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甲米地要哪裡坐飛機

菲律賓甲米地要哪裡坐飛機

發布時間:2022-04-22 04:23:44

1. 甲米地的居民和文化

根據2007年的數據甲米地省有居民2,856,765人,是菲律賓人口最多和人口密度最高的省。1990年甲米地省開始工業化後人口數量劇增。不同工業部門均有投資者在這里落戶,通過他們的就業機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甲米地省。人口增長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甲米地省位於馬尼拉邊上,許多在馬尼拉上班的人和家庭一起依然住在甲米地省。自然增長也是人口增長的一個因素。
甲米地省的城鄉中達斯馬里尼亞斯人口最高,有556,330名居民,埃米利奧阿奎納多的人數最少,為17,818人。
甲米地省的城市非常高,其人口的90.69%居住在城市化地區,只有9.21%居住在農村地區。 甲米地省最主要的語言是他加祿語、查瓦卡諾語和英語。查瓦卡諾語是在甲米地市和特爾納特地區生活的人的主要方言,它是三個世紀前西班牙人到來時逐漸形成的。今天說這個方言的人已經很少了。
由於甲米地省離馬尼拉非常近許多外地人遷移到這里,因此這里也有許多人使用比科爾語、宿霧語和伊洛科語。 甲米地省是菲律賓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它離馬尼拉非常近是這個發展最重要的原因。許多知名的和跨國公司如英特爾把它們的生產轉移到當地的工業區。1990年代初以來國內外的投資均提高,基礎結構明顯加強。
除工業外農業、漁業、林業、商業和旅遊業在甲米地省也是重要經濟部門。農業以種植稻、小麥、木薯和芒果為主,此外還有咖啡、椰子和甘蔗。畜牧業也是重要的農業部門。
馬尼拉灣和南中國海對於漁業的發展有利。除鹽水魚和其它海產品外眾多河流也利於養育淡水魚。
除許多自然名勝如科雷希多島外甲米地省在菲律賓歷史上也起過重要作用,因此有許多歷史名勝、紀念碑和博物館。旅遊中心則是位於高地和鄰近塔爾湖的大雅台。 考古發現證明在西班牙人到達之前甲米地省就已經有人居住了。一般認為早期的人是從婆羅洲來的。今天甲米地所在的地方過去是一個從中國來的貿易帆船港口,在這個港口周圍形成了居民區,這些居民區沿馬尼拉灣蔓延。
1571年在一座半島上建成了港口甲米地,因為這個半島的樣子像一個鉤子,因此它被稱為Kawit,在他加祿語中「鉤子」的意思,甲米地的名稱就是由它引申出來的。
在港口的周圍形成了加固的居民點甲米地,它是馬尼拉的第一道防線。很快它就成為這個新殖民地與世界其它地方最重要的聯系點。這里還製造船隻,中國來商人則在西班牙城市的對面定居點,他們販賣陶瓷、絲綢和其它遠東產品。
1614年在今天的省份地面上設立了一個政治和軍事管理區域。16世紀晚期耶穌會傳教士來到甲米地省並帶來了來自摩鹿加群島的移民。
由於它的軍事意義甲米地多次被敵軍攻擊。1647年荷蘭對甲米地進行突襲,1672年英國佔領了城市的港口並占據了兩年長的時間。但是最後這些攻擊全部被擊退。
18和19世紀里傳教士修道院在甲米地省購買了大量土地,這導致了這些修道院與菲律賓農民之間的沖突。1872年三名當地的牧師被殺,十幾名其他神職人員被燒死,這更加加深了當地居民對改革和獨立的願望。
1896年菲律賓革命爆發後甲米地省成為起義的中心。1896年8月26日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出其不意地進攻西班牙軍總部,後來甚至解放了整個省。1896年9月3日伊姆斯戰役爆發。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1898年5月28日阿奎納多帶領的菲律賓軍隊擊敗了甲米地的西班牙軍。美西戰爭中美國的勝利最終結束了西班牙對菲律賓的殖民統治。1898年6月12日阿奎納多從卡維特他住房的陽台上宣布菲律賓獨立並被任命為菲律賓第一位總統。卡維特從此成為菲律賓獨立的誕生地。不過菲律賓實際上一直到1946年才真正獲得政治自主。 901年美國在甲米地省設置了一個平民政府並建造了一個海軍基地,這個海軍基地逐漸成為美國海軍在菲律賓最重要的基地。
本來甲米地市是該省的省府,但是1954年菲律賓議會決定把省政府遷移到特雷塞馬蒂雷斯市。
1977年6月11日費迪南德·馬科斯總統發布1163號總統命令把甲米地省的省會遷到伊姆斯。雖然此後沒有新的法令但是1979年甲米地省的政府又遷回到了特雷塞馬蒂雷斯市 甲米地省是一個歷史遺跡豐富、風景優美的省份,它既是一個商業省份,又是一個休閑省份。大雅台是最主要的旅遊中心。歷史遺跡包括甲米地市、科雷希多島、垂亞斯、伊姆斯、巴科奧爾、卡維特等。一些很古老的教堂標志著天主教曾經在甲米地省擁有的勢力。甲米地省還有眾多博物館,包括菲律賓海軍博物館、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博物館等。省內有八座世界級高爾夫球場。自然風光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地,其中包括山脈、山洞、瀑布、森林、國家公園等。
卡維特的阿奎納多神壇和博物館是宣布菲律賓獨立的地方。
垂亞斯的安達斯·波尼斯奧樓是菲律賓革命領袖安達斯·波尼斯奧的故居。他被處決的地方也被保留下來了。
甲米地省最重要的教堂是伊姆斯大教堂等。
其它自然名勝包括兩座瀑布和一個山洞。
科雷希多島是一座島嶼要塞。1942年菲律賓和美國軍隊在這里抵抗日本入侵。其保存良好的戰爭建築是一個旅遊熱點。據說麥克阿瑟將軍在撤離科雷希多島時說了他著名的:「我回重返!」
甲米地省擁有一流的旅店、會議中心和飯店。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

