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海戰日本損失的航母是什麼號

菲律賓海戰日本損失的航母是什麼號

發布時間:2022-04-24 08:17:55

『壹』 美日在二戰中各損失多少艘航母

據我了解日本在中途島太平洋戰場還是大西洋戰場損失極為慘重,以下為數據
航空母艦16艘
赤誠、加賀、飛龍、蒼龍
4艦都沉於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翔鶴號
44年6月菲律賓海戰中被美國潛艇擊沉
瑞鶴號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祥鳳號42年5月珊瑚海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龍驤號42年8月瓜島系列海戰中的索羅門群島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飛鷹號44年6月菲律賓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大鳳號44年6月菲律賓海戰被美軍潛艇擊沉
千歲號、千代田號、瑞鳳號都在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信濃號,由大和級戰列艦改裝,44年11月試航時被美軍潛艇擊沉
天城號45年7月在港內被美軍飛機炸沉
雲龍號44年12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改裝航空母艦6艘
沖鷹號43年12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大鷹、雲鷹、神鷹號分別在44年8月9月11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海鷹號45年7月在港內被美國飛機炸沉
另外一些沒建成就被美國毀掉
我認為美損失為14艘
有人認為11艘
選D

『貳』 最後一艘被擊沉的,參與了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航母的艦名

瑞鶴(日語:瑞鶴,平假名:ずいかく,羅馬字:Zuikaku)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大型航空母艦。翔鶴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

1941年兩艘翔鶴級編入第五航空戰隊,首次作戰任務是參加偷襲珍珠港;此役瑞鶴出動了58架艦載機,從千島列島的單冠灣出航,戰役後並無任何損失。
1942年1月20日前往印尼參加拉包爾進攻作戰,並於1月21日對新幾內亞萊城發動空襲。
1942年4月發動印度洋海戰並重創於印度的英國海軍。
1942年5月8日珊瑚海海戰中,「翔鶴」號和「瑞鶴」號共同起飛艦載機並成功擊沉了列星頓號航空母艦和重創約克鎮號。但是在同一時間美軍也派出戰機出現在日本航艦上空,但因等候速度較為慢的魚雷機而沒立即發動空襲,此時艦長橫川市平 大佐進行巧妙的轉進,使「瑞鶴」號躲進熱帶暴風之下並在之後的空襲中毫發無傷,而「翔鶴」號遭到空襲遭到兩顆炸彈命中受損,雖然瑞鶴號在此戰役中逃過美軍空襲,但是派出去的艦載機與飛行員損失也過半。因此兩艦沒有參加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然而在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損失四艘大型航空母艦,翔鶴級兩艦成為日本海軍僅剩的大型航艦,因此負擔更沉重的作戰壓力,而在中途島後由於航艦的損失,第五航空戰隊遭到撤裁,兩艘翔鶴級轉調至第一航空戰隊。
1942年10月26日南太平洋海戰中,與翔鶴號一同參戰,並兩度擊傷美軍「企業」號,並成功擊毀「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但「翔鶴」號又再次受損。
1944年6月19日菲律賓海戰中,在隨著「翔鶴」號共同航行時,日本艦隊遭受美軍潛艦的襲擊,「翔鶴」號因而命中4枚魚雷沉沒。
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海戰,「瑞鶴」號被編入第3航空戰隊中負責引誘美軍航空母艦特混編隊北上,在美軍艦載戰機波狀攻擊之下,身中7枚炸彈和7枚魚雷,艦體向左大幅傾斜,經過大力搶救後仍於下午2時發布全員離艦命令。15分鍾後,「瑞鶴」號即發生大爆炸而沉沒至海底。
1945年8月26日,除籍。

『叄』 中途島戰役被沉的小日本航母叫什麼

赤城號
舊日本帝國海軍天城級重型航空母艦二號艦,該級原為戰列巡洋艦(即天城級戰列巡洋艦),計劃建造4艘,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1號天城2號艦赤城改建成航空母艦,3號艦高雄4號艦愛宕拆除,後因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造成1號艦天城號艦體發生徹底破壞,故該級只建成赤城號一艘,所以也可以稱作赤城級。赤城號活躍在太平洋戰場上,從初戰的偷襲珍珠港到最後中途島海戰被美國海軍企業號(CV-6)擊傷,鑒於堅持損管沒有意義,被山本五十六下令用魚雷擊沉。

加賀號
加賀號是八八艦隊計劃中第三艘建造的戰列艦,後被改裝為航空母艦。加賀號在抗日戰爭期間隸屬於長谷川清的中國方面艦隊,是侵華部隊的海軍主力航母。太平洋戰爭期間參與了珍珠港事件,在中途島海戰中被企業號的「無畏」式俯沖轟炸機擊沉。

蒼龍號
蒼龍號航空母艦是舊日本海軍第一艘設計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艦,與飛龍號一樣,都屬於第二批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號與加賀號為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改裝,蒼龍與飛龍最早的設計是「航空戰艦」,是為了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之下仍然擁有一定的海上制空權,後來卻發現同時要載很多的飛機與大炮是行不通的,而轉設計為專職的航空母艦,而有了赤城與加賀的改裝經驗後,以更成熟的技術將蒼龍與飛龍建造成比起前者擁有更高性能的航空母艦。

