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f22雷達探測距離
f22雷達探測距離F-22的雷達最NB,是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達250公里,探測隱形目標的距離在70-80公里左右,可以同時跟蹤24個目標並指揮導彈對其中的8個目標進行攻擊。
FA22正面雷達反射率為2~3平方米,僅為蘇27側面雷達反射率的1/100,FA22同樣使用了先進的紅外隱身技術,通過噴流冷卻矩形噴口,垂尾、平尾、尾撐向後延伸,可遮蔽發動機噴口的紅外線輻射。
(1)菲律賓fa50裝備什麼雷達擴展閱讀:
特點:
機載火控雷達與戰斗機的作戰效率有著直接關系,機載火控雷達(Airborne Firecontrol Radar),是用來搜索、截獲和跟蹤空中目標,提供武器瞄準、射擊和制導所需數據的機載雷達。
中國有源相控雷達還具備了大離軸制導導彈的功能,因此掃描角度更大,為了雷達探測數據更快、更直觀的現實,殲-20隱身戰斗機都配備了新的抬頭衍射顯示器,並且這套衍射系統已經進行數字化,專門用於出口。
❷ 相控陣雷達的發展
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歐洲戰斗機首飛
雷達體制從無源到有源
作為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前身,無源相控陣雷達的發射機與天線分離配置,射頻能量從發射機通過復雜昂貴的波導管饋送至天線。但是,波導管穿過甲板、隔艙等艦體結構,自然會影響艦體的強度;而且這種配置的可靠性也較低,一旦發射機組或波導管出現故障或戰損,就會導致整個雷達系統的失效。同時,無源相控陣雷達由行波管之類的發射機來提供功率,要增大雷達發射功率不那樣容易。人們認識到了無源相控陣雷達的上述缺點,設法尋找新的雷達模式。
微波集成電路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人們可以在砷化鎵晶片上做出幾厘米大小、能發射/接收電磁波的小單元,用來取代龐大的行波管和天線。將一個個這種小單元(移相器)排成陣列,就成為發射機與天線合一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與無源相控陣雷達不同,有源相控陣雷達拋棄了集中式發射機,而是每一個天線單元都配備一個獨立的雷達發射機,只要增加天線的發射/接收單元數,就可以增加發射功率。
有源相控陣雷達不使用穿過艦體的波導管,降低了系統的復雜性和體積,也相應減少了饋電系統造成的能量損耗;每個天線單元均具備獨立發射與接收電磁波的功能,少數天線單元的故障或受損不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失效,故可靠性與抗戰損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高峰值功率是通過諸多天線單元合成的方式來實現的,因此降低了對微波元件的峰值功率要求,有助於降低成本。同時,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雷達波束的分配、管理與運用上也更加靈活,有利於提高雷達系統的反應速度與效率。
俄超大型相控陣雷達系統
全面提升電子對抗能力
在電子對抗日趨激烈的未來海戰場環境中,為了有效地發揮雷達的信息作戰優勢,
強大的抗干擾、電子壓制能力不可或缺。面對海軍作戰區域由遠洋向近岸水域轉變的趨勢,水面艦艇所面臨的威脅與實戰環境也變得更加復雜。對艦載相控陣雷達來說,淺灘、急流、礁石、島嶼、海岸線陸地、叢林等復雜地形所造成的雜波和多重反射,對海空目標的偵測造成了很大幹擾,急需提高雷達的抗干擾能力。而有效對抗反輻射導彈的威脅,也成為確保艦載相控陣雷達生存和有效運用的必要前提。採用雷達低截獲概率技術
