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祭天是念佛人的活動嗎
正規寺院,每年都會舉辦供天法會,這是寺院的祭天活動,念佛人可以參加。
如果不是佛教寺院的祭天活動,念佛人沒有必要去參加了。
❷ 祭是什麼意思
【釋義】①供奉神靈或祖先:祭天|祭神|祭祖。②對死者表示追念的儀式:祭奠|公祭死難烈士。
祭
(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牲肉;左邊是「又」(手);中間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靈。古人殺牲,一是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
❸ 網路詞被祭天什麼意思
就比如說指尖江湖中的「祭天」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不少的游戲中都有著祭天這種稱呼。俗話說得好,「隊友祭天,法力無邊」。
❹ 祭天典禮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祭天典禮經過了一個演變過程,從明時到清初,演變為圜丘祭天、孟春祈谷,皇帝均從天壇西外壇門進入,至清乾隆十六年,又新開了一處外壇門。從此,這兩門有了分工,即皇帝祈谷仍走原來北邊的門,而冬至祭天則要走新開的南門。
祭天時,在天壇圜丘上層北面設圓形藍緞幄帳,只供皇天上帝神位。兩側設長方形幄帳,供皇帝列祖列宗配位,其餘日、月、星辰、雷、雨、雲各從位設帳於中層兩側供奉。每年冬至那天的日出前,皇帝都來此致祭。
皇帝到圜丘祀天,需先在壇東南的幕次內更換祭服,還要脫去鞋子,然後才能登壇行禮。其他如導駕、贊禮、讀祝、陪祀、分獻等官員,也都一律脫鞋後,方可登壇供事。
至於壇下的協律郎、樂舞生們,雖不能登壇,但也都是要脫鞋後就位執事。祭祀終了,再重新把鞋穿好。這一制度,從洪武八年起實行至嘉靖十七年,即明代重又恢復「天地分祀」之後,才取消。
明代皇帝到圜丘祭天,要手執一種上尖下方的稱為「圭」的玉質禮器,。
天子在祭祀前兩天,要去查看祭祀所用的犧牲和器皿。祭祀前一天,有關部門把祭祀用的一切物品都要陳設停當。
神位正中為皇天上帝,兩側配亨祖先以及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諸神,神位前擺放登、籩、豆、簋、尊、爵等禮器,分別盛有各種祭食。
祭天儀式從冬至日拂曉開始,因為從冬至這天夜裡陽氣開始逐漸增強,而陽氣促使萬物滋生繁衍。由於儀式在拂曉舉行,所以天壇圜丘壇內牆外面西南方向有燈桿,上面懸掛大燈籠,叫做天燈,照得壇內通明。
皇帝從齋宮坐車來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內更換袞冕,然後就位。整個儀式在贊禮官的指揮下進行。祭天大典分為迎神、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撒豆、送神、望燎九項程序,直至祭品焚完才算結束。
祭祀過程中,皇帝要率領文武百官不斷跪拜行禮。贊禮官高聲唱和,人們隨之做相應的動作。在贊禮官的唱和下,《中和之曲》奏響,然後郊社令把燎壇上的柴草點燃,焚燒犧牲,隨著煙霧飄飄而起,祭品也就意味著送到了上天那裡。
皇帝行完拜禮後,走到盥洗位把手裡的圭插在腰間,先凈手,拿出圭,走上祭壇。《肅和之曲》隨之奏響,皇帝跪在皇天上帝的神位前,再搢圭,三上香,奠太帛,出圭,行再拜禮,回到原位。開始奏《凝和之曲》,皇帝到神位前搢圭,奠俎,出圭,回到原位。
接著行初獻禮,皇帝走到爵先位,搢圭,洗爵,擦爵,交給執事者,出圭。又走到酒奠所,搢圭,執爵承酒,交給執事者,出圭。
當《壽和之典》響起,隨之跳武功之舞,皇帝在神位前下跪,搢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讀祝官讀完祝文後,皇帝俯身下拜,起身,再拜,然後回到原位。
亞獻禮在《豫和之曲》與文德之舞中進行,行終獻禮時奏《熙和之曲》。亞獻禮和終獻禮與初獻禮儀式相同,但不讀祝文。
在贊禮官「飲福受胙」的唱和聲中,皇帝再次走上祭壇,在飲福位行再拜禮,下跪,搢圭,接過爵,祭酒,飲福酒,把爵放在坫上。然後從奉胙官手中接過胙,交給執事者,出圭,下拜,起身,再拜,回到原位。
隨之《雍和之曲》響起,掌祭官把豆撤下,在《安和之曲》中送神,皇帝行再拜禮走到望燎位,在《時和之曲》聲中看著焚燎祝版絲帛。
至此禮畢,皇帝回到大帷幕中,脫去袞冕,全部祭天儀式才宣告結束。
天壇祭天的音樂主要是中和韶樂,它是一種集禮、樂、歌、舞為一體的皇家祭祀音樂。中和來自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儒家認為,人的修養能達到中和境界,就會產生「萬物位焉,萬物育焉」的神秘效果。
韶樂即美好的音樂。相傳舜制的音樂為韶。中和韶樂即最美好的音樂,用於祭祀和大朝會﹑大宴饗。
