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律賓簽證可以在菲律賓呆多久
持中國外交護照、公務護照臨時來訪人員可免簽證進入菲律賓停留30天。持中國普通護照及申根、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或日本任意一種有效簽證者,以旅遊為目的可免簽證進入菲律賓停留7天。
凡由菲政府授權的旅行社接待的來菲團體中國遊客(至少3人),可在菲任何國際入境口岸申辦落地簽證,在菲停留期最長不超過14天;菲政府授權的旅行社接待的來菲中國個體遊客也可享受以上政策。
前往菲律賓的中國公民在機場辦理入出境手續需注意:
一、根據慣例及菲方要求,來菲旅客須訂妥返回出發地或前往下一目的地的聯程機票,否則將被拒絕入境。
二、來菲旅客的旅行證件有效期應在半年以上,否則將影響入境。
三、來菲自助游旅客(散客)應提前辦妥簽證並提供在菲旅行的證明材料,如赴外島機票訂單、酒店住宿訂單等,否則將會被視為有滯留不歸或非法工作等嫌疑而被拒絕入境。
四、來菲旅客應衣著得體,行李適量,來菲目的應與簽證內容相符,否則可能會被拒絕入境。
五、曾經來菲並被拒絕入境的旅客,再次申請來菲簽證前,應根據菲律賓移民法向菲移民局申請資格再審查或向菲駐華使領館查詢確認,否則即使獲得簽證,仍然不能入境。
六、姓名重復率高(含姓名拼音相同)的旅客,可能會因為同名同姓或拼音相同人員在菲黑名單上而影響入境,相關旅客可在來菲前向菲駐華使領館查詢確認。
七、持旅遊簽證來菲停留不超過24小時的旅客將被認為來菲動機不純,不準入境(菲方稱此類身份證為RUNVISA)。
八、菲政府著力加強和改進機場入出境管理,塑造清廉形象,旅客不應向機場官員提供小費,否則將會被視為有行賄嫌疑而被拒絕入境甚至受到起訴。
九、根據菲文化傳統和宗教習慣,來菲旅客辦理入出境手續應態度溫和、理性克制、切忌高聲大語、言辭過激。如與菲方官員發生摩擦和爭執,會被認為蔑視菲法律法規、冒犯菲政府官員而被限制入境。
十、2017年8月,菲律賓移民局宣布對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實施落地簽,但具體措施仍在進一步完善中,相關手續仍需在入境前辦妥,詳情請咨詢菲律賓移民局。
(1)菲律賓做假商品怎麼處罰擴展閱讀
入境菲律賓的注意事項:
未經菲律賓中央銀行批准,任何入出境旅客帶入或帶出超過1萬比索的紙幣、硬幣、在菲律賓銀行提取的支票或其他匯票,均違法,並可能被沒收,且被處以民事處罰或受到刑事起訴。
攜帶超過10,000美元的外幣須在海關申報單中聲明,否則將被處以20萬比索以下5萬比索以上的罰款,或面臨2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進口到菲律賓的商品一般都要繳納關稅。海關按交易價格統計進口貨物價值,並根據關稅和海關代碼中的商品分類確定進口商品的稅率(一般為0~30%)。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下的優惠稅率一般低於普通關稅。
⑵ 菲律賓海關出境可以帶多少部手機
入出菲律賓國境時,需填寫入出境登記卡和海關申報單。旅遊者需申報其攜帶物品的總價值,包括收受的禮品、商品的樣品等。要如實填寫海關申報單,如有虛假申報或未申報者,一經查出,將按違反菲律賓海關法予以處罰。在旅遊期間的個人自用物品,可不申報。非法進口嚴禁物品(武器、爆炸物等)、管制物品(無線電收發機、光碟、錄像帶等)和控制物品(麻醉劑、化學物、沒有醫生葯方的處方葯等),無論數量多少,均違反菲律賓海關法。嚴禁攜帶植物、植物產品、肉類、肉產品、鳥類、蝸牛以及其它活動物和動物產品。
未經菲律賓中央銀行批准,任何入出境旅客帶入或帶出超過1萬比索的紙幣、硬幣、在菲律賓銀行提取的支票或其他匯票,均違法,並可能被沒收,且被處以民事處罰或受到刑事起訴。攜帶超過10,000美元的外幣須在海關申報單中聲明,否則將被處以20萬比索以下5萬比索以上的罰款,或面臨2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進口到菲律賓的商品一般都要繳納關稅。海關按交易價格統計進口貨物價值,並根據關稅和海關代碼中的商品分類確定進口商品的稅率(一般為0~30%)。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下的優惠稅率一般低於普通關稅。
