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哪國消滅日軍最多呢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其中有61個國家和地區能被捲入,造成了9000萬人的傷亡,而這對於我國來說,也是比較慘痛的回憶,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民也付出了2000萬人以上傷亡的代價。那麼作為軸心國之一的日本法西斯軍隊傷亡人數又是多少?二戰哪國殲滅日軍人數最多呢?就讓我們好好來看看數字。
當時日本已經連克華中華北大片地區,氣勢洶洶直撲武漢,而我國軍隊則在武漢外圍,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展開分批次的阻截,這也是抗日戰爭期間戰略防禦階段時間最長的一場戰爭,最終中方付出40餘萬人的傷亡代價,造成侵華日軍25.7萬人的傷亡,雖然武漢失守,但是這一仗打破了日本速戰速決的計劃,從此中國抗日戰爭陷入戰略相持的階段。
❷ 「馬尼拉大屠殺」背後有什麼故事
馬尼拉大屠殺是發生在二戰時期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一次駭人聽聞的大屠殺,這次大屠殺累計遇害人數超過十二多萬人。僅僅在珍珠港戰役之後的十個小時,日軍的坦克和大量的士兵便在艦隊的護送下登錄了菲律賓,僅僅不到一個月,日軍攻佔馬尼拉,日軍以軍事重鎮對馬尼拉進行了改造。
菲律賓游擊隊員在抵抗了兩年多之後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而留給菲律賓人的不再是一個匯聚亞洲和歐洲文化的國際都市,而是一座人間煉獄。經歷了一個月左右的激烈巷戰和後期的炮火轟炸,馬尼拉無數的歷史建築、大學校園、公園教堂,以及所這座城市的所有文化遺留都被交戰的炮火化為灰燼,菲律賓人在馬尼拉大屠殺中失去了全國的精華。只留下了一座人間煉獄,這就是「馬尼拉大屠殺」。
❸ 菲律賓二戰結束殺了日本多少俘虜
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島失守,7.5萬名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其中美軍12000名。1942年5月6日,溫萊特帶領1.2萬人向日軍繳械。加上以前被俘的,被日軍俘虜的美菲戰俘達到了9萬多人。溫萊特中將剛剛接替麥克阿瑟行使了2個月的菲律賓戰場最高指揮權,就成了日軍俘虜,先是關押在呂宋島中部的奧德內爾戰俘營,後來又關押在中國台灣的戰俘營,最後被關押在了中國奉天的集中營—— 現今遼寧省沈陽市。
❹ 菲律賓戰役日軍純減員多少人1944
菲律賓戰役雙方真實傷亡,日軍傷亡11萬名,其中和族真日本兵陣亡7萬名(和族真日本兵還有10多萬在戰後回國了。)。美軍傷亡6萬5千名,其中戰斗陣亡2萬名。日軍沒有一個完整師團參戰,全部都是精簡師團或缺編師團,都是海洋型的輕裝師團。
❺ 二戰時這里被稱日軍墳場,日軍在此傷亡到底多少
要說二戰時期,日本法西斯最大的海外戰場,當屬中國戰場了。作為歷史上日本做夢都想佔領的土地,中國對日本而言無疑充滿了無盡的誘惑。雖然日軍在二戰後期還開辟了太平洋戰場,但核心始終是放在中國。
❻ 二戰中,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傷亡率是多少
27%左右,日本參戰兵力約5,500,000人(最高峰)。日本約150萬人傷亡。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死亡人數: 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陸軍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軍一共死亡414879人,該數據同樣被載於中 國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世界軍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庭華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海潮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第367頁。
(6)菲律賓殺死多少日本人擴展閱讀
太平洋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由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日本空襲美國太平洋基地,美國對日宣戰後,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國也跟著宣戰,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太平洋戰爭參戰國家多達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6000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帝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和蘇聯。
軸心國則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滿洲國、汪精衛政權,以及泰國。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朝鮮、台灣)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國也有很多親日派參與戰爭。
