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第一位華人女總統,上台後把美軍趕出國,以華夏後裔為豪,她是誰呢
在我國的周邊環繞著很多面積面積較小的國家。菲律賓就是其中之一。從地理位置來看,菲律賓離中國很近。過去經常有中國人去菲律賓做生意。在這期間,有人因為發家致富回到了祖國,也有人選擇了留在海外,所以菲律賓現在有很多華人及華人後裔,跟中國的關系也相對密切。
1992年,阿基諾夫人卸任總統一職,此後她雖然失去了最高的權利,但是在菲律賓境內仍有很強的政治影響力,她一直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想方設法為菲律賓的發展指明正確道路。
『貳』 非律賓總統阿基諾祖籍
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Benigno Simeon Cojuangco Aquino III ),2010年06月起任菲律賓總統。2016年6月30日,卸任總統職務。
『叄』 問誰能介紹下菲律賓聲名顯赫的(阿基諾)家族~~~謝謝~~高手答~~~拜託各位大神
菲律賓:阿基諾家族 長期以來,家族政治對菲律賓政壇的影響很大。菲律賓選民對於「阿基諾」這個姓氏雖不能說是如雷貫耳,但也並不陌生,該家族的靈魂人物起起伏伏,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近幾十年來菲律賓政壇和社會的變遷。 阿基諾家族是菲律賓的政治世家,長期以來就有著從政的傳統。阿基諾三世的祖父曾任菲律賓眾議長,他的父親貝尼格諾·阿基諾22歲步入政壇,成為鎮長,並先後出任丹轆省副省長、省長,1965年當選為參議員,曾任自由黨總書記。1977年因被指控從事顛覆活動而被判處死刑。1983年回國時在機場遭到暗殺。 阿基諾三世的母親科拉松·阿基諾在丈夫遇刺後,積極投身反對馬科斯的獨裁統治運動,並於1986年成為菲律賓和亞洲國家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她在任期間大刀闊斧地推動菲律賓的憲政改革,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被稱作菲律賓「民主之母」。她的不懈努力下,菲律賓在政治、經濟等領域採取一系列穩妥措施,極大地改善了國家所面臨的嚴峻局面。1992年阿基諾夫人卸任總統後仍長時間活躍在政治舞台上。2009年8月,阿基諾夫人逝世,出殯時有數以十萬計人民夾道送別。此外,阿基諾家族還有多人擔任過國會眾議員和參議員。 阿基諾三世是科拉松·阿基諾夫人唯一的兒子,他1998年當選菲律賓國會眾議員,開始步入政壇,2001年和2004年成功連任。2006年3月起任菲律賓自由黨副主席。2007年當選國會參議員,成為菲律賓國內一顆冉冉升起的政壇明星。2009年9月,其母去世一個月後,阿基諾三世宣布參加菲律賓總統大選,從而繼承了其家族的傳統,肩負起了再續家族榮譽的重任。
麻煩採納,謝謝!
『肆』 菲律賓總統為什麼叫阿基諾三世
他的名字是Benigno Aquino III,即貝尼格諾•阿基諾,後面那個III指代他是阿基諾家族的第三代。中文翻譯過來,一般稱呼姓氏的話,叫阿基諾的太多了,菲律賓總統曾經有阿基諾夫人。稱呼貝尼格諾·阿基諾不如阿基諾三世簡單……他的名字完全翻譯是貝尼格諾·阿基諾三世。
同理的還有美國總統奧巴馬,奧巴馬的名字是貝拉克·海珊·奧巴馬二世,即Barack Hussein Obama II。他是奧巴馬家族的第二代,因為他爸爸不是美國總統,美國知名的名人里有沒有同姓氏的,一般就直接稱呼他奧巴馬了。
『伍』 阿基諾家族的簡介
阿基諾家族是菲律賓的政治世家,長期以來就有著從政的傳統。阿基諾一世曾任菲律賓眾議長,貝尼格諾·阿基諾生於1932年。1954年,年僅22歲的阿基諾踏入政壇,當選為鎮長,並於數年後擔任丹轆省副省長及省長,1965年當選為參議員。科拉松·科明昂科,1933年生於馬尼拉市。1953年大學畢業後回到馬尼拉,並於第二年與阿基諾結成伉儷。當時的證婚人是時任總統麥格賽。這場婚姻也將當時菲律賓的蘇木隆家族、科明昂科家族和阿基諾家族這三個最有勢力的家族聯結在了一起。1972年,執政七年的菲律賓總統費迪南·馬科斯宣布戒嚴,反對黨的阿基諾與眾多政治人物及新聞記者遭控入獄。1977年阿基諾因被指控從事顛覆活動而被判處死刑,但由於國內外群眾的抗議,馬科斯總統下令重新審理阿基諾案件。1980年5月,阿基諾獲准假釋出獄去美國就醫,在美國度過了3年的流亡生活。經過長期的協調抗爭後,馬科斯被迫允諾於1983年起恢復政黨活動,同意於1984年5月舉行議會選舉。阿基諾也在得到馬科斯安全保證的情況下返回馬尼拉,不料走下飛機階梯時遭到暗殺。
