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菲律賓達沃市發生火災致多少人死亡
當地時間12月23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家鄉達沃市的一家商場發生火災。截至目前,可能已有37人在火災中喪生。
消防專家認為,無論何處發生火災,有兩條總的逃生原則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冷靜;二是盡快離開火場。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
㈡ 菲律賓馬尼拉發生火災致5人喪生!面對火災該如何自保
高層建築發生火災,疏散逃生困難,撲救難度大,如果在高樓大廈中發生火災,在保護好個人的前提下盡量逃離火災現場。如果遇到火災,可以採取以下救生方法。
一、熟悉樓層結構不管在家還是在單位或公司,一定要熟悉周圍環境,了解疏散樓梯的位置,因為一旦發生火災,照明用電就會被切斷,但安全出口的指示燈會一直亮著。如果熟悉樓層結構的話,便於我們及時撤離。
二、果斷撤離普通房間一旦起火,三分鍾內火焰就會蔓延整個房間,而且煙氣帶有致命毒氣,假若身處火場之中,逃生要果斷,切不可貪戀財物,生命才是最寶貴的,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形成大面積火災。
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盲目大聲呼救,這樣會吸入濃煙,可能造成暈倒或窒息。在白天用光鮮色彩的衣服向窗外大幅晃動,以吸引路人的注意,在夜晚應使用手機或手電筒頻繁閃光,引起路人注意。
㈢ 21世紀世界各國災難事件時間
氣候異常2010年長冬現象。多國過個地區暴風雪
2.澳大利亞冰雹大如橄欖球
3.1.12/2.27兩起大地震
4.印度超級熱浪43度以上,持續高溫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
5.中國北方沙塵暴襲擊港澳台漂洋過海韓日國家
6.南方旱情大面積持續發展
7.新疆暴風雪-20度20人遇難150W人受災
8.菲律賓,冰島等地區非常規火山爆發
人類社會災難災害篇
1.俄羅斯地鐵爆炸事件
2.泰國紅杉軍潑血要挾政府事件
3.歐洲各航空公司等大規模罷工事件
4.濟寧二十多具嬰兒拋屍案件
5.疫苗事件/山西煤礦透水事件
6.南韓軍艦沉船事件(真相未知)
7.2010年樓市地王頻現現象
8.地溝油等其他事件
2010年短短的1/3年光,發生的這些是是非非,是自然界的報復還是人性的頹廢???無語!!!!
11月7日,在海底太子港郊外一所名叫「諾言」的教會學校發生坍塌,一名男學生被壓在廢墟下奄奄一息。目前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不少人仍被埋在廢墟中。
9月7日,海地首都太子港遭受洪水侵襲,圖為聯合國維和部隊在洪水中艱難前行。此次熱帶風暴漢娜造成至少61人喪生。
2月1日,雅加達市中心的街道上,市民和車輛被困洪水中進退兩難。收到暴雨影響,周五印度尼西亞主要機場已經關閉,大約有40架國內航班被迫取消。
9月3日,海地西北部城市戈納伊夫變成一片澤國。海地公共安全部門3日宣布,海地因熱帶風暴「漢娜」死亡的人數已升至90人,其中受災最嚴重的戈納伊夫省有37人喪生。
8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的拉蒙岸,挑水的村民走在乾涸的水壩上。該地區已遭受持續三個月的乾旱,當地居民嚴重缺乏潔凈水。
9月13日,颶風艾克侵襲了美國的加爾維斯頓和德克薩斯州,超過6000人死亡,城市成為廢墟。圖為一名被救居民擁抱美國空降救援隊隊員。
11月5日,在遭受洪水襲擊的帕洛波省,一名婦女哭著逃離家園。據悉蘇拉維西島有將近1000個家庭受到洪災影響。
8月21日,在尼泊爾東部的孫薩利,士兵們幫助轉移群眾。暴雨導致尼泊爾薩普塔克什河水上漲,致使附近約4萬村民流離失所。
2008年01月國際地震災害報道 :
1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發生5.4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7年12月30日20時47分58.0秒,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北緯27.3度,東經139.75度)發生5.4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2烏茲別克發生4.8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1月1日02時23分39.2秒,烏茲別克發生4.8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3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地區發生里氏6.0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2日02時54分57.8秒,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地區(南緯5.95度,東經146.85度)發生里氏6.0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4吉爾吉斯斯坦發生里氏5.7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1日14時32分30.5秒,在吉爾吉斯斯坦(北緯40.5度,東經72.85度)發生里氏5.7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5印度尼科巴群島發生4.9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6日04時01分57.2秒 在印度尼科巴群島(北緯5.6,東經94.55) 發生4.9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6希臘斯巴達附近發生6.5級地震
北京時間2008年1月6日13時14分,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中南部斯巴達附近發生里氏6.5級地震,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新華網)
7瓜地馬拉6日上午發生里氏5.1級地震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發布的消息,瓜地馬拉6日上午發生里氏5.1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新華網)
8美國俄勒岡海岸遠海發生6.3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10日09時37分19.4秒 在美國俄勒岡海岸遠海(北緯43.95度,西經127.3度) 發生6.3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雪災:
