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如論的個人事跡
熟知黃如論的人都知道,其被人所稱道,並不是因為他的財富,而是因為他的樂善好施。黃如論說:「我出生於福建連江一個小漁村,小時候家境貧寒。為了養家,剛讀到小學六年級就被迫輟學,喪失了繼續念書的機會。1986年,我隻身前往菲律賓。記得那時候沒有知識的我在異國他鄉寸步難行,因為不懂英語,進出海關面對全是英文的卡片我非常尷尬。從那時起,我就發誓,如果有一天我飛黃騰達,一定不能讓我的孩子沒有文化。」
如果說企業家的慈善僅僅是帶有商業符號的做秀,但對於黃如論而言,則是自己人生不斷提升和追求品質的過程。
黃如論一直堅定地認為他的成長得益於父老鄉親的滋潤、養育和關愛。因此他在富裕之後,樂於回報社會,特別是樂於回報養育他的故土和父老鄉親。「我是農民的兒子」,黃如論對自己曾經的艱辛生活念念不忘,「從小在農村長大。農村很苦,我們從低層走到高層,就知道低層的痛苦。今天事業有所成功,對這些人就更加同情,很簡單。」
2009年福布斯發布的中國慈善榜榜首黃如論,同樣成為胡潤2009慈善榜·單年子榜的第一名。這也是胡潤和福布斯發布排行榜以來極為罕見地出現冠軍為同一人的現象。
2013年3月以27億美元的財富,成為新晉福建首富。
報恩之心
生活中的黃如論,穿著十分簡朴。黃如論是一個和大家沒有什麼區別的普通人,穿著也比較樸素,只要衣服干凈,顯得人比較精神就可以了。黃如論表示這緣於自己出身的影響——外表普通,內心卻充滿了對於生活的堅定信念。
黃如論自己小時候沒錢買好衣服,沒錢上學,還有因沒錢住旅館而露宿街頭,種種艱難的生活給了黃如論自己堅定信念:沖破祖輩的農民思想,通過自身的努力,擺脫貧困落後的舊面貌,換來黃如論幸福的家庭與成功的人生,並用黃如論的雙手換取收獲來報答生黃如論養黃如論的父母、撫育黃如論長大的祖父祖母,還有那些教誨黃如論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的老首長、老革命。因此,黃如論始終認為,一個人對社會對身邊的人應該懷有知恩感恩的心理,並盡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回報黃如論們。在黃如論困難的時候,黃如論得到過別人的無私幫助,這很讓黃如論感動,所以黃如論知道困境中伸來一雙援助的手意味著什麼。
從1993年,黃如論相繼向福建、江西、北京、廣東、重慶、四川、山東、雲南等地教育、文化、交通、衛生、助學、敬老及見義勇為等各種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回國創業18年來,黃如論累計投資人民幣400億元,上繳國家稅費60億元,向社會無償捐贈超過12億元。其中,捐贈上千萬元的項目即有福州會展中心、福建連江黃如論中學、北京海淀區四季青鄉敬老院、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雲南省教育事業、重慶市教育事業、中國人民大學如論講堂等。
黃如論認為,無論社會如何發展,道德、良知和善良都是應該堅持與秉承的。這既是人生大道,也是任何一個社會組織都應有的運行內質。發揮財富的最大作用,用有價的金錢奉獻無價的愛心,這才是財富真正創造出的價值。
在黃如論的影響下,在四川地震後,金源的員工,紛紛踴躍捐款,總捐款達1436萬元人民幣,同時金源還專門舉行了內部捐款儀式,募集54萬元捐款,用於幫助家在地震重災區的員工。取諸社會,用諸社會,要那麼多錢幹嘛?金錢只是一個符號,再多的錢對黃如論也是一個樣。此外,對於自己的員工,黃如論懷著報恩之心。
黃如論回憶說,在最初投資興建福州國泰大廈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個最艱難的階段。過春節時黃如論身上只剩500塊錢,但黃如論還是堅持著把大廈封頂,並給員工發了全額工資,由此掘得世紀金源在大陸的第一桶金。