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看菲律賓 > 菲律賓海嘯有多少人死

菲律賓海嘯有多少人死

發布時間:2022-05-14 19:04:50

『壹』 有哪些地方發生過重大海嘯

海嘯,一種極具破壞力、災難性很強的海浪。盡管它的來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預兆的,但由於它在外海時水深,波浪起伏小等原因都不會被引起注意。所以當它到來時,還是會讓人們措手不及,付出慘重的代價。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它通常是由海底地震所引發的。當在海底以下50千米以內出現6.5級以上的海底地震時,就會出現海嘯。此外,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因素。當一次震動過後,震盪波就會在海面上形成不斷擴大的圓圈,它可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這種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它的運動可以掀起狂濤駭浪,它捲起的海濤高度可達到數十米。在這種極大的能量面前,人類的任何制止行運都是毫無意義的,甚至說人類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每一次海嘯過後,都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損毀。然而海嘯又屬於自然災害,人類要避免它幾乎是辦不到的。如果可以提前預測到,人類就可以在災害來臨之前逃生,但在海嘯預測尚不完善的今天,人類只能聽天由命,任海嘯肆無忌憚地襲擊。

海嘯所向披靡的來訪

近百年以來海嘯對人類生命及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摧殘,下面是致使人類死亡過千的七次重大海嘯:

◆在1908年12月28日早上5點25分,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出現了由7.5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此次海嘯掀起了高達12米的巨浪,造成了驚人的破壞。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亡就達82000人,而在西西里以及義大利其他南部地區更是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這次災難的發生,瞬間使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亞市的建築物變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地宮殿下,在5天以後才被迎救出來。而就在此時,其他很多剛剛活著從廢墟中爬出來的人轉瞬間卻又被涌進市區的巨浪捲走了。由於海浪的來回席捲,使整個墨西拿市區、港口以及周邊40多個村莊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疾病奪走了更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歐洲歷史上因地震發生的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海嘯。

◆1933年3月2日,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三陸近海因地震造成的海嘯,其震級為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此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達29米,其死亡人數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於地震引發了海嘯,而且由於海嘯而引發了山體滑坡,造成了5000人死亡。

◆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20世紀以來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其中最大震級為8.9級,這次地震還引發了嚴重的次生災害。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達30米的海浪。使周圍房屋、建築物被席捲不計其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高達5.5億美元,造成了數萬人死亡和失蹤,使200萬人無家可歸。此外,海浪以時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掃過太平洋,剎那間人們都被捲入了巨浪中,被巨浪吞噬的人們當中,有的是被卷進了海洋的深處,有的則被巨浪排到了天空中,還有的被洶涌的波濤擁上了堤岸。海浪在襲擊日本時仍高達4米,導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沖走,20000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面對海嘯,人們是那麼的無能為力。

◆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造成了8000人喪生,可見其海嘯帶給人類的災難其重。

◆1998年的7月份,因兩個7.0級海底地震導致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命。當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造成了2200人死亡,使數千人無家可歸。

◆2004年12月26日上午9點,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發生了8.5級地強烈地震,並引發了大規模的海嘯,為此,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殃及,導致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據統計,傷亡人數為:

1.印尼受襲最為嚴重,造成了約238945人死亡或失蹤。

2.泰國證實罹難者總人數為5393人,失蹤人數新增加3071人,其中多於1000人為外國人。

3.斯里蘭卡的受襲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受難者總人數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為5637人。

4.印度的官方統計喪生人數是10749人,失蹤人數為5640人。

5.緬甸則有61人在海嘯中死亡,而聯合國估測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

6.馬爾地夫也有82人罹難,失蹤人數新增加26人。

7.馬來西亞有68人受難,大多數為檳榔嶼群眾;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8.非洲東海岸也有很多人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

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非常嚴重的。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人類卻束手無策,目前可以做的只能是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

海嘯在世界各地發著使人類無能為力的威風,它一次又一次地襲擊著人類,使人類承受著它帶來的一切災難,人命的飄忽、家園的毀滅,這些在人類眼中視而最重要的東西,都在它輕而易舉的發作之下傾然而去,留給人類的最終將是狼藉的現實。當災難發生時,世界各國的政府、民間以及各個國際組織,都會不約而同地前來救助支援。這是目前人類面對災難惟一的對付方式。從這個角度上看,人類是顯得那麼無力。

