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菲律賓主要的氣候類型是什麼
菲律賓主要的氣候類型:
菲律賓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濕度大、台風多。年平均氣溫約27℃,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2000-3000毫米之間。群島西部有旱季(11-次年4月)和雨季(5-10月)之分,東部海岸終年有雨,並以冬雨最多。
南部地區也終年多雨,無明顯旱、雨季之分。東部的太平洋面是台風發源地,每年6-11月多台風。
菲律賓境內河流均較短小。呂宋島最大河流卡加延河,長350千米;棉蘭老島以棉蘭老河和阿古桑河較大。
(1)菲律賓長年吹什麼風擴展閱讀:
菲律賓高溫多雨,大部分地區有明顯的季節區別:分為涼季、乾季及雨季三個季節。
涼季(12月-次年2月):該季節涼爽少雨,給出行帶來很多便利,是旅遊的旺季。但這幾個月的植被由於沒有雨水的充分滋潤,會稍顯干黃稀疏,並且旺季人也較多,各種費用都稍貴一些。
乾季(3月-5月):這個季節也是菲律賓當地人過暑假的日子,很多度假點都遊客稀少,適合安靜的度假。
雨季(6月-9月):雨季的菲律賓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可怕,每個地區下雨都會有一定的規律(如早晨、中午或者黃昏),並且雨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雨過後的空氣無比舒適,陽光還是一樣的燦爛。最重要的,此期間遊客數量少,住宿可以討價還價,非常劃算。
菲律賓群島地形多以山地為主,占總面積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數島嶼有較寬廣的內陸平原外,大多數島嶼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狹窄平原。
呂宋島東南的馬榮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蘭老島東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為境內最高峰。各島之間為淺海,多珊瑚礁。菲律賓群島兩側為深海,薩馬島和棉蘭老島以東的菲律賓海溝,最深達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區之一。
㈡ 菲律賓群島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吹東北風,夏季吹西南風(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導致) 為什麼
離亞歐大陸太遠了,本身面積也小,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明顯
㈢ 菲律賓的氣候和海南的氣候有什麼差異
菲律賓的氣候: 北部屬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
常年受熱帶雲團影響,高溫多雨,濕度大,夏秋季多台風。
海南的氣候: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6℃。
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 海南省雨量充沛,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僅佔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乾旱常常發生。
㈣ 世界地理問題
我高中時候學的地理,全校第二名,呵呵,不過現在大三了,學的是考古,有的記得,有的已經不記得了,我給你查了下資料。答案如下,不過還是以課本為主,因為課本每年都改版。
1.亞歐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美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2.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因為亞洲緯度跨度大,從赤道到北極均有分布,且亞洲湖泊眾多,水與陸地得比例很大地影響著氣候,亞洲地形復雜,從平原到丘陵到高山,氣候受地形形象較多,例如典型的青藏高原的高山氣候.另外洋流也影響著陸地,如:環太平洋海流.
3.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代中國,最新書上,好象還加上了古希臘.
4.亞洲北面北冰洋,南面印度洋,西面亞歐大陸,東面太平洋
5.世界海陸分布:海陸面積的比例為三分陸地,七分海洋(陸地佔29%,海洋佔71%);海陸分布大致為陸地集中分部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陸漂移是板塊運動形成的。
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陸地有五種基本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2).七大洲地形特徵:
①亞洲地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大。
②非洲以高原為主。
③歐洲以平原為主。
④南極洲為冰雪大陸。
⑤南、北美洲均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⑥大洋洲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3).世界著名山脈: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4).世界著名高原和平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東歐平原。
(5).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部。
6.東亞是中國、日本、韓國一帶
南亞是印度一帶
東南亞是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
中亞是阿富汗一帶
西亞是中東那裡,以色列、伊拉克,約旦一帶
北亞是指西伯利亞,餓羅斯北部
7.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
8.首先在教育文化方面,都知道很多日本字和中國字一樣,有些連發音也是一樣.在宗教信仰上,日本人也信佛教,日本的神鬼怪學說和中國一樣.在生活飲食方面,日本人不像歐美國家一樣吃生牛肉.他們吃熟食,米飯為主.在政治文化上,日本也是多黨合作,可以連任制.
