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即將面對菲律賓華裔,請問怎麼對他們用菲律賓語說「你會說閩南話嗎」請用拼音或漢字表示。
他們會說英語。會:Yes, I can. 不會:No, I can not.
想對他們說「你會說閩南話嗎?」,可以這樣:Can you speak Chinese? 正確回答是:No.
通過推理可知,他們不會講閩南話,所以不需要知道怎麼用菲律賓語說「你會說閩南話嗎?」。
希望你能喜歡我的答案。
2. 菲律賓說什麼語言呢
菲律賓人的官方語言是他加祿語、英語。
塔加洛語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主要被使用於菲律賓。被稱為菲律賓官方語言的「菲律賓語」,正是以塔加洛語作為主體而發展出來的。
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包含約49萬詞,外加技術名詞約30萬個,是詞彙最多的語言,也是歐盟以及許多國際組織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2)我兒是大姚用菲律賓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一、他加祿語的來歷
在塔加洛語中,「taga」是「本地人(native)」的意思,而「log」則是「河流」的意思,所以,「Tagalog」原本的意思是「住在河濱的居民」。
在西班牙人於16世紀佔領菲律賓以前,並不存在任何和塔加洛語相關的文字紀錄,因此,我們對塔加洛語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並不是真的很清楚。
不過,有某些語言學家推測,和也被歸類為「中菲律賓語」的其他語言一樣,塔加洛語可能也是發源於民答那峨島(Mindanao)的東北部或維薩亞群島(Visayas)的東部(Wikipedia 2005a)。第一本用塔加洛語所寫的書籍,似乎是在1593年所出版的《基督教義》(Doctrina Cristiana)這本書。
這本書總共出了三種不同的版本,一個是用西班牙語寫作的,另外兩種版本則都是用塔加洛語寫作的,一個是用稱之為「貝貝因」(Baybayin)的書寫系統,另外一個則是採用拉丁字母的書寫系統(Wikipedia 2005a)。
二、使用英語的國家
1、英語在下列國家和地區是第一語言: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巴哈馬、愛爾蘭、巴貝多、百慕大、蓋亞那、牙買加、紐西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21世紀世界上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本族語)的人口約有5億。
2、英語在下列國家和地區中是通用語言,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加拿大、多米尼克、聖路西亞和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愛爾蘭(連同愛爾蘭語)、賴比瑞亞(連同非洲語言)和南非(連同南非荷蘭語和其他非洲語言)。作為第二語言(即不是母語,但為所在國通用語)使用的人口約有10億。
3、英語是下列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之一),但不是本地語言和通用語言:斐濟、迦納、甘比亞、印度、吉里巴斯、賴索托、肯亞、納米比亞、奈及利亞、馬爾他、馬紹爾群島、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薩摩亞群島、獅子山、史瓦濟蘭、波札那、坦尚尼亞、尚比亞和辛巴威。
3. 菲律賓語BOBO什麼意思還有Cheater,還有你好用菲律賓語怎麼說
2樓正解 我現在正在菲律賓 在這邊打dota 說你bobo就是罵你傻逼 是菲律賓語 cheater是英文,是作弊者也就是掛B
1樓中的kumusta 具體來說是how are you 的意思 就是問你怎麼樣 打招呼會用
但是更准確來說是magandang umaga,早上好 magandang gabi 晚上好 magandang hapon 下午好 沒有「你好」這種菲律賓與表達 但是一般這邊人見面都說 hello的
4. 楊毅咱們贏過的那些隊後來怎麼都那麼厲害了
楊毅:咱們贏過的那些隊,後來怎麼都那麼厲害了?