順治元年議定,祭天地、太廟、社稷,都要用中和韶樂,亦稱宮廷雅樂,它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和宴會樂。朝會樂、宴會樂只有奏樂而無演唱和舞蹈。祭祀樂就包括了演奏、演唱和舞蹈。
根據《欽定大清通禮》和《欽定大清會典》記載,《中和韶樂》包括祭祀樂曲七段:《肇平之章》、《興平之章》、《崇平之章》、《恬平之章》、《淳平之章》、《臣平之章》和《和佑之章》。
天壇祭祀時用的中和韶樂,還包括文德舞和武功舞。用文德舞時,舞生執雉羽和古管樂器龠,動作文質彬彬,雍容有儀,卻又活潑矯健,富有激情。
舞武功舞時,舞生手執干、戚。傳說炎帝時,刑天為表現兩軍廝殺時激烈的場景,高揚本部將士浴血奮戰的鬥志,做干戚舞。後人們把刑天舞干戚看作是一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的象徵。
文舞和武舞相互陪襯、相互制約,進而取得武而不野、文而不弱的中和效果。在天壇祭天時,初獻用武舞,亞獻、終獻用文舞,以體現祭祀禮儀的莊重。
在歷史上,天壇的祭天樂舞的也曾經發生了不少次變化。在明朝時,當時的嘉靖等多位皇帝普遍崇信道教,祭天樂舞生也由道士擔任。
到了清朝,由道士擔任舞生的習慣開始發生了變化。乾隆七年,皇帝明確下詔嚴禁神樂觀樂官習道教,不願從業的人削籍為民。詔書下達後,神樂觀中的道士盡遭驅逐。
從此,神樂觀沒有了道士,旋即被更名為神樂所,相應的職官即由知觀改為知所,祭祀樂舞生也改而選用年少俊秀的八旗子弟充任,由朝廷派協律郎對祭天樂舞生進行培訓。
乾隆十九年,神樂所又改神樂署。鼎盛時期,署內有樂舞生3000多人。
祭天大典非常神聖,非常隆重,可謂朝野關注,這就要求祭祀過程不能出一點差錯。因此,祭祀活動的每一個細節都有明確的規定。
每當祭日來臨之前,必須進行大量的准備工作,不管耗費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常規的准備包括對天壇內各種建築及其設施,進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從紫禁城至天壇皇帝祭天經過的各條街道等。
大典的前5日,要派親王專門到犧牲所,察看為祭天時屠宰而准備的牲畜。大典前3日,皇帝開始齋戒。前兩日,書寫好祝版上的祝文。
大典前一日宰好牲畜,製作好祭品,整理神庫祭器;皇帝閱祝版,到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壇看神位,去神庫視邊豆,到神廚視牲,然後回到齋宮齋戒。
大典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樂部就緒樂隊陳設,最後由禮部侍郎進行全面檢查。
天壇的圜丘壇專門用於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對空而祭,稱為露祭。祭天陳設講究,祭品豐富,規矩嚴明。
在圜丘壇共設七組神位,每組神位都用天青緞子搭成臨時的神幄。上層圓心石北側正面設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邊圓錐形。
圜丘壇第二層壇面的東西兩側為從位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牌位,神幄為長方形;神位前擺列著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豬和酒、果、菜餚等大量供品。單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種禮器,就達700多件。
上層圓心石南側設祝案,皇帝的拜位設於上、中兩層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壇正南台階下東西兩側,陳設著編磬、編鍾、鎛鍾等16種,60多件樂器組成的中和韶樂,排列整齊,肅穆壯觀。
時辰一到,齋宮鳴太和鍾,皇帝起駕至圜丘壇,鍾聲止,鼓樂聲起,大典正式開始。
此時,圜丘壇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煙雲縹緲,燭影搖紅,給人以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
祭天大典,是封建皇帝展現「君權神授」思想,顯示「天子」神聖權威所玩弄的一種把戲。為了達到其宣揚神權以維護皇權的目的,舉行大典時要求所有從事人員不得有任何差錯,否則要予嚴懲。
在《大清律》中就曾明文規定:每逢祭祀,於陳祭器之後,即令御史會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執事各官,如有在壇廟內涕唾、咳嗽、談笑、喧嘩者,無論宗室、覺羅、大臣、官員,即指名題參。因此,凡隨祭人員無一不是誠惶誠恐,膽戰心驚的。
天壇祭祀牌位
❺ 什麼是祭天
祭天,我國古代祭祀活動的一種,在明清兩朝,冬至的祭天活動被列為朝廷三大節日之一。「祭祀之道,自生民以來,則有之矣。」祭祀是先民最早的文化活動之一,且歷代相傳不廢。到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對於祭天尤為重視,早在1367年尚未立國稱帝時,就建圜丘於南京鍾山之陽。