艦艇要改善隱身性能,除了降低雷達反射截面之外,還需要嚴格控制艦載設備發射的各種電磁波,以避免敵方探測到艦艇位置。而艦載相控陣雷達必須時常開機,會發射大量電磁波,對艦艇隱身十分不利。因此要採取降低峰值功率、編碼擴展頻譜、削減波束旁瓣等「雷達低截獲概率技術」,使敵方難以捕捉到相控陣雷達發射的信號,或由於信號太微弱而無法判定雷達載艦的准確位置。這種技術還有助於提高艦載相控陣雷達對抗反輻射導彈的生存能力。
增強彈道導彈偵測能力
海基導彈防禦系統比陸基系統有更高的靈活性和遠程機動部署能力,因此,偵測彈道導彈並引導防空導彈實施攔截,已成為艦載相控陣雷達的重要使命。美國改進AN/SPY-1系列相控陣雷達,以滿足海基反導的需求;英國的「桑普森」相控陣雷達具備了相當的偵測彈道導彈的潛力,已獲得美國彈道導彈防禦局的資助;荷蘭的「阿帕」雷達也具備一定的探測彈道導彈能力,有可能成為歐盟發展海基戰區導彈防禦的基礎。
除此而外,艦載相控陣雷達還力求與艦載指控系統、數據鏈、編隊網路整合並高速交換數據,爭取能通過雷達反射特性快速辨識目標艦(機)。長遠目標是整合各種艦載雷達的功能,以期用1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滿足從遠程導彈攔截到近距防禦的多種需求,如遠距離探測、跟蹤、目標鎖定以及各類艦載武器的導引、作戰指揮,從根本上簡化艦艇的雷達配置。
世界各國雷達類別、型號、裝備機型、以及服役狀態列表 國家類別型號裝備機型狀態美國PESA APY-3E-8退役APQ-164B-1B服役APQ-181
(PESA升級至AESA) B-2服役AESA APG-63V2/V3F-15服役APG-77F-22服役APG-79F/A-18E/F服役APG-80F-16服役APG-81F-35服役APG-82F-15E服役APG-83F-16服役APS-149P-3服役APY-7E-8服役APY-9E-2D服役APY-10P-8服役「瞭望者」波音737AEW服役MFASRQ-4服役日本 AESA JPG-1F-2服役JPG-2F-2未服役?P-1服役HPS-104SH-60服役多功能射頻系統(RF)ATD-X心神」研發俄羅斯PESA N001VEP+Pero「熊貓」蘇-27驗證N007/A/AM「閃舞」米格-31服役N010F「甲蟲F」蘇-27驗證N010MF/MFE甲蟲MF/MFE米格-29 蘇-27 無服役N010MFS/MFSE甲蟲MFS/MFSE 蘇-27 蘇-33UB 無服役N011M 蘇-30MKI/MKM/MKA/SM服役N035雪豹-E「蘇-35服役V-004蘇-34服役「檢閱-K圖-160服役AESA N010A/AE」甲蟲A/AE「卡-52 米格-35服役N036松鼠「
N036B-1-01
N036L-1-01 PAK FA 未服役 ?A-100研發V-004AM蘇-34研發中國AESA 1475型殲-20研發?(存疑)殲-11D 殲-16研發?(存疑) 殲-10B服役?空警-2000 空警-500服役?空警-200 運-8AEW服役法國PESARBE-2陣風服役AESARBE-2AA陣風服役以色列PESAEL/M-2026未知無服役AESA EL/M-2052米格-29 LCA等未服役EL/M-2075波音-707 波音-767等服役EL/W-2080G-550服役EL/W-2090A-50 服役義大利AESA ES-05JAS-39未服役VIXEN1000E未知未服役VIXEN500E未知未服役PICOSAR未知未服役海狼7000E山貓未服役海狼7500EMQ-9服役印度AESA HMRLCA無服役?AMCA研發瑞典AESAPS-05MK5JAS-39未服役愛立眼」EMB-145服役國際合作AESAAMSAREF-2000驗證Captor-EEF-2000研發加拿大AESAAPS-504V6未知研發
❸ 戰斗機雷達問題