無能為力的悲哀

雖然每一場災難過後,受災國都會受到民間、各國和國際社會間的積極救援。就如在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生的海嘯來說,當得知災情發生後,各國都採取了積極的援救,印尼總統蘇西洛立馬指示全國對災區實施救援,同時命令印尼軍方派出通信、工程和衛生兵對災區展開了援救。一場大災過後,往往會有各種疫情和疾病的暴發,這些預防雖然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防護,可那些被海嘯帶走的生命與財物是永遠也無法得到恢復的。

災難過後,所有的難民大都是海嘯災難的倖存者,許多人都帶有不同程度地傷情,在被海嘯吞噬家園後的惡劣環境下,不僅患者的病情難以得到有效治療,甚至很有可能會使沒有受傷的難民們感染某種疾病。對於這些,人類又能如何制止呢?救助工作相對於損失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1946年夏威夷發生海嘯後,美國就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該系統可以監測到海底地質結構的變化,然後將數據傳到送預警中心。之後,又成立了國際太平洋海嘯組織,有22個國家加入了該組織。隨後前蘇聯、日本、美國阿拉斯與夏威夷也先後擁有了自己的海嘯預警系統。由於有了這些海嘯預警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海嘯的災害。但是,雖然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很多問題都可以科學性的去預防,可對於自然災害來說,還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這就是人類無能為力的悲哀。災難的時間也許極為短暫,但是就是在那以分秒計算的一瞬間,無數的生命因此而殞落,無數的家園被無情的摧毀。災難告誡我們在自然面前應保持必要的謙卑與敬畏,而不是把她作為一個予取予求的對象或者一個可以「戰勝」的對手。雖然我們可以上天入地,甚至可以克隆出人自身,但人類並非上帝,在賴以生存的星球面前,人類是脆弱的,地球環境哪怕一點微小的突然變化,足以讓我們遭遇滅頂之災。人類是偉大的,但在災難的面前,人類卻是渺小的,災難一旦形成,人類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阻擋。

海嘯過後,殘留的不僅是傷痛和狼籍,還有對人類以深刻的啟示……

在海嘯面前,人類處於的是被動角色,依然無力與之對抗,相比之下,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只能不情願的接受它帶來的一切洗劫。但是,人們在痛恨災難的同時,是否也該深思:難道災害與人類是沒有關系的嗎?其實,是人類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海洋的生態平衡,海嘯只是大自然懲罰人類的一種手段。倘若我們執迷不悟,繼續破壞大自然,那將會有更大、更多的災難……大自然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人類該為自己的明天考慮。

『貳』 世界上有那些國家發生過海嘯

1、1908年12月28日義大利墨西拿地震引發海嘯。震級7.5級。在近海掀浪高達12米的巨大海嘯,地震發生在當天凌晨5點,海嘯中死難82,000人,這是歐洲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地震,也是20世紀迄今為止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嘯。 2、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近海地震引發海嘯,震級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29米,死亡人數3,000人。 3、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嘯引發山體滑坡,死亡人數5,000人。 4、1960年5月21號到27號,智利沿海地區發生二十世紀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級8.4級,引起的海嘯最大波高為25米。海嘯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5.5億美元,造成10,000人喪生。此外,海浪還以每小時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掃過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沖走,2萬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 5、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8,000人死亡。 6、1998年7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2,200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到29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6.8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叄』 世界最大的海難是什麼

1948年12月3日,在上海前往寧波的「江亞輪」,離開十六鋪碼頭2小時後突然在長江口
發生爆炸,罹難人數超過3千人,成為世界第一大海難,而輪船爆炸的原因時隔將近六
十年,仍然是人言言殊,莫衷一是,迷霧一團。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出現在同一時空交點
的倖存者和施救者再次聚首,回憶歷歷在目的過往片段,喚醒人們腦海中早已被淡忘的
關於「江亞輪」的記憶。

『肆』 菲律賓6.6級地震會引發海嘯嗎

2020年8月18日8時3分(北京時間),菲律賓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

據菲律賓馬斯巴特省減災委的官員稱,此次地震持續的時間較長,大約在20秒左右。當地不少建築物都在地震中受損,部分公路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目前當地的通信系統也受到影響,部分地區聯絡中斷。已經有多次餘震。

(4)菲律賓海嘯有多少人死擴展閱讀

地震成因:

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麼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岩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伍』 ★歷史★事件★死亡★人數★

