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大的鴿子有多重
世界上最大的鴿子是維多利亞鳳冠鳩(Goura victoria),幾乎和火雞一樣大。體長70~80厘米,體重約2~3公斤。無論雌雄,頭上都有彩冠。
該物種生活在太平洋諸島嶼上,包括中國的台灣省、南海諸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和蘇拉威西島、爪哇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名列瀕危物種貿易公約附錄II
Ⅱ 北戴河景點
鴿子窩公園又稱鷹角公園,位於北戴河海濱的東北角,是北戴河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公園內看海的視野極好,在鴿子窩公園看日出是大部分前來北戴河旅遊的遊客不可錯過的活動。而每年春秋兩季的候鳥遷徙時,這里也是很多攝影家們觀鳥拍照的勝地。另外,公園本身的山石灘塗景觀也十分秀美,非常值得前來參觀。
鴿子窩公園的面積不大,是一個沿著海灘大約500米長,200米寬的小公園。公園內大概有一山、一湖、一灘三個部分,山是指海邊俏麗的岩壁小山鷹角石,湖是指公園中心的鴛鴦湖、灘便是沿海的沙灘濕地。除此之外還有觀海長廊、鷹角亭、毛主席雕像等人工建築,在公園內步行一一遊玩即可,大約2-3小時為宜。園內湖泊周圍有一些簡單的游樂項目,湖上可以泛舟劃船,這些項目都是私人運營,大約每項幾十元,感興趣的遊客可以前去體驗。
在鴿子窩公園遊玩,最重要的活動便是觀看日出。鴿子窩公園正面對著浩瀚的渤海,視野開闊,是秦皇島附近觀看日出的絕佳地帶。這里的日出...
Ⅲ 北戴河旅遊景點
●鴿子窩公園 門票:20元
景點概況:鴿子窩公園是觀賞海上日出的最佳之處,每逢夏日清晨,這里雲集數萬名遊客觀賞「紅日浴海」的奇景。1954年夏,毛澤東主席曾在鴿子窩公園極目遠眺,感慨萬千,寫下《浪淘沙?北戴河》這一不朽詩篇。為深切緬懷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北戴河區政府敬立了詩詞碑和毛澤東主席雕像
●老虎石海上公園 門票:8元
景點概況:老虎石海上公園位於北戴河風景區中心,佔地總面積3.3萬平方米,公園內形態不一的礁石,狀似群虎,故而得名老虎石碧海、金沙、碣石,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到此消夏觀光。玩水嬉戲,洗海水澡,沐日光浴的旅遊者及賦詩作畫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老虎石浴場是北戴河海濱的中心浴場,這里灘寬海闊,入海坡度平緩,水質良好,因而成為暑期海浴人數最多的浴場。這里還有大型的娛樂公園,園內設有海上飛傘、帆板、沖浪板、兒童樂園等,是目前國內較大的海上綜合性公園
●聯峰山公園 門票:20元
景點概況:聯峰山公園,又稱蓮蓬山公園。位於北戴河海濱中心偏西,傍海東西橫列5公里,有東聯峰山、中聯峰山、西聯峰山之分。公園內有觀音寺、鍾亭、朱家墳、桃園洞、三眼井、蓮花石、翁石、避雨石、對語石、卧石等名勝古跡。蓮花石旁有一海龜駝石碑,碑的正面是徐世昌的題詩《題蓮花石》,碑的背面有碑文記載1919年公益會在此建蓮花石公園的始末。
●碧螺塔酒吧公園 門票:30元
景點特點:碧螺塔公園位於北戴河海濱小東山,這里三面環海,風光絢麗。碧螺塔為公園的主景建築,它是以世界獨一無二的仿海螺形狀而建造的螺旋觀光塔,造型新穎別致。碧螺塔為海濱東山地區的最高點,登塔遠眺,一望無際茫茫,大海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碧螺塔公園早觀日出,夜聽濤聲,尤其入夜彩燈輝煌塔形再現,景色秀美壯觀。
