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西方殖民國家中,西班牙是靠槍和粉筆征服了菲律賓嗎
最近看了明朝時期來到中國的葡萄牙人曾德昭寫的《大中國志》一書,覺得還是很有意思。
曾德昭是耶穌會士,1613年到達中國南京,1636年返回歐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國志》。他在中國呆了22年之多,對當時處於明朝末期的中國,應該說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
西班牙人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里介紹的明朝,時間段主要是萬曆十年以前,基本上屬於明朝中期到晚期的過渡階段,根據的材料主要是這個時期,親自到中國的一些葡萄牙軍人,還有葡萄牙西班牙的傳教士的記載,比如在嘉靖時期海戰中被明朝政府抓住並關進監獄的加列奧特的《中國見聞錄》,在中國廣州住了幾個月的克魯茲寫的《中國情況記》,還有出使中國商議消滅海盜事情的馬丁.德.拉達的記載,根據這些記載,門多薩對中國的富裕繁榮,以及文明程度,文化禮儀,政治經濟做了高度的評價。
而曾德昭與之不同,他在中國跨越了萬曆,天啟,崇禎三個時代,基本已經屬於明朝滅亡的前夜,那麼他記載下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呢?是否如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在明朝政府極端黑暗腐敗的高壓統治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極端痛苦之中雲雲?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曾德昭筆下的明朝依然是相當的富裕繁榮,在各方面都令人贊嘆。如果把筆下的明朝末期的中國和1793年英國派遣到清朝的使者馬嘎爾尼記載下滿清統治的中國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明朝末期的中國居然遠比那個所謂康乾盛世的中國富裕文明的多,各方面都優越的多。
當然,曾德昭在中國大部分的時間都停留在南方,根據記載,他「復入內地後,留居浙江數年,居杭州時為多」。而南方遠比北方富裕繁榮,難免讓他的記載顯得不夠全面,但這並不能影響我們的對照判斷,因為要知道馬嘎爾尼訪問滿清的時候,也是從南方再到北方的。而馬嘎爾尼記載下的中國南方都是那樣的令人厭惡醜陋。
下面我摘錄一些曾德昭的記載
「我曾在流往杭州的南京河的一個港灣停留8天,……,一個砂漏時辰過去,僅僅數數往上航行的船,就有三百艘。那麼多的船都滿載貨物,便利旅客,簡直是奇跡。船隻都有頂篷,保持清潔。有的船飾以圖畫,看來是作為游樂之用的,不是運貨的」
「所有的省都不乏長壽和愉快的人,可以看見許多精力旺盛和健壯的老人」
「他們的住房因設計良好而便於住宿,整潔舒適」「他們種植許多蔬菜,供百姓常年食用」「他們在各地,即使小村鎮,都有充足的肉食,全年最常食用的是豬肉,牛肉去骨售賣,他們的鹿肉很少,也不怎麼愛吃它」
「中國人特別喜歡花,他們有非常美麗,但不同於我們的花。我們有的,他們也有。有一種沒有甚麼味道的丁香紫羅蘭。他們極力在園子里種植全年各個季節的花,在園里,它們看來很希奇。」
「中國人是如此之多,我在那裡生活了22年,離開時和剛到時一樣,擁擠的人群令人驚嘆。情況確是這樣,決非誇張,不僅城鎮及公共場所(有的地方,如不用力推攘就不能通行),甚至在大道上,也匯集了大群的人,很象歐洲通常過大節或群眾集會,如果我們查看總戶籍簿,其中只登錄納稅人口,而不記載婦女兒童、太監、文武教師(人數幾乎無窮),共有5805萬5180人人(引者註:明末中國人口至少在兩億以上,應該接近三億。這也可以和曾德昭這里的記載相印證,5千多萬的人口不包括女性,不包括兒童,也不包括文官階層,應該還不包括一大部分的流民和商人階層,所以接近三億應該是保守的估計)」
「這個國家的財富值得稱羨,從上述可以看出,除盛產各種穀物以及一切生活所需東西以外,他們還把所有東方最好最貴重的商品售賣給外國人。」
「中國大部分最好的商品都由此處(引者註:這里指的是廣州)運往各地,因為它是中國最開放和自由的交易地點。且不說6個鄰國的土著和異邦人運走的各種貨物,僅葡萄牙運往印度、日本和馬尼拉的貨物,每年約有5300箱各類絲綢,每箱裝有100匹真絲,天鵝絨花緞和緞子、輕料如半花緞、彩色單層線段,還有250塊金子,及每塊重12盎司的2200塊金錠,此外的貨物還有瓷盤,鍍金器皿,糖,中國木,大黃,麝香,……即使長篇開列也不能盡舉其名」
「(福建省)這個省濱海,是中國輸出大量商品又一個優良港口,當地的勤勞百姓,把貨物運往馬尼拉、日本等地區」
「在海關……有更多的方便。沒有堆放、過磅和檢查貨物的房間,也不需從船上取出貨物,只察看一下並根據商人的簿冊,徵收一筆適當的稅。若旅客不是商人,即使他一人帶著奴僕,載運五、六口箱子以及許多其他物品,他從一地赴另一地時,一般都把東西留在船上,並不打開檢查,更不付稅。這對歐洲的海關和稅務所是一個好榜樣,歐洲的窮旅客遭到兇狠野蠻的劫掠搜奪,隨身攜帶的所有東西還抵不上向他索取的稅」
