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海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南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不屬於哪個省或哪個市。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該海域自然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南海有豐富的海洋油氣礦產資源、濱海和海島旅遊資源、海洋能資源、港口航運資源、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是中國最重要的海島和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等熱帶生態系統分布區。20世紀70年代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相繼出兵侵佔了南沙部分島礁,引發南海爭端。
海岸地貌
南海海岸分為華南大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和菲律賓群島六大區域,根據南海海岸帶地貌特徵,將其海岸帶細分為51個岸段。
華南大陸岸段多山地丘陵,海岸曲折,平原分布比較零散,比較大的平原位於珠江三角洲和韓江三角洲,其次在漠陽江、鑒江、南渡江等小河口三角洲及小海灣灣頭發育了一些小平原。
⑵ 南海地區在哪個板塊和哪個板塊之間
南海地區位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接處
⑶ 菲律賓位於什麼板塊與什麼板塊之間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之間。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
菲律賓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
(3)菲律賓南海域屬於什麼板塊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菲律賓群島地形多以山地為主,占總面積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數島嶼有較寬廣的內陸平原外,大多數島嶼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狹窄平原。
氣候特徵:菲律賓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濕度大,台風多。年均氣溫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水系分布:菲律賓境內河流均較短小。呂宋島最大河流卡加延河,長350千米;棉蘭老島以棉蘭老河和阿古桑河較大。
⑷ 南海屬於什麼板塊
顯然是亞歐板塊
⑸ 菲律賓是在東海還是南海
菲律賓在南海。
東海,是指中國東部長江的長江口外的大片海域,南至台灣海峽。
南海東面直抵菲律賓群島
⑹ 南海是在什麼地方
在中國大陸的南方,太平洋西部。
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里,東西橫越約1000公里,北起廣東省南澳島與台灣島南端鵝鑾鼻一線,南至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西依中國大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東抵菲律賓,通過海峽或水道東與太平洋相連,西與印度洋相通,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
南海的面積約為350萬平方千米,約等於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
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700米的距離。
南海處在亞洲大陸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區域,與其他海區比較,其特點是熱帶海洋性氣候顯著,春秋短,夏季長,冬無冰雪,四季溫和,空氣濕潤,雨量充沛。特別是中部和南部海區,終年高溫高濕,長夏無冬,季節變化很小。
在西南中沙群島,年平均溫度在26℃左右。月平均最低溫度西沙為22.8℃(1月),南沙為25℃(1月)。
⑺ 南海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區
南海
中國最大的邊緣海。又稱南中國海。介於中國大陸、菲律賓群島、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和中南半島之間。北面以福建省詔安的宮古半島到台灣島南端的鵝鑾鼻的連線同東海為界;東南至菲律賓的呂宋、民都洛及巴拉望等島;南抵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與加里曼丹之間的隆起地帶;西南至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地,瀕臨中國的廣東、廣西、台灣和海南四省區。南北長約2970千米,東西寬約1670千米,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幾乎是渤海、黃海、東海三大海區面積總和的3倍。南海是一個較完整的深海盆地。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南海中部介於中沙群島與南沙群島之間,是一個呈東北-西南向的深海盆地,大部分水深超過3600米。但南海大陸架仍有相當的規模,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南部。珠江口大陸架寬達254千米,海南島南部寬約90千米,西北部的北部灣和西部的泰國灣則全部位於大陸架上,只有東部大陸架狹小,台灣南部高雄一帶只有14千米。東部近島弧內側,有一系列海槽,自北向南依次為呂宋海槽、馬尼拉海槽和巴拉望海槽等。南海所處緯度較低,年平均水溫25~28℃,是熱帶性海域。適合於造礁珊瑚蟲生長繁殖,在海島高台上形成很多珊瑚礁島。珊瑚島、暗礁、暗沙在南海約有170多個。根據位置不同分為四群, 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總稱南海諸島。南海盛產熱帶魚、蝦。魚種極多,其中產量較高,有捕撈價值的有馬鮫魚、沙丁魚、金線魚、馬六甲鯡鯉、帶魚等,蝦類中產量較大的是龍蝦。西沙群島還是中國海參產區,所產的梅花參個體大、產量高。南海表層海水鹽度,多數海區32.0~34.0,局部海區可達35,沿岸一帶在32左右,平均鹽度約34,是四個海區中平均鹽度最高的海區,鶯歌海鹽場是中國南方最大的一個鹽場。近年來,在中國沿海南海大陸架上,新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不斷被發現和開采。南海海域開闊,有許多海峽聯系著周圍的海洋,通過東北部的台灣海峽與東海相連;通過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巴布延海峽、蘇祿海連接太平洋;穿過馬六甲海峽與印度洋相通;南面的卡里馬塔海峽是溝通爪哇海的渠道。南海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交通位置也極為重要。位於南海西側的中國沿海港口有廣州港、黃埔港、湛江港、北海港、香港等,是中國與東南亞、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地區通商貿易的重要港口。
⑻ 菲律賓海板塊屬於六大板塊中的哪一個板塊
菲律賓板塊是地球的地殼板塊之一,位於菲律賓以東、太平洋西面,其形狀呈菱形,與東面的太平洋板塊、南面的的澳洲板塊、西面的歐亞板塊和北面的北美板塊相連。
東部與太平洋板塊的接壤處,是馬里亞納海溝,它是全球最深的海溝,深度達10公里以上。而北部頂端的位置是日本的伊豆半島,而富士山也是與歐亞板塊及北美板塊的交匯處。
⑼ 菲律賓海板塊,屬六大板塊中的歐亞大陸板塊還是屬太平洋板塊
如果非得劃在其中,我覺得屬於太平洋板塊。
在琉球海溝處,菲律賓海板塊俯沖於亞歐板塊之下,也就是在此處亞歐板塊的大陸架消失。
菲律賓海板塊大部分是屬於洋殼性質的。西菲律賓海板塊是洋殼擴張形成,東菲律賓海部分是弧後擴張形成,同樣都是洋殼形式,所以劃給太平洋比較合適。
⑽ 菲律賓海板塊的特點
菲律賓海板塊以俯沖邊界為主,易於產生形變。將理論結果與地球物理、地質以及GPS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發現菲律賓海板塊內部及邊界有明顯形變。討論了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相互作用,指出其相互作用有明顯的分段性。在南海海槽一帶有較強的擠壓,在琉球海溝一帶由於兩板塊耦合較弱及沖繩海槽的開裂,沒有形成對東亞大陸的擠壓;台灣附近兩板塊碰撞,對中國東南形成較強的擠壓;在菲律賓群島一帶形成兩板塊間的復雜變形帶,使兩板塊間的作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