飛龍號
日本飛龍號航空母艦是蒼龍號航空母艦的改進型,與「蒼龍」號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劃(丸二計劃)中建造的艦艇之一。最初設計是「蒼龍」號的同型二號艦。根據航空母艦赤城號和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對飛龍號進行更多修正的設計。完工後與最初設計變化很大,飛龍號與蒼龍號的艦型已相差甚遠。飛龍號航空母艦由橫須賀海軍船廠建造,1936年7月8日開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完工。在二戰太平洋戰役中參與偷襲珍珠港,威克島的作戰,1942年6月被美國轟炸機群摧毀,沉沒於太平洋。

『肆』 中途島戰役日本損失了多少航母

中途島戰役日軍損失4艘航母分別是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

1942年6月,日本聯合艦隊的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和蒼龍號參與中途島戰役。6月4日赤城號、加賀號和蒼龍號同時遭到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俯沖轟炸機攻擊而被摧毀。

當時日軍僅剩飛龍號可以作戰,指揮權移至飛龍號的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隨後飛龍號發動反擊,其艦載機重創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約克城號最後被日本潛艇擊沉。

當天,企業號起飛的俯沖轟炸機(有部分原屬約克城號)命中飛龍號4枚炸彈。第二天因無法挽救由驅逐艦卷雲號發射魚雷擊沉飛龍號。山口多聞拒絕離艦,隨飛龍號一起沉沒。

(4)菲律賓海戰日本損失的航母是什麼號擴展閱讀:

二戰,珊瑚海剛剛結束,日軍想要奪取中途島,將其海上防線推進到中太平洋,想要切斷美軍海上補給線,迫使美軍退守夏威夷及本土西海岸,從而保證日本本土和日軍南鼓側方向的安全。

為了,實現這個戰略意圖日本海軍不惜血本,調集了包括8艘航空母艦在內的近200艘大型作戰艦艇駛往中途島。

美軍太平洋艦隊情報部門再次准確掌控了日本海軍的行動,立即向其接近,對日航空母艦編隊實施連續猛烈攻擊,沉痛打擊了日本艦隊。

美軍,在這次戰役中共擊沉日軍4艘航空母艦、殲滅250架艦載機,而美軍只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這次戰役已美軍的完勝而結束戰斗,中途島海戰使日軍聯合艦隊,元氣大傷。

『伍』 二戰時期日本損失了多少艘航母

航空母艦16艘
赤誠、加賀、飛龍、蒼龍
4艦都沉於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翔鶴號
44年6月菲律賓海戰中被美國潛艇擊沉
瑞鶴號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祥鳳號42年5月珊瑚海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龍驤號42年8月瓜島系列海戰中的索羅門群島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飛鷹號44年6月菲律賓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大鳳號44年6月菲律賓海戰被美軍潛艇擊沉
千歲號、千代田號、瑞鳳號都在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信濃號,由大和級戰列艦改裝,44年11月試航時被美軍潛艇擊沉
天城號45年7月在港內被美軍飛機炸沉
雲龍號44年12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改裝航空母艦6艘
沖鷹號43年12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大鷹、雲鷹、神鷹號分別在44年8月9月11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海鷹號45年7月在港內被美國飛機炸沉

『陸』 中途島戰役被擊沉的日本航母叫什麼

1、被沉的日本主力航母是加賀號、赤城號、飛龍號、蒼龍號這四艘。
2、名稱:中途島海戰
地點:中途島
時間:1942年6月
結果:日軍第一機動部隊的4艘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被擊沉;美航空母艦(約克城號)被擊沉。日本進攻中途島的企圖被打破。在太平洋戰區,日本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戰局出現有利於盟軍的轉折。
交戰各方:美國,海軍,日本,海軍
各方兵力:美國,3艘航空母艦(艦載機230多架),組成航空母艦中途島海戰編隊群(含其他戰斗艦艇40多艘),日本,航空母艦8艘(艦載機400多架)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戰斗艦艇共120多艘
傷亡情況:美國,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日本,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0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幾千名艦員

『柒』 二戰時期,日本損失多少航母

航空母艦16艘
赤誠、加賀、飛龍、蒼龍 4艦都沉於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翔鶴號 44年6月菲律賓海戰中被美國潛艇擊沉

瑞鶴號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祥鳳號42年5月珊瑚海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龍驤號42年8月瓜島系列海戰中的索羅門群島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飛鷹號44年6月菲律賓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大鳳號44年6月菲律賓海戰被美軍潛艇擊沉

千歲號、千代田號、瑞鳳號都在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信濃號,由大和級戰列艦改裝,44年11月試航時被美軍潛艇擊沉

天城號45年7月在港內被美軍飛機炸沉

雲龍號44年12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改裝航空母艦6艘

沖鷹號43年12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大鷹、雲鷹、神鷹號分別在44年8月9月11月被美軍潛艇擊沉

海鷹號45年7月在港內被美國飛機炸沉

『捌』 日本在"二戰"中損失了多少艘航空母艦

二戰期間日本有25艘航母
分別為「鳳翔」號、「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龍驤」號、「瑞鶴」號、「翔鶴」號、「祥鳳」、「瑞鳳」號、「龍鳳」號、「大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信濃」號、「大鷹」號、「雲鷹」號、「飛鷹」號、「神鷹」號、「海鷹」號、「隼鷹」號、「沖鷹」號。
損失20艘航母,其中18艘為美方擊沉,其中的大風號是由於錯誤的損管措施才爆炸沉沒的,2艘無法挽救為日方擊沉。
戰時有2艘分別被美英擊傷,不再參戰,戰後拆解。
另有2艘戰後作為人員運輸艦使用,而後同隼鷹號一道拆解。
天城號擊沉後擱淺於港內,戰後打撈拆解。

