將溫賴特於5月6日廣播投降書,駐島美菲部隊1.5萬人成為日軍戰俘,隨後,南部其他島嶼的美菲部隊也大部投降,一部潰散或潛入山林。日軍在進攻菲律賓作戰中死傷約1.2萬人。
F. 高分求二戰日本全球侵略具體時間和事件
1931年9月,日軍製造九一八事變,侵略中國東北
1937年7月,日軍製造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
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
1937年12月,日軍進攻江蘇南京
1938年7月,日軍在中、蘇、朝交界地區張鼓峰向蘇聯發動攻擊被蘇軍反擊,8月日軍簽署停戰協議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廣州
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軍對中國華北根據地進行掃盪
1939年5月,日軍在中、蒙交界地區諾門坎向蘇、蒙軍隊發起攻擊,8月蘇、蒙軍隊反擊,9月日軍簽署停戰協議
1940年5月,日軍進攻重慶
1940年9月,日軍侵佔法屬印度支那北部—越南
1941年12月,日軍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發起偷襲
1942年4月,日軍進攻菲律賓巴丹地區,使美國、菲律賓軍隊投降
1942年6月,中途島戰爭
1942年8月,美軍進攻瓜達爾卡納爾島,經過6個月的戰斗,日軍由攻轉守
1944年3月,日軍進攻印緬邊界英帕爾,英軍反攻,日軍慘敗
1944年6月,美軍進攻塞班島、提尼安島,日軍慘敗
1944年7月,東條英機下台
1945年3月,美軍進攻硫磺島、琉球島,日軍慘敗
1945年6月,美軍進攻沖繩島,並對日本本土周邊海域布雷
1945年8月,美軍向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年8月,蘇聯向日本宣戰,日軍投降
1945年8月,馬來西亞抗日軍迫使日軍投降
1945年9月,日軍向中國政府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日軍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G. 日本在什麼時候佔領過菲律賓
菲律賓戰役
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北望中國台灣,南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亞洲最大的空軍、海軍軍事基地,構成日軍南進的障礙並威脅日本本土安全。日軍企圖攻佔菲律賓群島,奪取美軍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為進攻荷屬東印度創造條件。日軍計劃以駐台灣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陸並佔領機場,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陸並佔領馬尼拉;在南部佔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佔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斗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
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准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斗。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准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斗,溫賴特率美菲軍余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點評: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H.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完成對菲律賓的第一階段作戰計劃的
1941年12月8日9時,日本陸海軍航空隊500架飛機從台灣出動對呂宋島美軍航空兵基地進行轟炸,一舉將美軍在馬尼拉附近的克拉克和伊巴機場上的200架飛機炸毀一半。其中,對日軍威脅最大的「空中堡壘」B-17式轟炸機2/3被毀於地面,日軍取得了空中優勢。同時,日軍先遣部隊開始行動,以1個營攻佔了呂宋島以北的巴坦島。12月10~15日,日軍陸海航空隊連續進行了多次攻擊,美軍在菲律賓群島中南部殘存的30~40架飛機基本上失去了反擊能力。12月10日,日軍分別奪取在甘米銀島和阿帕里、維甘、黎牙實比三處機場,並向馬尼拉方向實施合擊。日軍航空兵繼續攻擊美軍海空力量,轟炸馬尼拉灣的甲米地和蘇比克灣的烏朗牙坡海軍基地,炸沉美軍艦艇4艘,炸毀海軍巡邏機1/4。至12月17日,美軍被迫把在菲律賓剩下的飛機、軍艦撤往澳大利亞等地。日軍完全掌握了菲律賓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完成了預定的第一階段作戰計劃。
I. 二戰時日軍是何時開始對菲律賓進行第二階段作戰的
1941年12月17日,日軍開始對菲律賓進行第二階段作戰。12月22日和24日,日軍分別在呂宋島的仁牙因灣和拉蒙灣登陸。25日在和樂島登陸。17天之內,日軍成功地實施了9處登陸。
J. 二戰時期被日本侵略的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二戰時,日本佔領過朝鮮、台灣、庫頁島、中國、帛琉、中途島、關島、塞班島、香港、澳門、法屬印度支那(中南半島)、菲律賓、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
日本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大批島嶼:如帛硫群島、索羅門群島、馬里亞納群島。
日本沒有佔領澳門。原因是: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日本在南美的巴西等與葡萄牙關系密切的地區有大量僑民,考慮到政治原因日本沒有佔領澳門。
日本沒有佔領印度。原因是:日本力量不足、在太平洋戰場不斷失敗,沒有能力繼續進攻印度。
1、二戰時期的日本在軍備實力上是相當強的,當時的日本已經擁有了航母,而且還有零式戰機,當時的零式戰機甚至是整個世界上最先進的,甚至擊敗了美國的戰機。
不僅如此,當時的日本士兵的戰鬥力也是相當的強悍,一個日本士兵可以單挑幾個其他國家的士兵。
2、另外一點就是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如忠義,孝道,謙恭,家族禮儀,尊卑秩序等。
3、與此同時,日本又是地道的海洋國家,有著類似於西方傳統的冒險挑戰精神,他們崇尚武力,熱情洋溢,激動好鬥,骨子裡帶有天然的侵略性,故此在二戰期間侵略和佔領了很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