你說的很對,對方鎖定我機時候,我的雷達告警器會警報,因為對方鎖定我機的時候,雷達波的強度會很高,而且持續時間會比較長。這主要還是依靠強度分析,因為對方從發現我機到鎖定目標直到發射導彈的時間有時候很短。所以也許戰斗機一升空,告警器就會響,也許是告警器壞了,也許你被鎖定了,告警器不是萬能的,駕駛飛機的是人,你要有自己的判斷力,這才是一個好的飛行員。才能保持自己,擊落敵人。
❹ 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世界典型機載雷達型號一覽
國家型號裝備機型狀態美國APG-63V2/V3F-15服役APG-77F-22服役APG-79F/A-18E/F(第二批次之後)服役APG-80F-16服役APG-81F-35服役APG-82F-15E服役APG-83F-16服役APY-9E-2D服役APY-10P-8服役APS-149P-3服役「瞭望者」波音737AEW服役APQ-181B-2服役MFASRQ-4服役日本JPG-1F-2服役JPG-2 F-2未服役HPS-104SH-60服役多功能射頻系統(RF)ATD-X「心神」計劃?P-1服役中國1475型殲-20測試?(存疑) 殲-10B服役? (存疑)殲-11D測試?空警-500 空警-2000服役?空警-200 運-8AEW服役俄羅斯Zhuk-AE/A米格-35,卡-52服役N036N036B-1-01N036L-1-01PAK FA 測試?A-100測試V-004AE蘇-34測試法國RBE-2AA陣風(第三批次後)服役瑞典PS-05 MK5JAS-39未服役「愛立眼」EMB-145服役以色列EL/M-2052米格-29 幻影-2000等未服役EL/M-2075波音707 波音767等服役EL/W-2080G550服役EL/W-2090A-50 服役義大利ES-05JAS-39未服役VIXEN500E未知未服役VIXEN1000E未知未服役PICOSAR未知(無人機)未服役印度L-273 LCA未服役?AMCA計劃國際合作Captor-EEF-2000測試AMSAREF-2000驗證加拿大APS-504V6未知測試
❺ 菲律賓的軍事實力強大嗎大家覺得它的武器來源於哪裡
不強大。武器都來自於別的國家將淘汰的武器賣給他們。
菲律賓,軍事實力就像香蕉一樣,看看可以,一捏就不行了。
菲律賓和美國有安保條約,是美國的盟國,有了美國的支持就有了歐美陣營的支持。越南雖然近幾年和美國的關系緩和,但是價值觀的不同,使兩國貌合神離,社會主義陣營的消失使越南無援,其他國家則迫於美國的壓力不會援助越南。
小國的命運總是悲催為主,美國人也不是故意賣垃圾給菲律賓,而是菲律賓的經濟和國力實在是沒有辦法支撐得起一支像樣的現代化軍隊,美國人願賣,但是人家實在窮得買不起。現在的菲律賓軍隊還有不少裝備是美國人送的,根本不要錢。
❻ FA-50戰機的主要性能
FA-50是超音速高教機T-50的改良型。該戰機最高時速達1.5馬赫,最大載重4.5噸。該戰機將逐步替代韓國軍隊老舊的F-5E/F等戰機。FA-50攻擊機由T-50教練機衍生而來,機體尺寸、武裝、發動機、座艙配置與航電和飛控系統均與前者相同,但兩者的最大差異在於加裝1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AN/APG-67(V)4脈沖多普勒X波段多模式雷達。APG-67雷達原為F-20虎鯊式戰斗機發展,因F-20研發計劃取消而未進入美軍服役;而另一衍生型GD-53雷達,則為台灣空軍F-CK-1經國號戰斗機所採用。APG-67(V)4雷達的搜索距離為150公里,能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2個。雷達系統采線上可抽換單元(LRU)設計,體積0.054立方米,重量73公斤,平均故障間隔(MTBF)時間350小時。武裝方面可攜掛2枚AIM-9響尾蛇短程對空導彈,及視任務內容分別掛載9枚Mk82 500磅(227公斤)、3枚Mk83 1,000磅(454公斤)或3枚Mk84 2,000磅(908公斤)炸彈,或6枚AGM-65小牛(Maverick)式空對地導彈。2013年FA-50戰機出口菲律賓。