2. 1942年日軍如何佔領了菲律賓

菲律賓戰役
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北望中國台灣,南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亞洲最大的空軍、海軍軍事基地,構成日軍南進的障礙並威脅日本本土安全。日軍企圖攻佔菲律賓群島,奪取美軍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為進攻荷屬東印度創造條件。日軍計劃以駐台灣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陸並佔領機場,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陸並佔領馬尼拉;在南部佔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佔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參加這次戰役的日軍有第14軍團(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司令為小冰英良中將,飛機200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司令為冢原二四三中將,飛機300架)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菲集團計有13萬人(麥克阿瑟中將任司令,其中3.1萬美國人)和2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1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為哈特上將,主要類型的戰斗艦艇45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開始時,日軍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於12月8—9日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一半重型轟炸機和1/3以上的戰斗機,為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美國亞洲艦隊的基本兵力駐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同日,日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日軍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自12月10日起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

12日,第16師木村支隊(約2500人)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機場並進一步擴大戰果。自11日起,第5飛行集團逐漸轉移到呂宋島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17日,美軍僅剩的17架B-17轟炸機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權。22日,日軍第48師主力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登陸。24日,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登陸。至此,登陸日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26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准備長期抵抗。日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並以一部兵力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日軍還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79500人)撤向巴丹半島。

日軍認為菲律賓作戰大局已定,將海軍主力和第48師調往荷屬東印度,將第5飛行集團主力調往緬甸,而僅以第14集團軍的剩餘兵力清剿呂宋島。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遭頑強抗擊。美菲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木村支隊被圍,前來救援的日軍被殲1個營。月底,日軍因傷亡嚴重喪失攻擊力,被迫轉入防禦,戰局一度陷入膠著狀態。3月中旬,麥克阿瑟轉赴澳大利亞,留守美菲軍由溫賴特少將指揮。日軍得到第4師增援後實力增強,並以航空兵和炮兵轟擊美菲軍陣地。4月3日,日軍以第4師、第65旅為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斗。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同日,日軍佔領米沙鄢群島等戰略要地。日軍攻佔巴丹半島後,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5月2日,日軍對該島實施火力准備,5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1.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6日,日軍後續部隊投入戰斗,溫賴特率美菲軍余部投降。7日,日軍佔領該島。10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投降。18日,駐班乃島美軍停止抵抗。至此,日軍控制菲律賓全境。

點評: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佔眾多群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合同戰役。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登陸兵先遣支隊迅速奪取敵基地和機場以及日本航空兵轉場至這些基地和機場,對保障主力順利上陸和繼續作戰起了促進作用。作戰中,日軍死傷約1.4萬人,損失飛機80餘架、艦船4艘;擊毀美菲軍飛機250餘架、各型作戰艦艇8艘、商船26艘(美軍資料為驅逐艦1艘、潛艇2艘、其他艦船2艘)。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3. 甲米地的介紹

菲律賓呂宋島南部港市。在馬尼拉灣東南端,東北距馬尼拉16公里。人口8.78萬(1980)。北端的桑格萊岬水深7米,扼馬尼拉灣的入口,位置重要。早期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軍事要地,有古老的建築和碉堡。桑格萊海軍基地。現有菲律賓的海空軍設施和船塢。事要地 早期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軍事要地,有古老的建築和碉堡。桑格萊海軍基地。現有菲律賓的海空軍設施和船塢。

