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去菲律賓游學學英語. 有在那邊學習的給點意見. 最好推薦個靠譜中介
菲律賓英語學習總的來說算是性價比比較高的英語學習方式了· 利用相對低價的菲律賓英語游學~ 鍛煉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菲律賓的老師主要是菲律賓人~ 也有部分歐美澳國家的老師~ 所有的授課老師也是通過國際英語授課資格考試才有資格正式講課的~~菲律賓的老師是很有耐心的~ 菲律賓英語學院最大的特色是有一對一課堂學習部分~ 老師會針對學生的個人實際水平 為學生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案~ 快速提高口語和聽力的重要部分。短期英語學習,還是菲律賓最理想。
其次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學費問題~ 菲律賓的學費加食宿費 大概每個月在8000-10000人民幣左右~~
最後菲律賓的治安問題。碧瑤 克拉克 宿務這三個地區比較推薦~~ 這三個地區是外國遊客青睞的旅遊勝地 環境安全可靠~ 況且學校里都是24小時有值班人員及保安系統的~~
B. 有了解菲律賓北部山城碧瑤市的嗎
碧瑤市(Baguio)位於呂宋島北部高山省境內哥迪利拉山脈(Cordillera Mountains)中的一個小都市。整個城市風景如畫,舊式西班牙建築物掩映在蔥翠的山林樹木之中,市內滿目松樹,是一個景緻迷人的度假勝地。
碧瑤原是菲律賓北方山區部落伊戈洛特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市至今才80多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上優美的自然風景和涼爽的氣候,是絕好的避暑勝地,有錢人趨之若鶩,紛紛來這里蓋別墅,建娛樂設施o「碧瑤」這一稱呼,當地土話意為「風景」,後來福建籍的華僑用閩南話稱它為「碧瑤」,既諧音又雅氣。古人稱「瑤池」為「仙景」,雲霧繚繞的迷人山城,碧瑤真的如仙境一般。
碧瑤距首都馬尼拉市300千米,從馬尼拉乘車去碧瑤需5個小時的車程。碧瑤海拔1450米,氣候涼爽,全年平均溫度為17.7!,因而被稱為「菲律賓的夏都」。馬尼拉與碧瑤的溫差很大,當馬尼拉人在攝氏30!的炎熱高溫下煎熬時,碧瑤的天氣卻可以穿夾衣。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馬尼拉全年只須穿恤衫,做了一套西服也無用武之地。只有去了碧瑤才有機會穿上,這話確實一點不假。
乘汽車從馬尼拉出發向北疾馳,當汽車跑完高速公路後,繼續北行,沿蜿蜒曲折的陡坡盤旋而上。從車窗望去,層巒疊嶂,怪石嶙峋,頗有驚人之感。
碧瑤山嶺重疊,四周環抱起伏,蒼松勁立,奇偉壯觀。山麓有一簇簇紅綠相間的屋宇房舍,掩映於繁蔭之中。傍山公路,築在沿著溪澗和山麓邊緣,在高處俯視猶如一條盤曲的長蛇,有時遠看疑無路,近到轉彎處竟另有一番景色在前。山壑架橋,旁是扶欄,樹木丘壑,都經過人工精心布置,井井有條。
每當朝曦初上或夕陽欲墜時分,紅日映照滿山松樹,金碧生輝,風景如畫。去碧瑤旅遊的遊客,可以順道去游覽市內的一些有名公園。其中有伯納姆公園、曼尼斯公園、萊特公園、福布斯公園和文咸公園(Burmhan Park)。這些公園樹木茂盛,有的擅山林之勝,有的奪人工之巧,各有特色。此外,菲律賓的「西點軍校」——菲律賓軍事訓練學校、碧瑤的總統行宮、高爾夫球場、山下的海濱浴場、附近的百島群島的漁村風光等也值得一游。碧瑤還有一家「綠色俱樂部」,它矗立在山巔,與最高峰多馬斯山上的巨大雷達遙遙相望。
在這里,居高臨下可以遠眺市區,觀賞雲海。碧瑤的教堂都很華麗,教堂內有精美的雕刻藝術,猶以花蒂瑪聖母像和羅列斯聖母像的雕像最為精緻。所有這些,都可為旅遊者增添游興。
喜歡購物的遊客,在碧瑤也一定能滿載而歸。因為市區有多處購物地點,如嘹望公園(Mines View Park St Louis School)、那拉達工藝晶店(Narda Handicrafts)、碧瑤市場(Baguio City Market)及牧羊人修道院(Good Shepherd Con-vent)等地點均出售各種紀念晶和土特產,如木雕製品以及乾果等應有盡有。
另外,昔日美軍的休憩游樂據點約翰海軍營(Camp John Hay),現已成為碧瑤游樂設備最齊全完善的旅遊地點。
C. 有朋友想上山脈大學,請問誰能介紹一下菲律賓山脈大學的情況
University of
Cordilleras
www.uc-bcf.e.ph
中國教育部網上推薦大學
山脈大學位於菲律賓著名旅遊風景區,
「夏宮」,碧瑤市,成立於1946年6月19日,其前身是以培養教師人才和人文科學類人才為主的碧瑤學院,1966年學校發展成為教育基金會,並逐漸壯大和拓展教育領域,其學生也由第一批的156人發展到今天的超過15000人。山脈大學的學生一直在國家職業執照考試中表現突出,並在私人企業,貿易和各種專業領域,以及公共服務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績。開設的課程范圍為法律,藝術和科學,護理,工程和建築,商業和文秘,師范教育,計算機科學,技術課程,包含研究生院、本科學院、高中和小學。 2007年,法學院、刑事學院、工程學院、教育學院和電腦信息學院被評定為全國第一流的學院。護理學院盡管是大學的新興學科,但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成為全國一千人以上規模的護理學院第四名。目前山脈大學山脈工程全國第一,土木工程,IT工程是全國第三。山脈大學和德國、法國、越南、韓國的多所大學,以及中國鄭州大學、貴州大學、河南大學等建立有廣泛的合作。