盡管馬科斯政權下令成立調查委員會,從1983年11月起,先後舉行過130多次公開和秘密的聽證會,出席作證的有近200人,但外界認為該項謀殺是馬科斯政府所主導。阿基諾暗殺事件成為國際事件,並在菲律賓國內引發了多起反對馬科斯政權的集會行動。阿基諾夫人在丈夫遭槍殺後,毅然投身政治並領導了反對馬科斯政權的政治運動。1985年馬科斯被迫宣布將於1986年2月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1986年總統選舉中,阿基諾夫人繼承丈夫遺志,發動「人民力量解放」運動,最終把馬科斯趕下台,成為菲律賓和亞洲國家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她出任總統後致力於菲律賓的民主政治建設,始終保持廉潔和正直的形象,深受菲律賓人民愛戴,被視為菲律賓民主化道路上的靈魂人物。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菲律賓在政治、經濟等領域採取一系列穩妥措施,極大地改善了國家所面臨的嚴峻局面。1992年阿基諾夫人卸任總統後仍長時間活躍在政治舞台上。2009年8月,阿基諾夫人逝世,出殯時有數以十萬計人民夾道送別。
『陸』 阿基諾是不是日本人的後代
貝尼尼奧·西梅翁·科胡昂科·阿基諾三世(1960年2月8日-),菲律賓政治人物,菲律賓前任總統。
阿基諾三世1960年生於馬尼拉,出身於政治世家-阿基諾家族,是已故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的獨子。1998年步入政壇,當選菲律賓國會眾議員,2001年和2004年成功連任。2006年3月起任菲律賓自由黨副主席,2007年5月,阿基諾三世在菲律賓國會中期選舉中當選參議員。2010年5月10日,菲律賓舉行總統選舉。6月9日,菲律賓國會參眾兩院召開聯席會議,宣布自由黨候選人阿基諾三世以高票當選菲律賓第15任總統。6月30日,阿基諾在馬尼拉市黎剎公園基里諾檢閱台正式宣誓就職,成為菲律賓第15任總統。2011年8月30日,阿基諾三世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6年6月30日,卸任菲律賓總統職務。
阿基諾2011年8月26日在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對他母親的故鄉、中國福建省的一個小村莊表示「感謝」。
阿基諾總統的母親、菲律賓已故前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夫人出生於菲律賓華裔名門望族,曾祖父姓許,生於中國福建漳州市龍海市鴻漸村。阿基諾夫人1988年就任總統後首次訪華,便回到鴻漸村尋根謁祖,當時她曾公開表示「自己不僅是菲律賓的總統,也是鴻漸村的女兒」。而阿基諾總統2011年8月30日至9月3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也將循著母親足跡前往鴻漸村訪問。他表示,20多年前他母親親手植下的樹苗,現應已長成大樹,他想對那些精心照顧它的人表示感謝。
『柒』 小阿基諾有多少華人血統,他的父親老阿基諾有華人血統嗎
小阿基諾已經是若干代前混血了,有華人血統但很少了,他身上已經看不到儒教的影子了。他的父親老阿基諾沒有華人血統,他的母親有,它是從它母親那繼承的華人血統。
『捌』 從福建走出來的菲律賓女總統,數次尋根問祖,結果如何
大家都知道,華夏民族擁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雖然在長達千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很多戰爭,很多文化都被破壞或者拋棄,並沒有流傳下來,但即使這樣,現如今已經發現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是非常多的,更不可思議的是,因為我國古代歷朝歷代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有些文化還傳到了國外,不過還有一種方式,間接地將中國文化傳到國外,這個方式就是人口遷徙。
結語