提起世界上最著名的海難,人們都會想起英國的「泰坦尼克號」;然而鮮為人知的是,英國歷史上還曾發生過一起比「泰坦尼克號」更慘烈的海難。二戰期間,一艘由豪華郵輪改裝的軍事運輸船「蘭開斯特里亞」號在法國敦克爾克大撤退期間,遭到德軍戰機的轟炸而沉沒,導致至少3500名英國士兵和平民隨船沉入海底。這一英國二戰史上「最慘烈海難」硬是被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生生掩蓋了起來,直到日前,英國歷史學家瓊納森·芬比才在其新書《蘭開斯特里亞號的沉沒》(The Sinking of The Lancastria)中,首次詳細披露了這一二戰慘烈海難的真相。
911事件死亡及失蹤人數:
紐約:

世界貿易中心有6453人失蹤,261人死亡,其中包括被劫持飛機上的人:美國航空公司航班上有11人失蹤,92人死亡。聯合航空公司航班上有175人失蹤,65人

華盛頓:

五角大樓據信有189人死亡,包括被劫持飛機上的人:美國航空公司航班:77人死亡,64人失蹤。

賓夕法尼亞州:

聯合航空公司航班上有93人死亡,44人失蹤。

311發生在西班牙的馬德里,死亡人數200人.

死亡人數最多的,當數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是一場空前的浩劫。在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20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80%),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2200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1.1億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5500萬

另還有一場海難事故發生在中國:就是1948上海江亞輪案, 由於罹難者大都為甬籍,寧波人旅滬同鄉會旋於1948年12月6日成立「江亞輪慘案善後委員會」。據善委會統計,失事後僅900餘人得以生還,估計罹難者多達3000人以上,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泰坦尼克號」海難。招商局於失事後派出90多名潛水員和十幾艘船隻前往失事地點打撈屍體,大多數已不知所蹤,僅撈起有名有姓的屍體1383具,其中男性629人,女性414人,男童208人,女童132人(殘體不計)……

『陸』 關於海嘯

當時印尼海嘯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關於海嘯的讀書報告,不然刪節後摘一些帖給樓主看下吧:

關於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這種波浪運動引發的狂濤駭浪,洶涌澎湃。它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這種「水牆」內含極大的能量,沖上陸地後所向披靡,往往嚴重摧殘生命,造成財產損失。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移動了上萬公里仍不減雄風,足見它的巨大威力。

它們同風產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異的。微風吹過海洋,泛起相對較短的波浪.相應產生的水流僅限於淺層水體。猛烈的大風能夠存遼闊的海洋捲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動深處的水。而潮汐每天席捲全球兩次.它產生的海流跟海嘯一樣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嘯並非由月亮或太陽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動所產生,或由火山爆發、隕星撞擊、或水下滑坡所產生。海嘯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夠超過每小時700千米,可輕松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雖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嘯並不危險,低於幾米的一次單個波浪在開闊的海洋中其長度可超過750千米這種作用產生的海表傾斜如此之細微,以致這種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經意間就過去了。海嘯是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通過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淺水中它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

不管源自何處,海嘯都要經歷三個部分交叉卻又有顯著差異的物理過程:首先,由某種攪動水體的力產生海嘯。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然後,海嘯從爆發源附近的深海處傳到淺海岸地區。在開闊的海洋中海嘯波的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700千米,令長度一般的海滔相形見絀,從一個浪頭到另一個浪頭的距離有時竟超過100千米。但是因為在開闊的海面上浪頭的高度小於1米,所以對過路船隻並不能造成什麼損害。最後,淹沒陸地。沿著海濱,災害性的海浪可能沖上海岸,橫掃一切,引起的生命、財產損失比地震本身還大。在這些過程中,人們對傳播階段了解最多,然而產生過程和淹沒過程卻難於進行計算機模擬。在預測未來遠源海嘯將會襲擊何處以及指導災難調查和營救過程中.精確的模擬都是非常重要的,其重點必須放在可能會遭到最嚴重襲擊的地區.