❻ 各個民族過年的習俗
白族春節習俗:白族人民過年的活動饒有風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內外打掃得乾乾凈凈,不讓灰塵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守歲過年。午夜以後男女青年爭相挑水,以象徵勤勞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過上花蜜般的甜日子。節日期間,白族人民有耍燈龍、舞獅子、跳舞蹈等傳統文娛節目。白族人民過新年,還開展一項傳統的活動—━「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達一百多米。這項具有千餘年歷史的活動,帶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強悍性格。
藏族春節習俗:藏族人民過年,是按照自己的歷法過藏歷年。藏歷和漢族農歷相近。藏歷年一般是在漢族春節過後的幾天內來臨的。在除夕前一天,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臟水污物往西邊倒掉,讓那些臟東西跟著太陽落山而除掉,以示辭舊迎新,盼望人丁興旺,萬物生長。
除夕這天,要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著艷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們喜歡吃的食物是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婦女們僦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徵全家吉祥,健康長壽。接著,家家戶戶都在醒目的紅桌上擺上象徵性的供品「竹素其瑪」。「竹素其瑪」即是元寶式的長形大彩盆(類似漢族地區的五穀斗),在一頭裝滿麥粒,另一頭裝滿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點,並在上面插上幾束染了顏色的麥穗和青稞穗,祝望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歡樂的人們在擺著「竹素其瑪」的屋子裡,圍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贈獻哈達,盡情唱歌跳舞,慶祝新春。
春節期間,親友和鄰居之間,都互相拜年,互贈哈達,祝願愉快幸福。並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廣場上和原野中更是熱鬧非常,青年們聚在一起舉行賽驪和射擊比賽,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比賽結束後,大家圍在一起,點起篝火,彈唱團結祝福歌,跳起「鍋庄」、弦子舞,狂歡入夜。
傣族新年習俗: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歷大約是農歷清明節以後的第七天。節日期間,傣族同胞舉行熱鬧非凡的潑水、賽龍船、放高升活動。潑水活動是傣族人民過年的最高潮,也是傣歷年中最精彩的場面,因而通常稱做歷年節為「潑水節「。
這一天,人們互相潑水,用水表達真誠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心中的祝福。潑水有文潑水和武潑水之分。文潑水是對長者,舀起一勺凈水,說著祝福的話,拉開對方的衣領,讓水沿著脊樑流下去。被潑的人高興地接受祝福,不得跑開。武潑水則沒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頭迎臉地潑。被人潑的水越多,說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潑的人越感到高興。
壯族春節習俗:壯族人民除過春節外,還在正月三十日再過一個「晚年」。兩個節日同樣隆重。節日的早晨,天色將明,婦女們奔向河畔、井台擔取新水,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過去,有些地區,取回新水後立即過秤,和同量舊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預示有豐收年景。節日期間,有年男女聚集在村處路旁或山坡上對唱山歌。有時竟要連唱三晝夜。在個別地區,青年男女在節日期間還喜歡分隊舉行拋綉球(用各色布縫制,四角和底部綴有五綹流蘇,中間系彩繩。球心充以谷糠,重約半公斤的活動活動。