⑶ 菲律賓出境可以攜帶的商品數量有什麼限制
出入境菲律賓:出入境攜帶超過1萬比索貨幣、支票、其他票據,未經菲律賓中央銀行批准,均屬違法。
攜帶外幣不違法,超過3000美元,就需要申報。攜帶活體動物、植物、魚類或相關產品、麻醉品、化學物品、未附處方的葯品、珠寶、電子產品、商務樣品需申報。
菲律賓實行動植物檢疫,限制農作物、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入境,如有攜帶必須申報,否則,將予以沒收並受到處罰。出境離開菲律賓:根據菲律賓法律規定,沙灘的沙子和貝殼類是不允許私自帶出境的。工藝品購買時,保留好票據。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佔。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菲律賓是東盟(ASEAN)主要成員國,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24成員國之一。菲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但貧富差距很大。獨立至今,菲經歷數次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時常動盪,政府貪污腐敗,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
⑷ 蝦皮菲律賓被限制只能上傳100個商品怎麼辦
Shopee對賣家是有一個上架商品數量限制的。違反了Shopee上架規則,且扣分累計一定程度,就會被限制,那麼規則是怎樣的呢?
Shopee對賣家是有一個上架商品數量限制的。賣家被限制,主要是因為違反了Shopee上架規則,且扣分累計一定程度。一些賣家遇到上架商品數量被限製成50個,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上架商品數量限制50個,這主要是除Shopee台灣站外,其他站點出現「違反上架規則計分>=6」的情況,就會被限制,這樣對其他站點的店鋪來說,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平台的上架規則。
Shopee上架商品數量限制規則:
Shopee將會在每周二,根據賣家類型進行評定,然後限制賣家的上架商品數量。
如果賣家上架商品數量超過限制,則無法上新,而且超出超出限制的商品將會被隱藏,當周賣家將按照對應店鋪類型的上架商品數量限制展示商品。
最後附上違反Shopee商品上架規則的產品:
1、禁止銷售的產品
2、侵犯知識產權或者假冒產品
3、存在誤導的產品以及反復上架的產品
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平台的產品上架規則,不要上架違規的產品,或是有違規信息,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店鋪被嚴重限制,帶來不必要的影響了。
Shopee上架商品數量限制也是比較嚴格的,那麼大家要在了解了上述的規則之後,去做好自己店鋪產品的優化調整,才能保證的銷售更加安全, 不會帶來不必要的影響。沒有品牌授權的產品堅決不上架,如有違規產品,也要第一時間下架,才會更有保障。
⑸ 關於菲律賓的海關政策 ,請指教
菲律賓 海關規定
1、入出菲律賓國境時,需填寫入出境登記卡和海關申報單。
2、旅遊者需申報其攜帶物品的總價值,包括收受的禮品、商品的樣品等。如實填寫海關申報單,如有虛假申報或未申報者,一經查出,將按違返菲律賓海關條例予以處罰。在旅遊期間的個人自用物品,可不申報。