總的來說,海嘯可分為4種類型。即由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爆發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中國地震局的材料表明,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急劇升降變動引起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下降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並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模積聚,當涌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後,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並向四周傳播與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隆起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一起抬升,並在隆起區域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積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以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巨浪。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屬於此種類型。而本次印尼的海嘯,正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下降型」地震海嘯。
歷史跡象表明,海嘯引起的災難面廣而且是毀滅性的。1960年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沖擊了整個太平洋。猛烈的海嘯能到達非常遠的地方:能將毀滅性的能量從其源頭傳到數千千米之外海岸。夏威夷因其處於海中央.極易遭到這種席捲整個太平洋的海嘯的襲擊.自1895年以來.12次災害性海嘯襲擊了夏威夷。在最慘重的海嘯事件中,源於幾乎達3700千米外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的殺人波浪於1946年在夏威夷奪去了159人的生命(見後面框內文字)。來自如此遙遠的海嘯都能夠出乎意料地造成災難。

歷史上部分重大海嘯
時間 地點 浪高 成因
1586年7月9日 秘魯 24米 地震
1746年10月28日 秘魯利馬 24米 地震
1854年12月23日 日本東海道 28米 地震
1871年3月2日 印尼蘇拉威西 25米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1877年5月10日 智利 21米 地震
1896年6月15日 日本三陸 38米 地震
1899年9月10日 阿拉斯加灣 60米 地震和泥石流
1917年6月26日 薩摩亞群島 26米 地震
1933年3月2日 日本三陸 29米 地震
1946年4月1日 阿留申群島 35米 地震
1960年5月22日 智利 25米 地震
1964年3月28日 阿拉斯加灣 70米 地震
1994年6月3日 印尼東爪哇 60米 地震
1998年7月17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 49米 地震

減少海嘯危害依賴預報

目前一些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做得不錯。當地震發生後,有關部門將地震的位置、震級和類型輸入電腦,即可分析出它是否會造成海嘯、海水波動程度及其傳播方向,然後就可盡快向可能受影響的地區發出預警,通知居民撤離。1946年,Alentian群島位域的一次地震激發起一場海嘯,海嘯掀起的巨大波浪導致了夏威夷群島上159人喪生。作為反響,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監測委員會(NOAA)事後在夏威夷建立了一個海嘯報警中心站。 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爆發了一次強烈地震,地震釀成了一場海嘯大災難,這使得阿拉斯加、加利檑尼亞、俄勒岡州的111人喪生。此次慘案發生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監測委員會在阿拉斯加_州闢建了第二個海嘯報警中心站。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曾在日本造成嚴重破壞。目前日本地區每當發生較大地震時,日本政府都對其後的海嘯進行嚴密監視,確定是否發出海嘯警報。而在環太平洋,也已經設立了一些海嘯的監測系統。例如美國,設立的海底記錄儀,在海嘯浪峰通過的時候.海底記錄儀就根據壓在其上之水的額外數量探測出壓力的增加。就是在6000米深處.這種靈敏的儀器也能探測出不高於僅僅l厘米的海嘯。船舶和風暴引起的波浪不會被它探測出來.因它們的波長短,並且就像潮流一樣.其壓力的變化不能傳播到洋底。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和日立造船技術研究所在離日本高知縣室戶岬1 3千米的太平洋海面上,設置一座「GPS海嘯儀」的實驗裝置,實時捕捉巨大地震引起的海嘯。該實驗裝置是一個全長約16米、直徑3.4米的圓筒形特大浮標,上部7.5米露出海面,頂端的GPS天線可接發衛星的信號,並每秒測定出海面的變化,精確到2厘米~3厘米,傳送到室戶岬測侯所的基地局,由研究小組判定是否發生海嘯並報告給有關部門。據說在海嘯到達陸地前約1 0分鍾就能觀測海嘯。將來把該浮標裝置設置到更遠的海域,以便更早地預測海嘯的發生毒制定防災對策,減少災害損失。

參考文獻
1. 災害地質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 GPS海嘯儀誕生 海洋世界2004.5
3. 海嘯 Gonz.,FI 冉隆華 科學(中文版) 1999
4. 「死亡之波」—海嘯成因探索 王建華 Monas.,R 世界科學 1999
5. 追根尋源話海嘯 高華根 地球 1989
6. 印度尼西亞東爪哇地震引起海嘯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漲洪由 李懷英 國際地震動態 1994