課程設置:
研究生院: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Management 管理學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Language Ecation 語言教育博士
Master of Arts in Ecation 教育學碩士
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 教學碩士
Master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碩士
Mast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碩士
Master in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科學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Mountain Engineering 山脈工程碩士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jor in Civil Engineering 工程學碩士主修土木工程
Master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碩士
本科課程:
BS Hotel & Restaurant Management 酒店管理學士
BS Tourism 旅遊學士
Architecture 建築學學士
Computer Engineering 計算機工程學士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電子通信工程學士
Geodetic Engineering 測量工程學士
Environmental and Sanitary Engineering 環境衛生工程學士
Bachelor in Elementary Ecation 初等教育學士
Bachelor in Secondary Ecation中等教育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Criminology 犯罪學學士
Bachelor of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科學學士
Bachelo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學士
Bachel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管理學士
B.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學士 (市場營銷、金融管理、人力資源、商業管理)
B.S. Office Administration 辦公室管理學士
B.S.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學士
Bachelor of Arts in English 英語文科學士
Bachelor of Arts in Mass Communications 大眾傳媒學士
Bachelor of Arts in Political Science政治學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Biology 生物學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Legal Management 法制管理學士
Bachelor of Science in Psychology 心理學學士
BS Accountancy 會計學學士
BS
in Real Estate Management 房地產管理學士
BS
in Forensic Accounting 法務會計學士
BS
in Physical Ecation 體育教育學士
D. 菲律賓碧瑤所有大學
菲律賓碧瑤大學有:碧瑤大學)、高山大學、聖路易斯大學、菲律賓大學 分校、碧瑤中心大學。
碧瑤位於菲律賓呂宋島中西部本格特省直轄市。人口約12萬。島上風景優美、氣候涼爽,年均氣溫18℃。附近有松林,有松城之稱。地勢較高,海拔1450米。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避暑勝地。自1903年起成為夏都。重要金礦中心,附近的曼卡延產銅,北面的拉特立尼達河谷地產水果和蔬菜。與首都馬尼拉交通方便。市內有軍事學院和大學。
E. 為什麼選擇菲律賓學英語(菲律賓游學,BECI國際
