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暑吃什麼葯好,怎麼辦
1.停止活動並在涼爽、通風的環境中休息。脫去多餘的或者緊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應並且沒有惡心嘔吐,給患者喝水或者運動飲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葯。
3.讓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濕的涼毛巾放置於患者的頭部和軀幹部以降溫,或將冰袋置於患者的腋下、頸側和腹股溝處。
5.如果30分鍾內患者情況沒有改善,尋求醫學救助。如果患者沒有反應,開放氣道,檢查呼吸並給予適當處置。
6.對於重症高熱患者,降溫速度決定預後。體溫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組織損害越嚴重,預後也越差。體外降溫無效者,用4℃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鹽水或生理鹽水1000~2000ml靜脈滴注,既有降溫作用,也適當擴充容量,但開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
7.必要時,需行床旁血液凈化治療。
8.加強監測和對症治療。
⑵ 中暑症狀吃什麼葯
藿香正氣水
⑶ 中暑要吃什麼葯
你好!中暑的話,先要處於空氣流通陰涼的地方,然後口服霍香正氣水來治療
⑷ 中暑應該吃什麼葯
中暑後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 正氣水等中葯。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⑸ 夏天中暑吃什麼葯好的更快怎麼才能防止中暑
中暑是由體內的溫度調節系統故障引起的,體溫可能上升到危險值。症狀可能與中暑衰竭類似,例如頭暈、惡心、此外患者可以變得沒方向感,甚至焦躁不安。當體內停止調節體溫中暑患者經常會停止排汗。但也不盡如此。暈倒可能是中暑的徵兆,也可能不是。如果在2~5分鍾後蘇醒,那有可能是中暑。
發生中暑時,應盡速送醫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腎臟衰竭等並發症。但在送往醫院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處理。下列就介紹關醫前的急救方法。
十幾種避免中暑的措施和治療方法:
1:戴上帽子:最好選用透氣且能遮到頸部的帽子,因為頭頂對氣溫的變化尤其敏感。當你必須作戶外活動時,最好選擇清晨及黃昏的時候從事。某些人在休息數小時後,再回到太陽底下,仍有可以復發,不得不謹慎。
2:多喝水:水仍是脫水者最佳的飲料。不要牛飲,應一次喝一點。多吃水果及蔬菜,它們含豐富的水分及均衡的鹽類。
3:勿抽煙喝酒:抽煙會收縮血管,並損害抽煙者適應高溫的能力。喝酒過量會加速虛脫。咖啡因也會加速虛脫。
4:慢慢適應氣溫的改變:在換季初期,每天花一點時間,傷戶外活動,使身體逐漸適應氣溫的變化。而不要一周都在空調室內工作,卻在周末毫不避諱火辣辣的陽光。
5:減慢速度:當天氣十分酷熱時,不論在戶外從事什麼活動應該放慢速度。
6:穿棉質及淺色的衣物:棉質衣物比較透氣,淺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陽光,兩者結合起來就不至於使體溫過高。
7:補給水分:假如患者仍有意識,應給患者提供飲料,水是最佳選擇。
8:作降溫處理:為患者潑水,而不是讓他浸入冷水中。潑在皮膚上的水,蒸發較快,以增加降溫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患者,如果可能,將患者移到有冷氣設備的地方。
9:常備消暑葯:應常備消暑飲料及葯品,葯品如解暑片、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人丹丸、十滴水等。消暑飲料如:綠豆湯、西瓜汁、番茄汁、菊花茶、並在上述飲料中加少許食鹽,平時隨時飲用即可。
10:飲食清淡:夏日不宜高脂厚膩葷腥飲食,不宜辛辣飲食如肥豬、牛、羊肉、辣椒、辣醬、胡椒粉、咖哩粉、生薑等應盡量少吃。高溫氣候應予清淡飲食為佳。
消暑小秘方:
1:白菊花、桔皮、山楂各5~10克,用500~1000毫升沸水浸泡,涼後服。
2:荷葉15克,綠豆100克、黃豆、白扁豆各30克,加水煎爛後取濃汁溫服。
3薄荷、鮮荷葉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10分鍾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攪勻冷後隨意飲用。
⑹ 中暑吃什麼葯好
藿香正氣水2支,常吃些綠豆粥、蓮子粥、涼面、冷盤、涼粉等清涼爽口食物,同時適當吃些瘦肉、雞蛋、魚、咸鴨蛋,以補充身體消耗的需要。水果蔬菜應選用新鮮汁多,清熱消暑的西瓜、黃瓜、西紅柿、豆角等。
⑺ 中暑應該吃什麼葯應注意些什麼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症狀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症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症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對策
中暑以後怎麼辦?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葯。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防護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⑻ 中暑吃什麼葯效果好求大神幫助
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現為感冒、嘔吐、腹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於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在長途旅行、高溫環境下工作時,可用此葯預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開竅、調和胃腸之功效,多用於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蘇醒後即可停葯。孕婦忌用。 另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抗病毒顆粒以及用菊花、金銀花等沸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