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杜特爾特"賓漢隆起"是我們的啥情況
從去年3月起斷斷續續在媒體上炒作的「賓漢隆-起」問題,近日又熱絡起來。上周末,有數十名抗議者在中國駐菲大使館門前抗議,杜特爾特及其政-府也不得不頻頻表態。
美-聯-社2月11日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9日晚間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我要對全世界說明,『菲律賓隆-起』,也就是我們說的『賓漢隆-起』,是我們的……專屬經濟區是我們的」。他還表示,菲律賓無意因領土爭端而與任何國家開戰,但是如果有國家在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掠奪資源,他將下令海軍開火。
不過,美-聯-社在報道中寫道,「杜特爾特強調了菲律賓對『賓漢隆-起』的『主-權』(He also stressed the Philippines』 sovereign rights over Benham Rise)」。
中國外交部對於「賓漢隆-起」問題已多次表態,菲律賓並不擁有對該處的主-權,「賓漢隆-起」屬於菲律賓200海里外大陸架,中方尊重菲律賓依法對「賓漢隆-起」海底所享有的權利。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洛克1月23日剛剛表態稱,同意中國的說法,菲方僅擁有對「賓漢隆-起」的「權利」而非「主-權」。他當時表示,「(中方的說法)是對的,我們對『賓漢隆-起』沒有主-權,我們所擁有的是權利。權利與主-權是不同的。擁有這一權利意味著菲律賓有對在「賓漢隆-起」所發現的天然資源和非生命資源進行勘探與利用的專有權。」
杜特爾特9日還說,「如果你能夠主張對整個大洋的主-權,那就不要在這里跟我爭一個專屬經濟區嘛」,美-聯-社認為,杜特爾特這番言論顯然指向中國(apparently referring to China)。
杜特爾特2月6日已下令停止所有外國船隻在「賓漢隆-起」的科學研究活動,菲律賓政-府已經將該處改名為「菲律賓隆-起」,並要求海空軍在相關水域巡邏。有人認為,這片海域除了有豐富的漁場外,還可能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美-聯-社的這一報道被《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等多家美國主流媒體轉載。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6日在回應有關「賓漢隆-起」的問題時表示,對於有關問題,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場……據了解,經中菲雙方協商,中國科學院「科學」號科學考察船近期搭載4名菲律賓科考人員,已完成在菲律賓群島以東海域的海洋科學-聯合考察活動。相關科考數據將由中菲兩國有關科研機構共享。我願指出的是,此次聯合考察的海域屬於菲律賓管轄海域,但不位於「賓漢隆-起」。
中方是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框架下向菲方提出的科考申請,並得到了菲方同意。中方尊重菲律賓在相關海域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中方願同菲方共同努力,保持中菲關系當前良好發展勢頭。
「賓漢隆-起」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希臘(不限紅圈標示範圍)
該想下如何實現共贏。
❷ 菲律賓的首都
馬尼拉(Manila),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律賓最大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東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
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城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馬尼拉市人口為1288萬(2015年10月)。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馬卡蒂等17個市鎮,組成馬尼拉大都會,即國家首都大區,面積達638.55平方公里。
2020年3月1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封鎖馬尼拉大都會地區。[1
❸ 菲律賓入境時出生證是曾用名被罰500人民幣,出生證能更改名字嗎
不能,出生證是證明出生日期和地點最原始的資料,一個人只有一個出生證,出生證不能更改任何信息,所以我們在辦新生兒出生證時會看到溫馨提示名字要想好確定了再辦,因為無法更改。
❹ 菲律賓都把黃岩島改名了在中國怎麼還沒動作
它改名誰承認呀!黃岩島歷來就是中國的,不存在爭議,只是菲律賓起鬨,它改名也成不了它的,菲律賓只是自己滿足一下,要是改名能稱為自己的,那中國把所以國家名字都改了,那不就都成中國的了!