9.日本的主要民族:大和族
10.日本旅遊勝地很多,著名的如:富士山,別府溫泉,東京塔,淺草寺,迪斯尼樂園,橫濱,北九州.還有很多.
11.泰國:稻米、玉米、橡膠、甘蔗、綠豆、麻、煙草、咖啡豆、棉花、棕油
馬來西亞:稻米、玉米、橡膠、麻、煙草、咖啡豆、棉花、棕油,好象還有茶.
印度尼西亞:大米、玉米、木薯、大豆、椰干、咖啡、棕櫚油、糖、茶、煙草、橡膠。
12.東南亞11個國家,越南首都:河內,寮國:萬象,柬埔寨:金邊,緬甸舊首都:仰光,新首都:彬文那,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菲律賓:馬尼拉,汶萊:斯里巴加灣市,東帝汶首都:帝力
13.湄公河
14.地形影響著降水,而且半年盛行吹西南風、半年盛行吹東北風,所以地形起了很大作用,氣流爬升時候則降水變大,印度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盛行西南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水汽,降水豐富。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
15.加爾各答(麻紡和機械工業中心)孟買(棉紡工業中心)
16.澳大利亞別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里的國家,
巴西別稱:桑巴軍團,泰國別稱:暹羅國和千佛之國,印度尼西亞別稱:千島之國、火山之國
17.東南亞,北美,歐洲
18.歐洲的人種主要是白種人,
當今世界經濟呈現出一超多極的發展趨勢,其中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聯合體,其國民生產總值甚至超過了美、日。1998年歐盟15國國民生產總值約8.8萬億美元,區外貿易總額近1.8萬億美元,均超過美、日。
同時,歐盟還在不斷的發展擴大,歐洲統一大市場的運行使歐盟在世界經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更加重要,與中國的聯系也越加緊密。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組織。其前身是歐洲共同體,即歐洲經濟共同體、煤鋼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的統稱。1993年11月,《歐洲聯盟條約》(又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歐共體演化為歐洲聯盟。現有15個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創始國)、英國、丹麥、愛爾蘭(1973年加入)、希臘(1981年加入)、西班牙、葡萄牙(1986年加入)、奧地利、芬蘭和瑞典(1995年加入)。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歐盟已建立了關稅同盟,實行共同外貿、農業和漁業政策,創立了歐洲貨幣體系,建立了總預算制度。1993年1月統一大市場正式啟動,基本實現了商品、人員、資本和服務的自由流通。在歐盟成員國,汽車司機過境不必辦稅務手續,人們可自由越境采購、旅遊、工作和退休。在《申根協定》的協約國,外國人只要獲一國簽證,即可在所有協約國內自由通行。一個長達3萬多公里的公路網連通歐盟各國。1997年10月,歐盟15國簽署了《阿姆斯特丹條約》,在加強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及內政司法合作方面取得進展。1999年1月1日歐元已如期啟動。一個沒有國界的大歐洲已逐漸形成。
歐盟的建立對於歐洲各國擴大經濟市場、降低成本、減少繁瑣手續、推動科技發展、促進內外貿易發展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從此,歐洲各國可以以同一種聲音在世界舞台上發言,形成同一種勢力與美國代表的世界強勢集團抗衡,成為世界政治、經濟領域不可小視的力量。而這正是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單獨做到的。因此,對於歐洲西部,合則受益,合是必然。
19.澳大利亞
20.(這個題目你寫得我看不懂...)
21.袋鼠,樹袋熊,鴯鶓
22.旗面左上角為藍色星區,區內共有9排50顆白色五角星,以一排6顆、一排5顆交錯。星區以外是13道紅白相間的條紋。50顆星代表美國50個州,13道條紋代表最初北美13塊殖民地。後面那個問題實在想不起來了,以後補充吧,不好意思.
23.最冷的地區是南極,最冷的地方在西伯利亞
24.矽谷屬於高科技工業.如:電子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遺傳工業
25.指的地方就是亞馬孫雨林,如果指的是環境,那麼就是森林和濕地
26.北部大西洋,南部大西洋,西部南美大陸,東部大西洋.