性能(T-50)參考一般特徵機組員:2名全長:42呎7吋(12.98米)翼展:30呎1吋(9.17米)全高:15呎8.25吋(4.78米)空重:14,200磅(6,441公斤)最大起飛重:26,400磅(11,985 公斤)引擎:1具 GE(General Electric)公司F404-GE-102渦輪扇發動機,最大後燃推力17,000磅(78.7 kN)飛行表現極速:1.5+馬赫航程:1,150哩(1,851公里)升限:48,000呎(14,630米)武裝機炮:1門M61A1 20公釐火神式六管旋轉式機炮導彈:空對空導彈:2枚AIM-9響尾蛇(Sidewinder)式短程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6枚AGM-65小牛(Maverick)式空對地導彈炸彈:5枚CBU-58集束炸彈、9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3枚Mk83 1,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3枚Mk84 2,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或9枚Mk 20集束炸彈
❼ 阿根廷會選擇FC1「梟龍」戰機嗎
琢磨過西班牙退役的「幻影」F1,又圈定了韓國FA50教練機,英國舉手示意後就沒買成。買來買去,還得說「梟龍」靠譜些。
作如果借機架設一條生產線的話,從此可以自生產一款三代機,可以說跑步就進入了三代機時代,實在是一件非常劃算的事。當然作為潘帕斯雄鷹的阿根廷,也有現實需要。
沒買成的FA50,怎麼說不過一款教練機,「梟龍」自然不同,它是為戰斗而生的,彈葯也豐富,想要什麼有什麼,並且性能一流,絕對不低。買不買,要看阿根廷具體考慮。
「梟龍」不一樣,Block3配備了全新的航電和雷達,更可發射射程達到180公里的霹靂15導彈,可制在敵先。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得見,阿方購買「梟龍」,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都是一筆超劃算的買賣。用個幾十年不落後,確實值得研究。
❽ 韓國FA50戰斗機性能怎麼樣
怎麼說呢,一架高級教練機改出來的戰斗機,還是雙座戰機(空優作戰很影響機動性),航電、雷達連FC-1梟龍的都不如,FA-50賣給國防需求不大的小國用用還不錯,賣給菲律賓簡直是給個心理安慰,畢竟FA-50讓菲律賓空軍重回噴氣式時代。
❾ 殲十六戰機相當於美國或者俄羅斯哪種型號的戰機呢
殲16從用途上分類,相當於美國的F35,俄羅斯並沒有同類型戰機的存在。
這樣說法的依據,是我國的殲16擁有極強的空戰能力,這是F35這種多用途戰機才具備的本領。只是殲16不具備隱身能力,和F35不是同一代戰斗機,所以才說兩者在用途上類似。大家可能很清晰地看到,我對於多用途戰斗機的本領強弱分類主要依託的是此類戰斗機空戰能力的強弱。所以才以這一條標准界定俄羅斯並沒有此類型戰機。如果嚴格意義上分,蘇30也算,只是空戰能力比較弱而已!
目前俄羅斯比較著名的戰斗機有蘇57,蘇35,蘇30,蘇27.以上列舉戰機中,蘇57和蘇35兩者都是純空優戰斗機,不屬於多用途戰斗機的范疇。蘇27蘇30則屬於同一代的初期三代機,其中蘇27制空,蘇30兼具對地打擊能力。不過蘇27改裝成蘇30的過程中,看上的是這款戰機大航程,大載彈量的優勢,其實這款戰機的空戰能力僅僅能用於自衛,不足以用於攻勢作戰!