「(浙江)論富庶它超過許多其他省,可以稱作中國商品潮流的最佳源頭。它的特產是絲綢,無論生絲還是成品,也不管
2. 看守所東方紅什麼意思
看守所東方紅就是懲罰完不成勞動任務的犯人晚上不能睡覺,站著值班一個晚上到天亮,嚴重的懲罰比東方紅更狠,棍子狠狠打屁股打的犯人好幾天屁股不能坐。犯人豬狗不如的幹活,號長規定誰乾的慢晚上不準睡覺,在里邊犯人是要值班的,其實是變相的整人,找你毛病說你不好好乾活,然後晚上值班10點到早上6點,幹活不好的在號長的示意下每天都要挨打,晚上一般值雙班比如12點到凌晨兩點,你睡覺2個小時就是4點,然後4點值到6點。每天只可以睡覺4個小時,,在里邊就是人間地獄,叫你求生不能,求死不的,還有叫你值班叫『東方紅的』就是晚上10點站到第2天的8點看見太陽,然後照樣乾重活,里邊很多人被整的挨打值班,皮掉幾層。
3. 去菲律賓打工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待遇也不算太差,看公司吧,20幾個的,說實話有點難度,但是想拼一下,可以理解,我先給你科普一下吧,這邊公司很多 先說4大名企
分別是 東方監獄 雙龍妓院 珍珠飯店 還有萬和拳館
後起之秀分別是 贏天下電療 卡加鹽鐵皮房 蘇比克黑工坊 還有另外一些
東方監獄 是以管理嚴格著稱,上班時間對員工要求比較高,
雙龍 是因為有傳奇人事王美玲的落地炮 第二是雙龍的嫖娼風格比較盛行
而珍珠飯店 第一是曾經他們的伙食天下第一 頓頓海鮮 第二是 由於海鮮成本高 部分的辦公室要求員工離職要付伙食費 所以戲稱【珍珠飯店】
萬和拳館就是拉斯萬和因為有員工偷公司資源 所以暴打員工 後來被黑太慘 乾脆就破罐子破摔了 別的公司人事去接人都被打 現在拉斯萬和都是獨立的招牌了
贏天下的電療 蘇比克黑工坊 和卡加鹽的鐵皮房才叫慘 卡加鹽的是貧民區 真的是鐵皮房上班的! 熱的一批
但是他們工資高
黑工坊 蘇比克 從機場過去都要3個小時 那邊是旅遊區 不過很多都是沒有牌照,度假村裡打黑工。蘇比克的返佣都是5000起步,關鍵是有的人事給他們送了人 他們還黑別人的傭金,特別是最近,最近3個月蘇比克灣突然多了好多人事 應該是有柬埔寨的公司搬過去了
打黑工的 一般都是殺豬盤 會被抓的,殺豬盤就是詐騙 他們也掛名博彩但是不是一個東西 有牌照的 也有干殺豬盤的 但是沒有牌照的 一定是干殺豬盤 科普一個事 中菲聯合執法這個東西是沒有的, 都是菲律賓自己抓 抓的就是沒有牌照打黑工的 這種公司不給員工辦工簽 也不給菲律賓納稅, 又不給當地人提供就業崗位 主要是牌照,工簽,納稅 所以菲律賓只要有人舉報哪裡開殺豬盤 就會去查 查到了就抓人 ,他們抓人是要錢的, 如果老闆給錢就放人,不給錢就叫中國接人, 然後廣東警方接到人就美滋滋的上新聞,破獲特大詐騙集團幾百人,平白無故獲得政績
博彩的客戶是玩概率 充進來 贏了可以提出去,殺豬盤 聊感情 一直叫你充 輸得你傾家盪產 出款就拉黑你,這是詐騙。
比如說百家樂 輸贏概率是60/35的輸贏率 每個辦公室都是獨立的 檯子都是平台的 就是你在這個賭博 其實用的都是這幾家公司的荷官 但是客戶是我們公司的 輸贏算在我們自己公司 檯子的錢是另外算的
我就給你一張桌子 50塊錢一天 你叫人打牌 輸了贏了老子不管 你就給我桌子錢就完事了
這個比方比較好理解吧
4. 費城東方州立監獄是不是真的有鬼魂頻繁鬧鬼事件人人皆知。求哪位大神解釋解釋~~
表示去過兩次,沒見到鬼。不過那邊萬聖節晚上倒是有活動,平常下午四點半就開始清人了,大白天的你上哪見鬼去?我去的時候都是周末,最近一次還是馬丁路德金日,遊客很多,也沒有什麼讓你覺得不適能感覺有鬼的地方。很多監區是沒開發或者不在正常的游覽線路之內的,一般是圍起來了只有導游帶領才能進,比如14號監區那邊的地牢。那個監獄大多數都是關人的單間,最後一批囚犯是70年代搬出去的,然後九十年代初才開發營業,也不是執行死刑的地方,就算有鬼那鬼也去錯地方了吧~
不過他們的audio directer的背景音樂倒是挺陰森恐怖的,如果你本來就看多了鬼故事再一個人去再走了個遊客少的道再正好聽著那個音樂,自己都能把自己嚇死。
你親自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嗎?學生票我記得不到10刀,又不貴,從獨立宮走過去也就半個多小時,在art museum邊上。
5. 1851年,倫敦博覽會召開。英國展出的最新工業成果是什麼
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用了三百年作準備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次博覽會在英國召開。