1月5日開始,伊朗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大雪襲擊,目前已造成21人死亡,88人受傷。 (新華網)
2008年01月國內自然災害報道:
1重慶遭受持續旱災
截止12月20日統計,大足、萬州、城口、秀山、酉陽、武隆等19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面積48.05千公頃, 15.4萬人、9.15萬頭大牲畜存在臨時飲水困難。
2重慶遭受持續旱災
截止12月20日統計,大足、萬州、城口、秀山、酉陽、武隆等19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面積48.05千公頃, 15.4萬人、9.15萬頭大牲畜存在臨時飲水困難。 (新華網)
3黃河寧夏段出現234公里流凌
從2007年12月28日起,黃河寧夏段的河面上開始出現流凌,截至2008年1月6日,黃河寧夏段累積流凌長度約為234公里,最大密度超過50%。 (新華網)
摟主,給你兩篇,看看行不。給我點分阿,急著用呢,謝謝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四川汶川縣發生7.8級大地震。據四川省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最新進展情況通報,截止5月13日下午16點,四川省內災情為:死亡已超過12000人,受傷26206人,被埋9404人,損害房屋346萬間。
9月,颶風「艾克」狂襲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掀起的滔滔巨浪淹沒了數百公里的陸地,百萬戶人家的電力供應被中斷,並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印度洪水泛濫已導致173人喪生;尼泊爾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45人死亡;墨西哥東南部地區連降暴雨,多處河流水位暴漲引發洪水,受災人數近43萬;阿爾及利亞洪水泛濫至少30人死亡;海地因風暴災害造成793人死亡
10月,肯亞暴雨洪災致30萬人無家可歸;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貝里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災,宏都拉斯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暴發洪水,約19萬3000人受到影響,初步估計有23人遇難。預計暴雨還將持續一、兩天。哥斯大黎加的降雨量已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目前洪水已造成7人死亡,470個社區的9萬多居民受到影響。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貝里斯也有共計5萬人受災。越南遭遇35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所引發的洪水
暴風雪襲擊美國中西部 致「總統山」關閉
11月:澳大利亞遭超強風暴襲擊20萬戶斷電數千房屋被毀;巴西洪災已致89人死亡 150萬人生活受影響;斯里蘭卡普降暴雨,洪水泛濫,致使37萬人撤離。本次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北部港市賈夫納(Jaffna),共有6萬人無家可歸。
12月:法國中部地區從13日開始出現持續降雪,持續降雪造成供電設備嚴重損毀,導致法國中部多姆山、阿韋龍、洛澤爾、康塔爾、上盧瓦爾、科雷茲等6個省份的近10萬戶家庭供電中斷;哥倫比亞遭遇連續強降雨,5萬人無家可歸;美國遭受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暴風雪襲擊,給其經濟社會帶來較嚴重影響;12月12日,美國東北部地區的7個州遭受強暴風雪襲擊, 125萬戶居民和大量工商企業供電中斷,很多地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日,一向溫暖的美國南部地區也遭遇風雪襲擊; 緊接著,12月20日—24日,美國大部分地區又一次受到持續暴風雪侵襲。
2009年9月27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東部的馬里基納市,救援人員轉移一個在熱帶風暴「凱薩娜」引起的洪水中溺亡的嬰兒屍體。熱帶風暴「凱薩娜」和「芭瑪」造成菲律賓多個省份發生大面積洪災和山體滑坡,共有超過500人死亡。
2009年8月22日,消防員在希臘雅典附近的火災現場撲救。這場持續4天的大火吞噬了數千公頃森林、莊稼,數千居民被疏散。
人類自誕生起,便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堅強地尋找生存的道路。火光中慘不忍睹的廢墟,熱帶風暴後尋找孩子的母親,空難後痛哭失聲的親屬,因地震失去家園的人們,一個又一個令人震撼與痛心的畫面,被相機記錄下來。攝影師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然而他們拍攝的照片,卻可以把人們面對災難所表現出的堅強與愛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讓活著的人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
2009年4月9日,在距離義大利阿布魯佐大區首府拉奎拉市約15公里處舉行的葬禮上,一名地震遇難者親屬親吻家人的棺木。2009年4月6日凌晨在義大利中部發生的強烈地震造成近300人遇難,大約4萬人由於房屋被震毀而無家可歸。
這張由巴西海軍2009年6月8日發布的照片顯示,搜救人員正在移動找到的法航A330客機大件殘骸。2009年6月1日,法國航空公司一架載有228人的空客A330客機從巴西里約熱內盧機場起飛3個半小時後,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2009年1月1日,一名消防員在泰國首都曼谷發生火災的夜總會里搜尋遇難者。當日,曼谷一家夜總會在新年午夜時發生火災,造成至少62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2009年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巴里巴里港口,一名沉船事故中失蹤人員的家屬查看名單。從蘇拉威西島巴里巴里駛向南加里曼丹省三馬林達的一艘渡輪1月11日清晨在馬傑內附近海域遭遇強風沉沒。搜救隊和當地漁民共救出包括船長在內的35人,找到9名遇難者遺體,由於有100多人並不在乘客名單中,最終無法統計確切的遇難者人數。
2009年10月1日,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的巴東市,救援人員從坍塌的建築物里轉移一名女孩的屍體。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附近海域9月底發生的里氏7.6級地震,共造成1110多人死亡,近210人失蹤。
.