蒙古族的小年和大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蒙古人民的「小年」。這一天是送「火神爺的年火」日子,家家戶戶在「灶神」龕前燒香。供獻牛、羊肉、黃油、奶皮、乳酪、奶餅、糖果等供品,名之曰「齋灶」。這一天最講究全家團聚,吃團圓飯,喝團圓酒、特別熱鬧。晚上即送社神上天,人們要把事先准備好的柴草或牛羊糞塊,用火點著,再從各種供品中取出一點,扔進火堆里,助火燃燒。這時全家對著火焰向火神爺禱告。一般在臘月十五日前各家各戶都要把牛羊宰好,除了留下自己食用,還要准備些肉送給親友。同時要為大人小孩做一件好看的蒙古袍服,買新靴子,新帽子,購置奶桶、氈子、鍋碗、盆勺等用具,然後把節日騎乘的馬調養好。春節,蒙古人稱為「白節」、「大年」、是蒙古人傳統節目,時間在農歷正月初一。居住在農村、城市、工礦區的蒙古族過春節的習俗同漢族差不多,但牧區有很多不同的特點。除夕之夜為「守歲」,合家老小席地坐在蒙古包中的矮桌周圍,桌上擺著一盤香噴噴的肉類、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煙、美酒等物,有的還要在矮桌上供一張大紙,紙上寫著祖先的名字。午夜,開始飲酒吃年飯,或吃除夕餃子。按規矩團圓之宴要多吃多喝酒、肉,食器要擺得滿滿一席。如吃不完也要剩得越多越好,象徵新的一年裡吃喝不盡、年年有餘。家裡的年輕人,要向長者敬「辭歲酒」。特別有意思的是全家共吃一塊由酥油、糖、白面烙成的大圓餅,這叫吃新年餅,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離,永久團圓,永遠過甜甜蜜蜜的日子。除夕之夜要耍「嘎拉木」(玩羊骨頭)、說書、唱歌、跳舞,通宵達旦,熱鬧一宿。過大年,按習慣還要拜年,大年三十晚上為辭舊歲禮,初一早上為迎新年,晚輩給父母和老人叩頭、敬酒、獻哈達,祝老人們身體健康,晚年幸福!老人們擁抱孫子,並斟上一碗鮮奶,祝願子女們幸福,象牛奶一樣純潔。解放前,有些家還要請喇嘛到家念經,消除新年的不祥之災,祈求新年家道興隆。全家扶老攜幼去喇嘛廟焚香膜拜,求活佛保佑。大年初一早餐後,男女盛裝,三、五成群向浩特(村鎮),挨家串戶給親友拜年。客人進屋首先向長輩叩頭拜年,祝願老人身體健康,年豐人壽。按習慣由主人衫的女婿向各客人逐個敬酒,每敬必喝,或邊喝邊唱,邊唱邊舞。在村寒或擇一塊草地賽馬、角力、賽駱駝等。
❼ 祭祀是什麼意思
「祭祀」就是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祭祀觀則記載儒教《周禮》《禮記》與《禮記正義》《大學衍義補》等書解釋。
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是祭祖日。
(7)菲律賓的祭天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祭祀的時間
1、清明節:四月初五,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但因與寒食節相鄰也就成為了掃墓祭祀先人的節日。
2、端午節:五月初五,是中國年歷的一個節日-端午節。為驅蟲
4、鬼節:七月十五,中國傳統稱中元節,民俗中稱鬼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會,但其是來華以後才有定為這天。
5、十月初一:稱之為寒衣節。據說起自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所謂「十月一日送寒衣,哭倒長城千萬里,抱骨回鄉。」
6、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請求佛主超度亡靈的意思。
7、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是送灶神、祭祀迎春之日。
❽ 本人最近幾天要去菲律賓,有同行的嗎
做為一個在菲三百多天的人士,今天誠心給大家科普一下
這個行業大多集中於馬尼拉大都會, 數量也比較多,大的上千人, 小的幾十人,大大小小的據不完全統計有上千家,相對的 , 好的有 , 壞的也不少, 大部分都有牌照, 在這邊必須有牌照才算正規,每個大樓都有好 有 壞 , 不能因為一個地方不好 , 就否定整個大樓 ,所有的
另外找公司一定要擦亮眼睛,綜合考慮一個公司的各方面,看一個公司坑不坑,賠付問題很重要,什麼食宿費啊,鍵盤磨損費啊,海景空氣費啊,培訓費,管理費啊......等等,有這些都是坑的不要不要的地方,並且很少見過旅遊簽續簽費用的,正常賠付就是 :機票+簽證+保關+工簽,這四樣。
還有就是怎麼辨別是不是直招,有沒有中介參與,如果你了解的一家,甲人事聊完,乙組長聊,丙主管聊,丁行政聊,戌領導聊,那恭喜你,你被賣了,這個行業哪有那麼正規,像什麼大集體,大國企似的,層層篩選,基本上只要人事說你可以就可以了,最多有個部門老大審核,那些讓你加好幾個的,不是中介就是賣你呢,你來了,可能有的是保關的或者行政接機,這個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上班,都沒有見過招你來的那個人,那你也很慘,不要信他說的什麼分部,什麼回國休假了,什麼剛離職,你就問他敢跟你見面嗎?
