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丹死亡行軍有多少人參加
巴丹死亡行軍有十幾萬人參加,日軍並沒有按照國際公約對戰俘的規定來優待他們。就在行軍開始之前,日本菲律賓派遣軍司令官本間雅晴已經命令這些押解的日軍對任何不能堅持走到戰俘營的巴丹戰俘都要消滅掉。因此,日本兵對戰俘加倍折磨,哪還能隨意給他們水喝。行軍開始的第三天,他們依舊沒有水和食物。巴丹半島上有很多的泉水和自流井,但日本人就是不讓戰俘們喝。日夜行軍,使得戰俘疲憊不堪,飢渴難忍。一個日本兵很奇怪他們為什麼要水喝。一次,他們經過一個水塘,兩頭水牛正在那裡打滾,水面上泛著綠色的泡沫,成群的蒼蠅在水面上飛舞。水本來很臟了,還滲入了海水,惡臭難聞的氣味兒撲面而來,讓人作嘔。一個菲律賓士兵跑到日本軍官那用手語請示是否可以喝水。得到准許後,他朝水塘跑去。接著另兩個人跟了過去,又有兩個人也跟了過去,然後第六個人也離隊了。當人對生命之源的渴望達到極限時,什麼樣的水他們都不在乎。可即便這樣,日軍也是不能容忍的。所有的日本衛兵都舉起了步槍,當那6個人跑到離水塘只有一兩公尺時,日本兵便開槍射擊,直到6個人都死了才停止。幾乎每到一處水源,就會有踩踏事件發生,坦尼希望情況能變得好起來,但是沒有。高溫之下,人們極埠渴,遭受的苦難也就更多。一看到水,戰俘們依舊像發瘋一樣,越來越多的屍體倒在了井邊,有被踐踏而死的,也有被日本兵槍托和刺刀捅死的…
❷ 賽爾號 打敗雷伊
魯加斯65級以上再打,下次雷伊出現可能就65了,布布花最好也65,保險一點啊!!!
❸ 巴丹之戰美軍怎麼輸的
二戰時的菲律賓,美軍遠東司令麥克阿瑟上將擁有兵力約13萬人。其中美軍近2萬人,菲軍11萬餘人,但在1941年卻被入侵菲律賓的日軍打得潰不成軍,造成美軍歷史上最大的投降行動。當時入侵菲律賓的日軍指揮官是本間雅晴中將,其主力部隊是日陸軍第14軍。 1941年12月8日,緊隨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日軍飛機連續對馬尼拉附近美軍的克拉克空軍基地進行了狂轟濫炸,將機場上整齊排放的18架B—17飛機以及55架P—40式飛機炸得支離破碎。短短的數分鍾,100餘架美機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擊毀了。連續三天的空襲,日軍基本上摧毀了麥克阿瑟的空軍,美軍亞洲艦隊不得不倉皇南下逃往爪哇海。與此同時,日軍於12月10日、11日、12日分別在阿帕里、維甘和黎牙實比登陸,佔領前進機場,向馬尼拉方向挺進。美菲聯軍根本擋不住日軍的進攻。麥克阿瑟一無空軍二無海軍,只好放棄拒敵於海邊的如意算盤,重新撿起他的前任制定的「桔色行動計劃」,即在海岸阻擊不利時,撤到馬尼拉附近的巴丹半島。12月24日,日軍第16軍先頭部隊1萬餘人向馬尼拉挺進。美軍車輛從四面八方湧向巴丹。12月26日,麥克阿瑟宣布,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1942年1月2日,本間中將的部隊以兩路縱隊進入馬尼拉,慶祝了元旦。 巴丹半島是一個只有25英里長、20英里寬的小半島。麥克阿瑟將8萬多美菲軍集中在這里,准備同日軍展開持久戰。1月10日,本間中將指揮軍隊開始進攻巴丹。日軍原以為,巴丹半島最多隻有2.5萬名美菲軍,炮聲一響,他們一定會拔腳就跑。可是,戰鬥打響之後,美菲軍不但沒有「拔腳就跑」,反而向被驚雷般的炮火轟散了的日軍猛撲過去,只用了48小時就把擔任主攻的第65旅團殲滅了三分之二。本間中將不得不下令停止對巴丹的進攻。日本大本營對日軍在菲律賓的攻勢受阻頗感意外,不得不把國內惟一的總預備隊第4師團派遣到菲律賓增援。3月初,在菲律賓作戰的日軍有1萬人左右染上了瘧疾、痢疾,只有3000人可以參加戰斗。麥克阿瑟並不知道這一情況,他正在為自己部隊有五分之四的兵員患上瘧疾而焦慮。這時,美國政府為避免麥克阿瑟將軍當日軍俘虜,便命令他把軍隊交給溫賴特中將指揮,派他前往澳大利亞,擔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司令部總司令。麥克阿瑟拒絕乘坐相對安全的潛艇,海軍只好派魚雷快艇將其送往菲南部的卡加延,在那裡轉乘B17「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飛澳。 3月底,日本援軍到達菲律賓。4月3日上午10點鍾,日軍開始對巴丹半島發起總攻。在日軍強烈的攻擊下,餓得發慌的美菲軍亂作一團,紛紛棄陣而逃,有的走小路,有的翻山越嶺,有的則沿著海岸公路奔跑。4月8日,溫賴特司令下令撤退。在日軍的強大攻勢下,只有海軍少數官兵撤退到小小的科雷吉多爾島。4月9日,愛德華金少將率領7萬餘人的巴丹守軍投降——這是美軍歷史上繳械投降的最龐大的一支隊伍。並且這是違反命令的投降行動。麥克阿瑟將軍在澳大利亞幾次重申了戰斗到底決不投降的命令,這個命令是根據美國總統、美軍總司令羅斯福的指示下達的。。 巴丹守軍的投降,震驚了華盛頓。