英語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過程,單詞,語法,聽力,這些是最基本的,不過最主要的是口語的練習,多聽多練是最有效的,最好是可以經常和外國人交流,進行語言的交換,文化的交流也是可以提升外語的。
F. 菲律賓碧瑤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碧瑤市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北部,呂宋島西部,是一座群山之中的山城。氣候涼爽,風景秀麗,有"夏都之稱",為著名的旅遊休養勝地,面積57.5平方公里,人口30餘萬人。位於菲律賓呂宋島中西部本格特省直轄市。島上風景優美、氣候涼爽,年均氣溫18℃。附近有松林,有松城之稱。地勢較高,海拔1450米。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避暑勝地。自1903年起成為夏都。重要金礦中心,附近的曼卡延產銅,北面的拉特立尼達河谷地產水果和蔬菜。與首都馬尼拉交通方便。市內有軍事學院和大學。
G. 菲律賓的大學都有哪些專業
建校之初,全校僅有兩個教學單位,即1908年成立的美術學院和農學院。1910年,菲律賓醫科學校(成立於1907年)並入菲律賓大學,並於1923年擴大為醫學院。 在建校後的頭10年內,該校先後建成了醫學系、工程學院、教育學院、音樂學院、法學院、文學系、獸醫學系等7個院系,第二任校長是菲律賓人伊格納西奧·比利亞莫爾(Ignacio Villamor)。他重視課程設置,希望建立一支在教學和科研領域均有競爭性的教師隊伍,並逐步使他們菲律賓化。 菲律賓大學在第四任校長拉斐爾·帕爾馬(Rafael Palma)執政期內(1923-1934年)發展較快。校長積極維護學術自由,但反對把大學辦成與世隔絕的象牙塔。 1941年12月,菲律賓被日本佔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校校舍遭到破壞,正常的教學活動受到極大影響,當時只有部分院系開課。 1945年6月,比恩韋尼多·M·岡薩雷斯博士(Bienvenido M Gonzalez)再次當選為校長後(他曾於1939年起擔任第六任校長,1943年被迫辭職),開始制定搬遷校址計劃。1948年12月,即在校慶40周年時,設在馬尼拉市的菲律賓大學除醫學院和衛生研究所外,全部遷至大馬尼拉市的另一個重要城鎮奎松市的迪利曼。 1953年,該校根據克拉克空軍基地(全國最大空軍基地)的要求,共同設立菲律賓大學克拉克空軍基地學院。現開設3個本科生專業和3個研究生專業。 1968年,菲律賓大學已擁有28個學院(分散在3個校園內)和5個地方性學院(其中碧瑤學院規模最大,自1961年重新組建後,先後開設9個本科專業和兩個碩士學位專業)。 1972年11月20日,當時的共和國總統馬科斯下令對菲律賓大學進行重大改組,旨在將該校辦成全國一流大學,同時實施統一和分散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部分學術機構獲得自主權。第十一任校長薩爾瓦多·P·洛佩斯(Salvador P Lopez)博士於1969年上任後積極推行民主協商制,擴大教學和科研設施,增加教職工薪金,建立助學金制度,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1973年1月1日,大學董事會正式批准成立第一個分校——洛斯巴尼奧斯分校,具體落實分散管理和分校自治的機構改革方案。該分校在馬尼拉以南80公里處,那裡是菲律賓主要農業區和全國最大的森林自然保護區,是開展農林專業教學和科學實驗的最佳地區。 1977年,大學董事會決定在馬尼拉市建立保健科學中心,1979年,菲律賓大學馬尼拉分校正式成立。馬尼拉校園和迪利曼校園位於首都區,因此,教學和科研以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醫學為主。同年5月,第三個分校——米沙鄢分校宣布成立,該分校位於馬尼拉東南,是漁場和水產養殖基地,因此側重開辦漁業、水產業等專業。這種因地制宜的辦學方針既有利於地方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也適應各地青年的入學要求。 菲律賓大學於1979年同邦板牙省政府簽署實施推廣教計劃,在該省省會聖費爾南多市招收本科生117名,研究生40名,本科生專業包括經濟學、工商管理、心理學,碩士生專業是管理學。 1982年4月26日,既是分校又是總部所在地的迪利曼校園正式建成。 1984年,第二個推廣教學點在奧隆加波市開設管理碩士學位專業。
編輯本段師生