1.鳳翔號(戰後拆解):1945年在吳縣軍港被攻擊但倖免於難,戰後稍加修復用來運送馬紹爾群島、新幾內亞等地日本海外僑民和戰俘,1947年5月1日由日立造船築港工場解體。總共服役了23年。

2.赤城號(日方擊沉):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中,「赤城」號是機動部隊指揮官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的旗艦,被美國海軍企業號航空母艦的艦載俯沖轟炸機命中兩顆炸彈,引起甲板上剛加滿油的艦載機和擺放在甲板上的魚雷爆炸,執行護衛任務驅逐艦舞風號、荻風號、野風號和嵐風號各自發射了一條魚雷,赤城號於次日凌晨沉沒。

3.加賀號(美方擊沉):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中,「「加賀」」在發動對中途島基地的襲擊之後,在換裝艦載機武裝時,被美國海軍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突襲,總共被命中4發1000磅炸彈,其中一發直接命中甲板上的油罐車,巨大的爆炸力直接破壞艦橋,艦長岡田次作上校以下的艦上重要幹部當場死亡;炸彈以及燃料引發的大火讓艦上狀況失控。下午2時放棄搶修,下達全員離艦命令,下午4時26分,火勢延燒到汽油槽引發大爆炸,艦體斷成兩截不久沉入大海。

4.蒼龍號(美方擊沉):1942年6月,在中途島海戰中,蒼龍號航空母艦遭到美國海軍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俯沖轟炸機攻擊,被命中3枚炸彈之後起火,隨後沉沒。

5.飛龍號(日方擊沉):美軍「企業」號的反擊尾隨而至,「飛龍」號被4枚炸彈擊中,徹底喪失戰鬥力。由於損壞過於嚴重,盡管沒有沉沒,但根本無法拖航,只得由隨行的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

6.龍驤號(美方擊沉):1942年8月24日在瓜島戰斗中命中魚雷和炸彈沉沒。

7.瑞鶴號(美方擊沉):1944年10月,在菲律賓戰役的恩加尼奧角海戰中,已是空有其表的瑞鶴號作為誘餌被美第3艦隊擊沉。

8.翔鶴號(美方擊沉):1944年6月19日,「翔鶴」號遭到美軍潛艇「青花魚」號發射的4條魚雷的攻擊,導致彈葯庫爆炸,1263名官兵與艦同沉。

9.祥鳳號(美方擊沉):1942年5月7日在珊瑚海海戰中被美國飛機炸沉。

10.瑞鳳號(美方擊沉):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海戰中,瑞鳳跟隨小澤治三郎中將的誘餌艦隊出擊恩加諾角,在美機空襲中中2枚炸彈、2條魚雷後沉沒。

11.龍鳳號(美方擊傷、戰後拆解):1944年6月菲律賓海海戰中龍鳳被擊傷,1945年3月17日停泊在吳縣軍港時再次被炸,這次之後他就沒有再回到現役,1946年被解體。

12.大風號(損管不利沉沒):1944年6月19日8時,大鳳號航空母艦在飛機起飛作業時候,美國潛艇「大青花魚」(USS Albacore SS-218)號在大鳳號右舷前方距離5300米處佔領陣位發射6條魚雷,從大鳳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一架艦載機曾俯沖入水試圖攔截魚雷。其中一條魚雷命中右舷,擊穿了前部油艙附近的艦體,前升降機損壞。大鳳號中雷後6小時還能正常航行,因前部油艙輸油管線中雷時產生破損,燃油在艦體內揮發,密封式艦體加上由於封閉了前方升降機,更造成空氣流通系統無法運作,使油氣難以外泄,在艦體內部彌漫。下午2時32分,因為油氣濃度過高,引起前部發生爆炸,5分鍾後,引爆前彈葯庫,艦體開始傾斜。下午4時30分,這艘服役才3個月的新型航空母艦就葬身海底。660人陣亡。沉沒地點為東經138度12分,北緯12度5分。8月26日除籍。

13.千代田號(美方擊沉):千代田號之後參加了萊特灣海戰,當時艦上有7架零戰五二型,4架零戰六二型和7架天山,10月25日,千代田號被美軍機炸傷,以至不能航行,之後被美軍4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圍攻沉沒,成為唯一最後被水面軍艦擊沉的日軍航空母艦。

14.千歲號(美方擊沉):在萊特灣海戰中,由於飛行員奇缺,被編入誘餌部隊。10月25日恩卡尼奧角海戰,隨同了小澤艦隊行動,千歲號在上午遭遇空襲,被七顆炸彈重創後沉沒,艦上共有468人戰死。

15.雲龍號(美方擊沉):1944年12月菲律賓戰局告急,「雲龍」號被指派從事緊急運輸任務,於12月18日從吳縣軍港出發,運送櫻花特攻機及陸軍部隊到馬尼拉。19日在上海附近海域被鮭魚號潛艇用魚雷擊沉,艦上官兵1240人全部陣亡。

16.天城號(美方擊沉、戰後拆解):1945年3月19日於吳縣軍港遭到空襲,被命中一枚炸彈。7月24日的空襲中再度被命中三枚炸彈而翻覆擱淺在港內。1946年12月被解體。

17.葛城號(戰後拆解):1945年3月19日、7月24月和7月28日的三次空襲中,「葛城」號先後被直接命中4彈,喪失了機動能力。但「葛城」號仍然是日本投降時現役最大的海軍艦船,戰後經修復,充當了人員輸送艦,接運繳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殘兵敗將,1947年被解體。

