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風知識
太陽直射的持續高溫的太平洋的夏日,大面積的洋面上的水分大量蒸發。不斷蒸發的水分將逐漸排斥空氣中的其它氣體成分,使空氣的濕度急劇增加。這種高濕度的空氣,正是台風的形成的先決條件!
當有外部條件(如降溫或水蒸氣自動凝結)促使高濕度的空氣的水分凝聚時,空氣的壓強會急劇下降,造成了相對於周圍空間的大氣負壓,而這種負壓就是形成台風的中心負壓。這種負壓一旦形成,周圍的空氣就會立刻進行補充。由於負壓往往是從低溫度的高空開始形成的,因而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圍向中心旋轉的空氣大旋渦——這就是台風眼!
因而,台風的成因來自於空氣的負壓,負壓來自於水蒸氣的凝結,水蒸氣來自於太陽的夏日的連續直射所產生的高溫!最終,太陽是導致台風產生的根本動因!
對上述的假說的最主要的證據,就是台風都是在海面上形成的,且是在太陽直射、持續炎熱的夏日,並且,當台風逐步經海面登陸陸地的時候,會逐漸減弱為低氣壓而逐漸消失,這是因為台風經過的海面都是高濕度的空氣的水分逐次凝結的區域,而陸地上空的空氣的濕度則相對要低的多,因而不能形成強的空氣負壓中心,也就只能成為陸地風暴而不能成為台風了。
盡管炎熱乾旱的地區有時也會出現小型的龍卷風,但大型的龍卷風都是出現在靠近海洋的廣大地區。靠近太平洋海岸的美國,就是龍卷風經常光顧的地方,因為那裡靠近海岸,夏季空氣濕度較大,經常變化的氣候很容易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進而形成局部的小規模的空氣負壓中心,導致龍卷風形成。即使相對乾旱地區,夏季也會蒸發一定量的水分,也會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凝結形成小的「龍卷風」。
總之,台風和龍卷風與一般的季風與平和風的形成機理不同,盡管他們都是由於太陽的原因造成的,但前者是較為局部的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的蒸發與凝聚有關的,而後者則是大范圍的與空氣氣溫有關的空氣流動的自然氣候現象。
如何預防颱風的破壞
1. 氣象台發出台風警報後,不要到台風經過的地區旅遊或到海灘游泳,更不要駕船出海;外出的人應盡快回家。
2. 住在大廈里的居民,應關好窗戶,收掉陽台上的東西(花盆、曬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動的物體。
3. 市民應留意媒體播放、刊載的台風消息,並採取預防措施。
4. 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5. 船隻應及時駛入避風港。
6. 台風襲來時,切勿靠近窗戶.以免被強風吹破的窗玻璃片弄傷。
7.台風過後易生瘟疫應如何防範?
台風過後,各處布滿污穢雜物,病菌容易繁殖,加以蚊蠅之傳播
,所以容易有傳染病流行,如痢疾、霍亂等。應注意在台風過後,立
刻整理環境、清除污物、噴灑消毒葯品,發現有傳染病立即逕往衛生
機關隔離醫治,以防蔓延。
㈡ 台風多出現在什麼季節
台發生在夏秋之間,最早發生在五月初,最遲發生在十一月。
台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台風和颶風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稱作台風;
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台風;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風。隨著發生地點、時間和叫法不同。
當台風登陸陸地後,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台風會迅速減弱消亡,消亡之後的殘留雲系可以給某地帶來長時間強降雨。
台風的好處
其一,台風為人們帶來了豐沛的淡水。台風給中國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帶來大量的雨水。
其二,靠近赤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受日照時間最長,乾熱難忍,如果沒有台風來驅散這些地區的熱量,那裡將會更熱,地表沙荒將更加嚴重。
其三,台風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以上,所到之處,摧枯拉朽。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給人類造成災難,但也全憑著這巨大的能量流動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使人類安居樂業,生生不息。
㈢ 菲律賓突發台風,已致172人死亡,造成的損害有多嚴重
現在人禍是很多時候都難以避免的,尤其是當自然界發生大的災難時,人類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實在是沒辦法阻止,只能夠默默的承受,盡力去抵抗。例如在2022年4月10號的時候,菲律賓那邊就突然發生很大的台風,這個台風的級別是非常大的。台風在菲律賓登陸之後就掀起了軒然大波,已經造成菲律賓172人死亡了,還有110人失蹤和8人受傷,損失非常嚴重。