●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 門票:30元
景點概況: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座落在風景秀麗的避暑勝地北戴河,距京沈高速公路北戴河引線500米,佔地990畝,投入資金2200萬元在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您可以看到「西瓜上樹」、「青菜繞柱」的奇特之處,觀賞到在動物園中難得一見的珍禽野畜。親手採摘成熟的瓜果蔬菜,體味吃農家飯、走林蔭路的別致情趣。您還可以乘竹排沿戴河順流而下,坐索道觀戴河風光,在岸邊垂釣,在池中摸魚,在驚險橋上一展風采,享受到吃、玩、觀、賞全方位的熱情周到服務。 在這里您可以買到A級綠色蔬菜,園里種的奇花異果您都可以用不多的錢買回去帶給親朋好友。
●「長城」號海上遊船 門票:40元
景點概況:「長城」號海上遊船是一艘近海游覽的觀光客輪。總噸位347.8噸,總長42.56米,寬12.6米,航速每小時11海里,可以容納乘客588人,它是一艘兩首雙體船,當您乘坐此船時一定會感到非常地平穩、寬敞和舒適。包爾漢副委員長等國家領導人和來自美國、俄國等許多外國賓客都曾乘此輪觀光。
●奧林匹克大道公園:公園以休閑健身、旅遊觀光為特色,主要景觀由主題雕像、音樂噴泉、58件單體雕像、奧林匹克浮雕牆、音樂噴泉;以及30位歷屆奧運會獲得冠軍的中國運動員掌印、足印及簽名等組成;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公園建有集速度輪滑、輪滑球、花樣輪滑、平地花式等多項為一體的國際標准化輪猾場地; 免費公園
●野生動物園:票價:80元\人
始建於1995年5月,是目前我國城市中佔地面積最廣、森林覆蓋率最高,自然環境最優美的野生動物園,從前任看籠中獸、如今獸看車中人!看散養的野生動物圍觀車中遊客!屬於國家4A級景區。
●怪樓奇園:票價:12元\人
怪樓的始建人辛柏森美國加州人,怪樓整體上屬於歐洲哥特式建築,三層五頂,七角八面,樓頂的每一個角,都用花崗岩做成尖形牆垛,直插雲霄,非常好看。全樓有44個門,46個窗,卻沒有一個方方正正的房間......。
Ⅳ 斑鳩是幾級保護動物
野生斑鳩為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同屬被保護的斑鳩有歐斑鳩、山斑鳩、灰斑鳩、珠頸斑鳩、棕斑鳩、火斑鳩等。
斑鳩屬於留鳥,身上的羽毛為淺褐色,很像鴿子,所以又被稱為「野鴿子」。斑鳩經常棲息於有稀疏樹木生長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農田地帶,也常出現於村莊附近的雜木林、竹林及地邊樹上或住家附近,一般不會群居,多是單獨或成對出現。
常見的斑鳩品種
1、火斑鳩
火斑鳩又叫紅鳩、紅迦追等,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中國至東南亞及菲律賓。 它的生存環境為開闊林地和較平坦的沿海林地與次生植被條件下。
2、山斑鳩
山斑鳩我國斑鳩最常見種類,幾乎遍及中國各省區。秋冬季節遷至平原,常與珠頸斑鳩結群棲息。我們平常所說的斑鳩多指山斑鳩。
3、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又叫「中斑」、「珠頸斑,這種斑鳩品種我國很少見,它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和澳大利亞地區。
Ⅳ 斑鳩快死了,怎麼辦啊!急!