18.信濃號(美方擊沉):「信濃」號服役後不久就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沉,在第一正式出航僅僅20小時就被擊沉更是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

19.大鷹號(美方擊沉):1944年8月18日,在東所羅門海域被美國潛艇「紅石魚」號擊沉。

20.雲鷹號(美方擊沉):1944年9月17日「雲鷹」遭美軍潛艇SS-220 「石首魚」號擊沉於中國南海東南部。

21.飛鷹號(美方擊沉):在1944年6月的「阿號作戰」行動中,飛鷹號遭美軍艦載機發射的魚雷命中左舷輪機室,喪失了航行能力並在下午7:00左右,左舷後部引發大爆炸沉沒。

22.神鷹號(美方擊沉):1944年11月17日在中國黃海濟州島以西被美國鍬魚(Spadefish)號潛艇擊沉。

23.海鷹號(英方擊傷、戰後拆解):1945年7月24日大批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載機空襲別府灣,海鷹號了躲避空襲而觸雷,之後擱淺於別灣外的日出海岸去等待戰爭結束,1945年11月20日除籍。1948年解體。

24.隼鷹號(戰後拆解):馬里亞納大海戰時隼鷹號中創返回日本大修,也因而沒有參加萊特灣海戰而倖存到戰後,1947年被解體。

25.沖鷹號(美方擊沉):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賓呂宋島西北被美國海軍「紅石魚」號潛艇擊沉。

『玖』 二戰中日本航空母艦都是在什麼戰斗中被擊沉的

被美國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飛機發現,擊沉的!
祥鳳號 1942.1.26 1 4200 30 — — 1942.5.7珊瑚海海戰被擊沉
赤城號 1927.3.25 42541t 71 2 016 1942.6.4中途島海戰被美軍飛機炸成重傷,並次日自沉
加賀號 1928.3.21 41300t 72 2016 1942.6.4中途島海戰被美軍飛機炸成重傷,並次日自沉
蒼龍號 1937.12.29 19500t 71 1250 1942.6.4中途島海戰被美飛機炸成重傷,由已方驅逐艦擊沉
飛龍號 1939.7.5 23200t 73 1250 1942.6.4中途島海戰被美軍飛機擊沉

龍驤號 1933.5.9 13500t 37 650 1942.8.24馬萊塔島東北海域被美飛機擊沉 沖鷹號 1942.11.25 21500t 23 747 1943.12.4在日本八丈島東面海域被美軍旗魚號潛艇擊沉
龍鳳號 1942.11.28 16700t 31 989 1944.6菲律賓海戰被擊傷,1946年被解體
大鳳號 1944.3.7 37720t 53(75) 1751 1944.6.16馬里亞納海戰被美國大青花魚號潛艇擊沉
翔鶴號 1941.8.8 33200t 84 1690 1944.6.19馬里亞納海戰被美軍潛艇「棘鰭」號擊沉
飛鷹號 1942.5.5 28300t 53 1220 1944.6.20在馬里亞納海戰中被美軍擊沉
大鷹號 1941.9.11 21500t 23 747 1944.8.18在呂宋島西北海域被美軍潛艇擊沉
雲鷹號 1942.3.31 21500t 23 747 1944.9.11在香港島東南面海域被美軍魚鉤號潛艇擊沉
千歲號 1944.1.1 15300t 30 756 1944.10.25萊特灣海戰被擊沉
千代田號 1943.12.26 15300t 30 756 1944.10.25萊特灣海戰被擊沉
瑞鶴號 1941.9.25 33200t 84 1690 1944.10.25萊特灣海戰遭到空襲沉沒
神鷹號 1943.12.25 20586t 33 942 1944.11.17中國黃海被美國鍬魚號潛艇擊沉
信濃號 1944.11.19 73050t 47 1900 1944.11.29在東京灣被美國射水魚號潛艇擊沉
雲龍號 1944.8. 6 22500t 65 1590 1944.12.19中國東海被美國潛水艇擊沉

『拾』 太平洋戰爭日本和美國共損失了多少艘航空母艦

首先要說明的是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存在「艦隊航空母艦」和「護航航空母艦」的區別(當然,美日雙方對此有不同的稱謂)。「護航航空母艦」大多是利用油輪、貨輪等輔助船隻改建而來,性能方面遠遜於艦隊航母,通常都或多或少存在航速低、噸位小、防護薄弱、艦載機搭載量少、飛行甲板長度較短不適於飛機起降之類的缺陷,因此主要用於一些輔助任務比如反潛巡邏、飛機運輸、支援登陸等,很少投入艦隊之間的海戰,二戰結束後隨著技術的發展,失去用武之地的護航航母很快就從各國海軍中徹底消失了。下面的內容會把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航空母艦分開敘述。

美軍的損失——

艦隊航母:

  1. 「蘭利」號航空母艦(USS Langley,CV-1)

    沉沒時間:1942年2月荷屬東印度戰役

    該艦為美國在1920年代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由一戰時期的運煤船改建而來。由於本身底子差,且當時還是第一次建造航母的美國人還缺乏必要的經驗,導致「蘭利」號的性能存在很大缺陷。30年代後期,過於老舊的「蘭利」號又被重新改造為水上飛機母艦,以發揮余熱。1942年2月,為應對日軍大舉進攻東南亞,「蘭利」號受命由澳大利亞向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當時為荷蘭海外領地)運送一批陸航P-40戰斗機,但在途中於27日在爪哇以南海域遭到日軍岸基航空兵的多輪空襲,在多次中彈後被迫棄艦並由己方驅逐艦將其擊沉——不過,由於「蘭利」號當時已改造為水上飛機母艦,嚴格來說已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2. 「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USS Lexington,CV-2)