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是世界上一流的強國,沒有人懷疑英國的強大,因為強大而帶來的巨大召喚力使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有10個國家接受了邀請。認真刻板的英國人動用了全國的經濟力量,為一屆世界博覽會布展。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笨重的,多為龐大的石頭建築。在這次世界博覽會上,英國人一改往日風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司內建造以鋼和玻璃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水晶宮。水晶宮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噸鋼材,10公頃的玻璃。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開幕,在佔地9.6萬平方米的展區中,展覽用的桌子總長約有13公里,在23個星期的展覽期間,有630萬人進行了參觀。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塊24噸重的煤塊,一顆來自印度的大金鋼鑽,還有一頭標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則向參觀者展示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煥發出的無限想像力。興奮的人們在水晶宮內盡情目睹那個時代的驕傲,自然也就不會留意工業文明使泰晤士河逐漸濃厚的污濁。後來的英國,為清除泰晤士河的污濁,花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
近代世紀是歐洲人的世紀,在東方人的眼中,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是炫耀和矯飾的,他們參觀這些稀奇古怪的玩藝兒時,眼中流露出驚訝,還有恐懼,但對歐洲人來說,這與其說是物的炫耀,不如說是人對自身的炫耀。沒有前3個世紀的基礎,沒有世界的發現、人的發現和科學的發現,人的世紀進步不可以想像,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基石與豪邁更無從談起。
在15世紀,世界被發展;
在16世紀,人被發現;
在17世紀,科學被發現。
三把鑰匙開啟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大門。
探險者
15世紀,在西歐人的想像中,中國和印度遍地黃金,寶石、香料、絲綢取之不盡。到東方去,到富饒的地方去,歐洲的水手們無意中打開了世界地圖。面對充滿無限神秘和誘惑的大洋,歐洲人試圖開辟西行航線,找到通往東方的發財之路。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到達非洲最南端的海,命其名為「風暴之角」(後改稱「好望角」)。
1492年,義大利熱那亞一個織工的兒子哥倫布游說西班牙王室成功,西班牙王室為他准備了3隻帆船,8月3日,這支船隊駛入大西洋。10月12日,這支船隊到達巴哈馬群島,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於是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這些土蓍居民告訴哥倫布,南邊有富庶的地方。哥倫布興奮地穿過巴哈馬群島,登上了古巴的土地,他誤以為這就是日本。到1504年,哥倫布又3次出航,但他始終沒有找到傳說中的黃金之地,而且他始終不知道這塊土地是新大陸。
在哥倫布第一次出航的5年後,葡萄牙人達·伽馬在里斯本出海,170人的船隊也是去尋找富饒的東方世界。1498年的5月18日,達?伽馬到達印度西南海岸的中心港口卡利庫特。當時的印度居民十分驚訝這些陌生人家鄉的遙遠。他們問道:「你們為什麼要遠離故鄉到這里?」葡萄牙人的回答是「我們來找香料。」
哥倫布沒有找到黃金之地,但西班牙王室對黃金之地的嚮往並未就此結束。1519年,西班牙王室資助葡萄牙人麥哲倫繼續去探索東方之路。是年9月20年,5艘帆船、265名水手的西班牙船隊出航,到達美洲東部海岸後,船隊沿岸向南,在第二年10月穿越一條海峽(即今日的麥哲倫海峽)後,浩瀚的大洋一改凶暴的面孔,雍容大度地接受了這些遠來的陌生人,船員們這暫現溫柔的大洋稱為「太平洋」。15 21年,船隊停泊到了菲律賓,此時,大批的船員已相繼死於壞血病。到1522年,也就是第一屆博覽會舉辦前的前3個世紀零29年,船隊回到西班牙,人類的首次環球航行宣告成功。它雖然只帶回了一船香料,但它無意中證明了一個事實:地球是圓的。
無論探險者的動機如何,探險者的足跡所至,使一個完整的人類世界凸現了出來。
與上帝摔跤
人的中心地位的確定與地理發現同時始於15世紀。
首先是義大利人以人為中心的重新解說世界,詩人彼特拉克發出震盪世紀的呼號,他控訴羅馬教廷是「萬端詭計的熔爐,陰暗的牢房;善良在那裡凋謝,邪惡在那裡滋長!」
用「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用人性代替神性;用財富、藝術、愛情代替禁慾主義;用人的創造力代替神賜力量……整個歐洲沸騰了!新的創世紀拉開序幕。
哥白尼在教會統治的黑幕下,小心翼翼地提出「太陽中心說」,教會的宇宙結構開始坍塌。義大利人布魯諾直承哥白尼的衣缽,把哥白尼的秘密大聲說了出來,羅馬教廷宣布他為異端,把他燒死在火刑柱上,他留下一句話:「他們宣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宣判更善怕!」
在歌唱、實驗、犧牲的推動下,人被發現了,人開始知道,人和上帝一樣尊貴。