德拉季奇和東契奇一老一少,兩大後衛雙槍破空,斯洛維尼亞在歐錦賽決賽上力斬前南各族裡的帶頭大哥塞爾維亞,歷史上第一次奪取歐洲冠軍。斯洛維尼亞奪冠,除了震動全歐,估計全球范圍內受震動最多的就是中國了。
決賽的晚上,早已退役,今年夏天和我們一起搭檔解說了NBA總決賽的王仕鵬在騰訊上收看了決賽直播,發出微博有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1年前,王仕鵬職業生涯里最璀璨的一球,中國籃球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勝,在日本札幌,世錦賽小組賽的最後一戰上,超級三分球絕殺斯洛維尼亞,是中國球迷心中的永恆經典。
世錦賽之後,大鵬回到廣東東莞的家,媽在門口等兒子,一拍兒子的肩膀說:我兒是英雄。
如今英雄已退,姚王不再,澳洲入亞,中國男籃已無亞洲霸主之位。斯洛維尼亞彈丸之地,風光無限,斬盡歐陸豪強。
關鍵是,這早不是我們第一次這么唏噓了。斯洛維尼亞擊敗的決賽對手塞爾維亞,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生死戰上敗在中國男籃手中。大姚獨霸內線,杜鋒4罰全中定勝局。後來塞爾維亞在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兩次奪取亞軍,僅僅輸給美國隊。
斯洛維尼亞在半決賽爆冷擊敗的頭號熱門西班牙,在1994年世錦賽上曾經敗在中國隊黃金一代手中。後來西班牙多厲害,不用再說了。
孫邦指導和蔣興權蔣爺帶出的黃金一代,在宮魯鳴指導麾下,於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再次挺進八強。除了安哥拉,他們贏的最關鍵一戰是對阿根廷。6年之後,吉諾比利率領的阿根廷在印第安納波利斯挺進世錦賽決賽,接著在2004年雅安奧運會上奪取金牌。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我愛中國隊,不只因為我是中國人,也因為他們歷史上贏得過那麼多激動人心的勝利。胡衛東10罰全中,鄭武後仰制勝,姚王移動長城,劉玉棟李楠張勁松,王七朱八杜老四,盡在我們心頭。可如何少則數載,多則十餘年,再看當初手下敗將,全都縱橫天下,咱們卻一輩兒不如一輩兒,競爭力不斷跳水呢?
一提這個話題,就有朋友說,大姚當了主席,就看大姚怎麼改革吧,怎麼給中國籃球帶來神奇的力量,大夥兒都得努力加油。這話呢,也對,也不全對。
中國籃球這個行業當然得聚合自己的力量,給運動員創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去提升。大姚改了聯賽賽制,也改了國家隊隊制,他就是這么乾的。他得把能乾的干到最好。
但你看剛才咱們歷數的這些叱吒風雲的球隊,有幾支是靠改革自己的聯賽體制和國家隊體制而興起的?我一直在講述這個觀點,體育的問題,從來不單純是體育的問題。
如果讓我說問題,我會說:第一,所有這些球隊的國家都有非常雄厚的體育基礎和文化,同時體育都是他們教育體制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們的孩子不光上體育課,而是從小開始,普遍根據條件和興趣接受正規的體育訓練。他們的學校里不只有體育老師,而是有真正的教練!
這和國家經濟水平不完全相關。像希臘、塞爾維亞、阿根廷,他們的國家經濟水平遠不如中國,但他們就是有不斷出產體育人才的教育體制,有大量傑出的基層高水平教練。他們年輕運動員的產出,像工廠里摳出來的模子,基本功相當過硬。別看他們的人口基數少,他們是從全國所有孩子里挖掘和培養好苗子;別看咱們人多,真正敢於放棄教育吃體育飯的有幾個?能從小碰上好教練的就更少了!
斯洛維尼亞的籃球普及到什麼程度?論面積,一個重慶就抵4個斯洛維尼亞,論人口,一個北京能抵人家15個。可斯洛維尼亞幾乎人人都接受過相對正規的籃球訓練。去年江蘇肯帝亞男籃去斯洛維尼亞集訓,帶著一個外援麥當勞。接待球隊的那家酒店老闆四五十了,叫了一幫年齡相仿的業余老哥們兒,說想跟中國的職業隊打一場玩玩。結果你猜怎麼樣?當地老頭隊領先進入第四節,差點兒贏了江蘇隊!