找獸醫看病。
主要種類
火斑鳩
1、分布范圍
中文名火斑鳩,別名紅鳩、紅迦追,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中國至東南亞及菲律賓。在中國為華南、華東等開闊林地和較平坦的沿海林地與次生植被條件下的留鳥,足跡遍至青藏高原南部及東部到華北、華東及漢南的大多數地區 。
2、主要特徵
火斑鳩在地面急切地邊走邊尋找食物,體長約30cm,叫聲深沉並連續重復數次,重音在第一音節。體小,頭頸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頸部黑色半領圈,前端白色。雄鳥頭部偏灰、下體偏粉,翼覆羽棕黃,初級飛羽近黑、青灰色的尾羽羽像及外側尾端白色,雌鳥較淺且暗,頭暗棕色,體羽紅色較少。虹膜褐色,嘴呈灰色,腳為紅色 。
山斑鳩在中國為常見種。棲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區,主要在林緣、耕地及其附近集數只小群活動 。
1、分布范圍
幾乎遍及中國各省區。秋冬季節遷至平原,常與珠頸斑鳩結群棲息 。
2、形態特徵
山斑鳩在中國為常見種,體中型,體長27~35cm,兩翅無金屬羽色,第2和第3枚飛羽最長,腳短而強壯,跗跖較中趾為長。上體羽以褐色為主,頭頸灰褐,染以葡萄酒色。
額部和頭頂灰色或藍灰色,後頸基兩側各有一塊具藍灰色羽緣的黑羽,肩羽的羽緣為紅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為藍灰色,尾的端部藍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頦和喉粉紅色,下體為紅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
3、保護級別: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
珠頸斑鳩
別稱「中斑」、「珠頸斑」,屬於鴿形目、鳩鴿科,是人們所熟悉的中等體型(30cm)的粉褐色斑鳩。
1、分布范圍
常見並廣泛分布於東南亞,經小巽他群島引種其他各地遠及澳大利亞,中國東部及台灣省及沿海各省常見留鳥和籠養鳥。常見於華中、西南、華南及華東各地開闊的低地及村莊 。
2、形態特徵
雌雄同色,尾略顯長,外側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寬,飛羽較體羽色深,體羽大多為灰褐色。明顯特徵為頸側滿是白點的黑色塊斑,虹膜為橘黃,嘴為暗黑褐色,腳為紫紅色。叫聲為輕柔悅耳的「咕-咕咕-咕咕」反復重復,最後一音為加重 。
3、保護級別: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Ⅵ 野鴿子是國家保護動物嗎
不是保護動物。屬於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一員。
珠頸斑鳩(Streptopelia chinensis)是中國東部和南部最為常見的野生鴿形目鳥類,俗稱「野鴿子」。體長30厘米左右,和鴿子大小相似。
通體褐色,頸部至腹部略沾粉色。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頸部兩側為黑色,密布白色點斑,像許許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頸部,為本種最為顯著的特徵,因而得名「珠頸」斑鳩。
(6)菲律賓野鴿子門票多少擴展閱讀
珠頸斑鳩廣泛分布在東南亞至南亞的開闊林地、農地、都市等地區,從印度、斯里蘭卡東部到中國南部、東南亞等地。該種還被引入美國的洛杉磯地區,還於1860年代被引入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以及印度尼西亞、紐西蘭地區。