3、非法進口嚴禁物品(武器、爆炸物等)、管制物品(無線電收發機、光碟、錄像帶等)和控制物品(麻醉劑、化學物、沒有醫生葯方的處方葯等),無論數量多少,均違反菲律賓海關法。
4、嚴禁攜帶植物、植物產品、肉類、肉產品、鳥類、蝸牛以及其它活動物和動物產品。
5、未經菲律賓中央銀行批准,任何入出境旅客帶入或帶出超過1萬比索的紙幣、硬幣、在菲律賓銀行提取的支票或其它匯票,均違法,並可能導致上述被沒收,且被處以民事處罰或刑事起訴。攜帶外幣不違法。
⑹ 水果產地虛假宣傳的觸犯了第幾條法律
摘要 虛假宣傳行為屬於欺詐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
⑺ 菲律賓「稅收政策」內容有哪些
菲律賓稅收的基本法是《國家內部收入法》,1997年稅收改革法案(RAN0.8424),及200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9337號修正案(RANo. 9337)。
主要稅種有: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
主要稅賦和稅率
【所得稅】國內公司以菲律賓國內外所有凈收人為基礎納稅;常駐外國公司(180天以上)就菲律賓境內取得的凈收入納稅;非常駐外國公司則就菲律賓境內的總收入納稅。現行的公司所得稅稅;為應納稅金額的35%,自2009年1月1日起稅率將降至30%。如果公司應納稅收入為零或負數,或最低公司所得稅超過其普通公|應納所得稅,則自該公司第4個年度起可按2%的最低公司所得-徵收。專營教育機構和非營利性醫院按應納稅收入凈額的10% 徵收。
居民、非常駐居民、常駐外國人、非常駐外國人在菲律賓從事商業和貿易按5%到32%的超額累進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在菲律賓不從事商業和貿易的外國人一律按25%的稅率對其收益進行徵收(如利息、投資收益)。
【增值稅】根據9337號修正案規定,增值稅率從2006年2月1日起提高到12%。部分交易免徵增值稅。免徵增值稅的交易主要包括:農產品、水產品、種子、種苗、魚苗、飼料、認證的私人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服務、由個人提供的服務、在合作發展署登記的農業合作社對其會員的銷售、直接用於農業投入的進口機械和設備包括零部件等,銷售、進口或出租船艙、貨艙和飛機,包括發動機、設備和零部件等。
【消費稅】消費稅主要徵收對象為在菲律賓生產、製造的用於國內銷售或消費以及其他目的的特定商品(如煙、酒、機動車等)。消費稅也適用於部分應繳納增值稅和關稅的進口商品。
【比例稅】免徵增值稅的個人和實體,如從事國內或國際客運交通或娛樂業的,將按總收入徵收比例稅(營業稅)。
【印花稅】印花稅征稅范圍包括文件、契約、證券、貸款協議,還有接收、簽署、銷售轉移責任、權力或資產等的證明。徵收對象為製作者、簽字人、接收者或轉移者。
【地方稅】地方政府法規定,地方政府有權在其管轄范圍內對某些特殊行為或商業行為征稅,法律規定免稅的除外。地方政府也有權每年對不動產征稅,如土地、建築物、機械和其他改造,還有對不動產的銷售、捐贈、易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轉移進行征稅。然而,地方政府無權徵收所得稅、關稅、印花稅、財產稅、禮品稅。
◆關稅政策
海關管理規章制度:菲律賓進出口關稅的主要法律是《菲律賓關稅與海關法》,進口關稅稅率由菲律賓關稅委員會確定公布,出口關稅的稅率由海關總署確定,並由海關通過有授權的菲律賓中央銀行徵收。菲律賓對大部分進口產品徵收從價關稅,但對酒精飲料、煙花爆竹、煙草製品、手錶、礦物燃料、卡通、糖精、撲克等產品徵收從量關稅。根據《稅收法》,海關對汽車、煙草、汽油、酒精以及其他非必要商品徵收進口消費稅。進口產品還應向菲律賓海關當局繳納12%的增值稅,征稅基礎為海關估價價值加上所征關稅和消費稅。菲律賓還對進口貨物徵收印花稅,該稅一般用於提貨單、接貨單、匯票,其他交易單、保險單、抵押契據、委託書及其他文件。
進口關稅:菲律賓關稅與海關法將應稅進口商品分為21類, 進口關稅稅率一般為3%~30%
