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汽、路虎、吉利、通用等車企慷慨解囊馳援武漢
對於2020年的開局,所有人的感受都是,「可以重啟2020嗎?」這一年開始,澳大利亞火山噴發,美國乙型流感,西班牙大暴雪,土耳其地震,菲律賓火山噴發,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而一句「明天與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在朋友圈傳遍,似乎一切都在提醒著我們,珍惜當下。
病毒無情,人有情,眾所周知,剛剛過去的2019年對於車企來說是十分艱難的一年,而縱然再難也要與大家同在。共戰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菲律賓現在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現在採取了什麼行動
個人覺得中國動武的可能性比較小(不是沒有可能),因為黃岩島歷來就是中國的,菲律賓是奪不去的,菲律賓只是虛張聲勢,它認為有美國幫助什麼都不怕,但是它想錯了,美國在中菲問題上保持中立。
菲律賓製造事端主要是A基諾想轉移國內M眾的視線,因為A基諾沒給菲律賓帶來什麼好處,現在菲律賓經濟下降,貧富差距拉大,百姓Y聲載道,K議不斷,所以A基諾要利用黃岩島來轉移民眾的視線。
美國為什麼保持中立
1 中美之間的利益比美菲之間要大的多,美國知道哪頭輕哪頭重。
2 菲律賓的軍事和中國比是差之千里,如果中國和菲律賓打仗,美國可以賣給它武器,還能掙一大筆錢,所以美國是在暗中支持中國和菲律賓打仗。
還有現在菲律賓已經開始吃不消了,再這樣下去菲律賓會自己繳械投降的!
理由:1、菲律賓首先以為依靠美菲同盟就可以萬事無憂了,但是你看一下菲律賓的這種想法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僅僅獲得了美國的3000萬美元的援助!
2、菲律賓國內的經濟吃不消,沒有中國買賬,菲律賓的出口何來?再這樣下去菲律賓的經濟會發展成什麼樣,我想你也清楚吧!現在菲律賓方面的經濟學家,已經狗急跳牆了!
綜上所述,中國採用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是看了新聞,中國已經做好了准備,不排除使用武力,因為中國和菲律賓交涉沒有什麼效果,美國也在中菲問題上保持中立,但是菲律賓死不悔改,繼續把事情鬧大,只要美國不插手中國就好辦了!由於菲律賓和中國作對,菲律賓的香蕉產業受到了重創,中國也不在進口菲律賓香蕉。雖然新聞說的沒有這么直接,但是大體上就是這么個意思
⑶ 菲律賓和中國的外交關系
中國-菲律賓關系
1946年菲律賓獨立後,旋即與「中華民國」建交。兩國奉行反共政策,並一度與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處於敵對狀態。北京當局也拒絕承認馬尼拉政府,並把菲律賓共產黨建立的政權稱為人民政府。
1961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開始加大扶持馬來亞共產黨、緬甸共產黨、泰國共產黨、菲律賓共產黨等在東南亞各國打游擊戰的共產主義武裝組織,給予大量的武器、經濟、技術、糧食援助。但在鄧小平掌權執政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停止輸出革命,斷絕一切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菲律賓於1975年6月9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自從1980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聲稱擁有南沙群島等南海領土的主權,而菲律賓亦聲稱對該地擁有主權。雙方關系開始惡化。
經濟關系 :中國大陸是菲律賓的第三大出口夥伴,占其出口的11.8%。
中國大陸是菲律賓的第二大進口夥伴,占其進口的10.8%。
文化關系 :201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的友好交流年。
⑷ 聯合國對菲律賓的援助計劃,對菲律賓有什麼意義
有利於菲律賓穩定國家內部矛盾,推進發展。我們都知道菲律賓是一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國家長期處於中低收入水平,在這次疫情的時候,菲律賓的醫療設施捉襟見肘根本不能很好的應對確診的病人,而且加上地震。海嘯的摧殘,讓本不富裕的菲律賓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菲律賓請求尋求聯合國的幫助,聯合國也同意了對菲律賓進行援助,幫助他穩定內部矛盾。
這次疫情是一場持久戰,只有全民統一戰線,才可以戰勝它。
⑸ 中菲馬尼拉論壇舉行,這一次論壇主要有哪些亮點