    沉沒時間: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

    該艦原本為美國海軍在一戰後設計的一款戰列巡洋艦,但因一戰後列強之間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影響,在建造過程中於1920年代被改建為航空母艦,成為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如果撇開試驗性質的「蘭利」號,「列剋星敦」號也是美國海軍擁有的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大型艦隊航母。1942年5月,「列剋星敦」號與「約克城」號航母一起參加了珊瑚海海戰,在第二日(5月8日)的戰斗中,「列剋星敦」號遭到了日軍「翔鶴」號、「瑞鶴」號兩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的猛烈攻擊,被多枚炸彈和魚雷命中,之後由於損管不當造成艦內油氣泄露和大爆炸,最終因火勢失控於當天晚間被迫棄艦,成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珊瑚海海戰也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之間的海戰。

  3.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USS Yorktown,CV-5)

    沉沒時間: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該艦於1930年代建成,是為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約克城」號曾參加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戰,並在戰斗中受傷,但經過緊急修理後又立即參加了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在4日下午的海戰中,「約克城」號遭到日軍「飛龍」號航母的反擊,被多枚炸彈和魚雷命中,受損嚴重。隨後在海戰基本落幕後的6月7日,在美軍試圖將受損的「約克城」號拖回珍珠港搶修時又遭到日軍「伊-168」號潛艇的偷襲,最終於當天在中途島附近海域沉沒。

  4. 「黃蜂」號航空母艦(USS Wasp,CV-7)

    沉沒時間:1942年9月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該艦於1940年建成入役,曾參與盟軍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作戰行動。由於美軍在1942年上半年接連折損了「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黃蜂」號航母被由大西洋戰場調動至太平洋戰場以補充戰力,在1942年8月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戰期間,「黃蜂」號與其他航母一同提供了空中支援。1942年9月15日,該艦在瓜島以南海域為美軍前往瓜島運輸船隊護航過程中,遭到日軍「伊-19」號潛艇的偷襲,被多枚魚雷擊中後沉沒,結束了在太平洋戰場僅僅三個月的短暫生涯。

  5.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USS Hornet,CV-8)

    沉沒時間:1942年10月聖克魯斯群島海戰

    該艦於1941年10月入役,為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3號艦,不久後就迎來了戰爭的爆發。太平洋戰爭期間,該艦參加了杜立特空襲東京、中途島海戰、瓜島登陸等重要戰斗。1942年10月26日,在瓜島爭奪戰中的聖克魯斯群島海戰期間,「大黃蜂」號遭到日軍「翔鶴」、「瑞鶴」、「隼鷹」三艘航母的艦載機的輪番攻擊,在被多枚炸彈和魚雷命中後因受損過於嚴重而被迫棄艦,最終於當晚被追擊而來的日軍水面艦艇以魚雷擊沉。

  6. 「普林斯頓」號輕型航空母艦(USS Princeton,CVL-23)

    沉沒時間: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

    該艦於1943年初正式入役,是由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改建而來的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的2號艦。所謂「輕型」是指相對大型航空母艦而言噸位較輕、防護相對不足、搭載艦載機數量也略少,但其綜合性能仍足以伴隨大型航母作戰,與只能擔當輔助任務的「護航航母」不同。「普林斯頓」號入役之後,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後期盟軍的一系列大規模反攻作戰。1944年10月24日,在支援菲律賓萊特島登陸的萊特灣海戰中,「普林斯頓」號遭到由呂宋起飛的日軍岸基航空兵的空襲,僅遭一彈命中後即引發機庫內燃油和彈葯大爆炸,最終於當晚被迫自沉,是為美軍在二戰中損失的最後一艘艦隊航母。

    (註:以上幾艘航母沉沒後美軍又將其艦名重新賦予一些新下水的航空母艦,如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8號艦被重新命名為列剋星敦號,只是編號變成了CV-16,因此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重名問題。)

護航航母:

  1. 「利斯康姆灣」號護航航空母艦(USS Liscome Bay,CVE-56)

    沉沒時間:1943年11月,吉爾伯特群島登陸戰役

    該艦屬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由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的標准型商船「自由輪」改造而來。由於噸位小、航速低、艦載機搭載量小、防護薄弱,這些護航航母並不適合跟隨艦隊航母作戰,主要擔當諸如為艦隊航母和前線機場運輸飛機、為運輸船隊進行護航和反潛巡邏、為登陸作戰提供空中支援等輔助性任務。「利斯康姆灣」號於1943年建成入役,當年11月24日在支援吉爾伯特群島登陸作戰時,遭到日軍「伊-175」號潛艇的魚雷攻擊而沉沒,該艦沉沒時人員損失多達600餘人,其中甚至還包括了艦長和搭乘該艦的護航航空母艦分隊的少將司令官,這起慘劇也讓護航航母從此在美國海軍中蒙上了「易燃、易損、易耗」的「寶寶航母」的惡名。

  2. 「甘比爾灣」號護航航空母艦(USS Gambier Bay,CVE-73)

    沉沒時間:1944年10月,薩馬島海戰

    該艦同屬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1943年建成入役。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戰役的薩馬島海戰中,由於美國艦隊的部署出現重大失誤,導致日軍主力艦隊捕捉到了原本位於主戰場之外的美軍護航航空母艦分隊「塔菲3」,在菲律賓薩馬島外海的戰斗中,「甘比爾灣」號護航航空母艦遭到了日軍戰列艦、重巡洋艦的輪番射擊,最終被日軍艦炮擊沉,這是美軍唯一參與了艦隊海戰並在海戰中被擊沉的護航航空母艦,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被艦炮擊沉的「航空母艦」之一。