4. 菲律賓在甲美地可以用garb嗎

是甲米地吧, 那邊靠近空軍基地,可以使用 但是不太容易打到
而且那邊出來也有大巴和吉普尼價格不貴也方便,主要是看你要去哪裡
旁邊不遠還有一個渡輪口岸,直接可以到達馬尼拉 八打雁

5. 中國人在菲律賓安全嗎

中國人在菲律賓比較安全。

來菲律賓旅遊,的確要注意安全,尤其別去南部地區。」多數綁架殺人案件都發生在有反政府武裝的南部地區,伊斯蘭教為當地的主要文化,貧富差距巨大。警官所在的棉蘭島同樣位於菲律賓南部,屬於菲律賓的第二大島。

好多人都說那裡不安全不敢去,但我卻覺得菲國的小夥伴們很友好,我們走到哪裡都會跟我們打招呼,超熱情。我喜歡這種感覺。宿務航空也是我必往返之一!我還將准備帶全家再次去菲國海島游,陸地游,感受不一樣的旅程!

菲律賓是我學潛水的地方,也是對怕水的我給予力量感受大海美好的地方。忘不了PG島上朴實的島民、長灘繁華熱鬧的商業區、馬尼拉街上local的熱情幫助…國際化與落後的沖擊感、蔚藍大海和黝黑皮膚的強烈對比,一切都美的不像話。食猿雕作為國鳥,也告誡大家,保護這僅存的美好,留住這片水、這片綠。

6. 日軍怎樣攻佔菲律賓

菲律賓是一個島國,由7000餘個大小島嶼組成。它位於中國的東南,西瀕南海,東臨太平洋,是太平洋和南中國海、印度洋的交通要沖。地理位置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菲律賓仍是美國的殖民地,其最大島嶼呂宋島上有美國在遠東最大的空海基地克拉克和甲米地,也是美國在遠東和日本進行爭奪的戰略要點。

日軍對菲律賓的作戰企圖,是攻佔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和棉蘭老島,將美軍逐出遠東,以便支援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控制日本本土到南洋之間海上交通線。鑒於駐菲美軍有一定空海實力,日本認為,對菲律賓作戰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首先殲滅美駐菲空軍。因此,日軍作戰計劃規定,戰爭初期首先奪取制空權,在開戰之後三天內殲滅美空軍主力,同時在呂宋島實施多處登陸,佔領機場,以保障主力在仁牙因灣登陸,佔領馬尼拉。在群島的南部則佔領第二大島棉蘭老島,最後佔領菲律賓群島的全部島嶼。參加作戰的日軍是由本間雅晴中將為司令的第14軍,下轄2個師團、1個旅團共5.7萬餘人。直接支援作戰的有海軍第3艦隊和第11航空艦隊,陸軍第5飛行集團,共有各型作戰艦只43艘,陸海軍航空兵飛機500架。此外,還有南方方面軍的直屬部隊和進攻馬來亞的部隊進行支援。以上部隊分別在台灣和帛琉群島集結,准備登陸。

美國在制定遠東和太平洋地區作戰計劃時,對菲律賓的堅守缺乏信心。美國預計,一旦日、美發生對抗,日本將對菲律賓發動突然進攻。由於美、菲之間遠隔太平洋,美國在一定期間內難以從國內進行增援,菲律賓的防禦主要依靠現有駐菲美軍和當地部隊。1941年7月,美國在菲律賓成立了遠東美軍司令部,由麥克阿瑟上將任司令,並開始向菲增派人員和武器,同時繼續構築在呂宋島的巴丹半島和哥黎希律島的工程,但為時已晚,整個防禦計劃要到1942年2月完成。當戰爭爆發時,美菲軍兵力共有陸軍約13萬餘人,其中美軍1.9萬人,菲軍約11.2萬人,飛機200架,海軍1個混合艦隊,即亞洲艦隊,作戰艦只45艘。