截止1990-1991學年,菲律賓大學(共4個分校)共擁有51個學院,在校學生人數達33,800名。 在菲律賓,大學教師一般分為4級: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而菲律賓大學卻增設「大學教授」這一特級教授職銜。在全校3,270名教師中,「大學教授」5名,教授463名,副教授527名,講師1,134名,助教1,141名。在教師總人數中迪利曼分校兼大學本部的教師達1450名,馬尼拉分校、米沙鄢分校和洛斯巴尼奧斯分校的教師人數分別為546人、456人和818人。 菲律賓大學的學生分正式和非正式兩大類,前者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後者包括非學位生、跨校注冊生和特殊學生。在全校33,800名學生中有27,177名本科生,5,918名研究生,705非正式學生。其中包括646名外國留學生。此外還有1,112名非正式外國留學生,他們大多數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孟加拉國、伊朗和圖書資料方面,均居第一位。 迪利曼分校是菲律賓大學總部所在地,校園佔地493公頃。全校共有51個學院,其中27個可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而迪利曼擁有的可授予學位的學術機構達23個。 該分校1990-1991學年的注冊學生為18,010名,約佔全校學生總數的53%,其中本科生13,800人,研究生3,670人,非正式生540人。 該分校同期的各類教師達1,450名,佔全校教師總數44%強,而且高水平教師居多數。現以1989年年中的統計數為例,在所有教員中,大學教授2名,教授381名,副教授455名,助教401名,教員177名。在這些教師中,332人(在總數中所佔百分比為23.44%)獲博士學位,624(44.07%)有碩士學位,447人(31.57%)獲學士學位,13人(0.92%)有其他學銜。除此之外,還有526名兼職教師,其中171人為教授級講師,174人是高級講師,179人為講師,兩人為客座教授。迪利曼分校還有3,042名輔助教職人員,其中2,508人從事科學研究和推廣教育,534人為專業人員。
編輯本段圖書館
迪利曼分校圖書館是全國第一大圖書館,由中心圖書館、21個學院圖書館和5個獨立圖書館組成。1990年12月的館藏圖書達76.9萬冊、雜志14900種。而菲律賓大學同期館藏圖書量為116萬冊,馬尼拉分校有圖書12.5萬冊,米沙鄢分校為8.4萬冊,洛斯巴尼奧斯分校的圖書擁有量為18.2萬冊。
編輯本段學科
如前所述,在菲律賓大學的4個分校中,馬尼拉分校以醫學為主,洛斯巴尼奧斯分校以農林學校為主,米沙鄢分校以漁業和水產養殖等專業為主,而迪利曼分校學科齊全,本身就是一所含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經濟管理科學在內的綜合性大學。 迪利曼分校的23個有學位授予權的學術單位是菲律賓大學的縮影,並設有92個本科生專業和112個研究生專業,以下是這些機構的簡況。
美術學院
和菲律賓大學同時誕生,除開設美術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兩個專業外,還設有繪畫、雕刻和視象傳播學(Visual communication)等3個畢業證書專業。
工程學院
創建於1910年,規模較大,9個學士學位專業是:計算機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大地測量工程、工業工程、機械工程、冶金工程和礦業工程;9個碩士學位專業是:化學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功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工業信息系統、機械工程、冶金工程和水力資源;博士學位專業是工程學哲學博士專業;另外還設有水力資源和工業工程畢業證書專業。
法學院
成立於1911年,1981年底和法學中心等學術機構建立法學聯合體(下設政體與法律改革研究所、人權研究所、司法管理研究所和國際法學研究所)。該院的兩個專業直接培養法學學士和法學碩士。
音樂學院
建於1916年,當時取名音樂學校,1968年起正式以學院建制。開設的學士、碩士學位專業分別有作曲、樂器、音樂教育、音樂學、聲學,此外學士學位專業分別有作曲、樂器、音樂教育、音樂學、聲學,此外學士學位專業還包括指揮,碩士學位專業包括音樂理論。音樂畢業證書專業有音樂、音樂藝術創作與表演。
教育學院
成立於1918年,本科生專業主要培養中小學師資;碩士學位專業包括教育學、教育藝術等,博士學位專業包括教育學和教育哲學。
商業管理學院
其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商業管理學校,商學士專業開辦了1916年(當時由人文科學學院的經濟學系主辦)。兩個本科生專業培養商業管理學士、商業管理與會計學士,同時還開設商業管理碩士、博士學位專業。
統計中心
1953年根據菲律賓政府和聯合國簽訂的有關協議創辦,現開設統計學學士、碩士和博士3個學位專業。
勞工與勞資關系學院
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勞工與勞資關系學校。除開設勞資關系畢業證書專業外,還設有4個碩士學位專業方向:比較勞資關系、人力資源開發,勞工—管理關系、勞工政策與管理。
行政管理學院
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行政管理研究所,現開設行政管理學士、碩士、博士及專業學位等專業。
建築學院
建築學專業於1956年在工程學院開辦,1959年,藝術與建築學學校成立後開設藝術與建築學兩大專業,1970年建築學院獨立建院。兩個本科生專業培養建築學士和園林建築學士,還與家政學院共同開辦室內設計學士學位專業。
家政學院