在德國,教會的「免罪符」引爆了重創自己的炸彈。這種聲稱「錢幣『叮當』落銀庫,靈魂立即出煉獄」的免罪符受到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的挑戰,這個與上帝摔跤的最偉大的巨人在維登堡教堂貼出《九十五條論綱》,一夜之間,路德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在麥哲倫踏上漫漫東方不歸路的1519年,德國的萊比錫爆發了路德與教會的論戰,維登堡大學校長親送路德前往,200名學生執戟帶盔充當路德的衛隊,這是一個讓人百年以後仍會熱淚盈眶的場景。
對教會弊端的攻擊使教皇大為惱火,他不再輕率地認為路德所言是一個喝醉了酒的德國人的囈語。1520年6年,教皇發布敕令,宣布路德的論點是異端邪說,限令他60天內撤回他的主張。限期一滿,路德當從把教皇敕令丟入火中,同羅馬教廷決裂,路德的聲音震動整個歐洲:「我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撤銷任何事情,因為違背自己的良心而行動,是既不安全又不誠實的。」
在歐洲文明發展的思想基礎中,路德對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的熱烈,對個人主義和自由平等觀的熱烈,都是神權統治的漫漫長夜中最光明的火炬。
啟蒙運動
大航海時代像一個神話,無法與大洋的浩瀚相提並論的人劈波斬浪,讓不同的大陸互通聲息。在盡展人的視野的同時,人又開始開掘自然的秘密,在同一時刻,人類的理智地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地鋪展開來,從自然科學到心智科學,敢同上帝摔跤的人層出不窮。隨著哥白尼的指引,宇宙的圖畫日漸現其輪廓,隨著路德的指引,人的世俗生活得到肯定,人的中心意義漸漸成為不爭的歸宿。到18世紀,啟蒙運動和進化論再次為人定位,這不僅是對宗教組織的挑戰,而且是直接對宗教本身挑戰。
那是一個群星燦爛的時代,是一個為後來世紀定位的世紀。
「信仰自由是什麼?」這是人類的特權。伏爾泰這樣肯定人。以伏爾泰為首的18世紀的巨人用勤奮、不知退卻的思想去結束宗教時代,去開創新的理性時代。
啟蒙運動的英雄都是深刻的極端分子,他們不余遺力地向宗教挑戰,他們心中有一個巨大的渴望,就是建立一種的制度。偉大的抱負使著他們為理想吃苦,為理想受罪。他們有著路德的狂熱和水手的堅毅。
伏爾泰把流放和監獄當做一種人生快樂來享受。1715年,他寫詩諷刺攝政奧爾良公爵,被逐出京城,流放到奧爾良附近的蘇利。1 717年,他被赦免回到京城。5月,他又因文惹禍,一個青年詩人的詩酷似他的手筆,使他代人獲罪,這次他的去處是巴士底監獄。第二年4月出獄,依法律規定,流放到夏特內。1726年,他和一個無恥的貴族騎士為姓氏的血源發生爭執。出獄後,他被迫流亡異國。這一年的下半年,他居住在英國。這次打擊使伏爾泰頓悟,於是,伏爾泰和權貴階層勢不兩立。在以後的日子,他和他敵視的腐敗社會越來越不合拍,就一邊賺錢一邊寫作,使得整個歐洲,確切的說是整個歐洲有權有勢的人都討厭這個法國佬。
同時候的孟德斯鳩、狄德羅、盧梭,和伏爾泰一樣,為人的自由權利張目,在他們銳利的揭發下,大時代的序幕緩緩拉開,從平民到貴族,他們知道了要去什麼地方,該怎樣去。
科學的發現
哥白尼的學說是科學革命的轉折點,它變更了西方人天文學的基本概念;變更了人對自然的理解;變更了西方人的價值觀。這是現代科學革命的源頭。
科學革命得力於人的中心地位的確定,得力於人的心智的解放。到了16世紀,科學從神學的陰影下艱難地走出來,它慢慢揭去蒙在自己臉上迷信的面紗。它告訴人:人能夠用自己的頭腦,百無禁忌地探知世界和人本身;在科學的旗幟下,人可以和上帝考慮同樣的事情。
和地史時代的生物大爆發一樣,這個世紀是科學的大爆發,各種基礎門類的學科相繼出現,令人目不暇接。
自然史、醫學、化學、解剖學、生物學、植物學、數學和物理學有了屬於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且,不同的研究方法交互影響,相互推進。它們逐步獨立於神學之外,形成了「人的知識」,它蘊育著技術時代的來臨,呼喚著技術文明大放其光。
同思想史的巨人一樣,科學也有了自己的巨人,這群巨人中的巨人是英國的牛頓。牛頓的學識是非凡的,可以這樣說,人類歷史上只出現過一個這么不可思議的人。他在下列領域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光學和光與色的理論;科學儀器的設計;力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潮汐引力理論;科學新方法論;熱學、化學和物質理論;煉金術、年代學、聖經的翻譯。18世紀的某科學史學者甚至認為:「牛頓推翻或改變了所有的思想。」
像大航海時代一樣,科學家們各領風騷,描述出自然的各種肖像,自然的秘密公開了。以人為本的意識和科學並肩前進,開放的世界第一次呈現在人的眼前,雖然迷信仍然存在;雖然愚昧仍然存在;雖然暴虐仍然存在;雖然不平等仍然存在;雖然奴役仍然存在,但是,那個世界沒有被發現、人沒有被發現、沒有科學的舊時代是肯定不存在了。
人開始設計自己想像中的自己;設計自己想像中的社會;設計自己想像中的自然。