❺ 菲律賓自認是高貴的國家,曾經想把國名改成什麼
公元1519年8月10日,這一天在世界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一直認為“地球是圓的”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指令下,以特里尼達號為旗艦,率領著4條船從西班牙出發了。
在這之後,菲律賓人不斷發動起義,反對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卻讓美國人漁翁得利。公元1898年4月,美西戰爭爆發,僅僅3個月後,菲律賓就宣布獨立。而獨立不久,菲美戰爭爆發,在公元1901年,菲律賓領導人阿奎納多被美軍俘獲,宣布投降,自此菲律賓成為美國的殖民地。
直到1946年,才脫離美國的統治,獨立建國。
如此來看,菲律賓這個國名的確有著殖民主義色彩,是菲律賓人的恥辱。這引起菲律賓現任總統杜特爾特的不滿,他曾公開表示,要把國名改為“馬哈利卡(Maharlika)”,按照加祿語的意思就是“貴族”或者“自由人”的意思。
❻ 菲律賓給"貝納姆海隆"改名是怎麼回事
據報道外媒稱,5月16日,杜特爾特簽署了第25號行政令,正式將貝納姆海隆改名為「菲律賓海隆」。
❼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好象很發達哦
馬尼拉是菲律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它地處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呂宋島西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河流把城市分成兩大部分,14個區中的7個區在巴石河北岸,6個區在南岸,一個區被分成兩部分,河上的6座橋梁把城市南北兩部分連結起來。1976年11月,菲律賓政府決定把馬尼拉、奎松、卡洛奧坎、帕薩伊4個市和瑪卡蒂等13個區合並,組成大馬尼拉市,面積達626.58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稱之為「亞洲的紐約」。
馬尼拉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它在印度文明,中國文明及中亞古文明的基礎上,融合西班牙,美國的西洋文明,形成東西合壁的文化。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黎蓋斯比從馬尼拉登陸,入侵並佔領了菲律賓,然後在現在的馬尼拉市中心,巴石河南岸建立了城堡和炮台。自那時起,這里便成了西班牙殖民統治當局的首府。
1898年,美國人打進馬尼拉,取代了西班牙對菲律賓的統治,隨後又征服了附近的尼格羅族,把四周的鄉鎮和地區並入馬尼拉,使馬尼拉逐漸擴大。1901年7月31日,馬尼拉被辟為菲律賓的特別城市,成了美國統治菲律賓的基地。從此,巴石河北岸的商業區內,大銀行、大公司、大飯店等高樓大廈拔地而起,1942年,日本取代了美國在菲律賓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馬尼拉遭到嚴重破壞,城堡要塞周圍的建築物全部被炮火摧毀。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正式獨立,將馬尼拉定為首都。今天的馬尼拉,是一座市容整潔的熱帶花園城市,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商埠。
馬尼拉灣口距市區55.5公里,海灣長8.3公里,是一個天然良港,馬尼拉港外建有很長的防波堤,防波堤裡面是碼頭區,碼頭建於1834年,巴石河經此入海,把海港分成了南北兩港。北港停泊近海輪船,南港停泊遠洋海輪。戴爾潘橋、瓊斯橋、麥克阿瑟橋、奎松橋和阿亞拉橋跨越巴石河,連接兩港的地面交通。馬尼拉港港闊水深,現代化設施齊備,是菲律賓進出口的要地和貿易中心。
馬尼拉是菲律賓的經濟中心,它集中了全國半數以上的工業企業,主要有紡織、榨油、碾米、製糖、煙草、麻繩、冶金企業等,產值佔全國的60%。馬尼拉是菲律賓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貿易港口,全國出口貨物的 1/3和進口貨物的 4/5集中在這里。
馬尼拉的交通非常方便,市民出門不論遠近均習慣乘車,市內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空中鐵路、公共汽車和「吉普靈」車等。「吉普靈」是馬尼拉最為普遍的交通工具,是一種帶車篷的廂式吉普車,其車廂內有相對而坐的兩排座位,乘客可隨時打招呼上下。