據菲中電視台消息,由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及菲中了解協會聯合主辦,主題為“攜手合作推動經濟復甦——中國對疫後地區經濟復甦的作用”的首屆“中國-菲律賓馬尼拉論壇”於3月3日下午3點通過ZOOM雲視頻會議平台舉行。
這是今年1月國務委員兼外長訪菲期間,與前總統、菲中了解協會名譽主席亞羅育共同宣布設立的重要活動之一。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將發表主題為“中菲攜手從新冠疫情推動經濟復興”的主旨演講並同與會者進行答問互動。
亞羅育前總統在此次論壇上致賀辭,中國駐菲律賓特命全權大使黃溪連閣下、菲工商部長羅帛斯致開幕辭,東盟秘書處、亞行負責人以及中菲涉雙邊關系及經濟領域官員、專家、學者和媒體等各界人士將應邀出席。
此次論壇通過中國駐菲大使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菲中電視台、中國—東盟報道等新媒體平台進行現場直播和實時報道。論壇主辦方歡迎中菲各界朋友共襄盛舉,積極關注並參與這場思想碰撞的盛會,攜手推動中菲關系持久穩定發展 。
⑹ 軍隊對疫情貢獻有哪些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各國紛紛動用了軍事力量,而軍隊也的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軍隊在抗疫中到底做了哪些工作?為何需要動用軍事力量?軍隊在軍事醫學領域有哪些合作及未來前景如何?本文嘗試進行初步探討。
解放軍派出醫療隊員參加抗疫 新華社 圖
軍隊在抗擊疫情中的角色
軍隊在協助防控疫情方面的努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派出軍隊醫護人員直接參與救治病患。
從中國來看,在疫情呈蔓延之勢時,各軍種軍醫和護士火速動員,火速組織,火速行動,除夕之夜緊急奔赴武漢參與抗疫。此後,中國軍隊接手7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給國人帶來希望。在國外,法國總統馬克龍3月16日在電視講話中宣布了若干抗疫措施,其中一條就是在東部疫情嚴重的阿爾薩斯地區投入軍隊醫院協助抗疫,他們將主要負責照顧患者,以及將患者送往其他有更好醫療設備的地區。美國則派出軍隊健康科學大學的200多名即將畢業的學員加入抗擊疫情的軍事醫療隊伍。義大利和韓國也都宣布,為了緩解醫療壓力,投入軍隊醫護人員支援民間醫院,參與救治病患。
運-20向武漢運輸醫療人員和物資 中國軍網 圖
撤運疫區人員和運送物資。
在此次疫情中,中國空軍多次出動軍機執行向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運送人員和物資的任務。2月2日凌晨,空軍出動8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分別從沈陽、蘭州、廣州、南京起飛,向武漢緊急空運795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58噸物資。2月12日,中部戰區緊急調派駐鄂空降兵某空中突擊旅直升機團的兩架國產直-8運輸直升機,由武漢市向襄陽、宜昌地區轉運600件共計4噸防疫醫療急需葯品和緊缺物資。2月13日,中國空軍更是出動11架軍機向武漢空運軍隊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和物資,其中包括我國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這是空軍首次成體系大規模出動現役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大空運任務。在中國疫情爆發後,其他一些國家也先後派出空軍赴武漢撤運本國滯留武漢的公民,或是向中國運送支援物資。例如,德國派出1架空軍A310飛機到疫區撤運本國公民,土耳其派了1架空軍飛機A-400M執行撤僑任務,並向武漢支援了1000套防化服、93500個醫用口罩和1000套一次性防護服。俄羅斯2月4日、5日和9日先後三次派出空軍伊爾-76運輸機向武漢馳援個人防護用品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緬甸、巴基斯坦、白俄羅斯空軍也都向武漢運送了抗疫醫療援助物資。
修建或提供緊急醫療或隔離設施。
在疫情日趨嚴峻的情況下,不少國家出現了醫療設施不足的問題,為此各國調動軍隊力量修建「方艙醫院」或利用軍事基地收納隔離人員。3月24日,塞爾維亞軍隊學習中國經驗,迅速把貝爾格萊德會展中心改建為一座方艙醫院,可容納3000名病患。伊朗陸軍從3月23日開始在48小時內,在首都德黑蘭建成一座可容納2000張隔離床位的「方艙醫院」,用來接收輕症以及處在康復期的新冠肺炎患者。隨著法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惡化,法國總統馬克龍3月25日宣布啟動抗疫軍事行動,法軍在法國東部城市米盧斯搭建了接收重症患者的野戰醫院。