這場戰爭除了日美兩國大型海上戰斗外,同時也導致位於歐洲軸心國集團的滅亡、日後的冷戰局勢、原子彈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與中國政治發展,對亞洲與太平洋周邊國家未來發展影響甚巨。
❼ 聽說太平洋戰爭中菲律賓日軍損失了50萬,是怎麼回事,山下奉文的軍隊全軍覆沒了嗎,日本南方軍都在干嗎
一開始的時候,日本人得出的結論是菲律賓是美國人必攻之地,山下奉文定的策略就是盡量在最大的呂宋島和美國人打持久戰,讓美國人盡量流血,不得不做到談判桌上
可後來出了台灣海空戰這事,海軍對外宣稱是:全殲哈爾西的航母編隊,這消息把南方軍和大本營給忽悠了,一下子改了決定,覺得美國人沒了海空火力支援,沒太大優勢,准備在萊特島和美國人大決戰。為此調集大部隊向萊特島集結:
其中第30師團的兩個聯隊從棉蘭老島出發增援,第102師團主力從宿務島出發增援,第26師團,第68旅團和第8師團的一個聯隊從呂宋島出發增援,最有想像力的是第一師團居然是從上海來增援的。
來增援的部隊除了第一師團和第30師團的一個聯隊登陸成功之外,其餘基本上都被美軍海軍在海上管制起來了,山下奉文的老搭檔,馬來作戰時的第25軍參謀長,現在是第35軍司令官的鈴木宗作中將也在從宿務島前往萊特島增援的途中被美國人在海上「做塌勒」。
結果在萊特島,日本部隊被老美火力暴打,損失慘重
其後,在棉蘭老島,雖然山下奉文想盡辦法,但兵力、火力均落後老美,打到後面只能撤入山區
由於缺少後勤,大量士兵餓死在山裡
最後基本全軍覆沒
❽ 最後投降日本鬼子,孤島戰斗30年殺130人,他到底是誰
曾經有一段時間沉迷二戰軍事題材內容,連續寫了很多這方面的內容,有一篇文章講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士兵單兵素質最高,很多人都認為是德國和美國,只有我堅持認為是日本。
前一段時間,又有一則消息爆出,震驚了國內媒體,一個記者采訪一位90多歲的日本老兵,這個日本老兵最後說了一句“如有開戰,隨時上前線!”
1975年,小野田寬郎定居到巴西,開發了1200公頃土地,養了1800頭牛,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牧場主,後來小野田寬郎還被日本政府聘請為大學講師。
2014年,小野田寬郎因肺炎在東京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1歲,當時被多家日本媒體稱為日本“最後的投降兵”。引起巨大轟動。
回望小野田寬郎的一生,你可以說他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渣,但是你不得不承認,二戰日本士兵的素養就是那麼高。
在太平洋戰爭之前,美國一直輕視中國的抗戰,認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一直到美日開戰之後,才明白我國抗戰之艱難。
❾ 困守菲律賓的日軍大量餓死,為何不能從菲律賓就地補充食物呢
菲律賓戰役是二戰中美國對日作戰的重要戰役。其主要戰略目的就是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補給線,使得日本從東南亞掠奪的戰略資源無法運回本土,又可使得日本南方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被抓到的日軍)
日軍處於絕望的島嶼和密林中時,最開始人們可能因為飢餓不得不吃死去同伴的屍體,因為其是可靠的蛋白質來源。後來死人吃沒了的時候,最原始的生存本能會促使人們互相殘殺,來確保自己活下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能夠找到的殘余的日本兵都是個體的原因。他們很多人或避免自己被殺而逃走,或者是殺了別人而活下來的。菲律賓戰役持續了將近10月的時間,美軍吸取相關之前硫磺島的戰役教訓,減少自身傷亡,拉長了整個菲律賓戰役的進程,沒有對於那些避退叢林和島嶼日軍過分追擊,放任他存在。日軍沒有補給,彼此聯系也被切斷,無法組織大規模進攻。這其實造成大批日軍餓死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❿ 困守菲律賓的日軍大量餓死,為何不能從菲律賓就地補充食物
因為菲律賓是一個十分貧瘠的地方,所生產的糧食沒有辦法滿足這么多日軍的需求。加上美國的步步緊逼,把日軍的補給通道全都封鎖了。
一、事件背景
1944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已經處於強弩之末,日本的戰爭形勢已經處於全面敗退的狀態,當時日本在太平洋的海軍主力基本上被消滅,隨後美軍也就將軍事目標放在了已經被日軍佔領的菲律賓上面。
美軍把日軍逼到山區,可以說是將剩下的日軍徹底逼上了絕路,因為日軍退到山區的軍隊足足還有30多萬人,在菲律賓土地肥沃的城鎮地區養30多萬人雖然困難,不過大家還不至於餓死。但是在山區裡面就不一樣了。首先,因為日軍只是戰略性撤退到山區,並沒打算長期呆,因此糧食儲備本來就不多,所以在退居山林之後所有的儲存物資迅速被消耗完了。
但更為困難的是,山區周邊只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村莊,能夠產糧食的土地少之又少,自然裡面的糧食也是極度匱乏,山區裡面的居民自己活下去本來都是問題,更不可能拿出糧食讓這群日本人吃了,所以日本燒殺搶奪搞了個遍之後,也沒有弄到太多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