到了18世紀,牛頓開辟的科學時代繼續進步,獲得了革命性的成功。這次革命的先聲來自於化學革命。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科學家的負責人拉瓦錫被送上斷頭台,但政治上的保守和反動並未影響這位自信的科學家為人類留下珍貴的科學實踐。
拉瓦錫領導了影響物理學和生物學領域的化學革命,這次革命使用了「物質守恆」的一般原理,在狹小的實驗室中,世界被重新稱量。同樣地,其他學科在16-17世紀打下的基礎上迅速現其輪廓,並擴張自身的深度和廣度。由科學發展而帶來的技術創造層出不窮。在18世紀,人類又上演了激動人心的一幕--產業革命。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即是這次產業革命的見證。
燦爛的水晶宮
在18世紀的70年代,中國有人遠涉重洋,去看看外部的世界。這些人中有一個叫王韜的,他原來是一個落拓不羈的名士,一個風流才子。但故國破碎的現實讓這個自小聰穎的人更多地關懷現實。他上書太平軍,於是被朝廷稱為「通賊」,只好急急忙忙地逃到香港,以幫助英華書院院長理雅哥翻譯中國典籍為生計。他在1867年到達法國馬賽,隨後又寄旅倫敦。他用浪漫的中國筆調記錄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紀念性建築物--水晶宮。
這個燦爛的建築物被王韜稱為「玻璃巨室」。王韜看到的水晶宮,已被一個私人企業買下,搬出了海德公園,移到了倫敦南部的西德納姆,並增加了兩座高塔,圍繞水晶宮的是美麗的花壇和綠樹。這個「玻璃巨室」令王韜「目眩神迷」,他這樣描寫水晶宮??「……地勢高峻,望之巍然若岡阜。廣廈崇旃,建於其上,逶迤聯翩,霧閣雲窗,縹緲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漢。北塔凡十四級,高四十丈。磚瓦榱桷,窗牖欄檻,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瑩。其中台觀亭榭,園囿池沼,花卉草木,鳥獸禽蟲,無不畢備……」
這時的水晶宮,仍然是展覽會、慶祝會和表演的勝地。水晶宮因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而千古留名,特別是水晶宮的建築風格,更是19世紀後半期以來「功能主義」的代表作。西方傳統的建築模式的代表是神殿、教堂、宮殿,這一模式在工商業和大眾傳播日益發達的18世紀後半期顯得笨重而不實用。代之而起的是「功能主義」,「功能主義」提倡建築的結構應取決於功用。傳統的建築觀念將工程師和建築師的工作范圍完全隔開,而「功能主義」則希望把這二者融合成一個整體。高速發展的科技和商業需求是「功能主義」建築風格的有力支持。
帕克斯頓爵士設計的水晶宮即為功能主義的大作品,這個「一片精瑩」的輝煌建築採用預鑄式組合,整個結構由鋼架完成,舊式的牆體支撐已然消失,作為覆蓋和裝飾的玻璃創造出奇幻的美。
在建築學上的貢獻,這是歷屆世博會都傾以全力追求的。1967年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綜合主義」的代表作--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美國館同水晶宮一樣令人目眩神迷。我們將在那一屆世界博覽會再作介紹。
從市集到「偉大的博覽會」
博覽會的雛形是很早就有的,大約在19世紀的20年代,有些市集便被稱為博覽會,有些博覽會又反過來稱為市集。市集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商人的定期集會。市集的英文表達源於拉丁文,有祭禮、節目的意思,這和早期的天主教會的節日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市集的功能主要是商品的現場交易。
在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市集是歐洲北部的香檳區的香檳市集。12-13世紀是香檳市集最風光的時代,每次市集約6個星期,商人們從歐洲、中東、非洲涌來。在13世紀香檳市市集的記錄中顯示:到市集交易的物品來自40個地區和城市,包括25種不同的羊毛,以及許多種絲綢、亞麻、棉花、金銀串綴的花料,此外還有皮革及皮革製品、葯品、佐料、水果、石油、乳酪、啤酒、酒、貴金屬、珠寶和木頭等24種物品。隨著商業的發展,集中交易的方式逐漸讓位於固定經營,市集開始衰落。到19世紀,市集的功能主要是商品批發了。
脫胎於市集的博覽會,定型是在1851年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英文名稱是「Great Exhibition」,按英文的意思,可譯為「偉大的博覽會」、「巨大的博覽會」。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的鼎盛時期,工業革命的完成使英國成為歐洲的頭等強國,殖民主義的擴展使英國自詡於「日不落帝國」,從當時英國人的驕傲與自豪來看,譯為「偉大的博覽會」似乎更准確一些,一則是展現工業的偉大,一則是展現另一種偉大,偉大後面的自豪。