2009年3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郊外,一名醫護人員在帳篷內協助家屬辨認蓄水湖決堤事故的遇難者遺體。印度尼西亞萬丹省南唐格朗市3月27日凌晨發生的蓄水湖大壩決堤事故共造成100人死亡,另有132人失蹤。
2009年12月6日,在俄羅斯彼爾姆邊疆區首府彼爾姆市,一名婦女手捧鮮花來到夜總會火災事故現場,向遇難者表示哀悼。2009年12月5日發生的俄羅斯彼爾姆市「瘸腿馬」夜總會火災事故共造成140多人死亡。
2009年2月7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災害,共有210人在火災中死亡,燃燒總面積達41萬公頃,1800多棟房屋被燒毀,近100萬頭牲畜和野生動物死亡。
摘自
http://..com/link?url=V3XjRzifgSVzhRmUVntzClImKdzyG-rvg0MFIhXh2HxBMyW_eTn6QxnA3Qdi-iR4ZXqvFVEy68SEYVTS_fNViK
㈣ 外媒報道,菲律賓奎松市發生火災致5死3傷,是否有中國公民受傷
根據菲律賓奎松市消防局消息,當地時間3月20日1時左右,奎松市的一處民居發生火災,致屋內5人死亡,另有3人受傷。
據報道,由於該房屋有護欄和厚重的窗戶,消防員難以及時入內展開營救。大火在5時25分左右被撲滅。
3月13日,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奎松市市長貝爾蒙特宣布該市進入災難狀態。
市長貝爾蒙特在記者會上說,這是奎松市多年來首次宣布進入災難狀態。宣布進入災難狀態可以讓該市的142個村使用應急資金進行緊急采購。
目前菲律賓全國確診的52例病例中,有6個來自奎松市。
據菲律賓當地媒體報道,4月30日下午4時40分左右,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區奎松市兩個住宅區發生火災。當局發布了5級火災警報。目前已有多輛消防車和救護車前往火災現場救援。目前,火災原因仍在調查中。
㈤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慰問商場大火遇難者家屬情況如何
綜合外媒報道,菲律賓南部達沃市一座商場23日早上發生大火,至少37人被困,失蹤者或已全部罹難。消防人員24日找到一具遺體,另有6人獲救後送院治理。曾擔任達沃市長逾20年的總統杜特爾特23日晚深夜前往火災現場,並探望被困者家屬和倖存者。杜特爾特返回家鄉慰問遇難者家屬時落淚
達沃市消防部門表示,火源可能是三樓的貨倉,由於商場屬於密封空間,欠缺通風設備,令火勢迅速蔓延,消防員嘗試進入火災現場,但因火勢猛烈和濃煙密布而被迫後撤。
有市民表示,他的一位親戚在客戶服務中心工作,自大火發生後一直失去聯絡,杜特爾特告訴他要做最壞打算,指出在這種情況下無人能生還。
報道稱,菲律賓的防火措施寬松,而且執法不嚴,導致當地經常發生致命大火,尤其在實際並無防火安全標準的貧民區。
㈥ 菲律賓奎松市發生火災,致5死3傷,居民樓發生火災該如何緊急避火
居民樓發生火災,如果是小火,就要採取快跑的方案。小火通常是還有逃生的路線,這個逃生路線還沒有到被烈火濃煙封堵住,溫度明顯比較低,還有煙氣的濃度還不算大,要趁著這個時候逃生。這里的逃生指的是要快跑,快速的跑到一個較安全的空間環境中,最好的地方是戶外,但如果沒辦法到達戶外的時候,就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房間進行躲避。房間的門最好要是可以緊閉的金屬材質的門,或是木門,不要是塑料門,這樣可以使自己置身在一個相對安全而且容易被救的地方。
有濃煙的時候務必關好門,一旦發現有濃濃的煙從樓下往上冒,說明下面發生火災,目前處於比較危險的環境當中,當災情嚴重無法安全穿越的時候,可以選擇在現在所處的樓層關門避難,不要隨意往上跑或往下跑,注意務必關好房門,可以用濕的毛巾封堵住門縫,以最快的方式撥打119,等待救援人員來救援。
㈦ 2001年國際大事
2001年國際風雲大事記
一月6日,美國國會正式確認布希當選第43任屆美國總統。
13日,中美洲的薩爾瓦多發生7.6級地震,該國六分之一以上人口受災。而震後3天內又發生約800次餘震。
16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卡比拉遭其貼身衛兵槍擊,18日身亡。其子約瑟夫·卡比拉1月26日宣誓就任該國總統。官方調查報告稱刺殺事件是一個由多方面策劃已久的國際大陰謀。
20日,菲律賓最高法院宣布剝奪埃斯特拉達總統權利。同日,阿羅約宣誓就任菲新總統。
26日,印度發生里氏7.9級地震,這是印度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為嚴重地震,至少造成14000餘人死亡。
二月7日,沙龍在總理選舉中戰勝巴拉克當選為以色列總理,並於3月7日晚正式宣誓就職。
10日,日本"愛媛"號實習船在夏威夷瓦胡島附近被美軍"格林維爾"號核潛艇撞沉,"愛媛"號上9人全部遇難。此事一度引起日美關系緊張,而森喜朗處理此事的糟糕表現成為其辭職的關鍵性導火線。
18日,美國特工漢森因涉嫌在過去15年內為俄羅斯竊取情報被捕,致使美俄關系日趨緊張,並直接導致美國3月21日下令驅逐50名俄外交官,引發了兩國間"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驅逐對方間諜大戰。
