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菲律賓掃毒杜特爾特什麼態度
菲律賓警方8月15日在首都馬尼拉北部的布拉干省展開大規模掃毒行動,這場掃毒行動持續了超過24小時,共32名嫌疑毒犯被殺,創下菲律賓掃毒戰開打後,一天內最高的死亡人數。
另外,杜特爾特還曾高壓掃毒通宵行動,一夜間21名毒販被斃。8月14日午夜起,在首都馬尼拉附近展開一連串鐵腕掃毒行動,一夜之間殺死至少21人。這是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採取高壓手段對付毒販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晚。
據菲律賓當地媒體報道,高級警司羅密歐·卡拉馬特(Romeo M. Caramat Jr.)表示,當局在馬尼拉以北的輕工業省分布拉干省內12個城市和市鎮,採取26次掃毒行動,在其中16次行動中殺死21名「販毒有關人員」,當時他們全部持械。
2016年8月7日杜特爾特公布一份涉毒「黑名單」,包括160多名政、法、軍、警界人士。帕羅吉諾戈是這份名單上第三名被打死的涉毒市長。
杜特爾特曾在大選中承諾,將不惜殺掉數萬人來終結非法毒品交易。杜特爾特的毒品打擊行動受到許多菲律賓人的歡迎,但遭到了人權組織和其他批評人士的譴責。
看來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毒品犯罪是不手軟的。
『貳』 菲律賓高喊禁毒的口號之後,菲律賓的禁毒效果怎麼樣了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鐵腕進度效果堪稱是立竿見影!
杜特爾特上任曾表示,決心在上任的3個月到半年之間內鏟除菲律賓國內的大毒梟。果然,在到任的第二天,杜特爾特就發動了菲律賓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禁毒戰爭」。近三個月時間內,就有850名毒梟被處決,總計60多萬人自首。之所以取得這樣顯著的成效,是因為杜特爾特發動人民群眾,甚至人民群眾也可以私自處決毒梟。杜特爾特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將繼續執行「格殺令」,處決所有拒不投降的毒販。他還表示,格殺令會持續到他離任為止。這種的做法雖然不可取,但是卻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倘若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輪」禁毒戰」之後,毒品問題,仍然會在菲律賓死灰復燃。
『叄』 菲律賓強勢掃毒和其他國家有什麼關系
有很大關系。
西方國家控制菲律賓很大程度就是利用菲律賓內部的矛盾,比如反正府武裝,這些反正府武裝的經濟來源就是毒 品,如果毒 品貿易被掐斷,這些武裝就會受到巨大打壓。這樣一來,菲律賓正府就有能力穩定國內局勢發展經濟,之後就能擺脫西方炮灰和走狗的地位,這是西方不願意看見的
『肆』 近幾年多名涉毒人員被殺,為什麼菲律賓總統說自己的行動不殘暴
阿杜的鐵血政策開始後,菲律賓一些城市用「屍橫遍野」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每天都有疑似「毒販」被槍殺在街頭巷尾。而且為了震懾毒販,警察和民間反毒人士都會在這些人身上套個「我是毒販」之類的牌子,還讓市民圍觀拍照。毒品早已滲透進社會的每個肌理,就連政府官員也涉入毒品買賣,可見毒品對菲律賓社會的滲透已經到了什麼程度。
所以,歸根到底是孱弱的行政能力使得阿杜陷入了目前的困境。縱觀菲律賓的社會權力結構,雖然表面上看完全具備了現代國家和政府的架構,但是看看阿杜自己的情況,一切就顯而易見了。也就是說,到現在菲律賓的權力基礎還是靠血親,靠私人關系。這么一搞效率又能高到哪裡去呢?
私人關系看似密不透風,只要利益的水一沖刷,你就會發現,到處是漏洞。
『伍』 為什麼菲律賓禁毒,遭到很多西方國家的譴責和非
上面的回答,不過是歐美的借口罷了。
1.菲律賓生產的毒品多數會往臨近的國家送,送到哪裡?中國!!!