馬尼拉的面貌既古老又年輕,地處亞洲又十分歐化,在馬尼拉灣岸邊,有一片在填海造地的基礎上建造的佔地70多公頃的建築群,其中主要有國際會議中心、國際貿易展覽中心、文化中心、設計中心、電影中心、民間藝術劇院、超級市場和可以容納上千名旅客的廣場大酒店等。這些建築物,大多數是70年代末到80 年代初興建的,設計新穎別致,融合了歐洲和東南亞的建築風格,很多建築都高達幾十層,各建築物之間,道路寬闊,兩旁有熱帶樹木和草坪,花木掩映,終年一片蒼翠。街道兩旁,到處可見潔白如玉的菲律賓國花「桑巴吉塔」。「桑巴吉塔」是忠於祖國,忠於愛情的象徵,青年們常把它作為獻給心上人的禮物,國際交往活動中,它表示純真的友誼。
馬尼拉是一座富有濃厚熱帶情調的城市,也是東南亞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城內可供游覽的名勝很多。位於馬尼拉市中心的黎剎爾公園,佔地58公頃,它原名魯納達公園,後來為紀念菲律賓的民族英雄黎剎爾博士而改名為黎剎爾公園。黎剎爾博士是個教育家,同時也是文學家和藝術家。他早年學醫,後從事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領導人民完成了以1862年卡比特運動為開端的獨立運動,1896年12月30日被殖民統治者殺害,年僅35歲。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公園里鑄有他的銅像,每天有兩名警衛守護。黎剎爾公園中,有吸引人的中國式庭院,院內有假山,入夜,七彩的裝飾燈把庭院打扮得輝煌美麗。
1981年1月,在馬尼拉灣南岸新區,用椰子樹建造起一座現代化的宏大建築--椰子宮。它成為馬尼拉的一個新勝地。這是一座兩層樓高,六角形屋頂的菲律賓式的典型建築。褐色屋頂由椰木板構成,立柱用的是椰樹干,砌牆壁用的磚,是由椰果毛殼的纖維混合高強度水泥製造而成的。大廳的巨大吊燈,由100多片經過精心雕刻的椰殼製成,大門上鑲嵌著由4000塊椰殼片組成的幾何圖案。地板上的地毯,也是用椰果纖維織成的,在大廳以外的廳室中,桌上陳放著用椰殼雕成的各種形狀的台燈,連煙灰缸也是用椰殼雕刻成的。在椰子宮的餐廳里,有一張長約11米的大餐桌,鑲嵌著47000塊不同形狀的椰殼片,用椰樹各個部分製成的傢具、工藝品更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據說,建造椰子宮共使用了2000棵樹齡在70年以上的椰子樹。在椰子宮的周圍,還種植了150棵椰子樹,林間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別具情致。
馬尼拉的兒童城也別具一格。所謂「兒童城」,主要包括兒童醫院和兒童公園,處處突出兒童特點,處處對兒童進行細致、周到的服務。在兒童公園里,按照菲律賓各地的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分成幾個區域,各個區域都有鮮明的特色。一方面對兒童普及知識,一方面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心。
在馬尼拉有一條著名的羅哈斯海濱大道,它沿著海岸從南往北筆直延伸,長達10公里,是從機場進入市內的必經之路。羅哈斯大街是為紀念戰後的第一位總統羅哈斯而命名的。道路寬闊、椰樹夾道,兩旁高樓林立,賓館、夜總會等繁華異常。這里融合了東西方的許多特色,外來的旅遊者都要到這里領略一番典型的馬尼拉風光。
馬尼拉還有一些著名街道,也是旅遊者觀光的地方,阿亞拉街原是西班牙財閥阿亞拉的私有土地,經過多年的不斷擴建發展成為今日繁榮的商業中心。這里集中了許多公司、餐廳、商店、電影院和馬尼拉第一流的飯店,馬卡蒂商業中心、帕爾大廈和不少外國大使館也在這個地區。埃斯柯達大道在巴石河的北側,從西班牙統治時期起,就是一條繁榮熱鬧的街道,兩旁商店、餐廳林立。黎剎爾路是一條電影院和商店集中的繁華街道,在其後方是古老的唐人街--王彬街。王彬本是個華僑印刷工.在參加菲律賓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中有過功勞,因此,菲律賓人民及這里的僑胞一直紀念著他。唐人街是一條以石塊鋪成的狹窄街道,兩旁布滿了中國商店,大部分都有中文招牌。店面之上是小巧玲瓏的騎樓,其街景很像我國舊時廣州的格調,街口立有紀念中菲友誼的一座牌樓,還有一尊華僑王彬的銅像。觀光的馬車來往賓士,使整個「中國城」生氣盎然。
馬尼拉是著名的國際會議城市,居亞洲五大國際會議中心之首。在馬尼拉新區建造的國際會議中心,佔地12公頃,內有會議廳、宴會廳、演講廳、展覽廳、電影廳、新聞中心、文化中心、食宿服務網等。會議中心附近的國際貿易中心、菲律賓文化中心,經常舉辦大型的商品博覽會和文藝活動。文化中心位於羅哈斯林蔭大道上,是一座一角向馬尼拉灣突出的現代建築物,主要部分有廣場、美國會館、小劇場、音樂廳、藝術館、博物館等,人們在這里可以深入了解菲律賓的文化,也可觀賞馬尼拉灣落日的美景。位於海朗街的國家博物館,主要展出菲律賓出土的古代石器和有關伊斯蘭教文化的展品及民間藝術品。