  3. 「聖洛」號護航航空母艦(USS St.Lo,CVE-63)

    沉沒時間:1944年10月,薩馬島海戰

    該艦屬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1943年建成入役。1944年10月25日,該艦在薩馬島海戰中與「塔菲3」分隊的其他護航航空母艦一起遭到了不期而遇的日軍主力艦隊的猛烈炮擊。「聖洛」號雖然僥幸逃脫日艦追擊,但在當天又遭到由呂宋起飛的日軍「神風特攻隊」的自殺式飛機撞擊而沉沒,成為被日軍的「神風特攻」擊沉的第一艘盟軍艦艇。

  4. 「奧曼尼灣」號護航航空母艦(USS Ommaney Bay,CVE-79)

    沉沒時間:1945年1月,菲律賓戰役

    該艦屬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1944年建成入役。1945年1月4日,在支援菲律賓呂宋島登陸作戰期間,「奧曼尼灣」號遭到由呂宋起飛的日軍「神風特攻隊」的自殺撞擊而沉沒。

  5. 「俾斯麥海」號護航航空母艦(USS Bismark Sea)

    沉沒時間: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

    該艦屬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空母艦,1944年建成入役。1945年2月21日,在支援硫磺島登陸戰期間,「俾斯麥海」號遭到由日本本土起飛的「神風特攻隊」的自殺撞擊而沉沒,是為美軍在二戰中損失的最後一艘「航空母艦」。

日軍的損失——

由於日軍並不存在「護航航母」這一稱呼(但確實存在一些性能和用途相近的改裝航母,不過日軍一般稱為「特設空母」),在表述上與美軍略有不同。

艦隊航母:

  1. 「祥鳳」號輕型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

    該艦於1942年由潛水母艦(註:指為潛水艇提供補給的輔助艦艇,不要和戰爭末期日軍建造的可搭載飛機進行奇襲的「潛水母艦」混淆)改造而來,噸位、艦載機搭載量等指標接近於美軍的輕型航母,不過日軍對其的稱呼是「改造空母」。1942年5月7日,在珊瑚海海戰第一日的戰斗中,單獨行動的「祥鳳」號遭到了美軍「列剋星敦」號、「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的集中攻擊,在被多枚炸彈和魚雷命中後迅速爆炸沉沒,是為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2. 「赤城」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該艦的情況與美國的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類似,最初是日本在一戰後建造的一款戰列巡洋艦,在《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影響下於1920年代被中途改建為航母,也是日本海軍擁有的第一艘大型艦隊航母(日本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鳳翔」號,但與美國的「蘭利」號類似,性能存在較大缺陷、試驗性質濃厚,不能滿足實際作戰需要)。該艦參與了1941年12月的偷襲珍珠港,1942年6月「赤城」號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在4日上午的戰斗中被美軍「企業」號航母的艦載機命中,雖只中一彈卻引起了機庫內燃油和彈葯的連環爆炸,最終因火勢失控而被迫棄艦,於5日黎明前被日軍驅逐艦雷擊處分。

  3. 「加賀」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該艦最初是日本在一戰後建造的一款戰列艦,但同樣受《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影響而在1920年代被中途改建為航空母艦。1941年12月,「加賀」號參與了偷襲珍珠港。1942年6月,該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在4日上午的海戰中,「加賀」號遭到美軍企業號航母艦載機的集中攻擊,遭多枚航空炸彈命中後引發了艦內燃油和彈葯大爆炸,當晚因火勢失控被日軍驅逐艦雷擊處分。

  4. 「蒼龍」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該艦於1937年建成入役,曾參與1941年12月的偷襲珍珠港。1942年6月,「蒼龍」號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在4日上午的海戰中遭到美軍「約克城」號航母艦載機的攻擊,遭多枚炸彈命中後引發了艦內燃油和彈葯大爆炸,當晚因火勢失控被日軍驅逐艦雷擊處分。

  5. 「飛龍」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

    該艦於1939年建成入役,曾參與1941年12月的偷襲珍珠港。1942年6月,「飛龍」號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在4日的海戰中「飛龍」號躲過了當天上午美軍的全部攻擊,並在午後的反擊中重創了美軍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但最終還是在當天傍晚由「企業」號、「約克城」號航母艦載機發動的攻擊中被多枚炸彈命中,於5日凌晨被日軍驅逐艦雷擊處分。

  6. 「龍驤 」號輕型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2年8月東索羅門群島海戰

    該艦於1930年代初建成入役,但由於設計上的嚴重問題,使得「龍驤」號一直為各種與生俱來的性能缺陷所困擾,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多被用於二線任務。1942年8月24日,在瓜島爭奪戰的東索羅門群島海戰中,「龍驤」號遭到美軍「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而沉沒。

  7. 「大鳳」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6月馬里亞納群島海戰

    該艦於1944年建成入役,是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建成的為數不多的裝甲航母之一(飛行甲板裝甲化、提高艦船防護能力),在其他各項技術性能上相對過往的日本航母也有所提升。然而盡管有著不俗的紙面性能,「大鳳」號還是在1944年6月19日的馬里亞納群島海戰(菲律賓海海戰)中遭到美軍「大青花魚」號潛艇的雷擊、引發油氣泄露和大爆炸而沉沒,結束了短暫而尷尬的服役生涯。