珠頸斑鳩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S. c. chinensis)分布於中國華中至華南大部分地區、中南半島北部以及台灣,南方亞種(S. c. tigrina)則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孟加拉、中南半島南部、菲律賓、巽他群島。
Ⅶ 幾只鴿子=一隻白鷺
摘要 白鷺(英文名稱:LittleEgret):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和雪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均習稱為「白鷺」。這4種白鷺均是中等體型(45-90厘米)的白色鷺。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小白鷺和黃嘴白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Ⅷ 聖彼得堡是什麼樣的
海軍部大院現也是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筆者見一俄國女郎到此休閑,濫施愛心,喂喂野鴿子,一派和平景象····
上述訪俄圖片是筆者2012年暑期拍攝的,當時所攜相機是佳能5DIII+F2.8·24-70鏡頭,另有1台佳能G12(專拍視頻),共拍了22G圖片和視頻素材。只是回家後沒時間整理。前些天看完俄·巡迴展覽派畫展後,就尋思得抽時間整理一下,不然許多細節和觀感都快忘了·····
Ⅸ 關於鳥類的故事
雁雀爭鳴
麻雀最有人情味——很久以前,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有
麻雀,而它們的祖先可能屬於一千萬到兩千萬年前在非洲熱帶出現的那一群
雀。
麻雀的婚期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婚後一年中可孵出一到四窩小麻雀。
和其他的小鳥不同,麻雀的配偶是終身的,而且這種從嘴到尾尖還不到15
厘米的麻雀,也許是鳥類中最有人情味的,它喜歡與人類為伴,寧願住有人
住的房子,卻不願住空屋。
麻雀最聰明——據說麻雀的學習和記憶,竟和較高級的脊椎動物像老鼠
及猴子一樣快。
麻雀的壽命——麻雀必須有窠巢庇護才可過冬,要是沒有棲息處和食
物,在零度的氣溫下只能活15 個小時。麻雀的壽命是比較短的。八隻剛能飛
的雛雀中,只有一隻能活到可以傳代。紀錄中最老的麻雀只活過了11 年。
麻雀的功過——多少世紀以來,一提起益鳥,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起貓
頭鷹、啄木鳥、燕子、杜鵑、大山雀和喜鵲等等。可是,對於我國城鄉為數
眾多的麻雀來說,大家都認為是害鳥,因為它們會啄翻少許種下的新豌豆、
拔起秧苗和咬斷剛結的幼果,還要吃些糧食。但它們主要的食物還是來源於
害蟲和雜草籽。據資料統計,一隻麻雀每天能捕捉三四十條農作物的害蟲,
龐大的麻雀「隊伍」,每天捕捉的害蟲數量,更是大得驚人,在繁殖期間,
麻雀要捕捉蚱蜢、毛蟲等來哺育幼雀。麻雀的功過對比大致是:在城市的麻
雀可能利害相等,在農村的麻雀則害處可能略多於利。我國解放初期的50
年代也曾大張旗鼓地捕捉麻雀,由於當時對麻雀的功過認識不足,現在則需
把麻雀作為益鳥來加以保護。
麻雀紀念碑——大凡紀念碑,多是紀念名人的豐功偉績的。可是,美國
波士頓居然聳立著一座麻雀紀念碑!波士頓人為什麼要給麻雀立碑呢?這是
因為,在公元1860 年以前,美國是沒有麻雀的,當時波士頓地區毛蟲猖撅,