這次的台風是在4月10號,從菲律賓中部的一個島嶼上登陸的,當時登陸的時候就給當地帶來了強降雨,還有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到了11號的時候,台風的強度有在逐漸減弱,由熱帶風暴變成了熱帶低壓。所以也希望菲律賓方面受災害的人們能夠盡快進行整頓,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㈣ 9月份的時候菲律賓是台風的季節嗎
是的。菲律賓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濕度大、台風多。年平均氣溫約27℃,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2000-3000毫米之間。群島西部有旱季(11-次年4月)和雨季(5-10月)之分,東部海岸終年有雨,並以冬雨最多。南部地區也終年多雨,無明顯旱、雨季之分。東部的太平洋面是台風發源地,每年6-11月多台風。
㈤ 菲律賓的台風
一般台風十月底結束.到次年的二月都是旺季.但是.菲律賓都屬於台風帶.之前我12月過就碰上了台風.不能出海
㈥ 菲律賓什麼時候遭遇的台風海燕
北京時間11月7日晚間開始逐漸影響,8日凌晨登陸菲律賓,8日晚間離開菲律賓。
㈦ 菲律賓以東的熱帶低壓加強為第17號台風,對我國天氣將會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菲律賓國家氣象局的消息,菲律賓以東地區出現了一個熱帶低壓。這一氣壓加強為第17號台風,被稱為蘭妮。但是,台風的具體信息沒有確認。它非常有可能變成為十七號台風獅子山。這個熱帶低壓在幾小時時間之內,已經登錄幾次。在菲律賓的南萊特省周圍,第17號台風再次登陸,它中心風力達到每小時的45公里,瞬時風力達到每小時55公里。接下來,這一台風進入了菲律賓的中部區域,然後轉向南海,未來,將影響到中國的南部地區。下面小編介紹一下這一台風天氣對中國的影響。
三、台風威力不大
在中國區域內,獅子山台風雖然形成,但是氣旋較小,這一台風只是經過中國區域。海南和廣東等區域只是氣旋經過,擁有一定的降雨量,但是,有關部門要採取措施,注意高風險作業的工作,大家注意安全管理,注意強對流天氣、暴雨洪澇等。
㈧ 「莫拉克」台風是在什麼時候飛發生的
2009年8月2日,日本氣象廳報告今年第十一熱帶低氣壓形成於菲律賓東邊約1000公里(620英里)處。當天該熱帶低氣壓依然微弱,日本氣象廳於當天稍晚的發布中降低了它的影響區域。然而,2日晚些時候日本氣象廳報告它再形成熱帶低氣壓。8月3日,它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的負責范圍,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部門命名熱帶低氣壓為Kiko。當天稍後迅速離開了他們負責范圍。在日本氣象廳命名為莫拉克之後,莫拉克升級為熱帶風暴。聯合台風警報中心選定莫拉克的編號為09W。8月4日莫拉克折回並且再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負責范圍。
·在8月5日20時30分,中央氣象局開始發布台風警報,並將莫拉克升格為中度台風。
·在8月6日14時00分,已經形成台風眼,持續增強。
·8月7日於23時50分由台灣花蓮縣登陸,8月8日14時由桃園縣出海。
·8月9日迫近中國的台風莫拉克,18時30分由馬祖進入福建,移動速度稍為加快。隨著莫拉克迫近,浙江同福建兩省共疏散接近100萬人,7萬多艘船回港避風。浙江蒼南縣的降雨量超過 250毫米。
·在8月10日05時30分,中央氣象局解除台風警報並在10分鍾後發布豪雨特報。
·在8月11日凌晨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㈨ 今年到現在一共有幾個台風,標明各個台風發生時間!急用!!!
奧麥斯:2010年第1號熱帶風暴「奧麥斯」於3月24日20時在距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南方約13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其後向北偏西方向移動,25日轉向偏北方向移動,26日傍晚減弱為熱帶低壓,中央氣象台於20時對其停止編號。
康森:「康森」7月12日上午在菲律賓生成,13日加強為台風,夜間在呂宋島登陸,14日在南海減弱,15日夜間再次加強為台風,16日晚間登陸海南三亞,稍微加強後,17日晚間登陸越南北部沿海,18日再次減弱,早晨6時中央氣象台解除台風黃色預警,對其停止編號。
燦都:「燦都」7月19日生成,21日17時加強為台風,22日13時45分在廣東吳川登陸,22日19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隨後減弱為熱帶風暴,23日17時在廣西西部減弱為熱帶低壓,20時停止編號。
電母:第4號熱帶風暴「電母」於8月8日晚上在台灣以東洋面生成,9日13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11日06時20分前後在韓國南部沿海登陸。受東移冷空氣影響,12日凌晨「電母」在日本海南部海域迅速減弱,中央氣象台12日02時對其停止編號。
蒲公英:8月22日在南海中部海面的熱帶低壓,23日上午加強為今年第5號熱帶風暴「蒲公英」,下午加強為強熱帶風暴,中心已於8月24日19時前後在越南北部義安省沿海登陸,登陸後強度迅速減弱,25日早晨減弱為熱帶低壓,25日05時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