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鯨鯊和藍鯨哪個是世界上最大的魚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
鯨鯊,鯨鯊科鯨鯊屬的鯊魚。鯨鯊僅1科1屬1種。身體龐大,全長可達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體表散布淡色斑點與縱橫交錯的淡色帶,有如棋盤。鼻孔位於上唇的兩側,出現於口內。牙多而細小,排成多行。
藍鯨,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1)菲律賓最大是什麼魚擴展閱讀
鯨鯊棲息環境:生活於暖溫性大洋海區的中上層,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海區,分布大約在南北緯30°-35°的范圍內。也會有遷移行為,有時在北緯41°和南緯36.5°之間進行洄遊。
在中國南海、台灣海峽、東海、黃海南部較為常見。雖然鯨鯊通常出現在近海地區,但其季節性的覓食活動偶爾會發生在幾個沿岸地區,例如西澳大利亞的寧歌路珊瑚礁(Ningaloo Reef)、宏都拉斯、菲律賓的董索與八打雁(Batangas)及坦尚尼亞的奔巴島與桑吉巴。
❷ 世界上最大的魚和最小的魚叫什麼名字
如果是現在,那就是鯨鯊,鯨鯊是目前最大的鯊魚,也是目前最大的魚;但如果是曾經出現過的,那就要數利茲巨魚了,
鯨鯊拉丁文:Rhincodon typus,是巨大而溫和的鯊魚,通常體長在10米左右,體重10噸,也曾經有過長18米的記 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許多黃色斑點和垂直橫紋。
利茲魚是身長二十公尺的巨型侏羅紀時期魚類,可用大嘴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它是以業余化石收集者艾弗列利斯的名字命名。艾弗列利斯在英國彼得布魯附近的土石礦場發現它的遺骸。 利茲魚游弋在距今1億6千5百萬-1億5千5百萬年前 的海洋中,體長可達27米,是名副其實的巨魚。
世界上最小的魚應該是斯托特微型魚。這種魚雖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體重最輕的,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嬰魚」。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估計再小的魚釣鉤對它們來說都無法下咽。「胖嬰魚」外形細長,看起來像條小蟲子,它們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雌魚在2-4周大的時候產卵,「胖嬰魚」一般壽命在2個月左右。摘取世界最小魚桂冠的「胖嬰魚」只有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一座島嶼附近才能找到。科學家1979年首次發現這種纖小的魚,但是直到目前才為其最終劃清歸屬。現在,有關科學家已經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並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紀錄。圖片: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3/12/ba003141491173694903_1307031203655.jpg
❸ 世界上頭部最大的是什麼魚是鯨鯊
世界上最大的魚是鯨鯊,鯨鯊是鯊魚的一種。鯨鯊通常體長9-12米。最大個體體長達20米,體重最大達12,500千克,為魚類之冠。鯨鯊擁有一個寬達1.5米的嘴巴,10片濾食片上內含了300-350排細小的牙齒。鯨鯊擁有5對巨大的鰓,兩個小眼睛則位於扁平頭部的前方,鰓裂剛好位於眼睛的後方。身體大部分都是灰色,腹部則是白色。每條鯨鯊的斑點都是獨一無二的,生物學家可以用來辨識不同的個體,所以也可以精準的判斷鯨鯊數量。
在1828年4月,根據一條長4.6米,在南非桌灣被捕獲的個體,鯨鯊首次被生物學家確認。這條鯨鯊的特徵在隔年由開普敦的英國陸軍醫生安祖魯·史密斯(AndrewSmith)提出。他後來在1849年公開更多有關鯨鯊細節
「鯨鯊」這個名稱是從魚類生物學而來,表示鯨鯊體型與鯨魚一樣龐大,而且也是一種濾食動物。在越南宗教信仰中,鯨鯊被視為成神祇,並且被稱為「Ca Ong」(有「魚先生」(Sir Fish)的意思)。鯨鯊在墨西哥及大部分中美地區因為它們身上斑點形狀,被稱為「pezdama」或「domino」。因為鯨鯊經常有規律出現在貝里斯堡礁(Belize Barrier Reef)靠近人心果群島(Sapodilla Cayes)海域,所以巴西人稱它為「Sapodilla Tom」。鯨鯊在肯亞被稱為「papashillingi」,這是因為肯亞人相信神將先令投擲在鯨鯊身上,所以它們身上才有那樣斑點。 「marokintana」是鯨鯊在馬達加斯加的稱呼,意為「眾多星星」。印尼的爪哇人稱呼鯨鯊為「gegerlintang」,意為「背部擁有星星的魚」。菲律賓人則稱它們為「butanding」。
鯨鯊幾乎沒有天敵,人類捕撈是其數量減少的一個原因。鯨鯊在幾個季節性聚集的地區是水產業的目標之一。東南亞特別是台灣地區是鯨鯊主要捕撈區,捕撈上來的鯨鯊主要食用其肉質,有時也會將它的鰭割下以製作魚翅。在其他地方雖然不是捕撈對象,但也會被誤捕[6]。
菲律賓在1998年禁止了所有關於鯨鯊的商業獵捕、販賣、輸入與輸出活動,印度則在2001年5月禁止,從2003年開始,台灣將鯨鯊的捕撈數量限制在每年80尾。從2008年1月1日之後,則開始全面禁止這類商業活動。
❹ 什麼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魚
嚴格的世界上最大的魚應該是鯨鯊,鯨鯊科鯨鯊屬的唯一種。體龐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一般10米左右
,最大者可達20米。體重可達20頓,每側2個顯著的皮嵴。口巨大,前位,上、下頜具唇褶。鼻孔位於吻端兩側,出水孔開口於口內。眼小。噴水孔小,位於眼後。牙細小而多,圓錐形,齒頭向後傾斜,多行在使用。鰓孔很寬大。背鰭2個,無硬棘。尾鰭寬短
,叉形;尾柄兩側各具一側褶,尾椎軸上翹,尾基上方具一凹窪。胸鰭寬大。體灰褐,赤褐或青褐色,具許多黃色斑點和條紋。
如果是指水生生物的"魚"最大的是藍鯨.