第二,在過去20年裡,歐美之間已經打通,為職業籃球運動員建立了非常出色的流通機制和培養體系。歐洲本身是一個小世界,國土偏小,文化接近,來往便捷。大量歐洲各國運動員聚集在少數幾個水平較高的聯賽效力,比如西班牙、希臘、義大利聯賽,對抗激烈,交手頻繁,共同提高速度很快。像東契奇,斯洛維尼亞國內聯賽規模很小,但東契奇是從皇家馬德里青年隊打出來的。吉諾比利那一代阿根廷冠軍隊成員,十有八九是從歐洲賽場上練出來的。
NBA對國際運動員的開放態度,美國籃球對國際運動員的重視和交流,讓歐洲運動員能在更好的環境里發展和成長。必須承認,美國職業體育的硬體水平,訓練系統和科學性,競爭環境的高水平,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區不具備的。大量歐洲的運動員家庭,從孩子年幼時就把他們帶到美國籃球的體系裡,讓他們在這里成長。像小加索爾,波爾金吉斯,他們具備歐洲運動員的技術和意識,又適應了美國籃球的速度和文化,充滿自信,所以大放異彩。像德拉季奇和東契奇這樣直接進入NBA的,已經具備了很高水平,在NBA成長為更出色的運動員。
像過去俄羅斯的基里連科;法國隊的帕克、迪奧、諾阿;立陶宛的克雷扎、瓦蘭丘納斯,都是他們國家隊在世界領域贏得成就時的領袖。你在觀察歐洲強隊時,已經很少能找到沒有NBA運動員標簽的。越來越多的歐洲球隊,以NBA運動員掌控,打標準的美式打法,強調個人能力,擋拆擋拆再擋拆。斯洛維尼亞就是這么用擋拆贏得了冠軍。
最開始,這是美國和歐洲各自體系的發展和結盟。接著,他們的體系裡融入了澳洲。澳大利亞雖然國內聯賽非常一般,但他們有大量運動員從小進入美國籃球體系成長和發展,現在半個隊都是NBA運動員,里約奧運上只輸了美國隊3分。讓澳大利亞來打亞洲比賽,簡直欺負人。
再後面,連非洲也被劃進他們的體系裡了。非洲有驚人的天賦和貧瘠的土地,那些身體天賦稟異的非洲孩子從小被美國球探帶向新大陸,這是他們夢想的生活。他們都想成為下一個奧拉朱旺。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洲隊像塞內加爾一樣,坐擁半個隊NBA運動員。
各位,說到這兒,你們看到什麼了?你說這些國家籃球運動的興起,跟他們的聯賽體制和國家隊體制有多大關系?他們小國寡民,本來沒有多大騰挪的餘地。這是教育,是文化,是語言,是地域,是自然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大洲和國家,在籃球這項運動的發展商結成了共同體。他們是一個體系。就像過去一提經濟發展就說得進入WTO,進入了人家才能跟你交流和共同發展。現在沒有被納入這個體系裡的,就剩亞洲了。其實要說聯賽的規模和完整性,中日韓比世界上很多國家強。但距離遙遠,文化差異,語言不通,身體條件限制,讓整個亞洲就是被擋在他們體系的高牆之外。
去年,在中國男籃兵敗里約之後,目睹奧運會上其他球隊展現出的水平和發展速度,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在上升,可是亞洲在下沉。前一年,亞錦賽還沒有澳洲球隊,中國青年軍在宮指導率領下連斬韓國伊朗菲律賓奪冠,激動人心,風頭正勁。可是拿到世界舞台一比,不是中國隊不行,是全亞洲都被世界完全拉開了。中國在亞洲的競爭力在提升和恢復,可是世界協同發展,唯獨不帶亞洲玩。這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是咱們沒進步,是全世界拉著手飛奔,咱們進步的太慢了。
再說一遍,這既是體育問題,又不只是體育問題。
可是只要有了問題,就只能由體育人來解決問題。大姚他們的艱難和尷尬,就在這兒了。
謹以此文,表達斯洛維尼亞奪冠後的感慨。感慨之後,以某觀之,只有無奈。
去年江蘇肯帝亞男籃去斯洛維尼亞集訓,帶著一個外援麥當勞。接待球隊的那家酒店老闆四五十了,叫了一幫年齡相仿的業余老哥們兒,說想跟中國的職業隊打一場玩玩。結果你猜怎麼樣?當地老頭隊領先進入第四節,差點兒贏了江蘇隊!