另外就是歐洲雙風以及鷹獅戰機,這幾款戰機倒是有點類似於殲16的定位,至少人家在多用途的基礎上並沒有削弱空戰能力。只不過這幾款戰機中因為屬於中小型飛機,所以需要根據任務更換武器模塊,在他們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空戰任務也只能攜帶自衛性的格鬥空空導彈。而我們的殲16就不一樣,其在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可以考慮攜帶遠程空空導彈和對地對海打擊武器,因為我們的殲16載彈量更大,是現役戰斗機載彈量最大的戰斗機。大的好處自然可以掛載更多的任務模塊,而不用像中輕型戰機那樣必須做出選擇和取捨!
戰斗機改裝成多用途戰斗機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不是簡單的武器更換
上面說到,其實最理想的多用途戰斗機是在保留或者加強空戰能力的前提下具備多用途的功能。不過事實往往並不能盡如人意,因為戰斗機改裝成多用途戰斗機不是簡單的更換武器就能實現的。這牽扯到戰斗機電子系統,機體結構以及發動機的改裝,幾乎相當於重新設計一款戰斗機。
早期的多普勒機載雷達空優戰斗機在改裝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為戰機換裝具備對地對海搜索模式的雷達。其次是戰斗機的空空導彈一般重量較輕,而對地對海彈葯的重量比較重,所以需要對機體結構進行加強或者對武器掛架進行重新設計。考慮到飛行員的作戰壓力,一般多用途戰斗機還會設置成雙座型,增加一名飛行員可以保障更好地完成任務。這一系列改進後的結果往往是飛機機體重量或者載彈起飛重量大大增加。如果不對飛機的發動機進行改進,也就意味著改裝過後的飛機要損失部分的機動性能或者別的能力,也就是說,這樣的多用途轟炸機的空戰能力是會縮水的。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蘇30.
我國的殲16從研製之初就沒有參考30設計。而是依靠自身大量的五代機技術為其換裝了最先進的雷達和航電。為其配備了我國最新改進型的渦扇10B發動機。這樣才保障了這款戰機最優空戰性能的保持前提下還具備多用途的能力。
殲16完全可以碾壓所有印度現役戰斗機,印度戰機還沒有發現殲16就已經被擊落了
目前印度空軍最先進的戰機是蘇30MKI以及從法國進口的陣風戰機。先來說一下印度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機。這款戰機是法國人的傑作,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先進的戰機之一。我們在之前很多篇關於戰機性能的對比中重復過一個衡量戰機先進性的標准,那就是雷達和武器。也就是說先敵發現,先敵打擊才是空戰制勝的關鍵。先敵發現依靠的就是戰機上裝備的雷達,目前印度陣風上裝備的雷達是RBE2 多功能雷達,這款戰機雷達開發於上世紀80年代,為無緣相控陣雷達,這款雷達受限於陣風的機頭面積較小,所以所能安裝的T\R組件也很少,836個GaAs制T/R組件,據說這款雷達的最遠偵測范圍只有160公里!名義上安裝了相控陣雷達的戰機,實際上探測距離也僅僅相當於多普勒機載雷達的距離。
再來看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機,這款戰機的雷達是早期試用型號的雪豹雷達,代號是N011。俄羅斯人當初在給印度人介紹這款雷達的時候宣稱可以在130公里外鎖定對方的戰機,印度人為此一口氣下了270架的訂單,實際上這款戰機雷達性能之糟糕讓印度人大跌眼鏡。因為在實戰中這款雷達被印度人證實即便是接近到敵機只有30公里的時候還無法確認目標,需要人眼輔助才能完成空戰!
我國殲16戰機所安裝的雷達目前還沒有公開的數據,大多數軍迷相信安裝了和殲20隱身戰機一樣的雷達。因為巨大的機頭尺寸,殲16上安裝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的T\R組件據說達到了2200個之多,三倍於陣風戰機。其探測距離也超過了200公里,高達2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