成立於1961年,7個學士學位專業是:室內設計、服裝工藝、社區營養、食品工藝、家政學、飯店餐館管理、家庭生活與兒童開發;5個碩士學位專業包括家庭生活與兒童開發、食品服務管理、家政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學;3個哲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是食品科學、家政學和營養學。
圖書館研究所
創辦於1961年,但1941年由當時的人文科學學院開設圖書館學專業,1916年開始頒發學士學位,1962年始授予碩士學位。3個圖書館學專業培養圖書館管理員、學士和碩士。
經濟學院
成立於1965年,1974年菲律賓政府創辦經濟開發中心後,大力資助經濟學院的教學、研究和培訓工作。兩個本科生專業培養商業經濟學士和經濟學士,研究生專業則培養經濟學碩士、經濟學哲學博士。
大眾傳播學院
根據菲律賓共和國第4379號法令創辦於1965年,現開辦傳播藝術學士與碩士學位兩個專業以及傳播學哲學博士學位專業。
城市與地區規劃學院
1965年成立時定名為規劃研究所,1974年更名為環境規劃研究所,1983年取現名。該院主要從事研究生教育,設城市與地區規劃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專業。
亞洲研究中心
根據菲律賓共和國第5334號法令創辦於1968年,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亞洲研究所,自1967年起成為研究生教育和基礎研究機構,同時也是共和國總統辦公室領導的特殊研究中心的成員。開設兩個碩士學位專業,即菲律賓研究(含官僚政治、外交關系、社會與文化等3個專業方向)和菲律賓研究藝術(3個專業方向同前),以及菲律賓研究哲學博士專業(3個專業方向同前)。
社會工作與社區開發學院
成立於1969年,社會工作和社區開發兩個專業可授予學士、碩士學位和畢業證書。
伊斯蘭教研究所
根據菲律賓共和國總統1973年11月2日頒發的法令而成立,現設伊斯蘭研究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兩個專業。
人體動力學學院
(College of Human Kinetics)為適應體育教學、運動訓練、舞蹈、娛樂等事業之需於1976年成立。體育教育專業可授予學士、碩士學位和畢業證書,另設舞蹈、運動兩個畢業證書專業。
亞洲旅遊業研究所
成立於1976年,以適應企業經理、教育者、規劃者、研究者以及旅遊部門的需要,主要開設旅遊科學學士學位專業。
藝術與文學院
是1983年10月從原文理學院分離出的3個學院之一,開設的12個本科生專業是:藝術研究、比較文學、英語、英語研究、菲律賓語、菲語研究、菲律賓文學、西班牙語、戲劇藝術、戲劇語言、(Speech-drama)、歐洲語言(包括德語、俄語、義大利語、德語和西班牙語)、碩士學位專業方向是:藝術史、比較文學、英語研究、菲律賓語、菲律賓文學、菲語研究、西班牙語、戲劇語言和戲劇藝術;而哲學博士學位的專業方向則包括比較文學、英語研究、菲律賓語、西班牙文學。
理學院
是1983年10月從原文理學院分離出的3個學院之一,是全國自然科學和數學中心,宗旨是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亞洲教學與科學中心。理學院下設全國物理學研究所、全國地質科學研究所、海洋科學研究所、生物學研究所、自然科學研究所(除開除研究外,還從事推廣教育)、數學研究室、氣象學與海洋學研究室,並設有3個課題組(環境科學、科學與社會、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工藝學)。院內開設7個學士學位專業(生物學、化學、地質學、教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工藝學,同時還與工程學院合開計算機科學學士專業),12個碩士學位專業(應用數學、生物學、化學、物理海洋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工藝學),以及8個哲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生物學、化學、地質學、海洋科學、數學、氣象學、物理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工藝學)。
社會科學與哲學學院
是1983年10月從原文理學院分離出來的3個學院之一。該學院開設的8個學士學位專業是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科學、哲學、語言學、歷史、考古學;10個碩士學位專業除8個與學士學位專業相同外,另外人口統計學和國際研究;7個哲學博士學位專業包括考古學、歷史、語言學、菲律賓研究,心理學、社會學、政治科學。
學術機構
迪利曼分校還擁有9個學術機構:菲律賓大學法學中心(成立於1963年)、地方政府中心(1963年)、大學計算機中心(1966年)、小企業研究所(1966年),菲律賓大學電影中心(1976年)、第三世界研究中心(1977年)、全國工程學中心(1978年)、大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1985年)、大學婦女研究中心(1988年)。
編輯本段其它機構
