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利賓國家怎樣
在中國的南海邊,有一個由7000多個島嶼組成的國家,就是菲律賓。國土面積約為29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雲南省那麼大,總人口確是雲南的兩倍多,約為1億200萬。菲律賓的種族、文化眾多,比如馬來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和中華文化是島上主流的四種。菲律賓移民指數:居住環境7分,福利保障6分,教育質量7分,投資環境7分,就業環境6分。
菲律賓屬於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與中國海南島氣候一樣,終年陽光充沛,四季如春。從性價比上來講,菲律賓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國家。這里不僅有比海南島一點都不遜色的海景和藍天,物價卻比海南低太多。再加上最近幾年菲律賓經濟迅猛發展,建設了許多高檔小區,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只需要很少的錢,就能享受較高品質的生活。菲律賓有著亞洲水平最高的英語教育。政府規定英語為官方和商業用語,學校的教學語言也為英語。這里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英語的國家之一,英語基本識字率達93%,在亞洲排名第一。菲律賓的有1200所高校,其中有4所進入了國際500強。由於學費和生活費低廉,菲律賓成為了亞洲留學最便宜的國家之一。
菲律賓的基礎教育也採用英語教學,2015年之前,為10年義務教育,小學6年,中學4年,後來加入了高中2年,為12年義務教育。
除了公立學校之外,菲律賓有大量的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私立學校基本上為華人開設,菲律賓的華人屬於社會富裕階層,幾乎所有領域的富商都有華人血統,所以華人學校的收費比公立學校要貴很多,換算過來大概為1-2萬人民幣一年。而國際學校聚集在首都馬尼拉的高檔小區周圍,有美式、英式、法式各種類型的學校,連通著小區周圍的購物城、游樂場、公園、球場,完全是一個個封閉的小歐洲城。學費比華人私立學校更貴,大概需要5-10萬人民幣一年,但這也比國內的國際學校便宜了一半。
2. 菲律賓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2021年,菲律賓人口達到1億800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3月更新顯示菲律賓人口約1億800萬。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其他還包括他加祿人、伊洛人、邦邦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
簡況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
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
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濕度大,台風多。年均氣溫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菲律賓
3. 菲律賓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有多少 相當於中國的哪個地方
和我國廣西省面積差不多。
菲律賓共和國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廣西陸地面積23.76,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菲律賓共和國位於西太平洋,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人口1.049億。
(3)菲律賓薩馬島華人有多少擴展閱讀
菲律賓
1、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
2、菲律賓群島地形多以山地為主,占總面積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數島嶼有較寬廣的內陸平原外,大多數島嶼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狹窄平原,呂宋島東南的馬榮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蘭老島東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為境內最高峰。
3、各島之間為淺海,多珊瑚礁。菲律賓群島兩側為深海,薩馬島和棉蘭老島以東的菲律賓海溝,最深達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區之一。
4. 東盟十國是哪十國
5個創始成員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
20世紀80年代後加入國: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
東盟十國國家詳情:
1.新加坡(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由50多個海島組成,首都新加坡城。人口321.75萬(1999年6月統計數字)。其中華人佔77.2%。
新加坡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
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2.越南(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人口7870萬(2001年7月統計數字),有54個民族,越族(京族)佔88%,官方語言為越南語,有華人100多萬。首都河內。
越南經濟以農業為主。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其中煤、鐵儲量較大,分別為35.9億噸和8.6億噸。森林、水利和近海漁業資源豐富。盛產稻米、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
越南真正經營旅遊業才十多年,國際遊客年均增長。2000年已接待國外遊客200萬人次。越南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越南投資。近年經濟持續以較快速度增長。
幣值:1美元約合156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1850越南盾。
3.菲律賓(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由7101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約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達18533公里。首都馬尼拉。人口7530萬(2000年5月1日統計數字)。
聯合國在1998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把菲律賓列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是東盟組織成員國。1975年6月9日中菲兩國建交。
4.馬來西亞(Malaysia)
面積32.9萬平方公里。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人口2271.2萬(1999年統計數字)。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土著佔60%,華人佔25%。
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
首都吉隆坡是東南亞地區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馬來西亞目前是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
貨幣:林吉特。
5.泰國(The Kingdom of Thailand)
國土面積51萬平方公里。人口6258萬(2002年3月統計數字)。有30多個民族,其中泰族占人口總數40%,寮國族佔35%,馬來族佔3.5%,高棉族佔2%。
泰語為國語,佛教為國教。首都曼谷。
傳統農業國,農產品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耕地面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38%。泰國是世界上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僅次於日本、中國的亞洲第三大海產國,為世界第一產蝦大國。
自然資源豐富,橡膠產量居世界首位,其中90%用於出口。盛產榴槤和山竹,荔枝、龍眼、紅毛丹等熱帶水果名揚天下。
旅遊資源豐富,吸引著眾多外國遊客。
6.柬埔寨(The Kingdom of Cambodia)
面積為18萬平方公里。人口1143萬(1998年統計數字),其中農村人口佔84.3%。有20多個民族。首都金邊。全國分為20個省和4個直轄市。
柬埔寨是農業國,屬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貧困人口占總人口36%。
林業、漁業、畜牧業、水產資源豐富,盛產貴重的柚木、鐵木、紫檀等熱帶林木,洞里薩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淡水漁場,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漁場。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
柬工業基礎薄弱,主要有一些食品加工和輕工業。主要旅遊點有世界聞名的吳哥古跡、金邊和西哈努克港等。
7.寮國(The Lao People' s Democratic Re-public)