26日,阿富汗塔利班當局下令打碎國內所有的佛教雕塑。
3月1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證實著名的巴米揚佛像已被毀。
三月15日,俄羅斯一架圖-156客機在飛往莫斯科途中被劫持,次日三名劫機分子被沙特特種部隊制伏。
23日,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按照預定軌道安全墜落在南太平洋。這是人類迄今遇到的最大人造天體的控制性的墜落。
26日肯亞一所寄宿中學宿舍被人蓄意縱火,69名學生遇難。
26日,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揭曉,《卧虎藏龍》獲四項大獎。
四月3日,日本文部省審定通過日本右翼學者編撰的歪曲歷史的教科書,並於7月9日正式拒絕了中韓提出的修正教科書的要求。亞洲各國紛紛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不滿。
7日,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一19歲黑人青年遭白人警官追捕並被射殺,引發了該市的大規模種族沖突。
10日,荷蘭通過一項"安樂死"法案,成為第一個把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
10日,日本政府決定對從中國等地進口的大蔥等實施緊急進口限制措施,發動了中日關系正常化以來最嚴重的一場貿易戰。
25日,菲律賓前總統埃斯特拉達因涉嫌侵吞國家財產罪正式被捕,並於6月27日首次出庭受審,埃氏至今仍堅稱自己是清白的。
30日,美國聯邦監獄局實習生利維神秘失蹤,調查中加州聯邦眾議員康迪特承認與其有染。該案被美國媒體爆炒,稱之為"萊溫斯基第二"。而利維至今仍下落不明。
五月3日,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改選中落選。
27日,菲律賓阿布薩耶夫武裝綁架了20名遊客,包括14名華裔。菲律賓總統阿羅約28日宣布對阿布薩耶夫武裝進行全面軍事進攻。
六月2日,尼泊爾王儲迪彭德拉開槍打死國王比蘭德拉和王後艾什瓦爾雅,然後自殺未遂但於4日搶救無效去世。比蘭德拉的弟弟賈倫德拉4日繼承王位。
7日,英國大選結束,工黨贏得大選,布萊爾因此成為英國首位連任的工黨首相。
8日,一名持刀歹徒在大阪一所小學刺傷了26名學生和3名老師,其中8名學生死亡。
11日,美國俄城大爆炸主犯麥克維被處以死刑,這是美國38年首次宣判死刑。
14日,中美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所遺留問題達成了全面的共識,20日中國與歐盟就中國加入WTO遺留問題達成全面共識。
28日,聯盟前總統米洛舍維奇被秘密引渡到海牙國際法庭,並於7月3日首次出庭。他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受國際法庭審判的國家元首。
29日,日本沖繩縣一女子被駐日美軍強暴,引發日本對美軍基地的全國性抗議高潮。
七月3日,俄羅斯一架圖-154客機失事,機上145人全部遇難,其中有12名中國乘客。
15日,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與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舉行兩年來印巴首次首腦會談,但並未達成協議。
20日,為期三天的美、俄、英、法、德、意、日、加八國首腦會議於一片抗議聲中在義大利熱那亞開幕。
2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六次會議就落實《京都議定書》具體措施達成一致,使《京都議定書》起死回生。
23日,印尼人民協商會議一致同意罷免總統瓦希德,副總統梅加瓦蒂隨後宣誓就任印尼第五任總統。
26日,金正日開始對俄羅斯進行為期24天的訪問,雙方於8月4日簽署了《莫斯科宣言》。
八月9日,耶路撒冷發生惡性爆炸事件,至少19人死亡。以色列隨後強行進入巴解組織辦事處"東方大廈"。中東局勢再度惡化。
13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亞洲一片聲討之聲。日本與中韓的關系降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
18日,菲律賓馬尼拉一家旅館失火,造成75人死亡。
九月1日,日本東京一幢建築發生爆炸並引發火災,造成44人死亡。這是日本自1982年以來傷亡最慘重的一次爆炸事件。
11日,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大廈、白宮、五角大樓、國會山等處,美國陷入恐怖之中。
15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授權布希動武,戰爭一觸即發。
15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工作組會議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文件達成一致。