『柒』 在世界史上,曾幾次發生過海嘯

1、1908年12月28日義大利墨西拿地震引發海嘯。震級7.5級。在近海掀浪高達12米的巨大海嘯,地震發生在當天凌晨5點,海嘯中死難82,000人,這是歐洲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地震,也是20世紀迄今為止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嘯。 2、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近海地震引發海嘯,震級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29米,死亡人數3,000人。 3、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嘯引發山體滑坡,死亡人數5,000人。 4、1960年5月21號到27號,智利沿海地區發生二十世紀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級8.4級,引起的海嘯最大波高為25米。海嘯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5.5億美元,造成10,000人喪生。此外,海浪還以每小時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掃過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沖走,2萬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 5、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8,000人死亡。 6、1998年7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2,200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到29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6.8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捌』 近百年致使人類死亡過千的重大海嘯有哪些

近百年以來海嘯對人類生命及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摧殘,下面是致使人類死亡過千的七次重大海嘯:

1908年12月28日5點25分,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出現由7.5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此次海嘯掀起高達12米的巨浪,造成了驚人的破壞。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亡就達8.2萬人,而在西西里以及義大利其他南部地區更是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這次災難的發生,瞬間使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亞市的建築物變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的宮殿下,在5天以後才被營救出來。而就在此時,其他很多剛剛活著從廢墟中爬出來的人轉瞬間卻又被涌進市區的巨浪捲走了。由於海浪的來回席捲,使整個墨西拿市區、港口以及周邊40多個村莊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疾病奪走了更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歐洲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海嘯。

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近海發生的地震,其震級為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此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達29米,死亡人數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地震引發海嘯,繼而由海嘯引發山體滑坡,造成5000人死亡。

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20世紀以來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其中最大震級為8.9級;這次地震還引發了嚴重的次生災害。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達30米的海浪。使周圍房屋、建築物被席捲不計其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高達5.5億美元,造成了數萬人死亡和失蹤,使200萬人無家可歸。此外,海浪以時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掃過太平洋,剎那,人們被捲入巨浪中,有的是被卷進海洋的深處,有的則被巨浪拋到天空中,還有的被洶涌的波濤擁上堤岸。海浪在襲擊日本時仍高達4米,導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沖走,2萬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面對海嘯,人們是那麼的無能為力。

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造成了8000人喪生。可見海嘯帶給人類的災難之重。

1998年的7月份,因兩個7.0級海底地震導致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命。當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造成2200人死亡,使數千人無家可歸。

2004年12月26日上午9點,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發生了8.5級強烈地震,並引發了大規模的海嘯,為此,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殃及,導致重大的人員傷亡,據統計,傷亡人數為:

1.印尼受襲最為嚴重,造成近24萬人死亡或失蹤。

2.泰國證實罹難者總人數為5393人,失蹤人數新增加3071人,其中多於1000人為外國人。

3.斯里蘭卡的受襲僅次於印尼,受難者總人數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為5637人。

4.印度的官方統計喪生10749人,失蹤人數5640人。

5.緬甸則有61人在海嘯中死亡;聯合國估測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

6.馬爾地夫有82人罹難,失蹤人數新增加26人。

7.馬來西亞有68人受難,大多數為檳榔嶼群眾;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玖』 東南亞海嘯死多少人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法新社報道,由於印尼政府宣布該國死亡人數進一步上升,印度洋海嘯遇難者總人數已經超過29.2萬人。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襲最為嚴重,據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已經確認死亡的人數增加了1874人,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泰國確認遇難者總人數為5393人,失蹤人數新增加3071人,其中超過1000人為外國人。

斯里蘭卡是受襲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其遇難者總人數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確認的死亡人數是10749人,失蹤人數為5640人。

緬甸共有61人在海嘯中遇難,而聯合國估計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

馬爾地夫至少有82人遇難,失蹤人數新增加26人。

馬來西亞警方稱,該國共有68人遇難,大部分為檳榔嶼居民。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非洲東海岸也有人員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國際救援人員認為,索馬里的遇難者人數可能被誇大了。

遇難人數統計:

印度尼西亞:238,945

斯里蘭卡:30,957

印度:16,389

泰國:5,393

馬爾地夫:82

馬來西亞:68

緬甸:61

孟加拉:2

索馬里:298

坦尚尼亞: 10

肯亞:1

總計:292,206

(註:該統計數字包括印尼127774名失蹤人員及印度5640名失蹤人員;為避免重復計算,該數字沒有包括泰國的3071名失蹤人員,斯里蘭卡的5637名失蹤人員也沒有計算在內。)(固山)

閱讀全文

與菲律賓海嘯有多少人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