世界上最小的魚
:在菲律賓群島周圍的海參洋里,生活著一種虎魚,長約6至7毫米,重約0。3至0。4克,即是世界上最小的魚,又是世界上最小的無脊椎動物。
是產自印度洋的一種微虎魚(Trimmatom
nanus)。成熟母魚體長小於1公分。
❺ 海洋里最大的魚是什麼
鯨鯊
鯨鯊
(軟骨魚綱須鯊目海洋動物)
編輯
鯨鯊,Rhincodon typus(Smith, 1828),鯨鯊科鯨鯊屬的鯊魚。鯨鯊僅1科1屬1種。身體龐大,全長可達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體表散布淡色斑點與縱橫交錯的淡色帶,有如棋盤。鼻孔位於上唇的兩側,出現於口內。牙多而細小,排成多行。鰓裂5對,鰓裂基大,幾乎達身體的背緣與腹緣,最後1對鰓裂位於胸鰭基部的前方。背鰭2個,無棘,第1背鰭位在腹鰭前方,有臀鰭。尾柄具側棱,尾鰭呈新月形,下葉短於上葉。如鯨鯊,有二背鰭,大小不同,胸鰭大,位於第三對鰓裂下,腹鰭小,尾鰭叉型,口寬,端位,鰓耙如海綿狀。
屬大洋性魚類。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主要分布於各熱帶和溫帶海區,中國各海區夏、秋季節都有分布。性情溫和。由於大量捕殺,數量銳減。
其他直播
鯨鯊分布圖
繁殖方式
編輯
生物學家對於鯨鯊的繁殖習性仍然有許多疑問。生物學家在20世紀中葉以前,對於鯨鯊是胎生或卵生都僅止於臆測。後來生物學家在1956年根據一顆墨西哥近海發現覆有鯨鯊胎仔的卵殼,而相信它們是卵生動物。到了1996年7月,台灣台東地區的漁民捕獲一條雌鯊,隨後在體內發現了300條幼鯊及卵殼,顯示鯨鯊其實是一種卵胎生動物。鯨鯊會將卵留在身體內,直到幼鯊生長到40至60厘米後才釋出體外,這顯示出幼鯊並非全部同時出生。雌鯊會將精液保存下來,然後在一段長期時間中穩定的繁殖出幼鯊。生物學家認為鯨鯊會在30歲左右達到性成熟,它們的壽命可以達到70至100年。[1]
歷史上最小的活鯨鯊樣本是菲律賓海洋動物研究人員在2009年3月7日所發現的,長度僅有38厘米,約當成年男性的前臂長度。當時人們在菲律賓的海灘上發現它,這條鯨鯊隨後受到研究人員的照顧並被送回野外。科學家相信這次意外事件可能讓他們發現一個鯨鯊的繁殖地。
種群現狀
編輯
鯨鯊幾乎沒有天敵,人類捕撈是其數量減少的一個原因。鯨鯊在幾個季節性聚集的地區是水產業的目標之一。東南亞特別是台灣地區是鯨鯊主要捕撈區,捕撈上來的鯨鯊主要食用其肉質,有時也會將它的鰭割下以製作魚翅。在其他地方雖然不是捕撈對象,但也會被誤捕。[3]
菲律賓在1998年禁止了所有關於鯨鯊的商業獵捕、販賣、輸入與輸出活動,印度則在2001年5月禁止,從2003年開始,台灣將鯨鯊的捕撈數量限制在每年80尾。從2008年1月1日之後,則開始全面禁止這類商業活動。[1]
保護級別
編輯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5]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Ⅱ級保護動物。
❻ 歷史上最大的魚多大,體型到底有多驚人
提起大海中最大的魚,想必第一反應就是鯨魚,畢竟這是大家印象中最深的「最大魚類」了因為它的長度超過33米,體重可達180噸以上,但可能各位在上一年級的小孩子馬上會提醒你,鯨魚不是魚,它只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准確的說它只是最大的動物!估計很多朋友可能就會一臉懵逼了,最大的是哪種魚?
不過和巨齒鯊一樣,化石樣本嚴重缺失,目前的樣本僅僅只有一個頭骨,科學家推測梅爾維爾鯨大約長17米,體重超過6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