  8. 「翔鶴」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

    該艦於1941年建成入役,不久即參加了12月的偷襲珍珠港。此後「翔鶴」號與同型的姊妹艦「瑞鶴」號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中的多次大規模海戰,兩艦也是與美軍航母艦隊交手次數最多的日軍航母。1944年6月,「翔鶴」號參加了馬里亞納群島海戰,在19日的海戰中遭到美軍「棘鰭」號潛艇的雷擊、引發油氣泄露和大爆炸而沉沒。

  9. 「飛鷹」號航母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6月馬里亞納群島海戰

    該艦與姊妹艦「隼鷹」號原本為日本建造的大型民用遠洋郵輪,但在設計時就已考慮到了將來改建為軍艦的需要,進行了一定的專門性強化和設計預留。隨著國際局勢惡化,兩艘郵輪最終被日本海軍徵用,於1942年正式改建為航空母艦(日軍稱為「特設空母」,不過就實際性能和用途而言,與下文將提及的其他「特設空母」顯然不同)。由於是由民用船舶改造而來,盡管進行了專門性的設計,但性能上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航速偏低,不過尚可編入航母艦隊作戰。1944年6月,「飛鷹」號參加了馬里亞納群島海戰,在20日的美軍追擊作戰中,「飛鷹」號遭到美軍「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此為埃塞克斯級列剋星敦號,繼承了之前在珊瑚海沉沒的列剋星敦號的艦名)、「貝勞森林」號輕型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遭多枚炸彈和魚雷命中後爆炸沉沒。

  10. 「千歲」號輕型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10月恩加諾角海戰

    該艦於1943年由水上飛機母艦改造為航空母艦,不過仍存在噸位小、艦載機搭載量少的問題,性能近似甚至弱於美軍的輕型航空母艦。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海戰結束後,損失慘重的日軍無力為倖存的各艘航母補充艦載機和飛行員,只能在即將到來的「艦隊決戰」中把這些幾乎變成空架子的航母當做誘餌使用。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海戰中,「千歲」號充當了引誘美軍快速航母特遣艦隊北上的誘餌,在恩加諾角附近的戰斗中遭到美軍第38特遣艦隊多艘航母的艦載機攻擊,被多枚魚雷命中後很快進水沉沒。

  11. 「瑞鳳」號輕型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10月恩加諾角海戰

    該艦與同型的姊妹艦「祥鳳」號一樣,於1940年由潛水母艦改造為航空母艦,因噸位較小、艦載機搭載量少,通常作為主力航母的輔助使用。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戰役的恩加諾角海戰中,「瑞鳳」號充當了引誘美軍快速航母特遣艦隊北上的誘餌,遭到美軍第38特遣艦隊多艘航母的艦載機攻擊,在被多枚炸彈和魚雷命中後沉沒。

  12. 「瑞鶴」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10月恩加諾角海戰

    該艦與同型的姊妹艦「翔鶴」號一樣於1941年建成,並隨即參與了12月的偷襲珍珠港。此後兩艦經歷了太平洋戰爭中的一系列重大海戰,多次與美軍航母特遣艦隊交手。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戰役的恩加諾角海戰中,「瑞鶴」號充當了引誘美軍快速航母特遣艦隊北上的誘餌,遭到美軍第38特遣艦隊多艘航母的艦載機攻擊,在被多枚炸彈和魚雷命中後沉沒。

  13. 「千代田」號輕型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10月恩加諾角海戰

    該艦於1943年由水上飛機母艦改造為航空母艦,也存在與同型的姊妹艦「千歲」號類似的一些性能問題。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戰役的恩加諾角海戰中,「千代田」號充當了引誘美軍快速航母特遣艦隊北上的誘餌,遭到美軍第38特遣艦隊多艘航母的艦載機攻擊而重傷掉隊。當天下午美軍派出巡洋艦分隊前出追擊殘敵,最後以艦炮將掉隊的「千代田」號擊沉,該艦也成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被艦炮擊沉的航空母艦之一。

  14. 「信濃」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11月

    該艦原為大和級戰列艦的3號艦,在建造過程中被改建為航空母艦,與「大鳳」號一樣採用了裝甲飛行甲板的設計,其噸位更是名列二戰各國航空母艦之最。然而由於工期緊張、材料匱乏、人員素質下降等原因,該艦在建造過程中就已埋下了不少隱患。1944年11月19日,甚至還未徹底完工的「信濃」號被提前編入現役,11月29日在首航過程中即在日本近海被美軍「射水魚」號潛艇雷擊而迅速沉沒,此時距其入役僅僅十天,距其首航出港更是僅17小時,堪稱歷史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艦。

  15. 「雲龍」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12月菲律賓戰役

    該艦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建造的雲龍級航空母艦的首艦,1944年8月建成入役,但此時戰局每況愈下的日軍已經無力為各艘航母補充艦載機和飛行員,導致「雲龍」號入役後既未能真正形成戰鬥力,也未能參與任何重大戰事。1944年12月19日,「雲龍」號在運載人員和物資(其中包括用於特攻的自殺式武器「櫻花彈」)增援菲律賓途中,在黃海遭到美軍「鮭魚」號潛艇的雷擊而沉沒,結束了短暫的服役生涯。「雲龍」號也成為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損失的最後一艘「航空母艦」。

護航航母(日軍多稱為「特設空母」):