亞洲人在身體上確實有先天劣勢,但龐大的人口基數不可能沒有有天賦的人,不說專業隊,從小到巨巨家身邊難道沒幾個運動天賦過人的? 然而這些人絕大部分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全力投入籃球,大多靠天賦混跡野球場,在普通人面前秀秀,而在關鍵成長期得不到專業系統的培訓,基本功差的無法進入職業籃球。
其實說到底還是體育運動在中國民間基礎不夠,像這些快速起來歐洲國家,他們都有深厚的運動傳統,這導致他們下一代無論身體天賦還是從小接觸的訓練都偏向專業,中國運動基礎無論軟體還是硬體都差得遠
光抒情沒用,實際情況是甭管咱們贏沒贏過的歐洲美洲球隊加一個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比中國男籃厲害,跟中國體制領導層無關,有興趣的去看下網路中國男籃世錦賽奧運會兩大賽戰績,對歐美球隊及澳大利亞要麼全敗要麼偶爾一勝,連贏兩次的都少。一句話,人家歐美在強隊雲集的洲內比賽中好不容易殺出來,怎麼會不厲害呢。我認為中國需要做的是加強交流,學習先進方法戰術,從小正確對待訓練。
下一代基礎更差了,我們那時候體育課,大家都踢足球,打籃球,女生都還踢毽子,跳繩呢,如今呢,我聽我表弟說,他們體育課冬天嫌冷,蹲在樓道里玩手機,夏天怕熱,蹲在樹底下玩手機,班裡想運動的不多
籃球這玩意 太吃身體了
足球日本男女隊玩得也算溜了 到了籃球排球就完全不行了 大個資源太缺
說到底 亞洲籃球就別存幻想了
中國想著亞洲稱霸也就到頂了 袋鼠來了估計連這都渺茫了
5. 楊毅:中國男籃遠征備戰奧運 打美國隊怎麼贏
萬里長風,男籃遠征。備戰里約奧運的最後一站,或者說飛往裡約漫長征途的跳板是美國。當這篇推送推出的時候,中國男籃正要在洛杉磯跟美國男籃打一場熱身;北京時間27號(周三)上午,還要在舊金山跟美國隊再打一場;等8月6號里約奧運會第一戰,咱們跟美國隊還得再來一場。
13天里,中國國家男籃跟美國國家男籃要打一個三番戰!頂級國家隊之間這么密集的交鋒,尤其是跟美國隊的交鋒,史所罕見!
跟美國連打三場,咱們怎麼打?
好吧。我承認,這是標題黨,這不是一篇認真分析中國男籃應該採用什麼技戰術打法的推送。男籃打美國,你說怎麼打?怎麼打都贏不了;怎麼打都會輸很多。咱們腦洞大開口吐蓮花分析半天,照樣輸30分,也可能40分,也沒准兒50分。
可是,輸50分又怎麼樣?那是美國男籃,那是來自籃球王國的世界冠軍,那是由一群動物兇猛和變形金剛組成的現實中的漫畫球隊。我相信,在這樣的比賽面前,每個觀者都會興奮;男籃的每個小夥子們也會興奮。當你要去打一場無論怎麼打都贏不了,無論怎麼打都會輸很多的比賽,你還有什麼可琢磨的,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甩開膀子上吧!
這一次,我特別想為男籃在奧運會前的熱身安排鼓掌,雖然我並不知道,誰是具體的策劃者。如果從北京直飛里約,要有接近30個小時的旅程,這對任何人都是折磨。但先直飛12小時到洛杉磯,在美國比賽和休整,然後再從美國飛往裡約,行程安排和備戰條件就都明顯好得多。何況,打美國這2+1的連續三場球,將讓中國男籃大多數初出茅廬、即將第一次踏上奧運舞台的小夥子們真正去體驗,什麼是籃球世界裡最快的速度,什麼是最高的強度,什麼是最瘋狂的對手。你有連續三場比賽,去嘗試跟上他們的速度,頂住他們的強度,這是多麼難得的去提升自己的見識,讓自己變得更加出色的機會!