美國派出兩艘海軍醫院船「仁慈」號和「舒適」號開赴紐約和洛杉磯,協助減輕地方醫院的壓力。在南美洲,3月24日,阿根廷軍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五月營」軍事基地部署使用中方捐贈的野戰醫院,以提供更多的床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部分國家還動用軍事基地作為隔離點。越南人民軍河內首都司令部軍事學校承擔了接收從疫區回國需要接受隔離觀察的越南公民的任務並負責日常生活保障。截至3月23日,越南軍方共部署113個隔離點,隔離的公民達近4萬人。印尼將從武漢撤回的本國公民送到納土納群島的印尼國民軍軍事基地進行隔離檢測。義大利2月3日派軍用飛機接回在武漢及附近地區的本國公民後,也將他們送往切奇尼奧拉軍事基地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
進行醫學研究及疫苗研發工作。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軍事醫學科研人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專家組與地方公司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大大縮短了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目前,他們又在加緊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越南人民軍軍醫力量也成功研製出本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3月24日,美國陸軍部長瑞恩·麥卡錫宣布,美國陸軍醫學研發司令部和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正在協助進行5種不同的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
除了上述任務外,一些國家的軍隊還執行了其他臨時分配的任務。例如,新加坡武裝部隊臨時抽調1500名軍人,連續奮戰幾天幾夜,將520萬個口罩打包分發到新加坡89個社區中心。伊朗國防部下屬的「國防工業組織」開始生產公眾所需的消毒液,每天生產2萬升,供給伊朗普通民眾。泰國依據《緊急狀態法》及相關規定,調集軍隊和警察設立檢查站或攔截點,管控人員出行和強制實施相關法規。
美國海軍兩艘醫療船協助抗疫
為何調動軍事力量參與抗擊疫情?
軍隊之所以能夠在抗擊疫情中發揮多重作用,與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軍隊因其很強的組織性和高度的紀律性,可以做到迅速動員,從而很快投入行動。例如,新加坡軍隊幾天內打包分發數百萬個口罩,其他機構很難做到。
二是軍隊有些可用以應對疫情的專門力量和裝備,如軍事醫學人員、防化部隊、大型運輸機、醫院船等,這些部隊和人員平時就進行相應訓練,出現緊急狀況時可以迅速響應。而且軍隊的裝備更適應多種情況的需要。例如,直升機可以快速出動,前往一些其他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地區或不具備大型飛機降落條件的機場。在一些城市採取「封城」措施後,就可以利用直升機向這些地區運送物資和人員。
三是軍隊具有從上到下、完備嚴密的指揮體系,實施行動有序、及時、高效,能夠較好地滿足出現疫情及其他危機事態時的特殊要求。
當然,有些國家受到國內法律規定製約,在調動軍隊方面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但很多也可以通過頒布緊急法令加以解決。有時也會面臨如何協調軍隊與警察的作用等問題,但這些都不會從根本上妨礙軍隊作用的發揮。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不少國家都動用軍隊協助抗擊疫情。實際上,不僅是在對抗流行性疾病方面,軍隊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的作用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受到高度重視。「9·11」事件後,很多國家的軍隊都是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的主要力量。此外,軍隊在反海盜、海上搜救、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多國海軍在亞丁灣的反海盜護航行動,馬航370事件後多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聯合搜救行動以及菲律賓遭受「海燕」台風襲擊後多國派軍隊進行救援等。
為了抗擊本國疫情,法國海軍派出「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進行協助
軍事醫學:國際防務合作的重要領域