15日,朝韓舉行部長級會談,朝鮮半島緩和進程重新啟動。
十月4日,俄羅斯一架圖-154民航客機被烏克蘭導彈誤擊中墜毀,機上78人全部遇難。烏國防部長為此引咎辭職。
4日,美國《太陽報》一編輯被發現感染炭疽熱,次日死亡。此後,炭疽熱在美國迅速蔓延,並擴散至許多國家。
8日,美國正式對阿富汗實施空中打擊。
2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通過並發表了《領導人宣言》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反恐聲明》。
24日,瑞士兩輛卡車在阿爾卑斯山葛克特隧道相撞並引起大火,造成出事地段頂部塌陷。至少11人死亡,128人失蹤。這是瑞士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交通事故。
23日愛爾蘭共和軍首次正式宣布開始解除武裝,瀕臨崩潰的北愛和平進程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月9日,三艘日本軍艦前往印度洋參與反恐戰,這是日本自二戰結束後首次向海外派遣自衛艦。
12日,美國航空公司的一架空中客車墜落在紐約居民區,致使265人遇難,其中有兩名中國台灣籍乘客。
17日,南聯盟科索沃舉行了1999年以來首次大選,科索沃民主聯盟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科索沃議會於12月10日舉行了首次會議。
25日,美國科學家宣布首次克隆出人類早期胚胎,引起全世界軒然大波。
十二月1日,進入12月巴以關系急劇惡化。由於不斷發生爆炸事件,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連續發動大規模襲擊,並宣布巴民族權力機構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實體",隨後於13日決定斷絕與阿拉法特的一切聯系。中東再次面臨戰爭威脅。
3日,美國第五次導彈攔截試驗取得成功。
5日,阿富汗問題波恩會議落幕,阿四方代表簽署了關於成立阿臨時政府的協議。
6日,塔利班最高領袖奧馬爾同意交出坎大哈。但直至坎大哈交接過程結束,奧馬爾仍然不知所蹤。
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3日,美國公開一拉登談話錄像帶,以證明其與911事件有關。
13日,美國總統布希正式宣布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
13日,印度議會大廈遭到恐怖襲擊,印度指責此乃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分裂分子所為,印巴關系再度緊張。
㈧ 菲律賓首都一家酒店發生火災有最新消息了嗎
根據外媒的相關報道,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家酒店18日發生火災,事故已導致至少3人死亡、15人受傷。
在火災現場,有目擊者看到這座20多層高的大樓濃煙彌漫,現場氣味刺鼻。據消防員介紹,發生火災時酒店裡約有300人,目前仍有約20人下落不明。
㈨ 菲律賓奎松市一民居發生火災,致5人死亡3人受傷,導致起火的原因是什麼
火災事故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還是非常普遍的,有些時候這些火災事故也是會給人們的生命帶來一定的危險,還會導致一些比較嚴重的事情發生。在最新的網路平台當中爆料出,菲律賓奎松市發生了一起火災事故,然後這起火災事故導致5人死亡3人受傷。所以說,很多的網友們也都是非常的惋惜,他們表示這起火災事故真的是非常的嚴重。很多的網友們也都是比較關注這起火災事故的真正原因,其實我個人覺得這件火災事故的發生也是因為居民們沒有很強的安全意識,所以說才會導致了這起事故的出現。
對於這起事故的發生,消防人員也是進行了很好的撲救。雖然說導致了5人死亡3人受傷的情況,但是這種意外現象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希望每位人們都能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在生活當中注意一些不好的安全隱患。如果說發生了這種事情的時候,也是採用合理的方法方式進行逃生,這樣的話才能夠避免更加嚴重的情況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㈩ 1987年之後的大海難事件
知名度最高的海難——泰坦尼克號海難
20世紀末,沉沒已經近百年的泰坦尼克號隨著好萊塢導演的鏡頭,再一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銀幕上那萬噸巨輪的沉沒,葬身海底的千餘乘客,沉船時冷靜的音樂家,愛人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再一次讓多少人熱淚盈眶……
1907年,白星航運的運營主管布魯斯·伊斯梅與Harland & Wolff制船公司的合夥人Lord James Pirrie計劃建造3艘豪華輪船。前兩艘被分別命名為奧林匹克和泰坦尼克。「泰坦尼克號」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泰坦」。