這讓我想起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之前,同樣是宮魯鳴率領的中國男籃也提前來到了美國,先和幾支NBA夏季聯賽球隊交鋒——其中打了湖人隊,就是著名的徐濟成老師發現並「命名」科比的比賽(大徐曾繪聲繪色的描述過科比怎麼在一個回合里過了中國男籃6個人,有一個人被過了兩遍);然後和美國男籃夢三隊在西雅圖打了一場熱身。比賽之後,查爾斯巴克利拉住了年輕的巴特爾,對他說「將來你準是個人物」。與此同時,球探們也記住了能夠跟著後衛像風一樣奔跑的王治郅。
在大賽之前與美國球隊連續交鋒的經典故事,還能追溯到1988年。蘇聯男籃的奧運目標志在奪冠,那時仍以大學生出戰的美國隊仍是他們最大的勁敵。蘇聯隊的老帥戈麥爾斯基利用波特蘭開拓者隊希望盡早得到薩博尼斯的急切,希望開拓者隊為蘇聯隊出訪美國安排訓練和熱身,求賢若渴的開拓者真的答應了蘇聯隊的要求。在蘇聯出訪美國的一個月時間里,他們和10支美國大學球隊連續交手,從一開始輸20分,到最後能贏20分,完全適應了美式風格的強度和速度,找到了擊破美國隊緊逼的方法。那一年秋天,蘇聯隊在漢城奧運會半決賽里力擒海軍上將羅賓遜率領的美國隊,最終擊敗南斯拉夫,奪取冠軍。
請注意,我是在講述連續和高水平球隊的交鋒對球隊的幫助有多大,並沒有在用中國隊和蘇聯隊做類比——甚至,你都不能用宮魯鳴的兩支球隊,2016年的中國男籃和1996年的男籃做類比,1996年的男籃大多數運動員在4年之前的巴塞羅那已經經受過奧運洗禮,接著在1994年世錦賽上挺進前八,已經完全進入了成熟期,和如今這支中國男籃根本不在同一階段。我的意思是說,無論你處在什麼階段和什麼水平,和這樣的對手交鋒,都將讓你變得更好。那種身體和神經反應,是你在電視畫面上無法體會的。你只有站在球場上,看見他們在你面前變向和起飛,被他們從手中搶斷,遭遇如狼群攻擊般的緊逼,你才能真正體會和學習,自己怎樣才能變得更好。從1994年開始,姚明看了8年NBA,直到他站在那兒的球場上,在印第安納被迅速地搶斷兩次,他才能驚呼,這里的速度就像子彈!這里的防守就像搶劫黃金和鑽石!
如今這支中國男籃,無論是硬實力還是球隊類型,都實在不具備對美國隊形成威脅的條件。小夥子們在去年稱雄亞洲,奪回錦標,靠的是體能好,拼防守,無論是打韓國、伊朗還是菲律賓,都是用緊逼拖垮了技術能力更出色的對手。用這個特點去打美國隊,就像跟關公練大刀。可我想說的是,對中國男籃——尤其是這樣一支年輕的中國男籃而言,和美國隊打比賽,從來都不是為了擊敗美國隊。三場比賽之後,你跟美國隊一定還是沒法打。可當他們在里約奧運會上遇到同樣是美式風格的委內瑞拉隊,也許你就能更快的適應對手的速度,你就能更好的保護手裡的球,也許你就能行成一些競爭。當你和世界上最好的球隊連打三場,籃球場上就再沒有什麼是你沒見過的了。
是的,掄開膀子上吧!享受這個時刻!輸掉多少分,有所謂嗎?
我想再說深一點,這甚至不只是我對中美這三場比賽的期待,而是整個里約奧運會。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扳著手指頭算中國隊在小組賽需要擊敗哪兩個對手才能出線——當然你不能放棄競爭,你要全力一戰,去嘗試最好的結果。但請讓我再,再,再重復一遍,目前這支中國男籃所處的位置。他們去年橫掃長沙亞錦賽奪冠,士氣如虹,可在賽前,沒有多少人相信他們能登頂。在這支球隊里,只有易建聯、周鵬、郭艾倫三個人打過倫敦奧運會——而且只有易建聯一人在世界級大賽上有過穩定的上場時間。這支球隊里最被人看好的那些明日之星,趙繼偉、周琦——包括郭艾倫,都將是第一次在世界頂級大賽的舞台上展現自己。
請讓我再說一遍,中國男籃在過去8年裡所遭遇的「人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男籃就應該進入主動換血階段——每一屆大賽之後球隊有三分之一的運動員進行更替,才是新陳代謝的正常規律。但因為管理者勇氣的缺失和目光的短淺,一批已經完全度過巔峰期的老將不但被留到了倫敦奧運會,甚至被留到了2013年馬尼拉亞錦賽,這才有倫敦全敗和馬尼拉之辱。