該分校內還設有大學出版社、大學印刷廠、豪爾赫·巴爾加斯藝術博物館、大學劇院、大學體育場等輔助機構。 菲律賓大學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是董事會,校長和分校校長均由董事長由大學校長兼任。菲律賓大學現任校長是1987年9月1日就職的第十五任校長何塞·V·阿布埃瓦(Jose V Abueva)。 菲律賓大學的行政管理機構由校長和5位副校長以及秘書組成,各副校長分別主管學術事務、公共事務、行政事務、發展與開發、計劃與財政等部門。
編輯本段研究機構
菲律賓大學的研究工作幾乎涉及人類思想及其活動的所有領域。每個學院都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既有研究機構承擔的項目,又有師生共同參加的研究課題。其中值得特別介紹的研究機構如下:
經濟研究中心
隸屬經濟學院,除開展經濟學傳統研究項目外,還特別注重研究諸如就業、收入分配、健康與營養、教育、人口等重大社會問題。為推動研究工作,該中心每周舉辦一次討論會,由教師、研究生和特約人員討論研究成果或正在進行的課題。
全國水力資源研究中心
根據政府水力資源局倡議成立於1973年,主要開展兩方面的工作;根據物理和數學模型研究結果為規劃和設計部門提供建議和咨詢;加強基礎研究並擴大自身的科學評估能力。該中心的室內模型實驗大樓佔地3500平方米,大型模擬室實驗常在野外進行。除了主要的科研工作外,該中心還為工程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水力資源課程,為政府機構提供培訓,並承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的地區性培訓。
工業研究中心
根據校董事會1954年10月的決議而創辦,最初由工程學院管轄,1978年成為全國工程學中心成員。該中心主要職能是:為工業界解決技術難題;為工業部門提供特殊研究和技術開發;開發在國內外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生產工藝;提供各類技術服務(如對材料、設備和生產系統的性能和安全標準的測試)。
自然科學研究所
成立於1983年,是全國生物學、化學、數學、氣象學與海洋學等領域的研究中心,後來又將研究范圍擴大至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工藝學、環境科學、應用數學和材料科學。1990-1991學年正在開展的研究項目達49個,此外還開展推廣教育、咨詢、培訓等工作。
大學婦女研究中心
通過跨學科的調查研究,喚醒全社會重視和關心婦女問題(如性別歧視),尋求男女機會平等、教育平等、晉昇平等的途徑。
其它
菲律賓大學作為菲律賓國著名大學之一,除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外,還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各類服務,如政策論證與研討,人類智力開發、咨詢服務等。該校學者和研究人員曾於1988年參與了一項「國家現狀」的科研項目,旨在對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方面的狀況進行實事求是和權威性的評價,使國民了解和認識現狀,為國家1987年新憲法提出的目標而奮斗。
編輯本段學生團體
菲律賓大學共有200個學生組織,既有學術機構、文化團體、社會服務社,也有聯誼會(分兄弟會和姐妹會)、寄宿協會、體育團體。而學生會機構最大,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學生會由主席、副主席、12名會員以及各學院學生團體代表若幹人組成,下設學院學生會分會。全校有30-40%的學生參加上述各類學生組織。 在各類學生團體的組織和領導下,學生課餘生活豐富多彩。 《菲律賓大學》(周報)在迪利曼分校出版,完全由學生資助和編輯發行。該報創刊於1910年,當時取名《大學新聞》。 菲律賓大學作為菲律賓大學體育協會、全國女大學生體育協會成員,經常與其他大學組隊參加東南亞體育運動會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各類比賽並取得名次,如籃球、女子體操、游泳、排球、射擊、舉重和田徑項目。 菲律賓大學舞蹈隊曾在國內國際舞蹈比賽中獲獎,表演項目包括現代舞、菲律賓民族舞、爵士舞和古典舞。 大學合唱團自1962年成立以來,曾先後在亞洲、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和歐洲許多國家巡迴演出並受到歡迎。演出節目有歌劇、小歌劇、民歌、古典歌曲、爵士樂歌曲、美國音樂會、音樂晚會等。 菲律賓青年樂團既是演出團體又是培訓機構(招收7-24歲的青少年參加樂團強化培訓,效果較好),該團曾在本國和部分亞洲國家巡迴演出。 其他重要文娛團體還有大學吉他演出隊、大學交響樂園、戲劇團、室內音樂樂隊等。
H. 非律賓碧瑤市有幾所大學
菲律賓碧瑤有5所大學,分別是:ub(碧瑤大學)、 uc(高山大學) 、slu(聖路易斯大學)、 up(菲律賓大學 分校)、 bcu(碧瑤中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