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艾伯特親王認為,舉辦博覽會可以將英國的產品與製造程序介紹給世界各國,促進產品需求,必將大利於英國。他的熱心是此次博覽會得以成功的一個關鍵。
這次博覽會的本意在於展示英國工業技術的劃時代成就,但維多利亞女王用外交方式,邀請各國參展,形成了「萬國博覽會」的格局。這一屆博覽會,美國展示的產品就超過了500項。當仁不讓的美國人展出了多種創新性的產品,例如麥考密克收割機、科耳特左輪槍、固特異橡皮和口嚼式煙草等。但美國人並沒有與英國人或其他任何人在博覽會現場做生意,展示的輝煌足以使參展者滿足。
從市集到偉大的博覽會,人類從單一的商業買賣擴展到以文明展示為主題的博覽會。從偉大的博覽會到萬國博覽會,世界博覽會的雛形開始形成,它更關注交流與發展,以有容乃大的天地情懷熔文明為一爐,更多的寄託人類的思想,這也是世界博覽會人文氣氛日濃的初始之源。
作為歷史而保存
在人類歷史中,博物館的歷史是值得了解的。最早的時候,博物館中是皇族權貴聚珍斂寶的收藏室,到18世紀末,博物館才逐步向公眾開放。比如法國的盧浮宮,在16世紀,是法蘭斯一世的王宮,開始收藏繪畫、雕刻等藝術珍品。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就是那時入藏的。路易十四時,藝術藏品達到2000件。它的開放則是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後。
和博物館相比,世界博覽會的基石不是豐富的藏品,而是廣泛的聯絡與交流,其展示內容的輝煌,遠遠超過了博物館。可以認為,世界博覽會是對當世文明的記錄,對未來發展的瞻望。然而,許多屆的博覽會最後都成為了博物館的基礎,博覽會的一些令人驚嘆的新鮮展品,棄之可惜,賣又不準,便成了永久性藏品,成為博物館中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物。
1851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為英國奠定了兩個博物館的展品基礎:一是1852年成立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一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頓科學技術博物館。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後,工業展品送到華盛頓史密松學院,這是美國工業博物館的基礎。
在博物館中,博覽會的展品成為歷史,成為人類發展的一個見證,它促成了現代博物館的形成,又以此形式而傳之後世。
6. 在菲律賓東方集團上班工作15天被辭退還讓交錢護照扣住了,我能去大使
如果你不想在菲工作了的話可以去找大使館。或者就是想單純的要回護照的話可以和人事談,不還給你護照就去找大使館了,你最大不了不找工作,你要去找到大使館公司就會非常的麻煩。人事害怕就會還給你了。
7. 東方監獄的鬧鬼事件,誰了解,詳細描述一下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東方州立監獄建於1829年,擁有類似城堡的牆壁和壯觀的警戒塔,同時還是第一所採取單獨監禁措施的監獄。這里的囚犯一個人住、一個吃,甚至可以在屬於自己的院子活動。當囚犯離開他的牢房時,獄卒會用頭罩罩住他的腦袋,讓他仍處在與其他犯人「隔絕」的狀態,另外,這個監獄內禁止犯人與犯人之間的任何交流,一切盡在不言中,他們只於警衛有少量接觸。後來,由於過於擁擠,這所監獄後來被廢棄,很多人還相信關押在這里的犯人患上了精神病。
費城東方州立監獄於1913年投入使用,1970年關閉。
費城東方州立監獄曾經關押過大名鼎鼎的阿爾·卡彭(AlCapone)和銀行搶劫犯威利·薩頓(WillieSutton)。1971年,這所監獄被最終廢棄。在此之後便有大量傳聞說,這所石制監獄曾發生一系列怪事。現今的東方州立監獄已成為一個博物館和萬聖節前夜鬼屋,很多到此參觀的遊客報告說,聽到有人在牢房內走動的聲音、神秘怪異的噪音,冰冷陰暗的走廊還時不時傳出哀號聲。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2號牢房和其中一個警戒塔,前者經常傳出笑聲,但看不到一個人影,後者則出現虛幻的影子,繼續監視這所空空的監獄。
鬧鬼原因
對於東方州立監獄鬧鬼的原因,絕大多數人認為是雖然監獄廢棄了,但那些犯人的鬼魂卻還是被永遠囚禁在了那高牆之中,直到現在,還仍然在想辦法試圖越獄;少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人為杜撰的謊言,炒作;極少一部分人認為是錯覺;而科學家則認為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8. 關於香港電影和越戰的事
喋血街頭
英雄本色3
東方禿鷹
愛人同志……越南戰爭
安樂戰場……菲律賓戰亂
9. 昨晚東方電影頻道播放的電影叫什麼名字講的是逃離一個海島監獄
【石破天驚】又名【逃出絕命島】石破天驚的片名用的最多!講述是一個老將軍帶領部下扣押了一個監獄!向政府要3億美元!就是一個海島監獄!最後一個人是跳海的就是石破天驚了!