本次疫情再次表明,軍隊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而且各國軍隊在軍事醫學領域的合作有巨大潛力。實際上,軍事醫學在近年來已經成為亞太各國雙邊與多邊防務合作的重要領域。例如,東盟國防部長會議(ADMM)和東盟防長擴大會(ADMM+)均將軍事醫學作為重點合作領域之一,並成立了專家工作組,開展了多次人道主義援助救災和軍事醫學聯合演練。2016年4月,東盟在泰國曼谷建立了軍事醫學中心。2019年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13次東盟國防部長會議通過了建立東盟軍事醫學會議的概念文件,目的是通過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開展技能培訓和學者交流,提升和加強在軍事醫學研究及創新領域的合作。
在新冠疫情暴發後, 1月28日,東盟軍事醫學中心很快就防控疫情召開緊急會議,越南、泰國、印尼、汶萊、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八國代表與會。會議發布了REDCON-2警戒,旨在監控各成員國的疫情,並建議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的臨時指引,為各成員國民事和軍事衛生力量的協調配合創造便利條件。越南在會上還建議汶萊和澳大利亞共同主持的東盟防長擴大會軍醫專家組,把關於應付疫情的內容納入各專家組2020-2023年周期的實兵演習計劃。
2月19日,2020年東盟國防部長非正式會議在越南首都河內召開。會議發表了《東盟國防部長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防務合作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地區和國際合作應對疫情是極為必要的,並再次強調東盟各國強化包括軍醫合作在內的防務合作關系的承諾以及東盟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重要性。聲明還提議:同東盟合作夥伴舉行雙邊和多邊信息互換和經驗分享活動,考慮在東盟軍醫中心框架內舉行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利用東盟化學生物與輻射專家網路促進業務合作與科學防疫合作;鼓勵提出新合作倡議和方式,以對東盟打擊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虛假信息和謠言;加強東盟內部各有關部門以及地區和世界各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協調配合等。3月5日下午,東盟軍醫中心理事會又以網路直播形式召開2020年第一次會議,就新冠肺炎疾病防控工作配合機制進行了討論。
在雙邊層面,一些國家之間也進行了相互援助與合作。例如,東盟國家中的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等國都通過我國駐外武官處向中國國防部捐贈了一些防疫物資。中國和越南邊防部隊則加強了邊境疫情防控合作。在3月中旬東盟國家疫情形勢漸趨嚴峻後,中國向部分國家提供了檢測試劑盒、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援助,還向柬埔寨派出一支軍事醫療隊協助當地的防疫工作。
基於現有合作的合作基礎及各國加強合作的意願,今後軍事醫學合作可能成為各國防務合作新的增長點。這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例如,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最佳實踐;開展軍事醫護人員培訓交流;軍事醫學裝備和技術援助;開展共同研發疫苗等聯合研究;舉行應對傳染性疾病緊急事態聯合演練,等等。這些方面的交流合作,不僅對未來應對類似疫情大有裨益,而且有利於在合作中增進各國軍事互信,為其他領域的防務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⑺ 菲律賓得到巨額援助,中國是不是最大贏家
菲律賓才算最大贏家,杜特爾特上台後,就得到大筆貸款和武器,嚴厲打擊販毒和南部YSL極端勢力,收復不少城市,極力救災,恢復社會秩序,恢復經濟民生,保持外交平衡,左右逢源,美日照樣送大把援助,避免了捲入和中國的大戰,淪為炮灰的命運。菲律賓原本是東南亞里最爛的國家,近年更是給各種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經濟不振,失業率高企,犯罪猖獗,風災嚴重,南部YSL勢力極其猖狂。現在卻坐上中國經濟的順風車,請中國幫他們大搞基建,發展經濟。菲律賓可謂起死回生。
中國應該算是第二贏家,把菲律賓拉進中俄陣營,也成功迫使菲律賓放棄黃岩島,東盟十國不再合力抗中,南海恢復平靜,同時貸款和出口不少輕武器給菲律賓,打擊東南亞的極端YSL勢力和販毒武裝。最成功是嚴重壓縮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菲律賓華人得到更好的生存環境。中國企業也得到菲律賓的基建訂單,有更多生意。