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人口500多萬(1999年統計數字)。
統劃成三大民族,即老龍族、老聽族和老松族。
通用寮國語,居民多信奉佛教。首都萬象。
8.緬甸(The Union of Myanmar)
面積67萬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和寮國為鄰,東南與泰國毗鄰,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
屬熱帶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占總面積的50%以上。
人口4800萬(1999年9月統計數字)。首都仰光。1961年4月25日,寮國與中國建交。
9.印度尼西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萬多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為190.4443萬平方公里,素稱千島之國。領海面積約是陸地面積的4倍。人口2.05億(1998年統計數字,居世界第四位),有100多個民族。
官方語為印度尼西亞語,地方語言和方言約300種。
約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1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佛教約各佔2%。
首都雅加達(jakarta),位於爪哇島上。
1950年4月13日與中國建交。
10.汶萊(Brunei Darussalam)
面積5765平方公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鑲嵌在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被分隔為兩部分,形成「W」狀。人口31.4萬(1998年統計數字)。其中馬來人佔68%,華人17%。
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和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首都斯里巴加灣市。
石油和天然氣是經濟支柱,約占出口收入的99%。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南亞第二,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人均收入15200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1991年9月30日與中國建交。
5. 菲律賓群島在什麼洲
菲律賓島嶼很多,菲律賓群島在亞洲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兩國之間
6. 菲律賓是非洲嗎
菲律賓不是非洲。
菲律賓共和國,簡稱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1.049億(2017年)。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佔。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總面積為29.97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占菲律賓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
總人口:1億100萬(2015年7月)。馬來族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種語言。
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7. 菲律賓有幾個省或大區
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截止2004年底,全國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7個地區,下設79個省和117個市。
菲律賓地方政府體系包括73個省、2個副省,60個市。1534個鎮及藝41657個公民會議。由鎮和市組成的省,作為中間層既在發展進程中作為行政機構而服務,又基本承擔著廣泛的地區性職責、作用和功能。市和鎮服務於一般的政府目標並在其各自職權范圍內協調有關基本的、常規的以及直接的服務。公民會議是政府的各種計劃、方針以及功能的規劃和執行單位。
從省到公民會議的各級地方政府均擁有行政權和立法權。地方的行政權主要由省長、市長和鎮長以及公民會議主席(村政府首長)所掌握。地方立法權被地方各級議會所掌握。一般來說,地方官員由各級地方政府的普選產生,任期6年。
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12354
8. 菲律賓有多少個民族,具體情況
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90多個民族。主要民族有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比科爾人、卡加延人等,共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少數民族有華人、印度尼西亞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土著民族。
菲律賓群島上的阿埃塔人的祖先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其次是約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自亞洲大陸由水路遷到菲律賓的原始馬來人,他們帶來了新石器文化。新馬來人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6世紀分批遷入菲律賓,他們帶來了金屬工具和拼音字母,是後來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的祖先。
比薩揚人或譯米沙鄢人,菲律賓最大的民族。約有218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42%,主要分布在薩馬島、保各島、宿務島、內格羅斯島和帕奈島。另外,比薩揚人還從這些原住島向附近島嶼移民,移民較多的是棉蘭老島、巴拉望島和蘇祿群島。比薩揚人的語言分為許多方言,各方言差別極大,幾乎是不同的語言。
他加祿人是菲律賓第二大民族,人口1230萬,主要分布在呂宋島中、南部地區。他加祿人是菲律賓各民族中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菲律賓政府把他加祿語定為國語。大部分他加祿人生活在農村,從事農耕活動。
伊洛克是菲律賓第三大民族,人口有570萬。伊洛克人原居住在呂宋島西北部地區,後逐漸移向卡加延河谷地,以及棉蘭老島等其他島嶼。伊洛克人主要經營水稻,他們是種植能手。
呂宋島地區住著許多小民族。他們人口不多,各自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在文化習俗方面有許多共同點。在這些民族中經濟最發達、外界了解最多的是伊富高人,分布在北呂宋島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東坡。其次坎卡奈人有19萬,分布在伊富高人住區以北;卡林阿人有近10萬,分布在卡林阿-阿巴堯省;邦都人有8萬,分布在呂宋島西北部山區;延吉安人有6萬多,分布在呂宋島的西北部;伊巴坦人有兩萬,生活在呂宋島與我國台灣省之間的巴坦群島的巴布延群島上。
棉蘭老島山區民族有:蘇巴農人、馬諾博人、比蘭人、塔加考洛人、曼達亞人等。這些民族絕大多數從事原始的農業。
菲律賓的摩洛人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集團,包括許多民族。「摩洛」為西班牙所取,意為信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摩洛人分布在棉蘭老島西部和西南部。到1983年,摩洛人總數為216萬多人。
在菲律賓群島各個島嶼,非南島語系的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是華人,有120萬。現今的華人自7世紀開始移居菲律賓,主要來自中國的福建、廣東兩省。華人中絕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華裔,分布在各個島嶼的商業中心,多數集中在馬尼拉市。華人保留了本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他們慶祝自己的傳統節日,出版華文報紙,辦華文學校,喜愛華語電影和戲劇。
9. 菲律賓的主要民族是華裔有多少
菲律賓約9500萬人,主要以講南島語系語言的民族所構成(95.5%),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還有華人(1.5%)、印度人、阿拉伯人等。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
10. philippines 是哪國家
菲律賓。菲律賓共和國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截止到2019年11月,人口約1億200萬。
14世紀前後,菲律賓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
人口民族
包括他加祿人、伊洛人、邦邦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種語言。
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菲律賓華人中約十分之九為福建籍,居住相對集中,使用閩南方言。國民約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菲政府1960年初次普查人口時,菲律賓僅有人口2700萬左右。其後,菲律賓人口大體每10年增長1000萬。雖然人口增長率有所下降,但由於人口基數增大,人口數量的增長反而加快。從1990年至2008年的近20年裡,菲人口增長了2800萬,增幅達45%。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