來這邊切記要記住,沒有哪個老闆會讓你輕輕鬆鬆把錢掙走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在菲律賓是非常適用的,大家要看清楚,哪些是給你畫的大餅,哪些是你能實際到手的,不要信那些虛假的,說的再好也是說說而已,要看能到自己手上的才是自己的,認清自己的能力,有多大的手,拿多少的錢,福利待遇是熊掌,薪水是魚,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所知道的一些大坑,就是你們眼裡所謂的好公司,月休6,月休8.怎麼坑你呢?你離職了,不滿滿月的話工資沒有,你的業績提成更別提了,不管你上班十天二十天。旅遊簽續簽,不管你干多久都得賠,這就是傳說中的幹得越久賠付越多。工簽續幾次你賠幾次,9G全賠想想就嚇人,你們還能承受那些月休6,月休8的嘛?當然了,這只是其中個別的,也確實有好的,但是要求高,你沒能力根本混不下去。
有的就只告訴你,我們月休八天,休六天,我們就上八個小時,九個小時,我們飲料水果零食管夠,我們很自由,我信了你的鞋,你個糟老頭子壞的很,他就是不跟你說工作的事,就告訴你好的一面,說下有幾種可能,沒有資源,自己去拉人,或者資源爛的很,跟沒有一樣,可能那些確實有,但是需要你完成多少業績,完成很難的任務,一堆人裡面可能就個別的能做出來,其他人看看就行,當成目標努力吧,完不成任務,做不出業績,你好意思休息嗎,好意思早下班嘛,好意思拿零食飲料嘛,有好意思的,但是他不知不覺就祭天了,這個情況下一定要自覺加班,自覺上班,不要饞嘴,你懂得
說什麼每年不定期旅遊,不定期聚餐,不定期福利,那真是不定期,根本就不給你定,住宿2-4人,基本都是四人,可能一間屋子拿簾子隔開,一邊住4個,還有可能自己付水電費,物業費,衛生費。上班時間八小時可能是轉正才會是,現在你就十個小時加班一小時吧,等轉正吧。十個小時的,你就加班一兩個小時吧,偶爾加班,偶爾每一天晚上都加班。什麼食堂公司水果飲料零食管夠,可能拍的時候管夠,領導們管夠
今天又發現個套路,所謂月休6,休8,然後三個月或半年回國十天或者半月,這回國休假得這幾天都是從月休裡面摳出來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你月休6,但是你一個月只能休兩三天,剩下的壓著,攢到回國休,不知道你們看明白沒有,就是告訴你們月休特別多,但是那是平均下來的。
真正的好公司,首先老闆領導的親戚朋友佔一部分,老員工的朋友佔一部分,好掙錢的肯定先讓自己朋友來啊。好崗位肯定讓自己朋友做啊,其他的,你要不是特別有能力,被領導相中,那你就消停幹活吧,你會體會到什麼叫忙的忙死,閑的閑死,你會體會到什麼叫區別對待,別人走可能一分不用賠,還發點,同樣你走,可能讓你賠付到懷疑人生。同樣的福利,到你手裡可能折扣很多,抽獎箱里可能都沒你的名字,蘋果獎品都是安排好的,這個情況不只是台灣公司,福建公司也有,大陸人在台灣公司真的不好混,人家都管大陸人叫,大陸486,當然我只是說個別公司。
我是小檀,檀木的檀,一個99年,在菲300多天的人事小姐姐,感謝閱讀。
❾ 祭天的種類有哪些
祭天的種類也有多種,古代主要有3種情況:一是季節性常祀,分為孟春祈谷,孟夏大雩,季秋大亨明堂;二是皇帝於冬至在圜丘舉行的南郊大禮;三是最隆重的祭天禮,即在泰山舉行的封禪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