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海軍航空隊飛機500架先後從台灣起飛對呂宋島美空軍基地進行轟炸。當日機飛臨目標上空時,一度升空戒備的美機正降落休息,結果美國停放在馬尼拉附近的克拉克和尼古拉機場上的200架飛機被炸毀約100架,日軍一舉取得了空中優勢。同日,日軍一個營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12月10日,日軍分別在甘米銀島和呂宋島北端的阿帕里登陸,11日在維甘登陸。12日從帛琉群島出發的日軍在呂宋島東南端的黎牙實比順利登陸。在呂宋島南北登陸的三支部隊分別奪取了阿帕里、維甘和黎牙實比三處前進機場,並向馬尼拉方向實施合擊。與此同時,日本航空兵繼續打擊美海空軍力量。12月10日至12日,日機轟炸馬尼拉灣的甲米地和蘇比克灣的烏朗牙坡海軍基地,炸沉美艦艇4艘,炸毀海軍巡邏機四分之一。至12月17日,美國把在菲律賓僅剩下的17架B-17型轟炸機全部撤到澳大利亞。從此,日軍完全掌握了制空、制海權。12月22日,日軍約1個師團在馬尼拉西北的仁牙因灣登陸。24日,日軍約1個聯隊在馬尼拉以東的拉蒙灣登陸。兩支登陸部隊對馬尼拉實施了向心突擊。在呂宋島登陸過程中,日軍於12月20日以1個聯隊的兵力在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登陸,迅速佔領了納卯以後,於25日在和樂島登陸。17天之內,日軍成功地實施了九處登陸。

美、菲部隊雖有13萬之多,但其中11萬名菲軍系倉促組成,裝備很差,缺乏訓練。菲律賓海岸線漫長,薄弱處很多,防不勝防。麥克阿瑟雖信心十足,決心保衛整個菲律賓群島,將全部島嶼劃為5個防區,建立防禦部署。但由於對日軍的作戰缺乏了解,兵力分散,在日軍登陸時,被動應付。特別是美、菲軍缺乏海空支援,戰鬥力大減。在日軍迅猛突擊下,部隊很快瓦解,馬尼拉的防線也被迅速突破。12月26日,麥克阿瑟下令撤出馬尼拉,將部隊集中於巴丹半島的預設陣地進行抗擊。日軍沒有緊追美、菲退卻的部隊,仍按原作戰方案向馬尼拉推進,並於1942年1月2日攻陷馬尼拉。

1942年1月10日起,日軍向巴丹半島美軍陣地發動進攻。此時南方方面軍已將第5飛行集團和陸軍1個師團調出准備進攻緬甸和參加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侵菲日軍戰鬥力大為下降。加之地形不熟,熱帶病流行,這次作戰傷亡和疾病減員較大。1月28日,日軍被迫停止進攻。4月3日,日軍在得到2.2萬人和飛機、火炮的增援後,對巴丹半島發起第二次進攻。美軍由於所期待的增援落空,病員很多,麥克阿瑟也於3月10日奉命去澳大利亞組織西南太平洋美軍司令部,美軍士氣更加低落。在日軍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向日軍投降。投降的美、菲軍被迫從巴丹半島南端的馬利維爾斯步行到聖費南多俘虜營,行程1000餘公里,飢病交加的戰俘隊伍在烈日下行軍,沿路倒斃甚多,加之押送的日軍任意虐待殺害,死亡達數千人。美國人稱這次行軍是「死亡行軍」。

日軍攻佔巴丹半島之後,對哥黎希律島連續實施猛烈的炮擊和轟炸。5月5日,日軍渡過海峽在哥黎希律島登陸,接替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軍少將溫賴特於6日廣播了投降書,駐島美、菲軍1.5萬人成為日軍戰俘。隨後,南部其他島嶼的美菲部隊也大部投降,一部潰散或潛入山林。日軍在進攻菲律賓的作戰中死傷約1.2萬人。

7. 二戰中,日軍為何想要攻佔菲律賓

菲律賓由7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是太平洋和南中國海、印度洋交通要塞。最大島嶼呂宋島上有美國在遠東最大的軍事基地克拉克和甲米地。

日軍企圖攻佔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馬尼拉和棉蘭老島達沃,將美軍逐出遠東,以支援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控制日本本土到南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

8. 菲律賓甲米地省的海軍基地叫什麼

就叫甲米地海軍基地呀,原來美軍就曾在此駐扎

9. 甲米地省是哪個國家

甲米地省菲律賓呂宋島南部港市。在馬尼拉灣東南端,東北距馬尼拉16公里。人口8.78萬(1980年)。北端的桑格萊岬水深7米,扼馬尼拉灣的入口,位置重要。早期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軍事要地,有古老的建築和碉堡。桑格萊海軍基地。現有菲律賓的海空軍設施和船塢。甲米地省 有理由被稱為是民族的出生地,因為 Imus 是第一次成功革命的地址。 Imus 歷史紀念碑 就是為了紀念此事件。此省還養育了一些菲律賓的英雄人物。

10. cavite哪個是城市

cavite是菲律賓的城市甲米地。
菲律賓呂宋島南部港市。在馬尼拉灣東南端,東北距馬尼拉16公里。
人口8.78萬(1980)。北端的桑格萊岬水深7米,扼馬尼拉灣的入口,位置重要。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甲米地要哪裡坐飛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0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