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方便麵要配個叉子而不配雙筷子
叉子是大眾化的選擇啊~因為筷子只有中國人會用啊……而且筷子用什麼材質呢?兩根小棍,亂滾滾丟了怎麼辦?其次是長度,要讓長度適手的話,非要長一些不可。可是那樣的話因為空間問題只能是折疊筷子了~很費錢呀~所以成本也是一大難題(方便麵利潤不是很大)
2. 統一方便麵滿漢大餐為什麼沒叉子我是在香港買的
台灣本地賣的方便麵都沒附叉子,廠商的做法是在整箱包裝中附上筷子,零買一包就給一雙,如果是透過網路購買散包可能就被忽略了
3. 宏潤方便麵為什麼消失
並沒有消失,可能只是產量減少了。某些偏僻農村地區還能買到。我就弄到了幾包。而且不是庫存貨,生產日期標注2020年生產的!
因為這個牌子很老了,缺乏創新。所以沒辦法和新興的牌子競爭。自然就沒人買了,沒人買就不得不縮減生產力。現在的宏潤方便麵還是跟一二十年前沒什麼區別。
4. 為什麼除了中國,國外的泡麵都不帶叉子
中國人是很愛吃泡麵的,而且還是百吃不厭的那種,為了方便起見,一般賣泡麵的廠家都會在泡麵里放一個叉子以供消費者使用。而很多去國外的小夥伴就會發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國外的泡麵都沒有叉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三:外國人的環保意識很強
一般放在方便麵里的叉子是塑料的,非常的不環保,而且要是把勺子加熱的話很可能對身體健康有害,所以一般情況下為了環保,他們都會用自己家裡的叉子,而且自己家裡的叉子其實清理起來也很方便。
綜上所述,除了中國,國外的泡麵都不帶叉子的原因就是:平常不吃、家裡有叉子、為了環保。這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中外文化的飲食差異和思想差異。
5. 同樣的份量,為什麼桶裝泡麵和袋裝泡麵的價格差距這么大
俗話說存在即合理,超市裡的桶裝泡麵雖然份量上跟袋裝泡麵差不多,可長期以來價格要貴上很多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兩者之間價格差距大,主要是因為桶裝方便麵的成本要高,因為桶裝泡麵多了一個叉子和一個包裝桶,在儲存運輸的時候也佔有較大空間,口味上也會比袋裝方便麵好一點,物價成本加物流存儲成本就推高了桶裝泡麵的價格。
桶裝泡麵的存在是有其道理的,因為很多人想吃泡麵的時候,並不都是在家裡,很多人是在網吧、車站或醫院等地方的時候,桶裝泡麵只需要有熱水就可以泡來吃,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此外也有很多人覺得,桶裝泡麵的調料包成分似乎有所不同,在口味上明顯好過袋裝泡麵,這也是桶裝泡麵所具備的優勢和成本之一。
6. 盒裝方便麵為什麼只能用叉子吃而不能用筷子呢
可以啊
我上次吃的康師傅干拌面裡面就是筷子!只有普通筷子一半長,一點都不好用!