1912年4月10日星期三的中午,巨輪從南安普頓啟程前往紐約。4月14日晚上,巨輪撞上冰山。在那一夜705人獲救,1502人罹難,許許多多的思考留給了後世的人們……
遇難人數最多的海難——1987年菲律賓海難
在20世紀里,重大的海難不止一次發生,可是死亡達到幾千人的只有1987年的菲律賓海難。對於島國菲律賓的人們來說,小型船或渡輪是他們在7000多個島嶼間往來搭載的主要交通工具,因而海上事故經常發生。1987年12月20日,「多納·帕斯」號渡輪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同「維克托山」號油輪相撞,有4300多人遇難(也有報道說是2000多人),釀成國際海運史上和平時期的最大海難。
「多納·帕斯」號客輪於1963年在日本建成,重2300噸,載客人數為608人,後來經過改造,最多可以乘載1518人。12月20日這天,「多納·帕斯」號准備開往馬尼拉過聖誕節,因此乘船的人比往常多得多。據菲律賓客運公司統計的數字,僅正式登記乘坐這艘客輪的旅客就有1530人。然而,這個數字不包括數百名不買票的兒童,以及持有客運公司通行證不用買票的職工,以及另外一些逃票者和准備上船補票的人。這些人數無從計算。船上總人數最低估計也有2000多人,最高估計認為有5000多人。總之,乘客遠遠超過了該船1518人的定員。船的甲板上、過道里、船艙里到處都是人,人滿為患,連上廁所都很困難。
早上5點30分,載有幾千名乘客的「多納·帕斯」號拔錨啟航。第二天晚上10點鍾左右,「多納·帕斯」號航行到馬尼拉以南160公里的馬林杜克島附近,再過幾小時就將到達目的地馬尼拉了。有些乘客慢慢地進入了夢鄉,嘈雜的船艙漸漸靜了下來。
忽然有人叫了一聲,快看哪,海面上有亮光! 人們立刻把好奇的目光集中到了前方隱約出現的亮點上。亮點越來越近,越來越……又有人大叫了一聲,不好,是一艘油輪!一切都晚了,「多納·帕斯」的船身猛烈震動了一下,同時發生巨大的爆炸。頃刻間,客輪上的燈光全部熄滅,機器也停止了運轉。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原來,「多納·帕斯」號客輪與一艘名為「維克托」的油輪撞在了一起,客輪幾乎被攔腰撞斷。「維克托」號是一艘629噸重的菲律賓油輪,船上載有8000多桶石油,正在全速駛向馬斯巴特島。兩船相撞引起了熊熊大火。
「多納·帕斯」號甲板上的乘客都變成了火人,衣服燒著、燒光,皮膚燒焦。沒有別的逃生路,人們先後跳進大海,但海面上漂浮的石油也在燃燒。失事海面一片慘相。大火燃燒的海面上到處漂浮著遇難者的屍體。屍體中間,倖存者寥寥無幾。19歲的小夥子雷納托成為為數有限的倖存者之一。他和全家人共同前往馬尼拉過聖誕節。這是全家11口人第一次去馬尼拉,也成了最後一次。幸好一艘客輪把他救起。
第一個趕到現場救護的是「唐·克勞迪奧」客輪。船員在海面上搜尋了3個多小時,共救起26名倖存者,其中只有一名倖存者是女性,人們不同程度地被火燒傷。巴蘭科船長下令把這26人送到馬尼拉醫院救治,並與菲律賓政府聯系。12月21日早7點,菲律賓政府才得知海難並馬上緊急行動起來,軍用直升飛機、飛機、商船、汽艇等緊急出動。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動用了她的私人遊艇參加救援活動。美國駐菲律賓軍事基地的海軍艦艇和直升飛機也一起奔向出事海區,希望還能找到倖存者。一些漁民還主動配合搶救活動,自願投入了搶救的行列中。然而,人們經過一天的忙碌之後,一無所獲。
12月22日,奇跡發生了,一架直升飛機把一名5歲的男孩送進了馬尼拉醫院。醫生、護士興奮起來,喊著:「第27個、第27個……」原來,客輪下沉時,男孩的父親不知從什麼地方抓到一根木頭,讓孩子抓住不放。聽話的孩子牢牢抓住了這根救命的木頭,在海上漂泊了兩天後,被一位漁民救起,他也有幸成了第27個倖存者。
「多納·帕斯」撞船海難是20世紀世界和平年代最慘重的大海難。由於船上的人數弄不清楚,到底死了多少人,恐怕永遠也不會得出一個精確的數字。
事故發生後,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夫人發表聲明,稱這次事故是一次「民族的悲劇」。她還下令有關部門對這次海難事故進行徹底調查。初步的調查認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客輪的掌舵者缺乏熟練的技術。如果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掌舵者發現情況,完全可以避免這場災難。但由於兩艘船的船長失蹤,弄清事故的原因更為困難。
應死難者家屬的要求,菲律賓政府決定對未被人認領的屍體舉行公葬,並修建一座紀念碑,把全部死難者的名字刻在上面,讓人們牢記這次慘案。
20世紀大海難列表
菲律賓經常發生嚴重的海難事故,是世界上發生海難最多的國家,最近的一次海難發生在2004年2月26日。那天夜裡,載有899名乘客和船員的「超級客輪14」從馬尼拉駛往菲律賓中部港口城市巴科洛德。27日凌晨,該船行至馬尼拉灣口科雷希多島附近時突然爆炸起火,死亡人數目前還沒有見到確切報道,但公布的已有86人。