考慮到彈盡糧絕的實際處境,當天,羅斯福總統親自給溫賴特將軍發布新的指令,改變了以前戰斗到底決不投降的命令,授權溫賴特將軍可根據實際戰況和後勤供應狀況,自行做出決定(無奈,美菲軍隊已經後援無望)。接著,日軍以猛烈的炮火轟擊科雷吉多爾島,該島的1.5萬名美菲軍依靠深溝高壘,憑險固守。經過炮擊和轟炸,日軍摧毀了島上美軍炮兵陣地,炸毀了供水設施,中斷了用水供應。5月3日,溫賴特將軍通過無線電命令整個菲律賓的美菲部隊停止抵抗,拒絕投降者以逃兵論處。盡管如此,棉蘭老島的3萬多軍隊,只有7000人向日軍投降,其餘的人拒絕服從命令,帶著武器上山打游擊去了。 美菲聯軍投降後,投降人數約有78000人,這78000人成為日軍的戰俘後,開始遭日軍強索財物,並開始押解到62英哩(約100公里)外的戰俘營,路程以徒步行軍為主,但整個行軍過程除了初期給予少許的食物外(根據倖存者表示,僅給一次高爾夫球大小的米飯),一路上不許戰俘再有任何飲食,凡是企圖找尋飲水與食物者,即被日軍以刺刀或開槍處決,同時也驅趕、阻止當地的菲律賓人給予戰俘食物與水,即便有若干僥幸者躲過日軍眼線而偷喝到幾口河水,也因河水已嚴重遭受污染,最後引發嚴重的腹瀉、嘔吐而死。如此,經過強行不吃不喝的趕路行軍,最後雖抵達目標營地,但沿路上因飢渴而死(最初就是因為飢餓無濟才選擇投降)及遭日軍刺死、槍殺者達15000人之多(這就是著名的死亡行軍)。抵達戰俘營後也並未擺脫死亡的威脅,由於日軍虐待戰俘,包括拷打折磨、逼迫苦力勞役、刻意讓其挨餓等,如此在抵達營地的兩個月內就又死去了兩萬多人。 溫賴特將軍降後被關押在我國的東北,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特意派飛機去我國沈陽,來接剛走出戰俘營的溫賴特將軍,出席在東京灣美軍密蘇里巡洋艦上舉行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❹ 巴丹屬於哪個國家
巴丹——加德滿都盆地最早開發的城市位於Bagmati河畔的巴丹市,建立於西元299年,當年的國王將它命名為Lalitpur(美麗的都市)。 這兒的人口約二十萬人,是尼泊爾佛教的中心。這兒有156座大小佛寺、及55座尼瓦?多重屋頂式廟宇,街道旁不乏歷史上百年的民宅,步行其中,讓人有時空錯亂之感。
屬於:尼泊爾
》》》》》》xp導航網--最專業權威的上網導航》》》》》》
❺ 二戰中的美國上將麥克阿瑟,究竟是如何在巴丹死亡逃生的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畢業於世界著名的軍校—西點軍校,在1944年被授予陸軍五星上將,在抗美援朝中,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那麼麥克阿瑟將軍究竟是如何在巴丹死亡逃生的?他選擇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撤離方式:搭乘魚雷快艇,從水上直接撤離。在退到巴丹後,除了軍需不足,還有一個問題隨之而來,葯品不足,由於葯品的不足大量的士兵開始出現壞血病、腳氣等疾病而無法醫治。更讓他們絕望的是,糧食已經達到了盡頭,甚至於將所有的戰馬殺掉當食物。面對這樣的絕境,他不得不先行選擇出逃,"我還要回去"成了麥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句名言和鼓舞士氣的戰鬥口號。在搭乘魚雷快艇下,他成功逃離了戰場。
❻ 麥克阿瑟血戰巴丹半島,美國為什麼要放棄菲律賓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幾乎與此同時,菲律賓也遭到了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成了第二個珍珠港。麥克阿瑟渴望已久的戰爭終於來到,他激動地站在巨大的兵力部署圖前,向駐守菲律賓各島的部隊下達著作戰命令。
其實,在他的潛意識里,根本瞧不起日軍的戰鬥力,更不相信珍珠港會在日軍的偷襲中損失慘重。這種錯覺不可能帶來正確的判斷力,致使在開戰最初的幾個小時,讓他缺乏戒備,甚至做出錯誤的決定。滿懷信心的麥克阿瑟,能守得住菲律賓嗎?
全然不知的麥克阿瑟,一邊不停要增援、要補給,一邊給前方將士打氣,“增援很快就到”。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軍方許諾的援助物資和增援部隊始終不見蹤影。他也不再去前線慰問了,因為將士們質問補給在何方時,他無言以對。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❼ 巴丹日是菲律賓的法定假期嗎
每年4月9日是菲律賓「巴丹日「,是菲律賓的法定節假日。
1942年4月9日,巴丹島被日本佔領,當地人民奮起反抗。在「巴丹日」,人們通過各種活動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