使莊稼連年欠收,釀成災荒。當地的人們專門從歐洲引進麻雀來對付毛蟲,
從此,毛蟲得到了控制,才使當地居民免於飢餓。因此,波士頓人為了紀念
麻雀的功績,特立碑紀念。
雁群救羅馬——某些鳥類通過馴養,可以成為人的警衛員。在歷史上,
動物警衛員有著光輝的業績。在古羅馬,克爾特大軍曾偃旗息鼓夜襲羅馬要
塞,守衛者沉睡在城堡上,幸雁群驚啼,使守衛員驚醒迎戰。所以有了:「雁
群拯救了羅馬」的說法。
大雁看守倉庫——今天,蘇格蘭人利用大雁高度敏銳的聽覺和天賦的警
惕性,派大雁看守丹巴頓市威士忌工廠50 英畝范圍內的威士忌保管場。這些
大雁忠於職守,一絲不苟,只要一有生人出現,便振翅撲天,嘎嘎大叫,猶
如向人高喊:「抓賊呀!」美國一些企業,也用大雁來看守倉庫。
野雁紀念碑——加拿大人非常喜歡野雁,在貫通加拿大東西海岸公路的
一個地方,人們特為野雁建立了一座紀念碑,碑頂上還聳立著一隻美麗的野
雁,讓來往車輛中的人都能觀賞到野雁的英姿。
忠於職守的斑頭雁——在我國青海省青海湖的鳥島上,聚居著10 萬只
鳥。其中有一種斑頭雁,對「愛情」十分「忠貞」,若其配偶不幸夭折,另
一方成了「單身」,便終身一輩子甘當集體的「警衛員」,為大家站崗放哨,
並十分忠於職守。等到大家的幼鳥出世,便主動擔負起小斑頭雁的「保姆」,
在「孩子」的父母外出覓食、散步時幫助照管。但一時注意不到,淘氣的小
斑頭雁,有的跑到了別處。一會兒,「孩子」的父母回來,找不到自己的「孩
子」,便怒氣沖沖地跑到「保姆」身邊,連啄帶咬地進行懲罰。這個可憐的
「單身保姆」卻「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是用腳撓撓面頰,好象是
在擦眼淚似的,然後用嘴整理一下羽毛,再重振精神繼續當「保姆」,給大
家站崗。
孔雀翩飛
世界上只有兩種孔雀,一種叫印度孔雀(又叫普通孔雀),分布在斯里
蘭卡和印度;另一種叫綠孔雀,生活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印尼爪哇、緬甸、
馬亞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地。在自然界中是沒有白孔雀及其他雜色孔雀的,
白孔雀是人們從野生的印度孔雀培育出來的一個品種。其他各色的孔雀都是
人們有意識地培育和飼養出來的。
通常,人們都知道孔雀艷麗無比,但對它們的生活卻知之甚少,不久前,
我國的一個生物考察組深入西雙版納的腹地,窺視了密林中的珍禽綠孔雀,
揭示了它們生活中的一些奧秘。
有趣的作息時間——生活在西雙版納的綠孔雀,有著准確的生物鍾。它
們多半在早晨6 點左右「起床」,下樹活動。下樹後先要「梳妝打扮」一番,
修飾羽毛,振動翅膀,然後用鳥語「嗨—喔—嗨」互相通知,前往覓食之處。
待飽餐之後,它們常單獨或成群結隊到溪邊去飲水,並在溪邊沙灘上嬉水浴
沙,用泥沙來摩擦皮膚和羽毛。傍晚7 時,它們開始返回棲息地,8 時後便
在棲宿的大樹周圍伸長脖子四處察看,見無敵情,方才「嗨—喔—嗨」地連
叫幾聲,躍飛在同一棵樹上,有時也分散在附近的大樹上過夜。綠孔雀是十
分謹慎的,上樹後,它們還不斷伸長脖子四處探望,側耳細聽,如見敵情或
聽到響聲,便展翅另覓新居,直到9 時後它們才安靜下來,將頭藏在翼下入
睡。
有趣的活動規律——夏天的中午十分炎熱,此時孔雀常隱藏在灌木叢中
休息,待下午稍為涼爽時,才開始活動。行走時雄鳥在前,昂首闊步,雌鳥
跟在後面,充當後衛,雛鳥夾在中間,泰然自若。雌鳥一邊跟著「丈夫」,
一邊又唯恐「幼兒」丟失,於是便不斷發出「咯、咯、咯」低微的聯絡叫聲,
以此相互聯系。它們時或縱隊時或橫隊前進,平時大多是5 至10 只,三五成
群,邊走邊東張西望,警惕周圍的動靜,生怕遭到凶禽猛獸的襲擊。
幼雛初生不久,羽翼未豐,不能上樹。一旦受驚,它們便躲到母鳥的翅