不僅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以及馬爾地夫等世界上大部分有過航海歷史的國家都曾有許多海難事故。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僅僅因為起火導致死亡超過百人的海難就至少有以下10起。
1903年6月15日,美國紐約港灣中的「斯洛克姆將軍」號遊船發生火災,船體水線以上部分全部燒毀,693名遊客被燒死。
1917年12月6日,比利時救生船「伊莫」號同法國軍火船「蒙特·布朗克」號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內相撞,引燃甲板上的甲苯,繼而又引發了梯恩梯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傷,160幢建築被毀壞。
1934年9月7日,航行在紐約和哈瓦尋那航線上的美國「莫洛卡斯」號郵輪發生火災,造成135人死亡、300人失蹤。價值500萬美元的郵輪徹底被毀。
1944年4月14日,印度孟買港一艘載有棉花、硫磺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英國貨輪首先起火爆炸,殃及港灣停泊的13艘輪船,造成總噸位50000噸,1500人死亡、3000人受傷。
1947年4月16日,一艘停泊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基城港內的「格技肯」號貨船發生爆炸。該船載有2300噸硝酸銨化肥。烈火燃燒了3晝夜,西基城1/3的街區成為一片廢墟,3/4的化工企業被毀壞,造成1500人死亡。
1949年9月17日,停泊在加拿大多倫多省安大略碼頭的「諾羅尼克」號客輪發生火災,船上411名乘客中有107名被燒死。
1983年5月,歐洲萊茵河上一艘運送液化石油氣的油船發生火災,燒死317人。
1987年12月20日,菲律賓客輪「多納·帕茲」號從萊特灣出發駛向馬尼拉,途徑塔布拉斯海峽時,同「維克托」號油輪相撞發生火災,造成4000多人死亡。
1988年7月16日,西方石油公司在英國北海的帕爾法採油平台發生爆炸火災事故,死亡166人,受傷20人。該採油平台高出海面200米,投資9億美元,是1976年落成的。
1990年4月7日,丹麥「斯塔的納維業之星」號渡輪,在北海道斯格拉克海峽航行時發生火災。丹麥消防隊聞訊後立即出動直升飛機救援。挪威和瑞典的消防隊也出動直升飛機救援。這艘燃燒著的渡輪於23時被拉至瑞典的呂塞契爾諾時,又發生轟燃,造成150人死亡。
由於造船業的進步以及一系列導航科技的發展,像20世紀早期那樣死亡上千甚至幾千人的海難呈現下降的趨勢。但20世紀最後15年來發生的世界重大海難仍然傷亡慘重(重復不計)。
1986年9月1日,蘇聯客輪「納基莫夫將軍號」與一艘蘇聯貨輪在黑海相撞,造成 398人遇難。
1988年10月24日,菲律賓一艘客輪在公海遭遇台風沉沒,造成254人遇難。
1991年3月1日,一艘運送索馬里難民的運輸船在肯亞海岸沉沒,造成250人遇難。
1991年12月15日,一艘往返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渡輪在紅海沉沒,造成476人遇難。
1992年4月15日,兩艘渡輪在奈及利亞和喀麥隆海岸相撞,造成300人遇難。
1993年2月16日,一艘海地運輸船在該國南部海上沉沒,造成800人遇難,500人失蹤。
1993年7月2日,菲律賓一艘渡輪沉沒,造成326人遇難。
1993年10月10日,一艘渡輪在韓國西南海域沉沒,造成282人遇難。
1994年8月20日,一艘渡輪在東孟加拉翻沉,造成250遇難。
1994年9月28日,從塔林開往斯得哥爾摩的「埃斯托尼亞號」客輪沉沒,造成852 人遇難,137人倖存。
1996年5月21日,坦尚尼亞一艘渡輪在維多利亞湖上沉沒,造成700餘人遇難。
1998年4月1日,一艘渡輪在奈及利亞海上沉沒,280人遇難。
1999年2月6日,印尼一艘軍艦在汶萊外海沉沒,造成312人失蹤。
1999年4月1日,一艘奈及利亞客輪遭遇風暴沉沒,造成250人遇難。
1999年10月18日,一艘印尼客輪在伊朗附近海域沉沒,200餘人遇難。
1999年11月24日,一艘搭有312人的中國客貨混裝船「大舜」號在中國東部海岸沉沒,造成282人遇難或者失蹤。
2000年6月22日,中國四川一艘渡輪沉沒,造成130人遇難或者失蹤。
發生在中國的重大海難
是的,在這些重大海難中,中國未能倖免。從遙不可知的時代起,我國可能就有人進行海上活動。傳說中的徐福不知仙蹤何去,而元朝幾次大規模的對日征伐,也由於惡劣的海上條件而損失重大。若非如此,日本早已被元朝征服並納入中國的版圖了。此後,幾百年裡海難事件也是史不絕書。最近的一次大海難發生在1999年。
1999年11月24日13時,山東煙大汽車輪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的「大舜」號客貨混裝船,載客304人,汽車61輛,由煙台地方港出發赴大連,途中遇風浪於15時30分返航。調整航向時,船舶橫風橫浪行駛,船體大角度橫搖。由於船載車輛系固不良,產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機失靈,經多方施救無效,於23時38分翻沉,造成28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9000萬元人民幣。這就是「11·24」特大海難事故。事故調查處理於2000年11月終結,有關責任人員受到嚴肅處理。煙大汽車輪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副總經理於傳龍等4名責任人員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山東省省長李春亭、副省長韓寓群、交通部部長黃鎮東、副部長洪善祥等13名領導幹部和有關人員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