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必須植根於祖國的土壤里。——屠格涅夫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中國流傳千年的傳統美德也會一直傳承下去,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一顆愛國之心,心繫祖國,現如今中國之所以這么強大,正是因為中國高尚的傳統文化將數萬萬同胞的心凝聚在了一起,華夏民族才會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試想,如果沒有這些文化的熏陶,華夏子孫也沒有凝聚力和榮譽感,相比我們的民族也不會走到現在吧,大家是如何認為的呢?喜歡文章的可以點贊和關注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戚繼光語錄》
『玖』 菲律賓阿基諾三世祖籍
貝尼尼奧·西梅翁·科胡昂科·阿基諾三世(Benigno Simeon Cojuangco Aquino III,1960年2月8日-),菲律賓政治人物,菲律賓前總統。
阿基諾三世1960年生於馬尼拉,出身於政治世家—阿基諾家族,是已故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的獨子。1998年步入政壇,當選菲律賓國會眾議員,2001年和2004年成功連任。2006年3月起任菲律賓自由黨副主席,2007年5月,阿基諾三世在菲律賓國會中期選舉中當選參議員。2010年6月30日,阿基諾在馬尼拉市黎剎公園基里諾檢閱台正式宣誓就職,成為菲律賓第15任總統。2016年6月30日,卸任總統職務
『拾』 貝尼格諾·阿基諾的生平簡介
小本尼諾·西梅翁·尼諾·阿基諾(Benigno Simeon Ninoy Aquino Jr.)(1932年11月27日-1983年8月21日),菲律賓政治人物。馬科斯執政期間的菲律賓近代首位提倡和平的政治改革家、戰地記者、反對黨領袖。
1932年11月27日生於馬尼拉一富裕家庭。祖父為菲律賓將軍,父親為著名政治家和地主,在日本統治期間為參議院議長。自幼已是虔誠的基督徒,一生中最喜愛的著作為《效法基督》。在父親影響下,13歲便抱著為人民自由而犧牲的精神。17歲進入《菲律賓時報》社,成為菲律賓有史以來最年青的戰地記者。
1951年,年僅18歲的阿基諾辭去記者,借著他那份對政治極銳利的觸覺和知識,開始踏入政治生涯。兩年後已經成為埃爾皮迪奧·基里諾總統的得力助手。1955年,22歲時當選為最年輕的馬尼拉市市長。1959年當選為打拉省副省長;1960年為省長。1965年費迪南德·馬科斯就任總統後,打著「民主、反共產」 的旗號實施獨裁統治。
1968年,35歲的阿基諾成為菲律賓史上最年輕的反對黨參議員。借著政治權力監管當時貪污獨裁的政府機構。在一個不公、貪污、自私自利、強權欺壓、政治混亂和國家經濟嚴重拮據的光景下,他持著那份「道德勇氣」為著正義和菲律賓人民的利益,挑戰當時的國家最高層。他在1972年6月1日的一次演說中,引用馬丁·尼穆勒的詩句:「他們逼迫工人、農民,我不保護;他們逼迫學生年青人,我閉口;他們逼迫猶太人,我保持安靜;當他們逼迫我,又有誰人為我發聲」?從中可見他隻身敵擋整個不公的洪流,而面對著政治上的孤單與無奈,從而更鼓勵人民不要漠視獨裁者的罪惡。不少分析家認為他在國內外的政治影響力,足以與政府抗衡,甚至他更有機會成為日後菲律賓最年青的總統。
1972年9月21日,馬科斯宣布對菲律賓實行軍法統治,阿基諾亦被誣為「共產分子」被捕入獄。一位持著公義、誠實、正直的英雄,一位充當著人民唇舌的基督徒,頃刻變成階下囚。1977年11月,他又因被指控幫助共產黨和在1967年謀害一個村莊族長而遭判死刑,幸得美國人權組織從中斡旋得以緩刑。1980年7月,他因患心臟動脈阻礙被當局批准去美國診治。在冤獄中度過了7年零7個月後,又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雖然,阿基諾身處美國,在哈佛大學擔任教授一職,能以享受著一段舒適無慮的生活,可是他眼見自己的同胞仍生活在窮困、債務、絕望和困苦中,於是再次燃起歸國的意念。此刻,他深知這段旅程將成為他人生中的一條不歸路,但公義卻在他內里呼喊著:「菲律賓是否值得我去犧牲呢」?
1983年,阿基諾決定持著「道德勇氣」重歸菲律賓的土地,為他的人民重拾一個光明的將來。8月21日,他所乘坐的811次班飛機剛抵達馬尼拉機場,便遭馬科斯的軍隊行剌身亡。他的血和生命就此滴在公義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