具體情節:
劇情簡介
本片[1]從頭至尾絕無冷場,快速的鏡頭切換、時而緊迫時而煽情的音樂與一路火爆到底的情節配合得恰到好處。影片拍攝耗資巨大,甚至直接動用美國海軍陸戰隊協助拍攝,影片中大量驚險鏡頭都採取實拍,令觀眾心驚不已。本片由幾大明星聯手合作:影帝尼古拉斯·凱奇及007的扮演者辛·康納利,他們的加盟無疑又為影片添了不少魅力。辛·康納利則再次向世人證明了,只有他才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工,無論是年輕時的007,還是現在的約翰·梅森。此片堪稱九十年代最佳動作片。 身經百戰,獲得多枚獎章的海軍陸戰隊准將漢默帶領部下劫走了15枚新式的VX毒氣彈。隨後他們控制了阿卡拉島。這里原是一個監獄,現在成了旅遊地。在島的遊客全部成了人質。漢默准將憑毒氣彈和人質向國家要1億美元,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海軍陸戰隊員陣亡士兵作賠償金。 得知漢默將軍發動叛變後,聯邦調查局局長吉姆·沃麥克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及政府要員最終決定派突擊隊上島。但是阿卡拉監獄防守監視十分嚴密,被稱為「惡魔島」,從來沒有人越獄成功,因此突擊隊根本無從進入阿卡拉監獄。在國家絕密檔案中,卻有一個老英國特工梅森曾成功逃出阿卡拉的,只有他才能完成這次任務。為了說服梅森帶人潛入阿卡拉島,沃麥克對他做了虛假承諾,告訴他將得到赦免,重獲自由。梅森與化學專家斯坦利·古斯比會同執行這次突襲任務的突擊隊員成功地從地下隧電影劇照(20張)道進入了阿卡拉監獄。不料被放置的動感探測器發現,突擊隊被發現並被包圍。混戰中,突擊隊員全部被殺,只有梅森和斯坦利僥幸逃生。斯坦利告訴了梅森事情的真相,並請求他協助去拆除毒氣導彈,梅森終於答應了。 在拆除了12枚導彈後,漢默的部下將他們抓獲。在監獄中梅森告訴斯坦利當年他的被捕是因為他掌握著一個美國政府絕密的膠卷,時至今日,它仍未失效。被捕後他成了英美兩國都不承認的人。梅森輕而易舉地打開了牢門,兩人逃出監獄去拆除剩下的導彈。而漢默的部下已經發現政府在欺騙他們,然而漢默准將根本不同意真正使用毒氣彈去殺害無辜的人民,於是內部發生武裝叛變。漢默將最後一枚導彈的位置告訴了斯坦利之後就死去了。 經過激烈緊張的戰斗,兩人終於拆除了毒氣彈,成功完成了任務。 最後只炸掉了阿卡拉島的後方,最後,斯坦利幫助了梅森告訴弗格森他死了,梅森隨後也把膠卷的藏匿地點告訴了他。
演職員表
導演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編劇 David Weisberg .....(story) & Douglas Cook .....(story) (as Douglas S. Cook) David Weisberg .....(screenplay) & Douglas Cook .....(screenplay) (as Douglas S. Cook) and Mark Rosner .....(screenplay) 剪輯:Richard Francis-Bruce 演員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John Patrick Mason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Dr. Stanley Goodspeed 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General Francis X. Hummel 約翰·斯賓塞 John Spencer .....FBI Director James Womack 大衛·摩斯 David Morse .....Major Tom Baxter 威廉·弗西斯 William Forsythe .....Special Agent Ernest Paxton 邁克爾·比恩 Michael Biehn .....Commander Anderson 瓦內薩·馬賽爾 Vanessa Marcil .....Carla Pestalozzi John C. McGinley .....Captain Hendrix (as John C. Mc Ginley) Gregory Sporleder .....Captain Frye 托尼·托德 Tony Todd .....Captain Darrow Bokeem Woodbine .....Sergeant Crisp Jim Maniaci .....Private Scarpetti Greg Collins .....Private Gamble Brendan Kelly .....Private Cox Steve Harris .....Private McCoy Danny Nucci .....Lieutenant Shephard 克萊爾·弗蘭妮 Claire Forlani .....Jade Angelou Celeste Weaver .....Stacy Richards 托德·路易斯 Todd Louiso .....Marvin Isherwood David Bowe .....Dr. Ling Raquel Krelle .....Agent Margie Wood Dennis Chalker .....Navy SEAL Boyer Marshall R. Teague .....Navy SEAL Reigert (as Marshall Teague) Duffy Gaver .....Navy SEAL Dando Steve Decker .....Navy SEAL Joseph Hawes .....Navy SEAL Mike Mahrer .....Navy SEAL Carlos Sandoval .....Navy SEAL Rick Toms .....Navy SEAL Billy Devlin .....Navy SEAL Jack Yates .....Hummel Marine 'A' Juan A. Riojas .....Hummel Marine 'B' Joseph Patrick Kelly .....Hummel Marine 'C' Ingo Neuhaus .....Marine Who Dies John Laughlin .....General Peterson Harry Humphries .....Navy Admiral Howard Platt .....Louis Lindstrom Willie Garson .....Francis Reynolds John Nathan .....FBI Radar Technician Robert M. Anselmo .....FBI Radar Technician Jack Ford .....Military Official Thomas J. Hageboeck .....FBI Agent Cord (as T. J. Hageboeck) Dwight