7. 統一方便麵滿漢大餐為什麼沒叉子我在香港買的
是的,這個系列是台灣原產,沒有叉子也沒有筷子,需要自己另外准備餐具。
但是並不是香港的桶裝面都沒叉子。一般來說,原產地在香港,大陸和日本的有餐具,比如日清合口味系列,壽桃系列,而台灣,韓國產的可能會沒有,比如農心系列,統一部分產品。
8. 為什麼要少食方便麵
方便麵是很受歡迎的大眾化的新型食品,攜帶方便,吃時只要用開水一泡就行了,省時省事。然而,有的人特別喜歡吃方便麵,有的人則由於工作需要不得不在特定環境中長期吃方便麵,如不適當增加其他營養,就容易導致營養缺乏,從而危害健康。
方便麵的主要成分是麵粉,再加上各種調料。調料的數量和營養成分因品牌而異。但總的來說,多種營養成分在質和量上都不能滿足人體需要,長期食用,必然會導致多種營養成分的缺乏,因此,必須適當予以補充。
長期食用方便麵最容易缺乏的是蛋白質。因為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只有12%左右,一天即使吃400克方便麵,加上調料,食入的蛋白質也不過50克左右(何況許多人還吃不了那麼多)。如果按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蛋白質1.2克(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計算,則食入的蛋白質就有較大「缺口」。況且,除大豆之外的植物性蛋白質多不是優質蛋白質,並不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因此,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不能滿足人體需要。
長期食用方便麵造成的營養缺乏,更為突出的是維生素和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種類和數量上的缺乏。限於篇幅,這里不一一列舉。
如果有吃方便麵的嗜好,應盡量克服,或適當補充其他營養。如客觀條件不得不長時間吃方便麵的話,就要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補充有關營養成分,包括肉類、海產品、各種蔬菜等,以滿足身體的全面需要。
9. 【飲食】為什麼方便麵必須用棕櫚油油炸
總體說:
1,產量大,造成價格相對便宜些
2,不容易被氧化,變質
3,容易凝固,不會拿次面就弄得滿手油。
具體說:
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來的。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在馬來西亞,目前每公頃油棕生產大約5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產的油脂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馬來西亞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頃平均產量是3.7噸毛棕櫚油。
棕櫚油也被稱為「飽和油脂」,因為它含有50%的飽和脂肪。油脂是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三種成分混合構成的。
棕櫚油是植物油的一種,能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油、豬油和牛油等 。由於棕櫚油與各種油脂的相互關系,棕櫚油的價格也是隨著世界一般油脂價格的遊走而浮動,同時,棕櫚油價格的波動幅度也很大。
棕櫚油在世界上被廣泛用於烹飪和食品製造業。它被當做食油、鬆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樣,棕櫚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進健康。棕櫚油是脂肪里的一種重要成分,屬性溫和,是製造食品的好材料。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並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適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麵包廠產品的良好佐料。由於棕櫚油具有的幾種特性,它深受食品製造業所喜愛。
此外,棕櫚油還可以用來製造肥皂、菜油、以及其它許多種類的產品。
在我國,目前食用精煉棕櫚油,產品規格方面,主要指標是溶點不超過24℃-33℃,用於食品(麵包、餅乾等)的煮炸方面,每年的需要量占進口量的絕大部分;工業使用的精煉棕櫚油,要求溶點不低於44℃,主要用於製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每年的需要量基本是在十幾萬噸。
棕櫚油的物理-化學常數:
相對密度(d20℃4℃) 0.9170-0.9440
折光指數(n4℃D) 1.4560-0.4590
凝固點(℃) 27-30
碘值(gI2/100g油) 52-58
皂化值(mgKOH/g油) 196-210
總脂肪酸含量(%) 94.2-98.7
不皂化物(%) 約0.3
棕櫚油的脂肪酸組成(%)
豆蔻酸 約0.73
棕擱酸 37.94
硬脂酸 4.51
油酸 39.56
亞油酸 17.26
棕櫚油有如下特點:
1.含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穩定性好,不容易發生氧化變質。
2.棕櫚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A原(500-700ppm)和維生素 E(500-800ppm)。
3.棕櫚油的存在無法用顏色反應來測定。氫化油中混有棕櫚油很難用簡單的方法測出來。棕櫚油或氫化棕櫚油經適度氧化後散發輕微類似紫羅蘭的氣味,在測定穩定性或加速氧化試驗中如果聞到這種氣味就定性地表示有棕櫚油存在。
10. 為什麼市面上統一的方便麵感覺少了
因為方便麵的市場萎縮嚴重,它不是敗給了白象康師傅,而是驅使了千千萬快遞小哥的美團,餓了么。方便麵怎麼方便也沒有迅速送到的快餐好吃。這就是所謂的跨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