膀下面。在此期間,母鳥很少上樹過夜,多在草叢間陪著「幼兒」。
孔雀開屏——春天來了,孔雀便開始求偶。這時,羽毛中的色素細胞會
相互配合成一種「婚裝色」,因此,羽毛特別綺麗,呈翠藍綠色,下背閃著
反光的紫銅色,頭頂直立一簇冠羽。在密林中,人們常見數只雄鳥圍在雌鳥
周圍,並把美麗的尾羽展開成扇狀,每枚尾羽頂端,都有寶藍色的圓斑(又
叫眼斑)。這時,那尾羽不斷抖動,相互摩擦而發出「沙沙」聲,好象在向
雌孔雀致意「求愛」,這便是有名的「孔雀開屏」。在交配季節,雄孔雀一
天至少開屏四五次,每次達10~15 分鍾之久。
雄孔雀常常為爭得雌孔雀的歡心而發生混戰。搏鬥時,掉下來的羽毛飄
飛在空中,在陽光的輝映下,宛如彩煙騰空,繁花散落。結果,得勝者便被
雌孔雀定為「意中人」,斗敗者怯懦而退,只得另尋配偶。
美麗的羽毛——孔雀之所以會開屏,是因為它們受到環境與季節變化的
影響,體內激素促使色素細胞相互配合,為孔雀的羽衣「合成了」鮮艷的「婚
裝色」。色素細胞賦於孔雀羽毛特有的光彩,它含有一種顆粒狀和棒狀的黑
色素以及溶液狀態的脂色素。黑色素使羽毛呈黑色、褐色和灰色,脂色素則
使羽毛呈紅、黃和綠色。各種原色素又不同程度地互相摻合而結合成各種深
淺明暗的色調,如黑色素與黃色素結合成不同的綠色,黑色素與紅色素結合
成不同的紅色等等。此外,羽毛還能順著光源和欣賞者的不同角度反射或折
射出五光十色。
孔雀羽毛不僅美麗,而且非常輕盈,又是堅韌耐用的外套,能保護皮膚
不受侵蝕。它還是一個『空氣調節器」,在寒冷的氣溫下,羽毛便鬆散開來,
以減少體熱散失,而在天氣溫暖的時候,則把羽毛放平以便散熱。
孔雀的羽毛是人們的裝飾品。在國外市場上,孔雀羽毛是羽毛中的上品。
我國清朝品級較高的大臣在紅頂子帽的後部有一根孔雀毛制的翎子拖著,這
種翎子只有經朝廷恩准後才能佩插。在清代300 多年的歷史里,能夠得到這
種特殊賞賜的,不過寥寥三四人而已,所以是一種代表極高榮耀的裝飾品。
孔雀的象徵與忌諱——英國人和法國人視孔雀為禍鳥、淫鳥,甚至連孔
雀開屏也被視為自我吹噓。但在東南亞國家卻把孔雀視為美麗的象徵。印度
還把它定為國鳥。
千里傳書是信鴿
鴿飛千里的秘密——信鴿神奇的飛行本領,數百年來曾引起人們極大的
興趣。目前研究的結果表明,鴿子具有遠比古人所能想像的更為非凡的能力。
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鴿子能感覺到氣壓和地球磁場
的輕微變化,能見人所不能見到的光波,能聽數百英里外的低頻聲。生物學
家還發現,鴿子有類似天體「雷達」或生物鍾的東西,因此即使在大白天,
它也能准確地測定月亮變化著的位置,並且以此導航。
當一群鴿子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起飛時,最初幾乎都不能朝正確的方向回
家。生物學家經過幾年的仔細觀察,認為鴿子開始起飛時的方向錯誤,能在
一至二天內逐漸改變到不偏離正確航線的25 度。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鴿子的頭部有一塊很小的組織,具有很強的磁性,
他們認為這是鴿子天生的磁場探測器。此外,地震發生前數星期,鴿子就能
預測到。
鴿子依靠它完美的導航系統,能在任何氣候和光線變化的條件下找到歸
家的航向。
鴿子認路的新見解——多年來人們對於鴿子是怎樣認路曾經嘗試給以解
釋,但眾說紛壇。已如前述,有人認為鴿子頭內含有磁鐵,鴿子認路是靠磁
場定位;或者認為鴿子身上有「月球雷達」,能感知月球運轉時引力場的磁
變化。
鴿子頭內含有磁場也好,身上有「月球雷達」也好,雖能自成一說,但
總覺有些玄妙。根據長期對鴿子及其生活習性的觀察,發現鴿子能認路主要
是眼睛的作用。
鴿子眼球上有個金黃色的周邊線,瞳孔內有一顆金黃色的粒子,它象閃
閃發光的衛星,又象貓眼的子午定向針。當鴿子飛行時,這顆小小的粒子象