鄰國:圭亞垃,蘇利南,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馬拉圭
27.亞洲,歐洲,北美洲
28.南極主要資源煤、石油、天然氣、鉑、鈾、鐵、錳、銅、鎳、鈷、鉻、鉛
29.中山站,長城站,第三個在建,不知道是否已經建成.
㈤ 香港有南風天嗎,為什麼菲律賓那麼靠近赤道了,還屬於黃種人
有啊,夏季的時候就吹東南風,菲律賓那是幾萬年前遷徙到的黃種人,人種的的形成要很長的時間。
㈥ 東亞的季風風向。(菲律賓)
東亞季風夏季風為東南風(偏南風),冬季風為西北風(偏北風)。形成東亞季風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所致。
夏季時,陸地上氣溫比較高,形成一個低氣壓(亞洲低壓),這個低壓會切斷副熱帶高氣壓帶,使副熱帶高氣壓帶殘留在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壓),最後形成陸地氣壓低而同緯海洋氣壓高的現象,風從海洋上的高壓吹向陸地上的低壓,再加上向右偏的地轉偏向力,偏轉成東南風。
冬季時,陸地上氣溫比較低,形成一個高氣壓(亞洲高壓),這個低壓會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使副極地低氣壓帶殘留在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壓),最後形成陸地氣壓高而同緯海洋氣壓低的現象,風從陸地上的高壓吹向海洋上的低壓,再加上向右偏的地轉偏向力,偏轉成西北風。
㈦ 菲律賓群島氣候和降雨量
菲律賓位於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雨量充沛,終年有雨,東部降水量較多。每年11月到翌年5月,多東北風。6月至10月來自印度洋的水氣往往在群山西坡及西南坡凝聚成季風雨。此外,菲律賓以東的太平洋西部是台風的發源地,在夏秋兩季,都會有大約35-20次台風自馬里亞納群島東南吹襲菲律賓,大部分台風皆橫貫菲島的中部和北部。台風常常給菲律賓帶來嚴重災害,唯有米沙鄢群島以南地區很少受到台風影響。
菲律賓全年平均氣溫為27.6℃。最高平均溫度為33-39℃,最低平均溫度為16.7-20.9℃。除高山地區外,其餘地區常年溫差很小,最熱和最冷的月份溫差不超過3℃,因此無明顯的熱季和涼季區分。日溫差比年溫差大。全國平均溫度日差6-12℃,一般雨季的日溫差較小,旱季較大。如馬尼拉地區8月份的平均日溫差為7.5℃,3月份則為12.3℃。在菲律賓呂宋島和棉蘭老島等較大島嶼上,一些海拔在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溫度不同,年平均溫度、最熱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溫度分別比其他地區低8.5℃、9.3℃和7.5℃。如碧瑤市海拔1500米,5月平均溫度僅19℃,11月至翌年2月,夜間最冷時可接近零度,還有霜凍。
菲律賓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約2000-3000毫米。由北向南漸多。菲律賓的北部呂宋島可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部以每年11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較多,雨季不明顯;西部季風影響顯著,每年11月至翌年5月為旱季,6月至10月為雨季。西部季風區年降雨量變化很大,如馬尼拉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2100多毫米,而最少的年份則不到1000毫米,最多的年份多達4000毫米。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的大部分地區終年多雨,沒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另外,宿務島和呂宋島的卡加延谷地則因山嶺屏蔽,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500毫米,是全國比較乾燥的地區。
㈧ 菲律賓冬季吹什麼風
菲律賓是沒有冬季的那裡是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很熱的。
㈨ 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屬於______氣候.這里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______風,降水______,是______季
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這里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東北風,降水少,是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風,風從印度洋吹來,降水多,是雨季.
故答案為:熱帶季風;東北;少;旱;西南;海洋;多;雨.
㈩ 為什麼菲律賓群島北部冬季吹東北風,受亞洲高壓 影響,不是應該吹西北風嗎
受地轉偏向力影響,來自亞洲大陸的冷氣團到達菲律賓東北海域後轉向西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