馬尼拉保留了很多古建築,那些布滿著苔蘚的古教堂外表古老,式樣別致,建築水平高超,與現代建築互相輝映,形成東方與西方、質朴與繁華,古老與現代的混合體。菲律賓是東方唯一的基督教國家,基督教徒約佔全國人口90%以上,其中85%信奉天主教。馬尼拉市教堂極多,每一個教堂都有其建築年代的特徵,是馬尼拉歷史的無聲見證。市內著名的聖•奧古斯丁教堂建於1599年,是菲律賓最古老的西班牙式天主教堂,也是菲律賓境內最古老的石造建築之一,馬尼拉大教堂是菲律賓最重要的羅馬式天主教堂,位於黎利爾公園西側,這個大教堂是為聖母瑪利亞修建的,教堂內珍藏有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等國的著名藝術家奉獻的大量青銅製品、鑲嵌工藝品和雕塑等。
瑪拉干南官坐落在巴石河堤岸,以巨大的花岡岩為建築材料,堅實宏偉,四周是茂盛的熱帶植物。它以前曾是西班牙總督與美國總督的官邸,菲律賓獨立後,歷屆總統都曾加以修建並將此作為總統府。
馬尼拉集中了許多所高等學府,有早期建市的阿坦尼奧馬尼拉大學、拉薩利大學,也有20世紀以來建立的菲律賓大學、菲律賓師范學院、菲律賓女子大學、阿布阿拉木大學等,其中聖托馬斯大學是菲律賓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創立於1611年,濃綠的大學校園內分布著很多教堂,校舍也都是古典式建築。大學內附設一個博物館,展出很多稀世珍寶,菲律賓的許多傑出人物都畢業於這所大學,
塔爾湖旅遊勝地位於馬尼拉市區以南約56公里的塔蓋泰鎮,湖上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形成長24公里,寬14公里,水深70米。湖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塔爾火山是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只有300米高。從湖岸遙望,山腰處有白色的煙霧裊裊升起。馬尼拉郊區另一旅遊勝地是百勝灘,又稱北染瀑布,位於市區東南約120公里,以急流和瀑布著稱。
❽ 菲律賓是世襲制嗎為什麼總統叫阿基諾三世
菲律賓並不是世襲制。現在的總統阿基諾之所以稱為「三世」主要是因為他出身於菲律賓的政治名門——阿基諾家族。
阿基諾三世本名:貝尼尼奧·西梅翁·科胡昂科·阿基諾。其父貝尼格諾·阿基諾,即:阿基諾一世。其母科拉松·阿基諾,即:阿基諾二世。阿基諾一世曾任菲律賓眾議長,而阿基諾二世曾擔任菲律賓第11任總統(也是菲律賓及亞洲首位女總統)。目前的阿基諾三世擔任的是菲律賓第15任總統。
另外,說到這個阿基諾三世,在他身上還帶有一部分中國血統。其外曾祖父即中國福建人許尚志。
許尚志(1841一1915),又名許玉寰,出生於福建漳州角美鴻漸村。1861年前往菲律賓馬尼拉謀生後,後改名許尚志。加入天主教後,取教名為「何塞」,亦稱何塞·許寰哥一世。初到菲律賓時,以打漁為生,後經營小種植園。定居打拉省帕尼基市後,繼續經營種植園、糖業、米業及建築承包業,終成一方巨富,家族漸漸成為當地名門望族。許尚志的長孫何塞·許寰哥二世,就是菲律賓第11任總統科拉松·阿基諾(阿基諾二世)的父親。
❾ 黃岩島不是中國的嗎怎麼給菲律賓改名了中國沒有採取行動嗎
沒辦法採取行動,你難道最近沒聽說,中國和菲律賓要要打戰嗎,這菲律賓是美國管的,中國沒辦法啊,這次的打戰中國贏的可能率還很低啊,所以這黃岩島的名字只能忍了
❿ 她是世界首位華人女總統,因是華人後裔而自豪,現在怎麼樣了
科拉松·阿基諾,本名為瑪麗亞·科拉松·科明昂科,菲律賓的第11任總統,也是菲律賓和亞洲首位女總統。另外,她還是世界首位華人女總統。
然而,駐菲美軍的存在就是一把雙刃劍。在給菲律賓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刺激了菲律賓民族主義,引起了自由派、共產派人士反彈,學生和民間組織還曾發動了反美軍基地示威,加上美國不同意菲律賓提出的基地費用。在這種情況下,1991年,科拉松停止了美菲軍事基地協定,撤除了美軍蘇比克灣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1992年科拉松卸任,菲德爾·拉莫斯接任總統一職。她卸任後,出任首都銀行基金會名譽會長,仍長時間活躍在政治舞台上。
2009年8月1日,科拉松因結腸癌醫治無效在醫院去世,享年76歲。她去世後,菲律賓舉行了為期10天的舉國哀悼活動,人們紛紛參加。最終,她被安葬在丈夫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