閃電般追尋著鴿子的去向,很可能起著一種定向、跟蹤、掃描的作用。試看:
鴿子不動,粒子不動;鴿子飛移,粒子跟蹤,它彷彿象電動掃描機的指示信
息一樣迅速地轉動,准確無誤地畫出曲線,即跟蹤歸路圖,這極可能是鴿子
認路的主要原因。為了印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我在1973 年和1979 年曾
重復進行過兩種實驗。第一種實驗是通過手術把鴿子的眼睛摘除;第二種實
驗是用多層黑布做一特製的頭套,把鴿子腦袋裝進去,只露出嘴巴,然後放
它們起飛,實驗結果,沒有一隻鴿子再能返回原來的巢穴。
心臟出血鴿——在菲律賓的呂宋島和波利略群島上,有一種被生物學家
看作世界奇鳥之一的鴿子。它身長12 英寸,胸前的白色羽毛中有一塊紅色的
羽毛,這塊羽毛能經常變換顏色。另外,這塊變色羽毛又正好長在心臟的部
位,給人以一種傷口流血的感覺,所以,人們叫它「心臟出血鴿」。
鴿子傳送化驗樣品——利用鴿子傳遞信件和情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
史。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鴿子送信已逐漸被淘汰。
目前,英國的一家醫院,利用鴿子給化驗室運送血液和尿液等樣品,收
到良好效果。這家醫院選用了12 對信鴿,迄今已運送了100 多例樣品,無一
例發生差錯。一般情況,利用汽車運送化驗樣品,每5 公里路程需要25 分鍾,
每周需要30 英鎊運費。利用鴿子運送化驗樣品,每5 公里路程只需5 分鍾,
每周有一個半英鎊的開銷就夠了,信鴿這種快捷、廉價的服務已引起許多國
家的注意,不久將會被世界各國廣為採用。
超級雷達——在茫茫無際的海洋里,要搜尋遇難墜海的飛行員,是一件
十分艱難的事。但經過訓練的鴿子,在飛越目標上空時,發現目標准確率卻
能達到96%,而人僅為35%。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服現役的三隻鴿子,在直升
飛機上發現目標後,會啄動信號開關。在雷達技術已經發達的今天,鴿子的
眼睛,竟是一架「超級雷達」。不僅如此,在紐西蘭的一家集成電路廠的成
品檢驗車間里,有兩只銀灰色的鴿子監視在傳送帶旁,准確地揀出次品,甚
至發現印刷線路板上的虛焊點。鴿子的視神經是由上百萬根視神經纖維組
成,視網膜能完成多種復雜功能,如發現定向運動,鑒定顏色強度、掃描等。
科學家正在模似鴿眼的結構和功能,製成國防線上的警戒雷達。
鴿子的視域——鴿子的眼睛非常敏銳。美國夏威夷海軍海洋研究中心對
鴿子發現海上目標的能力進行了測試,發現其精確度高達96%;而在同樣條
件下,飛行員的視覺能力,其精確度僅約為35%。為什麼鴿子發現海上目標
的能力要比人類強得多呢?這是因為人眼搜尋目標時,其聚焦點僅占整個視
域的2.5 度,而為了搜索寬范圍內的目標,就必須轉動眼球來逐次調整焦點。
但是,當在離水面150 米的高度以145 公里/小時的速度作巡邏飛行時,就無
法看清楚海面上各點的情況,以至很可能遺漏重要的目標。然而,鴿子卻能
輕而易舉地勝任這項工作,因為它的視域聚焦范圍有70~80 度之寬,能將距
離610 米遠處的海上目標清晰地盡收眼底。
野鴿群造成的災害——日本首都管轄范圍內,有一個小小的縣城附近火
車站。有一次,在鐵路附近發生了一場火災,熊熊烈火燒毀了鄰近的一家街
道工廠,損失達一億幾千萬日元。這家工廠位於穿過鐵路的高壓線鐵橋下面,
無疑這是造成街道工廠災難的火源。於是這家工廠向防衛廳提出起訴,要鐵
路局賠償一切損失。經反復調查核實,發現鐵橋一頭的上端有幾團金屬絲,
仔細一瞧,這不是人為放置的,而是一種鳥窩,並證實這些鳥窩是野鴿子的
窩。令人吃驚的是,鴿子窩的材料全部由這種金屬構成,它的成分主要是錳