⑻ 如果菲律賓對中國免簽,你會去菲律賓嗎
近些年年來中菲律賓的關系並不是很友好,黃岩島事件,南海仲裁案等都牽扯著每個中國人的神經。假設菲律賓對中國開放免簽,我的態度是:
堅決不去。
那麼自然要說幾個理由了。
第一,我沒錢。俗話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錢包那麼小,哪都去不了。旅遊是很花錢的,就算我有足夠的旅遊的錢,但是中國的旅遊業都有些奇葩的潛規則啊,比如什麼幾千塊一頓飯啊,不花錢消費就不導游啊之類的,不消費就不讓下車啊,不讓上廁所啊,不讓吃飯啊之類的。可能我花的起旅遊的錢,卻沒有那麼多准備金,准備被黑的錢。說多了都是淚啊。
第二,中菲雙方的政治環境。黃岩島事件似乎浮現在我眼前,南海仲裁案我也沒忘記。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去為一個妄圖搶占我國領土的彈丸之地增加旅遊收入。即使我想去海洋國家旅遊,也不只有菲律賓一家可以去。愛國之心還是要有的。我記得有一次菲律賓發生了海嘯,中國人民的全體意願就是不要去救援,但是我們的國家還是援助了1百萬美金。這表達了我們國家的堅決立場,你想佔領我的領土,還想我來大規模援助你?做夢吧。即使援助了100萬美金也是出於人道主義,是對那些友好的和平的菲律賓人士的援助。
第三,菲律賓的環境。菲律賓的社會治安管理就不是很好,不像中國起碼明面上很和諧。而且,菲律賓仇視華人的群體非常多,萬一你去旅遊被某個組織盯上了那你的麻煩可就大了。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我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去菲律賓。
⑼ 中菲友誼的推動者:菲律賓總統之女薩拉,能否接替父親成下屆總統
菲律賓的總統任職期最多六年,六年一到便要停止一場政壇「大換血」。2022年總統大選曾經火燒眉毛,大家都在翹首以盼,紛繁獵奇這次的總統之位最終會花落誰家。現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是一位極端強硬的掌權者,以其「鐵腕」的執政作風,讓菲律賓國內發作了極大變化,在政治變革中做出了不俗的成果。
而這次總統大選,民眾們關於杜特爾特的女兒薩拉充溢了等待,紛繁獵奇她能否會參與選舉。作為菲律賓政壇稀有的女性,薩拉從小就展顯露了極高的政治天賦。2016年,她曾「接棒」父親擔任達沃市市長,也算是小有成就,博得了不少民眾的愛戴。在處置大小事務上,薩拉聞風而動,絲毫不遜色於男子,頗有些巾幗風范。因而,接下來的總統大選也有傳言,薩拉或將接替父親的「衣缽」,但薩拉的女性的身份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反對者以為女子總歸有些猶豫不決。眾口一詞下,杜特爾特在記者會上也曾表示:我找不到比薩拉更合適擔任下一任總統的人,不過薩拉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女性,她的想法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2022年,杜特爾特總統任期將滿,若是由親美派的掌權人上位,那麼中菲關系必定迎來嚴重變化。因而出於私心,我們都希望薩拉可以女承父業,坐上菲律賓總統的位置,這樣一來中菲關系必然到達新的高度。而菲律賓本國民眾關於薩拉競選總統也有著很高的呼聲,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都以為薩拉是當之無愧的總統候選人。除此之外,杜特爾特也曾公開表示本人不會反對「政治王朝」,舉賢不避親的行為倒也契合菲律賓的政治理想。當然,薩拉關於能否競選總統還沒有定論,但她也曾公開表示:無論本人能否競選總統,都會努力於菲律賓建立,一直堅持與中國的友好關系。
此外,假如薩拉選擇競選總統,面臨的難題必然不少。往常局勢未定,我們很難做出意料。無論接下來菲律賓政局如何變動,我國都將堅持本人的外交理念,與菲律賓以及其他東南亞各國戰爭相處,友好協作。假如有好事者非要交惡於我國,那麼我們也不會任其拿捏,維護本國利益,絕不對強權妥協。中國是一個友善的國度,但是在仁慈的前提下也有本人的矛頭,國度關系和人際關系一模一樣,都是互相的,你尊重我,那我必定支持你。假如遇見得隴望蜀之人,欺負到了我國頭上,那麼我們必定以牙還牙,竭盡所能地還擊回去。
⑽ 武漢疫情爆發後哪些國家對我國伸出了援助之手
此次由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迅速蔓延,給我國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同時,由於此次疫情情況之嚴重,已經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很多其他國家看到此次疫情爆發後,也紛紛對我國伸出了援助之手,為我們捐贈了口罩、手套等醫用物資。
中國加油!我們會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