。如活動物及其產品、新鮮蔬菜等。
菲律賓將於2010年對東盟成員實現全部產品零關稅。
出口關稅:菲律賓對以下出口商品徵收關稅,且關稅稅率均為)%。圓木、木材、飾面用薄板和膠合板、金屬礦砂及其精礦、金、礦渣水泥、硅酸鹽水泥;船用燃料油、石油瀝青、銀、未加工的ABACA(一種產纖維的植物,產於菲律賓)、香蕉、椰子及椰產品、菠蘿及其成品、糖及糖製品、煙草、小蝦和對蝦。
出口退稅:《菲律賓關稅和海關法》規定,用於從事對外貿易沿海貿易的船舶推進器燃料油,可退還不超過99%的已征關稅給予稅收抵免;用進口原材料生產或製造的產品(包括包裝、標簽等)出口時,對所用原材料進口時徵收的關稅將予以退還或給予稅收抵免;財政部根據海關總署的建議可發布允許對本法規定的商品實行部分退稅的法規規章。退稅將由海關總署在收到一套正確、完整的文件後60天內支付。
◆投資稅收優惠政策
(1)免所得稅:新注冊的優先項目企業將免除6年的所得稅,傳統企業免交4年所得稅。擴建和升級改造項目免稅期為3年,如項目位於欠發達地區,免稅期為6年。
新注冊企業如滿足任一下列條件,還將多享有1年免稅獎勵:
①本地生產的原材料至少佔總原材料的50%;
②進口和本地生產的固定設備價值與工人的比例不超過每人1萬美元;
③營業前3 年,年外匯存款或收入達到50萬美元以上。
(2)可征稅收入中減去人工費用。
(3)減免用於製造、加工或生產出口商品的原材料的賦稅。
(4)可征稅收入中減去必要和主要的基建費用。
(5)進口設備的相關材料和零部件減免關稅。
(6)減免碼頭費用以及出口關稅。
(7)自投資署注冊起免除4~6年地方營業稅。
非財政優惠措施:
(1)簡化海關手續;
(2)托運設備的非限制使用:托運到菲律賓的設備貼上可出口的標簽;
(3)進入保稅工廠系統;
(4)僱用外國公民:外國公民可在注冊企業從事管理、技術和咨詢崗位5年時間,經投資署批准,期限還可延長。總裁、總經理、財務主管或者與之相當的職位可居留更長時間。
行業鼓勵政策:菲律賓投資署每年根據《2004-2010年菲律賓中期發展規劃》制定一份「投資優先計劃」表,列出菲律賓政府鼓勵投資的項目,列入該表的項目可享受財政和非財政優惠措施。
最新的「投資優先計劃」於2009年5月由阿羅約總統簽署299號備忘令發布,該計劃的特點是突出了保障就業,除延續2008年計劃明確的14個鼓勵投資的領域(包括農業和漁業、基礎設施建設、 旅遊業、研發活動、機械設備和鋼鐵製造、戰略性投資、植樹造林、采礦、印刷出版、石油、固體廢物處理、凈水工程、殘疾人輔助設施和出口促進活動)以外,特別提出了一個「應急計劃」,對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而仍能保持或擴大投資和保障員工就業的企業,以及上馬新項目的中小企業,提供稅收和其他優惠,但該「應急計劃」也有一些排除在外的領域,包括:銀行及金融機構,零售業,服務業,小型礦業,因安全、國防、衛生、道德風險而限制的活動,外國人參與的中小企業,非農基本消費品,保健品等。另外,棉蘭老島穆斯林自治區提供特殊清單,符合要求的企業也可以享受投資優惠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領域中有一些是限制或禁止外國投資的領域。
經濟特區鼓勵政策:菲律賓經濟區主要由PEZA所轄的96個各類經濟區和獨立經營的菲弗德克工業區、蘇比克、卡加延、三寶頦、克拉克自由港等組成。這些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包括:
(1)企業可獲得4年所得稅免繳期,最長可延至8年。所得稅免繳期結束後,可選擇繳納5%的「毛收入稅」 (Gross Income Tax),以代替所有國家(中央)和地方稅,其中3%上繳中央政府,2%上繳地方財政;
(2)進口資本貨物(設備)、散件、配件、原材料、種畜或繁殖用基因物質,免徵進口關稅及其他稅費。同類物品如在菲律賓國內采購,可享受稅收信貸(tax credit),即先按規定繳納各項稅是,待產品出口後再返還(包括進口關稅部分的折算徵收、返還);
(3)經批准,允許企業生產產品的30%在菲律賓國內銷售,但須根據國內稅法納稅;