銅絲。鳥類築窩的材料,一般是細樹枝和泥草,但鐵橋附近缺乏樹枝,野鴿
子很可能靈機一動,利用了被人們拋棄在地的錳銅絲作為代用材料,因為它
既輕又柔軟,容易彎曲,是很理想的築巢材料。一般認為這種金屬絲的電阻
低,可以耐相當高壓的電流,但防衛廳用這種錳銅絲做了實驗,證明只要通
上1,500 伏的直流電就會引起短路,從而導致起火,火團正是由此而生,解
決了鐵路和工廠兩家的糾紛。至此,這場奇特的官司才宣告結束,街道工廠
只好自認晦氣。
1982 年初,一大群野鴿突然侵入蘇聯黑海的一個民用機場,機場人員頓
時慌亂起來。在這度假勝地蘇聯奇城的機場上,落滿了數以萬計的白鴿,人
們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能將它們趕走。
這些白鴿原本在高加索山脈南麓過冬,由於惡劣的天氣變化,使它們無
法得到充飢的橡樹子和木堅果,於是被迫離開該地。當飛經黑海時,它們發
現奇城阿迪拉機場附近有一巨大的花椰菜農場,便落了下來。
機場職員們先是施放信號火箭,五顏六色的焰火並沒有使野鴿驚慌,於
是又齊放空炮彈,弄得機場劈劈啪啪。白鴿飛了起來,但並不離去,只是在
機場上空亂飛,遮天蔽日,機場官員當即將機場封閉。
飛越大西洋的鴿子——不久以前,在加拿大東部那佛斯科的亞半島,發
現了從英國起飛、橫渡大西洋來到這里的一隻鴿子。鴿子不是候鳥,但它具
有如此出色的長距離飛行能力,使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進而對這一新聞表
示懷疑。為此,英國航海家庇登撰文於《新科學家》雜志,作了如下的解答。
作為空氣動力學的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大氣中的氣溫差異會造成空氣團
(風)的移動。這種空氣團在大海中移動時,如遇到障礙物(海浪、海輪、
海島等),就會上升形成一股強大的氣流,海鳥之所以經常在海輪上空盤旋
不已,正是巧妙地利用這股上升氣流托住自己的身體,以減少能量的消耗。
大海中也經常可以看到鴿群巧妙地利用這一性能翱翔天際。在大海中掠空飛
翔的鴿群,為了休息補食,也可能索性停留在海輪上,這一情景對於任何航
海者都是屢見不鮮的。
當然,鴿子能順利地飛越大西洋來到加拿大,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因為如此長距離的飛行,它必須戰勝飢餓、疲勞和天敵的追捕。
鴿子數數——有人做了這么個實驗,每次給鴿子六粒穀物,一粒一粒地
給,而第七粒總是放在盤子里。一會兒鴿子學會數六粒穀物,當給它第七粒
時,它會拒絕啄起,這就是鴿子數數。
鴿子報警——一群群鴿子在芬蘭大森林上空盤旋著,響著動聽的鴿哨。
它們不是在游戲玩樂,而是在執行特殊的報警任務。原來,它們是訓練有素
的守林鴿,每群「負責」巡視著方圓100 公里的林區。如果遇到火警,它們
就馬上飛回地面,猛搖頭,向主人示意。
鴿子看幻燈——科學家們教鴿子看幻燈片,看到有人時便啄一下鍵,啄
對了便獎給食物,然後讓它們看一些未看過的幻燈片,上面有時有人,有時
只有物體,但不管幻燈上有一個人或幾個人,也不管長得什麼樣子,凡是有
人的畫面它便啄一下鍵,一共看了1200 張幻燈片沒有出現差錯,很明顯,它
們對「人」的概念是明確的。
鴿子紀念碑——1942 年,法國有一艘船在海上遇難,一切對外通訊全部
中斷,船上的人生命危在旦夕。這時幸虧有一隻鴿子把營救信號傳送出去,
才使人們死裡逃生。人們為了感謝這只鴿子的救命之恩,事後在巴黎為這只
鴿子建立了一座紀念碑。
同年,在英國,政府為紀念一隻鴿子將一艘英國潛水艇遇難的消息傳遞
出去,使船和人得救,建造了一座青銅紀念碑。
最後是下載地址,推薦用下載器連接,注意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