2.毒品賣出後錢在哪裡?代理人背後的人手裡,歐美的代理人把戲。
3.毒品泛濫的國家需要武器,誰有武器,歐美。
4.倘若你讓他們國家跟菲律賓一樣生產毒品,你看看他們會不會抗議,會不會人權。
總結.菲律賓禁毒損害了歐美的利益,這使得歐美憤怒並菲律賓加以指責。
『陸』 近9成菲律賓民眾支持杜特爾特掃毒運動嗎
10月16日電自去年6月上台以來,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鐵腕掃毒引發諸多爭議。在8月底的一場掃毒行動中,菲律賓警方擊斃一名跪地求饒的中學生,導致民怨沸騰。但是,民調機構「亞洲脈動」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仍有近9成的菲律賓民眾支持掃毒。
據早前報道,自2016年6月上台後,杜特爾特採取鐵腕手段掃毒,菲律賓警方資料顯示,從去年7月到今年9月間,有3850名毒嫌在警方執法行動中因拒捕而被擊斃,另有2290名毒嫌被不明人士槍殺,但民眾普遍認為這也是警察所為,即所謂「法外處決」。為防止「法外處決」的發生,杜特爾特於10月10日下令菲律賓國家警察退出掃毒行動,掃毒交給菲律賓緝毒署主導。杜特爾特表示,希望這樣的安排可以封住歐美國家的嘴,停止批評掃毒運動。
面對外界的批評,杜特爾特多次表示,會將掃毒運動持續下去。2017年7月24日下午,杜特爾特在菲律賓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時指出,「掃毒」運動將會一直持續,「毒品是一切罪惡和災難的根源,無論花費多少時間,我都會將掃毒運動持續下去」。
這份調查於9月24日至30日進行,調查樣本為1200名成年人,誤差值正負3%,信心水平95%。
『柒』 如何評價菲律賓新政府的掃毒行動
首先是大毒梟。我們知道毒品遠不是普通的商品,它的銷售必然是非法的,能夠稱為毒梟,意味著他能夠控制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程,營業額也比較大。起碼需要兩個條件:有著嚴密管理的生產和銷售准軍事化組織,和政府官員有著密切的關系(保護傘)。在這兩個條件下,不要說普通人,就是警察,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能力挑戰他們,正常情況下想要打倒大毒梟是需要動用軍事力量的!因此,這個政策對大毒梟能夠造成的傷害幾乎一定為0,而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大毒梟很可能反而會從這個政策上獲益。其次是小毒品販子。一個正常國家的國內,通常是沒有所謂的毒梟的,大部分都是毒品販子,多半是以販養吸,個體經營或者少數幾個人組織為主,這個群體也可以粗略地包括並不販毒的吸毒者。這樣的群體是群眾可以針對的,即使他們打通了警察的關系,在杜特爾特的這個政策面前,他們脆弱的關系不值一提,他們完全不可能同時收買所有的群眾,因此這個群體現在面臨著極大地困境。他們現在有著3個選擇:第一,繼續原先的生活方式,祈禱自己運氣好,躲過一劫;第二,自首;第三,投靠大毒梟。第一個選擇姑且不論,第二個選擇大概是所有人都認可的社會最優化選擇,但是第三個選擇呢?有人想過嗎?如果小毒品販子大量投靠大毒梟,豈不是客觀上大大增強了大毒梟的實力?而小毒販因為這樣的政策被趕出市場,如果社會狀態沒有扭轉過來,這個市場很可能只不過是暫時萎縮,那麼市場空間豈不是也被大毒梟占據了?市場空間更大,組織更加龐大,大毒梟的實力和潛力在這樣的打擊活動中,很可能是反而是增加的。這種打擊難道不是適得其反?