責任者被懲處,但已換不回逝者的生命。據報道,在船即將傾倒的剎那,有位女乘客央求身邊的一位姐妹:我的兒子太不幸,眼看就要失去雙親!以後代我關照他!她的話音未落,一個浪頭打來將她們打散。在整個海難中只有一位女性生還,但不是那個託孤的母親!
海難、救助、人性
大海是神秘莫測的,在科技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海難往往難以避免。海難最嚴重的是造成生命傷亡,除此之外,海難還會造成環境污染、財產損失等後果。而事實上,大多數海難都是人為造成的。比如「泰坦尼克」號、「多納·帕斯」號以及我國的「大舜」號。究其原因,這些人為因素往往是:輪船公司經營運作不良、不適當的時機出海、不適當的船況出海、貨船裝載不當或者超載、客船嚴重超載、駕駛途中操作不當、火災以及其他意外情況的發生等等。而應對之策自然是加強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生人為意外的可能。若海難事故發生了,也有一套應急營救方案和時候處置方案。同時,對付海難還要加強國際合作。
這一切,最佳的方法就是利用法律的力量,將管理納入法治軌道。1989年國際海事組織在倫敦召開的一次外交大會通過了新的救助公約《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我國於1992年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以下簡稱《海商法》),其中第九章為「海難救助」,其他章節中也有涉及海難救助的規定,這些構成了我國《海商法》中海難救助的法律規定。
《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本章規定適用於在海上或者與海相同的可航水域,對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進行救助。」該條規定從兩個方面界定的救助對象包含「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兩種。同時,《海商法》還對「救助款項」、救助合同、救助方的義務、被救助方的義務,以及救助的原則、擔保、姐妹船救助、國家救助等等方面都作了規定。配合修改憲法,關於發生重大自然人為災害時「緊急狀態」的規定,與即將出台的《緊急狀態法》,以及其他一系列海事管理的行政規章、條例,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海難調整法律機制。對輪船的經營與運營者、負有管理責任的政府部門、政府管理人員、輪船操作者、裝卸規制、海事賠償等等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特別是海事賠償,雖然生命無價,但公平的賠償仍能為死難者的家屬帶來一絲安慰,同時也是對責任者的懲罰。
1950年4月20日,由大連開往煙台的「新安」輪被美籍「加利福尼亞金熊」輪撞沉,70人遇難。中國政府向該輪提出賠償訴訟,並得到賠償。最近的幾次海難國家也都做了賠償。當然,一套規范的保險制度以及人們的保險意識也是必要的。
然而,制度永遠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當海難發生之時,遇險人員的精神狀態也十分重要。正如「泰坦尼克」,沉沒海底的只是那些鐵板、鉚釘和人的肉體,而人的精神沒有被征服。輪船下沉時,8位音樂家在最後的時刻一直沉著平靜地演奏樂曲。那飛翔的音符,體現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惡低頭的人類尊嚴和高貴。直到90年後的今天,人們還是驚嘆,那些樂手和船員,怎麼能有那麼巨大的勇氣,不奔不逃,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怎麼能有那樣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讓給孩子和婦女,把最後的時刻留給自己。事後的統計,船員有76%遇難,這個死亡比例超過了船上頭等艙、二等艙和三等艙所有房艙的乘客死亡比例。
乘客的表現也令人感動。兜里揣著2000多美元現金兌換支票的世界首富之一、億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德問負責救生艇的官員,他可否陪同正懷著身孕的妻子上艇。那個船員說了一句「婦孺先上」之後,他就像一個真正的紳士一樣,回到甲板,安靜地坐在那裡,直到輪船沉沒。船上倒下的大煙囪把他砸進大西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