(4)免繳碼頭稅費和出口稅費;
(5)給予初始投資在15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者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21歲以下)在經濟區內永久居留的身份,他們可以自由出入經濟區,而不需向其他部門另行申請;
(6)簡化進出口程序;
(7)允許聘用外籍雇員,為外國經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辦理2年的可延期工作簽證,但外籍雇員數量不能超過企業總雇員人數的5%;
(8)企業用於員工技術培訓和提高管理能力的費用的一半可以從上繳中央政府的3%稅收中扣除;此外,是否給予E.0.226規定的其他優惠待遇,由PEZA自行決定。
更多有關菲律賓政策內容,土流小編為您推薦以下文章閱讀:
菲律賓農業生產、收儲、加工、流通的其他鼓勵或限制政策
菲律賓農業保險和外商農業投資保險政策具體內容
菲律賓「勞工政策」解讀
菲律賓「投資和融資政策」有哪些看點?
菲律賓土地資源、價格和政策簡介
⑻ 去菲律賓旅遊有沒有強制要帶多少現金的規定
沒有強制規定,但是有兩點:
1、飛機上要填單子,上面有一句如果攜帶了1萬比索以上或等同於1萬比索的其他幣種的現金要申報。
2、如果是旅遊簽,海關可能會問你帶了都少錢,畢竟帶錢少來旅遊是很可笑的事。你可以適當說一點,並且有信用卡。也有可能不會問。
拓展資料
第四章 進出境物品
第四十六條個人攜帶進出境的行李物品、郵寄進出境的物品,應當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並接受海關監管。
第四十七條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應當向海關如實申報,並接受海關查驗。海關加施的封志,任何人不得擅自開啟或者損毀。
第四十八條進出境郵袋的裝卸、轉運和過境,應當接受海關監管。郵政企業應當向海關遞交郵件路單。郵政企業應當將開拆及封發國際郵袋的時間事先通知海關,海關應當按時派員到場監管查驗。
第四十九條郵運進出境的物品,經海關查驗放行後,有關經營單位方可投遞或者交付。
第五十條經海關登記准予暫時免稅進境或者暫時免稅出境的物品,應當由本人復帶出境或者復帶進境。
⑼ 飛菲律賓可以帶多少香煙
飛菲律賓每人次可以帶1萬支(50條)香煙。
根據《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調整異地攜帶卷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確定異地攜帶卷煙的最高限量為每人次1萬支(50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超過最高限量異地攜帶卷煙。
二、卷煙生產經營企業超過最高限量異地攜帶、運輸卷煙的,一律依法申領和使用准運證。
(9)菲律賓做假商品怎麼處罰擴展閱讀
入境菲律賓的注意事項:
入出菲律賓國境時,需填寫入出境登記卡和海關申報單。旅遊者需申報其攜帶物品的總價值,包括收受的禮品、商品的樣品等。要如實填寫海關申報單,如有虛假申報或未申報者,一經查出,將按違反菲律賓海關法予以處罰。在旅遊期間的個人自用物品,可不申報。
非法進口嚴禁物品(武器、爆炸物等)、管制物品(無線電收發機、光碟、錄像帶等)和控制物品(麻醉劑、化學物、沒有醫生葯方的處方葯等),無論數量多少,均違反菲律賓海關法。嚴禁攜帶植物、植物產品、肉類、肉產品、鳥類、蝸牛以及其它活動物和動物產品。
⑽ 造假洗衣液怎麼判刑 賣假洗衣液有被判刑得么
造假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是違法的,情節嚴重金額過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10)菲律賓做假商品怎麼處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