最後是群眾。這次運動真的能夠一勞永逸地降低菲律賓的毒品使用率嗎?難講。如果杜特爾特鐵腕到底而且持續時間足夠長,讓吸毒者都蹲了監獄,整個市場被壓縮到底,大毒梟也難以堅持,大概有可能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做不到呢?如果杜特爾特稍稍鬆懈,或者他政治生涯結束過早,整個形勢勢必反彈,而反彈的時候,大毒梟們已經沒有了基層那些無孔不入的大量競爭對手,完全可以重新迅速的鋪開基層的販毒網路,以後這個問題解決的難度比現在還要大得多;更糟的是,如果杜特爾特並不像很多人想像得那麼干凈呢?如果他和大毒梟妥協呢?結果又怎麼樣?在獨裁者看來,群眾是可以很輕易地愚弄的,而這些有錢有勢的「大爺」,則往往是重要的盟友。最後我倒是要強調一下,我不是發對他禁毒,我是覺得他的路子不對。用某國喜歡的比喻的話,老虎和蒼蠅要一起打,甚至老虎要先打立威。如果有可能的話,杜特爾特應該先發動「毒品戰爭」謀求跨國合作打擊大毒梟,立威以後再謀求解決小的毒品販子。大概有人會指出菲律賓現在的政府能力不足以解決大毒梟,那我必須指出,如果現在解決不了,那杜特爾特也將無力制止大毒梟繼續制毒販毒並擴張實力,很難想像以後杜特爾特就有能力解決大毒梟的問題。綜上,我對菲律賓毒品的預言是,短期內毒品使用率可能有所下降,而未來菲律賓的毒品使用率會有一個反彈,而在此基礎上,菲律賓「毒品業」的壟斷大大增強,毒梟的經濟和政治能量會進一步上升。
『捌』 上千人上街抗議杜特爾特是因為什麼
2017年2月25日,菲律賓,逾1000千名民眾今日走上首都馬尼拉街頭,抗議杜特爾特的掃毒戰手段殘忍。本周五,多次批評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鐵腕掃毒行動的反對派參議員德利馬因涉嫌收受毒販賄款被捕。示威者在囚禁德利馬的警察總部外集會,抗議當局疑派遣敢死隊謀殺數千名毒品疑犯。
『玖』 菲律賓總統掃毒採取什麼措施 菲律賓掃毒效果如何
杜特爾表示,將在就任後3個月到半年之內鏟除毒梟。菲律賓警方與執法人員以強力手段掃毒,迄今已有3400多名毒販死亡,近6萬人自首。菲總統府新聞秘書安達那說,根據菲政府反毒品執法部門的保守估計,全國約有180萬人涉及毒品交易。總統府已經掌握了和毒品交易有牽連的地方官員和警察的名單,這份名單「難以置信、不忍直視、讓人想吐」。他稱,杜特爾特總統將適時公布這些名單。
菲律賓分析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菲律賓本身沒有死刑,杜特爾特鐵腕打擊的方式以一種非正式的「死刑」向這些毒販宣戰,在社會上確實造成心理上的震懾。他不僅敢做,而且有能力做到,他長期治理下的達沃市就是個很好的範本。
《環球時報》記者在達沃市采訪期間,有民眾反映說,杜特爾特在這里執政期間,如果要處決毒販,一般會在前一天登報公開名單,第二天這些人很可能會被發現死在街頭。有分析認為,杜特爾特敢言敢行的做派,也是使得他在競選中獨樹一幟、成功「圈粉」的重要加分因素。過去6年,阿基諾三世的「無為」治理,使大批對整個社會抱有強烈改變願望的人士,不論政界還是學界,官方抑或是民間,都對新的領導人杜特爾特給予厚望。但另一方面,杜特爾特不拘一格的做派常常觸及法制底線,被殺死的人罪名不清,執法部門做有罪推定,不排除有無辜民眾被錯殺,這也成為反對派和維權人士用來攻擊他的重要把柄,未來也將成為杜特爾特面臨的最大挑戰。
『拾』 菲律賓掃毒是民族清洗嗎
不是大多數是應該菲律賓人而且死的人也沒達到民族清洗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