Hicks .....FBI Agent Star Ralph Peto .....FBI Agent Hunt Anthony Clark .....Paul, Hotel Barber Andy Ryan .....Lab Technician Hans Georg Struhar .....Valet Robert C. Besgrove .....FBI Agent Sean Skelton .....Kid on Motorcycle Raymond O'Connor .....Bob, Park Ranger Jane Sanguinetti Luenell .....Female Tourist John W. Love Jr. .....Male Tourist Sam Whipple .....Larry Henderson Tom Towles .....Alcatraz Park Ranger Ronald Simmons .....Alcatraz Park Ranger Robert Ben Rajab .....Alcatraz Park Ranger Leonard McMahan .....Cable Car Conctor (as Leonard Mc Mahan) Anthony Guidera .....Lead F-18 Pilot 詹姆斯·卡維澤 James Caviezel .....Rear F-18 Pilot John Enos III .....Sea Stallion Pilot Ken Kells .....Spotter Fred Salvallon .....Chef Buck Kartalian .....Reverend Stanley Anderson .....The President (uncredited) 山德·貝克利 Xander Berkeley .....Lonner (uncredited) Raymond Cruz .....Sergeant Rojas (uncredited) David Marshall Grant .....Chief of Staff Hayden Sinclair (uncredited) 菲利浦·貝克·霍爾 Philip Baker Hall .....Chief Justice (uncredited) Tricia Lee Pascoe .....(uncredited) Kevin Weisman .....Tourist (uncredited) 斯圖爾特·威爾遜 Stuart Wilson .....General Al Kramer (uncredited) 製作人 Kenny Bates .....associate procer 傑瑞·布魯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procer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executive procer Don Simpson .....procer Louis A. Stroller .....executive procer William Stuart .....executive procer Barry H. Waldman .....associate procer (as Barry Waldman)
穿幫鏡頭
在房子里,Isherwood露出了他的手套實說手套太小了。我們通過它的盔甲看到他的手套,手套被泡沫蓋住了。從外面看到他的另外一個鏡頭中,他的手套上根本沒有泡沫。 當Cage進入Ferrari, 為了顯示傳動箱,攝像機鏡頭變了幾秒鍾。在慢鏡頭中,很明顯,Cage變成了第三檔而不是第一個檔,可是汽車還是完成了一個令人印象很深的輪胎燃燒。F355 的確是一種很有力量的汽車,但是通過第三檔完成這一鏡頭,是很不簡單的。 在Hummer 追逐場景中, Hummer和很多水罐撞向了卡車, 觀眾可以從一個鏡頭發現Hummer, 擋風玻璃破裂了。在接著的最追逐中,擋風玻璃卻自動修復了。
影片賞析
《石破天驚》是96年美國影片的大手筆之作,還未上映,輿論就對這部巨片議論紛紛。首映立即引起轟動,被稱為是96年度夏季影片中最具驚栗性的影片之一。影片拍攝耗資巨大,甚至直接動用美國海軍陸戰隊協助拍攝,影片中大量驚險鏡頭都採取實拍,而陣容巨大的場面,又令觀眾心驚不已。同時,又是幾個大明星聯手合作:影帝尼古拉斯·凱奇及著名派演員007的扮演者辛·康納利, 他們的加盟無疑又為影片添了不少魅力。《石破天驚》的選材可以說是叛經離道,塑造了一位久經沙場,身獲殊榮的將軍為了替手下犧牲的大兵向政府討還公道,完全不顧惜自己的名譽地位甚至性命,率領一隊陸戰隊勇士劫持了新型毒氣彈和人質,籍此向政府索取賠款,他們被稱為叛軍。但他們摧毀了政府派來的突襲隊後,將軍卻並未真正發射毒氣彈,他不忍心將數百萬人無辜殺死,與之相比,在影片中技藝非凡,歷經艱險卻大難不死的突襲隊員看起來倒是可憐的政府走狗形象,英雄被反英雄化了,而影片對美國政府的揭露更為冷靜深刻,它寧可犧牲數百萬人員,也不願付出應該付出的賠款,那口頭上的民主偽裝一下就被無情地粉碎了。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拍攝地阿卡拉島。這個島被稱為「惡魔島」,島上岩石險怪,地形奇特復雜,好萊塢影片對這里是樂此不疲。早在79年,就拍了《逃出惡魔島》這一次它再次出動,又獲得巨大成功,不可說不是一奇。 更引人注目的是,承擔本片配樂的是好萊塢三大配樂大師之一——漢斯季莫,本片的配樂非常優秀,以至於在全球各媒體都借用,僅CCTV就在1、2、5、10等頻道都出現過。易中天品三國第二輯的主題曲也出自《石破天驚》,還有王立群讀史記。
幕後花絮
本片劇情一波三折,場面火爆,三大演技派演員一起在片中較勁,好戲不斷。
票房介紹
《勇闖奪命島》,創造了3.3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首映票房:$25,069,525.00 (單位:美元) 全美票房:$134,069,511.00 (單位:美元) 海外票房:$201,800,000.00 (單位:美元)
10. 一般去菲律賓,菠菜公司,需要注意什麼,就是怎麼留一手
怎麼說呢,菲律賓做這塊是合法的,並沒有特別要注意的,只要是有牌照正規合法的就行,但是就算是違法的,你做推廣,拉人,這個在國內也是不行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公司電腦登錄自己私人的東西,不要聯系公司wifi,因為做推廣,客服,公司都會給你發QQ,微信的,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這樣就沒有人知道你來菲律賓做什麼的了,還有就是不要覺得附近的妹紙好約,很多仙人跳的,我朋友公司才有兩個被仙人跳了,一個人花了錢出來了,另外一個人沒有錢,還在裡面呆著了。
安分點,別到處浪,就不會有問題的,不要想著留一手,好好工作,好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