一支通過正常新老更替的,出色的球隊,應該是老中青三結合,有經驗,有能力,有沖勁。可現在這支男籃,是在新老完全斷層、走投無路的絕境下,被宮魯鳴用他的決心和責任徹底提上來的一支青年軍。這支球隊去年在長沙奪冠時那樣令人心折,就是因為他們一掃過去數年中國男籃的暮氣,青春無敵。而對他們的正常預期,應該是在里約奧運會上繼續歷煉自己,提升水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積累經驗。他們要去沖擊成績的時刻,應該是在主場舉辦的2019年世界錦標賽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
站在這個角度上,里約奧運,中國男籃打出什麼成績你不能接受?打出什麼成績我都能接受!你期待他們擊敗一水NBA運動員的法國隊和歷史輝煌的塞爾維亞嗎?如果他們不能擊敗委內瑞拉和澳大利亞,他們就無法從小組里出線。可讓我說句實話,即便像在倫敦一樣六戰全敗,又能怎麼樣呢?在倫敦,我曾經在全敗里看到那支垂老的中國男籃的斷代和絕望;可在里約,無論最後是什麼戰績,你都會看見一些希望——你都知道,年輕的他們將因此變得更加出色。
我之所以寫到這里,是因為在斯坦科維奇杯賽上表現不佳之後,我聽到的重新興起的那些罵聲,彷彿完全忘記了長沙的故事——反正,這就是我們的國度。而現在,男籃即將迎來新的敗仗,而且一定是慘敗。可事實上,那些傳奇的大哥們,孫軍鄭武胡衛東,李曉勇鞏曉彬 劉玉棟,他們也輸過美國隊50分,輸過南斯拉夫60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當你面對美國隊這樣的對手的時候,你對比賽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期待。恰恰相反,我期待著他們打的果斷,我期待他們主動,我期待他們去攻擊。防,也得努力去防,可當面前是歐文、克萊湯普森、杜蘭特和安東尼這樣的運動員,你防是防不住的。當你攻的出色,你的信心才能提升;當你攻的出色,他們才會尊重和記住你。你也許會輸掉一場五六十分的比賽,可你應該有那麼幾個瞬間,讓人拍案叫絕。
郭艾倫,這支中國隊里個人能力最強,結合球能力最好,同時又兼具對抗能力的後衛,也是整個球隊里最有信心的運動員。當歐文來防你的時候,請堅決地突破他!歐文在總決賽里防過庫里,可他不會在一場熱身賽里投入那樣的防守熱情。讓他知道你也能運球!突他!像10年之前陳江華在廣州突保羅那樣突他!
趙繼偉,大傷初愈,像郭艾倫一樣,在美國經歷了長時間的特訓。他的視野和大局觀那麼出色,他的運球和反應速度越來越像一個美式後衛。如果宮魯鳴把郭艾倫和趙繼偉同時放在場上,趙繼偉也許會對上一個比他高一頭的前鋒,也許是湯普森,德羅贊或者保羅喬治。如果是這樣,突他!你足夠快,突他!
美國男籃會有大量的夾擊防守,如果郭艾倫和趙繼偉能把球傳出來,李根、周鵬、小丁,曉川,投!把球扔進去!最好追回來防你的是克萊湯普森,投啊!在湯普森頭上扔進三分球!扔一個頂三個!
周琦在選秀之後,狀態一直不好。第2輪第43順位,的確比預期的低了不少。在人生里這樣的時刻,年輕人想不分心太困難了。可現在,選秀已經結束了,未來只能由自己來決定。如果你接下來在里約還缺乏生氣,總經理們只會說,幸虧沒有選你。王治郅、大姚、大巴都會告訴你,在美國隊面前,是你最好的機會,告訴他們,你有多出色!如果是那個叫喬丹的防你,點他!他會跳的!然後突破!
易建聯是球隊里唯一的大哥,也是唯一有過NBA經歷的運動員。阿聯離開NBA好幾年了,這支美國隊里的不少運動員,其實都沒怎麼交過手,但NBA的閱歷,會讓你成為球場上的信心之源。嘗試著去說話和率領球隊吧!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門第一戰,也是中美,當霍華德在罰球線一接球,大姚立刻瞪著大眼,沖隊友們高喊「沒籃兒!他沒籃兒!」,這就是閱歷,這就是信心。
打吧,小夥子們。一場肯定會輸的比賽,一點兒都不可怕。
如果今天輸了50分,兩天之後的第二場,咱們爭取輸45分。里約開門頭一戰,咱們爭取輸40分。打美國,個人敢打在先,整體策略在其次;閱歷成長在先,輸多少分無所謂!
6. 菲律賓語「你好」的讀音是什麼
菲律賓語的你好:kumusta,讀音:ku`mu`si`da`ga
你好,拼音[nǐ hǎo] ,打招呼的敬語,作為一般對話的開場白、常用語。這也是個最基本的中文詞語。主要用於打招呼請教別人問題前的時候,或者單純表示禮貌的時候等。
短語:
1、Kumusta ang panahon ngayon現在天氣怎樣
2、Kumusta po kayu? 你好嗎?