  1. 「沖鷹」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3年12月,護航作戰中沉沒

    該艦於1942年由民用郵輪改建為航空母艦,為大鷹級航空母艦的3號艦。但不同於經過專門設計的「隼鷹」和「飛鷹」,大鷹級航空母艦由於航速低、艦載機搭載量小、飛機起降能力差,基本上無法投入艦隊作戰,再加上日軍在技術裝備方面的落後,又長期忽視護航反潛作戰,結果這些「特設空母」即便在擔當護航等輔助任務時,表現也明顯不如美軍地位類似的護航航母,不但難以壓制美軍潛艇的破交作戰,甚至自己也淪為美軍潛艇的獵物。1943年12月4日,「沖鷹」號在由特魯克環礁運送人員物資返回日本本土時,在日本外海遭到美軍「旗魚」號潛艇的雷擊而沉沒。

  2. 「大鷹」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8月,護航作戰中沉沒

    該艦於1942年由民用郵輪改建為航空母艦, 為大鷹級航空母艦的首艦,當然也存在和日軍其他「特設空母」一樣的通病。1944年8月18日,「大鷹」號在護航運輸船團由日本本土前往菲律賓途中,在菲律賓呂宋外海遭到美軍「紅石魚」號潛艇的雷擊而沉沒。

  3. 「雲鷹」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9月,護航作戰中沉沒

    該艦於1942年由民用郵輪改建為航空母艦,與大鷹級航空母艦的其他姊妹存在同樣的性能缺陷。1944年9月17日,「雲鷹」號在護航運輸船團由新加坡前往高雄途中,於南中國海遭到美軍「石首魚」號潛艇的雷擊而沉沒。

  4. 「神鷹」號航空母艦

    沉沒時間:1944年11月,護航作戰中沉沒

    該艦原為德國郵輪「沙恩霍斯特」號(註:不是同名的德國海軍戰艦),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德國對美宣戰,無法回國的「沙恩霍斯特」號被迫滯留在日本港口,後被日本海軍購入並改造為特設空母,命名為「神鷹」號,但性能相對其他的大鷹級航母依然沒有改觀。1944年11月17日,「神鷹」號在護航運輸船團由日本本土前往新加坡途中,於黃海遭到美軍「鍬魚」號潛艇的雷擊而沉沒。至此,日軍建造的用於護航的「特設空母」幾乎全都以被美軍潛艇擊沉的結局收場,這一無比諷刺的結果,無疑是日本海軍在「海上護衛戰」中慘敗的一個縮影。

除了以上在戰斗中被擊沉的航空母艦,日軍僥幸保存到戰敗的其他航母也大多慘淡收場:

  1. 「鳳翔」號航空母艦:該艦於1922年建成入役,為日本海軍建成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以航空母艦的標准設計並建成的「航空母艦」。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鳳翔」號因性能過於老舊,多數時期只能留在後方擔當一些輔助任務,也因此逃過了在歷次海戰中被擊沉的命運。在1945年美軍航母特遣艦隊對日本吳港的大空襲中,「鳳翔」號受到一定損傷,但並未沉沒,戰後該艦被退役拆解。

  2. 「隼鷹」號航空母艦:該艦與同型的姊妹艦「飛鷹」號同樣由大型遠洋郵輪改建而來,1942年建成入役後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中的多次重大海戰。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海戰中,「隼鷹」號被美軍航母艦載機擊傷,1944年12月在執行運輸任務時又遭到美軍潛艇雷擊而重傷,之後一直停留在日本本土直至二戰結束,戰後該艦被退役拆解。

  3. 「天城」號航空母艦:該艦為雲龍級航空母艦2號艦,1944年8月建成入役,由於此時的日軍已沒有艦載機和熟練飛行員的補充,實際上一直沒有真正形成戰鬥力。1945年7月,在美軍第38特遣艦隊對吳港的大規模空襲中,停泊在港的「天城」號遭多枚炸彈命中而進水傾覆,二戰結束後該艦被打撈、並最終拆解。

  4. 「葛城」號航空母艦:該艦為雲龍級航空母艦3號艦,1944年10月建成入役,與姊妹艦天城一樣因缺乏艦載機和飛行員的補充而無法真正形成戰鬥力。1945年7月,在美軍第38特遣艦隊對吳港的大規模空襲中,停泊在港的「葛城」號也遭到炸彈命中、但並未沉沒,二戰結束後該艦被退役拆解。

    (另外,除已建成入役的「雲龍」、「天城」、「葛城」外,雲龍級航空母艦還有數艘直至日本戰敗投降時尚未完工,實際上戰爭末期已瀕臨崩潰的日本也實在沒有能力將這些航母建成了,這些未完工航母也在戰後數年間被陸續拆解。)

  5. 「龍鳳」號輕型航空母艦:該艦與「祥鳳」「瑞鳳」等艦類似,於1942年由潛水母艦改建為航空母艦,參加了馬里亞納群島海戰等重要戰事。1945年該艦滯留在吳港期間,曾遭到美軍航母特遣艦隊的多次空襲,最終僥幸保存到二戰結束,戰後該艦被退役拆解。

  6. 「海鷹」號航空母艦:該艦與其他大鷹級航空母艦類似,1943年由民用郵輪改造而來。由於性能缺陷,主要從事護航運輸船團等輔助性任務,也是日軍用於護航的「特設空母」中唯一沒有被美軍潛艇擊沉的倖存者。1945年7月,在美軍第38特遣艦隊對吳港的大規模空襲中,「海鷹」號遭到多枚炸彈命中、並觸發了美軍投下的水雷,因進水嚴重在港外的淺灘上擱淺,戰後該艦被就地解體。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海戰日本損失的航母是什麼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4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2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1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6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8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2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4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