(6)我兒是大姚用菲律賓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菲律賓常用語:
1、Magandang umaga(tanghali, hapon, gabi)po.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
2、Magandang umaga(tanghali, hapon, gabi)po naman. 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回答別人問好)
3、 Mabuti po, at kayo po naman?我很好,你呢?
4、Mabuti rin po.我也很好。
5、Kumusta naman ang pamilyamo?你家人還好嗎?
6、 Juan, kumusta ka?胡安,你好嗎?
7、 Paalam na po. 再見。
8、 Adyos po.再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菲律賓語
7. 日常用品用菲律賓語怎麼說
日常用品用菲律賓,你怎麼說你可以?
8. 菲律賓人說什麼語言
菲律賓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拉丁字母的文字。英語為官方語言,政府文告、議會辯論和主要報刊均使用英語。
菲律賓語(菲律賓語譯Tagalog;英譯Filipino),又稱塔加洛語、他加洛語或他加祿語,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南島語系,主要被使用於菲律賓,也廣泛運用於馬來西亞沙巴州、印度尼西亞北部地區和新加坡。菲律賓憲法於1987年定其為國語。在菲律賓將近170種的本土語言中,菲律賓語是唯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一個語言。
菲律賓人,指居住在菲律賓的各族人民,總人口超過一億(2012年)。馬來人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後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
9. 誰能幫我翻譯菲律賓語,thank you
你是不是打錯了
翻譯如下
您malaglagip拉野孩馬迪誰見了sabali riknak kaam支付的rikna阿達拉傻nnipod
10. 菲律賓語常用語句
1 Magandang umaga(tanghali, hapon, gabi)po.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
2 Magandang umaga(tanghali, hapon, gabi)po naman. 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回答別人問好)
3 Kumusta po kayo?你好嗎?
4 Mabuti po, at kayo po naman?我很好,你呢?
5 Mabuti rin po.我也很好。
6 Kumusta naman ang pamilya mo?你家人還好嗎?
7 Kumusta po ang inyong ina?你媽媽好嗎?
8 Juan, kumusta ka?胡安,你好嗎?
9 Paalam na po. 再見。
10 Adyos po.再見。
菲律賓語發音規則
菲律賓語字母表由二十個基本字母組成。它們是:A B K D E G H I L M N NG O P R S T U W Y,其中,五個是母音:A E I O U和15個輔音:B K D G H L M N NG P R S T W Y。
菲律賓語中字母的發音比較簡單,除了音調的變化以外,一個字母只有一個發音。
母音發音規則如下如:
a和英語中的[α:]相同
e和英語中的[e]相同
i和英語中的[i:]相同
o和英語中的[o]相同
u和英語中的[u:]相同
菲律賓語字母表中的C,F,J,Q,V,X,Z,等字母常用在外來語借詞的書寫中。
通常,菲律賓語詞彙按照發音來拼寫,沒有雙母音,如果兩個母音在一起,則每個母音分開朗讀。對於外來語借詞,則按照菲律賓語拼寫規則進行改寫,但人名和地名保持原有拼寫不變。很多外來語借詞(主要是西班牙語詞和英語詞)被菲律賓語吸收,它們拼寫並不按照原來語言的拼寫方式,而是用菲律賓語字母來拼寫,變成了菲律賓語詞彙。
(10)我兒是大姚用菲律賓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塔加洛語【菲律賓語】基本介紹
塔加洛語/他加洛語/塔加洛語/他加祿語
流行於: 菲律賓
使用人數: 2200萬人(母語);5000萬人(第二語言)
排名: 58
語系:南島語系
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
西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支
美索菲律賓語言
中菲律賓語言------塔加洛語
塔加洛語又譯為「他加洛語」,「他加祿語」。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主要被使用於菲律賓。被當成是菲律賓國語及官方語言之一的所謂「菲律賓語」(Filipino),正是以塔加洛語作為主體而發展出來的。
根據菲律賓政府2000年所進行的人口普查資料,在總數為76,332,470的菲律賓人當中,有21,485,927人是以塔加洛語作為母語的。此外,還有將近5000萬的其他菲律賓人,則是以塔加洛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菲律賓將近170種的本土語言中,塔加洛語是唯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一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